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实施方案{项目}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2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2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针对某城市内部河道的治理工程,旨在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城市的景观亮点。
1.2 项目目标通过本次河道治理工程,达到以下目标: - 改善水质,提高河道水质达标率; -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河道周边植被覆盖率; - 加强治理设施建设,确保河道长期生态良好。
二、施工方案2.1 建设内容本次治理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清淤:对河道中的淤泥、杂物进行清理,提高河道水深,改善水流条件; - 护岸修复:修复河道两岸护岸,防止岸坡塌方,保护河道周边生态环境; - 植被恢复:在河道两岸和部分水域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工作,提升河道绿化覆盖率; - 河道规划整治:根据实际情况,对河道进行规划整治,优化河道布局,提高治理效果。
2.2 工程流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目标、内容、时间节点等;2.采购材料设备:准备所需清淤设备、护岸修复材料等;3.安排施工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4.沟通协调:与相关部门协调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施工实施1.清淤作业: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河道清淤作业;2.护岸修复:修复河道两岸护岸,巩固岸坡,防止塌方;3.植被恢复:进行沿岸植被恢复工作,提升绿化覆盖率;4.规划整治:根据规划方案,进行河道规划整治,优化布局。
第三阶段:验收交付1.施工验收:对整体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评估;2.完工交付:完成工程交付,验收通过后正式移交使用。
三、工程效果3.1 水质改善经过河道治理施工,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体清澈透明,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2 生态环境提升河道两岸植被茂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吸引了更多动植物栖息繁衍。
3.3 设施完善治理设施完善,河道周边建设更加规范,保障了河道长期生态良好。
四、总结通过本次河道治理施工,有效改喥ͥD河道水质、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持续的管理维护,能够保持河道生态环境的优良状态,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
河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
河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第二标段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第二标段项目部2014年10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2)第二节编制依据 (2)第三节环保、水土保持目标与保证体系 (3)一、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3)二、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3)第四节环保、水土保持管理职责及制度 (5)一、管理职责 (5)二、制度保证 (6)第五节环境保护措施 (6)一、施工弃渣处理措施 (6)二、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 (6)三、施工活动中心噪声治理措施 (8)四、废气、废水、废油的治理措施 (9)五、施工区和生活区卫生设施及粪便、垃圾的治理措施 (10)六、自然治理和能源的节约利用 (11)七、施工后的场地清理 (11)第六节水土保持措施 (12)一、水土流失因素分析 (12)二、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12)三、防治原则 (13)四、防治目标 (14)五、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15)六、主体工程中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评价 (15)七、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16)八、主要施工方法 (16)第一节工程概况河道原为辽代开凿的运河,属支流,发源于北京市左安门,流经朝阳、通州,于张家湾注入。
通州段河道主河道长度约10.2km。
本项目工程范围包括河道通州段主河道及其支流。
其中主河道治理起点为通马路桥,终点为入处,治理长度10.136km(不包含桩号4+683.8~7+725.3段);支流治理起点为通马路,终点为入河道处,治理长度2.227km。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第二标段,对河道主河道及建筑物及其上下游部分河段河道施工。
施工内容包括:主河道1+306.65处改建跨河桥及1+200~1+400段河道施工;主河道10+132处改建跨河桥及10+000~10+135.9段河道施工;主河道9+188处新建跨河桥及9+000~9+376.7段主河道及岔河施工;支流2+230处新建巡河路桥及2+100~2+226.8段河道施工;支流0+102.2处修建拦河钢坝闸及0+000~0+200段河道施工。
河流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河流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一、水土保持的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因此要进行河流治理工程时必须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措施,保持水土资源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促进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1. 植被保护和恢复植被是土壤保持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在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重点保护和恢复植被,尤其是河岸陡坡和易于发生滑坡的地方。
在植被保护和恢复方面,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草坪种植、护坡植被覆盖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要对植被进行科学管理,及时修剪和更新,确保植被健康生长,达到防护水土的效果。
2. 土地整治和改良在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对沿岸土地进行整治和改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这包括对土地进行坡面整理、平整化处理,减少坡面陡坎和坡耕地的开垦,增加植被的保护范围,改善土地的透水性等措施。
同时,可以采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土地固化、荒地治理等方法,改善土地的保肥保墒能力,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的风险。
3. 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在河流治理工程中,要对河流周边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管控,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充分保障环境和生态的完整性。
需要对土地进行分类,确定其不同的功能区域,采取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中,还应该加强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监管,合理控制土地的开发强度,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土地生态环境。
4. 水土资源监测和评估在河流治理工程中,要加强对水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土地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对水土资源进行评估,确定其资源量和质量,为后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在河流治理工程中,要加强对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主要针对地区的土壤侵蚀、坡面塌方、河道冲刷等问题进行改善与修复。
项目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包括X 个河道和X个山坡。
二、施工目标1.减少土壤侵蚀速率,保护土壤资源;2.防止坡面塌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3.减少河道冲刷,维护河道稳定。
三、施工内容及措施1.土壤侵蚀治理1.1坡面覆盖措施:通过植被覆盖、覆盖材料、碎石等方式,对坡面进行有效覆盖,减少土壤直接暴露的面积,提高土壤的抗冲蚀性能。
1.2架设排水设施:在坡面上设置排水管道,改善坡面排水条件,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
1.3林网和防坡梯度:在坡面上架设林网,保护和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2.坡面稳定工程2.1土方开挖和边坡整理:对坡面进行整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塌方。
2.2设置土工护坡结构:采用土工材料,如格室护坡、石笼护坡、钢筋混凝土护坡等,加固和保护边坡,防止土体滑动和塌方。
3.河道治理工程3.1河道淤积清淤: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冲刷。
3.2设置河道护坡工程:在河道两岸设置护坡措施,减少河道冲刷土壤,增加河岸的稳定性。
四、施工步骤1.前期准备进行工程现场勘察,确定施工范围、地形、地貌等情况,做好工程规划与设计。
采购所需施工材料和设备。
2.土壤侵蚀治理施工2.1进行坡面覆盖和排水设施的施工,确保土壤暴露面积减少。
2.2架设林网和防坡梯度,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3.坡面稳定工程施工3.1进行土方开挖和边坡整理,确保边坡稳定。
3.2设置土工护坡结构,加固边坡,防止塌方。
4.河道治理工程施工4.1进行河道淤积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
4.2设置河道护坡工程,增加河岸稳定。
5.工程验收对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检查每个施工环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风险及对策1.天气因素:在遇到恶劣天气(暴雨、冰雹等)时,应暂停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2.土壤质量:需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前期检测和分析,据此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确保土壤具备较好的抗冲蚀性能。
河道工程水保方案
河道工程水保方案一、项目背景河道是自然水系的一部分,是淡水河流、哥伦比亚河水系、黄河水系、葛洲坝水系等多种水系的统称。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河道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浪费与污染。
因此,对河道进行水保工程是十分重要的。
二、项目目标1.维护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2.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1.河道治理对河道进行水保工程,主要是对河道进行整治,净化河水,改善水质。
首先,对河道的淤泥、杂草进行清理,排除河道污染源,净化河水。
其次,对河道补排方法进行改善,提高排水能力,增强河道自净能力。
最后,对河道周边环境进行改善,进行绿化和植被修复,提高河道生态环境。
2.水资源管理对河道的水资源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监测、保护和利用。
首先,对河道水资源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情况。
其次,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禁止乱排污水,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最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通过灌溉和生活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水生态修复对河道的水生态进行修复,主要是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
首先,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其次,对水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根据调查结果,对受损的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
最后,对水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水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四、实施方案1.建立河道治理机制建立河道治理机制,成立专门的治理机构,对河道进行全面的治理工作。
同时,加大对治理工作的投入,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
2.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加强对河道水资源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加大对水生态的保护加大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施水生态修复计划,修复和保护受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
五、预期效果1.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水保工程,对河道进行治理,净化河水,改善水质,提高河道生态环境。
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实施水保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城市人民的用水需求。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
河道治理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河道治理是指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修建、疏浚、保护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以提高河道的水质、水量、水能等方面的能力,并保持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本施工方案旨在对其中一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提高河道水质和水量,保证水的可持续利用。
2.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3.减少水灾风险,增加河道的防洪能力。
4.保护河道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施工内容1.河道疏浚:对河道淤积的泥沙进行清淤,恢复原来的河道断面,增加河道的通畅度。
2.河道护岸工程:对河道两岸进行护岸加固,防止河岸塌方,保护河道的稳定性。
3.河床生态修复:对河床进行生态修复,增加河道的生态功能,提供良好的水质和生物栖息环境。
4.河道便利设施:在河道两岸建设人行桥、公园、娱乐设施等,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5.河道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机制,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河道问题。
四、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河道治理需求和范围,制定施工方案。
2.施工准备:申请相关审批手续,编制详细施工计划,组织人员和设备。
3.施工过程:分阶段进行河道疏浚、护岸加固、河床生态修复等工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施工验收:对每一阶段的施工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
5.后期维护:建立河道管理机制,定期巡查和维护河道,及时处理问题。
五、施工保障1.设备保障:根据施工需要,提前准备好疏浚机械、护岸材料、河床修复设备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人力保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参与施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安全保护措施。
3.资金保障:根据施工计划和预算,从政府或社会资金中筹措足够的资金,并进行合理的资金管理与使用。
4.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环境保护1.建立环保制度:制定严格的环保施工管理制度,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1.2.1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建设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建成后剩余土方平整措施和局部地段植被恢建设中剩余土方2523.9 m3,根据项目本身要求采取就地回填平整的处理方式,将剩余土方回填于田块低洼地带,由于项目建设区地处平原地段,避免由于回填平整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现象。
根据**县《北京市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和《**县水土保持规划》中资料,确定项目区所在地土壤侵蚀模数为200t/km2a。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受到施工影响,土壤侵蚀模数必然发生较大变化,松散的挖方等废弃物处于松散堆积状态下,其侵蚀模数将增大到1000t/km2a以上,
1.1.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在项目建设中管线穿越一些非农田地段,此类开挖地段回填后必须采取植被恢复措施,为了避免植被恢复造成景观的不和谐,在开挖过程中,表土要与底层土壤分开堆放,便于使用原来表土覆盖,使其达到自然植被恢复效果。
1.1 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项目建设涉及到项目本身占地和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1.1.1 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项目区内以水力侵蚀为主,间有风力侵蚀,在项目建设期由于大挖方、临时堆土以及其他施工临时用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表物理结构和物质组成,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下降,在大风或暴雨的作用下,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新的土壤侵蚀。
1、对项目自身的影响
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镇古长城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挖土方95670m3,但工程分布在3个村,加之工程分段施工,挖方堆放时间较短,及时填埋,故具体到每一个村数量较小,就每个村而言,项目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比较轻微。
2、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项目工程位置比较分散的特点、项目避开雨季,采取分段施工工艺,临时堆土堆放时间较短,故对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甚微。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指通过对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水生态环境风险,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本文将就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整治目标1.改善河道水质: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达标率,保证河道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水质标准。
2.恢复河道生态:增加河道植被覆盖率,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降低水生态环境风险:加强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减少水生态环境风险,维护水生态安全。
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标。
二、整治措施1.减少污染物排放(1)建设污水处理厂并升级现有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实现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标准化。
(2)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采用节水灌溉和无农药农肥种植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向河道的输入。
(3)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对重点行业进行排污许可制度管理,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的水质和量。
2.增加河道植被覆盖率(1)开展河道疏浚,清除淤泥和杂草,增加河道断面,提高水流速度,减少污染物的滞留时间。
(2)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增加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3.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1)修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区,为水生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并加强对其保护和管理。
(2)禁止非法捕捞和污染河道的行为,加强河道巡护和监测,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4.加强有害生物防治(1)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对有害生物的滋生和扩散进行监测和预警。
(2)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有害生物的控制和防治,避免其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
5.改善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管理(1)改造和修建水库、堤坝、闸门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调节和分配能力,减少洪水和干旱灾害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
河道疏浚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河道疏浚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一、工程概述河道疏浚工程是指对河道进行清淤、改善水流,以增加河流输沙量和提高河床搬移能力,保障河道畅通的一系列措施。
本工程旨在对河道进行有效的疏浚,同时兼顾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某某市XX区的XX河道,总长度约为XX公里,流域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
三、施工内容1. 清淤疏浚:对河道进行清淤作业,清理沉积物和囤积物,恢复原有水流断面,并对淤泥进行合理处置。
2. 河道整治:对河道进行清理,修整河床,保持稳定的河滩和水流。
3. 沿河植被恢复:在疏浚工程完成后,对沿岸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4. 沉积物处理:对疏浚出的沉积物进行合理处理,如固化处理、填埋等,减少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四、水土保持方案1. 土方开挖与运输(1)在施工前对工地进行认真调查,了解工地的地形、地质情况,评估施工风险。
(2)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河道疏浚,减少土方开挖和运输对土壤的损坏。
2. 绿化保护(1)在工程区域设置合理的绿化带,采用沿海植被恢复方式进行绿化,减少水土流失。
(2)选择具有抗洪、抗旱和抗风等特点的植物进行绿化,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
3. 水土流失防治(1)在施工过程中对裸露土地进行及时的覆盖,减少雨水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2)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对工程区域的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并进行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 沉积物处置(1)沉积物的处置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采取固化处理、填埋等方式,减少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2)设置临时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有效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五、环境保护1.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
2.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控,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泥沙和废物污染周边环境。
3. 宣传教育工作,让周边居民了解本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让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六、施工须知1. 施工人员应做好施工前的安全防范工作,配备专业的施工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
河道清淤项目水土保持方案pdf
河道清淤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河道清淤项目旨在改善河道水质,提高防洪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土壤侵蚀现状
该地区土壤侵蚀较严重,主要是由于河道长期未进行清淤,土壤侵蚀加剧。
在清淤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环境。
三、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
根据工程特点,预测施工期水土流失情况如下:
1.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泥沙、废土、废石等废弃物,若处理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
2.施工机械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
3.施工临时堆土未及时处理,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4.施工过程可能破坏原有植被,降低土壤持水能力,增加水土流失风险。
四、预防和治理措施
为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雨季进行清淤;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采取围堰、挡板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3.及时处理废弃物,避免堆积造成水土流失;
4.优化施工路线,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加强植被恢复,采取植树、种草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
五、水土流失监测与监管
为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采取以下监测与监管措施:
1.建立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河道水质、土壤侵蚀等情况;
2.加强施工现场监管,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对水土保持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六、方案实施与保障
为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方案的实施与协调;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
3.强化技术支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方案与措施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方案与措施1、在修路、筑路、取土的过程中,对造成破坏地貌和地面植被的地方,提出要求制定水土保持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对需破土动工的地方,施工前要采取预防措施,竣工后及时修复,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对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不合理的施工活动,在计划中应坚决制止。
为了有利于保证安全,降低造价,一般情况下应先治坡面,后治沟底;先治支沟,后治干沟;先治上游,后治下游。
在某些具体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反的作法时,必须经过科学论证,确定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方可采用。
2、根据各个类型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效益,确定其实施顺序,对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淤积下游水库、河道,危害较大的区域,应优先安排实施,对虽然危害不大,但投入少,开发利用效益大的区域,也应优先安排。
因地制宜的布设蓄水型或排水型防护工程,防止水流下沟。
3、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实进行记录,作好施工日志:一是现场情况的记录和描述。
二是当天监理工程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
记录的内容包括:施工是哪个部位,开挖或填筑土方工程、石方工程、平整田面,筑埂,还是清基,碾压和砼浇筑;是苗木种植,还是人工种草。
当天发生的质量问题,如土方压实是否坚固,边坡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土方密度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水平沟,是否按图施工,沟道工程是否进行了基础清基,土坝碾压厚度是否超过了规定的厚度等。
4、突发灾害如暴雨洪水后,及时检查各项建筑物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毁,及时测定其损毁部位的尺寸,并查明其原因,作好记载,总结经验。
对周围区域进行检查,发现田坎(田埂)有缺口,穿洞等损毁现象及时进行补修。
5、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制定乡规民约。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个个自觉遵守。
6、在施工现场和弃土堆放场,弃土场应弃土有序、堆放整齐,及时对取、弃土场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受雨水袭击造成水土流失。
河道整治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及当地的各项条件,遵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原则及治理目标,结合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侵蚀类型和危害,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正常建设的前提下,将重点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相互配置进行综合防治。
施工中严禁在路边坡及河道冲沟内弃渣,道路建成后,要加强道路的管理和维护,指派专人,定期巡逻,每年雨季来临前,要组织人力疏通排水沟,防止雨水漫流,同时对道路出现的滑坡和塌方要及时进行清理和维修。
注意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实行密闭措施,防止砂石料粉尘对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施工现场采取定期洒水、封闭作业等有效防尘措施。
拌合场设置应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500m范围内、特别是下风向区域内不能有居民生活区。
设计中拌合场选址要符合要求。
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地点。
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应符合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有关标准,防止建筑工人受噪声侵害,靠近强声源的工人将戴上耳塞和头盔,并限制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避免使用噪音很大的机械,尽量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150m内有居民区的施工场所,嘈杂的施工工作不能在夜间进行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车辆运输中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居民的影响和干扰。
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邻近居民点夜间施工时,灯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围内。
为保护林地免受破坏,不允许在林地取土、堆放材料和建临时营地。
对于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复垦措施,表层耕作土(30cm)应妥善堆放,并在施工完成后回填。
弃土场在弃土前应清除种植土,推在一边妥善集中堆放,待弃土后,对弃土场进行平整,再将种植土返回,保持原有的土地肥力。
拌和场地在施工结束后剩余的石料需清理干净,短期内恢复种植条件,复耕或植树种草。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一、项目概况本次河道整治工程位于某某县X镇,涉及X河河道整治。
本次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河道水质,保护岸线植被,防止土壤侵蚀,并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整治范围为X公里,主要工作包括岸线植被恢复、岸坡整治、河床淤积清淤、水工构筑物维修等。
二、现状分析1. 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河水浑浊,存在大量垃圾和废弃物;2. 岸线植被严重破坏,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裸露,易发生水土流失;3. 河道岸坡坡度陡,易发生坍塌,岸线完整性不好;4. 河床淤积严重,水流堵塞,需要进行清淤工作;5. 部分水工构筑物受损,需要进行修复。
三、水土保持方案1. 恢复岸线植被通过植树种草的方式,恢复岸线植被的完整性。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树种和草种,进行植树种草工作。
岸线植被的恢复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岸线稳定性。
2. 进行岸坡整治对于坡度陡峭的岸坡,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植物覆盖、加固保护墙等,提高岸坡的抗冲蚀能力,防止发生坍塌。
3. 河床淤积清淤对于河道淤积情况,进行清淤工作,恢复河道的通畅,保证正常的水流。
同时,对清淤后的泥沙进行合理的利用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水工构筑物维修对于受损的水工构筑物,进行维修工作,保证其正常使用。
维修包括修复裂缝、加固结构等,以确保水工构筑物能够正常发挥防洪、导流等功能。
四、水土保持措施1. 岸线植被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保护岸线植被,并采取措施避免对植被的破坏,尽量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土方开挖和挖土运输在土方开挖和挖土运输过程中,避免对周围的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同时,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污染,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河道清淤处理对于清淤后的泥沙进行合理的利用或处理,避免对水质的污染。
同时,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对水质和河岸的影响。
4. 施工废料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废料的排放,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五、监测与评估1. 施工过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果。
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方案
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河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为了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水土功能,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方案势在必行。
二、河道整治的目标1. 恢复河道生态环境通过疏浚、清淤、除草等措施,清理河道内的杂草、垃圾等污染物,净化水质,提高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为鱼类、水生植物等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 预防水土流失采取护岸措施,修筑护岸工程,防止水流冲刷河岸,减少水势的直接冲击,降低河道堤岸的失稳风险。
在河道两岸种植护岸植被,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增加岸坡表土的覆盖率,抑制水土流失。
3. 提升水资源调度能力对河道进行适度的加固和改建,增强其水资源调度的能力。
规划和建设水利设施,如水库、堤坝、泵站等,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具体措施1. 河道疏浚与清淤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与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水流的阻碍和堵塞,提高水流的流动能力,减轻水势对河道侵蚀的程度。
2. 护岸工程建设修筑河道两岸的护岸工程,采用石块、水泥等材料进行加固。
同时,在河道两岸种植护岸植被,如杨树、芦苇等,增加植被的护坡功能,稳固河道的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3. 降低河道流速通过设置堤坝等措施,适当降低河道的流速,减小水流的冲击力,降低河岸侵蚀的风险。
此外,设置水工护坡、缓坡等结构,使水流在河道内形成缓慢的流动,有利于水土保持。
4. 河道植被恢复积极开展河岸带的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如灌木、藤本等,增加植物根系的抓土力,防止河岸的冲蚀。
同时,合理选择植被种类,提高河道植被的抗风蚀能力。
四、效益评估1. 生态环境改善实施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方案后,河道的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逐渐增加。
同时,河道两岸的植被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河道整治后,河道的水资源调度能力将大大提升。
河道治理与水土保持方案生态恢复和河道整治的综合策略
河道治理与水土保持方案生态恢复和河道整治的综合策略河道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资源通道,对于保护水源、维持生态平衡以及防止洪涝灾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干预,河道的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道治理与水土保持方案成为了一项紧迫的工作。
本文将从生态恢复和河道整治两个层面,探讨河道治理与水土保持方案的综合策略。
一、生态恢复1. 河道生态系统修复河道生态系统修复是河道治理的首要任务之一。
通过疏浚河道、清理河床上的杂物和垃圾,恢复河道的自然流动能力,以提高其自洁能力和水源净化能力。
此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水生植被,修复岸边土壤,重建河岸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2. 水源涵养区保护保护水源涵养区是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关键。
建立和完善水源涵养区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水源涵养区的监测和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遏制非法采矿和滥伐森林等行为,以确保水源涵养区的持续稳定功能。
同时,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河道整治1. 河道综合规划河道整治的第一步是进行综合规划。
通过调查和研究,制定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方案,包括确定治理的区域范围、治理的重点和治理目标。
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兼顾水域利用和环境保护,在保持河道自然特色的基础上,提升河道整治的效果。
2. 河道生态防护与修复工程河道整治的关键任务是进行生态防护与修复工程。
这包括治理河道的岸坡塌方和水土流失问题,修复河道岸线的生态植被,加固河道堤岸的防洪能力。
同时,对于严重侵蚀的河道,采取河床导流、沟渠复线等措施进行修复,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和流动能力。
3. 河道水土保持工程在河道整治中,水土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设堤防、挖掘冲沟、修复山坡等工程措施,加强河道周边土壤的固结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河道淤积和漫滩现象的发生。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摘要:根据河道治理工程的特点,以服务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只进行叙述,不纳入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中,复垦措施包括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整治、施肥等,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区水土流失,使工程扰动区尽快恢复为耕地,本方案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临时措施为工程施工期临时堆土的临时拦挡、临时覆盖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问题思考摘要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思路,以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为例,评价了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治分区体系和防治措施布局的情况,论证了工程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有效控制因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沁河下游河道治理项目属于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工程线路长、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所产生的弃渣和所需借土、石料的方量特别大。
护岸工程、涵闸拆除重建等工程大规模开挖与回填是水土流失的根源,降水汇流及河道水流冲刷是河道治理项目水土流失加剧的动力源。
本文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对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方案设计思路1.1 做好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界定、识别主体工程设计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类型、布置、范围、标准等方面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进行补充和完善[1]。
1.2 注重土石方的调配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一般线路长、弃土弃渣量大。
因此,本阶段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应以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为基础,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无用层剥离、表层土的保护、施工时序、运距等因素,进行土石方平衡和调配分析,分段优化土石方平衡,并附上详细的土石方流向图。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摘要:现今城市河道的整治已不仅是修复防洪排涝等功能,而是针对民生考虑,在确保防洪排涝功能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对河道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片区内污染状况,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建立新的城市水体景观,消除上下游间水环境矛盾,提高整个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在长期的河道整治工作中,人们积累了诸多效果显着的方法,本文就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综合整治;水质;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1.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管理要点1.1提高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首先,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宣传工作,建设施工工地宣传条幅、宣传栏、例行会议等,加大质量管理宣传工作力度,从思想上和视觉感官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工程质量管理中。
其次,细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并采用表格统计方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汇报管理工作情况,做到事无巨细。
该方法可以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避免因事物繁忙而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完善自身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再次,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明确各个施工人员的管理职责,表扬表现良好的管理人员,对管理意识较差或出现严重管理问题的人员提出批评。
最后,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知识,施工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交流会议,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同时在施工单位内部营造“比、赶、超、学、帮”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1.2材料组织管理施工材料采购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核对施工材料采购发票和材料运输单据,并检查施工材料外观和材料性能,外观检查主要包括检查材料的尺寸、型号和数目等;性能检查需要在材料中抽取检验样品,然后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待材料各项指标符合施工标准后,才能够进场使用[6]。
河道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河道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构建健康、安全的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河道生物多样性和沿河生态环境。
二、项目内容及措施1. 水污染治理措施:a. 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b. 加强工业污染源管控,开展企事业单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2. 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措施:a. 清除河道中的杂草、垃圾和废物,保持河道通畅。
b. 建设湿地、绿化带等生态景观,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河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a. 建立河道生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河道生物多样性状况。
b. 建设鱼类放流点,增强河道生物多样性。
4. 河道水资源管理措施:a. 实施河道水资源调配规划,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
b. 构建水资源定量监测系统,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效率。
三、项目实施方式及时间安排1.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具体负责人。
2. 实行分阶段、分批次实施,按照治理优先级逐步推进。
3. 建立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监督项目实施进度。
4. 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四、项目预期效果及评估方法1. 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水体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
2. 河道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
3. 河道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浪费现象减少。
4. 通过水资源和河道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治理,提升人民群众对水环境的满意度。
五、项目实施风险及风险应对措施1. 资金不足风险:通过政府投入、资金筹措、合作伙伴支持等方式确保项目所需资金。
2. 技术风险: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管,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 生态风险: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对施工和治理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六、项目成果及推广1. 形成河道治理经验和技术方法的总结,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问题思考
摘要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思路,以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为例,评价了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治分区体系和防治措施布局的情况,论证了工程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有效控制因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沁河下游
河道治理项目属于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工程线路长、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所产生的弃渣和所需借土、石料的方量特别大。
护岸工程、涵闸拆除重建等工程大规模开挖与回填是水土流失的根源,降水汇流及河道水流冲刷是河道治理项目水土流失加剧的动力源。
本文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对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方案设计思路
1.1做好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评价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界定、识别主体工程设计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类型、布置、范围、标准等方面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进行补充和完善[1]。
1.2 注重土石方的调配
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一般线路长、弃土弃渣量大。
因此,本阶段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应以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为基础,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无用层剥离、表层土的保护、施工时序、运距等因素,进行土石方平衡和调配分析,分段优化土石方平衡,并附上详细的土石方流向图。
分段进行土石方调配有利于提高开挖量的利用率,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1.3注重临时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发生的关键环节是施工期,而临时措施又是防治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2]。
因此,措施布设时应重点考虑工程建设期的临时措施,施工期要备足防尘
网以实施临时覆盖措施;在土料场开采前进行表土剥离,重点做好堆放表土的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施工道路两边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可采用土排水沟;施工道路两边在施工期做好临时绿化,可采用播撒草籽的措施。
注重永久占地区植物措施的设计,工程管理区和移民集中安置区最好设置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栽植园林树种,在林下播撒草籽,栽植绿篱和园林花卉,提高绿化标准(按水土保持一级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2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与评价
根据河道治理工程的特点,以服务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只进行叙述,不纳入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中。
2.1堤坡排水设施
按照岸坡的特点及所在位置,主体工程采取了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堤身排水沟可以及时排泄降雨径流以有效保护堤身免遭雨水冲刷破坏,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因此纳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2.2堤坡铺种草皮
主体工程在新堤堤坡的边坡以及坝垛非护砌段表面铺种护坡草皮,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效果,因此确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3工程临时占压耕地区的土地复垦措施
主体工程对工程临时占压耕地区进行了土地复垦。
复垦措施包括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整治、施肥等,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区水土流失,使工程扰动区尽快恢复为耕地,本方案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4移民集中安置区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在对移民安置区集中安置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一般为道
路两边铺设浆砌石排水沟、行道树和广场绿化三部分。
考虑到浆砌石排水沟可以减少道路周边水土流失,栽植行道树可以起到一定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效果,因此,将它们纳入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并对工程量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完善。
3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
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与水土保持相关的防护工程较少,本着“避免重复建设”的设计原则,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设立拟在原有主体工程防护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布局,以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一般分为以下5个区:
3.1 主体工程区
主体工程建设包括堤防工程和险工工程,采用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截渗墙和斜坡防护。
工程的开挖、填筑、碾压等施工活动,扰动了原土层结构和原地表附着的植被,造成土层松动、土体结构强度降低,加剧土壤侵蚀程度。
因此,施工期需加强对临时堆土进行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
工程完工后,主体工程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植物绿化,包括堤顶道路两边栽植行道树、堤防护堤地内栽植护堤林、防汛屋房台表面铺种护坡草皮。
3.2 土料场防治区
河道治理工程的土料场一般选择位于临河侧滩区,一方面节约占地、减少土方运距,另一方面工程结束后将堤防清基清坡弃土回填土料场,也有利于土料场尽快恢复为耕地。
由于土料场占地面积大,开挖量也大,河道治理工程的土料场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该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对剥离表土的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防护措施。
另外,土料场土地复垦措施由移民专业负责实施。
图1 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图
Fig1.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ystem of lower reaches of Qinhe river restoration project 3.3 施工道路防治区
施工道路受到车辆、机械频繁碾压,造成路面土壤板结,降水不易下渗,且项目区降雨比较集中,夏、秋季节经常出现大雨、暴雨,加上滩区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差,路面容易积水,影响工程施工。
针对施工道路区的情况,水保方案新增道路两边临时排水和临时绿化措施,该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或先于主体工程实施。
3.4 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一般由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和机械停放场组成。
主体工程对施工前期的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的场地清理进行了设计。
为改善场区环境、防
止径流集中造成水蚀,该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施工期的临时排水措施及场区空闲地带临时
绿化措施。
3.5 移民安置区
如工程线路长,规划项目区搬迁安置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575—2012)的相关规定,需对集中安置点进行措施布设。
工程措施为完善集中安置点道路两边的浆砌石排水沟;植物措施包括集中安置点道路两边栽植绿篱和行道树,广场栽植乔灌木、播撒草籽;临时措施为工程施工期临时堆土的临时拦挡、临时覆盖。
4 弃渣场选址分析评价
合理选择弃渣场的位置和优化弃渣场的数量是减少工程扰动面积、控制占用耕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的弃渣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4.1穿堤建筑物产生的弃渣
主要为难利用的建筑垃圾,可与当地水利部门沟通,将穿堤建筑物的弃渣全部拉到当地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弃渣可通过现状道路直接上堤,通过当地公路系统运到附近垃圾填埋场,控制弃渣的运距不能太长。
4.2清基清坡产生的弃土
工程清基清坡的弃渣主要为土方,内含杂草和表层腐殖质,设计将工程弃土回填土料场,有利于土料场的土地复耕;土料场采用“宽采浅挖”的取土方式,净取土深度可控制在为0.5 m左右,将工程弃土回填土料场有利于土料场的场地平整,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4.3险工拆除产生的弃石
险工工程弃石可以就近堆放在险工坝垛根石台前,控制好堆高,不但不影响工程安全,还有利于险工工程的稳定。
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进行符合性分析,工程弃渣场要避开居民点,不影响居民点的安全和行洪安全;由于项目区位于河流冲积平原,项目区周边大部分为耕地,几乎没有凹地、荒地,没有合适的堆渣地点,工程弃土回填土料场,险工弃石堆放在险工坝垛根石台前,穿堤建筑物弃渣拉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移民专业设计施工结束后采取土地
复垦措施,恢复耕地;因此,弃渣场选址不存在制约因素,符合要求。
5 结论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一般沿河道呈线性分布,流失强度较大,危害程度严重,必须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方针[3]。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注重明确和细化土石方平衡及调配、注重施工期临时措施的布设和永久占地区植物措施的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国富.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2(8),18-20.
[2] 高荣,钱爱国,雷丰泽,等.水土流失防治中加强临时措施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2(12):
40-46.
[3] 姜德文,新水土保持法实施后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的新趋向[J].中国水土保持,201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