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钢中的偏析问题

合集下载

钢偏析分类abcdds五大类 -回复

钢偏析分类abcdds五大类 -回复

钢偏析分类abcdds五大类-回复钢偏析分类abcdds五大类——细说钢材的偏析问题钢材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之一,它的强度和耐用性使得它成为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首选材料。

然而,钢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析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钢材的偏析分类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钢的偏析钢的偏析是指钢材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在微观结构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中杂质的存在,也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未能均匀混合各种元素所导致的。

钢材偏析经常会导致其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二、钢的偏析分类钢的偏析根据不同的元素含量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五大类:abcdds。

1. A类偏析A类偏析是指钢材中碳元素的偏析。

由于冶炼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溶液中的温度变化,碳元素在钢材中的分布可能会不均匀。

这种偏析会导致钢材的硬度不一致,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脆性断裂等问题。

2. B类偏析B类偏析是指钢材中的硫元素和磷元素的偏析。

硫元素和磷元素在钢材中的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钢材的韧性下降,从而降低其耐用性。

此外,硫元素的偏析还会导致钢材在高温下脆化,增加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风险。

3. C类偏析C类偏析是指钢材中的碳化物的偏析问题。

在冷却过程中,钢材中的碳化物晶体会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产生偏差。

这会导致钢材的微观结构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其强度和韧性。

4. D类偏析D类偏析是指钢材中的氮元素的偏析。

由于氮元素的含量通常较低,因此更容易受到热处理过程中的影响而产生偏析。

氮元素偏析会降低钢材的韧性和冷变形能力,从而影响到其机械性能。

5. DS类偏析DS类偏析是指钢材中的痕量元素的偏析问题。

这些痕量元素包括铁、铬、镍等。

这类偏析通常需通过高精度的化学分析来检测,并且对钢材的性能影响有限。

三、如何解决钢材的偏析问题针对不同类别的钢材偏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1. 优化冶炼工艺。

通过降低温度梯度和采用合适的冷却控制方法,可以减少碳、硫、磷等元素的偏析。

高等级钢材铸造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分演化研究

高等级钢材铸造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分演化研究

高等级钢材铸造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分演化研究在高等级钢材的制备过程中,晶界偏析现象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现象会导致材料的性能降低,甚至会导致材料的失效,因此对晶界偏析现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等级钢材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分演化进行研究。

一、晶界偏析现象的定义和成因晶界偏析现象是指不同晶界处成分的差异性,即出现成分非均匀分布的现象。

晶界偏析现象可能导致晶界处的局部成分含量远高于全局平均水平。

造成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晶界处的化学势差异。

因为晶界具有一定的能量,某些原子在晶界处的化学势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成分的偏析。

二、高等级钢材的铸造过程对于高等级钢材,其铸造过程一般采用熔模铸造或真空气压铸造。

在这两种铸造过程中,会出现晶界偏析现象。

熔模铸造和真空气压铸造的不同之处在于熔化过程和铸造速率的不同。

在熔模铸造中,熔化过程较为缓慢,而铸造速度较快。

在真空气压铸造中,熔化过程较为迅速,而铸造速度较慢。

不同的铸造过程可能导致晶界偏析现象的程度不同。

三、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分演化研究在研究高等级钢材的晶界偏析现象时,往往需要对晶界成分进行分析。

对于高等级钢材,晶界成分的分析可能需要使用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法,如电子探针、透射电镜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晶界偏析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晶界成分的分析,寻找可能的改进措施,以降低晶界的偏析程度,提高材料的性能。

四、改进措施对于高等级钢材的制备过程中出现的晶界偏析现象,可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进。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

如果某些合金元素在晶界处的化学势差异较大,可以减少其含量,以减小晶界偏析。

另一种方法是改变铸造工艺。

可以通过改变熔化温度、铸造速率等参数,来控制晶界成分的分布,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五、结论晶界偏析现象是高等级钢材制备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其成因主要是晶界处的化学势差异。

为了降低晶界偏析程度,我们需要对晶界成分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40Cr钢铸坯碳元素偏析控制措施及原因浅析

40Cr钢铸坯碳元素偏析控制措施及原因浅析

40Cr钢铸坯碳元素偏析控制措施及原因浅析黄雁;赵文渊;杨仁强;杨伟勇;唐以宁【摘要】In view of the ingot segregatiaon defects in 40 Cr steel casting billet, the analysis of the segreation values of steel casting billet in different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carbon sulfur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deviation was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casting speed control in 0.7-0.75 m/min, degree of superheat control in 15 to 25 ℃, ratio of water control in 0.25 L/kg, mold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parameters control in the 180 A3 Hz,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parameters control in the 400 A8 HZ conditions, poor casting carbon segregation control with in 0.05%.%针对40Cr铸坯锭型偏析缺陷,利用碳硫分析法对不同连铸工艺条件下该钢种铸坯截面各处碳元素偏析值及偏析极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铸拉速控制在0.7-0.75 m/min、过热度控制在15-25℃、比水量控制在0.25L/kg、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控制在180 A、3 Hz(单向旋转)、末端电磁搅拌参数控制在400 A、8 Hz条件下,铸坯碳元素偏析极差可控制在0.05%以内.【期刊名称】《四川冶金》【年(卷),期】2019(041)001【总页数】5页(P21-24,59)【关键词】40Cr;碳偏析;锭型偏析;偏析极差【作者】黄雁;赵文渊;杨仁强;杨伟勇;唐以宁【作者单位】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2;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2;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2;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2;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芜湖2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7740Cr是一种低淬透性调质合金钢,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合金调质钢钢种之一。

钛合金熔炼时的偏析

钛合金熔炼时的偏析

钛合金熔炼时的偏析偏析普遍存在于钛合金中,偏析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获得合格铸锭。

钛合金的偏析一般分为两类: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

固相无限互溶的合金在三维空间内发生枝晶生长时,引起液体流动的动力将导致宏观偏析。

这些动力包括凝固收缩(或膨胀),冷却时的液相收缩,液体内不同密度引起的重力作用,凝固时固相的收缩及移动,大容积内液体对流向枝晶间的穿透,固-液区内气体的形成。

宏观偏析包括正偏析、负偏析和比重偏析。

微观偏析是指通常的铸件生产中,枝晶干(或胞晶干)心部与枝晶间(或胞晶间)成分上的差异,可以用偏析比S R 表示微观偏析的大小。

微观偏析包括晶内偏析和晶界偏析。

钛合金的偏析影响钛合金组织,钛合金的组织缺陷例如难熔金属夹杂、间隙元素偏析,合金元素偏析引起的组织缺陷,反常态的α相形态等对钛合金的使用寿命、性能方面存在致命的影响。

因此在熔炼过程中如何避免偏析必须引起冶金工作者的注意。

有人研究了Ti-10V-2Fe-3Al合金的熔炼偏析。

实验过程采用电子束冷床炉初熔,VAR二次重熔。

图3-19为距铸锭中心15mm和50mm处合金元素的轴向分布。

可以看出,沿着凝固方向,V和Al元素含量逐渐降低,而Fe元素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Fe元素是正偏析元素,朝向熔体方向富集,因此从底部到顶部沿着铸锭凝固方向含量逐渐升高。

下文简要分析几种常见的偏析及形成原因,以帮助在熔炼过程中进行防范。

Ⅰ类α偏析:主要是指O、N、C偏析,最常见的为TiN夹杂,也称为软α型缺陷、间隙元素偏析。

这种偏析通常都很硬,会损害疲劳强度和塑性。

当上述元素浓度很高时,可以观察到包括化合物在内的其他相,这些元素只要很少的量就能对钛的硬度产生显著影响。

钛的氮化物和碳化物以及更难出现的氧化物都有较高的熔点,这些物质在钛熔炼时难于熔化和充分散开,因此原材料中要避免这些间隙元素的浓度过高。

高碳偏析区内粗大晶界、碳化物网等薄弱环节吸收了较多的H,会弱化晶界强度,促进碳化物网的脆性倾向。

38CrMoAl钢成分及点状偏析控制_王占华

38CrMoAl钢成分及点状偏析控制_王占华

Abstract: The 38CrMoA l steel component is not easy to control, but easy to appear the spot segregation. By adop2 ting the measures included using the iron sheet and the oxgen in the oxidation period, guaranteeing more than 0. 10% of residual alum inium content in the molton steel during the reduction period, greatly drossing before adding the alu2 m inium , only putting in a little alum inium dust after adding the alum inium , controlling the p roducing steel time w ithin 7 m in~10 m in and so on, the p roblem of component controlling has been solved. Furthermore, controlling the app ro2 p riate overheating degree of molten steel, reduc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tia between the liquid state and the solid state, decreasing the existing time of liquid2solid state during the coexisting period, creating the good crystallization con2 dition and conf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ll crystall are all able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quality p roblem in steels macro spot segregation.

轴承钢偏析产生的原因

轴承钢偏析产生的原因

轴承钢偏析产生的原因
轴承钢偏析是指在轴承钢中出现成分不均匀的现象,通常是指
碳偏析和合金元素偏析。

碳偏析是指在钢中碳含量不均匀,主要原
因有以下几点:
1. 凝固过程中的偏析,在钢铁凝固过程中,由于碳元素的固溶
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容易导致在凝固过程中碳元素向晶界偏析,从而形成碳偏析。

2. 过高的浇注温度,如果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钢液中的碳元
素在凝固过程中不充分固溶,从而促进了碳元素的偏析。

3. 过长的凝固时间,凝固时间过长会使得碳元素有更多的时间
向晶界偏析。

合金元素偏析是指合金元素在晶体凝固过程中向晶界偏析,导
致晶体内部和晶界的成分不均匀。

合金元素偏析的原因包括:
1. 晶体生长速度不同,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固溶度
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晶体生长速度会导致合金元素向晶界
偏析。

2. 晶界活性差异,晶界通常是合金元素的偏析位点,晶界活性的差异会导致合金元素向晶界偏析。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轴承钢偏析,例如原材料的质量、熔炼工艺、冷却速度等都可能对钢的偏析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减少轴承钢偏析的产生,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优化熔炼工艺、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和加强对凝固过程的监控等措施。

中高碳钢钢坯偏析小结

中高碳钢钢坯偏析小结

中高碳钢钢坯偏析小结
一、偏析理论及偏析研究背景 固溶体在结晶时,如果凝固从一端开始顺序进行的话,则可能产生区域偏析。

正偏析:先凝固的外层中溶质元素含量较后凝固的内层低。

负偏析:外层的溶质元素含量反而比内层的溶质元素含量高。

凝固时发生收缩而在树枝晶之间产生空隙加上温度降低,液体气体析出形成压强,把铸件中心溶质浓度较高的液体沿着柱状晶之吸至外层。

方坯形状如图1所示:按照以上理论,2和4区偏析最严重。

图1 图2 取样位置:如图2所示
研究背景:炼钢厂提供资料C 偏=C0/C 熔,C0为方坯几何中心钻样。

C 熔为熔炼样。

C 偏=C0/C1+C2+C3 方坯两条对角线1/4碳含量。

武钢的碳偏析是研究偏析指数,C 偏=C0/C 熔,C0为方坯中最大碳含量位置。

以上方法全部采用钻样,但不能研究其他元素偏析,本研究采用光谱分析全部元素分析。

2、Mn 、P 、S 、含量偏析情况不随钢中碳含量增加而增加。

3、35K 中Al 、Ca 偏析不严重。

4、实际检验数据2、4区元素含量较高,3区中间部位含量较低,1
、5区外壳元素含量基本在中间。

6、C含量波动范围超出国标,性能波动大。

30CrMnSiA钢筒形件铬偏析缺陷研究

30CrMnSiA钢筒形件铬偏析缺陷研究

30CrMnSiA 钢筒形件铬偏析缺陷研究王海云1 姚春臣1 李保荣1 聂仙娥1 曹俊敏1、2 阮滢滢1(1 江南工业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411207;2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摘要:本文对30CrMnSiA 钢薄壁筒形件上出现的疑似裂纹、划痕、发纹的不明缺陷进行了外观形貌、磁粉探伤、金相、电镜能谱等检测分析,并进行了切向力学性能对比测试。

分析检测和对比测试的结果表明:上述产品上出现的缺陷并不是真正的裂纹、划痕、发纹,而是由原材料中的Cr 成分偏析所导致的较光亮的线条状、细网带状缺陷。

在偏析区内,合金元素Cr 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材料含量,在原材料供应状态,其缺陷很难发现,而在真空淬火及真空回火之后,偏析区比正常材料区光亮,才在机械加工和磁粉探伤检验时发现;这种Cr 偏析缺陷不能提高30CrMnSiA 钢产品材料的切向强度,而有可能显著降低材料的切向塑性。

关键词:30CrMnSiA 钢;筒形件;Cr 偏析;缺陷;失效分析;真空热处理;切向力学性能Research on the Cr Segregation Defect of theTubular Parts with 30CrMnSiA SteelWANG haiyun1, YAO Chun-chen1, LI Baorong1, NIE Xiane1, CAO Junmin1,2, RUAN Ying-ying1(1. JIANGNAN Industries Group Co., Ltd, Xiangtan, 411207;2.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i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nalysis of the unidentified defects on the thin-walled tubular parts with 30CrMnSiA steel, such as suspected cracks, scratches and hair cracks by means of configuration inspection, magnetic powder inspection, metallographic insp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spectrum inspection and tests on the tangent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well. The analyt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fects of the products are not the same with the suspected ones mentioned above, but the defects due to Cr segrega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in addition, the defects take on bright line shape and tiny net shape. In the segregation zone, the Cr content of alloy element is distinct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material;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out the defects in state of raw material, while after vacuum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processes, the segregation zone is brighter than the normal material, and the defects can be found during machining inspection and magnetic powder inspection. Moreover, the Cr segregation won' t increase the tangential strength of products with 30CrMnSiA steel, but it may obviously decrease the tangential plasticity of material.Key words: 30CrMnSiA steel; tubular parts; Cr segregation; defects; failure analysis; vacuum heat treatment; tangent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王海云(1964-),男,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

钛合金熔炼偏析

钛合金熔炼偏析

钛合金熔炼偏析钛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因此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钛合金的熔炼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熔炼设备、工艺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偏析现象,从而影响钛合金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从偏析的概念、原因、影响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偏析的概念偏析是指在钛合金熔炼过程中,由于某些元素的化学亲和力不同,导致其在熔体中的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得合金中某些区域的成分偏离设计要求,出现性能和质量问题。

偏析的程度和范围取决于原材料、熔炼设备、工艺参数等因素。

二、偏析的原因(一)原材料因素1.原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均匀,含有过多的杂质元素,如铁、铜、镍等。

2.原材料的粒度和形状不同,如颗粒度过大或过小、形状不规则等,会影响熔体的流动性和混合性。

3.原材料的表面积和氧化程度不同,如表面积大、氧化程度高的原材料会增加熔体中的氧含量,从而影响钛合金的性能和质量。

(二)熔炼设备因素1.熔炼设备的材料和结构不合理,如炉衬的材质不当、熔炼温度不均匀等。

2.熔炼设备的清洁度不高,如炉衬内有残留物、炉门密封不严等,会增加熔体中的杂质元素。

(三)工艺参数因素1.熔炼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熔体的流动性和混合性,从而导致偏析现象。

2.熔炼时间过长或过短,会影响熔体的混合程度和均匀性。

3.熔炼过程中的气氛、压力等因素也会影响钛合金的性能和质量。

三、偏析的影响(一)性能影响1.强度降低:偏析元素的存在会导致钛合金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2.韧性下降:偏析元素的存在会导致钛合金的韧性下降,从而影响其抗冲击性能。

3.耐腐蚀性下降:偏析元素的存在会导致钛合金的耐腐蚀性下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质量影响1.表面质量差:偏析元素的存在会导致钛合金表面出现不均匀的色差和斑点,从而影响其美观度。

2.尺寸不稳定:偏析元素的存在会导致钛合金的尺寸不稳定,从而影响其加工和使用。

四、偏析的防治措施(一)原材料控制1.选择化学成分均匀、氧化程度低、表面积小、形状规则的原材料。

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某钢特钢厂轴承钢生产流程为:50tUHPEAF(铁水热装比大于50%)+50tLF+60tVD真空脱气+3机3流大方坯全弧形合金钢连铸机+铸坯入坑缓冷、部分连铸坯直接热送轧制成材。

连铸机弧形半径为R11m/16m/32m,3点矫直,铸坯断面为180mm×220mm、260mm×300mm,采用全封闭无氧化保护浇注,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专用轴承钢结晶器保护渣保护浇注,二冷气雾冷却动态配水,结晶器+末端(M+F2EMS)复合式电磁搅拌,连铸坯重接部分切除、头尾坯优化等技术。

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铸坯表面质量良好,通过LF+VD真空处理和严格的无氧化保护浇注,钢中氧含量降低,平均氧的质量分数达到10×10-6以下,钢材热顶锻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轴承钢生产中,中心碳偏析是其主要低倍缺陷。

中心偏析受钢水过热度、拉速、电磁搅拌、二冷区温度和连铸机的设备状况等因素影响。

连铸钢水的过热度对高碳铬轴承钢铸坯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因为高碳铬轴承钢固液两相区温度达到131℃,故中等过热度的钢液也有其柱状晶强烈增大趋势,在凝固后期由于连铸坯断面中心柱状树枝晶的搭桥而形成小钢锭的凝固结晶现象,铸坯产生中心偏析。

过热度越低,中心偏析的评级越低。

钢水中元素的偏析是随着凝固前沿的推移而逐渐产生的,影响偏析程度的主要因素为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和由过热度而决定的凝固前沿的温度梯度。

在较高的温度梯度下,固液相线温差越大,使开始结晶和发生了结晶的固相成分差别愈大,体积收缩比也越大,偏析也愈严重。

对轴承钢的低倍组织检验发现,在过热度较高的炉次产生中心增碳现象,该缺陷在钢材热酸蚀后的中心部位出现明显的黑色斑点。

由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的控制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连铸坯中心碳偏析存在较大差别。

拉速与连铸坯中心偏析评级有关。

一般来讲,连铸坯的等轴晶区面积越大,中心偏析评级越低。

降低拉速对铸坯质量有利,尤其是大方坯轴承钢,当铸坯在离开结晶器时,坯壳有足够的厚度以承受内部钢水的静压力,否则易产生鼓肚、致使枝晶间富集溶质的钢液向液相穴移动形成中心偏析。

Q345B偏析原因分析2

Q345B偏析原因分析2

在折弯开裂处及折弯未开裂处取样做高倍对比,折弯 开裂试样断口处在折弯外侧四分之一处有明显的偏析带, 偏析带内有较严重的硫化物类夹杂带,且能够发现沿硫化 物类夹杂开裂的内部裂纹;而在折弯未开裂的折弯处未发 现四分之一处偏析。
二、日常试样检验
1、断口分析:通过电镜扫描,在断口 分层处发现大量的硫化物夹杂。
5、板坯中间裂纹和冷弯断裂的联系
目前冷弯断裂的试样80%的都发现有偏析带存在, 因此用公式表述: 冷弯断裂率=中间裂纹率*压下率的反比*取偏析位 置率*偏析位置在弯曲外弧面的概率*系数 1、偏析位置在弯曲外弧面的概率和取偏析位置率是检 验概率不是质量提高的本质手段。 2、在轧制相同厚度的钢板时,采用道次数少的大压下 规程,轧制应力更容易向钢板内部渗透,更有利于钢板 内部缺陷的轧合,减少分层。但是大的压下是受设备能 力限制的。压下率是随着轧制厚度的减小而增大的。 因此可以认为冷弯断裂率随着中间裂纹程度的下降而下 降,随带钢厚度的减小而降低。
山东万能使用我公司厚度为7.5mm、钢号 Q235B的带钢,在使用过程中有多处局部折 弯开裂现象。
在裂口处取样,裂口处距折弯外表面 约1.2mm处有硫化物偏析带,腐蚀后发现 此处有严重的偏析带 。
在折弯未开裂处取样做组织 检验,试样制样完毕后宏观能够 发现距折弯外表面约1.7mm处有 偏析带,同时发现在弯心对应的 偏析带上有个“小孔洞”,高倍 下发现此处有硫化物夹杂带, “小孔洞”是沿硫化物类夹杂带 撕裂的菱形裂口;腐蚀后发现此 处亦有偏析带。
3、板材低倍和板坯低倍对照



1)硫印显示,板材的硫化物夹杂物偏析是断续的, 在中心的一侧,板坯的硫化物夹杂物偏析也是断 续的,在中心的一侧。在板坯中间裂纹处硫化物 最多。 2)热酸腐蚀显示,板材的裂纹是断续的,在中心 一侧,有一定深度。板坯的中间裂纹也是断续的, 在中心的一侧,有一定深度。 板坯的中间裂纹是形成板材偏析、分层的主要原 因。

分析V形偏析的形成原因和防止办法

分析V形偏析的形成原因和防止办法

分析V形偏析的形成原因和防止办法在连铸坯纵剖面的中心等轴晶带,经常会看到V形偏析,有时也把这种偏析叫做点状偏析或半宏观偏析。

它属于宏观偏析,是由钢液在凝固过程中选择结晶,溶解度变化和比重差异引起的。

1 连铸坯V形偏析的形成原因V形偏析形成机理是:在凝固初期,首先是柱状晶长大,随着液相穴温度的降低,等轴晶开始长大,发生了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此时铸坯中心仍为液体,在对流作用下液相中仍有少量固相,形成一个仍有流动性质的二相区。

当二相区流动性质消失后,由于重力和凝固收缩的作用,发生等轴晶的滑动,并形成流动通道。

这些通道位于沿浇注方向的V形锥体区,晶间浓化的钢液通过这些通道流下,在最后凝固时形成V形偏析。

实践证明,在浇铸高碳及高合金钢时,在产品中心虽然有等轴晶凝固结构,但偏析仍然是问题,即V形偏析。

因为碳或者合金元素含量越高,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相差越大,而且凝固区间越长。

在此区间内,凝固末端固体小颗粒聚集增加,残留的液体中碳和合金元素富集,并且金属的凝固收缩使液体相对固体钢运动的驱动力产生作用。

偏析液体聚合至轴线并在糊状区域末端形成V形偏析的通道。

在硬钢丝和轴承钢等特殊钢线材的连铸坯中也会形成V形偏析。

当凝固组织为柱状晶时,V形偏析限于在断面中心部的狭小区域内生成。

等轴晶带厚度增加的话,V形偏析带的厚度也增加,V形偏析带的最大厚度几乎等于等轴晶带的厚度;作为铸坯周边部位树枝晶间的浓化钢水向中心流入的轨迹形成V形偏析;由于上流侧通过凝固端附近凝固收缩的补偿抑制浓化钢水流动,下流侧凝固收缩的流动控制V形偏析的生成比上流侧有效。

钢液补充凝固收缩的区域发生在等轴晶区域,所以V型偏析也发生在等轴晶区域内。

2 影响V形偏析的因素影响钢中V形偏析的因素有:钢中偏析元素的含量、钢水过热度、钢液流动、拉速、压下量、冷却及凝固等。

3 减少连铸坯V形偏析的措施(1) 众所周知,钢中偏析元素(C、P、S等)质量分数越高,偏析度也越高。

高碳钢中心偏析产生的原因

高碳钢中心偏析产生的原因

高碳钢中心偏析产生的原因高碳钢这东西,大家可能都知道吧,啥时候碰上了,肯定也得好好“摸摸”才行。

钢铁是个不讲理的东西,硬邦邦的,但有时候也很“娇气”,尤其是那种高碳钢。

你问它为啥娇气?这就得说说它里面的“心事”了,中心偏析,说白了就是钢的心脏地方有些“特别”的地方,碳含量高得吓人。

咱们就得从这个小小的偏析说起,来看看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要明白高碳钢偏析这事儿,咱得知道啥是偏析。

简单点说,就是钢液在凝固的时候,碳元素在钢材的某些地方堆积得特别多,导致钢材的某些区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这样一来,钢材的性能也不均匀。

要知道,钢铁这东西,性能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用处,比如咱们做刀具、齿轮之类的,性能不行,直接影响到工作寿命。

那为什么会出现偏析呢?一说起来,有几个原因。

温度是个大问题。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家里锅里煮汤,温度不均匀,汤就不容易搅拌均匀,冷的地方可能汤就没煮开。

而钢液也差不多,凝固时,区域的温度比边缘低,这就让碳等元素更容易在冷的地方聚集,形成偏析。

这不就是那啥,锅底煮着煮着,底部煮得更浓更厚,水面上的汤反而淡了?钢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冷得慢的地方,碳多,热的地方碳少,久而久之就有了“心脏偏离”的问题。

除了温度,铸造工艺也是个关键。

这钢液流动时,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钢液就像是急着赶火车的乘客,慌慌张张的,结果就会导致有些区域钢液流动不均匀,导致碳和其他元素的分布也不均匀。

这种情况也会引起偏析,特别是当冷却速度过快时,偏析现象更明显。

就像你想给一块肉做个“美味炖菜”,结果火候没把握好,肉的外层熟了,里面还生着呢,钢液冷却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再有个因素,那就是合金元素。

大家知道,钢铁里不仅仅有铁,还有很多其他的元素加入进去,让钢铁的性能更好。

这些合金元素在钢液中分布也有规律的,不是说加了就能均匀分布。

特别是一些比较难溶解的元素,比如锰、硅等,往往会在钢液的边缘地带积累,这就加剧了偏析的形成。

特别是高碳钢里,碳元素自身的溶解度就不高,容易积聚在某个地方,造成不均匀。

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

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

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摘要:高强度钢一般含有高碳含量和锰质量分数。

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容易形成碳、锰等元素的枝晶偏析,导致中厚板中心出现严重的带状组织缺陷。

带钢结构对钢板的力学性能、成形性和断裂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冷轧钢板,带钢结构的存在会使材料表现出很强的各向异性能,导致材料在深加工过程中发生不均匀变形,即沿板宽方向的纵向纤维拉伸不一致,导致二次变形。

即使是在应力集中时裂纹的萌生也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如何减少和消除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偏析,是连铸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对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连铸坯;中心偏析;改善措施1连铸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导致连铸坯出现中心偏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枝晶搭桥形成了小钢锭,另一方面是发生了铸坯鼓肚的问题。

在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液芯末端会存在一个固液两相混合组成的糊状区。

凝固过程中,钢液会收缩向坯壳和拉坯方向,最终形成小孔。

位于弯月面的钢液受到地心引力会注入到收缩形成的孔洞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疏松和偏析问题的出现。

上述为理想状态,但是在实际铸造过程中,由于出现了小钢锭,钢液难以及时形成収缩孔或者难以注入收缩控制红,最终导致偏析问题出现在铸坯中心部位。

通过偏析问题出现的过程分析可知,拉坯方向液芯中心线附近的钢液会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变化,前沿温度梯度不同是造成凝固波动的主要原因。

2板坯中心偏析的形成机制及控制措施对板坯偏析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可以看出,板坯的中心偏析是由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的分离和结晶和凝固结束附近富集的偏析元素的液流引起的。

凝固结束时的钢液流动是由壳体的鼓包和凝固过程中钢液的体积收缩引起的。

板坯的中心偏析与钢成分、热性能、几何形状、工艺参数和设备条件密切相关。

不同冷却条件下坯料枝晶间的应力对坯料的中心偏析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分析中心偏析的原因。

特殊钢中的偏析问题

特殊钢中的偏析问题

特殊钢中的偏析问题特殊钢中的偏析问题1绪论1.1特殊钢的定义对特殊钢尚⽆统⼀的定义和概念,⼀般认为特殊钢是指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合⾦化)、采⽤特殊的⼯艺⽣产、具备特殊的组织和性能、能够满⾜特殊需要的钢类。

1.2特殊钢的特点及分类特点:与普通钢相⽐,特殊钢具有更⾼的强度和韧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物相容性和⼯艺性能。

分类:我国将特殊钢分成优质碳素钢、合⾦钢、⾼合⾦钢(合⾦元素⼤于10%)三⼤类,其中合⾦钢和⾼合⾦钢占特殊钢产量的70%,主要钢种有特殊碳素结构钢、碳素⼯具钢、碳素弹簧钢、合⾦弹簧钢、合⾦结构钢、滚珠轴承钢、合⾦⼯具钢、⾼合⾦⼯具钢、⾼速⼯具钢、不锈钢、耐热钢,以及⾼温合⾦、精密合⾦、电热合⾦等。

1.3特殊钢的发展现状1949年前,中国年产特殊钢仅5000吨左右。

1952年特殊钢产量约为3.5万吨,其中合⾦钢2.5万吨。

经过30年的建设,1982年特殊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7%。

1952~1982年,特殊钢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5%,其中合⾦钢递增14%。

按1981年产量计,各类特殊钢种的构成⽐例是:碳素结构钢占15.3%、碳素⼯具钢占4.3%、合⾦结构钢占41%、合⾦⼯具钢占3.8%、⾼速⼯具钢占1.5%、弹簧钢占17%、滚珠轴承钢占 15%、不锈耐酸钢、耐热钢占2%、其他钢种占0.1%。

在特殊钢的加⼯⽅⾯,可以⽣产10000多个规格的特殊钢材,板、管、丝、带、型、盘饼、环等品种基本齐全,合⾦结构钢、⾼速⼯具钢、轴承钢及其制品已经有少量出⼝。

到1982年,特殊钢⽣产布局已经展开。

为了提⾼特殊钢产品质量,许多企业采取了先进的检验⼿段,建⽴了全⾯质量管理体系,⾼速⼯具钢、滚珠轴承钢、钎⼦钢、不锈钢冷轧板、⼩⼝径地质钢管等产品,已经分别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平。

2偏析概述铸件(锭)中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

由于⾦属凝固过程中的选分结晶,导致晶体中的偏析是不可避免的。

2.1偏析问题的产⽣在⼯业上,⼏乎所有⾦属都要经过由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

齿轮钢的点状偏析

齿轮钢的点状偏析

齿轮钢的点状偏析1.引言1.1 概述概述齿轮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特殊钢材,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耐疲劳性等优良特性。

然而,在齿轮钢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点状偏析现象,对其性能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点状偏析是指齿轮钢中某些元素在晶界或晶内形成局部聚集或偏离理想溶解度的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齿轮钢的点状偏析现象,包括其形成原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和减少点状偏析的方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齿轮钢,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性能,从而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在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本文的基本构成和组织方式。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齿轮钢点状偏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齿轮钢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点状偏析的形成原因。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齿轮钢的主要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以及点状偏析在齿轮钢中的形成原因。

第三部分是结论,包括点状偏析对齿轮钢的影响以及防止和减少该现象的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点状偏析对齿轮钢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防止和减少该现象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齿轮钢的点状偏析问题,深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1.3 目的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齿轮钢中常见的点状偏析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齿轮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点状偏析对齿轮钢的危害,可以为齿轮制造业者提供有效的防止和减少点状偏析的方法和技术,提高齿轮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本文也旨在提高读者对齿轮钢点状偏析问题的认识,增加对于齿轮钢组织性能的了解,为齿轮制造和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将全面揭示齿轮钢的点状偏析问题,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gh742合金钢锭的组织及偏析的消除

gh742合金钢锭的组织及偏析的消除

gh742合金钢锭的组织及偏析的消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合金钢锭的应用已经变得非常广泛。

然而,由于合金钢锭的制造过程中存在偏析现象,使得合金钢锭的组织也不尽如人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消除偏析,改善合金钢锭的组织呢?一、调整炉温调整炉温是消除合金钢锭偏析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现在的钢铁冶炼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通过调整炉温的方式,使得钢锭中的组织和偏析得到有效的调整和消除。

在制造gh742合金钢锭时,可以通过调整炉温的方式,使得钢锭中的渗碳均匀分布,使得钢锭的组织变得更加均匀。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炉温的方式,调整钢锭的冷却速度,使得钢锭经过热处理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热处理效果。

二、采用适当的合金元素采用适当的合金元素也是消除合金钢锭偏析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制造gh742合金钢锭时,可以添加一些合适的合金元素,如钴、钼、铬等,以改善钢锭的组织和性能。

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合金元素,它可以极大地提高钢锭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并且可以改善钢锭的高温性能。

钼和铬则可以增强钢锭的硬度和强度,并且可以改善钢锭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三、合理施行热处理合理施行热处理也是消除合金钢锭偏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的控制,以保证钢锭的成分和组织得到合适的改善和调整;2、需要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如正火、淬火、回火等,以获得较好的热处理效果;3、需要对热处理后的钢锭进行适当的调质处理,以消除热处理产生的应力和组织上的不均匀性。

总的来说,消除gh742合金钢锭的组织和偏析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通过合适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才能够获得更加均匀和优质的gh742合金钢锭。

高温合金块状偏析

高温合金块状偏析

高温合金块状偏析
高温合金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合金,其具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仍
能保持一定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于航空航天、火箭发动机、核电站和化工等领域。

然而,在高温合金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不同元素在熔炼和凝固过
程中的挥发性和溶解度不同,导致合金中不同区域的成分分布不均匀,这就是高温合金的偏析现象。

高温合金块状偏析是指整个高温合金材料中,不同区域的成分分
布不均,导致呈现出粗大的块状偏析现象。

这种块状偏析现象在高温
合金的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对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会产
生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高温合金中的偏析现象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调整熔
炼和凝固过程中的一些参数和条件来降低其程度。

例如,在熔炼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熔炼工艺和熔炼温度,使得合金中的元素相对均匀地
分布;在凝固过程中,通过控制凝固速度和冷却方式,避免出现过大
的块状偏析现象。

总之,高温合金块状偏析是高温合金制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熔炼和凝固控制,尽量降低偏析程度,以提高高温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钢中的偏析问题1绪论1.1特殊钢的定义对特殊钢尚无统一的定义和概念,一般认为特殊钢是指具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合金化)、采用特殊的工艺生产、具备特殊的组织和性能、能够满足特殊需要的钢类。

1.2特殊钢的特点及分类特点:与普通钢相比,特殊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工艺性能。

分类:我国将特殊钢分成优质碳素钢、合金钢、高合金钢(合金元素大于10%)三大类,其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占特殊钢产量的70%,主要钢种有特殊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合金结构钢、滚珠轴承钢、合金工具钢、高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钢,以及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电热合金等。

1.3特殊钢的发展现状1949年前,中国年产特殊钢仅5000吨左右。

1952年特殊钢产量约为3.5万吨,其中合金钢2.5万吨。

经过30年的建设,1982年特殊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7%。

1952~1982年,特殊钢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5%,其中合金钢递增14%。

按1981年产量计,各类特殊钢种的构成比例是:碳素结构钢占15.3%、碳素工具钢占4.3%、合金结构钢占41%、合金工具钢占3.8%、高速工具钢占1.5%、弹簧钢占17%、滚珠轴承钢占 15%、不锈耐酸钢、耐热钢占2%、其他钢种占0.1%。

在特殊钢的加工方面,可以生产10000多个规格的特殊钢材,板、管、丝、带、型、盘饼、环等品种基本齐全,合金结构钢、高速工具钢、轴承钢及其制品已经有少量出口。

到1982年,特殊钢生产布局已经展开。

为了提高特殊钢产品质量,许多企业采取了先进的检验手段,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高速工具钢、滚珠轴承钢、钎子钢、不锈钢冷轧板、小口径地质钢管等产品,已经分别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偏析概述铸件(锭)中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

由于金属凝固过程中的选分结晶,导致晶体中的偏析是不可避免的。

2.1偏析问题的产生在工业上,几乎所有金属都要经过由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

当合金凝固时,由于发生溶质的重新分配,先凝固的部分与后凝固的部分成分不同,就产生了溶质的偏析现象。

偏析问题在高温合金中具有普遍性,尤其在合金化程度较高,锭型较大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2.2偏析的分类偏析分为两种:(1)微观偏析—晶粒尺寸范围(包括晶界)里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微观偏析:晶内偏析(枝晶偏析),晶界偏析。

(2)宏观偏析—铸坯整个断面上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

宏观偏析:正偏析,逆偏析,V 型偏析和逆V型偏析,带状偏析,重力偏析。

偏析也可根据铸件各部位的溶质浓度C S与合金原始平均浓度C0的偏离情况分类。

凡C S >C0者,称为正偏析,C S<C0者,称为负偏析。

这种分类不仅适用于微观偏析也适用于宏观偏析。

2.3偏析对钢的质量的影响偏析是铸件的主要缺陷之一。

偏析对铸件质量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观偏析使晶粒范围内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产生差异,影响铸件的力学性能。

有时使铸件难于加工。

(2)晶界偏析往往有更大的危害性,由于偏析使得低熔点共晶容易集中在晶粒边界,即增加铸件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热裂的倾向性,又能降低铸件的塑性。

(3)宏观偏析使铸件各部分的理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产生很大差异,影响铸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果。

3微观偏析微观偏析按其形式分为胞状偏析、枝晶偏析和晶界偏析。

它们的表现形式虽不同,但形成的机理是相似的,都是合金在结晶过程中溶质再分配的必然结果。

3.1晶内偏析(枝晶偏析)晶内偏析产生于具有结晶温度范围,能形成固溶体的合金中,在铸造条件下,当合金冷却较快时,将形成不平衡结晶。

现在用图3-1说明固溶体合金C0成分的不平衡结晶过程。

图3-1图3-2、图3-3分别表示含30%Cu的Ni-Cu固溶体合金在凝固时固溶体中无扩散和有若干扩散时的晶体中心成分、表面成分以及平均成分随温度的变化。

图3-2图3-3在实际铸造条件下,由于冷却速度快,固相中的溶质还未充分扩散,液体温度降低,固液界面向前推进,又结晶出新成分的晶粒外层,致使每个晶粒内部的成分存在差异。

这种存在于晶粒内部的成分不均匀性,称为晶内偏析。

由于固溶体合金多按枝晶方式生长,先结晶的枝干和后结晶的分枝的成分也存在差异,而且分枝本身(内外层)、分枝与分枝间的成分是不均匀的,故也称枝晶偏析。

Ni-Cu 合金的铸态组织(SEM )铸钢组织也呈树枝状,其中先结晶的枝杆中心含碳量较低,后结晶出的分枝含碳量较高,枝晶间含碳量更高,树枝晶中这种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因为他属于一个晶粒范围的成分不均匀,所以也称为晶内偏析。

图3-4表示用电子探针所测定低合金钢溶液中生成的树枝状晶各截面得溶质等浓度线。

从中可以清楚看出溶质在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以及晶内的分部。

图3-4枝晶偏析的描述:当不考虑固相中的扩散时,用Scheil 方程式描述:0100(1)k S S C k C f -*=-应该指出的是,Scheil 方程是在假定固相没有溶质扩散的条件下导出的,是一种极端情况。

实际上,特别是在高熔点合金中,如碳、氮这些原子半径较小的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往往是不可忽视的。

图3-5表示Cu-Sn8%合金单相凝固时铸态组织中Sn 在枝晶横截面分布的等浓度线。

已知Cu-Sn 合金的平衡分配系数K 0=0.36,如不考虑溶质在固相中的扩散,枝干中心Sn 的浓度应为K 0C 0=2.9%小于6%。

这说明溶质原子在固相中的扩散是不可忽视的。

图3-5当考虑固相中有扩散、液相均匀混合时描述为:00011S S f C k C k α*⎛⎫=- ⎪+⎝⎭2S D S τα=D S -溶质在固相中的扩散系数τ-局部凝固时间S -枝晶间距一半由此可知,枝晶偏析的产生主要决定于:①溶质元素的分配系数K 0和扩散系数D S ,②冷却条件τ和枝晶间距。

各种元素在不同合金系中的分配系数K 0和扩散系数D S 是不同的,因此,枝晶偏析程度也不同。

分配系数K 0愈小(K 0<1时)或K 0愈大(K 0 >1时),或扩散系数D S 愈小,则枝晶偏析愈严重。

因此,可用l1- K 0l 定性地衡量枝晶偏析的程度。

l1-K 0l 愈大,枝晶偏析愈严重, l1-K 0l 称为偏析系数。

几种元素在铁中的K 0和l1-K 0l 示于下表。

可以看出碳钢中,S 、P 、C 是最易产生枝晶偏析的元素。

枝晶偏析的大小可用枝晶偏析度Se :max min 0C C Se C -=C max -某组元在偏析区内的最高浓度C min -某组元在偏析区内的最低浓度C 0 -某组元的原始平均浓度枝晶偏析比S R : R S =枝晶中最高溶质浓度枝晶中最低溶质浓度表:几种元素在钢锭中的枝晶偏析度Se冷却速度的影响冷却速度V 0对枝晶偏析的影响是通过τ和s 体现的。

00011S S f C k C k α*⎛⎫=- ⎪+⎝⎭2S D S τα=曾认为,冷却速度愈大,枝晶偏析愈严重。

由上述结果可知,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增大冷却速度有时反而减轻枝晶偏析,甚至当冷却速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106~108℃/s)时,不仅固相的扩散不能进行,液相中的扩散也被抑制,反而得到成分均匀的非晶态组织。

图3-6图3-6为冷速对镁合金 (Mg-0.2Ca)中Ca 的枝晶偏析的影响。

可以看出,即使冷却速度很小,S R 仍大于1,这表明铸锭中仍存在枝晶偏析,且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冷却速度增大到某一值后,再继续增加冷却速度,枝晶偏析程度减轻。

图3-7碳对硫磷在铸锭中枝晶偏析的影响某元素在铸件中的枝晶偏析程度因其它元素存在而又相当大的变化。

例如,硫、磷在碳钢中的枝晶偏析程度与碳含量有关,如图3-7所示。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硫、磷在碳钢中的枝晶偏析程度明显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碳改变了硫、磷在钢中的分配系数和扩散系数的缘故。

晶内偏析是不平衡结晶的结果,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如果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使溶质进行充分扩散,就能够消除晶内偏析。

生产是那个常采用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来消除晶内偏析。

3.2晶界偏析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富集于晶界,使晶界与晶内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这种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晶界偏析。

晶界偏析的产生有两种情况。

两个晶粒并排生长,晶界平行于生长方向,由于表面张力平衡条件的要求,在晶界与液相交界的地方,会出现一个凹槽,深度可达10-8μm。

此处有利于溶质原子的富集,凝固后就形成了晶界偏析,如图(a)所示。

(a)两个晶粒并排生长两个晶粒彼此面对面生长,在固/液界面处溶质被排出(K0<1),此外,其他低熔点的物质也会被排挤到固/液界面,即在它们之间富集大量溶质和低熔点物质;当两个晶粒相遇时形成晶界,最后凝固的晶界部分将含有较多的溶质和其它低熔点物质,从而造成晶界偏析,如图(b)所示(b)两个晶粒面对面生长固溶体合金凝固时,若成分过冷不大,晶体会呈胞状方式生长。

胞状结构由一系列平行的棒状晶体所组成,沿凝固方向长大,呈六方断面。

由于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当合金的平衡分配系数K0<1时,六方断面的晶界处将富集溶质元素,如图3-8所示;当K0>1时,六方断面晶界处的溶质会贫化。

这种化学成分不均匀性称为胞状偏析。

图3-8 胞状生长时溶质分布示意图3.4微观偏析的防止和消除枝晶偏析是不平衡结晶的结果,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如能设法使溶质原子进行充分扩散即能消除枝晶偏析。

把铸件加热到低于固相线100~200℃,长期保温,使溶质原子充分扩散,则可减轻或消除枝晶偏析。

此即为均匀化退火。

图3-9为前文所示的Cu-Ni合金经均匀化退火后的组织及与之相对的特征X射线强度曲线,可以看出,枝晶偏析基本消除。

图3-9均匀化退火时间取决于枝晶间距和扩散系数。

所以凡能细化晶粒的措施,如提高冷却速度,加入晶粒细化剂等,减轻微观偏析,再通过均匀化退火处理,可消除。

对合金进行孕育处理或加入某些元素往往能使树枝状晶的尺寸或单位面积上的树枝状晶的数量发生变化,这将改变枝晶内的溶质分布。

但是晶界上存在的稳定化合物,如氮化物、硫化物和某些碳化物,即使采用均匀化退火往往也无能为力。

因此,对于这些化合物所引起的晶界偏析,应该从减少合金中氮、硫的含量入手。

宏观成分偏析是铸锭,特别是合金铸锭和大型铸件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一种铸造缺陷。

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合金自身的结晶特点,而且与凝固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以及液相的流动方式密切相关。

本世纪以来,随着钢铁工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凝固中出现的各种宏观偏析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

在保证凝固前沿为平界面时,铸件内的宏观偏析可用Scheil方程近似的描述。

但在实际生产条件下,保证凝固前沿为平面是困难的,往往存在两相区。

此时,铸件生产宏观偏析的途径:1)在铸件凝固早期,固相或液相的沉浮;2)在固液两相区内液体沿枝晶间的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