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练习:积累与运用(含答案)
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四)积累与运用(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小升初专项训练〔四〕积累与运用一、名句默写。
1.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子语类?2.穷那么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3.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4.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论语?5.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
——?论语?6._____________,仁之端也。
——?孟子?7.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
——诸葛亮8.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曹植9.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纲二、根据要求写诗句。
1.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动中寓静,描绘夜晚景色令人神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的?马诗?中用比喻手法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玩冰时的天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吹笛时的稚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讨人喜欢的样子。
4.毛泽东?长征?中总领全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四)积累与运用(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四)积累与运用一、选择。
(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B.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怎么也谈不.....,婆说婆有理拢。
C.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的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
D.我一看这道题,顿时傻眼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了个答案,交了试卷。
2.对下列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B.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多问)C.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说)D.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多思)3.下面的歇后语,前后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A.放下担子聊天——神聊丈二和尚——无法(发)无天B.打开天窗——说亮话飞蛾扑火——自取灭亡C.顶风顶水划船——硬撑王八吃秤砣——铁了心D.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4.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当下联的一句是()。
A.二分明月万梅花B.一味清凉月上时C.半入江风半入云D.三月细雨春妩媚5.“小李杜”指的是()和杜牧。
A.李白B.李贺C.李商隐D.李绅6.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于谦)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枫桥夜泊》(王安石)C.玉颗珊珊下月轮,春风送暖入屠苏。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7.“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
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D.《一千零一夜》8.《三国演义》中,被后人评价为“奸雄”“枭雄”“英雄”的人物分别是()。
A.刘备关羽张飞B.曹操刘备孙权C.曹操董卓刘备D.曹操孙权刘备9.()丢入大海中会被自然分解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含答案)专项练积累与运用专项测试卷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9分)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
在天底下,,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XXX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一会儿,走在哪里都像给。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2.“野旷天低树,。
”出自唐代诗人写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ꎬ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之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创作的一首吟咏的词。
其中ꎬ“西江月”是,这首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夏夜山村的魅力风光,表达了诗人和对的热爱。
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向一匹猹地刺去。
那XXX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逃走了。
二、按照语境填写诗句(10分)1.盛夏傍晚,你荡舟江上,忽然狂风大作,空中乌云翻滚,远处的小山若隐若现,顷刻间豆大的雨珠从天而降,落入船中,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情不自禁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
”2.当朋友请你去郊外的农家乐游玩时,你看到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时,会不由自主吟道“,。
”当你进入农家小屋,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举杯欢饮,谈论今年庄稼的长势时,又会吟道“,”。
当依依惜别之时ꎬ朋友热情挽留之际ꎬ你还会引用«过故人庄»中的诗句“,”预约相见之时。
3.当看到金沙江浊浪XXX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ꎬ热气腾腾ꎬ大渡河险桥横架ꎬ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XXX寒意阵阵时XXX 你还会想起XXX«七律长征»中的语句“,”。
三、语文综合素养展示(16分)1.六月六,。
语文积累与运用试题与答案
语文积累与运用试题与答案语文积累与运用试题与答案一、字音专项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试卷卷宗开卷有益B.间接间谍亲密无间C.强大强调强词夺理D.处分处理设身处地2. 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默而识之(zhì) 眈眈相向(dān)?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xī)B.浩浩汤汤(shāng) 便要还家(yāo)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xuán)C.性行淑均(xíng) 持就火炀之(tàng) 汤熨之所及也(wèi)D.肉食者鄙(bǐ) 诎右臂支船(qù) ? 曳屋许许声(hú)3.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渊博(yuān) 干涸(gù) 哀悼(dāo) 脂肪(zhī)B.袅娜(niǎo) 踉跄(liàng) 贮藏(chǔ) 婆娑(suō)C.崭新(zhǎn) 屠戮(lù) 蛮横(héng) 煞白(shà)D.怠慢(dài) 简陋(lu) 淳朴(chún) 拮据(jié)4. 辨析下面加点字的音、形,全对的在(?)打“√”,错的先在下面划“—”,后在(?)改正。
A.狼藉(jí) 蝉蜕(tuì) 迂腐(yū) 颓唐(tuí) ()B.膝盖(xī) 皎洁(jiǎo) 反省(xǐng) 踌躇(chóu) ()C.憔悴(cuì) 荟翠(cuì) 踉跄(liàng) 蹒跚(pán) ()D.惆怅(chàng) 裨益(bì) 酝酿(liàng) 星宿(xiù)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歼(jiān)灭疏浚(jùn) 分(fēn)外妖娆B.进(bèng)裂阔绰(zhuō) 姹(chà)紫嫣红C.颓(tuí)唐和睦(mù) 偃(yǎn)旗息鼓D.差(chā)役烹饪(rèn) 杳(yǎo)无消息6.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在众目睽(kuí)睽下,这个本来从(cōng)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积累与语言运用专项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积累与语言运用专项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 )不( )待惊( )失( ) ( )规( )矩( )( )而至( )( )风霜( )( )不舍如( )以( ) ( )( )不通( )根问( )( )阵以( ) ( )钉( )铁( )手就( )( )花似( ) ( )( )天下(1)“打破常规”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称心如意”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
(2)爸爸回来了,我__________拿出自己满分的试卷给他看。
(3)这个商场搞促销活动,人们______________,把门口堵得______________。
(4)小偷不肯__________,警察费了很大劲才抓住他。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形容友情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与学习相关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形容树木花草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形容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5)×风×雨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6)与香味有关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课文背诵积累1.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与运用专项(7—12套)(附答案)
积累与运用(七)1.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文中的错别字。
(2分)在人生的海洋中,有惊涛、有骇浪、有暗流、有漩.涡……战胜漩涡暗流,要战胜自我,战胜自己的胆怯和糯弱。
超越惊涛骇浪,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平慵和懒惰。
①漩②改为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玉树灾区拟用五年时间重建,中央明确表示要确保抗震救灾始终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一定要让玉树人民在重建后安居乐业....。
B.那位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少年,在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他那颗冰冻已久的心终于茅塞顿开....,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C.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以独特的视角,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赢得评委一致好评,最终获得大奖。
D.杜拉拉在职场中,面对接踵而来....的打击挫折,凭着一股子韧劲,见招拆招、百炼成钢,终于完成了她从“菜鸟”到“达人”的华丽转身!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语病。
(2分)①学校运动会上,我用相机把同学们的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影和一句句慷慨激盎话语记录了下来。
②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力,是衡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标准之一。
4.根据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2分)磁悬浮列车与当今的高速列车相比,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由于磁悬浮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导轨与机车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接触,成为“无轮”状态,故几乎没有轮、轨之间的摩擦,时速高达几百公里;磁悬浮列车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音只有656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5.名著阅读。
(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孝图》批判了“”和“”的孝道。
6.填空。
(5分)①《伤仲永》中,王安石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
人教版小学毕业考语文日积月累语境运用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毕业考语文日积月累语境运用题1.我们经常用龚自珍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那些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人。
2.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
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
诗中虽然没有“元旦”,但写的却是迎春的情景。
出自()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
4. 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
诗人自己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於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
诗人()挥笔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
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悟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呢!6.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于是诗人()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邓小平生前有不少极具深刻哲学思想文化内涵的名言是广泛流传于世的,其中,尤其以他生前曾经亲口所说的两段名言最为世人所熟悉,一是他的“猫论”,二就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一、给下列名言警句归类。
(只填字母)(12分)A.意志类B.团结类C.科学类D.友谊类E.奉献类F.勤奋类1.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2.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二、把下列名言连起来。
(8分)爱人者,人恒爱之抛弃时间的人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君子喻于义时间也抛弃他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小人喻于利敬人者,人恒敬之三、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谚语,使句子完整。
(16分)1.小明不听爸爸的话,跑到郊外玩,结果迷了路,还差点被人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资料2.这个小山村依山傍水,现在发展了旅游业,当地人开了餐厅、旅社、商店,很快日子红火了起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在春晚上表演好,这个杂技团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练习,终于,在春晚上演出成功,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向成绩不好的小丽,这学期早出晚归,努力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练兵场。
(27分)1.看到自己的朋友正值年少,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你会用这样的名言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收获真大,我知道了“实践出真知”。
人教语文六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
人教语文六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专项】附答案一、给下列名言警句归类。
(只填字母)(12分)A.意志类B.团结类C.科学类D.友谊类E.奉献类F.勤奋类1.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2.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二、把下列名言连起来。
(8分)爱人者,人恒爱之抛弃时间的人人之相识,贵在相知君子喻于义时间也抛弃他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小人喻于利敬人者,人恒敬之三、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谚语,使句子完整。
(16分)1.小明不听爸爸的话,跑到郊外玩,结果迷了路,还差点被人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小山村依山傍水,现在发展了旅游业,当地人开了餐厅、旅社、商店,很快日子红火了起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在春晚上表演好,这个杂技团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练习,终于,在春晚上演出成功,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向成绩不好的小丽,这学期早出晚归,努力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练兵场。
(27分)1.看到自己的朋友正值年少,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你会用这样的名言告诫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收获真大,我知道了“实践出真知”。
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学科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题及答案(含目录)
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学科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题及答案1、积累运用(一)1、课外常识。
孔子被称为“文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请选择(孟轲陆羽杜康吴道子关羽张仲景)亚圣()医圣()武圣()画圣()酒圣()茶圣()2、选择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A:引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移 C:表示说话的中断 D:表示强调(1)小王对小李说:“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2)经过更真切的观察,证实这只蜂蜜已经完了——它肯定完了。
()3、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1.“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
”“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这两个句子中的“漆黑一片”与“一路的灯光”形成_______,体现了农民们_______的精神,使人感到_______。
2.“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这句话写出了“我”不感到“孤独”并感到“温暖和力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地表现了“我”(),衬托了()的心情。
(2)“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传神地表达出()。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的课文的体裁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全文抒发了。
(2)如果祖国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如果祖国是一条长河,我就是。
6、读一读,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7、按顺序将十二生肖补写完整,并将自己和家人生肖写出来。
()→()→()→兔→()→()→()→羊→()→()→()→()8、名人知多少。
《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人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小学语文-积累运用练习题+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积累运用练习题+参考答案校区: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22分)1.(12分)将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1)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10分)选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夸张排比设问反问拟人双关(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单选题(60分)3.(2分)选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4.(2分)“每一朵花都尽情绽放着笑颜,与阳光亲热。
”与这句话修辞手法相似的句子是()5.(2分)下列句子中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6.(2分)下面的比喻句中,比喻最贴切的一项是()7.(2分)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句子不一样的是()8.(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9.(2分)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10.(2分)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11.(2分)为了增强效果,广告词往往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请选出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手法辨别正确的一项()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新版面福瑞卡,伴您畅游天下。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12.(2分)下面的句子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13.(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4.(2分)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5.(2分)下列各项中,对古诗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6.(2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的一句是()17.(2分)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18.(2分)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19.(2分)读下面的句子,比喻句的是()20.(2分)下面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1.(2分)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广告词往往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真题测试卷(附答案) (2)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真题测试卷(2套)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欣赏书法,展示书写。
(2分)左边书法作品的作者是。
请你用正楷字把题词的内容正确、工整地抄写下来:。
(提示:爲—为務—务澤—泽)二、积累与运用。
(42分)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8分)我留恋童年的生活。
可以在zhà lɑn()附近捉xī shuài()、逗mǎ yǐ(),可以用竹竿吓唬在大树上qī xī()的wū yā(),还可以在pì jìn ɡ()的场院里捉mí cánɡ()。
童年的生活无yōu()无lǜ(),真快活。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分)他要.(yāo yào)满足孩子的读书要.(yāo yào)求,供给.(ɡěi jǐ)孩子读书。
于是,他把仅有的五十元钱也给.(ɡěi jǐ)了孩子买书。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鞭炮搅和通霄轻歌漫舞B.明媚惊惶幼稚司空见惯C.书藉聊天远眺别出心栽4.下列各组词语中意思不相近的一组是()(2分)A.一律清一色通通B.勇夺第一拔得头筹摘得桂冠C.黄钟大吕高山流水栩栩如生5.下列词语中,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走.马观花(行走)B.自叹弗.如(不)C.玉石俱.焚(全,都)6.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阅读一篇文章,我们()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要领悟文章的叙述顺序、表达特点。
A.因为……所以……B.所以……因为……C.不仅……还……7.按要求写句子。
(6分)(1)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写一写表达“激动”的句子。
(2分)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我的作文获奖了,。
(激动)(2)读句子,试着写一写描写人物外貌或神态的句子。
(2分)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12分)1.下列不是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代表的是( )A. [东晋]陶渊明B.[唐]王维C.[唐]孟浩然D.[唐]刘禹锡2.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A. [唐]杜甫B.[唐]韩愈C.[唐]李白D.[唐]王维3.“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这是( )笔下猫的形象。
A.巴金B.老舍C.郑振铎D.丰子恺4.“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的是( )A.梅花B.桃花C.杏花D.迎春花5.关于《清平乐·村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乐”的读音为“yuè”。
B.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
C.“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应读作“bāo”。
D.词中的“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墨梅》中的“我家洗砚池头树”用的是王羲之的典故。
B.古诗《墨梅》和《芙蓉楼送辛渐》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C.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现代诗在语言和形式上则比较自由。
D.现代抒情诗人艾青创作《繁星》时曾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
二、连一连。
(5分)不论平地与山尖惟有蜻蜓蛱蝶飞李白众鸟高飞尽平明送客楚山孤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无限风光尽被占范成大寒雨连江夜入吴孤云独去闲罗隐日长篱落无人过春光懒困倚微风王昌龄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2分)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诗给人类以。
2.天行健,君子以。
3.诗是的自然流露,它源于的情感。
4.诗和音乐一样,。
5.虽然保尔·柯察金的童年充满了苦难,但是他,,仍然努力奋斗!6.“,自胜者强”告诉我们:想要变得强大,就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7.《孟子》中说:“。
”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8.老师对我们说道:“,。
202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专项卷《积累运用》(含解析)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专项卷《积累运用》1.把下面的诗词句补充完整。
(1)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脉脉不得语。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 ,任尔东西南北风。
(5)百啭无人能解,。
(6) ,千万和春住。
2.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书中有人生感慨。
朱自清在《匆匆》中用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天黑时,我躺在床上,,……”请仿照这样的句式,接着往下写:,;,。
3.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学弈》中讲了两个人跟着弈秋学下棋,其一人,;一人虽听之,,。
所以两个人的学习效果差异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都说知音难寻,可是一旦遇见,也许人生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正如《伯牙鼓琴》中所说:“锺子期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在古诗词里也有一些精妙的人生哲理。
“梅须逊雪,”说的是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柳暗花明又一村”提醒我们如何面对困境;“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休将。
”苏轼这几句词劝人不要自怨自艾、哀叹老去,激发人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5.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赞美过儿童的纯真形象。
“ ,”写出了儿童学大人劳动的天真;“ ,”写出了儿童玩冰的稚态。
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诗句:,。
6.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林则徐的“ ,”的豪情壮志;爱国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 ,”的殷切期盼。
爱国也蕴含在戍边将士“青山处处埋忠骨,”的铮铮誓言中。
7.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有“绿遍山原白满川,”的风光;语文是一首曲,曲中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语文是一段情,情中有“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
8.经典名篇语段回顾。
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我想引用诗句“ ,”作为送给老师的临别赠言,感谢老师的精心培育;引用诗句“ ,”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小学语文积累与运用综合练习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综合训练1.(江阴)下列句子中的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里没有外人,你用不着遮遮掩掩的,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B.这件事情别人都觉得我做得很好,只有你总是说这不好那不好,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C.只有善于吸取教训,才能积累人生的智慧,正如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D.班长竞选,一贯默默无闻的他居然报名了,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2.古诗积累。
(1)填地名。
①__________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②__________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③朝辞__________彩云间,千里__________一日还。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__________作__________。
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__________。
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_______。
(2)填成语。
①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总相宜。
②__________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降人才。
④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总是春。
⑤__________疑无路,__________又一村。
3.福州乌山的琵琶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4.下列不适合贴在图书馆的名言是()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5.把诗句和所描写的名胜连起来。
水光澈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洞庭湖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西湖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天门山6.先填写人名,再连线组成歇后语。
()谋荆州铁面无私()断案千金一笑()七十二变单刀直入()误闯白虎堂神通广大()点烽火台赔了夫人又折兵7.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名言、警句或俗语是小芳填写的,其中有两句运用得不够恰当,请你帮她找出来。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升学考试专项复习(精编)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升学考试专项复习(精编)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含答案).毕业升学专项复习卷(四)古诗文积累与运用你一定很喜欢古诗文吧,现在,就请你来检测一下自己吧!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10分)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
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
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
(38分)1.将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
(5分)《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7分)(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
(4分)(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
(11分)(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有两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期末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项练习精编及参考答案
期末专项卷积累与运用一、补充诗句。
(9分)1 . 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4.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经典回放。
(27分)1.一身________________,一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_____,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_____小燕子。
2. 荷叶____________,像一个个______________。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_______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 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__________;七点,__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__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傍晚六点,____________在暮色中苏醒;____________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________在晚上八点开花;________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5.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练习:积累与运用(含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积累与运用一、选择。
(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B.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怎么也谈不.....,婆说婆有理拢。
C.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的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
D.我一看这道题,顿时傻眼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了个答案,交了试卷。
2.对下列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B.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多问)C.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说)D.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多思)3.下面的歇后语,前后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A.放下担子聊天——神聊丈二和尚——无法(发)无天B.打开天窗——说亮话飞蛾扑火——自取灭亡C.顶风顶水划船——硬撑王八吃秤砣——铁了心D.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4.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当下联的一句是()。
A.二分明月万梅花B.一味清凉月上时C.半入江风半入云D.三月细雨春妩媚5.“小李杜”指的是()和杜牧。
A.李白B.李贺C.李商隐D.李绅6.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于谦)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枫桥夜泊》(王安石)C.玉颗珊珊下月轮,春风送暖入屠苏。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7.“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
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D.《一千零一夜》8.《三国演义》中,被后人评价为“奸雄”“枭雄”“英雄”的人物分别是()。
A.刘备关羽张飞B.曹操刘备孙权C.曹操董卓刘备D.曹操孙权刘备9.()丢入大海中会被自然分解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专项试卷积累与运用一、选择。
(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B.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怎么也谈不.....,婆说婆有理拢。
C.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的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
D.我一看这道题,顿时傻眼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了个答案,交了试卷。
2.对下列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B.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多问)C.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说)D.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多思)3.下面的歇后语,前后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A.放下担子聊天——神聊丈二和尚——无法(发)无天B.打开天窗——说亮话飞蛾扑火——自取灭亡C.顶风顶水划船——硬撑王八吃秤砣——铁了心D.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4.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当下联的一句是()。
A.二分明月万梅花B.一味清凉月上时C.半入江风半入云D.三月细雨春妩媚5.“小李杜”指的是()和杜牧。
A.李白B.李贺C.李商隐D.李绅6.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于谦)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枫桥夜泊》(王安石)C.玉颗珊珊下月轮,春风送暖入屠苏。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7.“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
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D.《一千零一夜》8.《三国演义》中,被后人评价为“奸雄”“枭雄”“英雄”的人物分别是()。
A.刘备关羽张飞B.曹操刘备孙权C.曹操董卓刘备D.曹操孙权刘备9.()丢入大海中会被自然分解掉。
A.塑料瓶B.玻璃瓶C.塑料袋D.皮革10.“六大古都”指的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和()。
A.苏州B.上海C.杭州D.沈阳二、把上联和下联用线连起来。
(4分)喜送金蛇迎骏马瑞马奔腾万户春银蛇起舞千山秀蛇舞九州处处新玉蟒方舒千里圆神驹更上一层楼龙腾四海家家乐欣传赤子颂明时三、将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一个歇后语造句。
(7分)1.竹篮打水——()2.姜太公钓鱼——()3.肉包子打狗——()4.小葱拌豆腐——()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写古诗文名句。
(6分)1.请借用古人的一句诗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到过的地方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风、落日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故园之思,请你用一句诗表达这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请你用古诗《长歌行》中的四句诗归纳朱自清《匆匆》一文的主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运用你积累的俗语、谚语或歇后语填空。
(8分)1.俗话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六(2)班全体同学齐心协力,终于把堆积如山的垃圾清除干净了。
2.王磊同学自从考试得了第一名以后就骄傲起来了,老师找他谈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告他。
3.看到满天的晚霞,小明的妈妈高兴地说:“明天又是一个晴天,我们可以去野炊了。
”小明好奇地问:“您怎么知道明天是晴天呢?“那还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嘛!”妈妈回答说。
4.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画画,有的弹琴,还有的讲故事……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
(6分1.《史记》是一部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的文学巨著。
()2.“圆舞曲之王”贝多芬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3.西汉时期,让匈奴胆战心惊的“飞将军”是张骞。
()4.人的血型通常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5.莫泊桑是“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
()6.“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元代诗人王冕的诗句。
()七、请选择下列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填序号)(6分)①黑旋风②桑桑③阿廖沙④安利柯⑤星期五⑥虎妞⑦黑风怪⑧保尔·柯察金《西游记》——()《骆驼祥子》——()《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草房子》——()《爱的教育》——()八、按要求补全诗句。
(8分)1.填鸟名。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_______洲。
(2)旧时王谢堂前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2.填数字。
(1)_______山鸟飞绝,_______径人踪灭。
(2)_______个星天外,_______点雨山前。
3.填成语。
(1)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究可哀。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_______月明中。
九、古诗积累。
(14分)1.教育孩子不能打骂,要感化。
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雨,用来说教育,道理也是一样的。
2.异乡游子,总有浓浓的思乡情,“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忍不住思念亲人,“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把思念、牵挂寄托在几张信笺上,可“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__”。
3.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满腔报国热情的有志之士,“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铿锵有力的誓言;“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这是陆游永远的遗憾;“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这是杜甫初听到叛军平定,国土收复,喜极而泣。
4.“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鼓励我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它吓倒,诗人陆游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敢于探索,总会摆脱困境,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
我们还要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就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
十、请你照例子试着填一填下列古诗之“最”。
(15分)例:最快的行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最长的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奇特的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荒芜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长的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深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请你也用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
(每小题至少写两句)(6分)1.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A【解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2. C【解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指的应是“多练”。
3.A【解析】A项,应是:放下担子聊天——歇后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4.C5.C6.D【解析】A项,作者应是郑板桥。
B项,作品名应是《泊船瓜洲》。
C项,诗句错误,“春风送暖入屠苏”应改为“殿前拾得露华新”。
7.A8.B9.D【解析】皮革是有机物,会被自然分解掉。
10.C二、喜送金蛇迎骏马——欣传赤子颂明时银蛇起舞千山秀——瑞马奔腾万户春玉蟒方舒千里圆——神驹更上一层楼龙腾四海家家乐——蛇舞九州处处新三、1.一场空 2.愿者上钩 3.有去无回 4.一清二白造句: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做这个计划,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四、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1.人心齐泰山移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六、1.× 2.× 3.× 4.√ 5.× 6.√七、⑦⑥①⑤②④八、1.(1)鹦鹉 (2)燕 2.(1)千万 (2)七八两三 3.(1)万马齐喑 (2)不堪回首九、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行人临发又开封 3.不破楼兰终不还但悲不见九州同初闻涕泪满衣裳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十、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十一、1.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毕竞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