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加字以昭其义 昭: 使
……
使
动 增益以光其意 光:
用 法
庶厥昭彰圣旨 昭彰
清 晰
36
重点内容
•词:错简、碎文、列宿、夷夏、徽音、属、次。
•句: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
不杂揉。 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
咸分。 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
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珠」。黄帝对「玄珠」十分爱惜,他先后使 知、离朱等求索而不得,最后派遣罔象寻觅 ,罔象终于把「玄珠」找了回来。
• 按:司马彪释「玄珠」即「道」,或谓之「 道真」。心能入于虚无,则「道」自显。
学术成就
王 冰
注释:出注5551条



底本:张公秘本。
的 贡 献
校本:全元起注本 整理:
迁移、加字、别目、
4
• 精通《素问》,经过精勤博访,搜残补缺, 历时12年,完成撰注编次并有个人发挥,对 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著作《素问注》、《玄珠密语》。王氏注解 《素问》,态度严谨,凡所加文字,皆朱书 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
5
玄珠
• 语于《庄子·天地》 • 黄帝在游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时而遗「玄
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2
•重点句: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 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 户者也。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 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23
课文:第二段
• 主要内容:本段记述《素问》世本纰 缪的各种情况,说明重新编次和注释 的缘由和经过。

中医医古文《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精品PPT教学课件

中医医古文《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精品PPT教学课件

前人的注释。
完备而周密 的见解。
生而知之。
解的标 准。
今译:假如天资敏捷,就能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完备而周密的见 解尽管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也依靠前人的注 释。
2020/12/8
返回
16
返回主页
行不由迳:《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 行不由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子游)之室 也。”王冰借义与此义有别,谓出行不沿循 道路。
素问(王冰合林亿本)24卷
2020/12/8
现代
4
返回主页
王 冰 对 素 问 的 贡 献
2020/12/8
注释:出注5551条,如“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 制阳光。”
整理:
底本:张公秘本。
校本:全元起注本。
迁移、加字、别目、
增益、删复。另增七
篇大论。
5
返回主页
随文注释
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
都:总,合。
世阙:历代残缺。
冠:在前面加上,用
作动词。
8
返回主页
《方宜》而爲《欬篇》;隔《虛
實》而爲《逆從》,合《經絡》
而爲《論要》;節《皮部》爲 节:分开。
《經絡》,退《至教》以先
《鍼》。諸如此流,不可勝數。
且將升岱嶽,非逕奚爲?欲詣扶
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
並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 臻:达到。
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
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 师氏:负责教育的
爾。20然20/12而/8 其文簡,其意博,其
官员。
6
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 趣深:含义深远。 陽之候列 ,變化之由表,死生之 候:征候。 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 由:缘由。 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徴 ,驗之 忒:差错。 事不忒 。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 宗:本源。 之始矣 。

6《黄帝内经素问注》序(2013)

6《黄帝内经素问注》序(2013)

:句: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
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今译:并且都能时时使医学的功用有所创新,大大 地救助了百姓,如同鲜花绿叶递相繁荣,名声与实 际相符,这大概就是医学教育的显著成果吧,也是 上天的资助吧。
返回
弱龄:男子二十岁左右,即弱冠。《礼记•曲礼 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唐•孔颖达疏“二十成 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古代对年龄的称谓: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 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 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返回
返回
寻:探求
又为长度单位,八尺为 寻。
“寻所以度物,故揣度 以求物谓之寻。”(朱 骏声)
返回
第三段重点内容
字:缪谬、嶽岳。
词:弱龄、式、龟镜、纰缪、披会、淹、适、得 失、环周、童蒙。
句: 且将升岱嶽,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今译:将要攀登泰山,没有路怎么登上?想要去海上扶桑 国,没有船就不能前往。
《素问》的流传
汉 九卷 梁 八卷 太素 至今
唐王冰 《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宋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至今
王 冰 对 素 问 的 贡 献
注释:出注5551条,如“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 制阳光。” 底本:张公秘本。
校本:全元起注本。
整理:
迁移補文、量意加目、 分并别目、据礼增饰、 删繁去复。别撰玄珠。
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中“淹”的意思是( B A.滞留 B. 长久 C.淹没 D.埋没 E.流逝 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 中的“属”的意思是( A A .接续 B.属于 C.种类 D.通“嘱”,嘱托 E.产生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素问》序[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掌握文中重点语句的今译;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变化等古汉语语法现象。

2.了解王冰撰写此书的目的、经过及意义。

[教授方法]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为辅。

[教授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生僻字羲迩忒蒇俾夙诣滢稽徽二、繁体字墜懸斷樹遞機艱華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1、大济蒸()人。

2、华()叶递荣。

四、重点词语1、释(缚)2、黎元3、仁寿4、羸劣5、(代)革6、趣(深)7、(之)候 8、遐迩 9、(斯)契 10、稽(其言) 11、(不)忒 12、(之)宗 13、奉生 14、蒇(谋) 15、标格 16、诂训 17、目牛无全 18、(幽)赞 19、命世 20、蒸人 21、(天之)假 22、弱龄 23、夙(好) 24、式(为) 25、龟镜 26、纰缪 27、(不)伦 28、披会 29、(既)淹 30、袭(以) 31、都(为) 32、诣(扶桑) 33、(莫)适 34、得失 35、(深)遂 36、童蒙 37、(列)宿 38、夷夏 39、徽音 40、累属五、指出语法现象1、孔安国序《尚书》。

2、目牛无全。

3、重《经合》而冠《针服》。

4、咸日新其用。

5、退《至教》以先《针》。

6、加字以昭其义。

7、增益以光其义。

8、庶厥昭彰圣旨。

9、群疑冰释。

10、皆朱书其文。

六、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4、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七、阅读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迺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爲甲乙經諸家之說悉自此始其間或有得失未可为後世法則謂如南陽活人書稱咳逆者哕也謹按靈樞經曰新谷氣入於胃與故寒氣相爭故曰哕舉而並之則理可斷矣又如難經第六十五篇是越人表指靈樞本輸之大略世或以爲流注謹按靈樞經曰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又曰神氣者正氣也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流注也井滎輸經合者本輸也舉而並之則知相去不啻天壤之異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夫爲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爲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爲醫者不讀醫書又非世業殺人尤毒於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爲人子而不讀醫書猶爲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壯潛心斯道颇涉其理輒不自揣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爲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無差別除已具狀經所屬申明外准使府指揮依條申轉運司選官詳定具書送秘書省國子監令崧專訪名醫更乞參詳免誤將來利益無窮功實有自宋紹興乙亥仲夏望日錦官史崧題(《灵枢》南宋·史崧序)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正文译文】【原文】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资料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资料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资料《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大纲要求1(词语注释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师资童蒙错简碎文敷畅宿夷夏惟徽属2(句子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擞,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成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重点及难点提示1(词语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2(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3(文意理解1(怎样理解“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2(“且将升岱澈,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强调什么?3(王冰整理《内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内容精讲1(释:有两个意思,一是放下。

《韩非子》:“因释其耒而守兔。

”“爱不释手”的“释”也是这个意思。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刻意:专心致志。 或:如果。 契:符合。 真要:指经文的真谛要旨。 目牛无全:即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精深 纯熟,运用自如。语见《庄子· 养生主》。 动:常常,往往。 命世:闻名于世。命世,犹名世。 时时:经常。 间:交替迭出。 日新其用:天天使医学有创新。 日,天 天,时时。名词作状语。 新,使……创 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遐迩:远近。此指远近的事理。 幽明:指无形的和有形的事物。 斯:就。 契:符合。 稽:考查。 征:根据。 验之事:检验它的实践。之:其。 忒:差误。 宗:本源。 奉生:养生。 始:基础。
二 强调训诂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





天机:天赋的机谋,即天资。 迅发:聪明敏捷。 妙识玄通:即识妙通玄。认识通晓玄妙深奥的 道理。 蒇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 蒇,完备,完善。 乎:于。 标格:风范、标准。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 准。 资:借助。 诂训:即训诂。诂,对古代语言文字的解释。 训,解释词语意义。此指训释注解。 行不由迳:走路不遵循道路。 由,遵循。 迳, “径”的异体字。
返回
返回主页






夭枉:夭折早死。 夷夏:各族人民。夷,泛指少数民族。 夏,汉民族。 工徒:医生。 惟:句中语气副词。 徽音:福音、德音。 累属:连续承继。属,接续。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宝应,唐代宗 李豫的年号。 次:当,值。
总结归纳



字:迺-乃 迳-径 蒸-烝 华-花 缪-谬 嶽-岳 实词活用: 目(目牛无全) 冠(冠篇首) 先(以先《针》) [日 ]新其用 [华叶]递荣 群疑[冰]释 皆[朱]书其文 加字以昭其义 增益以光其义 庶厥昭彰圣旨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注释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注释

二十六《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注释:1)释缚脱艰: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

释、脱都是解脱之义。

缚,指疾病的缠缚。

艰,艰困。

此指疾病之困厄。

全真导气:保全真精,通导元气。

2)黎元:犹“黎民”。

百姓。

《书•尧典》蔡傅:“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日黎民。

”元,即元元,谓百姓。

《汉书•光武纪》顔注:“元元,谓黎庶也。

”仁寿。

语本《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旧以仁者安静故多寿。

3)羸劣:犹“羸瘠”。

身体瘦弱多病。

4)三圣道:指伏羲、神农、黄帝的学说。

5)孔安国:字子国,西汉经学家,孔子第十二世孙。

序《尚书》:为《尚书》作序。

序,名词的为动用法。

《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记载西周前政治、历史、典章制度的文献汇编。

《汉书•艺文志》言孔安国(家)献古文尚书,未言作传。

其书东汉时已亡佚。

至晋,梅赜献孔安国传古文尚书五九篇。

经宋以来学者考证,认定是伪书,非真出于孔氏,故世称“伪孔传”。

以下引文见今本《尚书序》。

6)三坟:《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注:“皆古书名。

”坟,大也。

三皇言大道,故称三坟。

7)年移代革:年代推移,朝代变革。

革,更改。

8)其人:谓志同道合之人。

亦指适当之人。

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

”《灵枢•官能》:“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葛洪《抱朴子•勤求》:“传非其人,戒在天罚。

”9)师氏:古代主管教育的官员。

10)八卷:《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

”又:“《黄帝素问》八卷。

(全元越〈起〉注)。

”案:皇甫谧于《甲乙经》序中已称其书“有所亡失”。

11)趣深:含意深远。

12)候:征候。

此指阴阳变化的征兆。

13)由:原因。

14)“不谋”二句:意谓这些道理,未曾商量却远近自然相同,不用约定但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就符合。

遐迩:远近。

幽明:指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

契:符合。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⑻三坟:孔颖达《尚书正义》:“坟,大也。
以所论三皇之事,其道至大,故曰言
大道也。”后人常以“三坟五典”泛指三皇 五帝时期的典籍。 ⑼迺:“乃”的异体字。 ⑽年移代革:岁月推移,朝代变革。革:变更。
⑾其人:谓志同道合之人,亦指适当之人。文中指
真正适合的继承人。 ⑿师氏:古代主管贵族子弟教育的教官。 ⒀趣深:主旨深奥。
⑹刻意研精:专心致志地深入研究。《文心雕龙· 通 变》:“才颖之士刻意学文。” ⑺或:或许,契:符合,真要:旨要。 ⑻目牛全无: 即“目无全牛”指技艺达到极精熟之 境 界。 语出《庄子· 养生主》:“始臣 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 后,未尝见全牛也。”
故动⑼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⑽奇杰,时时 间出⑾焉。 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有张公、 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⑿,大济蒸人 ⒀,华⒁叶递荣, 声实相副。 盖教之著⒂矣,亦 天之假⒃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 式⑴为龟镜⑵。而世本纰缪⑶,篇目重叠, 前后不伦,文羲悬隔,施行不易,披会⑷亦 难。岁月既淹⑸,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 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⑹为一目; 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 世阙⑺。重《合经》而冠⑻《针服》,併 《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 《逆从》 ,合《经络》而为《论要》;节⑼ 《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 《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 ⑽,非径奚为?欲诣扶桑⑾,无舟莫适⑿。
(8)朱书其文:如《刺腰痛篇》自“腰痛,上寒不可顾” 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一段,据后人所见系为“朱 书”。 (9)庶:希望。 (10)昭彰:使…明显。 (11)敷畅:使…全面畅通。 (12)玄言:此指《素问》的深奥理论。 (13)列宿:众星。此指二十八宿。宿,星宿。

医古文重点整理-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医古文重点整理-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摘要:选自顾从德翻刻宋本《黄帝内经素问》,共24卷,81篇《重广補注黄帝内经素问》王冰,号启玄子,唐中叶医学家,后人称王太仆贡献:注释:出注5551条,如“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整理:底本:张公秘本。

校本:全元起注本。

迁移、加字、别目、增益、删复。

另增七篇大论。

词语注释:拯黎元..於仁壽:百姓拯黎元於仁壽..:长寿濟羸劣..以獲安者:瘦弱多病三墳..:泛指古代典籍,伏羲、神农、黄帝不謀而遐邇..自同:远近,此指远近的事理勿約而幽明斯契.:符合驗之事不忒.:差误至道之宗.:本假若天機..迅發:灵性,天赋之资质目牛無全....:比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而命世..奇傑:著名于当世大濟蒸人..:众民,百姓亦天之假.也:借助冰弱齡..慕道:弱冠之年,男20岁式.爲龜鏡:用式爲龜鏡..:借鉴而世本紕繆..:错误披.會亦難:阅读,翻阅歲月既淹.:久詢謀得失..:收获,偏义于得開發童蒙..:初学医的人錯簡..碎文:书简次第错乱錯簡碎文..:文字残缺不全有如列宿.高懸:星宿夷夏..有延齡之望:泛指各族人學者惟.明:语气词,表肯定徽音..累屬:德音徽音累屬.:接续●志学十五、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命五十、耳顺六十、从心七十,表明不同的年龄段。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典故:1 目牛无全:《庄子ㆍ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见全牛也。

”指技艺已达精熟的境界。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 三坟:三皇的书籍 固《漢書 ·藝文志》曰:“《黃帝 言大道,故称三坟。
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
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迺其 迺:同乃。
數焉。雖複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
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
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 师氏:负责教育的
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 动:常常。
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
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 命世:闻名于世。
閒出焉。則周有秦公,
间出:不断地出现。
返回主页
漢有淳于公,魏有張公、華公, 前两自然段小结 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 大蓋濟教蒸之著人矣,,華亦葉天遞之榮, 假也聲。實相副。蒸百假人姓::。资蒸助通。烝,民众,
解的标
准。
今译:假如天资敏捷,就能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完备而周密的见 解尽管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也依靠前人的注 释。
返回
返回主页
行不由迳:《论语•雍也》“有澹台灭 明者,行不由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 (子游)之室也。”王冰借义与此义有别, 谓出行不沿循道路。
返回
返回主页
目牛无全:语出《庄子ㆍ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 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见全牛也。”技 艺已达精熟的境界。
官员。
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 趣深:含义深远。 陽之候列 ,變化之由表,死生之 候:征候。 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 由:缘由。 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徴 ,驗之 忒:差错。 事不忒 。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 宗:本源。 之始矣 。
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蕆
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詁訓,
未嘗有行不由逕,出不由戶者也。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序全解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序全解

“龟镜”,古人卜 龟甲以占吉凶,照 镜子以见妍媸,故 以龟镜喻借鉴。 《们匕史·长孙绍 远传》:“照烂典 章,扬摧而言,足 为龟镜。” 披会:翻阅领会。 淹:久
重《经合》而冠《针服》,
并《方宜》而为《欬篇》; 隔《虚实》而为《逆从》, 合《经络》而为《论要》; 节《皮部》为《经络》,退 《至敎》以先《针》。诸如 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 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 无舟莫适。
王 冰 对 素 问 的 贡 献
注释:出注5551条,如“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底本:张公秘本。
校本:全元起注本。 整理:
迁移、加字、别目、 增益、删复。另增 七篇大论。
[选文]
本文选自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顾从德翻 刻宋本《黄帝内经素问》。 作者序文高度评价《内经》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认为它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 指出“训诂”乃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历代名医 莫不得益于《内经》,从而使医学不断创新发展。 说明因年代久远,《素问》世本传抄致误的各种情 况,表明整理《素问》的缘由。 最后介绍编次整理的具体做法,并希望能广泛流传, 发挥其治病救人的作用。
岱嶽:即泰山。岱, 泰山之别称。嶽, “岳”的异体字。

乃精勤博访,而幷有其人。历 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 ,深遂夙心。时於先生郭子斋 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 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 羣疑冰释。恐散於末学,绝彼 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 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 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 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 扬至理而已。幻灯片 45
命世奇杰:指闻名于世的 杰出医生。命世,犹“名 世”。
蒸人:众民。蒸,通 “烝”,众多。 教:指《素问》理论对历 代医家的哺育教化。著: 显著。此指显著的成就。 假:借助。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大纲要求1.词语注释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师资童蒙错简碎文敷畅宿夷夏惟徽属2.句子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擞,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成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重点及难点提示1.词语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2.今译(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3.文意理解1.怎样理解“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2.“且将升岱澈,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强调什么?3.王冰整理《内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内容精讲1.释:有两个意思,一是放下。

《韩非子》:“因释其耒而守兔。

”“爱不释手”的“释”也是这个意思。

二是解除。

《战国策》:“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遷移補其處
冰 整
篇目墜缺
加字昭其義

篇論吞併
別目冠篇首


禮儀乖失
增益光其義


錯簡碎文
削繁存其要
辭理秘密
別撰《玄珠》
課文疏通
l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 l 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
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 l 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
zhǔ
l 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 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
前後不倫 重出二名 併吞一目 別樹篇題 脫簡不書
退《至敎》以先《鍼》
重《合經》而冠《針服》
並《方宜》而爲《欬篇》 合《經絡》而爲《論要》 隔《虛實》而爲《逆從》 節《皮部》爲《經絡》
(如《刺腰痛篇》)
課文疏通
l 且將升岱嶽,非逕奚爲? 欲詣扶桑,無舟莫適。
同義對文
課文疏通
l 乃精勤博訪,而并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 詢謀得失,深遂夙心。
——《康熙字典·水部·注》
古籍注釋的形式
l 傳:傳述、解說(訓釋詞語,言語的傳遞) l 箋:注解,又稱箋疏、箋證 l 注:解說,解釋 l 義疏:疏通其義(又稱“義”“疏”或“正義”) l 章句:發揮微言大義、疏通字句、歸納段意 l 集解:薈萃眾說 l 微:闡發隱微、精微之處
作者簡介
王冰,號啟玄子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書影
關鍵詞: 1. 搜求 2. 整理 3. 注釋
課文疏通
l 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眞經,式爲龜鏡。 l 而丗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 l 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旣淹,襲以成弊。
l 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

”《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

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於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

重《经合》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

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

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

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羣疑冰释。

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

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其中脱简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羲。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ppt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ppt


返回
返回主页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冰‛名词用如状语,象 冰融化一样。
今译:一旦用它来做参考,各种疑问就像冰融化一样消散了。

返回
返回主页
寻:《说文》“绎理也‛ 段玉裁释‚谓抽绎而治 之。凡治乱必得其绪而 后设法治之。引申之义 为长。‛ 绎理 长 研究

返回
返回主页
目牛无全: 语出《庄子 ㆍ养生主》 “始臣之解牛 之时,所见 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 未见全牛 也。‛技艺 已达精熟的 境界。

返回
返回主页
咸日新其用:日,名词用如状语,每天,天天。 新,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创新。
句: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 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今译: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保全真气,通导元气,拯救百姓达 到长寿的境域,帮助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不是三圣的学说,就 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返回
返回主页
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今古必分,字不雜揉。庶厥昭彰 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 净滢:清净明澈。 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咸分。 鳞介:鱼类和甲壳 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 类动物。 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 夭枉:即‚夭横‛, 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 夭折。 惟:句中语气词,表 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 肯定。 時大唐寶應元年歲次壬寅序 。

返回
返回主页
华叶递荣:鲜花绿叶递相繁荣。喻事业兴旺不衰。 华同花。

返回
返回主页
重点内容
字:迺乃、迳径、蒸烝、华花。
词:黎元、仁寿、羸劣、序、三坟、趣、候、契、 忒、天机、蒇谋、标格、目牛无全、赞、蒸人、华 叶递荣、假。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⑻三坟:孔颖达《尚书正义》:“坟,大也。
以所论三皇之事,其道至大,故曰言
大道也。”后人常以“三坟五典”泛指三皇 五帝时期的典籍。 ⑼迺:“乃”的异体字。 ⑽年移代革:岁月推移,朝代变革。革:变更。
⑾其人:谓志同道合之人,亦指适当之人。文中指
真正适合的继承人。 ⑿师氏:古代主管贵族子弟教育的教官。 ⒀趣深:主旨深奥。
王 冰
内容提要
本文选自1956年人民卫 生出版社影印顾从德翻刻宋 本《黄帝内经素问》。 作者王冰,号启玄子,唐 中叶医学家。身处安史之乱, 却能安心用十二年整理注释 《素问》,真乃道 学高人。

素问9卷本(亡第7卷) (全元起注本)8素问卷
素问(王冰注本)24卷
秦汉 南北朝
唐代
素问(林亿天机:谓天赋之资质。《庄子· 大宗师》:“其嗜欲深者, 其天机浅。” 迅发:天性聪慧,才思敏捷。 ⑵蒇(chan产)谋:谓思虑完善缜密。蒇,完善,完备。 生知:生而知之的人。 ⑶标格:标:标准的,准确的。格:规格,准则。 ⑷诂训:前人的注释。 ⑸行不由迳,出不由户:不遵循正确的途径。迳,“径”的 异 体字 。
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 臻⒀理要,询谋⒁得失⒂,深遂夙心。时于 先生郭子齐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 晰,羲理环周⒃,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 散于末学⒄,绝彼师资⒅,因而撰注,用傅 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 勒⒆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⒇, 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⑼动:常常,往往。 (10)命世:独名世。闻名于世。 《孟子· 公孙丑下》: “五 百 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⑾闲出:不断地出现。 ⑿咸日新其用:使《内经》的效用不断创新。 日:名词作 状语,每天,天天。新: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 · · · · 创新。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
素问者,针经也。

起于神农,成于岐伯,删行颇多,不可尽述。

其义昭然,可参玄妙。

故为五藏六府论,阴阳别至,养生行导,无愧圣人之笔矣。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译文:
《素问》是一本针灸经典。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但是在岐伯的整理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修改,因此不能完全详述其内容。

然而,《素问》的中心思想十分明确,可以探讨其中的玄妙。

因此,《素问》通过对五脏六腑的讨论,明确阴阳之别,并介绍了养生之道和导引之术,堪称圣人之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经合”句:在重出的《经合篇》前加上 《针服》的题目。据考《素问》中无《针 服》篇名,疑指篇首有“用针之服”句的 《八正神明论》。《经合》,一作《合 经》,全元起本第一卷有《经合》篇,第 二卷又重出,名《真邪篇》。今为《离合 真邪论篇》。 冠,在前面加上。 “并方宜”句:把《异法方宜论》合并到 《咳论》篇中。指全元起本将《异法方宜 论》与《咳论》都并列于第九卷中,统名 为《咳篇》,王氏始分之。




兼:加上,合并。 迺:“乃”的异体字。 焉,句末语气词。 革:更改,变革。 其人:真正适合的继承人。 师氏:官名。古代负责掌管贵族子弟的教育, 此指主管教育的官员。 尔:句末语气词。 趣:旨趣,旨意。 阴阳之候:阴阳变化的征候。 由:缘由,原因。 彰:揭示。

返回
返回主页






夭枉:夭折早死。 夷夏:各族人民。夷,泛指少数民族。 夏,汉民族。 工徒:医生。 惟:句中语气副词。 徽音:福音、德音。 累属:连续承继。属,接续。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宝应,唐代宗 李豫的年号。 次:当,值。
总结归纳



字:迺-乃 迳-径 蒸-烝 华-花 缪-谬 嶽-岳 实词活用: 目(目牛无全) 冠(冠篇首) 先(以先《针》) [日 ]新其用 [华叶]递荣 群疑[冰]释 皆[朱]书其文 加字以昭其义 增益以光其义 庶厥昭彰圣旨



蒸:通“烝”,众多。 华叶递荣:像红花绿叶一样地递相繁荣。 花叶,名词活用作状语。 华,“花”的 古字。 教之著也:医经教化的显著作用。教, 指《素问》理论对历代医家的哺育教化。 假:借助。
三 指出前代版本的种种错误,说明整理编 次《素问》的缘由。



弱龄: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左右。此 指年轻时。 夙:向来。 式:用。 龟镜:喻借鉴。古人卜龟甲以占吉凶, 照镜子以见美丑。 纰缪:错误。缪,通谬。 淹:久。 都:总括。
中国古代的星官
古人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便人为 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 方唤之为星座。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 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史记· 天官 书》中。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称作四象,以动物命名之: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




庶:希望。 厥:它,代词。指王冰的 《素问注》。 昭彰圣旨:使圣人的旨意清楚明白。昭 彰,使动用法。 敷畅玄言:全面陈述阐发《素问》深奥 的理论。 列宿:众星宿。此指二十八星宿。 奎张: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和张宿。奎, 俗作“魁”,由16颗小星组成。张,又 称鹑尾,由6颗小星组成。奎,俗作 “魁”,由16颗小星组成。张,又称鹑 尾,由6颗小星组成。
遐迩:远近。此指远近的事理。 幽明:指无形的和有形的事物。 斯:就。 契:符合。 稽:考查。 征:根据。 验之事:检验它的实践。之:其。 忒:差误。 宗:本源。 奉生:养生。 始:基础。
二 强调训诂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





天机:天赋的机谋,即天资。 迅发:聪明敏捷。 妙识玄通:即识妙通玄。认识通晓玄妙深奥的 道理。 蒇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 蒇,完备,完善。 乎:于。 标格:风范、标准。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 准。 资:借助。 诂训:即训诂。诂,对古代语言文字的解释。 训,解释词语意义。此指训释注解。 行不由迳:走路不遵循道路。 由,遵循。 迳, “径”的异体字。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王冰
本文选自《黄帝内经素问》



关于作者: 王冰,号启玄子,唐代中期医学家。王冰的生平不 详。据宋代林亿等新校正引《唐人物志》云“冰仕 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可知,王冰曾任太 仆令,八十多岁死去。后人因称“王太仆”。 关于《素问》: (名称的来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黄帝内 经》十八卷。 张仲景的《伤寒论序》:《素问》、 《九卷》。 皇甫谧的《甲乙经序》:《素问》、 《针经》。 王叔和的《脉经》:《素问》、《针 经》。)

重点词语 之(验之事) 惟(学者惟明) 得失 累属






伏羲,我国神话传说中的远古圣人,传说他造 书契,画八卦,创针术; 神农,传说他教人稼穑,尝百草发现药物,教 人治病; 黄帝,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发明甚多, 尤善医学,创医理。 致之:达到这个目的。之,代“释缚脱艰…… 获安者。” 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二十二代孙。以研 究《尚书》而为汉武帝博士。 序:为……作序。 三坟:孔颖达《尚书正义》:“坟,大也。以 所论三皇之事,其道至大,故曰言大道也。” 后人常以“三坟五典”泛指三皇五帝时期的古 籍。

《素问》成书后,后世的传抄本颇为紊乱: 《内经》成书于汉代。汉代的书写在竹简上, 容易蛀蚀、脱简,出现错乱;魏晋时期以后用 纸书写,手写手抄,也容易出现错误。到了唐 代,《素问》的传抄本颇为紊乱,再加上《素 问》的道理深,文辞古奥,需要注解。王冰用 十二年的时间,收集整理,注释编排,撰成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共24卷,81篇 这是继南朝全元起之后,对《素问》进行的又 一次重要的整理注释工作。经王冰整理和注释 的《素问》,成为后世的通行本,千余年来, 授学不衰,对祖国医药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昭其义:使其文义明晰。昭,使动用法。 别目:另立篇名。 冠:名词活用作动词。 光其义:使其文义明显。 错简碎文:书简的次序错乱,文字残缺不全。 秘密:深奥。 玄珠:指《玄珠密语》。已轶。现传《玄珠密 语》十卷,为后人托名之作。 朱书其文:用红色书写它的文字。朱,用红色。 名词作状语。 今古:指今文(增加的文字)古文(素问原 文)。

序文高度评价《内经》的学术价值及影 响,认为它是:“至道之宗,奉生之 始”。阐明训诂是学通经文的必由之路, 历代名医莫不得益于《内经》,从而使 医学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提出前代版本 的种种错误,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编次整理的方法、目 的及深远意义。
第一段 概述《内经》的源流及其重要意义





释缚脱艰: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本是道家 语言,认为人在世上受罪,应解除捆绑,脱离 艰险。 释,解开。缚,捆绑。 全真导气:保全真精,通导元气。 黎元:百姓。 仁寿:长寿。 语本《论语· 雍也》:“智者乐, 仁者寿。” 即有仁爱之心的人长寿。 济:帮助。 羸劣:瘦弱多病。 羸,瘦。劣,弱。 三圣道:指伏羲、神农、黄帝的学说。


义理环周:内容全面周详。 冰释:像冰块消融一样地解开了。 师资:授学的依据。 勒:刻。此指编辑。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希望读者能 够探明前后文义,寻求注释领会经文。 开发童蒙:开导启发初学医的人。童蒙, 无知的儿童,此指初学医的人。
四 编次整理的方法、目的及深远意义




“退至教”句:把有“至教”内容的《上古 天真论》退放于后,而把论述针法的诸篇列 在前面。指全元起本把记载有“夫上古圣人 之教下也”等语的《上古天真论》退置于第 九卷,而将论针法的《调经论》、《四时刺 逆从论》前置于第一卷。 先:放在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






胜数:数完。 胜,尽。 且将:将要。 岱嶽:泰山之别称。 嶽:岳的异体字。 诣:到。 扶桑:古代神话中海上日出之处。 适:到。 并:兼。 其人:指精通《素问》的人。 方臻理要:才达到理解要旨。 询谋得失:考查收获。得失,义偏在得,收获。 斋堂:书房。




刻意:专心致志。 或:如果。 契:符合。 真要:指经文的真谛要旨。 目牛无全:即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精深 纯熟,运用自如。语见《庄子· 养生主》。 动:常常,往往。 命世:闻名于世。命世,犹名世。 时时:经常。 间:交替迭出。 日新其用:天天使医学有创新。 日,天 天,时时。名词作状语。 新,使……创 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隔虚实”句:指全元起本将《四时刺逆从 论》割裂成二段。据新校正,“厥阴有余” 至“筋急目痛”,全元起本在第六卷, “春气在经脉”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一 卷。 “合经络”句:把《诊要经终论》合并到 《玉版论要》中。经络,似为“经终”之 讹。《素问》中《玉版论要》与《诊要经 终论》相连。 “节皮部”句:把《皮部论》分解开来, 节录一部分而归入《经络论》中。据新校 正:全元起本把《经络论》附在《皮部论》 之末,王氏分之。 节:分开,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