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
2021上海泸教版八下物理上课辅导讲义(解析版):10-分子动理论
初二物理春季班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个埃(1埃=10-10m ),氧分子大约为3埃,质量约为5.3×10-23克。
2、宏观物体中分子数非常_________ 3、分子之间有_________ 演示一:酒精和水的混合取一根玻璃管中放一半水,再放一半加颜色的酒精,用手堵住管口,来回倒置几次,总体积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
【答案】1、体积;质量 2、多 3、间隙二、分子的运动1、扩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二:如图,在冷、热两杯水中放一滴蓝墨水。
现象1:过一会儿水就变蓝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2:在热水变式比冷水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的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说明分子的运动跟物体的_________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液体分子在运动;液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剧烈;温度;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知识梳理三、分子间的作用1、分子间有_________。
分子既然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没有人看见固体分散成一个个分子呢?原来分子间有很大的引力,要想分开固体,必需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才行。
演示三:铅块分子引力实验。
装置如图,在铅块下可挂多个50克砝码。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
7.1 走进分子世界基本环节基本内容组织教学知识梳理【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尝试选择一种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导学重点】知道分子动理论主要内容。
【导学难点】1、建立分子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智慧碰撞打开酒精瓶盖子,我们闻到酒精味,酒精是怎么从瓶子里出来的呢?酒精内部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物质的结构。
自主展示活动一:选择一种物质结构的模型1、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1)用铅笔在纸上画一条线,通过投影仪对笔迹仔细观察,描述看到的现象.(2)把少量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描述你看到的现象.(3)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至距管口3cm处,用记号笔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用塞子塞紧管口.手按紧塞子,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多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2、组内交流: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选择一种模型,解释上述现象.模型1: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我选择。
3、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24最后一段~p.25黑体字的内容.4、独立完成: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
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间有。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
活动二:分子的运动1、根据下列现象判断分子是否运动?A、湖面波光闪烁,B、醋香阵阵扑鼻,C、面汤上下翻滚,D、林中雾霭弥漫,E、空气中沙尘飞舞,F、红墨水滴入水中,水变红色。
G、湿衣服变干了,H、拍一下,衣服上的灰尘跑了,I、雪花漫天飞。
以上现象中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2、自主思考:你还能举出分子运动的例子吗?3、结论:分子处在。
活动三:收集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证据1、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
自-初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
走进分子世界一、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上一笔,再用放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
3)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你认为以下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能解释上述现象。
模型1: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结论:物质是由大量_______组成的,分子间有_________。
科学家把称为分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二、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1)将红墨水滴在水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2)放学回家闻到厨房传来的饭菜香味.3)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并且闻到了樟脑丸的味道。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请你观察以下两个实验现象,并完成相关填空,实验1:把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在下面挂上两个钩码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如图甲所示,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力.实验2:利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压活塞,如图乙所示.看到水不容易被压缩.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水又不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还存在______力.2.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归纳下面的要点.分子间不仅存在______力,还存在______力.【课堂检测】例l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例3若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景中,对应固态的是图______,对应气态的是图______.练习1.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______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______m.2.将50 mL的水和50 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0 mL.上述现象直观地说明____________.3.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_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5.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没有引力6.镇江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塔影湖,湖面波光闪烁B.南山林,林中雾霭弥漫C.恒顺醋,醋香阵阵扑鼻D.锅盖面,面汤上下翻滚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够吸引铁钉8.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位置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D.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都容易被压缩9.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详细知识点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注:人眼分辨、看清物体的大小大于等于0.1mm一、走进分子世界1、认识微观结构的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这种猜想,再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2、分子:科学家提出物质由分子组成,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叫做分子。
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圆球形,则它的直径为10-10m的数量级3、物质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要点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证据一: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解释:混合后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体积变小了证据二:用力在固态物体上打一下,在物体的表面上会出现一个凹坑②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证据一:抽调玻璃板后几分钟,上面的空瓶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碳,下面瓶中的二氧化碳变淡,说明二氧化碳的分子运动到上面,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
解释:气体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
(二氧化碳呈棕红色)证据二:放置几天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变模糊,一个月后,分界面消失,整个量筒里全部变为蓝色,说明硫酸铜分子跑到分子空隙中去,水分子运动到硫酸铜分子空隙中去。
解释:液体分子在不停无规则运动。
(硫酸铜呈蓝色)证据三:五年后打开一看,黄金中有灰色的铅,铅中有黄色的金,说明金分子运动到铅中,铅分子运动到金中Ps:扩散现象定义: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分子间有空隙性质一: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证据:可以看到热水先红性质二:在同样条件下,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扩散较慢,固体扩散最慢,间接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最大,液体其次,固体最小注:灰尘等小颗粒物质的运动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Ps:布朗运动指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小颗粒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出现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如何加快布朗运动?①增加水温②使微粒体积更小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证据一:物质有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停运动中,为何物体不是散沙?而有一定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把分子吸住了,使它不能到处乱跑。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考点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小张同学预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如下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C.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看到的大量碳粒就是分子D.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于空中,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铁块非常坚硬,是因为其分子间没有间隙B.蔗糖溶于水后,水的体积并不显著增加,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4.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C.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5.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目的是。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的玻璃管,该实验现象表明。
考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6.“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7.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
于是小明先后做了四个实验(如图所示):①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②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③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④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其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④8.荷叶上的两滴水珠互相接触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表明()A.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9.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0.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考点三.扩散现象1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从粒子到宇宙》-知识梳理
§7.1走进分子世界1、分子模型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分子分子模型(1)物质是可分的,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
(2)分子不是微观世界的最小粒子分子的大小(1)分子很小,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需要利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3)分子间有空隙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混合后分子体积减小了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分子运动(1)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2)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杂乱的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知识延伸(1)扩散显现表明:①一切物质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2)影响扩散的因素:①扩散现象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V气最大,V固最小);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现象是分子由于自发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微观现象,人眼看不见例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将冰糖放入盛有水的被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变甜B.打扫教室卫生时,可以看到灰尘往空中飞舞C.空气流动形成风D.将一滴墨水滴入水中,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分子间的引力: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飞散,是由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存在着引力,正是这种分子引力使它们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里面的分子不至散开。
(2)分子间的斥力:由扩散现象我们可以想到,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固体或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正是这种斥力使固体和液体难以被压缩(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就想小球A和B一样(如图7.1-1),既有弹簧片D撑着(代表斥力),又有橡皮筋C拉着(代表引力)。
例3:稻草一拉九段,而铁丝不易拉断。
按照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A. 稻草的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B.稻草、铁丝的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但稻草分子的引力远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C.稻草的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D.稻草具有“一拉就断”的性质4、运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状态特点微观原因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虽来回振动,单位制相对稳定,所以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无确定的形状,有流动性液态物质中,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不稳定,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师中互换作为,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气态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所以易被压缩,分子之间由于碰撞而向四面八方运动例4: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液态蜡在凝固时,中间凹陷下去,说明蜡在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小D.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几乎不受力的作用5、纳米材料及其应用(1)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级(一般为1~50nm)(2)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堆分子或单个分子、原子,用纳米材料制成各种用品有许多奇特的性质(3)应用:纳米材料具有如高强度、高韧性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一、走进分子世界_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走进分子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走进分子世界》。
具体内容包括: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 分子的运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分子的扩散:分子通过扩散现象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让学生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
3. 让学生掌握分子的运动规律,明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让学生通过扩散现象,理解分子的扩散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运动规律。
2. 教学重点:分子的概念,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分子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香味四溢的饭菜,引出分子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分子的概念,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运动规律。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解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的运动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分子的概念,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分子的概念2.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力斥力3. 分子的运动规律无规则运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解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题目:请描述分子的运动规律。
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实例和模型进行讲解。
在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分子动理论在现代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的运动轨迹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一、分子间引力的解释分子间引力是指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专题04 分子动理论与微观粒子(解析版)
专题04 分子动理论与微观粒子思维导图知识详解知识点一:走进分子世界一、分子模型1、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间空隙:常见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如: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二、分子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如:扩散现象,花香等。
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典例1、(2020·江苏镇江市·)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高压下,油罐里的油能从罐壁渗出【答案】A【解析】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是海绵受力时形状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分子动理论没有关系,故A 符合题意;B.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时,由于温度较高,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衣服逐渐变干,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校园里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在高压下,油罐里的油从罐的分子间渗出,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典例2、(2020·江苏徐州市·九年级其他模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口罩有效是因为制作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C.闻到酒精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分子运动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A.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C.可以闻到酒精味,是由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吸收作用体现的是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不是斥力,故D 错误。
2019-2020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与强化必刷题:7.1走进分子世界(解析版)
2019-2020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与强化必刷题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7.1走进分子世界◆要点1 分子模型(1)常见的物质时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分子很小,分子直径和体积都很小;(4)分子间有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并不是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列,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要点2 分子的运动(1)扩散运动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分子间有间隙。
③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2)分子热运动①定义: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
②热运动快慢影响因素;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要点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2)吸引力与排斥力关系:①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等于排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②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小于排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排斥力;③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④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3)物质三态分子结构比较:(4)分子动理论内容: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②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Δ基础题系列◆1.关于分子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物质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组成物质,并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结构而想象出来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答案】C【解析】(1)分子还可以再分割,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所以选项A、B错误。
(2)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不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结构而想象出来的模型,所以选项C是正确,D是错误的。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认识分子》知识点总结精讲-同步练习 - 答案解析
10.1认识分子【课前延伸】物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物质形形色色,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种形态。
有的物质很大,有的物质很小,包括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都是物质。
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介绍部分古代的物质结构理论:①我国古代关于物质组成的部分理论。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问》)这是一种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思想。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惠施)“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
”(《墨经·经上》)这两个观点和现代原子理论非常相似。
②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万物都是由极小的微粒组成。
科学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证实了构成物质的单元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当我们研究这些粒子的热运动时,发现它们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因此,在热学中我们把这些粒子通称为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知道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原理。
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能力目标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原理、方法的掌握。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固体、液体分子的质量、体积等微观量。
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原理、过程以及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教学难点: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数量级。
【学习目标】1.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说明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阐明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2.描述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说明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3.结合动手实验,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象能力;激发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从而乐于探索微观世界。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要点诠释: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归纳与应用课件及答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没有 用到下列哪项原理( C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α粒子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7.【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 解析 A.由于α粒子带正电,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 偏转,即α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同种电荷发生相互排斥,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涉及, 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同种 电荷之间存在排斥力,故α粒子的运动状态改变,B在α粒 子散射实验中有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C.绝大多数α
热熔器加热粗管端口内层和细管端口外层,然后把细管
推进粗管,冷却后两根管子就连接在一起很难被拉开了,
这个现象说明 ( C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1.解析 把加热后的细管推进粗管,减小了PPR管分子 间的距离,分子间存在较大的引力,使两根管子很难 被拉开了,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物理
配粤教沪科版
八年级下册
目 录
CONTENTS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归纳与应用
01 本章思维导图 02 中考真题链接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归纳与应用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1.(2022·徐州)如图10-1所示,热熔法连接PPR管时,用
初二物理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总结
1.走进分子世界
A.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时采用的方法:根据现象提出结构模型猜想,然后再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微粒之间有间隙,该微粒就是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10-10m.
B.分子理论知识: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1)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3)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能证明分子理论知识的现象有:……
C.用分子理论知识简单解释物质的三态。
2.探索更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A.分子由原子构成。
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化合物;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B.原子“行星结构模型”
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质子,提出原子行星结构模型;查得威克发现中子,盖尔曼提出“夸克“;直径大小关系: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3.宇宙探密
A.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由近到远。
“地心说”到“日心说“。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单位,量天尺指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红移”现象证明了星系远离我们而去。
B.了解宇宙大爆炸发生在距今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选择题有四种物质:①细胞,②电子,③原子,④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②①④③D. 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电子非常小.原子核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现在可以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细胞,原子,质子,电子.故选B思路分析:根据科学家的先后研究,物质的组成越分越细,现在可以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选择题原子的组成()A. 由分子组成B. 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答案】D选择题原子核的组成是由()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核子和电子【答案】A选择题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 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 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小D. 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答案】D【解析】A、同一物体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含分子数目一样多,故A错误;选择题下列说法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大风过后,将树叶吹的漫天飞舞B.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C.扫除时,空中尘土飞扬D.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树叶飞舞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大雪纷飞也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尘土飞扬也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选择题原子中不带电的是()A. 中子B. 核子C. 电子D. 质子【答案】A选择题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指酒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在很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被染色的过程,是分子分子发生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春江水暖鸭先知”,指的是水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C.选择题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答案】B【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故B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下《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七章从宇宙到粒子第1节走进分子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2021·湖北宜昌市·九年级期末〕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
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详解】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不一会整杯水会变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应选A。
2.〔2021·贵州遵义市·九年级期末〕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是〔〕A.漫天飞舞的雪花B.划船时,船桨在水面上溅起的浪花C.树叶从树枝飘落D.防疫“消杀〞后,闻到消毒液气味【答案】D【详解】ABC.雪花、浪花、树叶属于宏观物体,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防疫“消杀〞后,闻到消毒液气味,是气体分子的扩散,属于分子的运动,故D符合题意。
应选D。
3.〔2021·湖北宜昌市·九年级期末〕以下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答案】C【详解】分子的热运动是人的眼睛看不到的。
A.春天里,柳絮纷飞,柳絮较大,明显看到,不是分子热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里,白云飘荡,白云一块一块的,明显看到,不是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秋天里,丹桂飘香,丹桂香气成份,鼻子闻到,但是人眼看不到,这是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D.冬天里,雪花飘飘,雪花可以看到,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应选C。
4.〔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酒香不怕巷子深D.翻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答案】B【详解】闻到花香、酒香和香皂的香味都分子在做运动,而进入鼻子,所以闻到香味,而分子很小,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沙尘暴是肉眼可见的现象,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及答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知识点 4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固、液、气态物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特点,是由于物 质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固态物质中,分子间距离小,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 有规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 近振动(图10-2-2甲).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6.解析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说 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杨花柳絮随 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 子的运动,故C正确.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 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答案:C.
1.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知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
2.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 烈.
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在不 3.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
停地运动.
4.会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相关
的现象.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的是( A )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B.打开酒精瓶盖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C.夏日荷花飘香 D.在一杯热水中加糖,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甜了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十章 10.2
【例1】解析 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宏观物体的运 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符合题意;打开酒精瓶盖可以 嗅到酒精气味,是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夏日荷花飘香,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在一杯热水中加糖,过一段 时间整杯水都变甜了,是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附练习
《从粒子到宇宙》全章复习与稳固【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2.知道静电现象,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走进分子的世界1.分子:〔1〕概念: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大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如: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那么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吸引力:铅块挤压吸引;拉断铁丝比棉线难;两滴水银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滴。
排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3.解释固、液、气的性质:1.不同物质内局部子间空隙的大小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分子间的距离也会不同,比方温度、压强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分子间的距离。
2.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分子运动又称为热运动。
3.分子相互作用的情况与分子间距离的大小有关。
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 m时,这个距离称为分子间的平衡距离,此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 m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 m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很小。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
要点二、静电现象1.摩擦起电:〔1〕带电: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就说该物体带了电〔荷〕。
〔2〕带电体:带了电荷的物体;〔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4〕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1光年=9.46x1015m。
第八章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分子世界
撰稿:史会娜审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子模型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要点诠释: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
要点二、分子运动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分子、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
要点诠释: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
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
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答案】C
【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
2、关于分子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物质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组成物质,并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结构而想象出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
【思路点拨】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案】C
【解析】(1)分子还可以再分割,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所以选项A、B 错误。
(2)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不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结构而想象出的模型,所以选项C是正确,D是错误的。
故选 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要了解组成物质的粒子都有哪些,要了解分子的结构。
举一反三:
【变式】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
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 kg水银。
(水银密度13.6×103kg/m3)【答案】分子;13.6
3、“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答案】D
【解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不能达到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的程度,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故无法产生引力。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及应用,要明确玻璃无法重新粘合的原因。
举一反三:
【变式】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铅笔很难被拉断
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很难被拉开
D.磁体能吸铁
【答案】B
类型二、知识应用
4、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与解析】由于分子间存在空隙和分子运动的原因,所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会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而相互进入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3升。
【总结升华】本题是综合提高训练题目,考查学生利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以下说法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是()
A.海棉能吸水 B.物体热胀冷缩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D.粉笔能吸水
【答案】A
5、刘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B、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请提出你的猜想。
刘方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填序号)。
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结论是:。
【思路点拨】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解答。
【答案】C;弹簧测力计的标数将逐渐增大;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解析】如题中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可以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