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PPT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ppt课件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c7939519e8b8f67c1cb9ba.png)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 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 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 失败。
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 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 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 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 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 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因此,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 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那却被 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 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 事情,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 的根源。
称楷模的德高望重的经济学界宗师。
陈老曾称:“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教书”。陈岱老的这句话足以让世人景仰百
年。
ppt课件
10
作者 叔本华
叔本华
语录
内心丰富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但需要与之相反的 宁静的闲暇 普通的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备注
魏源 范蠡 高尔基
伏尔泰
志士惜年,贤人昔日,圣人惜时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态度。面向阳光时,阴影在你背后。背向阳光时,阴影在你眼前。
世界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我pp们t课件面对世界的方向。
14
Part two
第 二 部 分
审题
立意
ppt课件
15
历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2011高考四川语文作文题】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 袭;③不少于800字。
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 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 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 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
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 亦在我心中。 文言翻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
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 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 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 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 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 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因此,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 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那却被 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 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 事情,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 的根源。
称楷模的德高望重的经济学界宗师。
陈老曾称:“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教书”。陈岱老的这句话足以让世人景仰百
年。
ppt课件
10
作者 叔本华
叔本华
语录
内心丰富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但需要与之相反的 宁静的闲暇 普通的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备注
魏源 范蠡 高尔基
伏尔泰
志士惜年,贤人昔日,圣人惜时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态度。面向阳光时,阴影在你背后。背向阳光时,阴影在你眼前。
世界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我pp们t课件面对世界的方向。
14
Part two
第 二 部 分
审题
立意
ppt课件
15
历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2011高考四川语文作文题】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 袭;③不少于800字。
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 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 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 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
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 亦在我心中。 文言翻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
高考作文的结构ppt课件
![高考作文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181c6cad02de80d4d8408a.png)
病例: 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 第一部分:怎样才能实现远大理想。 第二部分:什么是远大的理想。 第三部分:为什么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四、启感式论述结构模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 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这种写法 一般由“引”“提”、“议”、“联”、 “结”五步构成。
①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 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 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 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 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 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 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②提——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 料本身就写了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认真 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三言两语,击中要害, 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提炼出中心论点。
掌握了之前介绍的结构模式,写 作时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防止走 题现象,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 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 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 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 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 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 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 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 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 心意思)
模式2: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并列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四、启感式论述结构模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 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这种写法 一般由“引”“提”、“议”、“联”、 “结”五步构成。
①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 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 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 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 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 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 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②提——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 料本身就写了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认真 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三言两语,击中要害, 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提炼出中心论点。
掌握了之前介绍的结构模式,写 作时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防止走 题现象,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 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 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 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 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 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 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 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 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 心意思)
模式2: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并列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9641483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2.png)
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 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 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 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 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 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 意深刻。 【典例】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 摇曳。
4.哲理类材料作文 该类作文的材料指阐述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 断、哲理诗等等。 二、审题与立意的概念与要求 1.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 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 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 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 意”, 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 指审题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 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 作,不得抄袭。
心近,自然来 你是否沉浸在电视网络上获取全球天气的便利中,却早已 遗忘庭前静观云卷云舒的坦然乐趣? 你是否醉心于轻点鼠标即知万千生物的进化历程、纲目属 种,却不曾细嗅蔷薇的暗香浮动? 你是否偏安于水泥森林的一隅,满足于隔着厚厚的玻璃远 远地观望着自然,却未曾想过挣脱这高科技的牢笼,与天地同呼 吸、共起舞? 我们的心啊,不知不觉中已经远离了自然。 当自然仅仅化成屏幕上的数字幻影,它便抽离了我们的心, 留下的是干涸、是机械、是缺少感知自然美的生命。若想真正徜
(完整版)《高考写作讲解》PPT课件
![(完整版)《高考写作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8d405d33d4b14e85246891.png)
this position.
写信目的
I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I'm sure I am fit for the job.
There are four main reasons why I'm the best choice fo
r you. To begin with,..... Moreover, ...... What's more,.....
四、分 段
分段: 每种题型有其分段方法, 基本规律是:一个要点写成一个自然段
段落:
依据“TEEC法则”来写
T: Topic
E: Explanation
E: Example
C: Conclusion
例题分析
写一个书信的自然段,告诉对方要理解母亲。 (注意:应先写主题句,再利用“过渡词”进行段落拓展) There is no doubt that you are supposed to
二、过 渡
利用过渡词对主题句进行拓展 1、First,....; second,... 2、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3、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三、句 子
1、单词:避免重复! 2、语法:复杂、高级! 黄金圣衣句型: 清: It is clear that... 明: It is obvious that... 疑: There is no doubt that... 否: No one can deny(否认) that... 不用:Needless to say,... 走: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高考写作指导:高考优秀作文方法解析 课件
![高考写作指导:高考优秀作文方法解析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f1b53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b.png)
三文艺到爆的作文开头
1.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2.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易放弃。 3.风雨过后,眼前会是欧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4.乐观就是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 随风佛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5.就像风对于帆,就像是温度对于种子,就像是阳光雨露对于万物生长,赞美是我们成长 旅途不可缺的营养。 6.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一)拟写标题技巧
①巧用词语:利用相似词语的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 ②妙用术语: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 ③套用化用:利用名言、成功、诗文典故,巧以翻新 ④借用修辞: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⑤设置悬念: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而不能的感染。 ⑥模式时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亲切感。
(二)人民日报的标题,吃遍天
文艺到爆的作文开头
7.即使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春天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枝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 遮风挡雨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 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8.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阳, 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着地奔向大 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 9.轻舞飞扬的绿色六月,明媚了我们的眼,四月绿色渲染着心事,任桃红在发丝缠绕。 10.夜色如水,如诗一样飘逸。月儿的余晖撒在这寂静的时光里,系着我长长的牵挂。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ppt3
![高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ppt3](https://img.taocdn.com/s3/m/ec6f2b33964bcf84b9d57b4b.png)
(3)2001年,在中央的直接干预下,有关部门破获 了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挖出了一批蛀虫,厦门 市委、市政府、海关的一大批领导干部纷纷落入法网。 他们为了私利,苦心经营关系网,损公肥私,使国家 蒙受巨大损失。但是,正义毕竟战胜邪恶,关系网毕 竟不敌法网。(打破关系网) (4)据报载,某名校开设了名目繁多的MBA(工商 管理硕士)班,每到周末,平时寂静的校园都停着一 排排的奔驰、宝马这一级别的名车。据了解,这些学 生大多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一方面是为了 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这里结交各界的精英, 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为今后的事业积累宝贵的资源。
话题语
要求语
开拓思路
有哪些网 如 何 打 开 思 路 ? 有 什 么 影 响 如何对待(处置)
如 何 认 识 ( 看 待 )
立意选材
审题时:打开思路
立意时:选择最优 选材时:鲜活典型
具体: 铁丝网、鱼网、蜘蛛网、 球网、互联网、交通网、 通信网、宣传网、信息网 …… 抽象: 法网、关系网、情网、文 网、生活之网、心灵(思 想)之网……
散文——“神”
构架交通网 摆脱蜘蛛网 撒开鱼网 沉溺于互联网
打破/建立关系网 维护法律之网 编织生活之网 挣脱束缚思想、 心灵的网
正面影响:
给人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极 互联网—— 大的便利 (交通网、通信网……)
法网—— 维护社会秩序,维护正义 负面影响:
给渔业的长期发展 鱼网——又紧又密的鱼网—— 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看互联网(我眼中的互联网 ):网络的迅 猛发展(对网络发展情况的认识)/带给人 便利、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对网络作用的认 识)/互联网存在的弊端(对网络的影响的认 识)…… 我看法网: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法律公 正严明性的认识……)
高考作文指导讲解ppt课件
![高考作文指导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ccd0cfe518964bcf847cb5.png)
比喻导入法
先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剑”,而“苦涩”和“甘 润”、“轻轻挥下”和“伤痕累累”两组矛盾很形象地论证感情 “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用比喻开头,尤其是里一连串比喻句 开头,新颖别致优美,给读者以享受。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 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4
❖ (三)导入法例说4〈折断的翅膀〉(2001年高考试卷) 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于苍鹰
由大家所共知的事件、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目前刚 刚发生的事件入题,将观点具体化了,它们既是对作者 观点的诠释,又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证。这方法简便易掌 握,只是叙事千万要简洁,落点一定要在“议论”上。 本例的“事实”叙述高度概括,因为它下文将对典型事 实加以具体的评述。
8
写好第一段必要:
❖①片言居要,纲举目张
“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和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做“笑春风”而发出 感慨,恐怕只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吧!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 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引用导入法
开篇引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剖析了把桃花看做“笑春风” 是缘于诗人爱“人面”思“人面”,是一中“移情”的现象,是 诗人爱屋及乌的结果。这样,“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是不乏感情因素的。”就顺理成章了。
先引古语,紧接着反弹琵琶,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自然界 到人类社会,从古代到现代,列举了人们熟知的例子来印证,最 后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这种写法颇似《六 国》的开头,第一段就把全文的纲要提起来了。
3
❖ (二)导入法例说2〈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2003年高考 试卷)
先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剑”,而“苦涩”和“甘 润”、“轻轻挥下”和“伤痕累累”两组矛盾很形象地论证感情 “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用比喻开头,尤其是里一连串比喻句 开头,新颖别致优美,给读者以享受。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 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4
❖ (三)导入法例说4〈折断的翅膀〉(2001年高考试卷) 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于苍鹰
由大家所共知的事件、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目前刚 刚发生的事件入题,将观点具体化了,它们既是对作者 观点的诠释,又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证。这方法简便易掌 握,只是叙事千万要简洁,落点一定要在“议论”上。 本例的“事实”叙述高度概括,因为它下文将对典型事 实加以具体的评述。
8
写好第一段必要:
❖①片言居要,纲举目张
“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和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做“笑春风”而发出 感慨,恐怕只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吧!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 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引用导入法
开篇引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剖析了把桃花看做“笑春风” 是缘于诗人爱“人面”思“人面”,是一中“移情”的现象,是 诗人爱屋及乌的结果。这样,“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是不乏感情因素的。”就顺理成章了。
先引古语,紧接着反弹琵琶,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自然界 到人类社会,从古代到现代,列举了人们熟知的例子来印证,最 后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这种写法颇似《六 国》的开头,第一段就把全文的纲要提起来了。
3
❖ (二)导入法例说2〈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2003年高考 试卷)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第18讲叙例析例说理明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第18讲叙例析例说理明](https://img.taocdn.com/s3/m/e927d0d828ea81c758f578b5.png)
片段二: 有的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崇尚简朴,挥霍无度后是身败名裂 的恶果。《悯农》的作者李绅本是体恤民情,感喟民生疾苦的 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但在他科举高中并如愿做官后,却摒 弃了原先简朴的生活方式,奢靡至极,最终被削官,家财亦耗 尽。正如一朵朴素的花能常开不衰,而被纷华侵染了的生命, 只能逐渐凋零。简朴如果不能作为原则常住心中,人最终还是 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1.这两段文字各属于什么文体的作文? 片段一:________________ 片断二: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试分析。
【答案示例】 正因为周总理的不畏艰难,担起重任,才有了我们今天 的祥和。而他的人格魅力、治国才干和外交智慧正时刻影响 着我们这代人。
2.对比分析法: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通过对所叙事例进 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 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典例: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不断地反思,不停地 纪念,用理性的力量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灵魂。从而 赢得世人的尊敬。而日本人这种一意孤行偏离理性的“纪念” 却遭来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 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 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当地论证 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 辉”的观点。
【点评】 本文论据丰厚,叙议结合,很好地彰显鲜明的主题。突出 的特点是在素材运用方面真正做到了优化组合,先后有序:全 文正反对比(先反后正),主体部分点面结合,可以说收获了论 据丰富而不显杂乱、说理充分而摇曳多姿的表达效果。
本讲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 请看《创新设计》对应部分!
2024届新高考作文升格技巧系列讲解(六)追循叙例法门,学会精准例证ppt教学课件
![2024届新高考作文升格技巧系列讲解(六)追循叙例法门,学会精准例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ebee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2.png)
制作人:xxx
追循叙例法门,学会 精准例证
2024届新高考作文升格技巧系列讲解
制作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理解叙例法的 概念和重要性
Part Two
掌握叙例法的 运用技巧
Part Three
学会运用叙例 法进行精准例 证
Part Four
通过练习提高 叙例法运用能 力
Part Five
总结叙例法的 运用原则和注 意事项
避免重复:避免使用相同 的例证,以免让读者感到
厌烦和单调。
注意事项
确保例证与论点 紧密相关,避免
偏离主题
保持例证的简洁 明了,避免冗长
和繁琐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例证,避免过
于简单或复杂
注意例证的多样 性,避免单一和
重复
注意例证的准确 性和真实性,避
免误导读者
遵循逻辑顺序, 避免思维跳跃和
混乱
THANK YOU
阅读文章,找出叙 例法运用不当的地
方
动手修改,将修改 后的文章与原文进
行比较
思考如何修改,使 其更符合叙例法的
要求
分析修改后的文章, 总结叙例法的运用
技巧和注意事项
讨论交流练习
分享自己的叙 例法运用经验
讨论叙例法的 优点和局限性
练习使用叙例 法进行论证
交流改进叙例 法运用的建议
总结叙例法5的运用原则
叙例后要分析论述
分析论述的方法:逻辑推 理、对比分析、因果分析 等
分析论述的目的:深入理 解叙例,提高论证效果
分析论述的步骤: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论述的注意事项:避 免主观臆断,保持客观公
正
追循叙例法门,学会 精准例证
2024届新高考作文升格技巧系列讲解
制作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理解叙例法的 概念和重要性
Part Two
掌握叙例法的 运用技巧
Part Three
学会运用叙例 法进行精准例 证
Part Four
通过练习提高 叙例法运用能 力
Part Five
总结叙例法的 运用原则和注 意事项
避免重复:避免使用相同 的例证,以免让读者感到
厌烦和单调。
注意事项
确保例证与论点 紧密相关,避免
偏离主题
保持例证的简洁 明了,避免冗长
和繁琐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例证,避免过
于简单或复杂
注意例证的多样 性,避免单一和
重复
注意例证的准确 性和真实性,避
免误导读者
遵循逻辑顺序, 避免思维跳跃和
混乱
THANK YOU
阅读文章,找出叙 例法运用不当的地
方
动手修改,将修改 后的文章与原文进
行比较
思考如何修改,使 其更符合叙例法的
要求
分析修改后的文章, 总结叙例法的运用
技巧和注意事项
讨论交流练习
分享自己的叙 例法运用经验
讨论叙例法的 优点和局限性
练习使用叙例 法进行论证
交流改进叙例 法运用的建议
总结叙例法5的运用原则
叙例后要分析论述
分析论述的方法:逻辑推 理、对比分析、因果分析 等
分析论述的目的:深入理 解叙例,提高论证效果
分析论述的步骤: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论述的注意事项:避 免主观臆断,保持客观公
正
高考复习作文部分作文序列化提升方案 PPT课件 (6份)
![高考复习作文部分作文序列化提升方案 PPT课件 (6份)](https://img.taocdn.com/s3/m/837180d90975f46526d3e11f.png)
④并列式结构,也称关系型命题,如“走与停”、“一步与一 生”、“我与故事”等,审题时要写清楚几个概念间的关系。题 眼就是“关系”。即要“两点论”,兼顾两面,不可只抓一面, 不顾其余;又要“重点论”,应有所侧重,分清主要方面与次要 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 ⑤独字(词)式,如“见证”、“常识”,它们既有表面意义,又 有隐含意义,既可实指,也可虚指,审题时要虚实结合。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 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 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 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另一方面, 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 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 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因此,审 题时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到耐心、细心,力求快速、全面、 准确。
如何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 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 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 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 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 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 章当中。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 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据和文题材料, 烛火只需一口气;面对被惊扰的美,退步抽身
再次点题,深化 则需要道德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悔过的勇气和
中心。 决心。褪色的兵马俑已经成烛火,莫将美惊扰。⑧
【高分秘笈】 本文对材料的理解较为深透,由材料中的探险者 的行为而联想到与之相反的表现,探究原因,最后提出根治措施。 论述层次清晰且饱含文化忧思,对时下具有传统美学意义的文化 景观遭到破坏的现象深感痛心,此为大情怀!作者思想深刻,如 对“观赏”和“欣赏”两个概念的辨析,中肯而独到。
高考考场作文的策略与方法 课件(共80张PPT)
![高考考场作文的策略与方法 课件(共8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88f4ecdd3383c4ba4cd228.png)
标题 提材料,表态度
标题要响亮,观点要明确。 杜绝疑问式的的标题。例如(……好不好、是否…
只是提到这个这个材料(任务),不阐释、 分析材料,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
简述材料,提出论点
整体概述材料。简述或简析材料,明确 提出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分论点1 具体论述
小分论点2 具体论述
小分论点3 具体论述
高考作文的透视 任务驱动型作文
高考作文的透视
永恒的主题 命题原则 变化和走势
一、考场作文永恒的主题
作文写什么内容
高考考场作文考什么内容?考什 么主题?
要让学生知道高考作文考什么内 容,学会押题,做到胸有成竹。
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是什么?
高考考场作文的永恒主题是什么?
高考考场作文“永恒”的主题:
——新材料作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乌鸦抓羊 出事了吧 汶川地震 兔子学游泳 有鱼吃还捉老鼠 中国崛起的特点 船主与修船工 经验与勇气 山羊过独木桥
2015年作文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时评作
在此所有素材的运用都受到材料任务的驱动,都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如果使用 的素材与材料中的事件匹配度高可用50—100字进行引用素材。反之,素材不典型 一句话带过甚至如果字数充足且说理清楚的话可不引用素材。亦可使用生活中的事 例。(视情况而定,记住扬长避短)
结尾总结
结尾总结观点可对文章观点进行升华,可以站在一 定的高度表达一种呼吁或是希望。可以从个人人生 发展、社会、国家等层面进行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岛优品
(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宝岛优品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宝岛优品
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广东一考生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 后拿 98 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 55 分后拿 61 分的孩子则先后得到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
宝岛优品
从这两个孩子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 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 哪怕这个“失误”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 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与成 就。攀登虽艰辛,而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
宝岛优品
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 100 分到 98 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93 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 分和 100 分同属于 优秀水准。从 100 分到 55 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
宝岛优品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宝岛优品
二、掌握材料作文审题六大方法 1.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 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 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 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 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 键句。
宝岛优品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或态度。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 立 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 意 ,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新材料作文有较多立意的角度,所以立意 首先要选好角度。
宝岛优品
专题十四 高考作文序列 化写作训练
宝岛优品
学案 1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 审题立意
宝岛优品
高考要求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 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 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点评:审题准确。由漫画内容到漫画寓意,通过分析 两个孩子前后两次成绩及所处境况,提出“起伏的波浪更 具力量”的观点,符合题意。
善用比喻。通过比喻论证使说理更加形象生动,如 “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 记耳光。” “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
宝岛优品
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 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
宝岛优品
2015 年的广东卷作文材料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在《心 近,自然来》例文中,小作者就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从 不 同 的 途 径 去 感 知 自 然 , 自 然 似 乎 很 ‘ 近 ’, 又 似 乎 很 ‘远’”来审题。2014 年湖南作文题同此题有异曲同工之 妙,请看以下题目。
宝岛优品
(2016·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 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 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 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宝岛优品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 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宝岛优品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什么感悟呢?根据下面的要求, 开拓你的思路,驰骋你的想象,展示你的才情,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 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得抄袭。
宝岛优品
5.诗歌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一般以短诗为热点材料,诗歌材料作文一 般要先着眼于读懂诗歌,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 象征的本体),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其 次,再分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再次,理 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整体阅读。最后, 用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比联系生活。例:
宝岛优品
阅读约翰·多恩的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的文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宝岛优品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宝岛优品
3.寓言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一定 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 是物。这类材料作文需要准确深入挖掘寓言含义,并根 据材料中的提示语确定审题重点,然后把寓言的内涵和 生活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时代的层面、心灵的层面联 系起来,确定写作重点。回返生活,是拓宽思路和素材 范围;回返心灵,则是增添思考深度,加大思考力度。
宝岛优品
如果寓言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 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 立意。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 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 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立意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 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 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 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宝岛优品
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 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广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 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 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 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
宝岛优品
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 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 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 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宝岛优品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指定具体、明确的写作任务, 要求完成指定任务,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一点就作文。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 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 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 较中说理论证。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宝岛优品
2.叙事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反面的。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 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宝岛优品
宝岛优品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 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 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 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宝岛优品
4.议论类材料作文 议论类材料是指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材料,包括 名言警句、经典论断、议论性语段等。这类材料作文审 题立意时应分清材料中论点和论据,搜寻中心句,去掉 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 涵,以此内涵为主旨。例: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具有较为严谨的逻辑推理,语言也甚为准确。例如, “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 越,积极进取,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失误’仅仅 两分。”
宝岛优品
“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 能量”。
宝岛优品
一、熟悉高考常考材料作文六大类型 1.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 2015 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 的题型,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 指令作文,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 思维能力。
宝岛优品
其次,要理解图画。一般来讲,图画多是对现实生 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往往含有“借题发 挥”的深刻寓意,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 题的症结,也越是体现寓意的地方,因此,要注意透过 夸张解读其寓意,理解图画针对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 的观点。
宝岛优品
最后,要拓展图画,依据画面意义及其寓意,展开 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 诸多方面,联系现实生活,找到与画面主旨相对应的现 实素材,尽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 来思考。立足于画面内涵,着眼于现实生活。从画面与 现实的“勾连”中,确定话题及立意的方向。要达到能 将理论映照到具体的现实题材上的目的。例:
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 连我也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
宝岛优品
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地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 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 高考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 而来的一记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