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广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说课稿》1.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单元中的“集合”部分,属于基础数学概念教学。
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并集、交集等。
此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紧密相连,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在于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用。
形成这些重点难点的原因在于,集合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说学情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分类和计数问题,这为学习集合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由于集合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
学习困难预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并集、交集等。
解决策略包括使用具体实例进行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来加深理解。
3.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来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需求。
4.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在于掌握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用。
解决这些重难点的具体方法包括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关系分析:重点和难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
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把相同的名字连起,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
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一)心理特征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
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模式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ppt课件
03
性质
差集运算不具有交换律,即A-B≠B-A。同时,差集运算也不满足结合
律。但是,差集运算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A-(B∪C)=(A-B)∩(A-
C)和A-(B∩C)=Leabharlann A-B)∪(A-C)。04
集合应用举例
生活实例分析
超市购物
在超市购物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商品的分类和集合。例如,水果区、蔬菜区、日用品区等,每个区域都可以看 作是一个集合,而每个商品则是集合中的元素。通过集合的概念,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商品的位置。
交集运算满足交换律和 结合律,即A∩B=B∩A ,(A∩B)∩C=A∩(B∩C) 。此外,交集还具有分 配律,即 A∩(B∪C)=(A∩B)∪(A ∩C)。
差集运算
01
定义
差集是指属于第一个集合但不属于第二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
A-B。
02
示例
A={1,2,3},B={2,3,4},则A-B={1}。
2
化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中,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都 与数学中的集合论密切相关。例如,分 子中的原子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中的元 素,而化学键则是连接这些元素的纽带 。通过集合论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 描述和预测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3
经济学中的应用
在经济学中,市场供需关系、消费者行 为等都与数学中的集合论有着密切的联 系。例如,市场中的商品可以看作是一 个集合中的元素,而消费者的需求则是 这个集合的子集。通过集合论的方法, 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市场的运行规律和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表示方法
通过列举法、描述法等方式表示 集合,理解并掌握常用数集的表 示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各种数学问题,包括排列组合、逻辑推理、图形规律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数学问题之外,这个单元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活动,例如拼图游戏、数学迷宫等等。
这些游戏和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数学广角”是一个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趣单元。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更加喜欢数学,更加善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6篇
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6篇数学广角搭配三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数的排列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表格,彩笔,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咱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他们都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我也很高兴,所以想带你们去数学广角玩一玩,你们想去吗?生:想(出示课件“数学广角”)二、新授1、师:想要进去必须先解锁(密码问题出示课件)提示: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生:12 21(教师板书)门锁打开进入下一关2、师:顺利打开第一把锁后,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一个超级密码锁,密码是由1、2、3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小组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写一写)?提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1)12 23 13 32 31 21(2)12 21 23 32 13 31提问哪组方法比较好,怎样才能即不丢不漏也不重复的写出所有两位数?生:先拿出数字1和2,组成12和21……观察6个数字找出规律师小结:组成的两位数和数字的顺序有关3.我们一起进入北城南城(出示课件)用红绿蓝3种颜色给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1)先讨论交流再涂一涂(2)展示学生作品(3)教师小结:用颜色涂出的城区与颜色的顺序有关4.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展示)5 7 9 三个数字,选任意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1)小组讨论(2)填写答题卡(3)集体交流(4)教师小结:求两个数的和与数字的顺序无关5.师:刚刚我们一起闯过了很多关,数学广角里的小朋友都很着急想见我们,朋友见面要握握手,我们3个人为一组,互相握握手,讨论一下一共可以握几次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114页例3)
例题3
喜洋洋、懒羊羊、美羊 羊带领的3支队伍来参 加足球比赛了!
比赛规则:要赢得比赛就要打败所有的对手
问题:那现在喜羊羊队想获得冠军,要 比几场呢? 答案:两场
那如果每两队比赛一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答案:三场
②①
③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分组如下
巴西
土耳其
中国
哥斯达黎加
每两个队踢一场, 一共要提多少场?
第六种:5角+1元=1元5角
1
3 2
说明:只要抢到椅子即可
1号
2号
3号
1
2
3
他们的角色还可以怎么变化?
大灰狼
1号
小红帽
2号
猎人
3号
1号
2号 2号 3号 3号
3号
1号 3号 1号 2号
2号
3号 1号 2号 1号
第一种:5分+1角=1角5分 第二种:5分+5角=5角5分 第三种:5分+1元=1元5分
第四种:1角+5角=6角 第五种:1角+1元=1元1角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2.用2、5、7、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 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能组成9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3.右面4个分类垃圾桶摆成一排,其中“其它垃圾”桶 不能摆在最左边,这样的摆法一共有多少种?
这样的摆法一共有18种。
4.
一共要拍多少张照片? 一共要拍8张照片。
5.右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一共有9个长方形。
规范解答:4+2+1=7(场) 答:一共要比赛7场。
2.如下图,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走,从乙地到丙 地有3条路可走,从甲地到丙地有4条路可走。从甲地 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3+4=10 答:共有10种不同的走法。
巩固练习
1.唐僧师徒4人坐在椅子上。如果唐僧的位置不变,其他 人可以任意换位置,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孙悟空 猪八戒 唐僧 沙和尚
6.从鸟岛到狮虎山,共有多少条路线? 共有8条路线。
7.甲、乙、丙、丁4个人参加乒乓球小组赛,每2个 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一共要比有多少种选法?共有6种选法。 (2)小明想选《数学家的故事》和1本其他的书分
别送给小红和小丽,共有多少种送法? 共有6种送法。
第8单元整理和复习
例1 用 的三位数?
三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不同
思路分析:可以用列举法,先摆出百位,再摆出十 位和个位,但要注意0不能作百位。
用8作百位,则有860、806两种摆法;用6作百位, 则有680、608两种摆法,所以共能摆出4个不同的 三位数。
规范解答:能摆出4个不同的三位数,860、806、
680、608。
1.拉动纸条,看看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记录下来。
24、23、27、54、53、57、84、 83、87。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案设计第一章:集合的概念1.1 集合的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集合来描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集合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步骤:(1) 引入集合的概念,讲解集合的定义。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卡片表示不同的集合,理解集合的特点。
(3) 举例说明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集合的意义。
1.2 集合的表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表示集合的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步骤:(1) 讲解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
(2) 让学生进行集合表示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引导学生运用集合表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容斥原理2.1 容斥原理的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容斥原理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容斥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容斥原理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容斥原理。
教学步骤:(1) 引入容斥原理的概念,讲解容斥原理的定义。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卡片表示不同的集合,理解容斥原理的应用。
(3) 举例说明容斥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容斥原理的意义。
2.2 容斥原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容斥原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容斥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容斥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容斥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让学生进行容斥原理应用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运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简单的逻辑推理6.1 逻辑推理的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优秀范文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一)心理特征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
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模式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简单的搭配问题》 ppt课件
1
今天美羊羊可高兴了,因为她和喜羊羊他们约好了一起去 儿童乐园玩。美羊羊想穿得漂亮一点,她打开衣柜,拿出自己 最喜欢的衣服。请同学们帮她打扮打扮,你会怎样搭配呢?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数学广角——搭配(二)
简单的搭配问题
5
衣服搭配
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短袖 长袖
短裙
长裤 长裙
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1件。
6
活动
1、摆一摆; 2、思考:在摆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
遗漏呢? 3、展示。
7
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上、下装搭配的每种穿法需要两 步来确定,一步是上装的选择, 一步是下装的选择。
8
我先选定上装,再搭配 不同的下装。
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3 ×2 =6 一共有6种穿(法种。)
9
我先选定下装,再搭配 不同的上装。
一共有多少种穿法?
2 ×3 =6 一共有(6种种穿法)。
10
11
我用 表示上装, 表示下装。
2
3
4
6
9
8
23 43 26 46 28 48
23
2. 拉动纸条,看看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记录下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8数学广角——搭配(二)课件(共38张PPT)
油条
饼干
面包
答:一共有8种不同的搭配。
随堂练习
1 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答:一共有9个长方形。
随堂练习
2 从鸟岛到狮虎山,共有多少条路线?
A1
A
鸟岛
2
B2
猴山
B1
A1
大象馆
A2
C1
C2
狮虎山
B1B2B1B2C1 C2 C1 C2
C1 C2 C1 C2
答:一共有8种不同的线路。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
3 第4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33、233
4
4 第5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44、244
5
5 第6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55、255
6
6 第7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66、266
7
7 第8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77、277
8
8 第9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88、288
9
9 第10种情况符合要求的数是199、299
课程讲授
做一做:
卡塔尔 中国
科威特
这是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 组球队。每2个球队踢一场, 一共要踢多少场?
乌兹别克斯坦
课程讲授
看一看: ①
卡塔尔
④
⑤
⑥
中国
③
科威特
②
乌兹别克斯坦
可以把任意2个球队直接连上线。
每一条连线代表一场比赛,一共要 踢6场比赛。
课程讲授
看一看:
④
⑤
卡塔尔
科威特
①
②
中国 ⑥
③
可以先每个球队与其他球队分别连上线,再 减去这个球队后与其他球队分别连线。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2)集合运算的应用:如何将交集、并集、差集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析:学生在掌握集合运算规则的基础上,需要将运算应用于具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在解决班级学生身高、体重问题时,如何运用集合运算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观察分析:学会观察、比较、分类集合中的元素,提高对事物共性与个性的认识,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3.解决问题:掌握集合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表达:学会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集合及其运算,提升数学表达能力。
5.合作交流:在小组讨论、分享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属性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它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班级学生为例,我们可以根据身高、性别、兴趣爱好等属性形成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集合。这个案例展示了集合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生活中的集合问题:将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如班级学生身高、体重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集合的知识进行分类与整合。
2.教学难点
(1)集合成员的属性与特征: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类集合中的元素,理解集合成员的属性与特征。
难点解析:学生在理解集合概念的基础上,需要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集合成员的共性与个性,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通用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篇1教材分析:“数学广角——集合”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
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2.能运用集合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
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父与子2.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父亲黄伟光。
李煜,他的父亲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父亲王立成,王立成的父亲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师追问:为什么减1?二、初步探究,感知重叠1.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是被老师选上的幸运之星。
(课件出示)书法比赛小丁李方小明小伟东东绘画比赛小明东东丹丹张华王军刘红老师:你从这张表格中学到了什么信息?(2)老师:有多少学生参加比赛?老师:怎么会错呢?仔细看看。
谁能告诉我?(3)师:那到底是多少人呢?我们来数数看。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评课稿一、引言广角集合是三年级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涉及到角的度量和分类。
在本篇评课稿中,我将针对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价,旨在提供优化教学策略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广角集合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评价在三年级数学课程中,广角集合是培养学生对角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度观念,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1. 角度的引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角度的概念,例如钟面上的时针、日常生活中的转角等。
引入的例子应简单明了,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对角度概念的思考。
2. 角度的度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角度的度量方法的讲解。
可以通过使用角度计,让学生亲自测量不同角度,并了解角度的度量单位。
同时,可以引入角度的比较和分类,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和分类归纳的方式来理解角度的概念。
3. 角度的分类角度的分类是广角集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角度,如锐角、直角和钝角等。
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角度的开口方向和大小来进行分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度的分类原则。
三、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三年级数学广角集合的教学中,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1. 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角度的相关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角度测量活动通过角度测量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角度计,测量不同角度,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课件PPT
课后练习
一、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课后练习
一、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会游泳的 会飞的
①③⑤ ③
⑥⑨
⑦
②④⑧ ⑩
表示什么? (既会游泳又会飞的)
课后练习
二、
1.既获“语文之星”又获“数学之星”的有(6)人。
课后练习
二、
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19)人。
课后练习
三、三(2)班的同学们到游乐园玩,坐碰碰车的有 18人,玩旋转木马的有22人,两样都玩的有6人, 去游乐园的有多少名同学? 18+22-6=34(名)
答:去游乐园的有34名同学。
重点总结本
记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材料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课本 都有很多,知识的难度是螺旋式上升的, 知识点有很大部分是重复的。针对这 种情况,我们必须学会对知识抓重点,而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 另外,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点是把握全局的关 键,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才能对细节问题产 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 格局。然而,所谓的中考重点也就是每年中考必 考的“核心考点”“必考点”,认真复习中考核 心考点,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也提高了 学习效率,减小了复习压力。
跳绳的有9人, 踢毽的有8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比 赛的没有17人呀?
新知探究
怎样表示能清楚 地看出来呢?
我发现有的人两 项比赛都参加了。
我把两项比赛都 参加的人连起来, 有3个重复的。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7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问题解决目标:(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
学法指导:1.借图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操作。
2.大胆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切换笔、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
一张大白纸。
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激情导入,引出例题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随后,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奉献爱心、从小做起的微视频)师:看完这段精彩而又让人感动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荔东小学的同学们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非常有爱心。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向灾区“献爱心”的情况。
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渗透奉献爱心、从小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
----集合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可能会说6根,表示3+3=6(根)
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
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1)“重叠”或“重复”一词;(2)列式中“减1”的意义;(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策略分析
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
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探究方法
(1)选出几种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
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
陈东王爱华马超丁旭赵军徐强
跳绳
杨明刘红李芳
踢毽子于丽周晓朱晓东陶伟卢强
方法三:跳绳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踢毽子陈东丁旭杨明于丽陶伟
王爱华赵军刘红周晓卢强
马超徐强李芳朱晓东
(2)交流不同思想,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
课件出示:
(4)介绍韦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
这种图称为维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恩发明创造的,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3.辩论感悟
谈话:现在用维恩图来表示各项参赛的人数,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
4.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
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
指名学生计算,反馈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义。
可能会出现:8+9-3=14(人);6+3+5=14(人);8-3+9=14(人)9+5=14(人)
5.变式练习,内化集合思想
课件出示:三(2)参加运动会学生名单(学号表示),根据信息填写集合图中。
跳绳9 13 17 18 25 29 33 38 42
踢毽子17 25 28 30 31 39 40 44
教师在引导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先填写哪部分,再填写哪部分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