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对中国传统文化见解

曾子在《论语"学而》中说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风俗淳厚、文化底蕴厚重是先前哲人们所推崇的人类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上下五千年,未曾有任何怠慢。自诸子百家争鸣,传统文化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所以今天我也想谈谈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宇宙意识

以儒道佛的思想为例,其主张虽有所不同,但很多理念都是从宇宙出发。儒家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凡事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在儒家的思想中,“天地人”是三者并列的,它把人的价值上升到宇宙的价值中,将人性得以升华。如朱熹曾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天”的道理要由“人”来彰显,这就是“人”对“天”的责任。所以,儒家的人是天地充沛,精神圆满,是内外结合的人。那么道家呢?道家的宇宙观便更为强烈。《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及其所推崇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宇宙观与生命观相结合,与儒家有异曲同工之处。佛教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心灵的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终极归宿,聚焦于人生的解脱问题——实现超越生死痛苦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淮南子·齐俗训》篇云:“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意识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意识主要表现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其次,人们重视"天人合一",并把它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如宋明理学讲的天理之天,即是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的统合体。人与自然之天"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自然"一词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的"本然"法则与状态。道家思想中强调顺自然,这是人们所熟之的。《道德经》说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正是这句话,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成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不然,我觉得老子是最有智慧的,老子其实是在恳切的呼吁人们重视一己内在生命的培蓄,他的思想是积极上进的,也是具有人文关怀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所认为的以上两点只是其丰富内涵的一小部分,而正是这种宇宙意识和人文意识,后世一直秉承着十分严谨的态度和责任感,用以求得民德归厚。

谈中国儒学发展脉络

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2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 秦朝,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4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5 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6 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7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8 晚清(19世纪末):借孔子的名义,推行维新变法。

9 民国初年:打倒孔家店

一、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形成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主要状况: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了儒学,继道家之后,形成一个新的以儒生为主的学派;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使其成为显学,自成一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主要观点:

孔子:仁、礼、忠恕、中庸、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

点评:

总体上看,1、诸子中的一派,人数众多,影响很大;2、但是得不到大多数诸侯的支持;

思想内容上看,1、与道家相比,强调“有为”;2、与法家相比,强调周代的礼乐文明,凸显文化的保守性。

二、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主要状况:

(1)董仲舒顺应当时的大一统趋势,提出“春秋大一统”

(2)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1)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确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4)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5)起用通晓儒学的人参政。

汉武帝兴办太学过程与意义:

①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

②作用:太学的兴办,

a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非贵族官僚家庭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入仕;

b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主要观点: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三纲五常

4. 设太学,以儒家经典教授学生

点评:

总体上看

1、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成为君主专制政治的思想基础;

2、地位上升,成为唯一的正统学派;

3、通过控制国家教育与人才选拔标准,影响深远;

思想内容上看

1、吸收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学说,神化君权;

2、吸收法家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外儒内法,维护君主大一统的政权。

三、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

主要状况:

主要观点: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陆王心学:是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南宋时,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点评:

1)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

a 逐步教义化,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b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c 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中国儒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明清之际的儒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主要状况:

(1)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②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黑暗腐败,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③阶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④思想文化:明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

(2)思想家的共同点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黄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