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知识点总结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常被应用于数学、逻辑以及计算机科学的领域。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一个基础情形的真实性,以及在基础情形成立的前提下推导出一个一般情形的真实性,从而得出结论。
本文将对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包括三个步骤:基础步骤、归纳假设和归纳证明。
首先,我们需要证明当n取某个特定值时,结论成立,这称为基础步骤。
接下来,我们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这称为归纳假设。
最后,通过归纳证明,我们将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1. 求和公式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一些求和公式的正确性。
例如,我们要证明正整数n的前n项和公式为:1+2+3+...+n = n(n+1)/2。
首先,我们可以验证当n=1时,等式左边为1,右边也等于1(1×2/2),因此基础步骤成立。
然后,我们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2+3+...+k = k(k+1)/2。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我们将等式左边的前k+1项展开,得到1+2+3+...+k+(k+1)。
根据归纳假设,前k项的和为k(k+1)/2,再加上第k+1项(k+1),则等式左边的和为(k+1)(k+2)/2。
与等式右边相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2. 整数性质证明数学归纳法也可以用来证明一些关于整数的性质。
例如,我们要证明任意正整数n的平方是奇数。
首先,我们验证当n=1时,等式成立,因为1的平方是1,是奇数。
然后,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k的平方是奇数。
接下来,我们通过归纳证明,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我们将等式左边展开,得到(k+1)的平方。
根据归纳假设,k的平方是奇数,那么k的平方加上2k再加1,仍然是奇数。
因此,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的注意事项1. 基础步骤的正确性是数学归纳法的基础,必须确保基础步骤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通过数学归纳法可以从一个基础情形开始,逐步推导出所有情形成立的结论。
它在许多数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等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数学归纳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代数中的数学归纳法应用在代数中,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各类等式和不等式的成立。
以证明等差数列的和公式为例,首先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基础情形,例如当n=1时,等差数列的和为首项本身。
接着我们假设当n=k时,等差数列的和成立,即1+2+...+k=k(k+1)/2。
然后我们通过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当n=k+1时,等差数列的和也成立。
具体的证明步骤可以通过化简等式得到。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等差数列和公式的普遍成立性。
二、数论中的数学归纳法应用在数论中,数学归纳法常被用来证明自然数的一些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任意自然数的平方和公式。
首先我们取n=1时,平方和为1。
然后我们假设当n=k时,平方和公式成立,即1²+2²+...+k²=k(k+1)(2k+1)/6。
接着我们通过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当n=k+1时,平方和公式也成立。
具体的证明过程可以通过算术运算得到,最终得到平方和公式的普遍成立性。
三、组合数学中的数学归纳法应用在组合数学中,数学归纳法被广泛应用于证明一些组合恒等式和性质。
以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成立为例,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基础情形,例如当n=1时,组合恒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接着我们假设当n=k时,组合恒等式成立。
然后通过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当n=k+1时,组合恒等式也成立。
具体的证明过程可以通过组合恒等式的性质得到,最终得到组合恒等式的普遍成立性。
综上所述,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在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取基础情形,并假设递推情形成立,再通过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推导出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数学命题的成立性。
数学归纳法在逻辑证明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数学归纳法在逻辑证明中的应用与局限性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它在逻辑推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数学归纳法在逻辑证明中的应用以及其局限性。
一、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通过证明基本情况成立,再证明若第n个情况成立,则第(n+1)个情况也成立的方法。
它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证明一类具有递推性质的命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自然数的等差数列的和公式。
首先,我们证明当n=1时,等差数列的和公式成立。
接着,假设当n=k时,等差数列的和公式成立。
然后,我们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k+1时,等差数列的和公式也成立。
通过这种递推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任意自然数n,等差数列的和公式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还可以用于证明一些与自然数相关的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
首先,我们证明当n=1和n=2时,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成立。
接着,假设当n=k和n=k+1时,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成立。
然后,我们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k+2时,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也成立。
通过这种递推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任意自然数n,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都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局限性尽管数学归纳法在逻辑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数学归纳法只适用于具有递推性质的命题。
对于一些非递推性质的命题,数学归纳法无法进行证明。
例如,如果我们想证明某个数是质数,数学归纳法就无法给出有效的证明方法。
其次,数学归纳法需要明确的基本情况。
如果基本情况没有被正确地证明,那么整个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就会出错。
因此,在使用数学归纳法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基本情况的证明。
此外,数学归纳法只能证明自然数的性质,无法推广到其他领域。
例如,如果我们想证明某个命题对于实数也成立,数学归纳法就无法进行证明。
最后,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通常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它不能提供直接的构造性证明。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它通过证明基础情况的成立以及递推关系的正确性,从而得出整个命题的正确性。
以下将以几个实际例子来展示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一、证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考虑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_1, a_2, ...,a_n,其和Sn可以表示为Sn = (n/2)(a_1 + a_n)。
现在我们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验证基础情况,即当n=1时,公式成立,因为此时Sn = a_1。
接下来,我们假设当n=k时,公式成立,即对于等差数列a_1,a_2, ..., a_k,有Sk = (k/2)(a_1 + a_k)。
然后,我们需要证明当n=k+1时,公式也成立。
考虑等差数列a_1,a_2, ..., a_k, a_k+1,其和记为Sk+1。
根据归纳假设,Sk = (k/2)(a_1 +a_k)。
我们可以将Sk+1拆分为Sk + a_k+1,代入归纳假设的表达式,得到Sk+1 = (k/2)(a_1 + a_k) + a_k+1。
化简上述表达式,得到Sk+1 = (k/2)(a_1 + a_k) + 2a_k+1/2。
再进一步化简,可得Sk+1 = ((k+1)/2)(a_1 + a_k+1),即公式对于n=k+1也成立。
由此可见,当基础情况成立且递推关系成立时,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所有自然数n均成立。
二、证明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递推数列,定义为F(n) = F(n-1) + F(n-2),其中F(1) = F(2) = 1。
我们使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斐波那契数列的另一个性质:F(n) < 2^n,对于所有n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成立。
首先,我们验证基础情况,即当n=2时,F(2) = 1,而2^2 = 4,显然F(2) < 2^2。
接下来,我们假设当n=k时,F(k) < 2^k成立。
07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找准起点 奠基要稳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 其格式主要有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1)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如 n0=1或2等)时结论正确; 验证初始条件 (2)假设n=k时结论正确,在假设之下,证明n=k+1时结论也 正确; 用上假设 假设推理 递推才真 (3)由(1)、(2)得出结论. 点题
2
k 1
2 2 2 k ≥ k 5 k k 2 k 1 ( k 1)
k 2
2 2
2
这就是说,当n=k+1时,命题也是正确的. 由(1)和(2)可以断定,这个命题对 于所有大于或等于5的正整数n都正确。
例4.求证:凸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为
f (n) n ( n 3) 2 , (n ≥ 4)
f (n) 1
1 2
2
1 3
1 n
, 求证
:
1
f (2 )
n
n 2 2
( n 1).
证:(1)当n=2时, f ( 2 ) f ( 4 ) 1 2 3 4 2 12 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2)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当n=k+1时, 1 有: 1 1
1
2
13
2
2
35
n
2
( 2 n 1)( 2 n 1)
n n
2
4n 2
( n N ).
*
(1)当n=1时,由上面解法知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时结论正确,即:
1
2
13
2
2
2
35
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应用一、定义与概念1.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得出一般性结论。
2.数学归纳法:一种特殊的归纳法,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
二、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1.验证基础情况:证明当n取最小自然数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
3.归纳步骤: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4.结论:由数学归纳法原理,得出结论:命题对所有自然数n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的应用1.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函数的性质: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函数性质。
3.求解几何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命题。
4.解决递推关系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求解递推关系式的解。
四、数学归纳法的注意事项1.确保基础情况和归纳假设的合理性。
2.归纳步骤的证明要严格,避免出现漏洞。
3.注意数学归纳法只适用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五、常见错误与误区1.基础情况未验证或验证不充分。
2.归纳假设错误,导致整个证明过程失效。
3.归纳步骤证明不严谨,无法推出结论。
4.将数学归纳法应用于非自然数的情况。
六、归纳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发现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式。
3.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4.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尤其在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时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归纳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证明对于任意自然数n,下列等式成立:1^3 + 2^3 + 3^3 + …+ n^3 = (1 + 2 + 3 + … + n)^2。
答案: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解题思路:首先验证基础情况,即n=1时等式成立。
然后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3 + 2^3 + 3^3 + … + k^3 = (1 + 2 + 3 + … + k)^2。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在代数学和数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初中数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学数学中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数学归纳法解题。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通常用于证明由自然数组成的数列或命题,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步: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
第二步:假设当n=k(k≥1)时命题成立,并用此假设来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第三步:由第一、二步可知,对于集合{1,2…}中的每一个正整数n,命题成立。
二、应用举例1.证明1+2+…+n=n(n+1)/2对于此题,我们可以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步骤逐步解题。
第一步:当n=1时,1=1(1+1)/2,命题成立。
第二步:假设当n=k时1+2+…+k=k(k+1)/2,根据假设,当n=k+1时:1+2+…+k+(k+1)=(k)(k+1)/2+(k+1)=(k+1)(k/2+1)=(k+1)((k+1)+1)/2命题成立。
第三步:由第一、二步可知,对于集合{1,2…}中的每一个正整数n,命题成立。
因此,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1+2+…+n=n(n+1)/2。
(注:此处省略了对不符合条件的情况的讨论)2.证明以下命题成立2的n次方大于等于n+1,其中n为正整数。
第一步:当n=1时,2的1次方大于等于1+1,命题成立。
第二步:假设当n=k时,2的k次方大于等于k+1,根据假设,当n=k+1时:2的k+1次方大于等于2(k+1)而(k+1)+1=k+2因此,当n=k+1时,命题成立。
第三步:由第一、二步可知,对于集合{1,2…}中的每一个正整数n,命题成立。
因此,命题为真。
三、数学归纳法的要点虽然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简单的证明方法,但是正确的运用还有一定难度。
下面是数学归纳法中需注意的要点:1.首先要确保递推式适用于所有的正整数。
2.要明确所要证明的命题。
3.要分清递推式、递推式中的变量和由递推式推出的式子。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通常用于证明关于自然数的命题。
借助数学归纳法,我们可以通过证明命题在第一个自然数上成立,并证明若命题在某个自然数上成立,则它在其后的自然数上也成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论和组合数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 第一步(基础步骤):首先证明命题在第一个自然数上成立。
这个步骤相对简单,通常可以直接验证或用简单的计算来证明。
2. 第二步(归纳假设):假设命题在某个自然数k上成立,即假设命题P(k)为真。
这一步是数学归纳法的关键,也是证明的关键所在。
3. 第三步(归纳步骤):基于归纳假设,证明命题在k+1上也成立,即证明P(k+1)为真。
这个步骤通常需要用到归纳假设以及一些合适的数学推理方法,如代入法、化简法等。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扎实的证明结构,将命题在所有自然数上的成立进行了推演和证明。
二、数学归纳法在数论中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数论中常见的数学归纳法应用场景: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首先在第一个自然数上验证公式的成立,然后利用归纳假设证明公式在k+1上也成立。
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在所有自然数上成立。
2. 数学归纳法证明整数幂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数幂的一些性质,如指数幂相乘、指数幂相除、指数幂的乘方等。
通过归纳假设和适当的数学推理,我们可以确保这些性质在所有自然数上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除了数论,数学归纳法在组合数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组合数学中常见的数学归纳法应用场景:1. 证明集合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集合的基本性质,如幂集的元素个数、集合的包含关系等。
通过基础步骤、归纳假设和归纳步骤,我们可以逐步证明集合的性质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具体常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几何中计算问题,数列的通项与和等.上述过程主要体现在数学归纳法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主要是证明恒等式的一些例子,下面我们看看数学归纳法应用的其他类型.(1)证明恒等式(略)(2)证明不等式. 例题:记()11111,23n S n n N n =+++⋅⋅⋅+>∈,求证:()212,2n n S n n N >+≥∈. 证明:(1)当2n =时,2211125211234122S =+++=>+,∴当2n =时,命题成立. (2)设n k =时,命题成立,即2111112322k k k S =+++⋅⋅⋅+>+,则当1n k =+时,121111111123221222k k k k k S ++=+++⋅⋅⋅++++⋅⋅⋅+++ 11121111112212222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 故当1n k =+时,命题也成立.由(1),(2)可知,对n N ∈,2n ≥,212n n S >+. 注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不等式,经常要用到“放缩”的技巧.(3)证明数或式的整除性例题:求证:()()2111n n a a n N -+++∈能被21a a ++整除证明:(1)当1n =时,()21111211aa a a ⨯-+++=++,命题显然成立. (2)设n k =时,()2111k k a a ⨯-+++能被21a a ++整除.则当1n k =+时,()()()2122121111k k k k a a a a a a +-++++=⋅+++()()()()212212111111k k k k a a a a a a a ---+⎡⎤=+++++-+⎣⎦ ()()()212112111k k k a a a a a a --+⎡⎤=++++++⎣⎦由归纳假设,以上两项均能被21a a ++整除,故1n k =+时,命题成立.由(1),(2)可知,对n N ∈,命题成立注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经常要用到“凑”的技巧.(4)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例题: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a =,112n n a a +=- (1)求:2a ,3a ,4a(2)推测通项n a 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答案】(1)由112n n a a +=-,可得212a a =-,31213222a a a a-==---,4132243232a a a a a-==---- (3)推测()()()121n n n a a n n a---=--,证明如下: ①当1n =时,左边1a a ==,右边()()()1112111a a a ---==--,结论成立 ②设n k =时,有()()()121k k k a a k k a---=-- 则当1n k =+时 ()()()()()()()1112122211221k k k k a a k k a a k k a k k a k k a+--===----------⎡⎤⎡⎤⎣⎦⎣⎦--- ()()11k k a k ka --=+-. 故当1n k =+时,结论成立.由①,②可知,对n N ∈,都有()()()121n n n a a n n a---=-- (5)证明几何命题例:平面内有n 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交于两点,且无任何三个圆交于一点,求证:这n 个圆将平面分成22n n -+个部分.略证:设n k =时,k 个圆将平面分成22k k -+个部分,则当1n k =+时,第1k +个圆1k C +交前面k 个圆于2k 个点,这2k 个点将圆1k C +分成2k 段,每段将各自所在区域一分为二,因此增加了2k 个区域,于是这1k +个圆将平面分成222k k k -++个部分,即()()2112k k +-++个部分.。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一、引言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它的思想是通过证明某个命题在第一个条件下成立,再证明如果第k个条件成立,则第k+1个条件也成立,从而推导出该命题对所有条件都成立。
本文将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具体例子加深理解。
二、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基础步骤、归纳假设和归纳步骤。
基础步骤:首先证明命题在第一个条件下成立。
这个步骤是数学归纳法的起点,也是保证后续推理正确性的基础。
归纳假设:假设命题在第k个条件下成立,即假设P(k)成立。
这个假设是数学归纳法的关键,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命题在下一个条件下是否成立。
归纳步骤:证明命题在第k+1个条件下也成立,即证明P(k+1)成立。
通过利用归纳假设和数学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三、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例1:证明1+2+3+...+n = n(n+1)/2基础步骤:当n=1时,左边等于1,右边等于1(1+1)/2,显然相等。
归纳假设:假设1+2+3+...+k = k(k+1)/2成立,即假设P(k)成立。
归纳步骤:我们需要证明1+2+3+...+k+(k+1) = (k+1)(k+2)/2成立,即证明P(k+1)成立。
根据归纳假设,我们知道1+2+3+...+k = k(k+1)/2,所以1+2+3+...+k+(k+1) = k(k+1)/2+(k+1) = (k+1)(k+2)/2。
由此可见,当P(k)成立时,P(k+1)也成立。
因此,根据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1+2+3+...+n = n(n+1)/2对所有正整数n 成立。
例2:证明2的n次方大于n,对所有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n成立。
基础步骤:当n=4时,左边等于16,右边等于4,显然2的n次方大于n。
归纳假设:假设2的k次方大于k成立,即假设P(k)成立。
归纳步骤:我们需要证明2的(k+1)次方大于(k+1)成立,即证明P(k+1)成立。
数学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证明一个命题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成立,然后证明在这个情况下成立的话,那么在下一个情况下也会成立,从而推导出这个命题对于所有情况都成立。
1. 数字模式的发现与总结
数学归纳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总结数字模式。
通过观察一些自然数的规律,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验证这些规律是否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
例如,学生通过观察一些连续正整数的平方数的差值,可以发现这些差值是等差数列,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对于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2. 公式的推导与验证
3. 等式的证明
数学归纳法可以用于等式的证明。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自然数的奇数和是一个平方数,即1+3+5+...+(2n-1) = n^2。
通过归纳基础和归纳步骤的证明,学生可以得到这个等式的正确性,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归纳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帮助学生观察规律、总结规律、证明规律,数学归纳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证明当某个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数成立时,就可以推出它对于下一个数也成立。
本文将探讨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归纳原理的证明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证明当n等于某个特定值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通过这个假设,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这样就完成了对于所有正整数的证明。
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数学归纳法通常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步骤证明当n等于某个特定值时,命题成立。
这称为基础步骤,也是归纳法的起点。
步骤二:归纳假设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
这称为归纳假设,是归纳法的关键。
步骤三:归纳步骤通过归纳假设,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这称为归纳步骤,是归纳法的核心。
三、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例子一:证明1+2+3+...+n=n(n+1)/2我们首先证明基础步骤,当n=1时,等式左边为1,等式右边为1(1+1)/2=1,两边相等,命题成立。
假设当n=k时,1+2+3+...+k=k(k+1)/2成立,我们通过归纳步骤来证明当n=k+1时,1+2+3+...+(k+1)=(k+1)((k+1)+1)/2也成立。
根据归纳假设,1+2+3+...+k=k(k+1)/2,我们将等式两边加上(k+1),得到1+2+3+...+k+(k+1)=k(k+1)/2+(k+1)。
化简得到,1+2+3+...+k+(k+1)=(k^2+k+2k+2)/2=((k+1)(k+2))/2=(k+1)((k+1)+1)/2。
由此可见,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数学归纳法,对于所有的正整数n,等式1+2+3+...+n=n(n+1)/2成立。
例子二:证明2^n>n^2对于所有n>=4成立首先证明基础步骤,当n=4时,等式左边为2^4=16,等式右边为4^2=16,两边相等,命题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用于证明一类问题的成立。
它是将研究对象分为基本情况和归纳步骤两个部分,通过证明基本情况的成立和归纳步骤的正确性来证明问题的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能够深入到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数学归纳法是基于自然数的性质展开推理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命题在自然数1上成立,并且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n成立时,它在自然数n+1上也成立,那么这个命题对于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基本情况的证明、归纳步骤的证明和总结。
数学归纳法的最基本形式是强归纳法,也称为完全归纳法。
强归纳法的证明分为两个步骤:基本情况的证明和归纳步骤的证明。
基本情况的证明是证明命题在某个基本情况上成立,通常是在n=1时成立。
归纳步骤的证明是证明,如果命题在n=k上成立时,在n=k+1上也成立。
通过这两个步骤的证明,就可以得出结论,命题对于所有自然数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首先是最简单的例子,证明1+2+3+...+n = n(n+1)/2。
我们首先证明基本情况,当n=1时,等式成立。
然后我们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2+3+...+k = k(k+1)/2。
接下来我们证明,在n=k+1时等式也成立,即1+2+3+...+k+(k+1) = (k+1)(k+2)/2。
我们将左边的等式拆分成两部分,前面的1+2+3+...+k,根据我们的假设等于k(k+1)/2,后面的(k+1)直接合并到(k(k+1)/2)的后面,得到(k(k+1)/2)+(k+1) = (k+1)(k+2)/2,证明了当n=k+1时等式成立。
最后通过基本情况和归纳步骤的证明,我们得出结论:1+2+3+...+n = n(n+1)/2 对于所有自然数n 成立。
除了数列求和的例子,数学归纳法还可以应用于证明不等式、恒等式等各种数学问题。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它基于数学归纳原理。
数学归纳法主要分为弱归纳法和强归纳法两种形式。
弱归纳法用于证明对于所有自然数n都成立的命题,而强归纳法可以用于证明对于所有整数n都成立的命题。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证明当n取某个确定的值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当n取某个确定的值k时命题也成立,即假设命题在n=k时成立。
然后利用这个假设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即证明命题在n=k+1时成立。
这样就完成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
数学归纳法常用于证明整数性质、集合性质、不等式、等式等各类数学命题。
下面分别以几个例子来说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首先考虑一个经典的例子:证明对于任意自然数n,1+2+3+...+n = n(n+1)/2。
我们首先验证当n=1时等式成立:1 = 1*(1+1)/2,等式两边相等。
然后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2+3+...+k = k(k+1)/2。
我们来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1+2+3+...+k+(k+1) = (k+1)(k+2)/2。
根据假设,我们可以将等式左边的1+2+3+...+k替换为k(k+1)/2,得到k(k+1)/2+(k+1) = (k+1)(k+2)/2。
化简得(k^2+k+2k+2)/2 = (k+2)(k+1)/2,等式两边相等。
因此,根据数学归纳法可知对于任意自然数n,1+2+3+...+n = n(n+1)/2。
接下来考虑一个关于集合性质的例子:证明任意n个集合的交集非空。
我们首先验证当n=2时命题成立:假设A和B是任意两个集合,根据集合论的基本性质,如果A和B的交集为空集,则A和B的并集中的元素个数等于A和B的元素个数之和。
而对于任意两个非空集合,它们的并集中的元素个数大于它们的元素个数之和。
因此,如果A和B的交集为空集,则它们的并集中的元素个数等于A和B的元素个数之和,即A和B的并集非空。
因此,当n=2时命题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 巧和经验,有时需要对问题进行 适当的转化和构造,以适应归纳 法的应用。同时,使用数学归纳 法时需要注意初始条件和递推关 系的正确性,以确保结论的正确 性和可靠性。
数学归纳法的未来发展
随着数学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数学归纳法可能会与其 他数学方法和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丰富和完善的证明方法体系。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列、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等数学问题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有限步骤来 证明无限的问题。
数学归纳法包括两个步骤: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其中基础步骤是证明数列或组合数学等问题的起始 值或最小值,归纳步骤则是通过假设某一特定值成立,来证明下一个特定值也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THANK YOU
感谢聆听
80%
确定起始值或最小值
根据问题性质,确定起始值或最 小值,并对其进行证明。
100%
归纳假设
假设某一特定值成立,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推导。
80%
归纳步骤
利用归纳假设,推导出下一个特 定值也成立,从而完成归纳过程 。
0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组合数学问题
总结词
数学归纳法在组合数学问题中,主要用于证明与组合数相关的恒 等式或不等式。
详细描述
通过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组合恒等式,如二项式定理、组合恒 等式等。这些恒等式在组合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排列组合 、概率论等领域。
数列求和问题
总结词
数学归纳法在数列求和问题中,主要 用于证明数列的求和公式或研究数列 的收敛性。
详细描述
通过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数列的求 和公式,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 和公式。此外,数学归纳法还可以用 于研究数列的收敛性,如判断数列是 否收敛、求极限等。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明方法,它常被用于证明自然数性质的成立。
数学归纳法基于两个步骤:基础步和归纳步。
基础步是验证当n取某个特定值时,命题成立;而归纳步是假设当n取某个值时,命题成立,并证明当n取该值加1时,命题也成立。
本文将介绍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一、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可以用以下三步来概括:1. 基础步:证明当n取某个特定值时,命题成立。
2. 归纳假设:假设当n取某个值时,命题成立。
3. 归纳步:证明当n取该值加1时,命题也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在许多数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将介绍数学归纳法在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以及整数性质等几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1. 数列数学归纳法在数列中的应用非常常见。
一个数列可以看作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串数字或者数学表达式。
使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数列中某个特定的性质适用于所有项。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也是数学归纳法经常应用的领域之一。
在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而在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的某些性质适用于所有项。
3. 整数性质数学归纳法在证明整数性质方面也非常有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为正整数时,2的n次方可以整除2的n+1次方。
通过基础步和归纳步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证明这个整数性质的成立。
三、数学归纳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尽管数学归纳法在许多证明问题中非常有用,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数学归纳法只适用于自然数证明,无法推广到负整数或分数。
其次,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需要明确指定基础步、归纳假设和归纳步,否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使用数学归纳法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结论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通过基础步和归纳步的推导,可以证明自然数性质的成立。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引言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通过证明某个命题在基础情况下成立,并证明在某个情况下命题成立时,下一个情况也成立,从而推断该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本文将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基础情况:证明命题在某个基础情况下成立。
2. 归纳假设:假设命题在某个情况下成立。
3. 归纳步骤:证明在归纳假设成立的情况下,下一个情况命题也成立。
4. 综合结论:根据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可以得出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证明数学公式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各种数学公式的正确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自然数的加法公式:对于任意自然数n,1+2+...+n = n(n+1)/2。
首先,在基础情况下,当n=1时,等式左边为1,右边为1,两边相等。
然后,假设等式对于某个自然数k 成立,即1+2+...+k = k(k+1)/2。
我们需要证明等式对于k+1也成立。
根据归纳假设,1+2+...+k = k(k+1)/2,那么1+2+...+k+(k+1) = (k+1)(k+2)/2,即等式对于k+1也成立。
因此,根据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对于任意自然数n,1+2+...+n = n(n+1)/2。
2. 证明命题的正确性数学归纳法也可以用来证明各种命题的正确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对于任意正整数n,2^n > n。
首先,在基础情况下,当n=1时,等式左边为2,右边为1,2>1成立。
然后,假设等式对于某个正整数k成立,即2^k > k。
我们需要证明等式对于k+1也成立。
根据归纳假设,2^k > k,那么2^(k+1) > 2k。
由于k是正整数,所以2k > k+1,所以2^(k+1) > k+1,即等式对于k+1也成立。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解决各类问题。
1、推理问题:使用数学归纳法可以快速地推理出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如:设f(n)表示一个函数,若f(1)=2,f(2)=6,f(3)=3;则可使用数学
归纳法推出f(n)=2n+1,注意n≥1。
2、极限问题:对于极限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更快捷地得到结果。
例如:当n→+∞时,求函数f(n)的极限:f(n)=n^2+2n,可使用数学归
纳法推出极限为+∞
3、方程组求解问题: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解决方程组的求解问题。
例如:有n个方程,每个方程有m个未知数,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快速
地求出这n个方程的解。
4、数列问题: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求解等差、等比等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最大项和最小项等属性。
很多高中数学问题都可以应用数学归纳法解答,并且数学归纳法是高
效的,易于理解,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学习和科学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从一般原理到具体问题的推理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在中学数学中,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首先,数学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项数较多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
例如,我们知道一个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那么就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这一定理,
即对于任意的n,Sn等于n项的第一项和最后一项的和乘以n除以2。
其次,数学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函数的求导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任意的函数f(x),当x取任意值时,其导数f'(x)的值是不变的。
最后,数学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证明任意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π,通过数学归纳法,我们可以证明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都是(n-2)π。
以上就是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一
些概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姓名 甘国优 指导教师 赵慧炜中文摘要: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证题的方法,其应用极为广泛.本次主要简述了数学归纳法的简略步骤:观察(探索)﹑归纳﹑猜想﹑证明于一体的数学思想,体现出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思路.并归纳总结了数学归纳法解决代数恒等式﹑几何等方面的一些简单应用问题的方法,对应用中常见的误区加以剖析,以及介绍一些证题方法技巧,有助于提高对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步骤;证明方法.Abstract: Mathematical induction is a common evidence method in mathematics, it is have very broad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author research into the step of the Mathematical induction , it includes summariz ,evidence and guess embody the idea of the evidence of mathematical induction. Also at here ,we summariz the method of the mathematical induction application in solve algebra identities , geometric ,order and portfolio ,and so on .also analyze the common errors on application and into duct skill of the proof ,proof of skills introduced. It is help to increased the level of the Mathematical induction’s application .Key words :Mathematical induction; Steps ; Proof.引言演绎和归纳是人在思维过程中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中两种基本的方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他有着其他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也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完全归纳法.我们在学习运用数学归纳法应具备两个条件:①当1n =时,这个命题为正确的(奠基),②当n k =时,这个命题也为正确的.推出当+1n k =时,这个命题也为正确的(递推).通过“递推”链接,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抽象的进行数学归纳.首先我们要了解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的思想,由思想转换为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我们在中学所学习的比较浅显,因此需要进行整理疏通总结,并学以致用其思想,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所需的一些问题进行整理,了解数学归纳法在中学代数及几何问题方面的应用更深刻总结数学归纳法的重难点及解题技巧,选取典型例题来体现这一思想,抓住其最基本的步骤并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方法.1 数学归纳法的概论1.1 数学常用证明方法数学是门极其注重学习方法的学科,数学恒等式的证明使这些方法体现的完美无缺,而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有以下几种;1.1.1 演绎推理由一般推理到特殊的推理方法称为演绎推理,又叫演绎法.1.1.2 归纳推理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称为归纳推理法,又叫归纳法.其中归纳法又分为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1.1.3 完全归纳法探讨事物的全部特殊情况后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称为完全归纳法,又叫枚举法.1.1.4 不完全归纳法由某类事物中一部分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此类事物全部都具有这种属性的归纳推理方法称为不完全归纳法.1.1.5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证明是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常用来证明不等式成立和数列通项公式成立)1.2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数学归纳法定义: 是一种先得出首个例子的正确性,再通过递推的方式证明命题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以考察特殊、个别的情况后作出的判断作为基础.再从这些个别情况的判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也可以说,它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当n=1正确时,若在n=k正确的情况下,n=k+l也是正确的,便可递推下去.虽然我们没有对所有的自然数逐一的加以验证,但事实上,这种递推就已经把所有自然数都验证了,这种方法就是数学归纳法.2 数学归纳法的背景与原理2.1背景数学归纳法最早的痕迹可以在古希腊时代和印度的著作中找到丝缕痕迹,如欧几里德素数无限的证明中和印度婆什迦罗的“循环方法”都可以找到这种痕迹.有资料和数据表明,在中世纪伊斯兰数学中就已经比较清晰、广泛地使用了数学归纳法中归纳推理.而数学归纳法真正明确使用的是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工程师莫洛里科斯,而他也尚未对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归纳奠基和归纳推理两个步骤进行清楚的阐述.真正清楚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两步的应是17世纪的数学家帕斯卡,最早是他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用两步确定下来.而“数学归纳法”名称是英国数学家提出的, 并由英国教科书作者普遍使用并推广.数学归纳法的严格建立,是对无穷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数的理论充分发展后才得以完成.十七世纪后,数学归纳法有了明晰的框架,后来发展出了最小数原理、第一和第二数学归纳法、递减归纳法、螺旋归纳法、倒推纳法、跳跃归纳法、双重甚至多重归纳法等多种形式的数学归纳法.至1889年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发表《算术原理新方法》,给出自然数的公理体系,使数学归纳法有了一个合理、准确的理论基础.归纳法的逻辑是指从有限的特殊事例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从肯定全体对象中的有限的个别事物到肯定全体对象.但数学归纳法并不具备这些特性.演绎法是由一般到具体结论的推理方法,演绎推进的前提必然蕴涵结论。
从数学归纳法的推理过程来考察,还是从它的理论根据来考察,数学归纳法本质上都是一种演绎法。
现代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有这样评论“数学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对特例进行观察和综合后以发现一般规律的过程.它仅在数学中用以证明某类定理.从名称上看,二者有联系, 但二者在逻辑方面的联系很少。
而两者之间还有某种实际联系;我们常把两种方法一起使用.”2.2原理所有数学都始于计数,计数就是把要计数的对象集合与几个起始自然数1,2,3,4,5...一一对应的过程.我们用N表示自然数这个无限集合,自然数N的一个基本性质是良序性,下面将对自然数的良序性进行形式化的论述,并且把它作为一个关于N的公理.对于任何系统,公理是无需证明即为真的命题.为了对一个系统(这里指自然数)进行推理,首先需要对该系统做一些假设.尽管这些基本的假设常常不容易一眼就看出,但它应该是“合理的”和“显而易见为真的”.良序原理:自然数集N的每个非空子集都有一个最小元素.显而易见,自然数N的任何子集都可以通过列出实际元素的方式给定,即使对于不易直接定义的集合,该定理依然有效.例如,当x和y可取任意整数时,考虑1228所表示的所有自然数集合.从定义看该集合的范围并不明显,但是x y根据良序原理,由于该集合非空(注意这很重要),集合中必有一个通过该方式表示的最小自然数.(当然,求具体的最小自然数的值是另外一回事.注意良序原理保证有一个最小数存在,但绝对没说如何去计算它.)从数学归纳法的发现、发展到应用;从数学归纳法理论基础到实际教学;从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基础到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时遇到的心理问题。
要清楚相关知识又何止这些呢?实际上,只有清楚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每一个知识点的应用范围,以及每一个知识点的所以然,方能更好去解决问题.3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若把需证明的命题记作p(n),那么数学归纳法的步骤为:(1) 证明当n=1时,p(n=1)成立.(2)假设n=k(*k N ∈且k ≥0)时,命题成立,即p(k)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3)根据(1)、(2) 当k ≥0且 *k N ∈ 时 ,即p(n)成立.运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 以上这三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步骤(1)时是正确的奠基步骤,称之为归纳基础, 步骤(2)反应了递推关系,即命题的正确性具有传递性作用.步骤(3)是将步骤(1)与步骤(2)组合完成数学归纳法中递推的全部过程,所以三个步骤必不可少.4 易错分析刚刚接触数学归纳法时容易出现对步骤把握不清的现象,下面针对几种常见错误进行分析.4.1 弄不清n k =到1n k =+时的式子变化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n+n)=213(21)n n n n ++⋅⋅- ,从“k ”到“1k +”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A .2(21)k + B.2(1)k + C.211k k ++ D.231k k ++ 错误解法:n k =时,式子左端(1)(2)()(1)(2)(3)2k k k k k k k k +++=+++ ,1n k =+时,式子左端为(1)(2)(11)k k k k +++++ 故选B .分析:1n k =+时,左端第一个因式也有所变化,不能简单地看后面的因式. 正确解法:当n k =时,左端为(1)(2)2k k k ++ 为从1k +到2k 连续整数的乘积.4.2 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忽略了n k =时的假设条件.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N ∈时, 1111335(21)(21)21n n n n +++=⨯⨯-⨯++ 错解:(1)当n=1时,左边=11133=⨯,右边=13,等式成立. (2)假设(1n k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1111335(21)(21)21k k k k +++=⨯⨯-⨯++则当1n k =+时,11111335(21)(21)(21)(23)k k k k ++++⨯⨯-⨯++⨯+ =11111111(1233521212123k k k k -+-++-+--+++ ) =11(1)223k -+=12(1)1k k +++. 所以1n k =+时,等式成立综上所述 当*n N ∈时,1111335(21)(21)21n n n n +++=⨯⨯-⨯++ 成立 分析:在证明1n k =+等式成立时,没有用到归纳假设正解:(1)当1n =时,左边=113⨯=13=右边,等式成立. (2)假设(1n k k =≥,*k N ∈)时,等式成立,121(21)(23)k k k k ++++=(23)1(21)(23)k k k k ++++=2231(21)(23)k k k k ++++=123k k ++=12(1)1k k +++. 所以1n k =+时,等式也成立.综上所述,对一切*n N ∈,1111335(21)(21)21n n n n +++=⨯⨯-⨯++ 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要运用“归纳假设”,没有“归纳假设”的证明不是数学归纳法. 5 运用数学归纳法的典型例题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tan tan 2tan 2tan3tan(1)tan()n n αααααα+++- =*tan()(tann n n N α-∈,2)n ≥ 分析:本题第一步的验证要取2n =,在第二步的证明中应在归纳假设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正切的和角公式.证明:(1)当2n =时,右边=tan 22tan αα-=2221tan α--=222tan 1tan αα-=tan tan 2αα =左边 则等式成立.(2)假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即tan tan 2tan 2tan 3αααα++ tan(1)tan()k k αα+- =tan()tan k k αα-. =tan()tan k αα+[]tan(1)tan()(1)tan (1)k k k k k αααα+--++-=tan(1)(1)tan k k αα+-+. 点评:本题在第(2)步的证明过程中使用了正切和差角的变形形式,即1tan(1)tan()k k αα++ =[]tan(1)tan()tan (1)k k k k αααα+-+-.因此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三角命题时,应针对1n k =+时命题的特征,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三角公式.证明三角恒等式时,常动用有关三角知识、三角公式及三角的变换法.例4:求证: 11112446682(22)n n ++++=⨯⨯⨯+ *()4(1)n n N n ∈+ 证明:(1)当n=1时,等式左边= 11248=⨯ ,右边= 114(11)8=⨯+,等式成立. (2) 假设*()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11112446682(22)k k ++++=⨯⨯⨯+ *()4(1)n n N n ∈+ 由(1)和(2)可知*()n N ∈等式均成立.6 中学数学中数学归纳法的用途在讨论涉及正数无限性的问题时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及其重要的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它的作用和地位可以用三个方面来体现:(1)中学数学中的许多重要结论,如等比数列的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等差数列与,二项公式定理等等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而完全归纳法得到的一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也常应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2)运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许多数学问题.既可以开阔眼界,又可以受到推理论证的训练.对于一些用常规的分析终合法不好证明的题,用数学归纳法往往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结果.(3) 在进一步学习数学时数学归纳法会经常用到,因此掌握这种方法可以为今后的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7 数学归纳法在几何方面的应用7.1 数学归纳法在几何中的意义归纳法是由特殊得出一般结论的归纳推理方法,一般性结论的正确性是依靠个别结论的正确性.所以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是证明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是真命题.它在本质是与数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数学归纳法可以应用到数学的各个分支,在几何中也不例外.数学归纳法是用于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命题的正确性方法.它的操作步骤简单、明确,证明过程一般可分以下两个步骤:1.对于命题有意义的最小值,直接验证命题是正确的.2.证明如果命题对任一自然数成立,那么论断必然成立.7.2数学归纳法在几何中的应用7.2.1应用数学归纳法作计算例5:平面上有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半圆,其中任意两个都相交,且都在直线的同侧,问这些半圆被所有的交点最多分成多少段圆弧?解:设半圆的交点最多将半圆分成若干段圆弧,如下图所示.图1图2图3容易发现222======(2)42,(3)93,(4)164.f f f由此可以猜测n个半圆互相分成圆弧段最多有2=≥()(2)f n n n证明:由题意知(1)当n=2时,结论成立.(2)假设当n=k 时,结论成立,(平面内满足条件的k 个半圆互相分成的圆弧最多有2()f k k =.)那么当n=k +1时,第k+1个半圆与原k 个半圆均相交,可获得最多圆弧段,任意三个半圆不能交于一点,所以第k+1个半圆把原k 个半圆中每个半圆的某一段圆弧都一分为二,这样就多出了k 条圆弧;而原k 个半圆又把第k+1个半圆分成了k+1段圆弧,这样又多出了 k+1条圆弧.故 22(1)1(1)f k k k k k +=+++=+.这就是说,当n=k+1时结论也成立.根据(1) 和(2) 可知,满足条件的 n 个半圆被所有交点最多分成 2n 段圆弧. 8 结 论数学归纳法主要针对一些与自然N 的相关命题,所以在证明和自然数N 有关的恒等式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它的两个步骤必不可少,第一步命题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命题递推的依据,也是证明的关键和难点,同时,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和格式是数学归纳法的特征,如n=k 时的假设是第二步证明n=k+1的“已知”,证明时一定要用到它,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在证明n=k+1时命题成立,要用到一些技巧,如:一凑假设,二凑结论,不等式的放缩、等价转化、拆项、加减项等,但这些解题技巧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证明三角恒等式时常用到有关三角公式、三角知识以及三角的转换等.通过这些变换可更简单便捷的让命题得证.总的来说记住三句话:“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写结论时莫忘掉”,我们这样才可以较好的运用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题方法,更是中学数学的重难点知识之一,它在开阔眼界,训练推理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中学数学中,数学归纳法对于许多重要的结论,如等比数列的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二项公式定理以及差数列等,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熟悉又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当然不仅在中学数学中,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数学归纳法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