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识简介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议论文基本常识

议论文基本常识

议论文基本常识议论文基本常识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二.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的论点要求正确、鲜明;1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类型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论点必须是陈述句,它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往往是一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2论点与论题区别: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2形式不同: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题的出现常常是一个短语;3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3论点位置①经常放在文章开头;②放在文章中间;③放在文章结尾;④标题直接提出;⑤需要读者概括的4提出论点的方法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②文章的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的结尾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④列举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⑤列举生活实例或引用故事童话、寓言等引出中心论点;⑥引用名言、警句提出中心论点;提炼和概括论点的方法如下:1从位置上寻找:①标题、②开头“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该”等、③文章中间〖很少出现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④结尾关注“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2研究论点与论题: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3分析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摘录分论点此类文章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然后、第三再次、接着、最后等;注意:①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找出来即可;②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③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2.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服力;没有根据的论点,即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1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②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2应该注意:①无论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一篇文章中,而是通过些议论性的语言将它与中心论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时候,不能采用只堆砌事实,形成论点加例子的形式;应该在叙述事例之后,对事例加以分析,揭示这个事例与论点的关系,以理服人;在使用道理进行论证的时候,不可空发议论,要注意联系实际②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的内容③能分析论据的典型性、有广泛性、真实性,普遍性,有说服力④能围绕中心论点另举论据☆概括、分析、补写论据的方法如下:1概括事实论据的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全文中心论点或该段中作者的观点;第二步,找出论据包含的两大要素——人物、事件,如果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也要找出来;第三步,采取“人物+事件”的基本格式进行表达,要求语言尽可能简洁,还要紧扣该段中作者的观点; 2分析论据内容及其作用的步骤:第一步,明确论据类型,回顾其一般作用;第二步,采取下列格式作答: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中心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要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的作用;3补写论据的基本原则:紧扣中心论点,如果该段中有分论点,则要紧扣分论点;基本方法:①补写事实论据可采取“人物+事例+简短评价”答题格式,做到所选事例典型、真实,表述语言简洁概括;②补写道理论据要选择大家熟知的名言警句、格言、定理等,做到书写准确,有出处的一定要写清出处;补充说明:①一定要看清楚补充论据的要求,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②列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③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特别提醒:有些同学会因对论点与论据之间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理解不深入,在分析论据作用、概括或补写论据时,往往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置之不理,使得补充的论据与论点不一致或论据分析“无所依傍”,造成失分;常见题型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论据填事实或道理,是为了从填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方法:依据论点、论据的知识点去确定答案;变式题型1:××论据能否去掉一个一般不能去掉;原因:作者从古今中外、正反、不同身份等角度论证的,去掉后不全面,缺乏代表性,使论证不充分严密;变式题型2:××论据能否互换一般不能;原因:⑴结构上:与前文某些词句依次照应或有古今中外顺序,互换后结构不严谨;⑵内容上:此论据是为了证明……的小观点,不能证明另外一段的观点;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题型应对技巧:①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者就是按照前文或后文中的一句话的内容来进行安排;②论证角度:正面、反面、不同种类等;③论证的观点及其关系多为递进答题模式:不能调换不能删,因为它们是按照顺序或分别从角度来论证观点,使论证更加全面、严密;3.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②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2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时,就要独立出来,其作用在于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方法如下:1论证方法的判断:①回顾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判断依据;②细读文段,对号入座;议论文析事说理上的逻辑顺序一般总是先提出一个问题,提出议论的对象,回答“是什么”;接着分析说理,根据不同的议论内容,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从各个方面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回答“为什么”,这部分是议论的主体;最后是根据议论过程进行综合,或总结全文,或照应全文,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使文章的议论前后贯通,使开头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回答“怎么样”;议论文展开论述的逻辑顺序,大致可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就产生并制约着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引论—本论—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四种;1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并列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分论点并列式,二是论据并列式;2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它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3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a总分总式 b总分式 c分总式;4对照式是指文章一般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开头的一般作用:①提出中心论点;②引出论题;这两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式,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轶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有的是通过社会现象等等;答题规范格式: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结尾的一般作用: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结论;②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四.议论文语言特色1.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1准确——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2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3鲜明——①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②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4概括简洁——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2.语言特色考查命题形式;1①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从,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2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3解答词语顺序类题型可按以下思路:①解释词语的含义;②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可按照“解释词语+表达内容+语言严密性”的格式作答;〖分析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4解答句子顺序调整类题型可按以下思路:①按逻辑顺序;②找标志性词语;③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的连贯性……5语句含义分析题: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结合句子所在段落的内容,理解句中的关键词,深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或深层含义;6给文章拟写一个标题;解答此类题可以把文章的中心论点加以概括、提炼即可;注意试题有无附加条件,如,限定字数、规定成语或短语、采用文中的语句等;7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类题型的答题方法有二:①一是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 ②二是从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所得答案的正误;。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







可以用以下方法找出论点: 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 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 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 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4、归纳分论点。 注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或陈述,有 明显的倾向性,在形式上论点应是一个完 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 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议论文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 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二、议论文的分类: 广义上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 术论文。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 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 正确的论证方式。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 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 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 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 同的论证方法。


三、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 概括性。 四、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的问题。 (一)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 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 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从 属于中心论点,是作者阐明中心论点的几不方面, 同时也是该部分的论点。


(三)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基本常识

议论文基本常识

议论文基本常识一.议论文知识要点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1.议论文也称论说文,他是一种议事说理的文章。

它包括杂文,政论文,读后感。

二.议论文的结构1.三段论:引论,本论,结论三.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四。

议论文论证的结构形式(重点)1.总分总2.并列式3.层进式3.对照式五.议论文的论证方法1.立论----作者自己直接提出的论点加以论证2.驳论----借对方的错误观点再加以驳斥的基础上进行论证。

六.中心论点的把握(一)中心论点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篇直接推出论点2.在引论部分的最后一句推出论点3.在结论部分的首句或末句的部分4.以文章的标题入手进行概括(二)论点归纳的方法1.原文原句抄写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或者分论点的句子进行概括3.概括而成的论点必须是陈述性的判断句。

七.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一)论证方法的分类1.例证法2.比喻论证3.引证法4.对比论证5.说理论证(二)分析其表达作用判断论证方法的表达作用,其句子往往是语段的分论点或语段的小结句。

切记不要照抄原文。

要学会抓住其中心内容作出概括。

八.指代(一)指代的类型和方法1.词与句的指代---指代对象一般是指代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

其内容相对简单。

答题时可以照抄。

2.词与段的指代---指代对象与词的距离离的较远(甚至可以是上下段落)。

答题时要抓住中心句来进行适当概括。

九.句式的判断,变换,比较(一)句式的类型句式----是从语气的角度来判断句式的结构。

1.陈述句(1)主动句(2)被动句(3)肯定句(4)否定或多重否定句2.疑问句(1)一般疑问句(2)反问句(3)设问句3.感叹句4.祈使句----代有请求,命令的语气的句式,一般“!”“。

”结尾(二)改变句式的方法1.首先判断原句的句型。

2.不能随意改变句意,随之符号要变。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

把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可从三方面入手: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第一、审清题目。

有的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俭以养德》、它的题目本就是文章的论点;有的议论文,如《谈骨气》、《怀疑与学问》,它的题目虽然不是文章的论点,但是表明了文章的论题,提供了把握文章论点的线索。

第二、找中心句。

议论文往往在开头或结尾有作者对所论问题表明态度的语句,这语句就是文章的论点。

有时,这类中心句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

第三、提炼归纳。

即弄清作者对论题的基本态度,然后据此进行概括。

如果文章是对几个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述,那将就几个分论点适当地加以汇集,以一个完整、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3。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

议论文基本写作常识

议论文基本写作常识

递进式论证结构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表象 皮——膜——肉——核 结论:总结全文,前后
呼应
本质
在人生的岔路口
没有人在笔直的大路上迷路,让我们失去方向的都是岔路,站在人生的 岔路口,决定我们是否迷失的,是我们心灵的选择。(序论部分提出中 心论点)
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蹒跚的第一 步,就注定有许多岔路口在往后的岁月里等待着我们。人生的路很长, 面对选择,我们的心灵要坚强。
03 指出文中的事实论据。 体会使用例证的灵活运用。
例题讲析
读文章回答问题。
1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 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 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 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 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 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 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 相对论”。
01 但是,盲目的自信则是骄傲。西楚霸王项羽在秦末时 势力最强,由于刚愎自用,过分自信,听不进劝告, 一意孤行,结果“无颜见江东父老”。
02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但并非靠自信就能成功, 成功必须靠汗水和勤奋才能换来,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正说明了这点。所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但不是 惟一的秘诀。
有些人能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母亲把“精忠报国”刺在岳飞 背上,这烙印便一直引领他走向光明的方向。岳飞不为外物迷惑, 他短暂的一生里有坚如磐石的信念,(甚至)面临苟活与真理的 选择,他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后一条路。透过历史的明镜,我们看 到他心灵高贵的选择。(正面论据)
有些人也许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却得幸有人拉他回头。当蔺相如 选择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仅自己踏上正确的路途,也 让廉颇一度迷失的心幡然醒悟。将相和的故事让后人在两个岔路 口看见熠熠生辉的足印。(正面论据)

关于议论文的常识

关于议论文的常识

解决问题(结论)。
关于议论文的常识
• 一 什么是议论文? •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 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 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 么。 • 二 议论文的三要素 •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 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 三 关于论点 • 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 结尾(例如:由此可见;总之……) 4、中间. •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 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 四 关于论据 •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 具体数字等) • 道理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 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 相关的方面)+结果 •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 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 五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 1、举例论证:举事例,具体典型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 2、道理论证: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
力。
• 3、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
懂。
• 4、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 鲜明。
• 六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 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 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 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 七
议文的语言
• 严密、准确 • 八 • 九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知识点
中心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议论文三要素之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 点的材料。
论据
事实论据 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
话、传说、寓言等。
道理论据 引用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谚语.科
学定律.定理.公式.前人经典著作等。
1、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成为世界
论证方法:
•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 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人活 得再长总会有死去的一天,但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 奔流着。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 中证明论点;
不朽的音乐家。
(事实论据)
2、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名著《
史记》。
(事实论据)
3、“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
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
更高。”
(道理论据)
4、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
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总结:
➢ 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观点“ ➢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 论证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思路
• 首先,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中心论点)
• 然后,分析问题(运用何论据和何论证方法从几个方面 对中心论点加以证明)
• 最后,解决问题(强化中心论点,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1、议论文三要素:① 论点 、② 论据 、 ③ 论证 。 2、论据包括:① 事实论据 ② 道理论据 。
中心论点:人生最苦的事实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议论文知识

议论文知识


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地看,“诚”与“信”首先并不是一个合 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信”是一个比“诚”出现得 更早的概念,然而从逻辑上看,“诚”却是“信”的前提和基 础。这与中国文化特别重视“诚”以及中国文化对“诚”与 “信”之关系的论证方式有关。《中庸》说:“诚者天之道, 诚之者人之道。”即是说,“诚”是天本来就有的本性,对天 的这种本性的主体实践即为人之诚的本性。《孟子》所说的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天 之诚是人之诚的本根。发展到后来,作为本体论的诚转化为主 体性的诚,对于诚之主体而言就自然具有了伦理道德的意义, 诸如朱喜所言:“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这才使“信” 得以奠定在“诚”的基础上,并与“诚”合二为一。因此, “诚”是“信”之本,“信”是“诚”之用;“诚是个自然之 实,信是个所为之实”;“诚”则“信”,“信”不一定 “诚”。在中国文化中,只有理解了诚与信的关系,才能对 “诚信”这个合一的概念有较贴切的理解。
②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 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④书桌台灯让位于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 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⑤电子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 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⑥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曾经翰墨书香,如今电子触屏,从纸上到“指 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变“轻”,是潮流,不 可逆,当然也无须逆。 ⑦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 ”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⑧其实不然。“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 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 ⑨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使人挣脱欲望束练,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 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 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 ,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或许,这就是阅读的“轻重”辩证法。

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议论文中材料的作用: 题型:简答题 题例: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用一:引出要论证的话题(引出本文----的论点)。 作用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用三:作为论据论证了--------的观点 议论文中同一材料多次出现该怎样理解
一般情况,一则材料在文章中只能出现一次,如果出现多次, 作用是不同的,常见的作用有:1、引出话题(论点),2、 作为论据证明了------的观点, 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严谨、周密、准确 具体体现: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论据的多样、充分;退一 步论证。 题型:简答题 题例:文中某段(某一材料)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段落(材料)的作用,如果去掉就使论证 不够充分、严谨,没有说服力。
论点。例如“谈读书”、“读书的意义”就不能充当论点。 有些句子虽然也能表达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但如果不 是陈述句时,要做相应的局势变换。例如“怎样才能把一项 工作做到圆满呢?那就是忠诚。”这是一个设问句,不能做 文章的论点,要把它变为“忠诚才能把一项工作做到圆满。” 2、从标题入手找论点。 议论文的标题有三种形式:a、论点式标题,标题本身是一 个句子,标题能表明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例如“事物 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等,标题已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中心 论点,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或者用 标题做答案。B、论题式标题,这类标题表明了文章论述的 话题。例如“谈骨气”、“节俭”等。通过分析标题,我们 可以确定作者要一轮的话题,结合文章内容就可判断出作者 对所论述话题的观点,再读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C、比 喻式标题(不常见)
3、从论据入手。 仔细分析每一论据的作用,找出它们共同的作用就是文章的 中心论点,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作答案。 4、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大体确定文章中心论点的位置。 议论文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 横式结构:总------分式(表明文章论点的句子在开头部分); 分-总式(表明文章论点的句子在结尾);总---分---总式 (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在开头找)

议论文的文学常识

议论文的文学常识

议论文的文学常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议论文文体知识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二、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 (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三、论点:1、论点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篇③中间④结尾注意: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归纳论点的方法: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一般情况下,名言不直接作为论点,而作为道理论据。

四、论据:1、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2)类型:概括或具体3、道理论据:(1)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等。

4、论据的一般作用:论证、证明论点。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回答规范:这是……论据,通过……,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的作用。

五、论证:1、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议论文基础知识(实用)

议论文基础知识(实用)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精练。
7.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
1、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中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在议论文中要解决的是"证明什么"的 问题。在一篇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一篇文章的高下优劣主要取决于它。因 此,对论点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论点要正确。论点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作者除了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外,还 要以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问题,防止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此外,还要注意论断中的 每一个概念都应当是准确无误的。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论点准确,包括概念、 论断、提法和分寸的准确;论据、引语准确;语法、逻辑、用词造句准确;阐明党和国家 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准确;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不武断、不浮夸,要一分为二。 (2)论点要有针对性。申论的论点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舆论导向上具 有针对性;针砭时弊,针对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弊端、陋习,对症下药,加以评说, 予以治疗;触及当前社会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分析起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等等, 以正确引导舆论和指导实践;抓住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分析说理,解开人们的思想疙瘩;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论证评说。 引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就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因此,哪里是主要的 问题、哪里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必须在动笔之前解决好。需要说明的是,引论论证评说的 是"主要的问题",而不是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做法。 (3)论点要深刻。论点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科学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要使论 点深刻有力,作者就必须首先清除那些泛泛的、装腔作势的议论。同时,深刻也还要具有 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敏锐性;能够透过现象 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表面现象能够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具有预见性,即对错综复杂 的矛盾及其未来的结局分析之后,能够作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论断。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

节俭:
理论论据: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房玄龄
衣不求华,食不厌疏。——王安石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冯梦龙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节制贵于黄金。——雨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为什么 道理论据
解决问题:强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心论点怎么办• 练习: 谦虚、礼貌、真诚、爱 国、 勤奋、俭朴、节俭为论题, 确定论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 议论文。
其他论题的论点、道理论据:
谦虚: 论点:适度谦虚是一种另人钦佩的美德。 谦虚会学到人生的经验和处世方法。 知识越多的人往往越谦虚。
正确认识在是谦虚的前提。
“天才”源于勤奋。
勤奋是人的一种实干精神。
勤奋也要讲求方法。
勤奋需要毅力。
勤奋: 道理论据: 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奋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 成良机。——马丁 路德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冯梦龙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郭沫若 好学不倦者,必成天才。——林肯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论证: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 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 (引证).比喻论证(喻证). 对比论证等。
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这种方法在议论文 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 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如 《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 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这种议论文的 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 信服。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 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常识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1>论点:○1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2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3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

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4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2>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

论题型为作者观点单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

论点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

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

②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议论文基本知识

议论文基本知识

一、议论文的基本常识1、什么是议论文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使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论证方式)立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

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运用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议论文必备常识

议论文必备常识

议论文必备常识议论文必备常识1、定义:通过证明和反驳,直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示作者一定的见解或主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一般称之为议论文。

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3、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和结论。

4、议论文种类:立论文、驳论文、立论和驳论相结合。

5、立论文章中心论点出现位置:⑴开头;⑵中间;⑶结尾⑷题目;也有的文章没有直接写出中心论点,但在论证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自已的观点写。

6、批驳对方论点的三种方式:⑴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⑵通过批驳对方论据来驳倒对方论点;⑶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7、议论文论据:⑴道理论据;⑵事实论据8、论证方法:⑴摆事实⑵讲道理⑶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9、议论文的三要素: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的见解和主张。

确定论点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辨清论点和论题。

论题是指议论的问题,指议论的内容和范围。

明确论题后,可依据它来找论点。

二是由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来找论点。

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它与论点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它要以论点的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

三是在语言表现的形式上,论点是一个完整的表判断的句子,内容上是全文的表述中心,各段各句都围绕它展开论述。

论据是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论据确凿充分,论点才能正确鲜明。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成立的过程和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

我们初中阶段,要掌握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这些论证的方法在以后的单元中奖前详细的说明。

议论文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要选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或正面阐述,或反面论证,或两相对照比较为了使论证有力和得体。

议论文常识简介学习资料21页PPT

议论文常识简介学习资料21页PPT

பைடு நூலகம்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议论文常识简介学习资料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身入其中 奋斗前去 比较骈进 省却烦闷
2020/7/13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有业
孔子 百丈禅师 ( 摆事实)


1什么叫敬业
与 乐
敬业 2为什么该敬业 3怎样敬业

(讲道理)
乐业 四个理由
2020/7/13
解决问题
责 任 心 乐 趣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 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 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2020/7/13
4、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礼记》:敬业乐群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从反面论证说明无业 的害处。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
2020/7/13
2、文中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 加以说明(举例子);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 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 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例如:“有业之必要”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
2020/7/13
中心思想: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 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 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 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 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 理的生活。 2020/7/13
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 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 意见的理由。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 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 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有业 — 敬业 — 乐业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 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乐趣,而 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2020/7/13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2020/7/13
3、课后研讨第四题。
参考意见: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 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 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 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 安身立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 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 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 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 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 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 天地间第一等人。
2020/7/13
《庄子》:佝偻丈人的故事 说明做事专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
2020/7/13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 内容论证方面: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演讲语言方面: 口语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总 解问决题(7)总敬结业全乐业文,勉励人
2020/7/13
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 性的?
1、什么叫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2、为什么要敬业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
职业作事例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 引用《庄子》、曾文
敬业?
正、孔子和法国学者 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2020/7/13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2、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 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举例子);谈到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 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 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 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3、课后研讨第四题。
4、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 的2020意/7/1思3 和作用。
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 乐其业
敬业乐业 人生法门
2020/7/13
4、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
总 敬

提出(1)揭示全文论述的中 问题 心—敬业与乐业
分 与

分问析题(2—6)论乐业述的有重业要、性敬业、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结 构
论点
提出问题(引论)
论据
分析问题(本论)
论证
解决问题(结论)
2020/7/13
旁骛 ( wù) 佝偻 (gōulóu ) 承蜩 (tiáo ) 亵渎 ( xiè) 骈进 ( pián ) 强聒 (qiǎngguō)
2020/7/13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2、敬业;3、乐业.
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 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 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 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 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深入领 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 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 “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 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 此,梁氏的“敬业”说,虽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却有 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