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_一老一少种胡杨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一老一少种胡杨树
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一、分析材料的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1)材料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材料涉及的对象有哪些;
(3)材料描述这些对象有哪些句子,这些句子隐藏着什么意思。
(4)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5)由果溯因,联系实际,确定立意。
二、提炼观点的原则:
(一)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三、材料作文对原材料的处理
常见问题1:不用材料,另起炉灶;
写作建议: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开头建议要引用材料。
常见问题2:照搬材料,或用比原文还要多的字数复述材料;
写作建议:引用材料要简洁,要概述材料。
常见问题3:通篇在评论原材料。
写作建议:原材料是用来提炼观点,得出观点后就要论证观点,结尾处要重新提一提原材料和观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四、新材料作文开头的方法:
方法一:概述材料+简析+观点。
方法二:联系实际+分析材料(形成对比)+观点
方法三:边叙边议+观点。
方法四:普遍现象+引用材料+分析材料+观点。
运用这些方法升格你文章的开头!
五、运用例证法写作你的议论文
(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1)例子不新颖,不丰富。
如现在的学生作文中常举司马迁、曹雪芹、张海迪、谢坤山、海伦凯勒、居里夫人、贝多芬、爱迪生等为例,例子不新颖;
一篇文章只有一两个例子,例子不丰富。
(2)叙例不简洁,没有例后分析,或例后分析不到位,议论段不规范。
(例证法要力求做到精选事实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
议论段不规范:“观点+例子=议论段”
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六、写议论段的“五步法”:
(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段的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段要论证什么问题。(观点句)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阐释句)
(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材料句)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分析句)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结论句)
段例:
(一)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三根手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霍金靠的是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运用例证法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请指出下列例子的错误。
(二)学贵有恒,就是说在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十点关门后,它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半夜两点钟。不仅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持之以恒实在是可贵的。
论点是“学贵有恒”,而论据是居里夫人刻苦努力的例子。病症:材料不能证明论点。
(三)骄必败。一次考数学,题目太简单,我乐得几乎跳起来。我不假思索,一口气把题目做完,得意洋洋地交了卷。老师提醒我检查一遍,我头一扬走出了教室。此时看表,才过了一半时间。第二天发下试卷来,我才得了60分。我气冲冲地到办公室与老师顶对。当老师指出我有两道题的得数小数点挪了位置时,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唉,骄傲自大害死人!
观点与材料是统一的,问题是作者对例子作了不必要的描述,且以自己的事例作论据,论据不典型。病症:叙例不简明,论据不典型。
(四)失败是成功之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628项发明,经过多少次试验且不说,仅在发明电灯的试验中为寻找一种适合的灯丝,就试验用了1600多种材料。所以说不畏失败才能有成功。
没有例后分析。(当然前两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病症:以事例的结论代替具体的分析和引申。
注意议论文的整体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少了;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的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说:“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我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分析:
(一)材料涉及的对象有哪些?材料讲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老人、年轻人、胡杨树。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二)事情的结果是?
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会无碍,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
(三)原因是什么?
年轻人经常给树浇水,树的根不往泥土深处扎。而老人不给树浇一点水,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根扎深了,树就不会轻易被风刮倒。
二.审题指导
(一)老人由果溯因法
果:老人种的胡杨树在沙尘暴后无碍
因:把树载活后不去理睬,逼得其不得不把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1、具体表现:
(1)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
(2)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
(3)我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
2、含义:老人种树很讲究方法,目光长远。
3、立意:由果溯因、由种树及育人
4、观点:教育子女(培养人才),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具备长远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