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由刘明源创作于1958年是一首经典民族乐曲

合集下载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样卷及答案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样卷及答案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样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 分:【100分】题号一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 )1、音乐演奏家吕文成的代表作( )中的旋律片段。

A、《春节序曲》B、《百鸟朝凤》C、《步步高》D、《喜洋洋》( )2、音乐创造教学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B、在这类内容中,又包含了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

C、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D、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意义,可以不进行(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 )的核心举措。

A、美育教育B、素质教育C、音乐教育D、艺术教育( )4、“音乐课上,李老师首先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赫哲族民俗风情资料,再让学生欣赏民歌并模唱,师生讨论其音乐特点,最后在《乌苏里船歌》的音乐中结束课程。

”上述教学过程没有涉及的音乐课程领域是( )。

A、感受与欣赏B、表现C、音乐与相关文化D、创造( )5、下列哪个经典唱段出自歌剧《江姐》?( )A、《扎红头绳》B、《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C、《这一仗打得真漂亮》D、《绣红旗》( )6、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文场”和“武场”。

其中文场最主要的作用是( )。

A、配合身段表演B、为唱腔伴奏准考证号:姓名:身份证号:专业班级:C、烘托舞台气氛D、协调统一唱念做打()7、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他们是指古希腊的悲剧和戏剧、中国的戏曲以及( )?A、意大利的歌剧B、法国的弥撒曲C、古罗马的宗教音乐D、印度的梵剧()8、K四六—V七—Vl—lV——V的和效序列中包含下列哪种进行?( )A、正格终止B、变格终止C、补充变格终止D、阻碍终止()9、图1中的乐器是( )。

A、三弦B、月琴C、柳琴D、阮()10、( )的教学法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

喜洋洋赏析

喜洋洋赏析
孙玲 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盲校
Play
《喜洋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经常在过年的 时候演奏。《喜洋洋》于1958年创作,作者刘明源。乐 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 作者运用两个笛子的音色,用了顿音加花等方法,充分 发挥了民歌《卖膏药》轻快活泼的特点,展现出热热闹 闹的场面。第二段的主题也是由山西民歌《碾糕面》改 编的,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将上下两句发展成 起承转合的四句,再加上笛子、二胡和板胡的音色来丰 富乐曲,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恰似喜悦的歌 声,用来描绘人们过年时热闹欢快的情景。第三段完整 重复了第一段的旋律。

大班音乐《喜洋洋》说课稿

大班音乐《喜洋洋》说课稿

大班音乐《喜洋洋》说课稿《大班音乐<喜洋洋>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喜洋洋》是一首经典的民族管弦乐曲,旋律轻快活泼,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乐曲采用了ABA的结构形式,A段音乐轻松愉悦,仿佛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场景;B段音乐则较为舒展,与A段形成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最后又回到A段,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

这首乐曲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欣赏,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2.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感知《喜洋洋》的音乐风格、旋律特点和节奏型,了解ABA的曲式结构。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活动,幼儿能够提高音乐节奏感,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段落。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引导幼儿感受《喜洋洋》欢快的旋律和节奏特点,理解ABA的曲式结构。

②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唱歌、跳舞等。

为了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播放音乐让幼儿反复聆听、引导幼儿对比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组织幼儿进行音乐表演等。

例如,在引导幼儿感受旋律特点时,我会先完整播放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后有什么感觉呀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分段播放音乐,让幼儿更细致地感受A段的欢快活泼和B段的舒展悠扬。

(2)教学难点①帮助幼儿理解曲式结构,并能够在音乐的不同段落做出相应的反应。

②启发幼儿根据音乐的情绪和特点进行富有创意的动作创编。

针对教学难点,我将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帮助幼儿理解曲式结构方面,我会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手势或标记来提示幼儿不同段落的开始和结束,让幼儿逐渐熟悉ABA的结构形式。

例如,在A段播放时,我会用手指画圈表示欢快的节奏;在B段播放时,我会将双手慢慢展开表示舒展的感觉;再回到A段时,又重复手指画圈的动作。

《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弓弦乐之圣手”的称誉,精通各种胡琴乐器,尤其擅
长板胡、中胡。 自五十年代以来,刘明源开始致力于推动音乐人
才的培养工作,并于1982年起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器乐
系教授,培育了无数的音乐人才。刘明源于 1996 年 2 月去世. 。
1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资源库 NhomakorabeaMin Zu Yin Yue Chuan Cheng Yu Chuang Xin Zi Yuan Ku
民族管弦乐合奏课程
2
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讲授:民乐合奏曲《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第一章 古风雅韵
综合技能训练:民乐合奏曲《喜洋洋》讲解与训练
神鸟起舞
——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
— *—
3 (一)理论知识讲授:民乐合奏曲《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1.乐曲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喜洋洋》是我国著名民乐合奏曲。这首乐曲创作于 1958年,50多年来,在国内外常作为节日、庆典场合的伴 奏乐曲,深受听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是风靡全国,被认 为是刘明源创作的曲目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是以新板 胡为主要乐器演奏,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适合 婚礼和各种庆典。 刘明源(1931~1996),板胡、中胡演奏家。河北博 野人。北京电影乐团独奏演员民乐队首席独奏演员、民乐 队队长,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副主任,中国音协第四届理
事。九三学社社员。刘明源先生 1931年农历5月28日出生
于天津市红桥区,父亲从医并酷爱民间音乐、戏剧,会拉 一手好胡琴。
4 (一)理论知识讲授:民乐合奏曲《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他继承发展了传统的板胡演奏艺术,研制了高音 1945年刘明源入天津育才中学读书,加入了该校 国乐团,担任高胡、扬琴等乐器演奏。刘明源先生从 1952年至1982年一直从事电影工作。 1957年刘明源 先生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 年联欢节民间乐器演奏比赛,获得金质奖章。他创作 的《幸福年》和《喜洋洋》等民族管弦乐曲风靡全国 并传至港澳台及海外,至今久演不衰。他的名字被列 入国内外许多音乐书典,由于他的杰出贡献,首批享 受政府的特殊津贴。 和中音板胡;改编并演奏了中胡曲《草原上》,使中 胡开始以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创作了《喜洋洋》 、《牧民归来》等民族器乐曲,并为各地培养了一批 后起之秀。任北京电影乐团独奏兼民族乐队首席。 刘明源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 乐演奏家之一, 在中国和国际乐坛中,享有“中国

乐曲《喜洋洋》为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刘明沅创作于1958年。

乐曲《喜洋洋》为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刘明沅创作于1958年。

乐曲《喜洋洋》为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刘明沅创作于1958年。

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乐曲在热闹的气氛中开始,然后以两个笛子声部的重迭、顿音和加花的手法,轻快活泼,并增加了热情洋溢的气氛。

B的主题根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将上下两句发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加上笛子、二胡与板胡以各种技巧润饰旋律,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喜悦的歌声犹闻在耳。

《喜洋洋》由刘明源创作于1958年。

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

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买膏药》,作者以两个笛子声部的重叠、顿音和加花的手法,充分发挥了原曲轻松活泼的特点,并增加了热情洋溢的气氛。

B的主题根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将上下两句发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加上笛子、二胡与板胡的各种技巧润饰旋律,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喜悦的歌声犹闻在耳。

第三段再现了A的旋律。

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

适合婚礼和各种庆典。

结构分析如下: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

是一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三个乐段都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一个乐句又分成四个小节。

第一个乐段A为跳跃性的快板节奏,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比本相同,只在最后一小节有所变化,第三四乐句是对第一二乐句的总结。

第二个乐段B 比较柔和抒情。

此乐段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关系,在旋律和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第一乐句应用了附点四分节奏,落音为徵;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延伸,落音也在徵上;第三乐句落在清角上,给人造成不稳定感,但在最后一个乐句又回到宫上,又给人稳定感。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整再现。

大班音乐欣赏说课稿:喜洋洋

大班音乐欣赏说课稿:喜洋洋

大班音乐欣赏说课稿:喜洋洋
一、引言
本次音乐欣赏的主题是《喜洋洋》。

作为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它在很多人的童年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次欣赏,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歌曲,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歌曲背景
《喜洋洋》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儿童歌曲,由著名作曲家陈望道和作词人唐国强共同创作,于1984年问世。

这首歌曲通过欢快、生动、优美的歌曲节奏和悦耳
的歌词,展现了天真、欢乐、热闹的气氛,深受儿童和成人喜爱。

三、曲式分析
《喜洋洋》的曲式为ABA,也就是在一个A乐段中穿插着B乐段,在最后回
到A乐段结束。

A乐段为主旋律部分,属于AB两个乐段中最主要的部分。

主旋律线条简单流畅,节奏明快,整体气氛欢乐轻松。

B乐段则为间奏部分,旋律上则采用了高低起伏、强弱变化等手法,使其与A乐段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的A乐段则
是结束部分,旋律与开头一致。

四、歌词分析
歌曲的歌词非常简单明了,歌词内容主要围绕着一只小羊喜洋洋从家里跑出来玩耍,与其他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的情景展开。

歌词既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向往和游戏的欢愉,也强调了与家人和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

五、欣赏体验
通过对《喜洋洋》歌曲的分析,让孩子们对于这首经典的儿歌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欣赏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跟着乐曲中的节奏,跳起来、唱起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让孩子们身心愉悦,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也可以通过歌曲中的经典情节,引导孩子们关注家庭、朋友和自然,培养他们的情感与价值观。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喜洋洋》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喜洋洋》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喜洋洋》教案一. 教材分析《喜洋洋》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歌曲共有4句歌词,每句4小节,节奏明快,旋律简洁。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唱谱,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应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喜洋洋》这首传统民乐作品,感受其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

4.巩固音乐基本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其魅力。

3.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节日喜庆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喜洋洋》的氛围。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3.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游戏教学法: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喜洋洋》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2.乐器:的民族乐器图片或实物,如二胡、笛子等。

3.乐谱:《喜洋洋》的乐谱。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喜洋洋》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欢快氛围。

随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喜洋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喜洋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喜洋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喜洋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喜洋洋》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1课。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新年的喜庆氛围,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特点的讲解。

此外,学生们的演唱能力、音乐表现力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喜洋洋》这首民族乐曲的特点,感受其欢快的氛围。

2.学会演唱《喜洋洋》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

2.理解并演唱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3.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能够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节日喜庆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4.视听结合法:欣赏民族乐器演奏,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喜洋洋》曲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2.准备相关民族乐器的图片或实物,为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3.准备教学音频、视频资料,以便进行视听结合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播放民族乐器演奏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同时,为学生简要介绍《喜洋洋》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喜洋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欢快的氛围。

随后,将歌曲曲谱展示给学生,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喜洋洋》歌曲,重点关注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准确性。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

音乐常识50题

音乐常识50题

音乐常识填空、问答100题1、我国国歌原名(),()作曲,()作词,初为代国歌,()年定为国歌。

2、《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3、《翻身的日子》是一首()合奏曲,由()作曲。

4、河南豫剧又叫()5、祖国颂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6、刘明源创作的喜洋洋是()乐曲。

7、《放马山歌》是()地方民歌,《脚夫调》是()地方民歌,《茉莉花》是()地方民歌,《沂蒙山小调》是()地方民歌,《交城山》是()民歌,《军民大生产》是()民歌,《小河淌水》是()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民歌。

8、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有()()()三大类。

9、声乐体裁主要有()()()()。

10、声乐演唱形式有()()()()()11、民族乐器分为四大类:有()类,()()()。

12、西洋乐器分为四大类:有()类()()()。

13、在歌剧,清唱剧等开场前演奏的管弦乐曲叫()。

14、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在队列行进中,节奏鲜明,旋律健将有力,富有号召性。

叫()曲。

15、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出的技术艰深的大型乐曲叫()曲。

16、管弦乐《蓝色的多瑙河》的作者是()曲,国家()。

17、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是()声部。

18、古琴曲《流水》的曲式为民族传统的(、、、、)结构。

19、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共分为()段,其中渔歌唱晚是第()段。

20、古琴有()根弦,又叫()琴。

21、埙,最初为陶土所制,多位平底梨形,后用石、骨磨制,是古老的乐器吗?()。

22、“花儿”是流行在()和()地区的典型传统民歌。

23、京剧的行当分为()()()().24、生行属男性人物分别是()()()娃娃生和红生等。

25、京剧主要伴奏乐器的三大件是()()()。

26、梅兰芳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位居()大名旦之首,他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艺术。

27、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曲艺品种,()人站唱,自击鼓,板司节奏,伴奏以()()乐器为主。

喜洋洋,作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喜洋洋,作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喜洋洋,作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1.1 概述《喜洋洋》是一首广受欢迎的儿童歌曲,以独特的旋律、生动的歌词和欢乐的节奏,给广大儿童带来了快乐和欢乐的体验。

这首歌曲不仅在儿童之间广为传唱,也成为了许多儿童节目、游戏和舞台剧的常用主题曲。

《喜洋洋》这首歌曲最初由中国儿童音乐家王华宇作词作曲,于1998年首次发布。

其后,由于其欢快的旋律和亲切的歌词,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

这首歌曲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小羊喜洋洋、灰太狼和红太狼之间的趣事和冒险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友爱、勇气和团结的力量。

这首歌曲不仅有着优美的旋律,而且歌词简单易懂,富有童真和趣味性。

它将独特的儿童视角融入其中,表达了儿童对生活的向往、对友情和亲情的珍爱。

这首歌曲还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唤起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欢乐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喜洋洋》这首歌曲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简单易唱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更在于其积极向上的主题和对友爱和勇气的讴歌。

这首歌曲通过儿童喜欢的形象和情节,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使得广大儿童能够在欢乐中感受到爱和成长的力量。

总之,《喜洋洋》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不仅在儿童之间广为传唱,也成为了儿童文化领域的经典之作。

它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欢乐,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其他儿童活动中,这首歌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朋友。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如下: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目的和内容。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背景信息以及本文的目的。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喜洋洋的作品,并强调该作品在音乐界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分为背景介绍和歌曲特点两个部分。

背景介绍部分将重点讲述喜洋洋歌曲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和创作环境等方面。

我们将详细介绍喜洋洋作词时的灵感来源,以及他对于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追求的艺术效果。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喜洋洋教学案例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喜洋洋教学案例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喜洋洋》教学案例和反思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这是优势,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普遍存在对音乐欣赏内容的学习兴趣不大的现象,并且有小部分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因此,将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是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前提。

所以,我在课堂设计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欣赏体验音乐作品。

教材分析:《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

我们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欣赏,能认识竹笛、板胡、二胡等乐器,并能听辨出它们的音色。

(2)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听辨分析出乐曲段落。

2、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快乐,并体验与同伴进行乐曲的创编伴奏等合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喜洋洋》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听辨乐曲段落。

教学难点:创编打击乐器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与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音乐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快乐的音乐课堂。

同学们刚才听到这段乐曲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生:高兴的、欢快的、喜悦的······师:这首欢快活泼的音乐能让你们想起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过年、节日)二、听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1、整体听赏,感受情绪师:同学们想到都是是些热闹喜庆的场景。

是的,在这些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载歌载舞,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与欢乐。

《太阳出来喜洋洋》词曲作者金鼓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太阳出来喜洋洋》词曲作者金鼓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不容篡改民族音乐的真实性谈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由来(根据李犹龙先生的口述整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至今已经传唱了近60余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经典民歌》之中。

但文革后很少有人知道该歌的真正词曲作者是谁,成了音乐爱好者心中的一个谜。

这期间,又出现不少道听途说的假“由来”报道和假“作者”的名字出现,给原创作者李犹龙(金鼓)的名誉和歌曲的真实创作背景带去了不少负面影响,对音乐爱好者正确理解、把握好该歌曲意境,带去不少难度。

在李犹龙先生诞生百岁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真实由来公诸于世,是为了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记住和了解原创作者李犹龙先生、了解那段创作的过程、了解歌曲的内涵,使这首经典民歌永远的传承下去,为弘扬我国文化做贡献。

李犹龙(笔名:金鼓),1917年4月27日生于重庆梁平,职业:作家、诗人、音乐家。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金鼓先生1942年在重庆从事地下党工作时期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一生中所有的音乐作品中最为自豪的一部作品。

1942年5月的某个休息日,金鼓先生一觉醒来时,太阳已高高升起,阳光普照了整个屋内。

这样的好天气在当时的重庆已有好些日子没有遇见过了,金鼓先生的心情一下子舒坦和兴奋起来,同时又担心久违的太阳瞬间消失在云里。

于是,赶紧起床,顾不上刷牙、洗脸和吃早饭,直接坐到了窗前的那张陪伴了他多年的陈旧写桌台前,抬起头面对着射来的阳光,双眼紧闭,细细品尝久违的太阳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将近坐了30分钟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满脑子想着久别的父母、弟妹和老家梁平的乡亲们。

又时不时地在眼前出现梁平的乡亲们在温和的阳光沐浴下喜悦耕耘的劳动场面和欢声笑语的景象。

就是由于这样的情感驱动,金鼓先生突然迸发出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急于想把这样的劳动场面编成一首歌,以此来表达对家人和梁平的亲朋好友的思念。

接着顺手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笔和纸写了起来。

歌词的第一句“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最先出现在脑海里的七个字,自然就成了歌词的头一句。

13中国近现代音乐器乐

13中国近现代音乐器乐
• 既有标题的管弦乐曲,也有无标题的交响音乐和其 他器乐曲,民族乐曲更是多种多样。
器乐的体裁
• 器乐的体裁: 独奏 重奏 合奏
• 合奏:
1、弦乐合奏
2、管乐合奏
3、弹拨乐合奏
4、打击乐合奏
5、民族管弦乐合奏
6、管弦乐合奏
7、铜管乐合奏
音乐家— 刘天华
•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 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牧民新歌》笛Biblioteka 曲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是简广易1966年在内蒙 生活时,以内蒙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乐曲表现牧 民辛勤劳动,建设辽阔草原的新生活。
第一段:乐曲发展的基础,它以内蒙古民歌风格 的旋律为主题,深情的倾吐着草原牧民对党、 对 新生活的热爱。
《牧民新歌》
第二段:是跳跃的小快板,基本上是前段主题的变奏, 笛子运用吐音技巧和奔驰的节奏,描绘出牧民骑者骏 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欢乐景象.
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作者以两个笛 子声部的重迭、顿音和加花的手法,充分发挥了原 曲轻快活泼的特点,并增加了热烈洋洋的气氛.
《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是根据同名管弦乐改 编而成的。改编后的《瑶族舞曲》,突出了民族 乐器的音色和性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 色彩。
《金蛇狂舞》器乐合奏
聂耳编曲这首作品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 整理改编的器乐合奏曲。
乐曲短小、精悍;演奏时生动活泼,表现了我国传 统节日中人们舞动巨龙、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聂 耳将其定名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对新中国的 坚定信念和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
《喜洋洋》器乐合奏
喜洋洋 (民族管弦乐曲) 刘明源创作于1958年。全 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

地大出国演出节目串词初本(中英对照)2.0版本

地大出国演出节目串词初本(中英对照)2.0版本

地大出国演出节目串词初本(中英对照)1、《欢聚一堂》中国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如同西方圣诞节,阖家团聚是家家户户共同追求的幸福。

欢聚一堂,民族传统在对美好的向往中得到升华,今天我们虽在异国,却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希望一支热情洋溢的开场舞蹈能带给您最饱满的祝福。

1.Opening dance:DRUM AND DANCEChinese New Yea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Just like Christmas in Western countries.Family reunion is the happiness that every Chinese pursues. Our Chinese Nation's tradition has been sublimated in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Today, we are in a foreign country, but still feeling the warmth of family. We wish an exciting opening dance can bring you the best blessings from us.2、民乐合奏:喜洋洋《喜洋洋》由我国已故民乐大师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

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近半个世纪以来,《喜洋洋》风靡全国,在国际乐坛上也颇有声誉,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曲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小河淌水改编自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节奏
引子的节奏明快,富有跳跃感,使得整个乐曲在一开始就充满了活力和 生机。
03
旋律
引子的旋律简单、明了,易于记忆,使得听众能够快速地进入乐曲的情
境。
主题
主题
乐曲的核心部分,通常由主要的乐器演奏,表现乐曲的主要情感和意境。在《喜洋洋》中 ,主题由二胡、笛子等主要乐器演奏,旋律优美、流畅,表现出欢快、喜悦的情绪。
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 简介 • 曲目结构 • 音乐特色 • 演奏技巧 • 音乐情感 • 总结与感悟
01
简介
曲目背景
《喜洋洋》是一首经典的民乐合奏曲目,源自中国,具有浓 厚的民族特色。这首曲目以欢快、热烈的旋律和节奏为特点 ,表现了人们喜悦、欢庆的情感。
该曲目在创作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如民间小 调、戏曲音乐等,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使得 整首曲目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
演奏者们精湛的演奏技巧,将这首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让人陶醉其中。
曲目的文化内涵
《喜洋洋》这首曲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它传递出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时刻的珍视,让人在欣赏音乐的 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生活的感悟
01
积极乐观的态度
通过欣赏《喜洋洋》这首曲目,我领 悟到生活中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刻,勇敢面对 挑战和困难。
节奏
主题的节奏相对稳定,变化较少,使得整个乐曲的氛围更加平和、宁静。
旋律
主题的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使得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 民乐的魅力。
副歌
副歌
乐曲的高潮部分,通常由全体乐器共同演奏,强调乐曲的主题和情感。在《喜洋烈,将整个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

建国以来传统板胡作品的艺术特征研究(1949~2011)

建国以来传统板胡作品的艺术特征研究(1949~2011)

2020年第2期第22卷(总第120期)No.2,2020General No.120,Vol.22淮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建国以来传统板胡作品的艺术特征研究(1949-2011)孙阿楠(安徽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安徽合肥230011)[摘要]器乐创作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传统板胡作品的艺术特征也不例外。

遵从局内人对于艺术特征的研究方式,对建国以来传统板胡作品的“创作题材”“创作体裁”“创作技法”等进行说明、分析和阐述,探究其规律性的艺术特征,并为其他民族器乐作品,尤其是现代板胡作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器乐创作;传统板胡作品;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30(2020)02-0088-06建国以来,民族器乐蓬勃发展,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器乐的发展,主要依靠作品来推动。

板胡的音乐创作受乐器的历史形成与强烈地方风格特色的影响⑴,其创作题材、体裁与技法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艺术特征显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现代作品,这些作品在风格、技巧及曲式结构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2]o传统板胡作品虽然数量上寥若晨星,却也印证了老一辈作曲家为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因此,有必要对建国以来传统板胡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进行论述。

一、以农村生活、塞外风光、颂歌及思乡为主的创作题材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广大工农兵服务”;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些1964年,周恩来提出:“文艺要走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道路”⑷。

这一系列的文艺方针和政策为后续板胡作品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板胡作品主要有《庆丰收》(谷达儒)、《喜洋洋》《丰收乐》(刘明源)、《收割忙》(曾加庆)、《快乐的驭手》(李敏、陈玉中)、《丰收的喜悦》(辛修禄)、《家乡的喜讯》(杨惠林、陈树林)、《公社春来早》(石露、学义)、《春满田间》(张长城、原野)、《喜开丰收镰》(许镜清)、《喜庆丰收》(窦登贵)和《农家乐》(孙尔敏)等;以“塞外风光”为题材的板胡作品主要有《古树开花》(孙尔敏)、《湖边春色》(李秀琪)、《大清河畔话当年》(张增亮)、《山地印象》(关乃忠)、《北方风情》(张列)和《关东三章》(赵夺良2011)等;以“颂歌”及“思乡”为题材的板胡作品主要有《翻身不忘共产党》(张撷诚)、《练兵场上》(阎绍一)、《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施万春)、《游击队里来了华政委》(原野)、《归来》(辛修禄)和《还家》(刘忠一、薛首中)等。

《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1
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资源库
Min Zu Yin Yue Chuan Cheng Yu Chuang Xin Zi Yuan Ku
民族管弦乐合奏课程
2
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讲授:民乐合奏曲《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第一章 古风雅韵
综合技能训练:民乐合奏曲《喜洋洋》讲解与训练
神鸟起舞
——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
弓弦乐之圣手”的称誉,精通各种胡琴乐器,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擅
长板胡、中胡。 自五十年代以来,刘明源开始致力于推动音乐人
才的培养工作,并于1982年起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器乐
系教授,培育了无数的音乐人才。刘明源于 1996 年 2 月去世. 。
事。九三学社社员。刘明源先生 1931年农历5月28日出生
于天津市红桥区,父亲从医并酷爱民间音乐、戏剧,会拉 一手好胡琴。
4 (一)理论知识讲授:民乐合奏曲《喜洋洋》的创作背景及表现内容
他继承发展了传统的板胡演奏艺术,研制了高音 1945年刘明源入天津育才中学读书,加入了该校 国乐团,担任高胡、扬琴等乐器演奏。刘明源先生从 1952年至1982年一直从事电影工作。 1957年刘明源 先生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 年联欢节民间乐器演奏比赛,获得金质奖章。他创作 的《幸福年》和《喜洋洋》等民族管弦乐曲风靡全国 并传至港澳台及海外,至今久演不衰。他的名字被列 入国内外许多音乐书典,由于他的杰出贡献,首批享 受政府的特殊津贴。 和中音板胡;改编并演奏了中胡曲《草原上》,使中 胡开始以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创作了《喜洋洋》 、《牧民归来》等民族器乐曲,并为各地培养了一批 后起之秀。任北京电影乐团独奏兼民族乐队首席。 刘明源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 乐演奏家之一, 在中国和国际乐坛中,享有“中国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1喜洋洋》PPT课件1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1喜洋洋》PPT课件1

费曼学习法--实操步骤
1 获取并理解 费
32 根据参考复述 仅靠大脑复述
曼 学
54 循环强化 反思总结
习 法
6 实践检验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一步 获取并理解你要学习的内容
(一) 理 解 并 获 取
1.知识获取并非多多益善,少而精效果反而可能更好,建议入门时选择一个概念或 知识点尝试就好,熟练使用后,再逐渐增加,但也不建议一次性数量过多(根据自 己实际情况,参考学霸的建议进行筛选); 2.注意用心体会“理解”的含义。很多同学由于学习内容多,时间紧迫,所以更 加急于求成,匆匆扫一眼书本,就以为理解了,结果一合上书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想要理解,建议至少把书翻三遍。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四步 循环强化
(四) 循 环 强 化
1. 循环加强需要在前面三个步骤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 如果对第二三步的复述还不是很满意, 那么就重复二三步骤,不断回顾加强,直至复述效果满意; 3.如果复述结果已经满意,尝试运用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概括。
(不断地提炼,会培养你提炼知识精华的能力哦~)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五步 反思总结
(五) 反 思 总 结
1. 反思你前面哪个步骤停留时间最长 ;
2. 总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之前相关知识基础不牢固 还是这次的某个概念自己理解错了); 3.反思你思考的时候在哪里卡住了, 着重这个地方,再次理解。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六步 实践检验
(六) 实 践 检 验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后
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洋洋》由刘明源创作于1958年,是一首经典民族乐曲,取材于山西民歌。

乐曲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幼儿对乐曲非常熟悉,在很多场合都有听到过。

欢快的音乐,很吸引幼儿也易于幼儿接受。

我又根据幼儿活动的特点将音乐截成了贴近幼儿生活的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

A的主题取材于山西民歌《买膏药》,作者以两个笛子声部的重叠、顿音和加花的手法,充分发挥了原曲轻松活泼的特点,并增加了热情洋溢的气氛。

B的主题根据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面》改编,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点,将上下两句发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加上笛子、二胡与板胡的各种技巧润饰旋律,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喜悦的歌声犹闻在耳。

第三段再现了A 的旋律。

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

适合婚礼和各种庆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