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内容: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
目的: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第二环节 初步探究
内容1:
展示实际情境
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
实际情境一: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 )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类型,然后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实际情境二:假定甲、乙二人在一项赛跑中路程 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
(1)这是一次函数的观点来考虑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学生是用推理的方式:挂3千克伸长了1.5厘米,则每千克伸长了0.5厘米,同样可以得到 与 间的关系式.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并指出两种方法考虑的角度和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内容2:
想一想: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
2.本节课用到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
目的: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的知识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内容:
1.如图,直线 是一次函数 的图象,求它的表达式.
2.若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A(-1,1),则 ,该函数图象经过点B(1,)和点C(,0).
3.如图,直线 是一次函数 的图象,填空:
(1) , ;
(2)当 时, ;
(3)当 时, .
4.已知直线 与直线 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2),求直线 的表达式.
将 代入②,得 .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一次函数》后设计的一节复习课。

主要学习内容是把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和根据函数图象的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学生分析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对一次函数的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

但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把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的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比较弱。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用函数知识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例。

3、设计思想本节课的特色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播放刘翔奥运夺冠过程的录像,播放“龟兔赛跑”的Flash动画等)来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七个题目,由浅入深,让学生探究,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老师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讨论和交流,使全体学生能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场所。

本节课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创新教育、主体教育和成功教育这一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会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②会根据函数图象的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从实际问题函数图象中发现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编写故事等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看刘翔奥运夺冠的录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树立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理想;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与同学合作编写故事,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建立自信心。

一次函数(三)-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教案)

一次函数(三)-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建立和图像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并观察其特点。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小组在成果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活动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的模板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一次函数的学习上都能取得进步。
5.数学应用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函数关系式的建立:重点掌握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关系式,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从行程问题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建立s=vt的函数关系。
2.一次函数图像在坐标平面上的应用,分析图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1分析一次函数图像的斜率和截距,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3.2根据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取值范围等。
3.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ຫໍສະໝຸດ 问题的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能力: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一次函数关系式,使学生理解数学模型在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 下) 第25章《一次函数》第5节《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P 167~169一、 教材与学生数学现实的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是刻画与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也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数学模型,一次函数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它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高中要学习的各类函数奠定了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一次函数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与归宿。

学生数学现实:会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已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函数与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

最大的障碍是从文字、表格和图像中正确获取信息,准确建模,这也是解决函数应用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过程。

知识目标:经历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利用函数性质进行判断及决策的方法;领悟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

能力目标: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提高通过文字、表格、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应用函数思想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现数与形的结合美;实现数学本身最美的价值。

重 点:经历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难 点:图像信息的正确解读。

三、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法设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以“实际情境”为背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以达到提高能力,主动发展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标指出:教学设计应本着符合学生心理和发展特点的原则,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时时关注学生的兴趣、体验。

尽可能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

因此,我将课本上的题目进行了适当改编,通过赋予“母亲节,嘉年华”等学生熟悉而且喜闻乐见的背景,使问题从形式上更加生动,内容上问题:王强上个月销售了 件产品;他这个月的销售量应当 件,才能实现目标. 王强【设计说明】这个题属于文字信息型函数应用题。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的教案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的教案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的教案教案标题:一次函数第一课时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表达式和性质;3. 能够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教学PPT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一幅图片引起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关于函数的知识,复习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二、讲授(20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一次函数的定义和特征,强调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形式为y=ax+b,其中a和b为常数,a≠0。

2. 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图像上的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如直线、斜率、截距等,并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个人练习:学生根据给定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画出对应的图像,并标注斜率和截距。

2. 学生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完成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求解一次函数的零点、求解实际问题等。

四、讲评(10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速度、距离、成本等问题。

2.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一次函数的更多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次函数的定义、特征和性质。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完成课本上的习题或设计一些实际问题。

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相关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练习、讲评、拓展、总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全面展示了一次函数的定义、特征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1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1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大方县第五中学张刚一、学生起点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图象等信息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分析①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③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难点:应用一次函数四、教学准备PPT、多媒体等等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六、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初步探究;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与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内容: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目的: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第二环节初步探究内容1:展示实际情境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实际情境一: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 )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分析: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类型,然后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内容2:想一想: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目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加以归纳总结。

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由于一次函数有两个基本量k、b,所以需要两个条件来确定.第三环节深入探究内容1:例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和x轴交于点B,和y轴交于点A①写出AB两点的坐标②求直线AB的表达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 (厘米)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cm ;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kg 时,弹簧长16cm 。

一次函数的应用优秀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优秀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地根据图象获取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一)做一做。

1.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干旱持续时间t (天)与蓄水量V(万立方米)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2)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为多少?连续干旱23天呢?(3)蓄水量小于400万立方米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

干旱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4)按照这个规律,预计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涸?[师]请大家根据图象回答问题,有困难的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甲]答:(1)水库干旱前即t=0时,也就是1200万立方米。

(2)求干旱持续10天时的蓄水量,也就是求t等于10时所对应的V的值。

当t=10时,V约为1000万立方米。

同理可知当t为23天时,V约为750万立方米。

[生乙](3)当蓄水量小于400万立方米时,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也就是当V等于400万立方米时,求所对应t的值。

当V等于400万立方米时,所对应的t的值约为40天。

[生丙]水库干涸也就是V为0,所以求函数图象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

当V为0时,所对应的t的值约为60天。

(二)练一练。

1.某种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2)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3)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分析:(1)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摩托车行驶的最长路程。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次函数的应用(1) 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次函数的应用(1) 教案

课题: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

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难点:学会解较为复杂的一次函数的应用题.●教学流程:一、课前回顾1. 什么是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 是x的一次函数.2.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一条直线常数项b决定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位置.二、情境引入探究1: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 (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请写出 v 与t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1)请写出 v 与t的关系式;设V=kt;∵(2,5)在图象上∴由5=2k得,k=2.5∴V=2.5t(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将3s代入V=2.5t,得V=7.5总结: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1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2个条件.探究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 y(厘米)是所挂物体质量 x(千克)的一次函数。

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

请写出 y 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解:设y=kx+b,根据题意,得14.5=b ①16=3k+b ②将b=14.5代入②,得k=0.5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当x=4时,y=0.5×4+14.5=16.5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总结: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详细步骤1.设——一次函数表达式 y=kx+b或者y=kx;2.代——将点的坐标代入y=kx+b中,列出关于K、b的方程3.解——解方程求出K、b值;4.定——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练习1:1.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求它的表达式.解:设正比例函数y=kx将点(-1,3)代入其中3=-1×k,得k=-3∴y=-3x2. 已知直线l与直线y=-2x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2),求直线l的解析式。

八年级数学下册20.4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数学下册20.4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数学下册20.4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4一次函数的应用1》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如何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一次函数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课件PPT3.教学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最少,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模型的建立过程。

以购物为例,讲解如何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

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想一想1、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2、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展示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三、例题讲解例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

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

请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解:设y=kx+b(k≠0)由题意得:14.5=b, 16=3k+b,解得:b=14.5 ; k=0.5.所以在弹性限度内,当x=4时,y=0.5×4+14.5=16.5(厘米).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展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小结设问: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待定系数法)1. 设一次函数表达式;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3. 解方程;4. 把求出的k,b代回表达式即可.2引例V/(米/秒)O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 (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请写出 v 与t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V=2.5t)(V=7.5米/秒)求设V=kt;∵(2,5)在图象上∴5=2251 3 431x=____-2(1)当y=0时,(2)当x=0时,y=____1213-1-2-3y0123-1-2x看图填空:解:设y=kx+b(k≠0),过点(-2,0),(0,1)0=k ×(-2)+b, 1=k ×0+b,b=0.5 ; k=1所以y=0.5x+1。

八年级数学《4.1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4.1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习提纲一、复习思考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并且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确定一条直线我们需要几个点呢?由此要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呢?二、初步探究假定甲、乙二人在一项赛跑中路程y与时间x的关系如图所示.(1)这是一次多少米的赛跑?(2)甲、乙二人谁先到达终点?(3)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求甲、乙二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想一想: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2-1324211x y三、深入探究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cm;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长16cm。

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总结出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这种先将表达式中未知系数用字母表示出来,再根据条件求出这个未知系数,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看图填空:(1)当x=0时,y=________,当x=______时,y=0;(2)k=__________,b=____________;(3)当x=5时,y=__________,当y=30时,x=___________.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4x+8的图象分别与x、y轴交于点A、B,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ABP的面积为12,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和点B,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四、达标过关(教材P89-90)五、反馈练习(课堂小测)1.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b=的图象,求它的表达式.kxy+2.若一次函数bx=2的图象经过A(-1,1),则y+b,该函数图象经过点B(1,)和点C(,=0).3.已知直线l与直线xy2=平行,且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l的表达-式4 已知y+4与x-2成正比例函数,且当x=5时,y=8,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5.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元是行李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行李?六、课堂小结=====。

最新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3)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2.做一做.(1)直线y=3x+1经过点(1, ),与y轴的交点是( , ),与x轴的交点是( , ).(2)点(-2,7)是否在直线y=-5x-3上?3.引入.在前面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根据函数关系式知道它的图象,知道图象上相应的点的坐标满足关系式,那么反过来,我们是否能根据图象、点的坐标等信息确定函数关系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二、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cm)是所挂物体质量x(kg)的一次函数.某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 cm,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 kg时,弹簧长16 cm.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 kg时弹簧的长度.【答案】设y=kx+b,根据题意,得14.5=b,①16=3k+b.②将①代入②,得k=0.5,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当x=4时,y=0.5×4+14.5=16.5(cm).即物体的质量为4 kg时,弹簧长度为16.5 cm.师:在这个例题中,我们首先根据题意设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将已知数据代入表达式中,求得了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实际问题.【例2】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答案】(1)设v=kt;∵点(2,5)在图象上,∴5=2k,k=2.5,∴v=2.5t(2)当t=3时,v=2.5×3=7.5 m/s.师: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有:(1)设一次函数y=kx+b.(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3)解方程.(4)把求出的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师: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生:正比例函数需要1个;一次函数需要2个.【例3】某种摩托车的油箱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L)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油箱最多可储油多少升?(2)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3)摩托车每行驶100 km消耗多少升汽油?(4)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 L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答案】观察图象,得(1)当x=0时,y=10.因此,油箱最多可储油10 L.(2)当y=0时,x=500.因此,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500 km.(3)x从0增加到100时,y从10减少到8,减少了2,因此摩托车每行驶100 km消耗2 L汽油.(4)当y=1时,x=450.因此,行驶450 km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师:请同学们思考教材P92的“做一做”.学生观察并思考.生:(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y=0时,x=-2;(2)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y=x+2.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方程0.5x+1=0与一次函数y=0.5x+1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kx+b=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三、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学生发言,教师予以点评.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应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应用一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作用和一次函数模型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一次函数知识来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它们感受到数学的用途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获取一次函数图象中的信息,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共同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某公司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没有底薪,只拿销售提成;方案二:底薪加销售提成.(注:销售提成是销售每件商品得到的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数量的费用).设销售商品的数量x(件),销售人员的月工资y(元),如图所示,y1为方案一的函数图象,y2为方案二的函数图象.从图中信息解答如下问题:(1)求y1的函数关系式;(2)求点A的坐标,并说出A点的实际意义;(3)请问方案二中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底薪是多少元?分析:(1)因为该函数图象过点(0,0),(30,720),所以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利用(1)中表达式,即可得出A点坐标.(3)把图象上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b的值,从而求出答案.【答案】(1)设y1的函数表达式为y=kx(x≥0).∵y1经过点(30,720),∴30k=720.∴k=24.∴y1的函数表达式为y1=24x(x≥0).(2)根据图象可知x=50,把x=50代入y1=24x得:y1=24×50=1200,∴A(50,1200)当销售量为50件时两种方案工资相同,都是1200元.(3)设y2的函数表达式为y2=ax+b(x≥0),经过点(30,960),(50,1200)∴,解得:,∴b=600,即方案二中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底薪为600元.问题2:一家公司招聘销售员,给出以下两种薪金方案供求职人员选择,方案甲:每月的底薪为1500元,再加每月销售额的10%;方案乙:每月的底薪为750元,再加每月销售额的20%,如果你是应聘人员,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薪金方案?【答案】设月薪y(元),月销售额为x(元).方案甲:y=1500+x(x≥0)方案乙:y=750+x(x≥0)当y甲=y乙时,1500+x=750+x,解得x=7500.求得y甲=y乙=2250即销售额为7500元时,这两种方案所定的月薪相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种方案中y关于x的函数图象.由图象可知:当0≤x<7500,y甲>y乙,x>7500时,y甲<y乙.提问:说一说用图象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哪些优点?二、例题讲解【例】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外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图1).图2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n mile)与追赶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B哪个速度快?(3)15 min内B能否追上A?(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12n mile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6)l1与l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y=k1x+b1与y=k2x+b2中,k1,k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可疑船只A与快艇B的速度各是多少?【答案】(1)当t=0时,B距海岸0 n mile,即s=0,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t从0增加到10时,l2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l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A行驶了2n mile,B行驶了5n mile,所以B的速度快.(3)延长l1,l2(图3),可以看出,当t=15时,l1上的对应点在l2上对应点的下方,这表明,15 min时B尚未追上A.(4)如图3,l1,l2相交于点P.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一定能追上A.(5)图3中,l1与l2交点P的纵坐标小于12,这说明,在A逃入公海前,B能够追上A.(6)k1表示快艇B的速度,k2表示可疑船只A的速度.可疑船只A的速度是0.2n mile/min,快艇B的速度是0.5n mile/min.三、练习新知教师多媒体出示课件:小明步行离开家去上学,开始的速度是0.6 m/s,10分钟后发现快迟到了,加快了速度,以1.2m/s的速度用5分钟走完了剩余的路程到达学校.1.求小明家离学校的大致距离和小明走路的平均速度.2.请用函数图象描述小明走路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然后找一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订正得到:距离应为0.6×10×60+1.2×5×60=360+360=720(m),平均速度为720÷[(10+5)×60]=720÷900=0.8(m/s).教师多媒体出示图象:其中x表示小明离开家的时间,y表示小明离开家的距离.四、课堂小结师:本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对于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如何根据函数表达式和图象描出它的现实意义.。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图象等信息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图象、表格等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与实际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且让学生更加明确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它涉及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值得一提的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需要根据两个条件列出关于k、b的方程组,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下一章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节所研究的一次函数,某个参数应较易于从所给条件中获得,从而转化为通过另一个条件确定另一个参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对于一般问题,可在下一章的学习中再加强训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③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初步探究;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与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内容: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目的: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第二环节初步探究内容1:展示实际情境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实际情境一: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 )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分析: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类型,然后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实际情境二:假定甲、乙二人在一项赛跑中路程y与时间x的关系如图所示.(1)这是一次多少米的赛跑?(2)甲、乙二人谁先到达终点?(3)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求甲、乙二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目的:利用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确定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即待定系数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确定正比例函数只需一个条件.情景一、二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取,情景二几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可能更易写出函数关系式.教学注意事项:学生可能会用图象所反映的实际意义来求函数表达式,如先求出速度,再写表达式,教师应给予肯定,但要注意比较两种方法异同,并突出待定系数法.内容2:想一想: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目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加以归纳总结。

《一次函数的应用》优秀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思考解决见大的实际问题,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问题的方法。

能综合运用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经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2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3 教学手段:根据目标要求,利用多媒体、、画图工具等辅助教学。

三、学以致用,例题探究总结:如何解答实际情景函数图象的信息?三、学以致用,例题探究例1:某种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千米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2)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3)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例题图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归纳,教师加以提示,帮助总结。

(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

(2)分析已知(看已知的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通过做轴或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

(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数”转化为“形”和由“形”定“数”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读图,识图,完成题中的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对学生解答问题中出现的疑问给予帮助或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在答题过程中,教师适时的书写解答过程,教师演示t课件并给出答案。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通过探究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一次函数图象。

(2)学生能否意识到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的优点和缺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情境探索和例题探究中,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耐心的引导学生如何识图,尽量从图象上获取信息,找准图象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意义,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习惯的“代数化”方法,有使学生在识图方面有V/万米3四应用延伸,深化理解四应用延伸,深化理解1上题中摩托车行至加油站加完油后,摩托车油箱的剩余油量(升)和摩托车行驶路程(千米)之间的关系变为图1:试问:⑴加油站在多少千米处加油多少升⑵加油前每100千米耗油多少升加油后呢⑶若乙地与加油站之间还有250千米,要到达乙地所加的油是否够用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500千米2从100增加到2021,从8减少到6,减少了2,因此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2升汽油3当=1时,=450,因此行驶了450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师生活动:教师演示t课件,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先观察图象、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2.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从一次函数“数”的角度入手,转移到“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4.初步体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正比例函数.难点: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m/s)与其下滑时间t(s)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请写出v与t的关系式;(2)下滑3 s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教师活动:图象过原点,所以是正比例函数.预设答案:解:(1)设v=kt,将点(2,5)代入得5=2k,k=2.5,∴v=2.5t;(2)当t=3时,v=2.5×3=7.5 (m/s).∴下滑3 s时物体的速度是7.5m/s.【想一想】问题一: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预设答案:y=kx,要求出k值,只需要一个点的坐标.问题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预设答案:y=kx+b,要求出k、b值,需要两组对应变量值(两点的坐标).【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cm)是所挂物体质量x(kg)的一次函数.某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 cm;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 kg时,弹簧长16 cm.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 kg时弹簧的长度.预设答案:解:设y=kx+b(k≠0),根据题意,得:14.5=b①16=3k+b②将①代入②,得:k=0.5.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当x=4时,y=0.5×4+14.5=16.5(cm).即物体的质量为4 kg时,弹簧长度为16.5 cm.【问题】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师活动:这种求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典型例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板书一道例题书写过程,其余题目可由学生代表板书完成,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例1】如图,直线l是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点A(-4,12),B(3,-9)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1.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 )A.y =2xB.y =-2xC.12y x = D.12y x =-教师活动:根据y =kx (k ≠0)的图象经过点(-1,-2)得:-2=-k ,所以k =2,选A2.如图,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A.y=-x+2B.y=x+2C.y=-2x+4D.y=2x+4预设答案:C3. 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填空:(1)b=_____,k=______;(2)当x=30时,y=______;(3)当y=30时,x=______.预设答案:2;23;-18;-42.4.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A(-1,1),则点B(1,5),C(-10,-17),D(10,17)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解:把点A代入解析式得:1=2×(-1)+b解得:b=3;∴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2x+3.当x=1时,y=5,则点B(1,5)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当x=-10时,y=-17,则点C(-10,-17)也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当x=10时,y=23≠17,则点D(10,17)不在该函数的图象上.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和(-1,-3).(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此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图象经过点(0,1),∴b=1.4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次函数的应用优质课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优质课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二)能利用函数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一)通过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二)通过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函数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2.难点: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了有关函数的知识,相继我们又学习了一次函数的知识,那么你能举出生活中一次函数的例子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某地为了保护环境,鼓励节约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收费,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60kW·h,则按0.6元/(kW·h)收费;若超过160kW·h,则超出部分按每1kW·h加收0.1元。

1.写出某户居民某月应交电费y(元)是用电量x(kW·h)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3.小王家3月份,4月份分别用电150kW·h和200kW·h,应缴纳电费各多少元?分析:1.电费与用电量有关,当0≤x≤160时,y=0.6x;当x>160时,y=160×0.6+(x-160)×(0.6+1)=0.7x-16.此函数为分段函数,应该合起来表示。

2.图像由一个正比例函数和一个一次函数拼接在一起。

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直接把自变量的取值代入相应函数解析式即可。

解:略。

(二)甲乙两地相距40km,小明8:00骑自行车由甲地去乙地,平均车速为8km/h,小红10:00坐公共汽车也由甲地去乙地,平均车速为40km/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图象等信息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图象、表格等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与实际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且让学生更加明确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它涉及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值得一提的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需要根据两个条件列出关于%、b的方程组,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下一章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节所研究的一次函数,某个参数应较易于从所给条件中获得,从而转化为通过另一个条件确定另一个参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对于一般问题,可在下一章的学习中再加强训练.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
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
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③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
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初步探究;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与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内容: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3) 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目的:学
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第二环节初步
探究
内容1:
展示实际情境
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
实际情境一: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p(米/
秒)与其下滑时间看(秒)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与Z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要求/与Z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类型,然后根据函
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
(4)求甲、乙二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目的:利用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确定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即待定系数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确定正比例函数只需一个条件.情景一、二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取,情景二几个问题有一定的梯度,学生可能更易写出函数关系式.
教学注意事项:学生可能会用图象所反映的实际意义来求函数表达式,如先求出速度,再写表达式,教师应给予肯定,但要注意比较两种方法异同,并突出待定系数法.
内容2:
想一想: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
目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加以归纳总结。

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一一基本量.由于一次函数有两个基本量&、b,所以需要两个条件来确定.
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内容1:
例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cm;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长IGcm0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时弹簧的长度.
解:设y=履+b,根据题意,得
14.5=6,①
16=3%+。

,②
将6=14.5代入②,得A=0.5.
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
当x=4时,y=0.5×4+14.5=16.5(厘米).
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
目的:
引例中设置的是利用函数图象求函数表达式,这个例子选取的是弹簧的一个物理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情景中获取信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进一步体会函数表达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这道例题关键在于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在求出一般情况后,第二个问题就是求函数值的问题可迎刃而解.
教学注意事项:
学生除了从函数的观点来考虑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学生是用推理的方式:挂
3千克伸长了1.5厘米,则每千克伸长了0.5厘米,同样可以得到y与X间的关
系式.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并指出两种方法考虑的角度和采用的方法有所不
内容2:
想一想: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
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有:
1 .设一次函数表达式.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
3 .解方程.
4 .把求出的h8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目的:对求一次函数表达式方法的归纳和提升。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出这种先将表达式中未知系数用字母表示出来,再根据条件求出这个未知系数,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第四环节反馈练习
内容:
1 .如图,直线/是一次函数y=&+b的图象,
求它的表达式.
2 .若一次函数y=2x+力的图象经过A(—1,1),b=,该函
数图象经过点B(1,—)和点C(—,0).
3 .如图,直线/是一次函数),=履+b的图象,填空:
(1) b=,k=;
(2)当x=3O时,y=;
(3)当y=30时,X=.
4 .己知直线/与直线y=-2x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2),求直线/的表达式∙
答案:
1. y=-3X
(2) ^=3,B(1,5)t C(--,0).
(3) 3∙(1)b=2,k=--;
(4) 一18;
(5) -42.
(6) y=-2x+2•
目的:
四个练习旨在对学生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效果:
四个不同类型的问题由浅入深,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掌握求一次函数的方法.对于问题4,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并教学生要学会画图,利用图象分析问题,体会数形结合方法的重要性.学生若出现解题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应纠正并给予示范,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第五环节课时小结
内容:
总结本课知识与方法
1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怎样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时可以用待定系数法,即先设出解析式,再根据题目条件(根据图象、表格或具体问题)求出3b的值,从而确定函数解析式。

其步骤如下:(1)设函数表达式;(2)根据已知
条件列出有关h6的方程;(3)解方程,求h6;4.把k6代回表达式中,写出表达式.
2 .本节课用到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
目的: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的知识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习题4.5:1、2、3、4
目的:进一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减,但难度不应过大.
四、教学设计反思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的确定需要一个条件,一次函数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能由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些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能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本节课设计注重发展了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培养,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2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策略
探究的过程由浅入深,并利用了丰富的实际情景,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一次函数就在我们身边,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注意到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递进,逐步让学生掌握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方法.教学中还注意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3 .分层教学
根据本班学生及教学情况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拓展资源中内容进行补充或拓展,也可留作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