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广东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第1课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 8.23《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 大象版必修1
第23课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学习要求: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的基本过程。
2、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的表现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3、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名词解释:国际格局,实际上就是一定时期内,在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是国与国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
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二战片断和关于二战的简单介绍,(老师提供情景,营造气氛)二: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老师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导言部分和多媒体资料——学习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两极格局的含义。
(老师给出学习资料和学习目的)(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那这个变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么战后决定国际格局的是_____和______两大力量因素。
而且在他们周围都有一些同盟者,于是形成了______和_______两极的格局。
(学生阅读,思考,作答)(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正文部分和多媒体资料,学习两极格局影响下的国际关系——(本课重点)(1)两极之间的关系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2)什么冷战?为什么美、苏之间会采取冷战的的方式?(3)冷战的形成过程是如何?一些政策的出台和组织的成立(连线)铁幕演说1946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1949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援助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7冷战升级,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出现杜鲁门主义 1 9 4 8 冷战的信号美苏如何对抗具体的事件有哪些(4)冷战的实施影响①划分势力范围,造成一些国家的分裂——表现有②进行军备竞赛,世界长期不安——表现有③两国互有优势,势均力敌,暂时的稳定与和平。
(4)全面冷战中的局部热战●总结: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 人民版必修1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
家推行“冷战”政策 (1)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 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敌对行动。 (2)步骤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主张
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 ________,对抗 苏联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是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 战”的序幕。
格局的基本轮廓。 (2)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二战后,苏联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主要障碍 (1)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科技居领 先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以实力为基础,美 国力图“领导世界”。
(2)经过二战的洗礼,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
③1947年6月,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 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为美国 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 组成部分。
④1949年,美、加、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
《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 温馨提示: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
造成地区局势紧张。
a . 1950 年朝鲜南北双方内战爆发,美国立即派兵干 预,随后又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 直接参与战争。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 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b .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取代法国对越南南方进行殖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排除D
项。 答案:A
《金版学案》2019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两极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览知识概要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记答题术语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 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两极格局下,局部战 争不断,但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宣言书,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 度。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3)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导致了 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 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经 济 一 体 化
政 治 一 体 化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议会成立 共同体防务合作
栏目导航
结束放映
2、概念阐释——不结盟运动与不结盟政策 (1)不结盟运动: 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不结盟运 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 团结盟的国家结盟。 (2)不结盟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不结盟战略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无敌国式外交战略,它强调不 与美、苏两个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也反对和其他任何一 个国家成为盟友。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N o . 1 识 记 • 抓 主 干 、 理 线 索 , 一 目 了 然
1、轻巧识记——两极格局的形成
政 治 美国 苏联 美国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 北约 华约
栏目导航
“冷 战” 表 现
经 济 军 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金版学案】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每年必考考点,以选择题形式为主,有时会从经济、文化切入命制非选择题。
“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及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对外关系是主要命题点。
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15年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可能出现。
考查浅层次的可能涉及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重大史实、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成果。
较深层次可能考查对政治格局演变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外交与政治、经济、国力等因素的关系认识。
备考时注意知识的综合性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初期,企图确立世界霸权的美国面对战后的和平思潮及苏联强大的军事、政治影响力,先后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成立北约等冷战措施,导致长期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逐步演变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20世纪60—8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演变成为美苏争霸,与此同时,孕育着联合自强的西欧、经济迅速崛起的日本、因不结盟运动兴起壮大的第三世界和改革开放的中国等新兴国际政治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美国趁机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与美国相互竞争、相互制约,以致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确立了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为基本内容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50年代,进一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展示了外交风采。
2015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总复习精讲课件第1课时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3张PPT)
高考总复习•历史 (4) 对国际关系:分裂、局部战争、核威胁、相对的长 期和平、国际关系非民主化是冷战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 结果;国际关系的中心由西欧转移到了东欧和北美 (苏联与 美国)。
(5) 对世界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 经济改革与发展;全球化实际为“半球化”。
(6)对科技发展: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互联网技 术、卫星、航天技术)。
答案:西欧 美国 苏联
2.基本框架:以美、苏为主导的____________确立。 答案:雅尔塔体系
高考总复习•历史
3.主要原因:美苏两国在________、意识形态和国家利
益上的根本对立。
答案:社会制度
4.推动因素: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
高考总复习•历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1.美苏政治走向对峙 (1)美国:1947年提出“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 作为对外政策指导思想,冷战开始。 答案:杜鲁门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
答案:古巴导弹危机
4.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与相对和平。
高考总复习•历史
1. 马歇尔计划与 “ 杜鲁门主义 ” 的联系、区别和实 质 (1) 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
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
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 色。
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六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时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高考总复习•历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对比:________和日 本衰落; ________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________ 的政 治、军事影响力增强。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名师课件
考点 突破
(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 世界大战。
栏 目 链 接
考点
突 破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的形成和扩大。
(1)过程。
1951年建立__欧__洲__煤__钢__共__同__体__;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
栏 目
链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接
链
程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接
两极格局的瓦 解和多极化趋势 的加强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 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影响
栏 目 链 接
思维 导图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考点 突破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冷战”的兴起。
(1)原因。
①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
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栏
()
目 链
接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C.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
D.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典题 精析
解析 根据“对外援助……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
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信息,说明美国实
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
B.朝鲜战争使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 “特需”收入。
C.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__教__育____。
D.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考点 突破
②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 政 治 : 随 着 经 济 实 力 的 增 强 , 日 本 提 出 成 为
《金牌学案风向标》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篇 第六部分 第26讲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
8.(2011 年天津)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越来越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B )
A.人口实力 B.经济实力 C.资源实力 D.军事实力
考点 4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考点 2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世界各国相互依 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4.(2011 年广东清远)九年级张刚同学收集到有关“亚太经 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四张图 片,你认为这四张图片的核心主题是( B )
A.全球化趋势 B.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世界政治的紧张局势
典例:(2010 年广东揭阳)于 1945 年在美国制成,成为人类 智力解放里程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是( )
A.手机 B.克隆羊 C.电子计算机 D.核电站 点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智力。 答案:C
考点 1 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霸 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9.(2011 年辽宁沈阳)2000 年 6 月 26 日,美国总统克林顿 和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联合宣言,宣布: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
基因草图终于绘制完成。这一伟大成果所属的领域是( C ) A.原子能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 D.电子计算机
10.(2011 年广东清远)英国人肖恩·马洛尼说:“它是魔幻 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
3.影响 (1)利: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2)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 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最新-高中历史《美苏争锋》学案1 人民版必修1 精品
高一历史学案第十九周第2课时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1、简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答:(1)丘吉尔的“铁幕”演说;(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3)马歇尔计划的出笼;(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5)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6)经互会的建立;(7)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什么叫“冷战”?答:“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二)合作学习1、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答: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紧张。
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
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三)本课测评选择题1、在二战后期就开始形成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轮廓的是A德国战败 B日本战败 C联合国成立D雅尔塔体制2、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是A中国 B英国 C法国D苏联3、美苏“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出笼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4、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冷战”开始 B经互会的成立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5、二战后美苏“热战”主要发生的地区在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6、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是A朝鲜战争 B甲午战争C越南战争 D阿富汗战争7、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参加国家是A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美苏两国C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高一历史学案第十九周第2课时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主备人:马兆昌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金版学案】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梳理基础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
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___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或__________来表示。
符号为_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mol/(L·s)或mol/(L·h)。
3.表达式。
v =________。
4.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对于反应aA +cC +dD在同一时间段内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 : v(B) : v(C) : v(D)=____________,数值有可能______同,但表示的意义______。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有效碰撞。
反应物分子间能________的碰撞。
发生条件:①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②分子在________发生碰撞。
(2)活化分子。
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________的分子。
(3)活化能。
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________所需的最小能量,等于活化分子________与所有分子的________之差。
如图:图中:E1________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______,反应热为______。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____,如金属与水反应的速率:Na_Mg_Al。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
3.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原因分析。
答案:梳理基础一、1.快慢2.反应物浓度的减小生成物浓度的增加v mol/(L·min)3.Δc Δt4.a :b :c :d 不相同二、1.(1)发生反应一定的方向上(2)有效碰撞(3)活化分子平均能量平均能量反应的活化能E3 E1-E22.(1)性质>>(2)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相同接触面积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20届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 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47课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解读考纲,明确目标1.两极格局建立的背景。
2.“冷战”形成的过程。
3.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二、深度理解,核心突破核心一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
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
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 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史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④。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核心二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①。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②。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③——摘编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④ (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⑤。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人民版选修3
选修3
2.《非战公约》
(1)主要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2)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②是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 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在 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 在势力是必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 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
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
也可)。 【名师点睛】 本题选取的材料新颖,设问形式灵活,要求从材
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体现了加强综合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
选修3
选修3
追求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
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 续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选修3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
想观念。
选修3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构成 ①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 约》、《色佛尔条约》。 ②华盛顿体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及《九国公约》。 (2)实质: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3)内在矛盾: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资本主义国家
选修3
[试题设计] (2009·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下列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 ,就成了一 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 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 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条希望的彩虹。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 第11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优化训练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第11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优化训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解析: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
通过对话,依照次序,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上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为D项。
其他选项都与材料不符合。
答案: D2.“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
”这段话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建立欧洲共同体D.推行杜鲁门主义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军事上”“统一的西欧”“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等,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这段话旨在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B3.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关键信息,分析与经济相关的选项。
答案: B4.(2011·厦门模拟)若为右图所示历史漫画拟定标题,较为合适的是( )A.反目成仇,势成水火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同室操戈,相煎何急D.冰释前嫌,共克时艰解析:从图片内容分析,“杜鲁门计划”所体现的是“反目成仇,势成水火”。
《金版新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岳麓版
二、“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 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 扩 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1)背景:1945~1954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 法国 侵略 者,美国乘虚而入。 (2)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 国的霸权相对衰落,而苏联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
第13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 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的兴起 (1)背景 战时同盟 的基础,双方关 ①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 系开始发生变化。 ②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 的 全球战略,把苏联看做其主要障碍。 ③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 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2.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
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 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B.成立经互会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C.成立华约组织
(1)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2)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 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1)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 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政策由 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2)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 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 同反苏反共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学案:第39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时间:10月25日班级:高级6班教师:朱远志地点:彭山二中多媒体教室第39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对二战结束。
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及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美苏两极。
对峙格局的形成的背景教学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形成过程(1)美国冷战政策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②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成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③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④1949年,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反击①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②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③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高三历史复习学习型教学案:美苏争锋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定向导学、考情分析考纲要求: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考纲解读: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美苏之间的冷战政策及原因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4、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静心自学、主干梳理(一)概念阐释、“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
2、“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3、“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
“冷战”的手段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以文化入侵,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局面。
(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材料1: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伯默斯顿材料2: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问题:美苏为什么会从盟友变成对手?2.过程斗争领域美国的措施苏联的应付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问题探究——马歇尔计划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二: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1950年,美国共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2014·深圳市调研)《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
其意在()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对抗苏联和东欧国家,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时代》杂志的观点是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
答案:A2.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冷战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整个冷战期间,基本保持了稳定,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故C项正确。
答案:C3.(2015·皖南八校联考)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折射出的共同主题是()A.美国与苏联的冷战对峙B.美苏两极格局框架的奠定C.北约与华约的激烈对抗D.两大阵营已出现直接对抗解析:题目图片反映的是柏林墙和古巴导弹危机,都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故A项正确。
答案:A4.(2015·肇庆市一模)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A.缓解了欧洲燃眉之急B.其真实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C.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D.为美国培养了一个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解析:材料突出西欧国家“集体制定”“互相协调”。
马歇尔计划实施过程中,西欧国家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彼此合作的加强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故C 项正确。
答案:C5.(2014·济宁市模拟)“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
”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解析:西方国家在德占区成立经济统一体,并发行新货币,从而形成新主权国家,加速了德国的分裂,故B项正确。
答案:B6.(2014·潍坊市三模)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到:“美国采取措施以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这也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它就是保护自由!”为此,美国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发动局部“热战” D.成立北约组织解析:“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杜鲁门主义,题中的“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体现了这一观点,故A项正确。
答案:A7.(2014·保定市二模)有学者提出: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该论断的依据是()A.使欧洲在美国协助之下恢复发展以抗衡苏联B.该计划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C.标志着美国与欧洲结成了军事同盟D.欧洲的政治局势从此得到稳定解析: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马歇尔计划催生的美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巩固并推进了北大西洋同盟,并持续到冷战终结,同时东欧国家拒绝参与该计划,被认为是宣告战后欧洲分裂的最重要的征兆之一,故A项正确。
答案:A8.(2014·金华市模拟)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
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和日本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强调二战后“西方”这个概念的政治内涵大于地理意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划分概念。
二战后,形成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格局,二战后形成的“西方”概念具有政治、经济内涵,这里的“西方”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故C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C9.(2015·惠州市调研)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
”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A.华约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解析: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北约,体现了苏联的霸权主义,故A项正确。
答案:A10.(2014·广州市二模)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
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
这表明()A.“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迫使美国加大对航空领域的投入,这是冷战在高科技领域的反映,故C项正确。
答案:C11.(2015·临沂市期中考)西方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一历史事件做出这样评价:□□是美国政府想出来帮助欧洲树立信心用的,至少公开宣传中是这样说的,目的是使其不至于迫于苏联的压力在政治上屈服,走向绥靖和中立。
其中“□□”缺失的文字应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德国分裂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看出是美国政府主导的一个机构或计划,而且材料中说其在政治上对抗苏联,由此推测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C项正确。
答案:C12.(2014·福州市质检)史学家甲说:“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说:“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
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解析:史学家甲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分析历史,史学家乙是从双方的责任出发分析冷战,故D 项正确。
答案:D13.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问题:(1)分别依据图片信息,概括图一、图二的主题。
(2)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出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
(3)我们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漫画材料解读能力。
第(1)问关键在于利用漫画的注解文字进行分析,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第(2)问从漫画时间、绘制国家的政治立场入手分析。
第(3)问考查史料运用的常识积累。
答案:(1)主题:图一中欧洲显示一片荒凉景象,代表欧洲的人靠着马歇尔计划的绳索攀援而上,反映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复兴产生重大影响。
图二中代表美国(或马歇尔)的人手中拿着代表束缚和控制德法等西欧国家的圈绳和武器,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控制西欧国家。
(2)国际时局的因素: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属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敌视状态。
国家立场的因素:美国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国,通常会肯定自己的做法;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三方,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时间的因素:1947年马歇尔计划刚开始实施,1949年计划实施后两年,时间的推移会导致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产生改变。
(3)历史价值:这两幅漫画对研究Marshall Plan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但是毕竟是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所以我们还需结合更多的史料佐证。
14.(2014·南京市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
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材料四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
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
……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
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问题:(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
(4)根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推行这一目的的有利条件。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观点”可根据材料一中的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特征”可根据材料二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因素”可从经济全球化、美苏势均力敌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3)问注意设问的要求“亚洲地区”“两例”。
第(4)问第一小问“目标”可从美国称霸世界和建立“单极世界”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条件”可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概括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