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
浅析独立审计市场上的“旋转门”现象
![浅析独立审计市场上的“旋转门”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01bce3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5.png)
浅析独立审计市场上的“旋转门”现象摘要:审计市场中出现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在事务所工作的审计师并不将在事务所中的工作当作是终身的事业,往往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跳槽到其前客户公司中任职,另一方面,之前的事务所仍然与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旋转门”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帮助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业务并且可以使审计风险降低,但也会使得审计师的独立性减弱,因此,需要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来约束。
关键词:旋转门现象;独立性;监督管理美国的“安然”事件曾经轰动一时,经过调查发现安然公司的员工中,有一百多名是来自于曾经为其提供审计业务的安达信事务所,这些员工中有些已经成为了公司中的高管,其中,公司的财务总监之前就是就职于安达信事务所,安然公司财务上很多违反规定的操作都是出于此人之手,此外,在安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很多都与安达信事务所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几乎是与“安然”事件同一时期发生,澳大利亚的一家保险公司--HIH因爆发了严重的财务危机而破产,因为HIH在没有破产时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保险公司,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其破产造成的影响并不亚于美国的“安然”事件。
监管机构经过对HIH公司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着与安然公司近乎一样的问题,即公司中的很多职员(不乏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等高管)都来自于之前为其提供过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另外,其董事会成员中,有三名是其审计事务所的合作伙伴或者前合作伙伴,HIH公司在2000年10月份发布的审计报告,就是由其中一名董事所签发的。
这两个典型案例只是众多财务丑闻中的冰山一角,我们可以在很多的财务舞弊事件中发现一些共性:事务所的前职员选择去他/她之前服务过的客户公司中任职,国内学者将事务所中的员工在事务所和客户公司中的这种流动现象,形象的称为“旋转门”现象,事务所和前员工的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会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名存实亡,审计报告的质量也大大降低,基于此,国内外很多公司和监管部门对“旋转门”现象越来越重视。
HIH破产调查
![HIH破产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0e7eb02a6c30c2259019ef8.png)
澳洲HIH破产案调查委员会调查过程介绍葛云华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精算研究中心2003年4月4日,历时18个月的澳洲HIH保险公司破产案调查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负责此次调查的HIH事件皇家调查委员会(HIH Royal Commission)向澳大利亚联邦司法部提交了长达1100多页的调查报告。
报告几乎涵盖了2001年3月15日之前的所有与HIH保险公司破产相关的问题。
由于针对的是澳洲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件,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本文的目的不是详细介绍HIH的破产原因和各种问题,而是择重介绍对HIH的破产清算调查过程,目的在于借鉴保险公司的退出机制。
一、HIH案件的简述HIH Insurance Limited (以下简称HIH)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
2001年3月15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NSW)地方高等法院勒令HIH及其在澳大利亚当地的十七家子公司进行临时清算,并指定毕马威咨询事务所(KPMG)的Tony McGrath先生和Alex Macintosh 先生为临时清算人。
在经过初步调查之后,发现HIH 账面亏损可能高达36-53亿澳元。
在确信HIH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于2001年5月17日正式宣布HIH破产,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
二、调查委员会的成立2001年6月,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成立HIH事件皇家调查委员会(以下简称调查委员会),任命来自西澳大利亚州(West Australia)高等法院的Justice Neville Owen为调查委员会专员,着手调查在2001年3月15日指定临时清算人之前,一切与HIH破产相关的情况。
皇家调查委员会是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及皇家调查委员会法(1902)而成立的特别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在澳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拥有特别的权限。
由于HIH破产事件牵涉到众多方面,为了避免可能的利益冲突,使调查更为客观公正,澳洲政府指派的调查委员会专员来自HIH公司总部所在地新南威尔士州之外的西澳。
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问题探讨
![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1c3467d02020740bf1e9b58.png)
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问题探讨财务再保险最早来源于1960年代伦敦Lloyd’s惯用的滚转式记账方式(Rollovers)及船舶吨位保险(tonners),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保险业开始将其运用于资本市场,其相对传统再保险而言,它有着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偿付能力、有效地减少财务波动而平衡各期收益等作用,财务再保险开始备受青睐,迅速在全球发展起来。
但也正国为财务再保险的这些用途,采用这种再保险的同时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事实上也发生被滥用的情形,最具有冲击力和代表性的案例则是澳大利亚的HIH保险公司破产案和美国AIG案。
因此各国监管机构无不密切的关注其发展,对其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其发展。
我国保险业真正发展只有20来年的时间,传统再保险在我国再保险市场仍处于首要地位,但在再保险实务中,财务再保险已悄然在我国开始使用。
由于我国在财务再保险运用及其监管上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关法规的构建并不完善,虽然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保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法规,几乎都没有涉及到财务再保险,也没有对这种特殊的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明确规定。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准则、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及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中对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建立我国财务再保险的会计处理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财务再保险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对国外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的情况进行介绍并加以对比和评价,接着分析我国现行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法规的现实情况和问题,最后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财务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制度提出了一点建议。
第一章:绪论。
本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然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最后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财务再保险概述。
本章简单介绍了财务再保险的背景、分类及其主要用途,为以后的论述作好铺垫。
至今,财务再保险已逐渐发展成一有力的工具,允许保险公司自留更多的风险,但同时通过一段时期的综合风险融资来平滑财务结果,也可以达到更多的目标,如:优化自留与再保险的结构、减轻发生损失的频率低但损失程度高的事件的影响、支持资产负债表和盈余流动性、优化投资策略、支持公司计划和风险管理、促进公司内部报酬率及股东权益等等。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bf504852d380eb63946d2a.png)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葛云华谢志刚王腾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精算研究中心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一、引言HIH Insurance Limited (以下简称HIH)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称得上是澳洲保险业的一艘国际航空母舰。
其总部设在悉尼,并在英国、新西兰、美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公司及子公司。
HIH业务范围广阔,包括承保非寿险、管理承保代理人和管理投资基金等,其中非寿险承保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普通非寿险、公众和专业责任保险、机动车辆险、工程保险、海事保险、强制性第三者责任险和雇员补偿险、旅行保险以及不动产和商业资产保险等。
根据HIH 保险集团2000年12月公布的合并财务报表披露,HIH在2000年6月前的毛保费收入达28亿澳元,总资产80亿澳元,总负债71亿澳元,净资产9亿澳元。
据统计,HIH在澳大利亚至少有200万份非寿险保单和超过100万保单持有人,大约30%的澳洲上市公司购买了HIH的保单。
2000年伊始,看似“辉煌”的HIH公司状况突然急转直下,内忧外困接踵而至。
在短短的一年之后,这艘航空母舰就沉没了。
2001年3月15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NSW)地方高等法院勒令HIH及其在澳大利亚当地的十七家子公司进行临时清算,并指定毕马威咨询事务所(KPMG)的Tony McGrath先生和Alex Macintosh先生为临时清算人。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HIH账面亏损高达8亿澳元,如果加上可能的未决赔款和潜在追索,即使采用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总损失也可能高达36-53亿澳元。
在确信HIH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于2001年5月17日正式宣布HIH 破产,这是继Reinsurance Australia、GIO Australia、New Cap Re三家公司破产之后,澳大利亚保险业遭受的又一沉重打击,同时HIH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
八、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对美国系列财务欺诈案的反应
![八、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对美国系列财务欺诈案的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109ada26647d27284b735125.png)
八、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对美国系列财务欺诈案的反应安然与世界通信公司等事件,既是会计职业界的一场悲剧,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有了这场悲剧,会计职业界才能更清醒地发现并治理存在的问题,得以“浴火重生”。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认真关注和研究美国,不是隔岸观火,而是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安然事件会不会在本国发生?如何避免?(一)加拿大美国发生的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对其邻国加拿大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引发了加拿大注册会计师监管体制的历史性改革。
2002年7月17日,加拿大证券管理局(CSA)、金融机构主管办公室(OSFI)和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等联合对外宣布了一项改革方案,决定建立一套新的注册会计师监管制度,加强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强化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规则,对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新的质量控制要求,从而提升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的信心1[1]。
该套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要创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加拿大公众责任委员会(Canadian Public Accountability Board,简称CPAB),该机构拟于10月份正式成立。
CPAB由11名投票委员组成,其中来自会计职业界的委员只能有4名,其余7名委员(含主席)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业外人士。
CPAB的11名委员由管理委员会提名,管理委员会则由加拿大证券管理局主席、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主席、魁北克省证券委员会的主席、加拿大金融机构主管办公室主任和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会长等5人组成。
1[1] http: //www.cica. ca/cica/cicawebsite. nsf/public/e_EnronCPAB的主要职责包括:确保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高质量;监督管理全国检查小组(NIU)的活动(该小组专门负责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对专业准则、职业行为规则及其它监管要求的遵循情况);聘请全国检查小组的首席检查员;为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规则要求;接受和评价全国检查小组和各省会计师协会提交的检查报告和建议;直接处罚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或移交给有关监管机构;对会计准则、审计鉴证准则以及相关准则制定机构的管理提供评价和建议;对其它监管机构提供建议;每年向公众公布会计职业监管报告。
浅谈保险公司的破产
![浅谈保险公司的破产](https://img.taocdn.com/s3/m/9bd8317102d276a201292ede.png)
浅谈保险公司的破产浅谈保险公司的破产内容摘要一般来讲,保险公司破产是由许多原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通过对保险公司破产案例的归纳分析,发现有一些原因起了主要作用,包括准备金不足、高风险投资、扩张速度过快、放松代理控制、再保险的不当使用、缺乏良好的监管、欺诈及关联交易、巨灾或其他无法预料的索赔等.本文认为除“巨灾或其他无法预料的索赔”难以控制之外,其他几点都在经营者或者监督者可控范围以内,而保险公司破产的真正内在原因,是偏离了保险公司的原本宗旨,即不是以为客户提供损失分担为出发点,转而一味追求利益的经营方针是导致保险公司运作不良,乃至最终破产.关键词保险公司,破产,保险监管一、破产案例综述保险是一种以经济保障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安排。
它通过对不确定时间发生的数理预测和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以合同的形式由大多数人来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移和理财计划的目标。
保险是以风险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作为转移各种风险的一种手段,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虽然保险公司经营的是承保风险,但是保险公司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设计各种产品,争夺占有市场,从而获取利润,而且保险公司同时也有着经营失败,最终破产清算的风险。
有统计显示,1978年~1994年,不到20年间全球共有648家保险公司破产。
在保险业非常发达的美国,据保险评级机构A. M。
Best 在200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在1984年~1993年间破产的财产与意外险保险公司超过400家,1991年更是有65家寿险公司破产,46家财产与意外险保险公司破产。
根据美国国家保险保障基金协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surance Guaranty Funds, NC IGF) 2002年公布的调查结果,1969年~2000年间由州保险保障协会支付给破产的财产与意外险保险公司的资金高达69亿美元。
通用再保险公司与AIG财务再保险案例分析
![通用再保险公司与AIG财务再保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603e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4.png)
通用再保险公司与AIG财务再保险案例分析摘要:近年来,凭借相对于传统再保险的众多优势,财务再保险受到许多保险公司的青睐;然而,财务再保险的滥用引发了保险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本文是对aig与通用再保险公司滥用财务再保险引发财务丑闻的案例分析。
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简述了案例的发展过程;二是分析了aig利用财务再保险粉饰财务状况暴露出来的问题,并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通用再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财务再保险案例分析2008年2月25日,通用再保险公司四名前高管及一名aig前主管被判有罪,罪名是不正当合谋、证券欺诈、邮件欺诈以及向美国证监会伪造文件。
2009年6月16日、9月15日,科隆再(crd)的首席执行官和通用再保险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也分别被判刑。
通用再保险公司与aig之间的问题交易可以追溯至2000年底和2001年初两笔价值总额5亿美元的财务再保险安排。
财务再保险是指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约定,保险人支付再保险费给再保险人,再保险人为保险人提供财务融通,并对于保险人因风险所致损失,负担赔偿责任的行为。
财务再保险最初产生于美国产险市场,产险业希望从再保险人那里获得财务上的帮助,以减少因天灾而造成的巨额亏损。
自90年代开始,寿险业者发现财务再保险能解决有关风险与资本的问题,于是开始将财务再保险用于寿险业务,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再保险工具。
然而,近年来国际保险市场发生了多起影响巨大的保险公司破产事件与财务丑闻。
如2001年澳大利亚第二大保险公司hih破产;2003年美国相互保险公司破产。
细察前述事件,不难发现它们均涉及财务再保险产品的滥用,这使得财务再保险成为保险业研究的热点问题。
尽管财务再保险在国内实务操作中还不多见,随着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出炉,其通过寿险再保险安排锁定风险减少损失的操作方式,使得财务再保险这种资本筹集方式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然而,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再保险监管制度中,仍然没有对财务再保险作出相关规定,这个空白极需要弥补。
HIH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其教训韩可胜吴军
![HIH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其教训韩可胜吴军](https://img.taocdn.com/s3/m/5695d47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c.png)
HIH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其教训韩可胜吴军HIH公司破产的原因及其教训韩可胜吴军(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52)[摘要]HIH公司是澳洲保险市场的第二大保险公司,于2001年3月15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引起澳洲保险市场剧烈动荡。
HIH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有:存在严重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利益冲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离奇的会计方法掩盖了偿付能力问题;缺乏独立的审计以及致命的交易等。
从HIH案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保持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保证充足的偿付能力;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理性扩张之路。
[关键词]HIH公司;治理结构;偿付能力;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 F843.8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306(2005)05-0092-03HIH保险集团成立于1969年,经过多年努力发展成为澳洲保险市场的第二大保险公司,该公司在开业20年后上市。
由于HIH控制着澳洲财产保险市场的绝对份额,上市后股份涨幅连续多年位居澳洲证券市场前列,一度是澳大利亚证券市场上的明星企业,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为HIH拓展海外市场积聚了大量资金。
2001年3月15日,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令HIH保险集团旗下主要保险公司进入临时清盘程序,引起澳洲保险市场剧烈动荡,并直接波及HIH的海外业务。
HIH清算时亏空高达53亿澳元(约合300多亿人民币),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公司。
清算程序可能长达10年,清算的结果非常不乐观,据估计,一块钱的债权清算后只能得到两毛钱甚至更少。
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后,对被保险人和社会公众的影响马上显现出来:在HIH投保年金保险的老人从HIH拿到的支票被银行拒付;由HIH公司提供的住房贷款还款保证突然失效;从事医生、律师、会计师等职业的专业人员的职业责任保障转瞬之间消失无踪。
HIH陷入困境使我国香港地区部分保单持有人也受到影响,特区政府2001年4月2日宣布全面接管该集团在港注册的3家附属保险公司。
澳大利亚重大的商业倒闭事件_对HIH保险公司倒闭的反思
![澳大利亚重大的商业倒闭事件_对HIH保险公司倒闭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465a71bc5da50e2524d7f3c.png)
澳大利亚重大的商业倒闭事件:对HIH保险公司倒闭的反思(澳大利亚)Dr. Tina Mak 著郭茜译原载: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Mar 2005前言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HIH的倒闭及其的审计师安达信公司的职责,分析是在包含考古学和权利与知识的系谱的福柯框架下进行的。
神种的Jedi力量则被用作会计职业自称有专用于公众利益的较优知识和技能而获得的能力的比喻说法。
因此,这种力量包括职业道德。
阴暗面则被用为HIH倒闭的比喻说法。
因为会计标准和会计实务,会计职业的能力基础都被用来隐瞒既将发生的倒闭,结果给保单持有人、债权人和普公众带来逐步增加的损失。
对本文来说,对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介入HIH倒闭事件的管理上的反应被看作是绝地大反攻。
因为公司法经济改革方案(CLARP9)的建议目的的在于增强包括审计独立性的公司治理。
换句话说,CLERP9是打算把会计和审计的能力,知识和技术转到保护公众利益方面。
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其它力量的比喻在于会计职业一直用自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在公司管理中取得支配地位。
这与侵略者使更多的人或武器来征服较弱的被侵略者的方式是一样的。
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意外的公司倒闭案例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专业力量常常被用来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如果这个职业是符合公众期望的话,它将不得脱离阴暗而是成为公众利益的帮助者,以取得自己的地位。
本文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概述写本文的缘由,包括证明运用福柯框架是正确的理由。
然后正式解释包括审计功能在内的概念,这些说明都是在福柯的范例,考古学,宗教学,系谱学、能动和知识的框架内进行的。
在分析HIH倒闭和它的审计师安达信公司所牵连到的案情之前,本文将简要回顾一下公司倒闭事件。
本文将以对意外的公司倒闭的管理方面的应的讨论为结果。
尽管本文把重点放在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和澳大利亚对意外的公司倒闭在法律和管理上反应,但作者认为相同的事情在全世界都在发生。
浅谈澳大利亚过失侵权责任法改革
![浅谈澳大利亚过失侵权责任法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9d87087680203d8ce2f244b.png)
浅谈澳大利亚过失侵权责任法改革[摘要]21世纪初,在“保险危机”的冲击下,澳大利亚对该国过失侵权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次改革对过失侵权法中诸如过失责任标准、伤害赔偿金额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规范,对澳大利亚过失侵权法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争议。
[关键词]澳大利亚;过失侵权;法律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和进程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澳大利亚经历了一段被媒体称为“诉讼爆炸”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澳大利亚有关民事侵权的诉讼案件数量激增。
以新南威尔士州地方法院为例,其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由1997年不到12000件激增到2001年的23547件。
[1]与此同时,由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的赔偿金额也越来越大。
由于澳大利亚大多数人愿意通过保险转嫁自身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所以绝大部分侵权行为所带来的赔偿责任均会转嫁由保险公司承担。
诉讼数量的激增、诉讼判决的赔偿金额越来越大,加上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较为低廉的保险费收入,这些因素都为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2001年3月,以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HIH破产为标志的“保险危机”在澳大利亚爆发,危机对澳大利亚保险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冲击。
在事后的调查中,保险公司认为低廉的公共责任险价格和无休止的第三者人身伤害赔偿是导致保险公司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过于频繁和过于高昂的过失人身伤害赔偿让保险公司无法承受。
由于担心低收入家庭因为涨价而放弃投保,政府不希望通过提高保险费的价格来解决问题,因此只能希望通过相关法律改革来减少诉讼数量和赔偿金额以减轻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
2001年6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任命以新南威尔士州上诉法院大法官David Andrew Ipp为首的4人专家小组对本国的过失侵权法进行评审。
专家小组对当时公众质疑的过失侵权责任判定标准的不清楚,受害人过于轻易获得赔偿,人身伤害赔偿金额过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检查。
2002年9月,专家小组向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递交了《过失侵权法评审的最终报告》,报告对当时的普通法及相关成文法提出了61条改革建议。
保险市场风险管理案例 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
![保险市场风险管理案例 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45046ebe1e650e52ea9970.png)
案例17 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事件背景】HIH Insurance Limited (以下简称HIH)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称得上是澳大利亚保险业的一艘国际航空母舰。
其总部设在悉尼,并在英国、新西兰、美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公司及子公司。
HIH业务范围广阔,包括承保非寿险、管理承保代理人和管理投资基金等,其中非寿险承保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普通非寿险、公众和专业责任保险、机动车辆险、工程保险、海事保险、强制性第三者责任险和雇员补偿险、旅行保险以及不动产和商业资产保险等。
根据HIH保险集团2000年12月公布的合并财务报表披露,HIH在2000年6月前的毛保费收入达28亿澳元,总资产80亿澳元,总负债71亿澳元,净资产9亿澳元。
据统计,HIH在澳大利亚至少有200万份非寿险保单和超过100万保单持有人,大约30%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购买了HIH的保单。
HIH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战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开了两百多家分支公司,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6%,而且,这一速度是在竞争非常激烈、承保市场近乎饱和的情况下取得的。
HIH如何能够在这样竞争激烈的非寿险市场上,用短短32年时间中由一家代理行一跃成为在澳大利亚甚至在全球都有业务的跨国集团不外乎是采用低费率、高佣金、从事高风险业务和兼并其他公司的策略。
HIH于1998年9月收购了FAI 保险公司,总售价为3亿澳元,其中的商誉价值达到2.75亿澳元。
HIH的高层管理者在收购FAI中仅仅以FAI提供的报表作为判断的依据,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可是,收购FAI的后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两年之后即2000年9月,HIH因收购FAI导致的总损失共计4.05亿澳元,已超过了购买FAI的价格。
在HIH破产之前的一年间,有关HIH财务状况极度恶化的传闻早已在悉尼的金融业内传开。
澳大利亚联邦金融服务与监管署署长Joe Hockey曾得到朋友的警告说,HIH已经陷入严重的困难之中。
零售巨头希尔斯公司破产对传统银行业的启示
![零售巨头希尔斯公司破产对传统银行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6a0b0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零售巨头希尔斯公司破产对传统银行业的启示希尔斯是一家美国的零售巨头公司,成立于1888年,多年来一直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零售业务。
在2020年底,希尔斯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对传统银行业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
从希尔斯破产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银行业的一些启示。
银行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模式。
在希尔斯的案例中,该公司过于依赖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未能及时调整和适应电子商务的变化。
银行在贷款时应该更加谨慎地评估借款人的业务模式,以及其是否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风险。
银行需要积极倡导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随着消费者购物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正在逐渐被电子商务取代。
银行作为商业贷款的提供者,应该积极倡导借款人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帮助他们应对市场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银行需要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和贷款审批程序。
在希尔斯的案例中,其销售额的下滑最终导致了破产,但银行在贷款时可能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风险。
银行需要加强对借款人的风险管理和贷款审批程序,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银行需要与借款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作为借款人的希尔斯在面临困境时可能无法及时得到银行的支持和帮助,这可能加剧了其破产的风险。
银行应该与借款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沟通和风险评估,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希尔斯公司的破产对传统银行业来说是一个教训,提醒银行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模式,积极倡导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加强风险管理和贷款审批程序,并与借款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只有这样,银行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确保自身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重大的商业倒闭事件:对HIH保险公司倒闭的反思
![澳大利亚重大的商业倒闭事件:对HIH保险公司倒闭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70e35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1.png)
澳大利亚重大的商业倒闭事件:对HIH保险公司倒闭的反思Dr. Tina Mak;郭茜
【期刊名称】《经济资料译丛》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 前言rn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HIH的倒闭及其的审计师安达信公司的职责,分析是在包含考古学和权利与知识的系谱的福柯框架下进行的.神种的Jedi 力量则被用作会计职业自称有专用于公众利益的较优知识和技能而获得的能力的比喻说法.因此,这种力量包括职业道德.阴暗面则被用为HIH倒闭的比喻说法.因为会计标准和会计实务,会计职业的能力基础都被用来隐瞒既将发生的倒闭,结果给保单持有人、债权人和普公众带来逐步增加的损失.
【总页数】10页(P83-92)
【作者】Dr. Tina Mak;郭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日本人寿保险公司倒闭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尹成远
2.安然公司倒闭事件对化学工业的影响--众说纷纭 [J], 刘小林
3.风口浪尖上民营担保公司的稳健决策——民营担保公司倒闭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彭作富
4.北美再现油气公司倒闭潮 [J], 卢雪梅
5.300多家创业公司倒闭金融行业牵扯最多 [J], 罗克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IH公司破产的原因
![HIH公司破产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a04ccd2770bf78a6529544c.png)
HIH公司破产的原因❖(一)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正常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管理层就公司经营战略提出建议,董事会的职责则是理解、测试并决定公司经营战略。
❖HIH公司董事会基本流于形式,议程由管理层决定,董事会中的非执行董事完全依赖来自管理层的信息进行决策。
HIH公司的管理层从不就公司的经营策略对董事会进行说明,董事会无从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缺乏独立性的董事会在公司业绩恶化时也无法对经理层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估。
❖由于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缺乏了解,董事会对投机性的投资决策没有正确的判断,这直接导致了海外扩张(英国、美国)和公司收购(FAI)等事项的错误决策。
作为公司创立人之一的罗伊·威廉从公司创立以来直到2000年10月退休前一直是公司的CEO,在投资决策、捐赠、员工薪酬等方面拥有无限的授权(甚至他不再担任CEO 之后也是如此)。
(二)利益冲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当公司进行与某些董事利益有关的交易时,董事并未主动披露其在交易中的利益,而董事会也没有处理有关涉及利益冲突的关联交易的适当程序。
三)离奇的会计方法掩盖了偿付能力问题作为战略计划工具的预算控制完全失效,HIH采用了日历年度一次性会计方法,掩盖了糟糕的经营业绩。
但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对这种会计方法提出异议。
(四)缺乏独立的审计机构HIH有内部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委员会并未考虑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重要因素。
从组织结构看,审计委员会委员本应完全由非执行董事担任,但HIH的审计会议往往由包括执行董事在内的全体董事参加,使审计委员会完全丧失了独立性。
(五)致命的交易直接导致HIH进入清算程序❖:1993年开始在英国的业务:存在缺陷的管理信息和会计系统使总部对英国业务缺乏有效的监控,最后的结果是,HIH在英国损失17亿澳元。
❖美国的并购案:董事会未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认真评估,导致了美国并购案的完成和6.2亿澳元的损失。
❖收购FAI公司:关于收购FAI公司的董事会议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的:12位董事中有5位缺席,剩下的7位中有4位是以通讯投票的方式参加的,也就是说,12位董事中只有3位董事亲自出席了总部的会议。
保险公司破产:影响巨大
![保险公司破产:影响巨大](https://img.taocdn.com/s3/m/7e089e1fc77da26924c5b075.png)
保险公司破产:影响巨大一、保险公司破产的负面效应保险业受到高度的监管,因此公众往往预期保险公司不会破产。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英国每年大约有0.5%的保险公司破产,其中1992年达到了2%;90年代以来美国保险公司破产比率日趋上升,每年大约有0.5%到1%的保险公司破产。
2001年HIH保险集团被宣告破产,并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之一;1997年日产生命保险的破产宣告了日本保险业“不倒神话”的破灭,并引发了一连串动荡,东邦生命保险、第一火灾海上保险、第百生命保险、千代田生命保险、协荣生命保险等保险机构相继破产。
毋庸置疑,社会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破产的频率,而是保险公司破产所造成的影响。
保险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当保险公司发生破产时,无论对于个人、组织或社会均将造成重大影响。
这正是保险公司破产特殊性之所在,保险公司破产的宏观影响包括对保险业的影响和国民经济的影响两个层面。
1、保险公司破产对于保险业的影响保险公司破产会造成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恐慌。
在经济学中,不管恐慌是如何发生的,它一旦发生,马上就有一种自我证明机制,因为恐慌可以证明其合理性。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这种恐慌首先表现为一旦他们预期保险公司将要破产,那么就有可能引发“退保潮”。
即使投保人在保险公司破产后能够收回未到期保费或现金价值,但是为了避免深陷漫长的破产程序,他们也会选择退保。
保险业曾经发生过“退保潮”,1991年美国最大的两家寿险公司 Executive Life 和 Mutual Benefit Life的破产掀起了“退保潮”。
Exeeutive Life破产前一年,其退保额超过了30亿美元 ;Mutual Benefit Life在申请新泽西州保险监管局干预前的几周内招致了10亿美元的退保。
更为严重的是,保险公司破产可能会产生传染效应。
某家保险公司破产对于社会公众关系甚大,对于其他保险公司同样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将会承受那些由社会公众对保险行业健康状况的任何怀疑所引发的冲击“。
10年美国商界最贪婪的10个CEO
![10年美国商界最贪婪的10个CEO](https://img.taocdn.com/s3/m/a06e24b4763231126fdb1159.png)
十年来美国商业中十大贪婪的CE2005年6月22日11:56来源:[“全球企业家”]贪婪是好的”,在美国由肝脏导演·在斯通的电影《华尔街》中,戈登·ike子说由于这句话和这部电影中奔放的贪婪,戈登·Geico的形象成为美国商业界的代表——这种虚构的形象甚至出现在《财富》杂志的封面上。
回顾过去十年美国企业界的成功与失败,您可能会得出结论,贪婪是有害的。
无论是由于贪婪和过度追求成功(例如AIG的格林伯格),还是因为贪婪和失去自我控制(例如迪士尼的Esna),还是由于贪婪和欺骗投资者(例如安然的Ken)·雷),结局是一样的:经历了巨大的成功之后,公司一夜之间倒闭了第一名羞辱巴菲特的人财务丑闻导致美国国际集团突然辞职。
’传奇的CE Greenberg。
这个故事的背后是一个对成功过于追求的人,他对自己,家人和生意拥有极端的控制权。
3月14日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总裁和CE莫里斯(CE Morris)·汉克·莫里斯·汉克·格林伯格(Maurice Hank Greenberg)辞职,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现年79岁的格林伯格来说,这一切都不愿。
就在一周前,当他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强调说,至少十年之内,他不会离开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
格林伯格和他的家人曾经牢牢掌握了美国保险业的生命线。
的确,对于这个在保险业已有40年历史且无敌的坚强老头来说,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留在AIG的。
在他领导下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在全球拥有5000万客户和7000亿美元的资产。
他的财产还不止于此:2004年10月14日此前,他的长子杰弗里(Jeffrey Greenberg)担任全球第一大保险经纪公司(Marsh&McLennan)的首席执行官,而他的小儿子伊凡(Evan Greenberg)则是保险公司ACE的首席执行官。
但是财务丑闻击败了硬汉。
调查辞职原因后,格林伯格被指控批准了AIG和General Re安排的再保险交易,General Re 为巴菲特’伯克希尔·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子公司。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d4aa0716fc700abb68fcf1.png)
案例1HIH Insurance Limited (以下简称HIH)是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保险公司,称得上是澳洲保险业的一艘国际航空母舰.其总部设在悉尼,并在英国,新西兰,美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公司及子公司.HIH业务范围广阔,包括承保非寿险,管理承保代理人和管理投资基金等,其中非寿险承保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普通非寿险,公众和专业责任保险,机动车辆险,工程保险,海事保险,强制性第三者责任险和雇员补偿险,旅行保险以及不动产和商业资产保险等.根据HIH保险集团2000年12月公布的合并财务报表披露,HIH在2000年6月前的毛保费收入达28亿澳元,总资产80亿澳元,总负债71亿澳元,净资产9亿澳元.据统计,HIH在澳大利亚至少有200万份非寿险保单和超过100万保单持有人,大约30%的澳洲上市公司购买了HIH的保单.2000年伊始,看似"辉煌"的HIH公司状况突然急转直下,内忧外困接踵而至.在短短的一年之后,这艘航空母舰就沉没了. 2001年3月15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NSW)地方高等法院勒令HIH及其在澳大利亚当地的十七家子公司进行临时清算,并指定毕马威咨询事务所(KPMG)的Tony McGrath先生和Alex Macintosh先生为临时清算人.经过初步调查,发现HIH账面亏损高达8亿澳元,如果加上可能的未决赔款和潜在追索,即使采用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总损失也可能高达36-53亿澳元.在确信HIH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于2001年5月17日正式宣布HIH破产,这是继Reinsurance Australia,GIO Australia,New Cap Re三家公司破产之后,澳大利亚保险业遭受的又一沉重打击,同时HIH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件.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保险客户的损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定提供5亿澳元援助,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政府将分别承担6亿和4亿澳元,但这些实际上来自于纳税人的钱还远不够抵消40-50亿澳元的巨大损失.为此,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计划每年向保险业征收6900万澳元的税收,这意味着保险费率将增加5%,更意味着这些钱将转嫁给众多的保户.总之,HIH破产所造成的巨额亏损最终还是要分摊到公司股东,保单持有人,以及众多的纳税人头上.调查人员指出,要偿还完HIH的负债还要等上十几年,并且最终偿还的数额也将远远小于原有保单上的承诺.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霍华德政府于2001年6月决定成立HIH Royal Commission,着手调查这一破产案件.评价:一个资产超过80亿澳元的大型保险公司的破产,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及其监管机构,公司高级管理层,以及独立审计机构之间互相推诿,指责,莫衷一是.由于种种原因,另一方面,即使仅仅从这一复杂破产过程中所陈列出一些可以明确的事实,也能给我们很大的教益和启发. 如果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不具备很高的职业和道德素质,投资人就有必要对公司的未来表示担忧. 其实,HIH高层早已了解到公司存在准备金大量不足的问题,但他们却采取签发更多的保单来弥补账面上的损失,尽量掩盖经营不善的真相,但这样做反而加剧了损失.正如澳洲媒体所说的"HIH的董事们不是保险人,而是赌徒".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讲,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不符合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管理不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2篇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一)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震动。
这是
一个典型的保险巨头破产案例,也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
业破产案例之一。
HIH保险公司的倒闭给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也揭示了一系列管理和监管缺陷。
HIH保险公司成立于1968年,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
公司在澳大利亚和全球范围内提供多种类型的保险服务,包括财产保险、汽车保险、人寿保险等。
在1990年代,HIH保险公司通过一系列
高风险的收购行为迅速扩张,但也在扩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债务。
HIH保险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其高风险的商业决策和缺乏有效
的内部控制。
公司在90年代末期开展了一系列不透明的交易,包括将
资产转移给关联公司、通过重新估值提高利润等手段来掩盖亏损。
这
些不道德的经营行为使得公司陷入了极度的财务困境。
此外,监管机构对HIH保险公司的监管不力也是该公司破产的重
要原因之一。
根据调查报告,澳大利亚保险监管机构在对HIH保险公
司进行审查时存在着失职和疏忽。
监管部门未能发现公司的不当经营
行为和潜在风险,忽视了公司的财务问题和破产风险,最终导致了该
公司的破产。
HIH保险公司破产对澳大利亚和全球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该公司破产后,成千上万的投保人失去了保险保障,导致了重大
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此外,其他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也受到了牵连,市场信心遭到了剧烈的冲击。
为了解决这一危机,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澳大利亚保险公司破
产调查委员会”(ACIC)。
通过对HIH保险公司的调查和审计,该委
员会揭示了公司的不当经营行为和监管缺陷,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
澳大利亚政府也通过立法加强了对保险业的监管,增加了政府和
投保人的权益保护。
总结起来,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是因为公司的高风险
经营和管理缺陷导致的。
这一案例揭示了金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包
括低效的内部控制、腐败和失职的管理人员以及监管机构的疏忽。
然而,通过该案例的教训,澳大利亚政府加强了对保险业的监管,提高
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破产案例(二)
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的破产案例引发了全球金融业的关注,并
对整个保险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案例揭示了保险公司管理和
监管的漏洞,对于加强保险行业的监管和改善行业的信誉具有重要意义。
HIH保险公司的破产主要原因是其高风险的投资策略和经营决策。
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投资,但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
和评估机制。
此外,公司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和其他高风险项目,使其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同时,HIH保险公司的破产也揭示了监管机构的不力。
澳大利亚
保险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公司的不当行为和潜在风险。
监管
机构在对该公司进行审查时存在疏忽和缺乏监管力度,未能有效控制
公司的风险和防范破产风险。
HIH保险公司破产对整个保险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破产后,
大量的投保人无法获得保险赔付,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其
他保险公司也受到了冲击,市场信心严重受损。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
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和改善投
保人的权益保护。
总结起来,澳大利亚HIH保险公司的破产案例揭示了保险行业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高风险的经营策略、内部控制不力和监管缺陷。
这一案例对于加强保险业的监管、提高行业的风险管理和加强投保人
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从该案例中吸取教训,澳大利亚政府将加强
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并加强投保人权益的保护,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
定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