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五歌注释

声律启蒙五歌注释

声律启蒙五歌注释声律启蒙五歌的原文如下: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

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

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

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

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声律启蒙五歌的注释如下:1. 烟萝:像轻烟一样飘动着的藤萝。

2. 枯荷:枯萎的荷叶。

3. 盘:此指荷叶。

4. 柳线:柳条,因其细长如线,故称。

5. 欹(qī):歪斜。

6. 观棋不觉烂樵柯:据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见晋陶潜《搜神后记》卷六。

后以“烂柯”指世事变幻,人生短促。

樵(qiáo)柯:斧柄。

7. 宏敞:宽敞明亮。

8. 万顷:形容江面宽广无边。

9. 遥临:远道来到,指江楼地势较高,俯视远近景象。

声律启蒙五歌的译文如下:山与水相对,海与河相对,雪中的竹子与烟雾中的藤萝相对。

新欢与旧恨相对,痛快饮酒与高声歌唱相对。

再弹琴曲,重新磨剑,娇媚的柳枝与枯萎的荷叶相对。

荷叶在雨中得到清洗,柳条任由微风吹动。

饮酒哪里知道自己的帽子歪斜了,观看下棋不知不觉中斧柄已经腐烂了。

清幽的寺庙坐落在高高的山岭上,宽敞的楼阁正对着万里江水。

繁复与简单相对,少与多相对,百姓的诗与路人的歌相对。

做官的情况与漂泊的状态相对,银制的鹿与铜制的骆驼相对。

声律启蒙五歌的赏析如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和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同时它又是增进常识,扩大知识面的好教材。

以其内容的丰富性而论,《声律启蒙》又是代古典文化的小百科全书之一。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释】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

”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

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

蛩:音穷。

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

恰恰:自然、和谐。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和谐貌。

《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二峰。

迢递:遥远。

嵯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

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

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注释】上智:智力特出的人。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

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奁:音廉,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笥:音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杵:用以捣物的木棒。

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

灼烁:光皎貌。

蒙茸:草乱貌。

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

”戏马:驰马取乐。

《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晋书·刘毅传》: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

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卷一一东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治。

’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六钧弓:《春秋左传·这公八年》:“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唐)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本为虚构,后遂以为月中仙宫名。

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黄童白叟:白叟,白发老人;黄童,儿童,幼童发色黄,故称。

唐韩愈《元和德圣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渊,又名颜回,孔子弟子。

阮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濯:洗涤。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书·武帝纪下》:“大通元年三月,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后常在同泰寺讲经,传有天雨宝花而下。

寺在金陵,今不存。

未央宫:西汉宫殿名。

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末毁。

《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色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叟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文档模板范本注:以下是对《声律启蒙》全文的详细注释,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解。

第一章:生理篇1. 为什么说声音和呼吸是成人的基本元素?答:声音和呼吸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它们在成人的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人体哪些部位参与发声?答:发声的主要器官有声带、喉咙、鼻腔等。

3. 什么是声音的共鸣?答:声音的共鸣是指发声器官共同参与振动产生共振效应,使声音更加响亮、清晰。

……第二章:音律篇1. 什么是声音的音高?答:声音的音高是指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2. 音高和音调有何区别?答:音高是声音的物理属性,音调是声音在音乐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文采篇1. 为什么说语言是文采的基础?答:语言是文采的基础,因为只有掌握了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运用文采。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采?答: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等,可以通过运用这些手法来提升文采。

……第四章:训练篇1. 如何进行声音的训练?答:声音的训练包括声带的张力调节、发音的准确性训练等。

2. 如何进行音律的训练?答:音律的训练包括音高的掌握、音符的准确演奏等。

……结尾:1、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声律启蒙原文(全文)附件2:声律启蒙音频(配套训练用)附件3:声律启蒙练习题册2、如下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1:著作权法(指保护作家及创作者的著作权法律)注释:著作权法是一项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作家及创作者的著作权益。

法律名词2:版权法(指制定著作权法的法律)注释:版权法是制定著作权法的法律,它规定了著作权的获得、行使和保护等问题。

3、如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困难1:理解复杂的音律术语解决办法:提供详细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困难2:实践中发现声带损伤问题解决办法:提供声带保护指南,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以上是对《声律启蒙》全文的注释范本,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理解和指导。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上: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①朗:月光明亮。

②(j i)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

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

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 i)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

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

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

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1.原文家对国,武对文。

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

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

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

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

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

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1.注释第一段注释•“家对国,武对文”:家庭和国家相对,武力和文治相对。

•“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有不同说法,一般指四个辅佐天子的官职。

•三军: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后泛指军队。

•“九经对三史”•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一般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

•三史:通常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菊馥对兰芬”:“馥”(fù)和“芬” 都是香气浓郁的意思,菊花的香气和兰花的芬芳相对。

•“歌北鄙,咏南薰”•歌北鄙:歌唱北方边鄙之地的粗陋音乐。

鄙,边境地区。

•咏南薰:相传舜唱南风歌,其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的句子,用来表示君主对百姓的关怀。

•“迩听对遥闻”:迩(ěr),近的意思。

近听和远闻相对。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召公:周文王之子,曾为周太保,辅佐成王,在周初的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广:西汉名将,被称为“飞将军”,抗击匈奴,作战英勇。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闻化蜀民皆草偃:西汉文翁为蜀郡太守,推行教化,使当地百姓像风吹草伏一样顺从教化。

•争权晋土已瓜分:春秋末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争夺权力,最终瓜分晋国。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注】《声律启蒙》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创作的一部讲解四声的韵文,并附以详细的注释。

本文将按照《声律启蒙》的风格和格式,通过对每一句韵文进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部经典之作。

天净沙·秋思【注】天净沙:天空至地的清净而纯净的沙地;秋思:对秋天的思念之情。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枯藤老树:枯萎的藤蔓和老树;昏鸦:在黄昏时分的乌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座小桥上有流水,在旁有居民的房屋;古道西风瘦马:古老的道路,吹着西风的瘦马;夕阳西下:太阳往西边落山;断肠人在天涯:伤心的人在边陲。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霜。

【注】落红:凋谢的红色花朵;无情物:没有情感的事物;化作春泥:变成春天泥土的肥料;满面尘灰烟火色:满脸风尘、污垢的颜色;两鬓苍苍十指霜:两鬓白发如霜,十个指头发白。

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千山鸟飞绝:千山之间鸟儿不再飞翔;万径人踪灭:万径之中人的踪迹消失;孤舟蓑笠翁:独自坐在一只简陋的船上,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独钓寒江雪:独自在寒冷的江中垂钓,江面上覆盖着一层雪。

④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雪泥鸿爪影。

何处秋风至?【注】渔舟唱晚:渔船在夜晚咯咯地唱歌;响穷彭蠡之滨:在彭蠡湖边回荡;雪泥鸿爪影:秋天水中的雪泥淤堆、鸿鹄的脚印,表达了鄂尔多斯城市形象;何处秋风至:哪里才能感受到秋风的气息?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江南可采莲:江南地区可以采莲花;莲叶何田田:莲叶绿油油一片;鱼戏莲叶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儿在莲叶四周不停地嬉戏,形成了四个方向。

【总结】通过对《声律启蒙》这首诗的注释,我们对其中的词句和意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纪晓岚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注释,引导读者感受诗歌中的美景和情感。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原文内容【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作者(清)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

康熙二年(1663),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全文-卷[上]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慵。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声律启蒙十二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声律启蒙十二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十二文jiā家duì对ɡuó国,wǔ武duì对wén文,sì四fǔ辅duì对sān三jūn军。

jiǔ九jīnɡ经duì对sān三shǐ史,jú菊fù馥duì对lán兰fēn芬。

ɡē歌běi北bǐ鄙,yǒnɡ将jūn军。

wén闻huà化shǔ蜀mín民jiē皆cǎo草yǎn偃,广hàn汉jiānɡ听duì对yáo遥wén闻。

zhào召ɡōnɡ公zhōu周tài太bǎo保,lǐ李ɡuǎnɡ咏nán南xūn薰,ěr迩tīnɡzhēnɡ争quán权jìn晋tǔ土yǐ已ɡuā瓜fēn分。

wū巫xiá峡yè夜shēn深,yuán猿xiào啸kǔ苦āi哀bā巴dì地yuè月;hénɡ衡fēnɡ峰qiū秋zǎo早,yàn天yún云。

雁fēi飞ɡāo高tiē贴chǔ楚tiān【注释】家: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

国:周朝时诸侯的封地叫国,汉朝以后侯王的封地也叫国。

四辅:官职名,相传是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

三军:按周朝规定,诸侯大国可以设立三军,每军12500人。

后来成为军队的通称。

三军的具体称谓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晋国叫上军、中军、下军,楚国叫左军、中军、右军。

现在称海军、空军、陆军为三军。

九经:指儒家的九部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易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三史:指《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三部纪传体史书。

再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馥:香,香气。

苏轼《千秋岁》一文中有“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芬:香气。

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清朝彭端淑《为学》一文中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一先晴对雨,地对天。

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

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注释】赤壁:即苏子泛舟处。

青田: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田红树起乡愁。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武城:孔子弟子子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木笔:《群芳谱》:“辛夷曰木笔花。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金城:关中金城千里皆植柳。

玉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

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穴:《三国志·吕蒙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龙渊:古人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子·地形》:“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

”一说剑名。

击磬:孔子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子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鼠目:《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曰:獐头鼠目子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文本谓马周曰:火色鸢肩必速贵。

白羽:《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武侯诸葛亮常摇白羽扇。

乌纱:《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常醉眠邻妇侧,乌纱帽半坠。

羊角:《庄子·逍遥游》:抟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回风也。

鸭头:绿波。

离对坎,震对乾。

一日对千年。

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

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漫,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注释】离坎震乾:八卦中的四种卦名。

苏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降。

郑毡:见前。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车万育所著。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是开篇的第一段,我们来详细注解一下。

“云对雨,雪对风”,简单直接,云与雨常常相伴,雪与风也总是在特定的天气中出现,它们是自然现象中相互对应的元素。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与晴朗的天空相对,展现出不同的天空景象。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一个来一个去,形成动态的对比。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儿和鸣叫的虫子,一静一动,富有生机。

“三尺剑,六钧弓”,“三尺剑”常用来象征侠客的英勇和正义,“六钧弓”则强调弓的力量强大。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上的对仗。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清暑殿是人间帝王的避暑之所,广寒宫则是传说中月宫中嫦娥居住的地方,一在人间,一在天上,充满了神秘和想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笼罩中的翠绿杨柳,以及春雨中满园绽放的红艳杏花,景色优美,色彩鲜明。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刻画了一位历经风霜、清晨赶路的旅人,以及一位身披蓑衣、在溪边傍晚垂钓的老翁,展现出不同的人生场景。

再看“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沿对革,异对同”,沿和革表示沿袭和变革,异和同则是相反的概念。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和黄发儿童相对,展现了年龄的差异。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上:四支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①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②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③四目(jié)颉:四目颉:颉,仓颇,黄帝史臣,传说仓®5有四目,汉字为仓獅斤创。

一足(kuí)夔:舜的臣子,舜说过"一夔足矣",后人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

④(qú yù)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⑤(hàn dàn)菡萏:荷花。

(tú mí)荼縻:也写作酴釄、荼蘼,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原文】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译文】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

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

⑥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应候: 与气候相应。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xiāng)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

羊公,对晋人羊(hù)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声律启蒙》辑录:啟夢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声律启蒙四支注音注释及译文

声律启蒙四支注音注释及译文

sìzhī四支茶chá对duì酒jiǔ,赋fù对duì诗shī,燕yàn子zi对duì莺yīng儿ér。

栽zāi花huā对duì种zhòng竹zhú,落luò絮xù对duì游yóu丝sī。

四sì目mù颉jié,一yī足zú夔kuí,鸲qú鹆yù对duì鹭lù鸶sī。

半bàn池chí红hóng菡hàn萏dàn,一yī架jià白bái荼tú蘼mí。

几jǐ阵zhèn秋qiū风fēng能néng应yìng候hòu,一yī犁lí春chūn雨yǔ甚shèn知zhī时shí。

智zhì伯bó恩ēn深shēn,国guó士shì吞tūn变biàn形xíng之zhī炭tàn;羊yáng公gōng德dé大dà,邑yì人rén竖shù堕duò泪lèi之zhī碑bēi。

【注释】赋: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有司马相如、扬雄、张衡等人,著名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枯树赋》等。

竹:和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深得古代文人的喜爱。

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说法。

清朝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落絮:飘落的柳絮。

辛弃疾有“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的词句,文天祥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诗句。

《声律启蒙》 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 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全文解释
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对汉语言文字之美的全新认知大门。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你瞧,这多简单易懂呀!云不就常常和雨相伴嘛,下雪的时候自然是和呼呼的风在一起呀,傍晚的阳光和晴朗的天空可不就是很配嘛!就好像面包和牛奶是绝配一样!(就像你吃面包的时候总会想着来杯牛奶,它们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搭配在一起。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飞来的大雁和飞走的燕子,休息的鸟儿和鸣叫的虫子,这画面是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你眼前啦?这不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景象嘛,只是我们平时可能没有这么细致地去观察和感受。

(你想想,春天的时候,天上飞着大雁和燕子,树林里鸟儿安安静静地休息,虫子在欢快地叫着,多生动呀!)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哇,这里既有武器又有方位呢!三尺长的剑,那肯定很威风呀,六钧重的弓,那得多有力气才能拉开呀!岭北和江东,这就是不同的地方呀。

(就好像你有一把超级厉害的玩具剑,和一个很有力量的弹弓,然后你可以在这边玩一下,又跑到那边玩一下。


里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或者一幅美丽的画。

它让我们在诵读中感受文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它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充满乐趣和趣味的宝库呀!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宝藏盒子,我们每打开一次,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它让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更深刻,对语言的运用更灵活。

(这就好比你有一个装满各种宝贝的盒子,每次打开都能找到让你开心的东西。


所以呀,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非常非常有趣的呀!大家一定要好好去读一读,去感受它的美和妙呀!。

声律启蒙原文及注释详解

声律启蒙原文及注释详解

十一真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1。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2。

韩五鬼,李三人3,北魏对西秦4。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5。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6。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7[ 注释]1 獬豸(音xi èzhì):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羊,有一角,见争讼者,能用角去顶触理屈者。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麋鹿,牛尾,狼蹄,有一角,是仁慈吉祥的兽,出现则天下大治。

2 韩卢:犬名,又叫韩子卢,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只善于奔跑的猎犬,《战国策》的《秦策》、《齐策》中都有记载。

此处只用其字面意义与“苏雁”构成对仗。

苏雁:苏武用来传递书信的大雁。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19 年,后来两国交好,又互通使者。

汉使追问苏武的下落,匈奴诡称苏武已死,汉使知道苏武流放的地方,就假称汉朝天子在长安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了苏武亲笔所写的书信。

匈奴无法抵赖,只好将苏武叫来,让他归国。

陆橘:陆绩所收藏的橘子,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在六岁时在袁术处做客,偷偷塞在怀中三个橘子留给母亲。

表现了孝道,被归入“二十四孝”。

后用怀橘表示孝敬父母。

庄椿:庄子在书中所提到的大椿树。

《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是长寿的代表。

3 韩五鬼: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作《送穷文》,文中提到穷鬼有五类,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李三人:唐代诗人李白《花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三人指自己、影子和月亮。

4 北魏: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也叫元魏、拓拔魏、后魏。

西秦:可指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因其地理位置在列国之西,故有此名;也可指晋朝时北方十六国之一的秦,为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统治区域在今甘肃一带,史书上称之为西秦。

5 啭(音zhuàn):鸟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 1————————注释————————1 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 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 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于对雨,雪对颟。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1。

岭北对江东。

亰间清暑殿,天上广寃宥 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昡色杏花红。

两鬓颟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

————————注释————————1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 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 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 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 1。

白叟对黄童 2。

江颟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央颟4。

梁帝讲经同泦寺,汉皁置酒朑夬宥 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弢绿绮;霜半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6————————注释————————1 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 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3 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

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

颜回呀,真是个贤人!)下联出自《晋书·阮籍传》。

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

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4 濯(音zhuó)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

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5 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衍。

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

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

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6 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

萦:缠绕。

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

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

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贫对寂,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1。

天浩浩,日融融 2。

佩剑对弯弓 3。

卉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颟 4。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吏万丈长虹。

————————注释————————1 皤(音pó):白色。

绿:这里指青色、黑色。

皓:白色。

2 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

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3 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4 芰(音jì):菱角的一种。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二冬 1————————注释————————1“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昡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1。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2。

舞蝶对鸣蛩 3。

衎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4。

昡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5。

秦岭于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6。

————————注释————————1 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2 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

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

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

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

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

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

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3 蛩(音qióng):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叫蛩,此处指蟋蟀。

4 课: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

“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 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5 恰恰:像声词,黄莺的叫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见,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像声词,大雁的叫声。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6 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一作“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迢(音tiáo)递,遥远的样子。

嵯(音cuō)峨:山势高险的样子。

危:高。

明对暗,淡对浓。

上智对中庸 1。

镜奁对衑笥,野杵对村舂 2。

花灼烁,草蒙茸 3。

九夏对三冬 4。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5。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6。

五翾峰高,秀插于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颟雨若釐镛 7。

————————注释————————1 中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欹、恰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2 奁(音lián):镜匣,古代妇女多用来收放梳妆用具。

笥(音sì):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形的盛物器具,多用来盛放衣物。

杵(音chǔ):舂米用的一种木制的棒槌。

将稻、粟米等放置在臼中,用杵不停地舂捣,可除去粗皮。

舂(音chōng):此处指臼。

3 灼烁(音卓硕):联绵词,花盛开的样子。

蒙茸:联绵词,草茂盛的样子。

4 九夏对三冬:夏季有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夏;冬季有三个月,故称三冬。

“九”和“三” 也可看成虚数,“九夏”与“三冬”都指时间很久。

5 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

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

下联出自《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

蟠龙(盘龙),书斋名。

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

盘、蟠在此处义同。

6 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

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剥着蟹螯,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

擘(音bò),分开、剥开。

蟹螯(音aó),螃蟹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

下联见于《世说新语·企羡》和《晋书·王恭传》。

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这真是个神仙呀。

鹤氅(音chǎng),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7 五老:山峰名,在江西庐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构成。

三姑:山峰名,由三座小山峰组成,在今安徽境内。

金镛:一种乐器,青铜铸造的大钟。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1。

雪花对于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 2,绣虎对雕龙 3。

柳塘颟淡淡,花圃月浓浓。

昡日正宜朎看蝶,秋颟邁更夘闻蛩 4。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5。

————————注释————————1 禹、舜、羲(音xī)、农:分别指夏禹、虞舜、伏羲、神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四位圣君。

2 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

陈叔宝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长安。

汉中宗:汉宣帝刘询。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25 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3 绣虎:指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他文章出众,当时人称绣虎。

雕龙:指南朝梁的刘勰(字彦和),他曾作《文心雕龙》一书,十分出名。

4 更(音gēng):经历、经受。

5 藉(音jiè):借助、凭借。

疏(一作“踈”)慵:正在懒适意。

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帇 1,玉斝对银釭 2。

青布幔,碧油幢 3,宝剑对釐缸 4。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邂 5。

世祖中共延马武,桀王夭道杀龙逄 6。

秋雨潇潇,烂漫黄花初满徂;昡颟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7。

————————注释————————1 蓉:芙蓉。

蕙:又名蕙兰、佩兰,一种兰花。

古人认为这两种都是君子所喜欢佩带的香草。

2 斝(音jiǎ):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釭(音gāng):灯。

依照平水韵,此字还另有一个读音gōng,属于东韵字,意思为镶嵌在车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3 幢(音chuáng):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音zhuàng,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4 釭: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5 社稷: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国家。

邦,国。

6 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

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