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和他的作品(想走中国风的同学可以参考)
王澍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所有的 合院都不是闭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 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 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 一棵树。而在建筑的内部,所有的内部 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 、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 。
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 在于尺度。中国传统合院尺度是很小的 ,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观念即使在现代建 筑里也是相当大胆的。
宁波博物馆——材料的运用和细部构造
除此之外,
吊顶的构造也颇有 新意,金属件固定 的混凝土条,随意 交错排列,有一种 竹条编制的吊顶的 错觉。
17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 、檐、竹、木,让王澍的 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 另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 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 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 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 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 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 ,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 成自我调节。
宁波博物馆——材料的运用和细部构造
瓦爿墙的面积是1.2 万平方米左右,约占整个博物馆外墙的一半。立面外墙面整体垂 直中又各具微妙倾斜.其中垂直处采用瓦爿墙,倾斜处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 全长144 米,最高处达24 米,每平方米需要100 块左右的旧砖瓦。这也就是说,宁波博 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
25
26
27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在象山校园中,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 然和土地有一种亲近的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境的“中国”品质。黑瓦、石墙 、长草、斑驳的泥土、水渍和青苔、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下塑造 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荒凉,有别于日本式园林的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 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 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这一点,在王澍 不乏诗意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读到。
关于王澍的参考文献
关于王澍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王澍:建筑的艺术家》2. 《王澍:中国当代建筑大师》3. 《王澍:城市与建筑》4. 《王澍:重构中国乡村建筑》5. 《王澍:建筑的人文关怀》王澍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被誉为建筑界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王澍的建筑思想和作品,展示他对中国建筑界的重要贡献。
王澍的建筑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达而闻名。
他注重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
他的作品充满了线条的流畅和空间的开放感,给人一种舒适和自由的感觉。
《王澍:建筑的艺术家》一书详细介绍了他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建筑才华。
王澍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对城市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怀。
他认为建筑师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设计和改造城市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王澍:城市与建筑》一书探讨了他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见解,强调了城市发展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他通过设计一些建筑作品来改善贫困地区的居住条件,为乡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澍的建筑作品也深受乡村建设的关注。
他提出了“重构中国乡村建筑”的理念,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传统建筑元素的结合,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王澍:重构中国乡村建筑》一书详细描述了他对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介绍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乡村建设的独特见解。
在王澍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文关怀的关注。
他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追求为人们创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王澍:建筑的人文关怀》一书深入探讨了他的人文关怀理念和建筑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精神。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的外观,更是注重建筑对人们情感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以上几本书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王澍的建筑思想和作品。
他的设计理念、艺术表达和人文关怀精神都为中国建筑界树立了榜样。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对社会和人的思考和关怀。
希望王澍的建筑艺术能够继续为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澍 滕头馆
主场馆东立面入口区的墙面进行垂直绿化,整个墙面上种植一种特殊的 植被,对墙体内的室温进行调节。
走进馆体内部,在第一展厅的"天籁之音"音效装置区,12个高 科技音罩将播放出高清晰度的自然之音,表现出中国农历中二 十四节气的田园之声。游客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从立春 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以及七 彩霓虹的生态景观,参观者能切身体验到乡土生活的真朴和闲 趣。
模式。王澍在校园内保留了一片农田,使用了因城市化而拆除的传统建
筑的旧砖瓦,建筑造型上也试图用一种饱含传统记忆而又简洁优美的造 型来达成其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上海世博会浙江宁波滕头案例馆也是王澍的一个著名的作品。 它同样体现了王澍的建筑风格。他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 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 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 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 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
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充分展现了城市化与生态实践的有 机融合。
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
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
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案例馆总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为两层独立建 筑。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运用体现江南民居特 色的建筑元素,以空间、园林和生态化的有机结合,表现“城市与乡村 的互动”,再现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发展路径,进而 凸显宁波“江南水乡、时尚水都”的地域文化,展示生态环境、现代农 业技术成就以及宁波滕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走近滕头馆,江南
死屋手记王澍在线阅读语文阅读王澍《我从来没有妥协过》
死屋手记王澍在线阅读语文阅读王澍《我从来没有妥协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4分)王澍:我从来没有妥协过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也是第四年轻的得奖者。
普利兹克奖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在东南大学建筑系读书时,王澍以狂傲著称。
他曾在硕士答辩时放言:“中国没有现代建筑师。
如果有,最多一个半。
我算一个,我的导师齐康算半个。
”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对此,他强调,“我只是要表达,中国建筑界虽然不时有思想的火花和批判的意见,却没有持续和深入,没有积累和传承,永远处于开端。
”2000年以后,王澍不再言辞激烈,只是埋头工作。
他说:“我从来没有妥协过。
作为建筑师,能够说服别人和自己一样有不可动摇的信念,这是一种能力。
”他曾背着行李,按照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行走,用几个月的时间寻找书中提及的村落。
王澍一直有古典文人著书立说、传道受业解惑的强烈愿望。
王澍有几十张古代书画的珂罗版,用来研究传统绘画。
进入大学后,王澍开始临帖,最开始是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时至今日,他依然保持这个爱好。
一直以来,王澍都被归为“实验建筑运动”一分子。
作为实验建筑的代表人物,王澍曾三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王澍曾经把6万片拆迁下来的旧瓦带到威尼斯,搭建“瓦园”。
中国当代建筑研究学者王明贤回忆:“西方盖一个建筑,是把旧的推翻,用新材料重做,但中国老建筑的旧材料可以继续用,建筑可以再生。
威尼斯双年展是很喧闹的地方,可看到‘瓦园’,人们就会变得安静,这是让人沉思的地方,让人沉思建筑到底该怎么发展,城市该怎么发展。
”王澍的刻苦、克制与坚持被认为是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他坚持“实验”十几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完全没有其他建筑师身上出现的“分裂”现象。
很多现代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很突兀,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提醒了整个世界建筑界,中国有这样一条独特的建筑道路,对世界建筑而言是补充或者新的出路。
王澍也表示,有一群建筑师,在做不起眼的建筑,这不是因为他们年轻或者分量不够,而是选择了一条反标志建筑和巨大建筑的道路,自己得奖是对这个群体的巨大鼓励。
王澍代表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王澍代表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设计特点:如何让人生活在处于“山”和“水”之间的建筑中,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我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
基地北面靠山,山上全部竹林,南面临水,一座由废砖场变成的湖泊,全为坡地,南低北高,高差4m。
南北向进深浅,东西向以水为界,曲折狭长。
按照造国传统,建筑在“山水”之间最不应突出,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从北面看,三层的建筑只有二层。
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
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
而从一个文人的角度看,那些小房子也许更重要,例如,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所处世界的“观点”,一个人与自然生态相互平衡的位置。
建筑师王澍作品
建筑师王澍作品建筑师王澍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在王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王澍的作品充满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他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秉承着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观。
他在建筑中融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流水、花园和树木。
他的建筑作品如同一个生命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其中,王澍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天长地久”的双层小房子。
这栋建筑位于北京,是王澍和他的妻子的居所,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实验场所。
这栋小房子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阳台房的形态,它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玻璃材料,透明而轻盈。
王澍在这个作品中将建筑与周围的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此外,王澍还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他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试图通过建筑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他设计了一个名为“雅平”的住宅项目,旨在为中国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这个项目采用了天然材料和传统施工技术,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持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通过这个项目,王澍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还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建筑的认识。
除了以上两个作品,王澍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设计。
比如,他设计的“太阳便利店”是一座位于中国湖北省的小型建筑,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形态,完全由当地的麦草和竹子搭建而成。
这个建筑在设计中融入了灵感来自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同时也追求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除了以上作品外,王澍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设计,有些是建筑,有些是景观,有些是装置。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崇受推崇,在国际建筑界也非常有影响力。
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同时也具有全球化的视野。
综上所述,建筑师王澍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风格在建筑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通过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与自然共生、人文兼容的理想建筑空间。
王澍简介及作品介绍
王澍简介——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建筑系主任、教授。
其建筑创作以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自主创新方式引起国际建筑学界广泛关注,处于全国建筑创作与研究的领先地位,在一系列国际大展中被国际学术评论界评价为中国当代新人文主义建筑方向的代表人物。
1.建筑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获“03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奖";2.“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获"2003年十届全国美展银奖";3.“五散房”获“2005年“Holcim可持续建筑奖亚太区奖”;4.“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获“05年度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5.“以“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获得2010年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6. 2012年2月,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宁波博物馆介绍——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
整个设计以创新的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使之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同时,充分体现“独特性、艺术性、经济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
在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审中,对于该建筑,做出了如下评价:不仅照片上看很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动。
博物馆已成为城市的坐标,存封着历史,也吸引着游人的到来。
广阔的空间感,不论从外还是从内体验,都是非同寻常的。
这座建筑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了一起。
每周一书阅读推荐:王澍《造房子》亦在造世界
每周一书阅读推荐:王澍《造房子》亦在造世界所谓的崇拜,源于其思想和才华看《造房子》,对王澍崇拜油然而生他在造房子,亦在造世界王澍是牛人,早年就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安静有力度,谁也不敢欺负他;他博览群书,看了很多与建筑好像无关的书,大二时,就宣称已无老师可教他,老师回忆,那时看他走过来,仿佛看见了带刀大侠,透着寒风,霸气侧露;他可以在喧哗的世界里沉寂七年,只为不想被商化,只为熟悉工匠的手作过程和材质的本质,认真听过一个钉子钉下去的声音,也就拥有了万顷建筑拔地而起的初音。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
当王澍开始设计建筑时,其他人最好的态度是保持安静。
王澍的理念往往来自一张中国古代山水画、一句写意的诗、某个自然现象、某个看法、某种情绪、某个土石物料,一位绝世武林高手,身着棉麻褂,在竹林里,空旷地,微扎马步,轻闭双眼,双手至胸,运转乾坤,溪水倒灌,粒粒晶莹,时空静止、逆转,倏然睁眼,双掌推送,木屋平地而起,与景与物浑然天成,美妙绝伦。
沉静的高人,独孤求败般,以内力发出一个内心最纯粹的回声,是身体、材料、智力、文化上的相契合,环环相扣,排山倒海,他人只需负责感应,迎合那个回声,那砸在墙上就会砰砰作响的回声,令人心旷神怡。
《造房子》文字与图片相辅相成,妙笔生花,并不局限于建筑学,涉及文学、美学和哲学。
展现的文字,可谓行云流水,处处体现一位成熟建筑师的思考,有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文学及哲学的交织,思想火花四射。
入选的图片,大部分是他个人的作品,体现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之精髓,是房子与灵魂的撞击,美学与哲学的摩擦。
如一个迷妹喜欢听王澍说:* 到现在,我们都这么认为,还有些东西没有达到,还有些状态没有实现,都和自己的修养有关。
* 敢开风气之先,甘冒流俗非议,反抗社会,但敞开胸怀拥抱生活。
* 我不只是在造一组建筑,也是在建造一个世界,我不相信世界只有一个世界。
* 我喜欢的世界是一个沉静的世界,里面包含着不可预料的欢乐与喜悦。
关于王澍的参考文献
关于王澍的参考文献王澍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和学者,被誉为“建筑界的诗人”。
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于传统建筑的创新思考而备受国内外建筑界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参考文献的形式,介绍王澍的主要作品和理论观点。
参考文献一:《王澍:尺度与诗意》这本书是对王澍的全面介绍,通过对他的作品和思想的深入分析,展现了他对于建筑的独特见解。
书中详细描述了王澍的设计理念,包括对于空间、材料和人文环境的思考。
通过对他的作品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王澍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二:《王澍的传统与创新》这本书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出发,对王澍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
书中提到了王澍对传统建筑的重视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他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通过对王澍作品的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设计思想和创作原则。
参考文献三:《王澍的建筑哲学》这本书探讨了王澍的建筑哲学观点和他对建筑师角色的理解。
书中提到了王澍对于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文的关系的思考,以及他对建筑师社会责任的看法。
通过对王澍的访谈和演讲的整理,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
参考文献四:《王澍与当代建筑艺术》这本书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王澍的作品。
书中提到了王澍对于建筑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美的追求,以及他如何通过建筑创造出独特的空间和体验。
通过对王澍作品的艺术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设计理念和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五:《王澍的城市规划理念》这本书介绍了王澍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书中提到了王澍对于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的思考,以及他如何通过规划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人居品质。
通过对王澍城市规划案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规划理念和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参考文献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王澍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中国建筑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传统建筑的创新思考,使他成为当代建筑界的重要人物。
王澍-水岸山居
3空间 水街行走片墙之间 小和虚实的对比。
2墙体 22道墙分为18段,片墙之间根据场所功能进行疏密布置。
园林意境——疏密得当
3空间 水街行走片墙之间的空间大小和虚实的对比。
园林意境——曲折尽致
“曲折尽致”呈现整体布局阶段 (1)有明显曲折的长廊以及曲折的坡道;(2)有多种路径选择曲折;(3)又有像迷宫一样 的迂回曲折;
2迂回曲折 二层不同标高的楼层通过曲折的楼梯实现三维立体的迂回曲折 游览过程中会多次以不同的视角到达同一个地方,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色,体验丰富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园林意境——眼前有景-借景框景
《江南园林志》中对“眼前有景”并没有做直接的解释,却将其作为最高境界。“侧看成峯, 横看成岭,山回路转,竹径通幽,前后掩映,隐现无穷,借景对景,应接不暇,乃不觉而步 人第三境界矣。”
(4)对合院类型以及对村落丰富性与差异性的再现。
2.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
江南古典园林--文人士大夫理想生活寄托--对自然的态度--情趣
疏密得当——整体布局 曲折尽致——叙事安排 眼前有景——对景的处理、借景对景
园林意境——疏密得当
“疏密得宜”呈现整体布局阶段 《江南园林志》“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弛张启阖,两得其宜,即第一境界也。” “Hale Waihona Puke 岸山居”的疏密布局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水岸山居-村落空间营造
合院类型
四中合院类型 天井式 三面围合 三面围合,东西穿越 东西穿越,南北视线穿越
合院代表自然与建筑和谐相处,不同的合院在竖向上错落叠合,产生新奇体验
水岸山居-村落空间营造
丰富差异性-相似性
建筑师王澍与他的文村
建筑师王澍与他的文村建筑师王澍说,自己正在挑战建筑界最难的领域:农居房。
当然,“最难”两个字是王澍自己加的。
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天都出产着各种类型的农居设计图,每一天都涌现出各种风格的乡村民居,但他在富阳洞桥镇文村设计建造的14幢农居房,从规划到落地,整整花了3年。
这是王澍主持设计的第一片农居群落。
从2012年开始,他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
今年,我省提出在2017年底前,完成4000个中心村村庄设计、10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建成一大批“浙派民居”建筑群落。
屡获国际建筑大奖殊荣的王澍坦言,为村民设计农居并获得他们认可并不容易,因为这是在新型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寻回乡村传统和意义的过程。
王澍在文村的3年,为将来的乡村规划探出了怎样的路径?等等,我来想办法11月中旬,在富阳召开的全省推进村庄规划暨农工作房设计落地现场会上,洞桥文村无疑是个最受瞩目的焦点。
两三百位来自省和各市县区的领导、专家、设计师都好奇地来到这里,不仅因为它是省住建厅和中国美院推出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项目,他们更想看看王澍究竟在村里“折腾”出了什么名堂。
王澍带着来访者穿梭在文村,对他们不无深情地絮叨:“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着相机,拍王澍,拍王澍设计的民居,拍王澍现场讲解他的作品。
在许多人的眼中,王澍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但更多人忘记了一个场景——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大家都关心中国第一位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的建筑师接下去要做什么,王澍说,未来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乡村。
此话并非是王澍一时的心血来潮。
早在2002年,王澍就和妻子陆文宇决定要对浙江的乡村做初步的调研,作为建筑师,城市化的大潮让他们企图转身回望被时间淹没但却不能被忘记的东西,2010年,两人在中国美院的学生们也加入了调研的队伍,浙江农村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建筑师王澍作品32页
说王澍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 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
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 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 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 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 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 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当年, 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他对着老先生说,“如果 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 导师,一个就是我。”
王澍之建筑观
“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 业余的建筑是无限接近自发性秩序的建筑,在它的视野中,自发的
建造,违章的建造,临时的拼接有着和专业建筑学平等的地位。 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
看的太重要。但是,房子比建筑更基本,它紧扣当下的生活,它是朴素 的,通常是琐碎的。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 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 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
主要参展记录: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19 ■ 2000 ■ 2019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建筑展,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意大利帕尔玛国际建筑节中国新建筑展 作品《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银奖, 中国美术馆 作品《瓷屋1》,应邀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共建筑展” 作品《三合宅/南京》,应邀参加南京“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 作品《HZ093—728》,参加“地之缘”亚洲艺术展,中国美院美术馆 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 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州,广东美术馆。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 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 作品《不断建造的》应邀参加 “梁思成建筑艺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作品《一分为二》应邀参加“2019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孤山 作品参加“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 上海顶层画廊 作品《墙门》应邀参加“2000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太子湾 作品应邀参加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
【不周空间】王澍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
【不周空间】王澍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明了王澍获奖的理由:“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
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 而王澍的代表作之一的宁波博物馆则恰好符合了评委对其作品的评价。
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的宁波博物馆,一座矗立于现代城市的新乡土主义风格的建筑。
宁波博物馆就其空间组合或者功能组合来讲,与其他的博物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者是不同,其最吸引人的两个方面,第一是它的外观造型,整个博物馆的建筑形态以山、水、海洋为设计理念。
第一层为整体,但从第二层开始,建筑开始分体并倾斜,形成山体形状。
加上场馆北部的水域,整个建筑形似一条上岸的船。
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宁波的地理形态和作为港口城市的特色。
第二是外墙面的装饰,第一种方式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爿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另一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环保理念。
其中瓦爿墙是其最吸引人最环保也最值得探讨的一种装饰手法。
瓦爿墙,是浙东一带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墙体建筑,据懂行的老人讲,是由传统的草、泥、木、石、砖、瓷等堆砌而成的。
传统的瓦爿墙有两部分组成,外墙是由碎砖碎瓦或者块石以及鹅卵石等砌成,内墙也叫托墙,也就是在瓦爿墙的内侧面抹上草筋泥和麻筋石灰,起到挡风保温作用。
由此看来,传统的瓦爿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维护结构,同时又有着别具一格的美观效果,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或许也正是王澍一直以来试图传承并发展的一门手艺或者是建筑技术,从鄞州公园的试验品“五散房”小规模的瓦爿墙到宁波博物馆高达20多米,面积1.3万平米的瓦爿墙,从一定意义上讲,王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传承并发展。
王澍及其作品
•
荣获大奖 2003年,“垂直院宅 -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第 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04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项目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5年,宁波五散房项目荣获 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 太地区荣誉奖。 2005年,中 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获中 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 2008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 层住宅群”项目获德国全球高层建 筑奖提名。 2010年,作品 “衰朽的穹隆”获该年度威尼斯双 年展特别奖。 2010年,与妻 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 践大奖。 2011年,荣获法国 建筑学院金奖。 2012年,荣 获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成 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人士, 也是继1983年贝聿铭之后,第二位 获此殊荣的华人建筑师,世界第4 年轻的普利茨克获奖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王澍及其作品
• 王澍,男,1963年11月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 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 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 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今东南大学)建筑系, 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 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 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 (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 博士。2012年2月27日获 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 学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 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杭州南宋御街
杭州南宋御街——王澍作品(2012-11-27 00:05:02)转载▼分类:生活历程标签:文化2007年,杭州市政府找上王澍,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
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这条承载了很多杭州人回忆的老街,成为了杭州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从2001年开始,各方就已经围绕着怎么改造这条街道展开了讨论和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方案。
最初,王澍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触及的利益太复杂。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王澍了解政府的心情:“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我们马上就做设计。
可能7月份开始做设计,年底就动工,这是中国的政府项目一贯的作风。
”本以为这六条苛刻的条件提出来,对方就知难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预料,政府竟然全部答应了。
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
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
“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
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
针对王澍提出的保护老房子,一个处长直接问他:这个东西怎么做?在我眼里,它就是一堆破烂!“在他的整个意识里,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观就像磁带被洗掉一样,他的脑子是被洗过的,完全是没有感情的。
王澍的宁波五散房
xxxx大学建筑技术专题(二)课程作业题目:读书笔记—王澍的宁波五散房学院名称城市建设学院专业班级建筑学班学生姓名xxx学号指导教师时间: 2012 年 11 月 7日王澍的宁波五散房用回收材料建造新建筑的,从五散房到宁波博物馆,这是一次完整的实验。
我想五散房最能体现的东西就在用回收材料建造新建筑。
在五散房建造之前的两年里,王澍老师做的比较多的是回收建造。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的工作很朴素,做不了复杂的东西,因此想重新开始另外一条建筑学的道路。
五散房就是在周边拆除回来的旧砖瓦的碎片,用极精致的方式堆砌起来。
同时还做了一个尝试,把它和现代的混凝土技术做在一起。
宁波五散房是中国建筑师王澍、陆文宇的作品。
五处小房子,各有各的味道。
小画廊背丘面湖,曲线“一波三折”,檐下空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气候特征,建筑前后各设两条砾石干铺带,可以作为户外盆景的展示场地。
一个茶室采用三合院形态,6米高院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
另一个茶室,屋面是钢骨透明玻璃构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
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随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出人意料。
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视觉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
?五散房是5处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
但却是王澍老师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小实验。
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
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
设计“五散房”,当初出于3种考虑。
一是如何做才能体现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建筑;二是如何不局限于造房子本身,和场地、环境有特殊的配合;另外,还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筑类型,譬如用夯土技术、钢构玻璃、预制混凝土等一些中国传统的建造方法。
就像是做科学实验,这些小实验后来在象山校区二期项目中都有所体现。
王澍在进行象山美院二期工程前进行的建筑实验,五散房其实就是之后象山美院被大量复制的建筑形式的五种母题,王澍习惯在大规模项目开始前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实验,在五散房中,他的形式语汇进一步丰富起来,建造技术也逐渐成熟,特别是王澍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掌握了“瓦爿墙”的施工技术,而对瓦片的使用也更加纯熟。
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树-及他的获奖作品
获奖揭晓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
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
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
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
这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王澍代表作品拆筑间
王澍代表作品拆筑间
作品“拆筑间”是把这次国家馆的大门入口和走廊进行改造,将意大利古典式的大门改造成了精巧而优美的中国“园林”风格特点的门,又利用院子投射到走廊的自然光,用钢模和灰砖砌成了“墙与漏墙”,使走廊空间变成中国式的“院子”。
色调沈稳而优雅,走廊顶部装置的镜子强化了如梦的诗意空间,既传统而有现代感,集中突出了中国建筑空间文化的智能和神韵。
灰黑的砖石的静止稳固,使记忆感伤和时间随意穿过、走动起来。
中国语境中的园林、
廊、砖这些文化意义书写的空间元素,是某种文人世界的记忆符号。
王澍在很多场合谈到这
件作品时,他认为:“中国古代园林对于文人来说,是他生活的整个构成,整个世界仿佛都
在里边了,生息和沉思,生活的平静性和缓慢感是这种生活的基调。
我就是想在今天的热闹
环境中展示这种空间的沉静”。
“拆”、“筑”、“间”,这样的词语提示出我们曾经的和未来的
梦想空间意义,更主要的是,作品流露出对逝去的生活风格以及回到一种诗意缓慢生活速度
的怀念和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澍和他的作品(组图/请耐心看完)【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
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获奖者。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
】据报道,发起这一大奖的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主席普里兹克(Thomas J. Pritzke)27日宣布王澍获奖消息。
他说,选中48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
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普里兹克指出,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王澍提出的非常及时,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
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
这是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辛蒂(Cindy)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
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
”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
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
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设计是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
王澍简历: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198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1997年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
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针对当下中国建筑学科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把强调社会学的“城市营造”,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鉴于其主张、作品与影响,近年受邀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维也纳奥地利建筑中心、巴黎建筑遗产城及及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机构做专题演讲。
王澍也是当今中国少数不仅活跃于建筑界,也直接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的建筑师。
除相继参加1999年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2001年“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上海顶层画廊),2001年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2004年作品《三合宅/南京》参加“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南京),2004年作品《瓷屋1》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共建筑展”,2007年“中国建造”展(纽约建筑中心),2006年,作品“瓦园”-威尼斯双年展第十届国际建筑展首届中国国家馆(威尼斯)等建筑展外,2002年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2003年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2003年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东美术馆和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巡回展出。
主要作品在过去十年中,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逐渐建立起一种超越性与具体性兼具的实验方式,结合对当下城市和乡土建造的平行研究,从小型建筑实验入手。
2006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是对江南院落、风雨诗意和陶瓷运用的全新演绎;继而将小型建筑实验植入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建造,从2001年开始设计,2007年交付使用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用200个两层院落垂直叠起6栋100米高的住宅,每个院子均可覆土植树,实际上是用两层民宅瓦解了代表20世纪“现代性”的巨构,把俯瞰的江南传统城市的片断垂直立了起来。
这种实验进而被大规模推广到城市区域规模,坚持思考如何在原有结构瓦解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织体,如2004年建成的“宁波美术馆”,将废弃的航运码头改造成大型当代美术馆,空间格局的保留保存了城市人的记忆,入口的青砖高台大院修补了破损的城市结构和肌理,穿越美术馆的城市街道则尊重城市的结构,大量的钢材与木材的交替使用凸现了这块城与港交错的场所性质。
而如何让与山水共存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在2006年建成的宁波“五散房”中体现为一系列建筑雨水系秋令混合的“建筑原型”和不同建造法的“营造原型”,它不仅和江南园林传统有关,也和重建中国当代本土城市的可能性有关,进而探讨如何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特有的大规模拆毁重造现象,以循环建造方式体会本土建造传统。
2001-2007 年间,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项目中坚定的实践了“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
1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业余建筑工作室历年创造的系列中国新建筑原型,不同尺度的院落,如山的建筑,如水的建筑,桥梁、堤坝、田畈、沟渠和鱼塘,和而不同的组成了一个新城。
遇建筑则密,遇山水则疏,格局依山就水,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形成山边、屋侧、院内、檐下、屋顶、林间等一系列施教游学之处。
针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拆毁现象,搜集了近700万片就的砖、瓦、石用于校园建造,这或许是中国建筑传统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一个乌托邦。
业绩简述:1991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建成,地点:杭州2000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建成,地点:苏州2000上海顶层画廊,建成,地点:上海2000墙门(雕塑),建成,地点:杭州2001-2005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在建,地点:杭州2001一分为二(雕塑),建成,地点:杭州2002-2005宁波市美术馆,建成,地点:宁波2002-2005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建成,地点:杭州2002-2005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建成,地点:广东东莞2003拆筑间,建成,地点:广州、北京2003HZ093—728,建成,地点:杭州2004-2005三合宅/南京,在建,地点:南京2004-2005三合宅/杭州,在建,地点:杭州2001-2006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建筑设计,地点:宁波2004-2005五散房,建成,地点:宁波2004-2005瓷屋1,在建地点:金华王澍作品: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案例馆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村是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乡村实践案例。
滕头所营造的“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实践了一条“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在中国乡村城市化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
案例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
馆内布置“天籁之音”、“自然体验”、“动感影像”、“互动签名”等特色区域。
“天籁之音”的创意来自中国独特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参观者在馆内可以听到不同节气的“天籁之音”;在“自然体验”区域,参观者可感受滕头村的生态环境,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
滕头馆的黑白相间的民居风格的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瓦残片堆砌的。
它们是建筑单位的员工历经半年时间,奔走于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从废弃的工地里收集来的,其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过百年。
展馆内墙同样有看头。
在厚厚的水泥墙上,凸显的纹理竟是竹片肌理,仿佛是排排并列的圆竹从中剖开后固化在了墙上。
这是宁波工匠采用独有的竹片模板整理技艺制成的“竖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
王澍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俯瞰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从庭院外观象山与那些沉浸于超速营造中的中国主流建筑师不同,身居学院要职的王澍远离现实的喧嚣,一意于他的理想城市、建筑的营造。
园林城市和园林建筑的营造一直是王澍梦寐以求的,而象山校区正好实现和满足了他多年来的夙愿。
这是一个人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
在象山校区,王澍有计划地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这不仅使建筑陡增了历史感,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些旧瓦大部分是1970年代江南初步富裕时期大量建造的产物,而今在再度翻造运动中惨遭遗弃,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判性策略。
更为重要的是,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