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五大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的矛盾解决与冲突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SUMMAR Y
01
矛盾与冲突的来源
组织内部矛盾
部门间利益冲突
内部竞争与晋升压力
各部门因职责和资源分配而产生的利 益冲突,可能导致工作协作困难。
员工间因职位晋升和绩效评价产生的 竞争关系,可能导致关系紧张。
层级间沟通障碍
不同层级间因信息传递不畅或理解偏 差,导致决策和执行出现分歧。
员工间矛盾
01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人力资源部门在矛盾解 决与冲突管理中的角色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开放、平等的沟通环境
鼓励员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及时反馈和解决问 题。
定期组织沟通会议
定期组织员工大会、部门会议等,为员工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促进团队协作
02
通过培训、团队建设等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精神。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流程
03
明确工作职责和期望,减少模糊地带,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
处理冲突的技巧
倾听与理解
耐心听取各方观点,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寻 找共同点。
公正公平
在处理冲突时保持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维护组织利益。
织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员工间的沟通效率。
调解和仲裁
在冲突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可寻求中立的第三 方进行调解或仲裁。
冲突后的修复技巧
反思与总结
对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 再次发生。
修复关系
主动与受影响的各方进行沟通,澄清误解,修复受损的关系。
提供支持和帮助
HR的五大矛盾

HR的五大矛盾关于HR的五大矛盾“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他们会面临怎么样的矛盾呢?1.帮人与管人的矛盾。
针对时下员工难管、不服管,管理都要从单纯的“管”转变为有效的“帮”。
推行一个正确的管理制度,遇到了对立、对抗,恰恰证明制度的执行不在对错上。
“对的就没有理由对抗”的观点是对管理的误解。
管理要从“对别人有没有用而不是对不对”出发,从帮人出发做管理。
调研某企业发现,员工流失率高并非待遇问题,而是“干群关系”特别差,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作风粗暴,处事不公,对下属只下命令不帮助解决问题所致。
做管理首先要考虑付出,帮助下属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只提要求,不给方法,很难做好管理。
2.求内与求外的矛盾。
企业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资源,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
但这个资源有内外之别。
很多人特别是老板喜欢向外求,认为下属素质低、能力差,千方百计招人、挖人。
结果,人才换了无数,企业仍然是一团糟。
笔者主张求内不求外,提倡自性开发。
做管理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不换人,但是要改人。
要树立一个概念: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按要求做的员工。
3.抓点与顾面的矛盾。
企业有具体的做事方法,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模式。
体系不是文件,文件用来看,体系是用来做。
所谓体系(模式),是一系列有效动作的组合。
一系列,指的是持续改善。
当我们做攻关时,就是在一个点上聚焦。
做什么事都要聚焦、专注。
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宁少勿多。
张瑞敏说:抓住一个点,反复抓、抓反复,抓出一个样板来再推而广之。
抓点突破,以点带面。
这是管理的一个规律。
在抓点抓出成效的同时,要对它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整理成文件,就形成有效的体系。
基本思路是:先动作,后卡片,再文件。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表单,它是和动作同时推下去的。
4.动作与力度的矛盾。
很多企业在做“动作”,但就是没力度。
广东有句俗语:力不到不为财。
中国企业面临的五大人力资源问题

中国企业面临的五大人力资源问题中国汉字中的“企”按照字面含义拆分,可译为“无人即止”。
的确,“企业企业,无人止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经济行为日趋规范,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我国政府与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纷纷推行人本管理,制定奖励人才的政策,出台吸引人才的措施,人才争夺战也时有发生。
但是,许多企业对人才资源的特殊性研究不够,人才资源的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进而在人才的衡量标准、业绩考核、使用培养等方面出现问题和偏差。
1.关键人才缺乏,现实矛盾挚肘一项调查表明,困扰我国企业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危机,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短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这种短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数量结构性短缺,即各职类职种的核心人才缺乏;二是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即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危机在许多企业都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没有同步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知识、技能和经验上,还是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上。
员工思维没有进入战略状态,员工行为常常违背或达不到战略的要求,无形中造成工作中的许多错误和矛盾。
人力资源素质性短缺危机持续的时间长短,与企业培训体系完善程度有关。
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在一些以项目形式运作的高新技术类、工程类企业较为常见。
这类企业由于市场的周期性变化或不确定性,在人工成本的压力下,人力资源规模受市场周期变化的影响,淡季人员过剩,而旺季核心人才严重短缺,使得已有核心人才疲于奔命。
而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面临人才短缺的同时,又要面对一系列的现实性矛盾,如人才缺乏与人才积淀的矛盾、空降部队与地面部队的矛盾、创业型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矛盾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在同等条件下,各类就业者更倾向于选择非民营企业工作;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较不具吸引力,中小型民营企业尤其如是。
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冲突与矛盾

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冲突与矛盾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管理和调动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以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冲突与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效解决这些冲突与矛盾,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冲突与矛盾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利益诉求与组织的目标之间的矛盾。
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薪资、更好的福利待遇,而企业则需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这种矛盾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不稳定,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灵活的薪酬制度来解决。
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来确定薪酬水平,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和公正。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励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从而满足他们对个人成长的需求。
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部门间、团队间的冲突与矛盾也是常见的。
不同部门或团队之间可能存在着权力和资源的争夺,导致合作不畅、信息沟通不畅,进而影响项目的推进和工作的效率。
此时,企业可以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例如,可以定期召开跨部门的会议,让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建立日常工作中的协作制度,明确任务和责任,促进团队的协同工作。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冲突与矛盾还表现在组织文化和员工价值观之间的不一致。
企业的组织文化是指企业所倡导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员工的价值观往往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引导机制来实现员工与企业的融合。
企业需要积极传递和强调核心价值观,让员工认同和接受,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共识。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员工对组织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冲突与矛盾,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解决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处理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处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中,矛盾和冲突是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在员工之间的关系、部门间的协作,还是在组织内部的决策制定过程中,矛盾和冲突都可能出现。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
一、团队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1. 任务分工不明确导致的矛盾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任务的分工不明确往往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时候,成员之间对各自的责任范围存在误解或重叠,造成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团队领导者应明确任务分工,并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2. 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矛盾团队合作中,个人的利益往往与团队的利益产生冲突。
部分成员可能会为了个人的好处而放弃或忽视团队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领导者需要加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成员对团队利益的认识,以及为每个成员提供公平的回报与激励。
二、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1. 意见不合导致的冲突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可能存在意见不合的情况。
员工可能对某项决策提出质疑或反对意见,而管理者则坚持自己的观点。
为了化解这种冲突,双方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商,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2. 薪酬与福利问题引发的矛盾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薪酬与福利问题常常成为矛盾的焦点。
员工可能对薪酬待遇感到不满意,而管理者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合理配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者应确保薪酬体系的公平性与透明度,并与员工进行定期的沟通与反馈。
三、组织内部决策制定中的矛盾与冲突1. 领导者间的意见分歧在组织的决策制定过程中,领导者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意见和利益冲突。
每个领导者都可能为了自己的职责和目标而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要求。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领导者需要通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来达成共识,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2. 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冲突。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矛盾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和策略。
尽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但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员工和组织之间的矛盾。
组织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发展,而员工则追求个人成长和福利。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例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福利,而组织可能需要在这方面进行限制以保持竞争力。
这种矛盾可能导致员工的不满和流失,从而影响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在平衡员工需求和组织目标之间也面临着矛盾。
员工的需求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安全、平等机会等,而组织则需要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绩效。
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同时,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然而,这种平衡并不容易,因为不同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和需求各不相同。
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雇佣、培训、晋升和解雇员工的过程中,组织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员工则相对较少。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员工对组织决策的不信任和不满,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困难。
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法律和道德的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例如劳动合同和平等就业法。
然而,在实践中,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或道德上的困境,例如在招聘过程中偏见和歧视的情况。
这种矛盾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决策和行动中权衡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矛盾、平衡员工需求与组织目标之间的矛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法律和道德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利益得到最大化。
刘松博:HR群体存在四大矛盾

刘松博:HR群体存在四大矛盾刘松博:HR群体存在四大矛盾引导语: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平日里最多的时间可能就是在沟通,但是很多沟通都是无效或者效果不佳的,那么如何提高说话的逻辑性,就显得异常重要,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说话的逻辑性的知识。
我们今天是一个很快乐的话题,这个话题我们牵扯到员工,牵扯到企业,甚至牵扯到全人类。
现在好像我们比较缺少对于我们这个职业群体的关注,我们这个职业群体,按数量上来看,当然没有权威的数字,大概在700万到800万之间的HR从业人员,相当于以色列的全国人口。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其实学术界的研究都是很少的,应该说学术界在这方面是缺失的。
今天我的主题叫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困境与突破”。
为什么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从我最早接触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学科开始,包括做第一个项目开始,我发现人力资源从业者跟一般的职业不太一样,这个不一样让我一直有思考。
一直到2007年的时候,有一次思考被激发了,让它更加成型化。
2007年,我一个在职班的学员,一个26、27岁小女孩,刚刚工作时间不是很长,她拿了一篇文章来找我,这个题目叫Why We Hate HR。
这方面的话题其实很多,这个小女孩她拿到这个文章的时候可以说是面带愁容,说刘老师你们搞人力资源管理经常说这个专业多么好,但是你看大家Hate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光是美国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中国庞大的草根阶级一直在质疑我们这个职业,相关网上的帖子是很多的。
类似这样文章被无限次转载,各个论坛都在转载这个文章,大量的讨论。
到底我们这个群体怎么样?当时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问题把我激发了。
就在2007年的12月份,我在企业管理杂志上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HR惹谁了?”我在逐一回答到底别人的质疑是怎么来得,我们该怎么判断,该怎么做,这个其实就是上午赵佳惠女士提到的QBQ的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
当然这篇文章已经过了五年了,这五年的时间里我有一些新的思考,这些思考再跟大家继续分享。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管理中的矛盾冲突

⼀、员⼯⾃我⽭盾 员⼯⼀⽅⾯希望得到客观的考评信息,以便弄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以及今后努⼒的⽅向;另⼀⽅⾯⼜希望上级主管给⾃⼰以特别的关照,以树⽴⾃⼰的良好形象,使⾃⼰得到-定的认同和有价值的回报。
这种个⼈需求⽬标的双重性,是在绩效管理中常见的⼀种冲突。
⼆、主管⾃我⽭盾 上级主管在对下属进⾏考评时,当根据绩效计划的⽬标进⾏严格的考核评价时,会直接影响下属的既得利益,如薪酬、奖⾦和升迁等。
主管考评宽松,下属员⼯拍⼿称快,主管考评过严,容易导致关系紧张。
如果主管不能持续地完成绩效⽬标的考评,帮助下属提⾼绩效,开发员⼯潜能的⽬标也就更加难以完成。
三、组织⽬标⽭盾 上述两种⽭盾的交互作⽤,必然带来组织的绩效⽬标与个⼈既得利益的⽬标的冲突,组织的开发⽬标与个⼈⾃我保护要求⽬标的冲突。
员⼯、主管和组织之间的⽭盾冲突势在必然,在所难免。
因此,需要企业⼈⼒资源部门认真地研究对待,制定出⾏之有效的政策,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运⽤⼈⼒资源管理的艺术,通过积极有效的⾯谈,抓住主要⽭盾和关键性问题,尽可能及时地化解冲突。
为了化解⽭盾冲突,建议采⽤以下⼀些措施和⽅法: 1.在绩效⾯谈中,应当做到以⾏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段,本着实事求是、以理服⼈的态度,克服轻视下属等错误观念,与下属进⾏沟通交流。
2.在绩效考评中,⼀定将过去的、当前的以及今后可能达到的⽬标适当区分开,将近期绩效考评的⽬标与远期开发⽬标严格区分开。
如果主管要解决对近期绩效⽬标的考评,为实施奖励⽅案提供依据,就应当进⾏⼀次针对绩效⽬标的⾯谈,使上下级之间就事论事,不必⾔及其他;如果主管要实现开发的⽬标,应另外组织⼀次查找差距和不⾜的⾯谈,帮助下属制定出切实可⾏的绩效改进计划。
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有利于分散下属思想上的种种顾虑,“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轻装上阵”。
3.适当下放权限,⿎励下属参与。
在绩效管理的各个阶段,上级主管⼀定要简化程序适当下放权限,⽐如,将由原来的主管负责记录下属的⼯作成果,改为由下属⾃⼰记录。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分析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工作难的症结在于存在众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有些是大背景、大气候所致,有些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然。
一、才市矛盾:求职者多VS企业招不到人经常听到业界朋友埋怨,在聘请的时段里,大量的求职信拥塞信箱,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选却不多,或者全然招不到。
据最新调查,大部分企业对目前的聘请状况不中意。
第一,求职者综合素养达不到企业聘请方的要求,是企业招不到人的首要缘故。
但回过头来看,责任看起来不全在求职者,因为这是个双向选择的时代,企业能够选人,同样,求职者也能够选择企业,一厢情愿明显不可能促成求职者与企业方的“联姻”。
其次,从具体组织聘请工作的面试官分析,招不到合适人选的缘故大致有两个:一是聘请条件过于苛刻。
俗语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完全匹配聘请条件的十全十美的人选是专门少的,甚至是全然不存在的。
只要我们不求全批判,合适的人选总会能够查找到。
因为,某些维度“短板”可能是次要的,能够通过日后的培训加以补偿。
二是担忧“引狼入室”。
有些面试官居心不良,他们往往会将优秀分子拒之门外,因为他们担忧一旦招之进来,可能威逼到自己的职位。
这种心态,必定带来如此的聘请后果:不如自己的人看不上,比自己强的人又不敢用。
最后,还可能是老总想廉价取“才”的缘故: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又要母鸡多生蛋,又要母鸡少吃米。
这种方法本无可厚非,但给具体负责聘请的面试官着实出了一道难题。
实际工作中,由于薪金缘故而招不到人的情形占了专门大比例。
二、角色矛盾:没有权力和地位VS战略伙伴现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工作者差不多成为企业经营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还常常被冠于老总的“战略伙伴”之美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光环经常是徒有虚名,人事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往往没有多大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宽敞人力资源工作者常常为之苦恼的角色矛盾。
去年,某闻名人力资源网调查显示:在企业的八大职能部门经理人薪酬排名中,人力资源的薪酬位居倒数第二,仅排在行政之前,明显低于企业其他职位。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五大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五大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产业变迁,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诸多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五大挑战。
一、人才招聘与培训人才是企业的精华所在,因此人才招聘和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点。
然而,现今的招聘市场竞争激烈,对于企业来说,招聘好的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头戏。
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也一样重要,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培训计划、晋升机会和优厚福利,以使其对公司的忠诚度更高。
二、员工满意度与福利员工满意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如果员工因福利待遇不足、处于一种不满的状态,那么企业就会出现人才流失,这不仅是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财务损失,而且对企业建设也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企业需要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员工奖励和支持政策,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三、文化和多元化文化和多元化是该行业中的最大挑战之一。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公司面临着来自多个地区和文化的员工,这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企业需要了解文化背景差异,以便创造一个包容性、多元化的团队文化,从而更好地招聘、培训和管理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员工。
四、数据和技术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分析的崛起,企业需要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数据。
因此,企业需要投资最新的技术,并聘请能够处理这些技术的专业人员。
五、制度与法规最后,企业需要遵守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制度和法规,例如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
企业应确保本地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遵守,以便确保员工和公司都受到保护。
企业还应关注当地法规和新法律的变化,以保持合法合规。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需要投资于员工满意度、文化、技术和法规,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创造一个包容性、多元化的文化和利用最新的技术和数据。
这样,企业才能确保未来的发展和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挑战与应对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挑战与应对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工作。
然而,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讨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挑战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的业务趋向国际化。
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如跨国员工的招聘与管理、跨文化团队的管理等。
为应对这一挑战,企业应加强对跨文化交流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另外,建立有效的国际人才招聘渠道,吸引海外人才参与企业的发展。
挑战二: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技术变革的挑战。
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某些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被取代或减少。
为应对这一挑战,人力资源部门应不断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培养员工的科技技能,使其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挑战三:多样化和包容性的管理如今,多元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管理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性别、种族等,管理他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平等的态度。
为应对这一挑战,企业应加强多元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
另外,建立平等公正的晋升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挑战四:人才招聘与留任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人才的招聘和留任问题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
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招聘策略,吸引和挖掘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机制,培养人才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此外,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挑战五:变革管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变革,而变革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具备变革管理的能力,在组织变革时能够顺利进行岗位调整、培训和沟通。
为应对这一挑战,企业应建立灵活的组织架构,允许员工在变革中有所调整和发展。
另外,注重沟通和反馈,了解员工对变革的态度和需求,从而提高变革的成功率。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与对策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矛盾与对策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这个管理中,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矛盾和难题。
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矛盾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矛盾的存在1. 招聘效率和质量的平衡中小企业招聘时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人员,但是在招聘质量方面往往有所欠缺。
这种矛盾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招聘的专业知识和招聘渠道的限制,而且中小企业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相对不够吸引力。
2. 员工稳定性和绩效考核的平衡中小企业员工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但是其绩效考核却相对较为缓慢、不够精细。
企业为了保持员工稳定性,不得不在考核时经常放水,导致企业绩效管理困难,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3. 员工培训需求和企业投资限制的平衡中小企业多数不具有完整的培训机制,员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也受到了限制。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投资方面的资金限制,也使得员工培训的投入难以做到。
这种矛盾会影响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4. 薪资福利和员工心理的平衡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因此薪资福利与员工心理的相关性较小。
员工由于无法得到公正的薪酬,会产生不满和离职的倾向,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良好形象。
二、对策的探讨1. 招聘效率与质量的平衡中小企业对于招聘渠道的限制可以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的方式来优化。
当然,在招聘过程中必须通过筛选和面试等方式精准评估各个应聘者的能力和素质,最终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2. 员工稳定性和绩效考核的平衡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明确的业绩目标、评估标准、激励制度等内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员工进行激励或者处罚,避免对企业造成影响。
3. 员工培训需求和企业投资限制的平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的帮助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员工具备更好的发展能力,同时也适当采用内部培训的方式,从而优化成本。
4. 薪资福利和员工心理的平衡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薪资福利制度,制定相应且公正的薪酬标准,与员工的实际绩效水平相匹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以此有效减少员工的流失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五大矛盾

人力资源规划与 企业发展阶段的 适应性
人力资源规划与 企业战略调整的 匹配度
人力资源规划与 企业战略目标的 协同效应
组织变革的必要 性:适应外部环 境变化,提高企 业竞争力
员工对变革的抵 触心理:习惯稳 定的工作环境, 害怕变革带来的 不确定性
变革实施过程中 的矛盾:组织期 望与员工实际表 现之间的差异
薪酬期望与员工绩效的矛盾:企业希望以较低的薪酬招聘到优秀的人才,但优秀人才的薪酬期 望往往较高,而员工绩效水平又难以满足企业的期望。
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的矛盾:企业希望员工能够认同和融入企业文化,但员工的价值观往往 与企业文化存在差异。
人才培养: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 人才培养,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招聘需求与人才供应的矛盾:企业需要招聘合适的人才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但往往面临人才 市场供应不足或人才素质不匹配的问题。
技能要求与员工能力的矛盾: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但员工的能力和技能水平往往 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如老员工与年轻员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由此带 来的代际差异。
05 员 工 地 域 来 源 的 矛 盾 : 指 企 业 中 员 工 的 地 域 来 源 ,
如本地员工与外地员工、不同地区员工文化背景的 差异等。
02 不 同 员 工 素 质 的 矛 盾 : 指 企 业 中 不 同 员 工 的 素 质 和
能力之间的差异,如高学历与低学历、经验丰富与 新手之间的差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冲突管理探析

行的, 因此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及部门
的相关规章制度时, 当然也不可能完全
为某个部门的目标服务。
3、利益冲突
人力资源与其他部门的最根本的
利益冲突是由经济利益即薪酬待遇引起
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工作, 而其他部门 则负责非人力资源工作, 这就难免在工 作中由于职责不同而产生冲突。其他部 门怀疑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 不尊重人 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规定, 出现部门经 理亲自去招聘、私自决定员工去留等情 况。
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是负责整个企 业员工的薪酬福利事宜, 它关系着不同 部门、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直接利益。稍
在企业中, 人力资源和其他部门虽 然各自目标不一致, 但最终都是为企业 终极目工对
人力资源部门的不满。
集团经济研究 2007·11 月下旬刊(总第 249 期)
部
业和个人带来了极其 严重的影响, 成为企业
门
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部门
冲 突
与其他部门冲突现状 分析
1、价值冲突
管文
/
对同一个事物或
问题, 人力资源与其他
理李 以
部门会从不同的价值
庄 观出发, 由此造成判断
探
不 同 、决 策 不 同 、结 果 不同。由于其他部门对
析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认识不清, 因此在他们
人力资源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随着人力资源战 略管理理论的提出, 人 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 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人 力资源工作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 和发展。然而在企业的 现实中, 人力资源部门 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 盾和冲突却极为普遍。 这种矛盾和冲突给企
4、权力冲突 人力资源与其他部门有着企业所分 配的不同权力。人力资源管理者有权影响 其他部门员工的招聘、任用、升迁以及工 资待遇等; 而其他部门经理则是本部门员 工的直接管理人员, 当涉及到部门员工的 管理规章的制定, 绩效考核, 奖惩, 升迁等 问题时, 双方的意见又不能达到一致, 便 会引发部门管理者之间的分歧。 5、职能冲突 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负责企业全部
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

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门雄伟)一、人员总量偏大但人不够用的矛盾原因:1、民爆行业工业雷管的需求总量逐年在下降,公司工业雷管的生产总量也逐年下降,收入、利润持续下滑,工资总额持续降低,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经营的规模与人员的总量不匹配,人员总量总体富裕。
2、不愿意培养人,只愿意用现成的骨干人员。
3、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少。
措施:1、严格控制二级单位人员总量,量出为入。
2、做好人力资源余缺分析和调剂,根据年度生产大纲和月份生产计划,对各生产单位用人情况进行预测,有针对性的分流、安置相关单位富裕人员。
3、建立完善劳务输出机制,与兄弟单位用人部门加强沟通,及时输送相关人才,不断拓宽人才输送渠道。
4、建立劳务外包制度,对替代性强、简单重复性的工序进行外包,引导辅助生产人员和简单重复性工序的工人向关键岗位流动。
5、开展辅助岗位人员专项清理整顿,压缩辅助岗位人员比例。
6、持续开展管理技术人员岗位竞聘,压缩管理技术人员比例。
7、开展公司人员结构摸底、分析,制定相关结构调整3-5年滚动计划。
8、对急需人才以市场化薪酬为导向,采取谈判的方式确定工资标准,加快成熟人才的引进。
9、尝试引进专业对口、确实优秀的二类本科毕业生充实充实到班组长队伍,加大大学生班组长的培养与激励力度。
10、加大岗位交流的力度和管理技术骨干人才培养,提升具有多岗位工作经历综合型管理人才、战略运营分析人才、既懂研发设计又懂市场开发的营销人才、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比例。
二、低收入水平与职工的高期望的矛盾原因:1、按照兵器集团工资分配“两低于”原则,特能集团根据收入、利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对公司工资总额进行管控,公司的工资总额持续降低,在总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员保持工资不降目前看都比较困难。
2、经济形势在通胀和通缩相互交织,产品价格持续降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但物价水平持续攀升,职工的生活成本增加,职工对工资水平的期望增加。
3、大部分只习惯在本职岗位干活,不愿到生产任务重的车间帮忙,虽然公司给予借调帮忙的有工资倾斜政策但大家还是不愿意去,宁愿停工放假、工资低。
结合个人专业所学,谈谈本专业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矛盾点和解决方案。

结合个人专业所学,谈谈本专业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矛盾点和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方面。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矛盾。
现状:1. 多重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者同时扮演着员工支持者、变革推动者、HR 效率专家和直线经理的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角色,但这种多重角色可能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者与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疏远和矛盾。
2. 信息不对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和管理层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员工权益受损,同时也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3. 管理冲突:HR 人员夹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可能会面临来自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冲突,这可能导致 HR 人员的角色尴尬和难以开展工作。
矛盾点:1. 平衡员工和管理层的利益: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在员工和管理层之间取得平衡,使员工和管理层之间达成妥协和共识,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
2.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尽可能收集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员工的权益。
3. 企业变革与稳定之间的矛盾: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变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但也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
解决方案: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与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加强 HR 效率专家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加强 HR 效率专家的角色,以提高企业的 HR 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引入激励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和长期稳定。
4.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5. 积极参与企业变革: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积极参与企业变革,以帮助企业在变革中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
结合个人专业所学,谈谈本专业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矛盾点和解决方案。

结合个人专业所学,谈谈本专业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矛盾点和解
决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行业中变得愈加重要。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对本专业内的现状、矛盾点以及解决方案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是多样化和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企业需要招聘、培训和管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工作环境。
然而,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一些矛盾点。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力常常受到质疑。
一些员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一个执行者,缺乏实际的决策权。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的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这往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点,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着手。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这样可以增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权力。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倾听员工的声音和意见。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利益之间的矛盾。
最后,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提高其在组织中的决策权和影响力。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我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现状和矛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做出贡献。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五大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五大矛盾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日期:2009年07月25日访问次数:4215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工作难的症结在于存在众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有些是大背景、大气候所致,有些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然。
一、才市矛盾:求职者多VS企业招不到人经常听到业界朋友抱怨,在招聘的时段里,大量的求职信拥塞信箱,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选却不多,或者根本招不到。
据最新调查,大部分企业对目前的招聘状况不满意。
首先,求职者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招聘方的要求,是企业招不到人的首要原因。
但回过头来看,责任似乎不全在求职者,因为这是个双向选择的时代,企业可以选人,同样,求职者也可以选择企业,一厢情愿显然不可能促成求职者与企业方的“联姻”。
其次,从具体组织招聘工作的面试官分析,招不到合适人选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招聘条件过于苛刻。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完全匹配招聘条件的十全十美的人选是很少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要我们不求全责备,合适的人选总会可以寻觅到。
因为,某些维度“短板”可能是次要的,可以通过日后的培训加以弥补。
二是担心“引狼入室”。
有些面试官居心不良,他们往往会将优秀分子拒之门外,因为他们担心一旦招之进来,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职位。
这种心态,必然带来这样的招聘后果:不如自己的人看不上,比自己强的人又不敢用。
最后,还可能是老板想廉价取“才”的原因: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又要母鸡多生蛋,又要母鸡少吃米。
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给具体负责招聘的面试官着实出了一道难题。
实际工作中,由于薪金原因而招不到人的情况占了很大比例。
二、角色矛盾:没有权力和地位VS战略伙伴如今,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工作者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还常常被冠于老板的“战略伙伴”之美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光环经常是徒有虚名,人事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往往没有多大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广大人力资源工作者常常为之苦恼的角色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五大矛盾

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工作难的症结在于存在众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有些是大背景、大气候所致,有些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然。
一、才市矛盾:求职者多VS企业招不到人经常听到业界朋友抱怨,在招聘的时段里,大量的求职信拥塞信箱,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选却不多,或者根本招不到。
据最新调查,大部分企业对目前的招聘状况不满意。
首先,求职者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招聘方的要求,是企业招不到人的首要原因。
但回过头来看,责任似乎不全在求职者,因为这是个双向选择的时代,企业可以选人,同样,求职者也可以选择企业,一厢情愿显然不可能促成求职者与企业方的“联姻”。
其次,从具体组织招聘工作的面试官分析,招不到合适人选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招聘条件过于苛刻。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完全匹配招聘条件的十全十美的人选是很少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要我们不求全责备,合适的人选总会可以寻觅到。
因为,某些维度“短板”可能是次要的,可以通过日后的学习加以弥补。
二是担心“引狼入室”。
有些面试官居心不良,他们往往会将优秀分子拒之门外,因为他们担心一旦招之进来,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职位。
这种心态,必然带来这样的招聘后果:不如自己的人看不上,比自己强的人又不敢用。
最后,还可能是老板想廉价取“才”的原因: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又要母鸡多生蛋,又要母鸡少吃米。
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给具体负责招聘的面试官着实出了一道难题。
实际工作中,由于薪金原因而招不到人的情况占了很大比例。
二、角色矛盾:没有权力和地位VS战略伙伴如今,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工作者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还常常被冠于老板的“战略伙伴”之美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光环经常是徒有虚名,人事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往往没有多大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广大人力资源工作者常常为之苦恼的角色矛盾。
去年,某著名人力资源网调查显示:在企业的八大职能部门经理人薪酬排名中,人力资源的薪酬位居倒数第二,仅排在行政之前,明显低于企业其他职位。
人力资源需破解五大难题

人力资源需破解五大难题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面临着难以破解的五大专业难题:薪酬管理、职位描述、员工培训、绩效管理、操守风险控制。
⑴、薪酬管理按理说,薪酬是员工对企业要求的底线,而薪酬管理却成为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头号难题,尤其在发展较为快速的民营企业更显突出。
就员工个人而言,对薪酬的心理规律是:——薪酬至少应该满足自己的日常消费;——薪酬应该体现自己劳动付出的价值;——具有鲜明的攀比倾向,认为自己的薪酬应该不少于公司内“同层次”其他员工的薪酬,更会利用一切机会获知公司内其他同事的薪酬数额;——自己在同一公司内的薪酬不能减少。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快,更需要不断地从外部吸收大量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既成的薪酬格局就在一次次的“特殊处理”中屡被打破,加之历史形成的原因,企业在忙于业务拓展过程中未能及时对公司的薪酬格局加以理顺,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相对“高薪”的难以降下来,相对“低薪”的,企业又不愿“不明不白”地提上去——维持吧,怨言难消,影响工作的士气;寻求变革吧,到处是扎手的“刺”,不只如何切入。
很多企业为了尽量避免“麻烦”,还实施了严厉的“薪酬保密”:禁止打听其他员工的薪酬,也禁止向别人透漏自己的薪酬。
但实事证明,国内企业无法真正落实“薪酬保密”制度,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⑵、职位描述职位描述是在“岗位职责”基础上,对职位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任职资格描述、职责描述、权限描述、直接上级和直接下属等。
对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职位描述的难点在于:其一,文字量大,任务较重;其二,过程较复杂,甚至要适应日常的绩效管理要求,需要对公司上下几乎所有工作环节进行摸底扫描;其三,如请专业咨询公司做,费用较高,恐怕老板不满意;其四,“不是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职位描述往往赶不上公司情况的变化快,需要依情况变化对职务描述进行及时的调整;其五,在对“职位描述”的理解上,常与公司高层不一致,这最为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五大矛盾
长期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工作难的症结在于存在众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有些是大背景、大气候所致,有些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然。
一、才市矛盾:求职者多VS企业招不到人
经常听到业界朋友抱怨,在招聘的时段里,大量的求职信拥塞信箱,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选却不多,或者根本招不到。
据最新调查,大局部企业对目前的招聘状况不满意。
首先,求职者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招聘方的要求,是企业招不到人的首要原因。
但回过头来看,责任似乎不全在求职者,因为这是个双向选择的时代,企业可以选人,同样,求职者也可以选择企业,一厢情愿显然不可能促成求职者与企业方的“联姻”。
其次,从具体组织招聘工作的面试官分析,招不到适宜人选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一是招聘条件过于苛刻。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完全匹配招聘条件的十全十美的人选是很少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要我们不求全责备,适宜的人选总会可以寻觅到。
因为,某些维度“短板”可能是次要的,可以通过日后的培训加以弥补。
二是担忧“引狼入室”。
有些面试官居心不良,他们往往会将优秀分子拒之门外,因为他们担忧一旦招之进来,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职位。
这种心态,必然带来这样的招聘后果:不如自己的人看不上,比自己强的人又不敢用。
最后,还可能是老板想廉价取“才”的原因: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又要母鸡多生蛋,又要母鸡少吃米。
这种想
法本无可厚非,但给具体负责招聘的面试官着实出了一道难题。
实际工作中,由于薪金原因而招不到人的情况占了很大比例。
二、角色矛盾:没有权力和地位VS战略伙伴
如今,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工作者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还常常被冠于老板的“战略伙伴”之美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光环经常是徒有虚名,人事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往往没有多大的权力和地位。
这是广阔人力资源工作者常常为之苦恼的角色矛盾。
去年,某著名人力资源网调查显示:在企业的八大职能部门经理人薪酬排名中,人力资源的薪酬位居倒数第二,仅排在行政之前,明显低于企业其他职位。
低薪暗示了人力资源在公司的地位。
看来,人力资源部门在中国尚处于“效劳”阶段,“战略伙伴”地位还很遥远。
这种叫好不叫座的角色反差,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
第一,大背景所致。
许多人认为,人力资源部门是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说它“有”,因为公司还是需要不定期招聘和月复一月地发工资;说它“无”,理由似乎也相当充足:人事工作可以停一停、放一放,因为企业不会天天招聘、考评和培训,你不去做也不会有人来催你,无碍大局。
而营销、财务、研发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一线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滞,你停对手不停、市场不停。
第二,传统的“用人哲学”所致。
外向型的搞营销,有创造性的搞研发,会算帐的搞财务,什么都不精的搞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扮演的就是这种不懂专业、不会营销、行行都不精的“万金油”角色,他们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但可以为企业保驾护
航。
这是大多数老板的“用人哲学”。
师出无门,怎么可能有权力、有地位?怎么可能是“战略伙伴”?
第三,工作性质所致。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技术创新、市场营销、资本运作和财务运营,是企业生存致胜的法宝,并不跟人力资源“直接”挂钩。
因此,在谈一般性的企业经营时,人力资源工作者的业绩自然就不怎么显山露水。
一位销售经理为搞定一个大客户可以邀功请赏,但一位人事经理的业绩却很难考量。
照此逻辑,企业里哪支团队业绩出色,也并不是人力资源做得好,而是这支团队的领导带头带得好。
一句话,公司的所有业绩与人力资源似乎没有直接关联。
在一切靠业绩说话的企业里,没有业绩,人力资源自然就没有地位可言。
第四,人力资源自身原因所致。
有作为,才有地位。
如果你的专业能力不强,当然就没有多大的话语权。
因为,人们常常戏称,会议上的座位是留给“脑袋”的,而不是留给“屁股”的。
这个时候,你不能再怪老板有眼无珠,只能自叹自己不争气。
说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政府、事业单位里的人事部门的地位为什么与企业情况完全相反?这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是人文组织,他们追求的是行政效率,不是经济效益,人文关心和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因此,会管人的人自然也就更容易得到重用和提拔,所以他们的地位常常令人羡慕,而且前途一片光明。
三、选才矛盾:适宜的才是最好的VS唯才是举
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招聘方总是这样津津乐道。
这似乎有悖于唯才是举招聘策略。
其实不然。
首先,“适宜的才是最好的”是个宏观概念,是针对企业某个开展阶段而言的人才择用标准。
企业初创时期,最重要的是蠃利和生存,因而这个时期的人才择用标准应该是可用之“材”,“拿”来就可以用,无需投入多大的本钱。
企业进入开展时期,老板考虑更多的是开展后劲和动力问题,因而这个阶段的择才标准应该是人才的潜质问题,因而“空降兵”和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也许是最适宜的人选,因为他们是可造之“材”。
企业到了领导时期,老板注重标杆、旗帜、行业领头羊效应,此时重量级人物或许就是他们重点涉猎的对象,因为这类人才是可发之“财”。
其次,“唯才是举”是个微观概念。
招聘中,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招募到优秀人才。
无数实践说明,一流企业就是要招募一流人才,因为,优秀人才所创造的价值是适才们无法比较的。
工业时代,一位优秀技工所创造的价值与一位普通工人相差无几。
而在信息时代,一位优秀程序员所创造的价值可能要高出一位普通程序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如同足球场上球星的作用一样,如果他们不是举足轻重,那么,哪个俱乐部愿意开出天价去购置他们呢?反过来讲,如果招聘不是唯才是举,那么,众多猎头公司就没有生存的价值,中央电视台的“绝对挑战”也就没有这么高的收视率了。
四、培训矛盾:培训是找死VS不培训是等死
对于培训工作,我们经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是主张要培训。
不培训,员工的技能无法跟上企业的快速开展要求。
二是主张不培训或少培训。
主张这个观点的人认为,培训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可能会增加员工跳槽的筹码,一旦离职,不就等于为别人做嫁衣吗?
笔者认为,这个矛盾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工作者不知道应该培训啥,对培训内容举棋不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公司的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
人力资本就是员工的知识与技能。
员工的人力资本提高后,必然会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期望与要求,跳槽的风险必然增大。
人力资本,绝大局部应该通过员工自身努力来获取,或者说,在入职前员工自己就应该拥有。
有鉴于此,员工的人力资本应该成为企业招聘的一个重要门槛,不是培训的主要内容。
而结构资本就是企业本身的制度、文化、管理模式、员工标准等软技能,是基于自己企业的、特有的、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显然,这种技能只能通过企业的后续培训来获得。
这是应该培训的主要内容。
五、考核矛盾:考评,效果不佳VS不考评,又不行
每次绩效考评过后,公司里总是人心惶惶,乌烟瘴气,说什么的都有。
评估结果差的不快乐,说是无根无据,有失公平,或提出反驳意见,或沉默不语,等待爆发时机——离职。
评估结果好的也不快乐,“我优秀是我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但看某某某,他做什么呢,他凭什么也被评为优秀。
”
一句话,绩效考评费力不讨好。
1、高层的问题:只有绩效考评,没有绩效管理
绩效考评仅仅是整个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还应该辅之以合理的绩效目标、明确的绩效标准、绩效辅导、客观的绩效记录、绩效面谈等。
绩效考评是个指挥棒,企业期望什么,绩效就应该考什么。
好的绩效考评不是“评”出来的,是员工在某个时期工
作的客观真实反映,是水到渠成的事,根本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评比”。
只有这样的结果,才让人信服。
2、中层的问题:只有阶段考评,没有日常考评
绩效考评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而是所有中层经理的工作,并且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公司规定的每年一次、每季度一次、每月一次,而应该落实到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主观评估。
3、员工的问题:与他人比较,不与工作目标比较
绩效考评的结果是兑现奖金和红包,谁的奉献大,谁的奖励就多,反之就少。
这容易造成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比较。
其实,评估的结果应该是员工与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之间的比较。
因此,我们务必教育全体员工,理解绩效考评的真正用意。
4、评估方法方式的问题:操作性不强
评估方法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有:各项考核权重设计得不合理;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评估方案或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评估工具不够科学……一句话:评估方式的操作性不强。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或许是造成考评矛盾的主要症结。
考评,想说爱你不容易。
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矛盾远不止上述提到的五个。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便没有世界。
工作中,面对出现的各种矛盾,人力资源工作者只要树立信心、深入研究、直面现实,那么,任何矛盾和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毕竟方法总比困难多。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