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手术后护理
肺部切除后护理措施

肺部切除后护理措施引言肺部切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肺癌、肺结核以及其他肺部疾病。
肺部切除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身体功能。
本文将介绍肺部切除后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切口护理1.清洁切口:每天对切口进行清洁并更换干净的敷料。
使用消毒剂或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纱布擦干。
2.观察切口:密切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散发异味等异常症状。
如有异常情况,请立即向医生报告。
呼吸护理1.监测呼吸: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气促或咳嗽,及时向医生汇报。
2.鼓励深呼吸: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深呼吸锻炼,以避免肺部感染和塌陷。
护士可以教导患者如何正确地进行深呼吸和咳嗽。
3.康复性肺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氧运动、呼吸机治疗等康复性肺物理治疗,以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
疼痛管理1.定期评估疼痛: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
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止痛贴片等。
2.注意镇痛药物的副作用: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活动和体位1.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和功能锻炼,以促进恢复并防止患者长时间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2.体位转换: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减轻肩颈部和背部压力,防止褥疮的发生。
饮食和水分管理1.适当饮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饮食种类和量。
2.充足水分:鼓励患者适量饮水,维持良好的水平衡,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
心理护理1.情绪支持: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促进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后的变化和挑战。
2.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术后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理能力。
结论肺部切除后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全肺切除患者应采取的体位

全肺切除患者应采取的体位全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肺癌、肺结核等疾病。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肺切除患者应采取的体位。
一、仰卧位仰卧位是全肺切除患者最常见的体位之一,也是手术后最初几天内最为适宜的体位。
这种体位可以减少呼吸肌群的负担,提高呼吸效率,促进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此外,在仰卧位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呼吸节律和深度,避免过度用力或浅表呼吸。
二、侧卧位侧卧位是另一种常见的体位,在全肺切除手术后第2-3天开始逐渐采用。
这种体位可以减轻胸腔内压力,促进分泌物排出和淤血消退。
对于左侧切除患者,右侧侧卧可使心脏压迫胸腔更少;对于右侧切除患者,左侧侧卧可以减轻胸腔内积液。
三、坐位坐位是全肺切除患者康复期间逐渐采用的体位之一。
在手术后第3-4天,患者可以尝试坐起来,以促进肺部扩张和气体交换。
在坐位下,肺部上下活动更加自由,可以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和通气量。
此外,在坐位下,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呼吸锻炼和肢体活动,有利于恢复身体功能。
四、立位立位是全肺切除患者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在手术后第5-7天开始逐渐采用。
立位可以使肺部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张和通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泄。
此外,在立位下,患者还可以进行更多的身体活动和步行训练,有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五、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以上几种体位外,全肺切除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定时翻身或改变体位,以避免压迫肺部和周围组织。
2.注意呼吸节律和深度,避免过度用力或浅表呼吸。
3.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弯腰、扭动等动作。
4.遵医嘱进行呼吸锻炼和肢体活动,有利于恢复身体功能。
总之,全肺切除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体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合理的体位不仅可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2021三基三严练习题基础护理2

2021三基三严练习题基础护理210月11日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科室: [单选题] *○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ICU○妇产科○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内四科○急诊科○手术室1.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单选题] *A .法洛四联症B .肺动脉狭窄C .室间隔缺损(正确答案)D .右室双出口E .右房室瓣下移答案解析: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 , VSD )是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右两心室的异常交通。
发病率高,占先天性心脏发病率的50%。
2. 严重低钾血症病人不会出现的表现是() [单选题] *A .恶心呕吐B .神志淡漠或嗜睡C .肠鸣音亢进(正确答案)D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E .腹胀答案解析: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脑神经罕见受累,神经浅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较少受影响。
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
3. 在休克的治疗中,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注意() [单选题] *A .控制感染B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C .控制原发病D .补足血容量(正确答案)E.采用休克体位答案解析:抗休克治疗中,选用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机制是去除小动脉和小静脉的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和回心血量。
在使用前,应先补足血容量,对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4. 创伤的组织修复过程不包括() [单选题] *A .组织内压增高(正确答案)B .炎症反应C .组织增生D .伤口收缩与瘢痕形成E .肉芽形成5. 当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头昏、乏力、心悸、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时,提示出血量超过() [单选题] *A .500ml(正确答案)B .600mlC .700mlD .800mlE .900ml答案解析:判断出血量: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ml ,当出血量达50~70ml,即可出现黑粪。
外科护理学第19-22章练习题

外科护理学第19-22章练习题1.闭合性肋骨骨折,说明肺或支气管有损伤的一项是:()A.伤侧肺呼吸音减弱B.伤侧肺有啰音C.伤侧皮下气肿(正确答案)D.透视伤侧胸腔积液E.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的肺癌2..在多发性损伤的急救处理中,应首先处理的紧急情况是:()A.张力性气胸(正确答案)B.四肢骨折C.肺挫伤D.肋骨骨折3.胸部损伤中对呼吸和循环生理危害最显著的是:()A.开放性气胸B.纵隔及皮下气肿C.张力性气胸(正确答案)D.闭合性气胸4.急性全脓胸闭式引流的最佳部位是:()A.锁骨中线第二肋间B. 胛线第七肋间C.腋前线第六肋间D.腋中后线第七或八肋间(正确答案)5.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率最高的检查方法是:()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正确答案)纵隔镜检查转移灶活组织检查D.胸水检查6.贲门失驰缓症在消化道钡餐上的典型征象是:()A.食管高度扩张B.有液平面C.有充盈缺损D.下段呈鸟嘴状(正确答案)E.癌肿位于上叶顶部胸廓入口处7..开放性气胸的病理生理改变,下述哪项错误的是:()A.伤侧负压消失B.伤侧肺萎陷C.肺内部分气体对流D.纵隔扑动E. 伤侧有反常呼吸(正确答案)8.开放性气胸患者呼吸困难最主要的急救措施是:()吸氧输血补液气管插管行辅助呼吸立即剖胸探查迅速封闭胸部伤口(正确答案)9.患者胸部外伤2小时.查体:脉搏120次/分,血压12/8kPa,右胸可触到骨擦感和皮下气肿,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急救处理是:()输血,补液,抗休克立即胸腔排气(正确答案)胶布固定应用升压E氧气吸入10.右侧血胸患者,急诊入院.查体:脉搏120次/分,血压10.7/6.7kPa,气管左移,输血同时作右胸闭式引流术,第1小时引流量 200m1,第二小时为 250m1,第三小时为180m1,血压虽经输血不见回升,此时最有效的处置是:()A.继续输血补液B.给止血药C. 剖胸探查止血(正确答案)D.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E.给血管活性药11.病人胸部受伤,急诊入院,经吸氧,呼吸困难无好转,有发绀,休克。
结核性损毁肺的围手术期护理

结核性损毁肺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肺叶切除术作为结核性损毁肺的终末治疗之一,创伤大,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方法:对58例结核性损毁肺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制定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计划,认真做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是确保结核性损毁肺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结论:结核性损毁肺的手术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结核性损毁肺围手术期护理结核性损毁肺继发于各型肺结核的反复复治,病程长,患者痛苦大,生活质量极度下降。
手术切除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的主要方法之一。
由于患者病情重,肺功能低,手术创面大等,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因此,护士不但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应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对58例损毁肺实施手术治疗,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23~57岁,平均39岁。
结核病史1~40年。
术前准备:①心理准备:结核性损毁肺患者反复发作,咳脓性痰,间断咯血,反复发热,而且多数经过长期治疗效果不佳[1]。
患者的心理压力很重,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
通过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病情,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减轻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反应。
②呼吸道准备: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内感染,为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入院后吸烟者严禁吸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肺内炎症扩散。
③改善肺功能:指导和鼓励患者每月进行肺功能锻炼。
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不同的深呼吸频率练习,即8~12次/分,持续3~5分钟,每日练习数次。
此外每日应进行平地走和上下楼梯等练习。
通过科学、有计划的呼吸功能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
肺叶切术后重点护理措施

一、引言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肺癌、肺结核等。
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本文将重点介绍肺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针对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可采取以下措施:(1)介绍手术过程、手术医生及护理团队,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2)讲解术后康复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
(3)倾听患者的心声,关注患者的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 术前准备(1)完善各项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2)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如手术包、器械、敷料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肺功能。
三、术后护理1. 呼吸道管理(1)术后6小时内,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2)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3)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锻炼,预防肺部感染。
(4)术后2-3天,可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吹纸等呼吸功能锻炼。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应及时处理。
(3)术后7-10天,可拆除伤口缝线。
3. 疼痛管理(1)术后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减轻疼痛。
(2)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减少伤口牵拉。
(3)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听音乐等。
4. 饮食护理(1)术后早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2)术后1周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3)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饮食种类和量。
5. 生活护理(1)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如厕等。
(2)保持病房环境舒适,温度适宜。
(3)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做操等。
四、并发症护理1. 肺部感染(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在肺结核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治疗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守,以确保其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
本文将从饮食、休息、个人卫生和生活环境等方面介绍这些注意事项。
一、合理饮食在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期间,合理的饮食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食物应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如鱼、肉类、乳制品和豆类等。
其次,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咖啡和酒精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最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排泄代谢废物和保持水平衡。
二、合理休息肺结核患者在日常护理治疗期间,合理休息对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
其次,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身体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三、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肺结核患者日常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坚持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经常接触公共场所后。
其次,要保持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正确姿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遮挡口鼻,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此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菌浓度。
四、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首先,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经常打扫地面和家具,保持卫生清洁。
其次,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避免与感染源密切接触,尽可能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减少二手烟和酒精对身体的刺激。
通过遵守上述的注意事项,肺结核患者可以在日常护理治疗期间更好地控制疾病,促进康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肺结核患者在进行日常护理治疗期间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前往医院复诊。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04
维持治疗阶段:持 续4-6个月,以异 烟肼和利福平为主, 维持药物治疗,预 防结核病复发。
一般护理
01
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清 洁和通风,减少空气中结核杆菌的传播。
02
营养支持:合理膳食,增加蛋白质和 维生素的摄入,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03 体育锻炼:适当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
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时间
病因诱因
肺结核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该菌可通过飞沫传播进入人体,主要传播途径为 空气飞沫传播。肺结核的患病风险与以下因素有关:
预防接种不全: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且没有接种卡介苗的人患结核病的可能性更高。 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更容易患上结核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后、长期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通风不良、生活条件差等不良环境因素也会增加肺结核的患 病风险。 个人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度饮酒等会增加患结核病的风险。 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良和缺乏维生素D的人更容易患上结核病。 其他因素:糖尿病、肾衰竭等慢性疾病也会增加患结核病的风险。
04 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交叉感染。
对症护理
01
发热:适当降温,保持充足 休息,增加水分摄入
02
咳嗽、咳痰:适当口服止咳 药,促进痰液排出,避免痰 液滞留。
03
胸痛:适当口服止痛药,保 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用药护理
肺结核患者的用药护理包括: 规律服药:按时按量服药,保证药物疗效。 配合饮食:建议患者餐前或餐后服药,饮食中避免与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不良反应:肺结核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 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避免漏服和停药:漏服和停药都会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应避免漏服和停药。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病因及发病机制】
2.肺结核的传播特点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未被发现和未经治疗管理或治疗不合理的痰涂片阳 性病人。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病人通过咳嗽、喷嚏、大声谈话等方式将含有结核分枝 杆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传播。肺结核病人随地吐痰的痰液干燥后结核分枝杆菌也会随灰尘四处飞扬,被其 他人吸入呼吸道后可能引起感染。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普遍易感,影响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易感性的主要 因素是机体的自然抵抗力及获得性特异性抵抗力两个方面。婴幼儿细胞免疫功能不完善、老年人免疫功能 减退、HIV感染者、免疫抑制药物长期使用者、慢性疾病等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这些原因使病人成 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另外生活贫困、居住条件拥挤和营养低下的人群很可能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临床类型】
1.原发型肺结核 含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及从边远山区、农村初进城市的成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结核菌素试验多为强阳性。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一般吸收较快,不留任何痕迹。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三种。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常见于婴 幼儿和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患传染病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小儿,多同时伴有原 发型肺结核。由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在较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液循环所致。病人多起病急,持续高热,有 全身毒血症状,常伴发其他脏器结核。X线显示双肺布满粟粒状阴影,常在出现症状2周左右出现,大小、 密度和分布均匀,结节直径2mm左右。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较缓,症状较轻,X线胸片呈 双上、中肺野为主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新鲜渗出与陈旧硬结和钙化 灶共存。
肺叶切除手术护理常规

肺叶切除手术护理常规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如肺癌、肺脓肿、肺结核等。
术后的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
术前准备:1.安排患者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肺功能检查等。
2.为患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教育,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3.准备手术室和必要的器械设备,包括呼吸机、CVP监测器、吸引设备等。
术中护理: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2.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包括患者的体位调整、引流管的插入、止血等。
3.处理术中的突发状况和并发症。
如高血压、呼吸困难、气胸等。
术后护理:1.将患者转入恢复室。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
2.维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呼吸音、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吸痰。
3.控制疼痛。
给予足够的镇痛药物,定期评估疼痛程度。
4.观察引流情况。
注意排气管、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及时处理引流异常。
5.防止感染。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注意消毒操作。
6.促进康复。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当的康复计划,包括早期活动、肺康复训练等。
术后指导和教育:1.给予清晰明了的术后指导。
告知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恢复时间和饮食禁忌等。
2.引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
包括换药、清理引流管、观察手术切口等。
术后复诊和随访:1.安排患者定期复诊,进行胸部X光、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
2.提供定期的随访服务,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长期的康复计划和肺癌的防治。
在实施肺叶切除手术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征象、专业协助医师实施手术、有效处理手术中的突发状况和并发症,并在术后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同时,合理的术后复诊和随访计划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0年(21)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0年(21)(总分51,考试时间120分钟)一、A1型题1. <span class="RankNumStr">1.</span>关于肺解剖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气管在主动脉弓上缘水平分出左右支气管B. 右支气管较长,约4~5cmC. 左支气管约在2.5cm处发出第一支D. 呼吸道内异物以右侧为多E. 左支气管几乎与气管成直线2. <span class="RankNumStr">2.</span>下列不属于瘘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内容是A. 冲洗液为高渗溶液B. 根据瘘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C. 根据肠液黏稠度、流出量调节负压大小D. 观察记录冲洗液量E. 保持引流管通畅3. <span class="RankNumStr">3.</span>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是A. 高脂肪饮食B. 高纤维素饮食C. 低蛋白饮食D. 十二指肠溃疡E. 高维生素饮食4. <span class="RankNumStr">4.</span>下列哪项是早期肺癌的临床表现A. 声音嘶哑B. 刺激性咳嗽C. 血性胸水D. Horner综合征E. 持续剧烈胸痛5. <span class="RankNumStr">5.</span>肺结核病人手术前应给予充分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使病灶稳定达A. 1~2个月以上B. 2~3个月以上C. 3~4个月以上D. 4~5个月以上E. 6~8个月以上6. <span class="RankNumStr">6.</span>证明肠瘘存在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A. B超B. X线C. CTD. MRIE. 口服或胃管滴入亚甲蓝7. <span class="RankNumStr">7.</span>小肠损伤与结肠损伤的不同点是A. 小肠损伤早期出现腹腔炎症状B. 小肠管腔较小,故损伤机会较小C. 常产生右膈下游离气影D. 超声波易于确诊E. X线钡餐检查即可明确诊断8. <span class="RankNumStr">8.</span>下列哪项是肺结核手术的适应证A. 肺结核正在扩展期或处于活动期B. 经内科治疗后长期排菌者,包括结核空洞、结核球等C. 心肺代偿能力差D. 肺切除后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者E. 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病情仍在进展或恶化9. <span class="RankNumStr">9.</span>绞窄性肠梗阻最容易出现的酸碱失衡类型为A. 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B. 呼吸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酸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10. <span class="RankNumStr">10.</span>关于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为保持引流通畅,每15分钟检查胸腔引流管,避免受压B. 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50ml,以免引起纵隔突然移位C. 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D. 平卧位E. 输液速度宜不超过40滴/分11. <span class="RankNumStr">11.</span>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的开始部位在A. 右下腹B. 左下腹C. 脐周及上腹部D. 右上腹E. 左上腹12. <span class="RankNumStr">12.</span>关于排除痰液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A. 常规吸痰B. 痰液黏稠可使用祛痰剂C. 雾化吸入D. 翻身、叩背E. 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13. <span class="RankNumStr">13.</span>肠瘘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A. 低钾、低钠B. 低钾、高钠C. 高钾、高钠D. 高钾、低钠E. 低钾、钠正常14. <span class="RankNumStr">14.</span>关于肺腺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男性多见B. 与吸烟关系密切C. 发病年龄较小D. 血行转移发生晚E. 早期症状明显15. <span class="RankNumStr">15.</span>下列哪项是放疗最不敏感的病理类型A. 鳞癌B. 腺癌C. 小细胞癌D. 大细胞癌E. 原位癌16. <span class="RankNumStr">16.</span>冲洗肠瘘瘘口每天需要的等渗盐水量约为A. 1000~2000mlB. 2000~3000mlC. 2000~4000mlD. 5000~6000mlE. 6000~8000ml17. <span class="RankNumStr">17.</span>可用于结肠癌普查的检查是A. 大便潜血试验B. 乙状结肠镜C. X线钡剂灌肠D. 直肠指诊E. CFA18. <span class="RankNumStr">18.</span>下列哪项是全肺切除术后宜取的体位A. 去枕平卧位B. 1/4侧卧位C. 患侧卧位D. 健侧卧位E. 头低位19. <span class="RankNumStr">19.</span>下列哪项不是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A. 每次放液量不宜过快B. 引流管呈钳闭状态C. 每次放液量不宜过多D. 快速大量引流易引起肺萎陷E. 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20. <span class="RankNumStr">20.</span>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错误的是A. 口服肠道抗菌药B. 清洁肠道C. 术前3日开始进食少渣饮食D. 术前1周开始严格肠道准备E. 术前3日开始严格肠道准备二、A2型题21. <span class="RankNumStr">21.</span>陈先生,65岁。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辅助检查]
• • •
• • • •
3、结核菌素试验: 方法: 1 、将PPD试剂 0.1ml注射入左前臂内 侧中上1/3交界处,48~72小时看结果: 结果判断:硬结直径<5mm ( - ) 5 ~ 9mm (+) 10 ~ 19mm ( ++ ) 20mm以上或局部水泡 (+++)
• • • • •
• •
二、体征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无体征,应仔细检查 有无罗音,令患者先咳嗽一、二声,紧接 吸气,若在吸气初期听到细小罗音,在锁 骨上下区或肩胛间区出现,为肺内存在早 期病变体征。
结核病临床分类
• • 1)原发型肺结核 多见于儿童。为人体初次感染后,在肺内 形成肺部的原发病灶、并引起淋巴管炎及局部 淋巴结炎,统称原发综合征。大多数病灶可自 行吸收或钙化。
肺 结 核 病人的护理
内科教研组
鲁迅先生 1881.9.25——1936.10.19
肖邦 1810─1849
结 核历史
• 结核病威胁人类的健康超过五千年以上,在埃及史前 木乃伊身上,即可发现TB spine的存在。 • 在十八、十九世纪时的欧洲,结核病大肆流行,造成 重大伤亡,被称为「白色瘟疫」(white plague) 与「所 有人类死亡的首领」。 • 1882年时,德国柯霍 ,发现结核菌结核病的病原菌, 才确立了结核病的病因。 • 柯霍在3月24日发表重要演说,WHO据此将3月24日订 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 1944年Selaman A Waksman (诺贝尔奖得主) 发现了第 一个对抗结核菌的特效药 -- 链霉素,使得治疗结核病 露出曙光。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 1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2 利福平 异烟肼 3 链霉素 吡嗪酰胺 4短程疗法 间歇疗法 5 6~9个月
肺结核外科护理常规

肺结核外科护理常规一、概述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累及肺脏。
【临床表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特殊检查】 X线检查,结合菌素试验。
【治疗要点】对于用药无效或损毁的结核病灶可采取肺叶切除术。
二、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痰液的性状、颜色、量。
及时留送痰标本。
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自发性气胸、咯血、药物毒性反应、听神经损害、肝肾功能改变,使用皮质激素时注意有无出现精神症状及消化道出血。
2、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餐具固定,定期消毒。
3、用药护理监督病人按时按量服药。
用链霉素病人出现头晕、耳鸣、听力减退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剂量:服用乙胺丁醇者有视物模糊,应早期停药;服用利福平后尿液出现红色是正常现象,告诉病人及家属不必惊慌。
4、活动与休息结核活动期酌情适当休息或卧床休息。
5、病房管理应根据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1)每天定时开启门窗,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对流风。
(2)病室内要减少尘埃飞扬,病床使用消毒液湿擦、地面用消毒液湿扫,限制病人带入不必要的物品。
6、隔离与消毒(1)护士进入病区要穿戴好工作服、帽、口罩、鞋袜,严禁穿工作服出病区,尤其不能进入宿舍区。
护理病人之后应洗手。
(2)探视者应戴口罩、严禁儿童探视,限制成人探视,以减少传染机会。
(3)病人的食具、被褥、洗脸用具等用物均应单独使用一套,不宜与别人合用,并定期进行消毒。
(4)加强卫生宣传。
入院时介绍肺结核病的传染方式与途径,教育病人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自觉遵守隔离制度。
(5)病人带出物品及出院物品均需消毒,一般可在日光下曝晒6~8小时或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
(6)严格处理痰液,须经灭菌处理后再行弃去。
痰杯专用。
每个病人每天至少换发一个消毒痰杯。
三、术后护理1、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胸部手术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伤口疼痛水肿和肌张力减弱有关。
2、护理措施(1)同胸科手术后护理。
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要点

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要点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几乎所有器官,但以肺部最为常见,在21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WHO于1993年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动员和要求各国政府大力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并把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在我国,结核病是成年人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属于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2000年统计显示,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人数达到5.5亿,城市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农村;现有结核病患者500万,占全球患者的1/4,其中传染性结核病患者达到20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耐药结核病比例高达46%。
目前,我国将WHO制订和启动的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director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DOTS)作为国家结核病规划的核心内容。
一、病原学结核分枝杆菌分为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其中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少数为牛型和非洲型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如下。
1.多形性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是细长稍弯曲,两端圆形的杆菌,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可呈现为T、V、Y字形以及丝状、球状、棒状等多种形态。
2.抗酸性结核分枝杆菌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酸杆菌。
一般细菌无抗酸性,因此,抗酸染色是鉴别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的方法之一。
3.菌体成分结核菌菌体成分复杂,主要是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
类脂质与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发生以及结核变态反应有关。
菌体蛋白诱发皮肤变态反应,多糖类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4.生长缓慢结核分枝杆菌的增代时间为14~20h,培养时间一般为2~8周。
结核分枝杆菌为需氧菌,适宜温度为37℃左右,合适酸碱度为pH为6.8~7.2,5%~10%CO,的环境能刺激其生长。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
相信大家对于肺结核这样的疾病肯定非常熟悉吧,肺结核是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肺结核的发生容易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对于肺结核的预防工作,一旦患上了肺结核,我们不但要及时去治疗而且也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下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补充营养,促进身心恢复
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
多食牛奶、
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
2.注意休息轻症及恢复期病人,不必限制活动;有高热等明显中毒症状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
3.心理护理肺结核病程长、恢复慢,且病情易反复,使病人产生急躁、惧怕心理,护士应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知识,并给予病人帮助与支持,使其坚持正规治疗,建立良好的休养心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二)对症护理高热、盗汗的病人,及时用温毛巾擦干身体和更换衣被。
对做特殊检查。
应提前做好解释工作,避免产生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检查,如胸腔穿刺抽液。
(三)咯血护理
(四)督导化疗化疗是结核病的关键治疗,护士不但要向病人及其家人解释化疗的意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还要注意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如利福平可出现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过敏反应;链霉素可出现耳聋和肾功能损害;对氨水杨酸可有胃肠道刺激、过敏反应;异烟肼偶有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乙胺丁醇可出现球后视神经炎。
(五)预防传染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那就是肺结核。
我们知道肺结核对于病人的伤害很大,所以我们要及时去治疗肺结核并且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工作,上文详细介绍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肺叶切除术后护理全肺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
胸腔镜新概念
■完全影像操作胸腔镜手术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 VAMT)
■手辅助胸腔镜
(Hand-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HATS)
精选PPT课件
18
6.2.2 生命体征的监护
• 尤其注意观察:HR
R
精选PPT课件
19
HR
• 心律失常是全肺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 原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预防措施:⑴确保呼吸道通畅;
⑵充分镇痛;
⑶维持电解质平衡;
⑷术前有心脏病的患者,应于 术前1-2周给予保护性用药。
精选PPT课件
20
R
• 结果:⑴居中正常;
⑵气管向健侧偏移; ⑶气管向术侧偏移
精选PPT课件
23
气管向健侧偏移
• 原因:术侧胸腔出血或渗出液过多,压力
大于健侧。
• 处理:应通知医生开放引流管,此时应严
密观察病情,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精选PPT课件
24
气管向术侧偏移
• 原因:术侧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经引流管排
除过多,或健侧肺过度膨胀,使术侧胸腔 内压力降低造成的。
精选PPT课件
26
7. 总结: 全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后的比较
• 不同:
⑴气管位置的观察:胸引管术后夹闭; ⑵心律失常的观察; ⑶输液量和速度的更严格控制; ⑷体位护理:避免完全侧卧位。
精选PPT课件
27
附:上腔静脉综合征
肺楔形切除护理措施有哪些方面

肺楔形切除护理措施有哪些方面肺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手术,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核等。
在接受肺楔形切除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术后康复顺利。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楔形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术后护理。
1. 术后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护理是肺楔形切除术后的重要环节。
在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患者的伤口敷料,并观察伤口是否有出血、渗出物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处理。
2. 呼吸道护理。
肺楔形切除术后,患者的呼吸道需要得到充分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和呼吸道清洁,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问题。
3.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肺楔形切除术后常见的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物,避免滥用和依赖。
4. 活动护理。
术后的患者需要适当的活动,以促进术后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和体位转换。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活动情况,避免出现活动不足或过度活动的情况。
5. 饮食护理。
术后的患者需要合理的饮食,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饮食种类、饮食量和饮食频次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饮食问题。
6. 心理护理。
术后的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7. 定期复诊。
肺楔形切除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和疾病进展。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复诊计划,协助患者及时就诊,并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肺楔形切除术后护理个案

肺楔形切除术后护理个案肺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手术,用于治疗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等。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肺楔形切除术后护理个案为例,详细介绍术后护理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术后护理准备1. 术后护理前,要完成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护理用品。
2. 安排好术后的病房和床位,并确保环境整洁、安静,以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3. 术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过程和术后医嘱,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
二、术后护理内容1.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首要任务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指标。
特别注意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
2. 导管护理:如果患者术后需要留置导管,如胸管、尿管等,要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并及时清洁和更换导管,以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3.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镇痛措施,如热敷、按摩等。
4. 呼吸护理:肺楔形切除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逐渐开始进食。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消化情况,避免过量进食或进食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6. 活动和体位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和活动能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体位改变,以促进术后康复。
7. 伤口护理: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敷料,护理人员应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并发症。
8.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调整情绪,促进康复。
三、术后护理注意事项1. 注意患者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032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251)(总分97.92,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 王女士,46岁。
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一肿块影,支气管镜检查取病理,诊断为肺鳞癌,拟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其术前护理正确的是A. 因是女性,无需戒烟B.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C. 进高热量、高脂肪饮食D.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先行体位引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E. 营养不良者,可以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2. 赵先生,63岁。
吸烟史近40年,咳嗽、痰中带血1个月,无发热,肺部CT示左肺上叶近肺门处可见一肿块影,呈分叶状,边缘毛糙,诊断为“肺癌”。
关于肺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以小细胞癌为最常见B. 鳞癌与吸烟无关C. 小细胞癌对放疗敏感性高D. 呈恶病质者选放疗E. 出现杵状指提示肺癌已进入晚期3. 患者,男性,76岁。
既往无哮喘,肺炎病史,在全麻下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第2天突发呼吸困难,全身发绀,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急剧下降。
此时考虑原因为A. 上呼吸道梗阻B. 急性支气管痉挛C. 肺梗死D. 肺不张E. 肺脂肪栓塞4. 患者,男性,53岁。
近期出现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片示3Cm×2Cm大小的右肺肿块影,支气管纤维镜检查为鳞癌,拟行右肺叶加淋巴结切除。
对患者术前指导不正确的是A. 指导患者练习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可促进肺扩张,并利于术后配合B. 指导患者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C.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腿部运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D. 手术侧手臂及肩膀运动练习,维持关节全范围运动及正常姿势E. 避免告诉患者在手术后安放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免患者焦虑5. 赵先生,63岁。
吸烟史近40年,咳嗽、痰中带血1个月,无发热,肺部CT示左肺上叶近肺门处可见一肿块影,呈分叶状,边缘毛糙,诊断为“肺癌”。
病人行左全肺切除术后,其输液速度应控制在A. 6~8滴/分B. 20~30滴/分C. 40~60滴/分D. 60~80滴/分E. 因术中失血失液较多,应加快输液速度6. 患者,男性,7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手术后护理
肺结核是结核菌在肺内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采用外科治疗肺结核的首要条件足病变通过内科
治疗病情已经稳定,不再处于活动进展播散期。
同时,外科治疗是肺结核综合疗法的一个组
成部分,术前术后必须应用有效抗结核药物配合治疗,增强病人的抵抗力,防止和减少手术
并发症的发生。
1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1~3小时内,每15~30分钟测量脉搏、呼吸、血压
1次,病情平稳后24小时之内每1~2小时测量1次,同时注意观察肢端温度、甲床、口唇
及皮肤色泽、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及末梢循环情况等。
疼痛、缺氧、烦躁或输液(血)过快、过
多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可导致血压下降。
注意观察呼
吸的频率及幅度,术后发热、缺氧、疼痛或呼吸道引流不畅,可出现呼吸浅而快。
感染、坏死组织吸收、手术创伤、机体应激反应等均可导致术后发热。
需每日测体温4~6次。
体温38℃以上,可增加耗氧量,加重心肺负担,应予物理降温处理。
术后7~10日出现
高热、寒战,应疑为胸内或胸壁有继发感染,需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 呼吸道的护理病人术后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应严密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滑出或移
向一侧支气管,造成通气量不足或胃胀气。
密切观察呼吸动度、听诊双肺呼吸音和监测动脉
血氧饱和度。
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痰前后要充分吸氧,持续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以免造成机体缺氧。
全麻使病人胃肠黏膜受到刺激或手术过度牵拉,术后常出现恶心、
呕吐。
呕吐时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拔除气管插管前,需吸净气
管内分泌物,拔管后即翻身拍背,辅助排痰。
肺切除术后24~36小时内,由于肺通气量和弥散面积减少、麻醉剂抑制、伤口疼痛以及肺
膨胀不全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
术后需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4L/min,大
多数病人于手术后第2天就能适应被减少的肺容量。
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可改为间断吸氧或按
需给氧,以确保最大氧合功能。
全麻清醒较迟或呼吸动度过浅、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者,术
后早期可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应随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防止机体缺氧或过度换气。
鼓励并辅助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采用指压胸骨切迹上方气管的方法,亦可站于病人健侧,
叩击胸背后,双手扶夹住胸壁,轻压病人伤口,支撑肋骨,随病人咳嗽运动适度上抬胸廓,
嘱病人轻咳几声,使痰液松动后,再深吸一口气,振动胸廓,将痰咳出。
病人仰卧时影响咳
嗽的力量,应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常规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持续1周。
对于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病人,行鼻导管深部吸痰效果较好。
但全肺切除术的病人,其支气管残端缝合处就在隆突下方,行深邓吸痰时极易刺破,操作时吸引管进入气管长
度以不超过气管的1/2为宜,以免造成吻合口穿孔。
肺叶切除术后,吸引管需拐弯两次始
达残端缝合处,穿破可能性较小。
护士必须仔细阅读手术记录,根据手术方式选用鼻导管深
部吸痰或协助医生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3 疼痛的护理肺手术切口较大,切断的肌肉多,引流管穿过肋间使肋问神经受压,故术后切
口疼痛较剧。
病人常不愿咳嗽、做深呼吸运动或翻身坐起,使分泌物在气管、支气管内潴留,导致肺不张及肺炎。
术后适当应用镇痛剂,在给药后20~30分钟内镇痛效果最佳,咳嗽排痰、深呼吸运动及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应安排在此阶段进行,使病人感觉舒适并取得良好配合。
用药后要严密观察血压与呼吸的变化,吗啡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并可使分泌物变稠,老
人与儿童慎用。
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全肺切除术后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旱钳闭状态.是为了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量的渗液,以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
应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气管或
心脏搏动移位,,如胸腔内压力增高,有大量的积液积气,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时,应开
放引流管,酌情放出适量的引流液或气体,维持气管、纵隔于中间位置。
每次放液量不宜超
过100nd,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如无明显的纵
隔移位及胸腔积气积液征兆,病人病情平稳,可于术后4~5日拔除胸腔引流管。
5 体位肺切除术后病人麻醉未清醒时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当病人麻醉清醒且牛命体征
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肺通气,同时便于咳嗽排痰,有利于胸腔有效引流。
当病人从平卧
位改为半卧位时,上身要逐步抬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协助病人坐起时,应扶持其健
侧上臂及头背。
肺叶切除后可取完全侧卧位,但病情较重,呼吸功能较差者,应避免健侧卧位,以免压迫健侧肺,限制其通气。
全肺切除术后常规取平卧位或1/4侧卧位。
因长期处
于同一体位,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不张,故需每1~2小时更换体位1次,加强皮
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
6 补液和进食肺切除后,肺泡一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应严格掌握输液量,防止前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
全肺切除病人术后应控制钠盐输入,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 000ml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
拔除气管插管后4~6小时、如无禁忌即可饮水,逐渐进食流质、半流质,直至普食。
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负氮平衡,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多饮水还可使
气道分泌物变稀薄,易于咳出。
7 活动与锻炼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其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增进食欲,振奋精神。
带引流管者要妥善保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心动过速、头晕、气短、心悸
或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
术后锻炼可预防肺不张、术侧胸壁肌肉粘连、肩关节强直
及废用性萎缩等。
病人在麻醉清醒后,即可在护士帮助下行臀部、躯干和四肢的轻度活动,
每4小时1次,术后第1日开始肩臂的主动运动。
病人进行锻炼前,可给适量的镇痛药,协
助病人咳出痰液。
运动量以不引起疲倦及疼痛为度,逐步适应肺切除后余肺的呼吸容量。
8 心理护理因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存在、身体虚弱及生命体征不平稳等原因,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对疾病预后担忧,常使病人感到精神抑郁,焦虑不安。
护士应主
动为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加强与病人沟通,鼓励其讲出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及时给
予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告知病人,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3260328.
[2]何家荣.实用肺结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9-231.
[4]薛富善,袁风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5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