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

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

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摘要:由于分娩时子宫收缩、阴道反复检查、阴道撕裂以及全身内分泌应激反应,导致女性正常的阴道分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而女性对分娩痛的恐惧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会使一些女性避免怀孕。

此外,由于担心分娩疼痛,女性可能会改变自然的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这是近年来选择性剖宫率增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减轻分娩时所带来的疼痛,一直是妇产科学领域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据报道[1,2],认识和接受分娩镇痛的发生率在印度人口中分别为9.5%和23%,在尼日利亚人口中分别为27%和57.6%,在澳大利亚人口中分别为98%和80%。

然而,国内只有1%的孕产妇认识和接受分娩镇痛,而对缓解疼痛的方法有怀疑和恐惧是其重要的原因。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分娩镇痛作一综述,以让更多的医生和产妇了解并认识这一技术。

关键词:分娩镇痛;麻醉;分娩疼痛1 分娩镇痛的必要性分娩疼痛对产妇及胎儿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分娩疼痛会导致产妇和胎儿生命体征不稳,威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分娩时,由于产妇过度紧张和焦虑,引发全身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如: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

这些激素的增多,致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多。

此外,还可以使外周血管收缩,最终导致产妇血压升高、心脏超负荷工作,耗氧量增加[3]。

产妇紧张焦虑时,过度通气,长久换气易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宫缩时,由于胎盘对胎儿的供血减少,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内长久缺氧,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

已有学者报道[4],在分娩过程中,良好的镇痛会缓解产妇的紧张及焦虑以使产妇减少或者消除过度通气。

2 分娩镇痛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评价适应症:(1)产妇自愿要求;(2)经产科医师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包括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等)[5]。

禁忌症:(1)产妇拒绝;(2)经产科医师评估不可进行阴道分娩者;(3)椎管内阻滞禁忌,如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感染等,产妇在穿刺时不能配合影响穿刺操作的情况。

{安全管理制度}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规范化

{安全管理制度}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规范化
人们开始对分娩疼痛有了重新认识,逐渐纠正 “分娩必痛”的错误观念。
南方如广州、上海、武汉等一些大城市的一些 大医院近两年来已规模开展分娩镇痛技术;北 方城市如北京、青岛、西安等地的某些大医院 也将分娩镇痛列为常规。
七、国内外开展分娩镇痛的现状
我院于10年前就开始了分娩镇痛的研究,并多 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活动,并在国内有影响 的《中华麻醉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为规模 开展分娩镇痛了理论依据。
五、分娩疼痛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分娩时的剧烈疼痛除了有 助于产科医师判断产程进展情况的优点外,对 产妇和胎儿无任何益处。其所产生的一系列体 内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可引起胎儿和母体的一系 列病理生理变化。(见表)
表1:分娩疼痛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生理作用
对产妇的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
基础代谢率增加
确定分娩镇痛技术的收费标准;(北京市的收 费标准:分娩镇痛技术为200元/次,超过两个 小时的镇痛每小时增加30元,一次性材料费另 收)
按照《分娩镇痛工作常规》进行工作;
九、完善分娩镇痛服务体系
分娩镇痛前与产妇家属签定分娩镇痛协议书; 麻醉医师的技术培训及安排值班医师(我院安
排3-4名麻醉医师24小时值班专职负责分娩镇 痛); 产科医师及助产士的培训; 产房需配备监护及抢救设备及常用镇痛药物;
一、分娩镇痛的发展史
1846年10月16日,美国的Morton医生成功的将 乙醚用于手术的麻醉,成为近代麻醉史的开端。 1847年,Simpson医生用氯仿成功的用于分娩 镇痛;1853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用氯仿进 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分娩镇痛;二十世纪初,随 着腰麻、硬膜外麻醉技术的相继出现和改进, 逐步成为阻滞麻醉的主要方法。到了1938年, 美国的Graffagnino和Seyler医生首先将硬膜 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

产程中分娩的镇痛管理研究进展分析 景红运

产程中分娩的镇痛管理研究进展分析    景红运

产程中分娩的镇痛管理研究进展分析景红运摘要: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

临床将分娩分为三个时段,即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

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但由于不同原因的作用,使得产妇出现不同的应激反应,故实施分娩镇痛管理至关重要。

现下,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分娩镇痛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但在临床中,分娩镇痛管理并没有进行统一定论。

故本文研究,主要开展产程中分娩的镇痛管理研究,为临床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产程;分娩;镇痛管理;研究分析在分娩时,不同产程会出现不同的子宫收缩。

在子宫收缩过程中,胎头会不断下降,对盆底产生压迫感,从而使产妇出现剧烈疼痛感。

分娩时的疼痛感,会使产妇出现焦虑、不安、恐惧等,从而出现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又会增加产妇体内循环中的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从而增加一过性高血压发病率[1]。

同时在子宫收缩过程中,胎盘的血流量会相对减少,此时易使胎儿出现缺氧症状。

故分娩疼痛会对产妇造成多种不良影响,故而增加了剖宫产几率[2]。

在分娩中,疼痛对胎儿与母体都会产生影响,而各个产程的疼痛程度不一,如第一产程为规律性的宫缩,此时以钝痛为主,疼痛感无明显的特异性;第二产程宫口全开,此时疼痛来自于胎儿对盆底的挤压与扩张,疼痛感较为敏感、较强烈[3]。

但不同的个体会出现不同的疼痛感,由此由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不同,故针对分娩疼痛管理至产关重要。

1.国外分娩镇痛现状国外分娩镇管管理中,多采用以下方法。

持续硬膜外镇痛,其可以为产妇提供稳定的无痛症状,减轻麻醉师工作量。

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可以帮助产妇控制疼痛感,对分娩具有积极作用。

故美国医学界表明,在无没有相关禁忌证下,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率。

自控硬膜外镇痛泵:产妇自已可以根据疼痛反应,对持续硬膜外麻醉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此方法医生的干预次数较少,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用药量低,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详细讲解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详细讲解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详细讲解分娩是每个女性都可能经历的过程,而分娩镇痛则是帮助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的一种方法。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设备和环境等方面。

首先,医疗技术是分娩镇痛的关键。

传统的分娩镇痛方式主要依靠手动按摩、热敷等简单的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效果有限,且需要医务人员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娩镇痛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例如,经腰硬联合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通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腰椎下腔阻滞麻醉,可以迅速有效地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此外,还有无痛分娩技术、跨孕中期无痛人工引产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地度过。

其次,设备也是分娩镇痛的重要环节。

现在在一些高水平的医院,分娩镇痛的设备已经非常先进,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疼痛缓解服务。

例如,自动化输注泵可以根据产妇的疼痛感受和病情动态调整药物输注量,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持续得到疼痛缓解。

此外,还有多通道无痛分娩泵、电子镇痛输注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分娩镇痛的效果,降低操作风险。

然而,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分娩镇痛技术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在一些医院和地区,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分娩镇痛的普及率较低。

这就意味着许多产妇无法获得真正有效的镇痛服务,仍然需要忍受剧烈的疼痛。

其次,分娩镇痛的费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分娩镇痛需要额外收费,而且费用相对较高。

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可能无法负担得起,使得分娩镇痛服务形同虚设。

最后,分娩镇痛的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一些医院,分娩镇痛独立的分娩镇痛室或区域并不完善,无法为产妇提供良好的隔音、舒适的环境。

这对于产妇而言,可能会增加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进而影响分娩镇痛的效果。

分娩镇痛调研报告

分娩镇痛调研报告

分娩镇痛调研报告1. 引言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下,分娩镇痛已成为妇产科疼痛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不仅对孕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分娩进程的延迟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分娩镇痛技术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和应用效果,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分娩镇痛技术分类根据具体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机制,分娩镇痛技术可以分类如下:2.1. 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是最常用的分娩镇痛技术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物、局麻药物和非镇痛药物。

此类技术的优点是镇痛效果显著,但缺点是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无药物镇痛无药物镇痛是相对较新的分娩镇痛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无药物镇痛技术包括水疗、音乐疗法、心理支持等。

此类技术的优点是安全无副作用,但缺点是镇痛效果相对较弱。

3. 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根据文献调研和临床案例观察,我们对常见的分娩镇痛技术进行了应用和效果的评估,结果如下:3.1. 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镇痛效果较好。

然而,由于药物本身的不同,镇痛效果和副作用也有所差异。

阿片类镇痛药物在镇痛效果上较好,但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和呼吸抑制。

局麻药物在镇痛效果上较强,但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非镇痛药物相对较安全,但镇痛效果较弱。

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2. 无药物镇痛无药物镇痛技术虽然不具有药物镇痛的强大效果,但其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水疗作为一种常见的无药物镇痛技术,可以通过温暖水温和水中浮动来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音乐疗法和心理支持作为辅助技术,可以帮助孕妇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知。

虽然无药物镇痛技术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弱,但对妇女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分娩镇痛技术是妇产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药物镇痛和无药物镇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妇女的生产体验。

不同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和风险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研究成果总结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能够显著缓 解分娩疼痛。
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 步研究。
实施分娩镇痛需要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药物配伍,同 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分娩镇痛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镇痛药物配伍对分娩镇痛的效果 和安全性。
联合使用非药物性和药 物性镇痛方法,以获得 更好的镇痛效果。
通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 特定动作和呼吸技巧, 减轻分娩疼痛。
建立家庭化产房,使产 妇在家人陪伴下进行分 娩,减轻心理压力和疼 痛程度。
03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1 2
缩短产程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缩短活跃期的时间,但对 于潜伏期和第二产程的影响较小。
实施效果
关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有人认为它可以显著减轻疼痛,但也有人担心它可能会影响产程和 胎儿安全。
安全性
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人担心麻醉药物可能对母亲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包括低血压、头痛、呼吸困难等。
分娩镇痛对策
制定实施标准
针对分娩镇痛的争议,应制定实施标准,明确适 应症、禁忌症、实施时机、药物选择等,以确保 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政策与培训
政府和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分娩镇痛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培训活动,以提 高医护人员的镇痛技能和意识。
分娩镇痛的多种方法
非药物性镇痛
药物性镇痛
联合镇痛
自然分娩镇痛
家庭化产房
使用非药物性方法来缓 解分娩疼痛,如呼吸法 、按摩、水中分娩等。
使用药物来进行分娩镇 痛,如肌肉注射麻醉性 镇痛药、硬膜外阻滞等 。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2-30T01:22:57.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高永明[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高永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中心卫生院343000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提供优质的产科服务,已成为当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自然分娩疼痛感剧烈,剖宫产对母亲身体损伤极大,两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妇女生产意愿。

我们运用多种分娩镇痛方式既可以降低产时焦虑,又能大幅度降低疼痛。

维护母婴健康安全、减轻产妇精神压力、缓解分娩疼痛,做好中国妇孕保健,能极大推动2030健康中国战略。

但是当前我国产妇分娩镇痛比例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远不及其他国家。

本文就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地更新临床医师相关的观念,以及更好地维护母婴健康安全。

关键词:分娩镇痛;现状研究;临床进展研究对于孕妇而言,分娩过程中的产痛会促使她们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孕产妇对生育保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镇痛的研究不断深入。

科学理想的镇痛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孕妇压力,同时保证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最低化。

目前常用分娩镇痛的方法有非药物性镇痛、椎管内镇痛等等。

一、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分析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已高达85%,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固然存在一定差距,其实,在2018年中国为推广无痛分娩下发了诸多文件。

2018年11月下旬,国务院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在两年内,在各个地区挑一些条件允许、一定产科规模的医院进行分娩镇痛试点,降低剖宫产的比例。

2019年上旬,9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单位。

分娩镇痛的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分娩镇痛的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 Ha i k o u5 7 0 2 0 8 , Ha i n a n , C HI NA
【 Ab s t r a c t 】 L a b o r p a i n i s t h e ma i n r e a s o n l e a d s t o a d v e r s e l a b o u r o u t c o me s a n d h i 曲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r a t e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 G y n e c o l o g y , H a i k o u P e o p l e s " H o s p i t a l , t h e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X o i a n g y a Me d c i a l S c h o o l ,
【 关键词】 分娩疼痛; 分娩镇痛; 椎管内区域镇痛 【 中图分类号】 R 7 1 4 . 4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o 0 3 —6 3 5 0 ( 2 O 1 4 ) O 6 - - o 8 5 9 - - _ 0 3
L a b o r a n a l g e s i a :t h e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s i t u a t i o n s a n d c i l n i c l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Q I N H u i — J u HU A NG S h o u - g u o .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产程管理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产程管理

分娩镇痛(无痛分娩)目录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二、产时管理及服务模式的探讨三、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及技能四、助产人员掌握的适宜技术五、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六、产程管理七、小结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窘迫等母儿不良后果,因此,应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

据调查,产妇分娩过程中90%以上有恐惧一紧张一疼痛综合症。

分娩镇痛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妇痛苦,给产妇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分娩镇痛是优生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文明的进步;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自然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剖宫产是异常情况的补救措施。

剖宫产虽然不会疼痛,但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胎儿肺内羊水排除不彻底,胎儿感觉统合失调。

产妇并发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月经不调等。

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疼痛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关爱女性疼痛,关爱人类生殖健康,也是麻醉理论和技术的目标。

2002年美国产科医师协会认为,分娩疼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主张只要没有禁忌症,应根据产妇意愿决定何时进行分娩镇痛。

长期以来,剧烈的产痛被视为分娩的正常过程而被忽视。

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自1847年妇产科医生 Simpson第1次将氯仿成功用于减轻分娩疼痛以来,该项技术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近几年来,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及助产士之间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使分娩镇痛更加完善,并尽可能不影响产程及胎儿。

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已基本能满足这些要求。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高达90%以上,中国分娩镇痛率不到1%状况正在逐年改善,现多采用硬膜外置管,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其镇痛起效快,且持续时间可延长,产妇可以根据疼痛程度,自己启动镇痛泵,灵活、及时有效、药量个体化。

宫缩痛消失后,恐惧感消失,保持了体力,有一定心理治疗作用的效果。

分娩镇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分娩镇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分娩镇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分娩疼痛越来越容易得到缓解。

当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两种方式。

药物镇痛可以通过系统性药物或局部麻醉来减轻分娩疼痛,而非药物镇痛则包括各种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和中草药等方式。

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影响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分娩镇痛研究旨在为选取最佳的分娩镇痛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最近的一些研究主要关注于药物镇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非药物镇痛方法的可行性和依从性。

可以预见,未来的分娩镇痛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各种分娩镇痛方法的机制和影响,以满足不同孕妇的需求。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药物镇痛在缓解分娩疼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药物镇痛剂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盐酸多巴胺等。

其中,芬太尼、丙泊酚等阿片类药物在分娩镇痛中使用最为广泛。

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孕妇的分娩疼痛评分,减轻预产期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并能显著降低分娩时的妊娠合并症和剖宫产率。

此外,局麻药联合阿片类药物的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分娩镇痛方法。

然而,药物镇痛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

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过度镇痛等不良反应。

局麻药的使用也存在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不良反应、神经毒性等。

因此,合理应用药物镇痛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临床医生应根据孕妇的身体特点、孕龄和分娩方式等综合因素选取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确保分娩的安全和有效。

相对于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方法不仅具有较小的副作用,而且更加自然和温和。

常用的非药物镇痛方法包括水疗、按摩、音乐疗法、气体吸入等。

这些方法虽然在缓解分娩疼痛方面效果有限,但是能够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增加分娩时的亲子感应,提升母爱体验等。

总之,分娩镇痛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表明,分娩镇痛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必须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既要确保分娩的安全和有效,又要兼顾孕妇的个性化需求,以实现分娩的无痛和美好。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联合不同种类的药物
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焦虑,同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联合不同的镇痛方法
联合使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焦虑,同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03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01
02
03
减轻分娩疼痛
分娩镇痛最主要的作用是 减轻产痛,使产妇能够更 舒适地度过这一过程。
分娩镇痛的必要性
减轻产妇的痛苦
分娩镇痛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 ,提高分娩的舒适度。
降低胎儿窘迫率
分娩镇痛可以降低胎儿窘迫率, 因为疼痛缓解后产妇可以更好地 配合医生的治疗。
提高自然分娩率
分娩镇痛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减 少剖宫产等手术干预。
分娩镇痛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分娩镇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经历了多种方法的发
保障母婴安全
在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操作 下,分娩镇痛对胎儿的呼 吸和循环功能不会有影响 。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缩短产程
分娩镇痛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 ,使产妇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
,从而缩短产程。
提高自然分娩率
由于分娩镇痛可以减轻产痛,降 低难产和剖宫产的概率,从而提 高自然分娩率。
保障母婴安全
分娩镇痛可以减轻产妇的疼痛,使 产妇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从而保 障母婴安全。
2023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 用
目 录
• 分娩镇痛概痛的疗效评估 • 分娩镇痛的挑战与前景
01
分娩镇痛概述
定义与背景
分娩镇痛的定义
分娩镇痛是指使用各种方法减轻或消除分娩时的疼痛,以减 轻产妇的痛苦。
分娩镇痛的背景
分娩镇痛是围产医学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提高分娩质量和 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N2O在妇产科的合理应用
4. 空气污染:N2O不但污染空气,而且在 火或紫外线作用下能够产生一氧化氮、 碳氧化合物等毒性气体。世界上160个生 产氧化亚氮的国家已提出,争取在2030 年前停止生产和使用N2O和氟碳吸入性麻 醉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O用于分娩镇痛的评价
Zelcer等[3,4]比较了吸入50%N2O和50%氧、 静脉注射哌替啶与异丙嗪、静脉注射氯胺酮 和吸入三氯乙烯对分娩镇痛的效果,结果显示, 吸入N2O和氧的镇痛效果最差。Carstoniu等[5] 以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比较了给予N2O和 氧或给予压缩空气的分娩镇痛效果,结果表明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Irestedt[6]和Glosten[7]认 为,吸入50% N2O用于分娩镇痛的效能至今没 有被明确地证实。
4 Youssef AR,Toppozada MK,El-Damarawi HA,et al. Effects of analgesics during labor.Middle East J Anaesthesiol, 1978,5:46 56.
5 Carstoniu J, Levytam A, Norman P, et al. Nitrous oxide in early labor.Safety and analgesic efficacy assessed by a 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Anesthesiology,1994,80:30 35.
醉用于分娩镇痛。
1979年欧洲Revil提出硬膜外麻醉是分娩镇痛的最有效的 方法;
1988年首次报道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技术用于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的历史和现状

分娩镇痛的临床运用现状及推广因素分析

分娩镇痛的临床运用现状及推广因素分析

·6·
TODAYNURSE,April,2020,Vol.27,No.11
3cm时,麻醉师将有效剂量的局部麻醉药注入脊髓内,使产妇的 分娩疼痛得到 缓 解 [3]。 常 见 的 椎 管 内 镇 痛 法 包 括 蛛 网 膜 下 腔 镇痛法、硬膜外镇痛法和腰 -硬膜外镇痛法[1,6,11]。对于分娩镇 痛失败后需要剖腹产的患者,蛛网膜下腔镇痛法相比于硬膜外 镇痛法来说,可缩短麻醉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使用吗啡的 剂量也低于硬 膜 外 镇 痛 法 [8]。 镇 痛 给 药 方 式 有 间 歇 性 给 药 镇 痛法和连续性给药镇痛法。相关研究表明程序化间断硬膜外给 药相比持续性硬膜外给药有更好的镇痛效果,病人自控镇痛法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也是间歇性给药镇痛法 的一种。程序化间断硬膜外给药法是否优于病人自控镇痛法仍 有待研究[9]。 2 目前分娩镇痛方式与传统分娩方式的比较 2.1 一些女性由于害怕分娩疼痛,从而产生恐惧、拒绝怀孕的 想法等,导致产 妇 和 胎 儿 的 压 力 增 大、产 妇 对 剖 腹 产 的 要 求 增 加、产前焦虑以及产后抑郁等不良影响[8,9,12,13]。有研究表明接 受硬膜外镇痛与自然分娩的孕妇发生产后出血、惊厥的概率无 差异,新生儿的 Apgar评分也无差异。接受分娩镇痛的孕妇分 娩出的婴儿 与 经 剖 腹 产 手 术 出 生 的 婴 儿 相 比,学 习 能 力 无 差 异[12]。所以,分娩镇痛可在保证母婴安全的条件下,有良好的 镇痛效果,使产妇有更好的分娩体验,产妇满意度更高并且可有 效降低剖腹产 率,减 少 了 不 良 影 响 的 发 生 [10,14]。 同 时,产 妇 分 娩初期镇痛可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增加子宫血流灌注,改善患 有高血压产妇 的 胎 儿 供 氧,减 少 应 激 反 应 发 生。 BinHan等 研 究结果表明患有高血压的孕妇使用硬膜外镇痛则分娩过程中需 要的抗高血压措施更少 。 [15] 2.2 使用分娩镇痛,母婴都可能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新生儿的 不良反应主要是 胎 儿 心 动 过 缓 和 呼 吸 抑 制 [3,7];产 妇 可 能 产 生 低血压、恶心、寒 冷、颤 抖、呕 吐、瘙 痒、耳 鸣 等 症 状[2,3]。 此 外, 硬膜外麻醉镇痛法会增加催产素使用量,也有需要仪器助产的 风险;并且,硬膜外镇痛法去除导管时,增加异物残留的风险,有 可能需 要 进 行 手 术 去 除 异 物,会 对 产 妇 造 成 一 定 程 度 的 伤 害[15-17]。同时,硬膜外镇痛法对分娩时间的影响存在争议。有 研究表明,硬膜外镇痛法对第一产程时间无明显影响,可通过影 响子宫收缩力,延 长 了 第 二 产 程 时 间 [17,18]。 然 而,也 有 研 究 表 明硬膜外镇痛法对分娩时间无影响[20]。 3 阻碍分娩镇痛推行的影响因素 3.1 认知观念问题 常见的观念有:①分娩应是一个自然的过 程,即产妇不应接受任何形式的镇痛;② “女性的分娩疼痛是应 该的,是产妇必须 要 承 受 的 ”的 传 统 观 点 [3];③ 使 用 分 娩 镇 痛, 镇痛药会对胎儿造成伤害。这些错误或者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镇痛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分娩作为女性生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会产生高度痛感的一个阶段,更是女性们自古以来所经历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

而分娩镇痛则是指在分娩
过程中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女性疼痛的方法与过程。

在过去,分娩时的疼痛
无法避免,但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分娩镇痛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
提高,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医疗程序。

故此,本文将详细介
绍关于分娩镇痛技术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下的研究现状,以便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

分娩镇痛技术的历史发展
在过去,分娩时的疼痛被认为是生育过程中的必然过程之一。

这样的观念直
到18世纪末期,分娩镇痛技术的正式提出才有所瓦解。

在当时所采取使用的方
式主要是通过手动按摩或使用热水等自然方法来减轻产妇的疼痛。

直至20世纪
初期,使用麻醉药物在分娩中进行止痛才成为了一种新型代替技术。

而乙醚和氯
仿作为最早的麻醉药物,在此时期也被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当中。

但是,由
于这些麻醉药物会影响到胎儿的呼吸和心跳,所以使用的风险很大。

但伴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的麻醉药物被研发了出来,例如甲磺酸可待因和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已然被证实,能够显著缓解产妇分娩的
疼痛,但是影响胎儿的副作用仍旧未能完全提出。

而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麻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但却仍旧
存在有一定副作用。

比如氧气吸入、产道沉静剂、椎管内麻醉等等。

其中,氧气
吸入作为一种辅助缓解疼痛的医学应用方法,它主要通过产妇吸入纯氧来缓解疼
痛,具体原理在于纯氧可以有效促进呼吸和缓解焦虑。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够对分娩前期的轻度疼痛起到缓解
作用,而对于分娩中后期的作用极低。

而肠道沉静剂
作为一种镇痛剂,其通常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
药的方式来使用。

但过多、过量地使用则会给母婴两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
往往需要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给药的剂量。

最后,椎管内麻醉则需要
在麻醉师的帮助下进行,其主要通过椎管内注射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来切断产妇
疼痛信号,能够有效屏蔽产妇痛觉。

但其也存在一定潜在风险,比如头痛、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

现代分娩镇痛技术的实践应用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娩镇痛的应用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方式逐渐
发展到了更加安全、有效的现代技术阶段。

在目前的分娩镇痛应用中,常见的现
代分娩镇痛技术就包含有静脉镇痛、直肠栓剂、硬膜外镇痛、硬膜内麻醉以及无
痛分娩技术等。

其中,静脉镇痛是使用吸入式或静脉药物来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其由于能
够快速起效,因此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技术。

但是,与其他的麻醉方法相比,它可能会增加产妇分娩时的出血量,影响产妇顺利分娩的过程,甚至造成难以想
象的伤害。

其次,直肠栓剂则是一种通过肛门注入药物的技术,效果与静脉镇痛类似。

由于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因此在某些特定场合下,直肠栓剂也被认为是一种不
错的选择。

此外,硬膜外镇痛则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其主要通过在产妇腰部下方注射
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剂量精准、操
作简单、安全性高,对母婴两者的安全保障也很好,现今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
的标准分娩镇痛方式。

而硬膜内麻醉也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其原理与硬膜外镇痛类似,只是注射
的位置不同。

硬膜内麻醉的剂量比较小,但是注射的位置和技术比硬膜外镇痛更
加精细,需要更加专业的麻醉师和医生协同进行操作。

最后,无痛分娩是一种通过药物控制疼
痛的方式,其原理是在产妇产程早期使用药
物,能够将疼痛控制在最低限度。

药物可以
通过口服或者输液的方式来进行使用,能够
让产妇在最舒适的状态下度过分娩过程。

然而,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导致
胎儿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医生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产妇与胎儿的状况,以便能够随时展开应对。

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分娩镇痛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各国和地区的
医学专家们一直都有在探索新的分娩镇痛技术和方法,用以为产妇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分娩过程。

而在目前,一些新型的分娩镇痛技术已经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

其中就有气体吸入镇痛、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镇痛、基于虚拟现实
的疼痛缓解等等。

其中,气体吸入镇痛显然是基于传统的氧气吸入
为思路的新技术应用。

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正在对
这一气体吸入镇痛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比如笑气和氩
气等。

这种气体在吸入人体后,将可以显著减轻产妇
产程中的疼痛,但是往往需要医生和产妇的密切合作
来保证吸入的气体安全性,是一种尚待完善的分娩镇痛技术。

其次,在近年来伴随着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一些学者开始逐
渐尝试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分娩镇痛的效果。

其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数据、疼痛数据、镇痛药物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出对产妇的镇痛效果,从而更好地为产妇提供镇痛服务。

最后,在近年来,像是一些其他的分娩镇痛技术也开始逐渐发力,比如非药
物镇痛方法和中医体系下的镇痛方法等等。

其中就包含有针灸、中药传统医学的
镇痛应用等,而这些新型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表明其安
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的验证实际应用效果。

综上,分娩镇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往往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密切
的合作来共同完成。

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技术,分娩镇痛的技术和方法也正
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其从传统的疼痛缓解方法到现代技术的应用,不断地提高着
母婴两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而对于分娩镇痛的研究和发展来说,还需要更多的
专家学者的参加和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突破当下分娩镇痛的技术壁垒,促进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