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索
![“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78bd42a0b4c2e3f572763b5.png)
22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投稿邮箱:chinajyxdh@教学改革与探索本科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是高校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
[1]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建设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传授体系,也更需要建设适当、适时、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对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实践教学已成为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融为一体的最好教学环节之一。
经过多年建设,作者所在学校的化学类实践教学体系已较为完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残酷的就业和升学深造竞争也正逐步对其效用提高要求。
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组织现有实践教学形式,引入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在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效用,需要更多、更广泛的探讨。
一 现状分析作者所在学校现有化学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构成,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专业课程实验仍多属于对所教授理论知识的验证,这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且随着学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张,专业课实验室的场地和设备硬件投入相对滞后,学生多、设备少的情况愈发突出,实验教学效果正接受严峻考验。
而与生产现场结合紧密的实习环“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索张大峰,张会菊(河南理工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摘 要:针对现有化学类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统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以自主探索综合性研究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并适时结合生产现场教学等形式,尝试建立多模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教学手段的优势,以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基础理论学习、培养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引导探索精神、激发创新思维的效用。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1c39b3e43323968011c9241.png)
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广州大学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改革。
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点的立体化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科研、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经过五年多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效果、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广州大学作为地方综合型大学,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始终把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以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依托,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主线的立体化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改革的背景及意义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担负着引领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方向,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教学资源,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和示范的重任。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重任[1,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基层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学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分重视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
验证性实验虽然能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试样由实验室配好,各种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被教材和教师严格掌控,作为实验课主体的学生的能动作用未能得以发挥,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犹如“照方抓药”操作,难以培养对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对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融会贯通,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工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bc71b20cfc789eb172dc8d7.png)
为四面体 、 平面三角形和直线型 , 因此很容易得 出甲烷为正 四
面体构型 , 乙烯为平面型分子 , 乙炔为直线型分子。 另外将 s p、
s 2 p杂 化 轨 道 的 基 本 特 性 进 行 对 比 ,很 容 易 使 学 生 明 白 乙 p s
收到 事半 功 倍 的效 果 。 (1) 同基 本 概 念 的对 比 , 不 基本 概 念 的 教学 是 有 机化 学 课 程 的 重要 内 容之 一 , 于相 互 联 系 又相 互 有 对
学活动预期的教学效果。 目标 明确是教学成功 的前提 , 它直接 影响教学效率 。不能单强调教师教的 目标 , 让学生清楚学 还要
规 可循 。 鉴 于有 机 化 学课 程 的 以上 特点 , 往有 些 学 生 认 为有 往 机 化 学易 懂 难 记 , 记之 难 用 。 对这 些 问题 , 学 中除 了应 用 针 在教 因材施 教 、 序 渐进 、 循 由浅 人深 等 一 般 通 用 的教 学 方 法 外 , 年 近
培养素质相结 合 , 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 力争全面提高
础课之一。其特点有三 : 其一 ,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 , 有机反应
形 式 各异 , 化 万 千 ; 二 , 机 反 应 对 结 构 的 依 赖 性 强 , 合 变 其 有 化
物的结构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 反应 的发生 、 反应的活性 、 反应 的方向; 其三 , 有机反应依 赖于反应条件 , 同一化合物在不 同条 件下有着不同的反应 , 同的化合物在同一条件下 , 不 可能发生 相似的反应。另外有机反应例外情况普遍 , 显得有机反应更无
的 目标 。只 有教 与学 的 目标 明确 , 教学 才能 成 为 双 方 自觉 的追
基于“EIP-CDIO”理念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基于“EIP-CDIO”理念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793f9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8.png)
教学微观“CDIO”是包括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等四个环节的工程教育体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EIP-CDIO”教育理念将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与“CDIO”相结合,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EIP-CDIO”教育理念引入到有机化学教学中,将有利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善和提高,下面将对基于“EIP-CDIO”理念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
一、“EIP-CDIO”教学理念“CDIO”是集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为一体的工程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团队的实践操作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CDIO”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该工程教育体系属于当前先进的教学模式。
“CDIO”于2005年由汕头大学从国外引入。
汕头大学在CDIO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的工程教育体系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EIP-CDIO”教育理念,就是将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与“CDIO”相结合,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强调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让学生不光学会做事,也要学会做人。
“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项目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更注重于学生个人能力、团队能力以及统筹协调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当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有机化学教学现状有机化学是化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支,其中有机化学理论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有机化学理论课程注重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以及化合物的名称、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反应机理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有机化学教学目前的困境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多。
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很多大学有机化学的教学课时却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系统、详尽地学习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对于有机化学的教学是一项重要调整。
进一步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进一步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a21ad2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3.png)
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课程到专业课 程的过渡性的入门课程,着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工程 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结 合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特点和盐城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精 神,对化工原理的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一定的探索 和建议,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转变教师讲授为主 到学生为课堂主导,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高素质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打好基础(1 2)。
参考文献
[1)李文旭&强亮生&唐冬雁.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与效果大学化学,2012, 27(5): 17 — 20. 吕海霞&杨志杰&张艳辉&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 原理实验教改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16, 33 1)"26—30
1.3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化工生产过程息息
收稿日期:2021 —03 —12 作者简介:张雪华(1984—),江苏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化学转化。
第12期
张雪华:进一步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211・
相关,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很深厚的化学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一 定的工厂生产实践的能力。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践,举出实际 生产中的例子结合原理讲解,才能把化工原理讲解的更加透 彻。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高校老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 工作,绝大多数的经历只停留在基础科研上,比如我自己,对实 际生产过程中知识涉猎较少。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实 践经验相对缺乏。缺少对化工设备的实际操作流程及关键部 件的讲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缺少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 力,造成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
农林类高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农林类高校普通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27292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58.png)
[收稿时间]2020-04-10[基金项目]农业院校《普通化学》金课课程建设与实践项目;河南农业大学2019年普通化学教学团队项目(19JX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901063);河南农业大学“青年英才”项目(30500604)。
[作者简介]曹占奇(1988-),男,河南周口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普通化学教育和有机功能材料的研究。
孟磊(197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普通化学教育。
谢黎霞(1978-),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普通化学教育。
胡晓娟(1966-),女,吉林白山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普通化学教育。
郑先福(1967-),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普通化学教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针对农林类高校普通化学教育教学,河南农业大学普通化学教学团队分别从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模式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期深化农林类高校普通化学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普通化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5-0096-032021年5University Education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千禧之年出生的大学生对互联网技术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越来越低。
伴随着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今后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新时代高教40条”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进行了全面谋划与前瞻性部署。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突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被迫中止,只能采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形势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速进行。
211273841_微课下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探索
![211273841_微课下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ccff1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c.png)
!"#!$%&$'(')*+&,-./&$01$21(3$&)%)($4%((微课下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探索张春玲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摘5要 +基础化学,是高职院校理工专业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识点多"反应方程式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课堂教学要求#在信息时代下"微课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从微课特点入手"对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路径"以供参考#关键词 微课$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管理$教学改革55+基础化学,是食品&生物等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当下"各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显现出许多弊端#所以"如何构建新型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让其可以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核心"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微课及其特点微课是基于新课标要求"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载体"根据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视频课程"其特点如下!第一"时间短"内容精简#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微课课时短"且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让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有注意力"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实际"随时去观看"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第二"以某知识点"如教学重难点内容为单位"凝聚问题"体现主体"更满足教师教学需求"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资源容量小"存储方便#微课视频与其配套的辅助教学资源"像训练题&M M6课件等总容量通常在几十兆"师生能够借助移动终端自主学习"这样更能够掌握+基础化学,相关知识"且学生间还能够相互进行探究&分享#第四"形式多样"更具趣味性#微课有效发挥了网络信息处理丰富性的特征"可以通过图文视听多样化搭配传播知识"且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也可以是教师录制播放等"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五"制作成本低"能够发挥最大价值#一次制作"传输到网络平台"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多次利用$(%#;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教学现状虽然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很关注+基础化学,教学"但是仍然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化学课程内容难度大&烦琐#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觉得化学课程是最难学&最难理解的课程之一#因内容烦琐"学生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习的热情不高#加之"有些内容较为陈旧"无法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并未将化学前沿课题向学生介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第二"传统的课程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而有些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无法将化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第三"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密切#+基础化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是通过观察现象"总结规律进行理论阐述#也就是说"学习该门课程必须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通过实验对相关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过去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往往都是教师演示几个实验让学生观察"极少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探索实验的方式与途径"这样必然会遏制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工作$4%#<微课下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教学管理改革基于现在+基础化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基于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健全+基础化学,教学管理机制"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知识的引导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个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微课在高职院校教=%F科技风GHGI年J月创新教学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基础化学,教学管理间的作用"就需要结合教育培养目标各项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微课在高职院校的全面推广与使用"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管理改革#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微课优势"高效学习"可依据教师提示对新课知识进行预习"让学生理解"也可让教师针对某一疑点来沟通"提示学生的学习能力$0%#(&)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就可借助微课的教学特征"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可借助微视频学习"这样就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效率#(&(教师队伍的改革在信息化背景下"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就要建立优质的教学队伍#优质的教学队伍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做到知识体系的融合"只有教师队伍资源共享才可以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在微课下"教师队伍经过集体备课&共享资源完成微视频的录制"共同探讨教学方式"才能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3学生考核制度的改革传统的课堂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期中&期末成绩组成的#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平时成绩占比#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因无机化学结构部分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对高职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大"教师可针对知识重难点部分进行微视频制作"而后发放在学习平台上"学生可在课前&课后等时间段自主观看&学习#对于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将其归为他们的平时成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O %#/微课下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路径在微课下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是加快专业发展的关键"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3&$整合优化教材 凸显职业特色从现在高职教材情况看"虽然有的教材也积极进行了改革"情况颇有改观"但是在教材设计理念上依然是坚持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材内容重点在于知识的学术性"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已有的传统课程观&课程结构等"仅仅是对教学课时进行缩短"对教学方案加以重新修订等#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思想"在讲述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冲破传统教材系统性的束缚"凸显知识的应用性"打破学科限制"重视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专业学习创造条件#所以"高职+基础化学,教材结构体系要重点突出技能培养"淡化基础理论讲述"以专业需求为主线"实训教材为重点"实训技能为目的#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深入行业企业"去了解岗位所需&技能要求"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只有获取了更为真实可靠的素材资料才能编写出更适应专业要求的教材#另外"还要结合专业要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升高职教材的实用性$'%#+基础化学,课程改革要联系社会实际"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适应当下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又要着眼于市场岗位要求#3&)优化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基于微课平台的高职+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一是问题解答法#该种方法是微课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式"具体来说也就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做一问一答式讲述"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其要领#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可联系岗位实际将知识的指导意义融入问答内容中"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该化学知识点所发挥的作用#二是现象启发法#这种方法也就是通过生物或者是医用化学等相关的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现象加以阐述"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规律#比如说"可以从喝酒脸红的现象对转氨酶对乙醇的代谢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微课学习方法寓教于乐"氛围轻松"可以让学生从观察生活现象着手"总结化学规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三是案例展示法#案例展示法也可成为情境体验教学"可将有关化学操作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用所掌握的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相关操作加以解释"以强化对知识运用的理解#比如"在对无机化学+溶液于胶体,内容进行讲述时"学生对溶液&乳浊液等抽象知识概念不能理解"教师就可在微课视频展示相关案例"比如利用农药利用&土壤改良等设计微课"用案例启发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在生活中的案例呈现&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快理解所学知识#四是类比引导法#在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概念的学习中"微课视频能够通过类比引导法"用直观元素对抽象概念加以阐述"这样就能够让知识讲述变得更加简单"更易理解"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在对医学生物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讲述时"可将!]S 复制比作建房子"亲代!]S 就像房子的设计图"可以勾勒出生命的基础轮廓"引物酶就好比地基"是合成的关键#在微课视频中可通过卡通动漫的方式展现"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对知识点的记忆会更为深刻$$%%#3&(充分使用微课教学资源 实现分层教学因个体思维认知&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步入高职院校1创新教学科技风GHGI 年J 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学生存在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学习能力也面临着一些差异#传统的课程教学目标会让基础成绩好的学生意犹未尽"而学习基础差的学习会倍感压力"长时间下去"学习基础成绩差的学生会对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即便是基础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因自己未学到东西"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微课的应用能够改善这一状况"课前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分层设计角度目标任务书"并在网络平台将任务书传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预习"了解自身可以掌握哪方面知识"哪方面知识对自己而言是有难度的#在学习时"他们可以依据自身能力完成对应的任务"也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和其他学生交流&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状况"并由此优化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这样"一节课下来"即便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可以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找到学习的乐趣$$$%#3&3细化微课资源细节"化虚拟为直观"强化教学效果教师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学习"而并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微课教学短小&内容精简"教师可将微课视频在网上平台传输"学生可结合微课内容做好课前预习"也可在课后复习#当然"微课内容要适应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细化内容"重点分明"重难点地方要放大显示或增加标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不会感到迷茫#且化学课程中概念性知识很多"若只是将实验操作过程展示出来"学生也可能只是去模仿"对实验中仪器设备的应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了解不透"尤其是细节问题更易被忽视#但若是增加标准"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去记忆#比如说"在+萃取和分液,实验内容讲述中"为了将四氯化碳萃取碘之后的显现显现出来"教师可在微课制作时将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后下层溶液颜色的变化放大"重点显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看到"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另外"在化学学科中还涉及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且反应机理也很复杂"对基础弱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很有难度的"但若是将复杂的反应机理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对其过程进行模拟"将虚拟&微观反应激励变为直观形象的动态视频"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轻松#比如说"在对+乙酸,酯化反应性质进行讲述时"学生在理解乙酸和乙醇反应中原子间断键等内容理解很困难"这时"教师就可将其制作成直观课件"强化直观效果$$)%#结语总而言之"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微课程"让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从而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时代机遇"有效借助微课资源实施教学改革#参考文献&$'吴舒红"梁冬&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微课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_'&科教文汇")%))($)*%04201&&)'郭娜&W C J?C=/C V?:@/<)%$'微课设计与制作在高职基础化学中的教学研究&_'&科学咨询(教育科研*")%)$(%3*%3)23(&&('南小平&浅析微课下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_'&大陆桥视野")%)%($%*%$(42$(0&&3'宁波"胡丹"崔珊珊"等&高职食品与药品类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_'&农产品加工")%)%(%3*% $$%2$$$b$$3&&4'周玉波&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_'&山东化工")%$'"3O($0*%)(02)(1&&0'王京"吴庆"袁泽利"等&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缓冲溶液,微课教学设计&_'&卫生职业教育")%)%"(O (%)*%1121O&&1'王京"吴庆"胡庆红"等&基于微课程平台的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_'&卫生职业教育")%)%"(O(%$*%4$24(&&O'吴玲芳"贾立英"曹秀莲"等&微课在中医药院校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_'&教育教学论坛")%$'((0*%$3'2$4$&&''王春燕"周立梅"宋琼&+互联网b,时代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_'&山东化工")%$1"30()(*%$)42$)0&&$%'王京"胡庆红"吴庆"等&医学大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溶度积规则,微课教学设计&_'&卫生职业教育")%$1"(4()%*%43244&&$$'高琳"高玉梅"王非"等&以基础化学为例探索新型态一体化教材的建设&_'&河南化工")%$1"(3(%0*%4124'&&$)'常海涛"巩学勇&微课在医学高等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_'&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O*%$)'2$(%&课题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一般课题+高职2互联网b闯关式3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基础化学教学为例,(项目号%k V0)%)%1k i T30$'*作者简介 张春玲($'O1)5*"女"汉族"甘肃酒泉人"硕士"讲师"从事水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研究#F科技风GHGI年J月创新教学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化学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设计的探索
![化学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55913c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6.png)
化学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设计的探索随着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教育的趋势。
在化学教育中,数字化教学已经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化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改造课程体系数字化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让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数字化工具对课程进行组织和演示,使化学课程更贴近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比如,可以用视频和图片来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感觉到实验的真实性和实际性,或者使用动画来介绍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增加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开展数字化化学实验数字化教学还可以结合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对实验进行数字化教学。
这种方式对于一些难以操作、危险性高的实验来说,可以降低学生在实验中受到的风险,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从而加深对实验的记忆和理解。
三、组建化学学习共同体数字化教学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一个化学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源。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还可以学习交流网络技能。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字化教学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数字化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参加汇报会,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还可以通过公共网页、在线论坛等途径获取并分享学习资料。
这些过程可以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数字化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化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并且通过数字化教学工具,可以轻松地进行课后作业与习题的交流和指导。
总之,在化学课程中,利用数字化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
数字化教学可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2dc1ed37f1922791688e8d7.png)
学》1 ] I 6。实际上 , - 重复问题未能解决 , 但学时减少 , 教学难度增 加。在大学化学中, 普通化学 内容变化
最 大 , 对 分析 化学 、 机 化学 产生 重要 影 响。这 种影 响 也扩 大到 专业 基 础课 、 并 有 专业 课 。
18 年以前 , 94 普通化学内容仅包括无机物水溶液的化学平衡计算 、 简单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 胶 体溶液、 与农相关的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四大方面" 。从 18 J 95年开始 , 农牧渔业部在 18 年主持审定的 92
自2 0世纪 8 O年 代 以来 , 学课 难学 , 全 国非 化学 专业 是 普遍 现 象 _ 。原 因有 两 个方 面 , 是 化 化 在 8 J 一 学 课 涉及 面广 , 仅有 化 学 , 会有 物理 , 所学 的化 学知 识 , 不 还 用 几乎 可 以对 所 有 自然现象 作 出解释 。 二是
大 学 化 学 教 学 内容 改 革 探 索 与 实 践
啜惠 民,刘红梅 , 惠芝 ,赵 莹 赵
( 河北科技 师范学 院 化学系 , 河北 秦 皇岛 ,6 6 0 060 )
摘要 : 为适应我 国高等 教育大众化趋势 , 面向学生实际 , 化学 理论潜能 , 开发 用能量和波 函数解读整个大 学化 学课程体 系 , 贯彻《 和单 位国家标 准》 提 出了具体 的教学 内容 和方 法改革 。实验 结果显示 , 全面 量 , 改革前 后
学 内容 不 断更 新 , 教学 难 度显著 增 大 。大学 化学 教学 内容 的改 革 不仅 要 满足社 会 发展 的需要 , 还要 与 学
生的学 习能力 相适 应 。笔 者发 掘 化学 的科学 规律 性 , 考虑 高等 教育 大众化 条 件下 学生 的适 应性 , 析 我 分 国农林 水类 院 校大 学化 学 教学 内容改革 现状 , 索和 实践 大学 化 学教 学 内容 改革 的新 路 。 探
普通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普通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55a2cd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c.png)
识更加系统化,如路易斯的共用电子对理论和海特勒和伦敦提出的价键理论在化学键发展中重大影响。
二是激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思维兴趣,以引起其对新知识的热烈探究。
3.2 课中—课程思政的合理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推送《化学键的本质是怎样被揭示的》,设置3个环节,引导学生进入鲍林价键理论的研究情景中,以鲍林的角色去探索杂化轨道理论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树立坚忍不拔的追求真理科学精神。
第一环节:问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化学键的本质是怎样被揭示的》中碳原子的四面体问题片段:“早在19世纪后期 ,荷兰科学家J.H.范特霍夫和法国科学家J .拉贝尔各自独立提出:碳原子以正四面体的构型形成四根键,化学家都知道这点并从实验上证实,这些化学键保持几乎相同的长度和强度 ,并指向四面体的四个角上。
这是向三维分子结构观点迈出的第一步[4]。
”但是这却跟价键理论不符。
面对这一问题,鲍林提出挑战,他是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围绕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分问题:(1)利用价键理论预测碳和氢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与实验验证的甲烷在分子组成和构型上有什么不符?(2)鲍林基于海特勒和伦敦的能量交换说提出了怎样解释和验证?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问题1:利用价键理论预测碳和氢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与实验验证的甲烷在分子组成和构型上有什么不符?针对这一问题,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教师抽取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学生通过分析碳原子价层电子构型,根据现代价键理论无法解释这种与实际不符的结果,了解到现代价键理论的局限性。
教师在此可以引出思政元素:学习科学家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求知精神,坚忍不拔,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了解到科学的发展是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敢于大胆质疑,不断创新。
问题2:鲍林基于海特勒和伦敦的能量交换说提出了怎样解释和验证?[学生活动]再次阅读课前推送的资料,分析鲍林研究的思路和思维,可以分析出鲍林基于海特勒和伦敦的能量交换说大胆的提出一种假说:“形成四个四面体化学键所产生的能量交换足以打破物理学家亚层中的四个成对电子,并使它们组成新的形式”。
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5b6069f6bec0975f465e2fa.png)
写出实验报告 , 过这 些实验 教学 ,同学们 培养 了科 学兴趣 , 通 认 识到 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欠缺 以及 动手能力不 足 , 加深 了对 知 更 识的求知欲 , 也就这样潜 移默化的开发和培养了创新 意识 。 我 们还对有机化学 实验课 考试模 式进 行 了改革 , 强 了平 加
验中心 的网站上 , 课前学 生都可 以通过上 网浏览 、 习; 学 此外 对 于如何搞好有机实验教学 , 学校也给予很 多相 关教学课题立项 。
学校 、 学院各方面的努力 已经给老师们集思广 益 , 努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有机
实验 教 学 质 量 打 下 一 个 坚 实基 础 。
作为新疆 高校 , 发展必 须要从 高等教育 大众化及地 方社 会经 其 济发展的现状 出发 , 同时, 也为了与其他 本科 院校 同类学 院错位 竞争并办出 自己的特色 , 在这一背景下 , 我们 化学化工学 院的人 才培养 目标就是培养高层次应 用型化工类创新人 才上。这 几年
持 下 , 年都 积 极 引 进 毕 业 于 著 名 高 校 及 科 研 院 所 的博 士 补 充 每
1 学校各方面对 实验教学的重视
从培养人才 的角度讲 实验教学质量 的好 坏决定 了一个 学校
工 科 教学 质 量 的水 平 , 决 定 了社 会 上 对 培 养 的 本 科 生 的 认 可 也
一
些 想 法 和做 法 介 绍 如 下 :
教育 ” 的灵魂所在 。在 目前高等教育 大众化背景下 , 高素质的师 资队伍建设更应该是 一所大 学核心竞 争力 的主要标 志, 也是 培 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 在。实践证 明, 教师 的教 学 、 学术 水平和 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 的关键 因素 , 教学改革 的主体是教师 , 提 高教师 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已势在必 行。我院在学校 的大力 支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改革探讨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ec5727c7fd5360cba1adb77.png)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改革探讨【摘要】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作者在大学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化学综合实验改革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也是目前化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搞好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教学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和关键。
为适应本科化学人才培养目标,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化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笔者尝试在大三综合化学实验中引入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对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探讨。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应不同专业上的需求,考虑对学生择业和工作的需求,在统一的综合化学实验内容上,将综合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理论综合实验、应用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模块。
在教学方法上选择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考核机制上多方面综合评分,为使学生具有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科学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打造全新的综合化学实验与科研训练新体系。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综合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于一体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求做到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含量大。
通过前期大一大二基础化学实验的训练,此阶段学生已具备了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实验的知识和能力,综合实验是将大一大二所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有效的结合起来,巩固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内容上融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于一体,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实验,研究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合成、分离、分析、表征和性能测试等各种实验技术,其具体目标是学习实验的设计思想及方法,认识一个完整的科研过程。
选择的实验考虑它的综合性、基础性、典型性、可操作性,在内容设计上,体现出实验技术和实验操作的多样性,也要考虑到实验教学的实施可行性,便于安排一定规模的学生,同时对教学资源的是否充分也要考虑。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c901c0de87101f69e3195e5.png)
检验基础理论 等。②实践技能模块 : 基础实训 、 分析检测( 化学分析 、 仪 器分析 ) , 实验内容 、 等 将 操作技能及应用等与专业课紧密结合 , 减少了 教 学 中的 重 复 和脱 节 现 象 , 利 于 教 与学 。 有 1 结 合 实际 , 重 多 种 教学 方 法 的综 合 运 用 . 2 注 随着教育改革 的深化 , 各课程的教学时数都在相应减少 , 针对这种 情况 , 教学过程中, 必须打破 传统教学模式 , 启发式 、 采用 讨论式教学 方 法, 通过课 堂讲授 、 讨论 、 外讲座等多种形式启发和引导学生 , 教师 课 将 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u 。结合专业特点 , 采用对 比教学方法 , 同时注意与其 它学科 之间的联 系, 如结合 《 饲料分析 》 中钙 含量 的测定 , 可采 用氧化还原滴定 、 配位滴 定等方法 , 教学 中让学生讨 论 比较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既增强了授课内容系统性 , 又拓宽了知 识面。引入 自 学模式 , 培养学生 自 学能力。在教学 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 行 了调整 , 当安排 学生 自学 , 适 课前给 出 自学提 纲和要求 , 并将提纲 中 的相关部分以提 问的方式予以检查 , 通过辅导答 疑方式 , 时了解 自学 及 的效果 , 使学生变被 动学 习为主动学习 , 充分体现 教师为主导 、 学生为 主体的教学思想 , 从而达到教学形式 、 学生学习内容多样化的效果。 1 . 3充实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学 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 堂讲授 中, 为避免教学 内容纯化学化和枯燥无 味的倾 向, 结合 讲授的 内容, 加强课程 与专 业的紧密联系 , 国内外生产 、 将 科研 中的一 些最新研究技术成果, 的前沿知识和发展 动态等信息适 时地充实到 学科 教学内容 中, 同时鼓励学生关 注社 会热点问题 ,例如蔬菜残 留农 药 问 题 、 品添加剂 、 食 三聚氰胺事件等 , 在食品行业产生严重影响。 教学 中适 当补充各成分进行 检测 的相关知识 , 如食 品中蛋 白质含量测定 , 是指奶 粉等待检样品中的真实蛋 白质含量 ,它是通过分离掉样品处理液 中的 非蛋白质氮 , 测定剩下 的真蛋 白氮来实现的。随着现代分析技 术的快速 发 展 , 学 中 引入 分 析 化 学 学 科 近 年 来 所 取 得 的 最 新 成 果 , 意 知 识 面 教 注 的补充 和延伸 , 使教学 内容得到 了充实和更新, 从而拓 宽了学生的知识 面 同 时培 养 了学 生 科 学 思 维 方 法 和 科 学 分 析 能 力 , 发 了 学 生 学 习 积 激 极性和主动性。 1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 4 针对教学内容多而教学课时少的状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 容 中一些抽象 的概念 、 复杂的公式推导 、 图表等内容, 通过多媒体 图像 和动 画来展示 ,使课 堂教学更具有灵活性, 高了教学容量和教学 效 提 果 。 例如 : 在讲 授酸碱滴定基本 操作时 , 借助多媒体技术 制作教学课 件 , 象地展示酸碱相互滴定 过程 中的滴定 终点及对应 的滴定 曲线 , 形 再
应用型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应用型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5ee0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b.png)
广东化工2021年第7期ꞏ194ꞏ第48卷总第441期应用型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杨育兵,孙松,陈勇(柳州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5)[摘要]《有机化学》课程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开设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其内容涵盖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针对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探讨及改革,为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式;教学参考[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7-0194-01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Tak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Yang Yubing,Sun Song,Chen Yong(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uzhou545005,China)Abstract:Organic chemistry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The cour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its content covers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and reformed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organic chemistry.Keywords:organic Chemistr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reference柳州工学院是广西柳州地方型院校,学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5dcc1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e.png)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一、科技创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学化学课程应紧密结合鲜活的科技创新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
由于化学实验不仅对环境和安全要求高,而且对设备和材料有较高的要求,有些学校只能将实验内容简化,甚至取消实验操作。
这对于学生真实地了解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很大影响。
因此,大学化学课程应引入更多的实验内容,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践课程,使学生真实体验化学知识并理解科技创新的原理。
同时,可以借鉴网络化学实验,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真实实验的再现,并通过3D技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现代科技进步所依托的细节和创新。
二、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大学化学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有序的讲解,而学生需要大量消耗时间来接受教师的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激活和创造性的发展。
因此,大学化学课程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进行生动、有趣的知识呈现,设置实际例子和生活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和探索化学知识应用的可能性。
其次,教学形式上,应扩大大学化学实践和讨论的比例,利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同时达到知识的转化和深入。
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今,化学学科在生产、环境等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的内容、形式和目标都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创新为主线,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联合科技的应用技能。
优秀的大学化学人才应该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应该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
建议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应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课程内容上,应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加强科技创新的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性;在教育方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动力,使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
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f492a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7.png)
课程教学改革建议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课程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创新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那么,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提出合理的课程教学改革建议呢?一、更新课程内容在当前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传统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加入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并使其与时俱进。
除了传统课本内容,我们还可以引入实践体验、课外阅读、互联网资源等多种形式的教材,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二、发展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教育要求,我们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
例如,网络课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PBL(问题式学习),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等。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当前,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并不均等,一些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采取差异化的资源配置策略,确保广大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四、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
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增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思想的更新,加强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领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实施评估机制教育改革的持续性需要评估体系的支撑。
为了确保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实施合理的评估机制,通过常态化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保障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难点。
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需要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配合协作,提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农业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8b81712964bcf84b8d57b05.png)
维普资讯
山 西农业 大 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第 5 ( 2 卷 第 期) 007 053
J S a x rc U i. ( o i l ce c i o . hni Ag i. n v S ca in eEdt n)No 2V 1 5 2 0 S i . o. 0 6
化学是一 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教学是 化学 教学 过程 中
实 验、有机化 学实 验合 并 ,进 行 高度综 合 ,设立 了一 门独 立 、完 整、系统 的新课程—— 实验化学 。该课程在教学 中单
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 ,由于学科分支的关系 ,高等农业 院 校 的化学实验课是附设在相应的理论课 中。采取 分科 开设 实
验的教学模式 ,实验不单独记分。这种分割式 的化学 实验课 程体系难以顾及横 向综合 ,在 内容上易导致重复或脱 节 ,化
独设课 ,独立考核 ,单独计算学分 。同时重新制定 了教学计
划 ,加 大 了教学时数 ,实 验化学课 总教学 时数 为 18学时 , 0 分 两学 期开课 。
学实 验的系统性差 ,大大削弱了化学实验作为一 门学科 的整
分 。改变 了过去化学实验课程 的从属地位 .克服 了学生 只重 视理论课 而轻视实验的倾 向,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化学实
验 。强 化了实践教学 ,学生的操作技能 、动手能力 、创新 能 力 、分析 能力 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化学素质得到 了提高 。新 的
教学体 系建立后 ,在实验教学 内容的安排上全面考虑 ,避免
关键 词 :实验化 学 l课程体 系;教 学改革 I
中田分类号:G6 2 0 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7 -1 X (0 6 20 7-2 6 18 6 2 0 )0 - 140
“十四五”规划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
![“十四五”规划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61370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3.png)
“十四五”规划下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付艳华(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作为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辅助,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十四五”规划下,利用多种模式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和讲解实验内容,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撰写实验报告,细化成绩考核,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十四五”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1-0018-02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1.009Reform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nder the “14th Five-Year” PlanFU Yan-hua(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455000, China) Abstract: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is a basic course of colleg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As an auxiliary course of organic chemistry theor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is course and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Under the “14th Five-Year” Plan,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to carefully design and explain experimental content, guid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complete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and write experimental reports, refine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 course cont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Keywords: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he “14th Five-Year” Plan;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reform0引言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大学化学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
![大学化学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de2cc8bb9d528ea81c779bd.png)
大学化学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摘要:大学化学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大学化学教学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通过改革大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
关键词:大学化学创新人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 大学化学课程的定位在自然科学中,化学既是经典的学科,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
大学化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有较强的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地球、环境、材料、信息、能源等学科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21世纪挑战的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正确的科学观、社会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因此大学化学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大学化学正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起到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创新意识的作用,因此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 大学化学教学应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使命,也是我国高校向一流大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等许多方面与实施创新教育相差甚远。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时间多,自己思考、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少;过分强调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单一模式的教学评估,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
大学化学课程目前的状况:以理论课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几乎是隶属于理论课程的课程实验,实验的重心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为了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内容;与欧美国家大学相比较,我国的理论学时过多,实验相对训练不足。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课堂内容过时陈旧,学生的学习劲头不高;在实验课上,学生只需照着指导书的内容、方法、步骤按部就班即可完成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产生严重的制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化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ad2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6.png)
化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改革
和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化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
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增加化学实验课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化学知识,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的学科,我
们将鼓励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和化学问题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与其他学科密
切相关的学科,我们将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我们将组织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探究活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高,我们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和化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我们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化学课堂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对于化学基础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由于知识点繁多、
抽象难懂、冗长枯燥,导致学生对于“大学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度不高,因此大学教育
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程内容
1、精简化学基础课程
由于学科领域的广泛性,深度和广度都很大,造成了“大学化学”课程内容繁多,且
细节繁琐。
建议课程内容可以精简与优化,将专业课的部分剥离掉,更注重对于学生的基
础知识的掌握,做到精简而不简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将化学理论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能
够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而不是单纯形成知识的“堆积”。
3、多层次的教学内容
建议将“大学化学”课程内容进行多层次的设置,让学生明白基本概念和深入概念的
区别,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结合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繁琐、抽象而又深奥,带给学生很大的挑战。
建议将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理论转换到实验实践中来,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知识,并在实践
中掌握化学知识。
2、增加小组活动形式
“大学化学”课程内容枯燥无味且单调,极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
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参与“大学化学”课程学习,建议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来
完成基础任务和理论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集中思考的环境。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如果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无聊枯燥,且不易掌握知识。
建议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且可以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资源、信息和机会,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
2、开放性课程教学方式
当前,教育领域的科技进步趋向于网络化,大量优秀课程资源可以轻松同步要求全球范围内的学生和教师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教学方式上,推荐使用开放性课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结合学生互动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化学基础课程的精简与优化,实践教学的操作与深入,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