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过程
吉祥文化:中国吉祥图案的种类与吉祥蕴意 图
![吉祥文化:中国吉祥图案的种类与吉祥蕴意 图](https://img.taocdn.com/s3/m/98213d60f111f18583d05aea.png)
中国吉祥图案的种类与吉祥蕴意图吉祥图案种类以纹样形象表示,也就是将一些动植物的自然属性、特性等延长并引申,这是吉祥图案中最为常见的手法。
如以龙、凤、蟒来象征权贵。
从古至今,龙是中国古代的吉祥神瑞,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龙纹在我国工艺美术中运用极广,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演变,形象从虚构愈见具体。
明代的龙,牛头、蛇身、鹿角、虾眼、狮鼻、驴嘴、猫耳、鹰爪、鱼尾。
清代的龙纹则规定为“九似“,即角似鹿,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绝不能混淆。
从姿态上分,又有团龙、坐龙、行龙、升龙、降龙等名目。
按明制,供上用的纹饰为升降龙拥祥云、拥骨朵云、祥云嵌八宝纹等。
实际上,在明清两代,五爪金龙已成为皇室专用纹饰。
又如柏冬夏常青、凌寒不凋,其生物特性被引申为人的长生不老,用以祝福长寿万年;合欢叶晨舒夜合,近于夫妇之意,用以祝愿夫妇和谐;籽粒繁多的石榴、葡萄则是对多子多福的祈求;桃或鹤寓意长寿。
汉字因其自身的特性,为谐音双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汉语中,一个读音往往对应好几个汉字,因此,利用读音的相同和相近便可取得一定的修辞效果。
比如瓶谐“平”,表示“平安”,蝙蝠和佛手谐“福”,喜鹊谐“喜”,桂花、桂圆谐“贵”,百合、柏树谐“百”。
吉祥图案还可以直接用吉祥汉字的各种书体来表示,如福、寿、喜等。
这种用文字表达人们美好心愿的手法,早在汉锦上运用便极为广泛,到了明清时期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如“寿”字早已被图案化、艺术化了,成为一个吉祥符。
据《吉祥物在中国》的统计,“寿”字有300多种图形,变化极为丰富,可用多种字体表示。
字形长的叫“长寿”,字形圆的,叫“圆寿”(无疾而终),也有用多字来表示,如“百寿图”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作Srivatsalalsana,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
这是一种宗教标志,佛教著作中说佛主再世生,胸前隐起卍字纹。
这种标志旧时译为“吉祥海云相”。
在七世纪唐代武则天当政时,被正式用作汉字。
中国传统纹样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纹样吉祥图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c470fde80d4d8d15a4f2f.png)
一、谐音法:
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 出了不少谐音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 如意组成图案。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 (橘)祥(象)如意。 吉庆有余:吉、庆、余三字换成戟、磬、鱼,这样即便不识字也 能从图案中读出吉庆有余来。荷花与盒子在一起为“和合”,意为和 谐好合。 原形为搔痒杖的如意,加上柿子,一同构成新的图形便能读出 “事事如意”。若加百合或柏树则读做“百事如意”。若换成万年青, 自然该读“万事如意”了。 四季花卉或月季花安放于花瓶之中即是“四季平安”。 其他类似的如佛手(福)、鹿(禄)、芙蓉桂花(夫荣妻贵)、十钱 (全)十梅(美)、獾(欢)天喜(喜鹊)地、枫树或蜜蜂(封)猴(侯)挂印等 等。 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手法,既悦目又悦耳,为中国装饰艺
吉祥图案的生成背景
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
中的一支奇葩。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 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
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 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此类吉祥图案有:龙 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 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花(两者皆喻生 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也有不画寿字只绘蝙蝠的 图样,但仍绘五只,也是五福 的寓意。各蝙蝠之意夹绘 字 ,兼有“福寿万代”之意。还 有用寿星老或寿桃来表达寿字 意思的。 一般应用在建筑彩画、 衣料、家具、雕刻、实用品等 装饰上。
中国民间吉祥图形
![中国民间吉祥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3bd007124431b90d6c85c7cb.png)
象驮宝瓶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 各民族的图案中,都含有吉祥和驱邪的寓意。中 国史前神话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洪水 成灾,天帝派“鲧治水不成,处以死罪,鲧死后 尸体三年不腐烂。天帝闻之十分惊奇,派一天将 持刀剖鲧。不料剖开鲧腹时,从鲧腹内飞出一条 黄龙,腾空而去,降而成“禹”。禹后来治水成 功,成为夏民族的首领,龙也因此成为夏民族的 图腾。 在史前神话中,还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黄 河流域与夏民族并存的还有商民族,其始祖帝喾 之妻简狄因吞食玄鸟蛋,而怀孕生“契”,契后 来成为商民族的首领,曾助禹治水,成为中国远 古时期与禹并存的治水英雄。因为契的出生与其 母吞食玄鸟蛋有关,玄鸟就成为商民族的图腾。 玄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凤,又称朱雀。中国的 汉民族是以远古时代夏族和商族人为祖先的,这 样龙凤的图腾崇拜,便从古老的汉民族波及其他 兄弟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了。龙凤图案在 数千年的衍化中,被中华各民族喜爱,成为最富 有中国色彩的吉祥图案。 龙与凤被中国封建统治者所专用,是汉代以后的 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汉高祖刘邦在出生之前,其母刘媪曾梦与神游, 是时雷电大作。刘媪的丈夫在闪电光中见一蛟龙 伏于妻身上,后刘媪有孕生刘邦。刘邦当皇帝后, 国号称“汉”,说自己是龙的儿子。皇帝自称 “真龙天子”,就附会于此说。 本期所介绍的“龙凤呈祥”图案,在民间主要用 于婚庆大典,龙表示男性、凤表示女性,龙凤呈 祥表示阴阳和谐,婚姻美好。
a、原始文化中的神灵观念 民间吉祥艺术图形,一方面作为原始宗教意 识中对自然神灵敬畏恐惧心理的衍生物。另一方 面它是一定社会化生存形态中驱邪、避凶、纳吉 主观意识的产物。 b、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亦称图腾信仰,是原始思维方式之 一。原始的图腾观念作为史前人类萌生的第一自 我意识,深刻影响了民族群体的生存方式和文法还表现 在影像的造型上,具 有夸张、鲜明、简洁 的特点。影像造型是 以二维空间中的轮廓 造型为特征,抓住典 型动态,夸大对象特 征,选择适当角度作 夸张概括,造成强烈 的视觉张力。
中国画的吉祥象征发展浅探
![中国画的吉祥象征发展浅探](https://img.taocdn.com/s3/m/70cd8210a76e58fafab00346.png)
中国画的吉祥象征发展浅探(解真)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一个很大部分是有表达吉祥寓言的象征。
题材上多是采用人物、动植物或变形文字等象征性图案,表达趋吉辟邪的愿望。
这种象征语言的使用主要是在民间绘画中存在,直到近代才开始进行主流绘画。
从目前可见实物资料看,绘画的产生就是带用辟邪和祈福的象征含义。
如我国早期先民绘制在陶器上的鱼纹、蛙纹等,是生殖崇拜的产物,其意义也就是祈求拥有更强的生育能力。
秦汉时期出现画在门上的门神画——“神荼”和“郁垒”,则带有辟邪的功能。
后期门神的形象多变,有天神力士、也有名臣猛将,包括后来广受喜爱的“钟魁”。
另外,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帛画,其内容也大多是为死者祈福而作。
六朝以降,由于宗教的兴起,以祈福为内容的绘画逐渐繁盛,最有代表性的是“水陆画”和“经变图”。
其内容也大多是祈求天地神佛降吉赐福之意。
宋代随着经济的繁荣,绘画不再是统治阶层和僧侣阶层的专享之物,而成为普通黎民百姓喜闻乐见的商品。
此时兴起的“纸画”,也就是“年画”的前身,在旧有的宗教人物故事题材之外,增添了许多民俗化内容,如劝诫警励的戏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世俗生产生活等内容,以更加世俗化的手法来表达趋吉避区的祈福愿望。
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也使各种绘画制品更加普及,由于批量印刷的需要,各种内容和图案变得程式化,趋向符号化。
明清是年画的繁荣时期,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明显的符号化特征。
即以特定的事物,象征一个特定的概念,以此来达到祈福的目的。
如现在已经耳熟能详的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并蒂莲象征婚姻美满、竹子象征节节升高等等。
同时,也开始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吉祥的寓意,比如画戟、罄、鱼和一个胖娃娃,以象征“吉庆有余”,画马、蜂、猴,象征“马上封侯”等。
但这些吉祥祈福的象征手法长期以来只是在民间绘画中得到发展,大多时候是存在于年画、壁画以及各种器物装饰中,因其浅白热闹,不符合传统士人阶层的品味,做为绘画正统的院画和文人画很少采用这种象征手法,只是画工所为,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绘画之外。
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
![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e194b9514791711cc79178a.png)
荣昌盛,于是就对生育之神进行虔诚的祭
祀,并形成一种信仰,这就是原始的生殖
崇拜。如榴开百子麒麟送子早生贵子抓髻
娃娃等。
“史前的东方维纳斯”
原始神话传说 女娲造人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纹样从原始社会发展到 现在经历漫长的岁月,在不同的时期发展 出不同的风格,是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不 倦追求的写照;
注意单位形,通过纹样的连续整体形象 来表达,主要构成形式如下:
1直立式
有明显的方向性,垂直或水平排列。纹 样排列可以同方向,也可以正,反方向交互 排列等。
2 散点式 将单位形进行等距离分散式的
重复排列组合。一般的排列方式 有上下或平行等,具有一定的 节奏感和动感。
3波纹式
单位形以波浪线式骨骼进行连续排列组 合,构成波纹状的图案纹样,节奏韵律感和 动感突出,形态优美浪漫。
4 倾斜式 单位形以倾斜式骨格进行连续
排列组合,常见的形式有并列,穿插, 交互等,纹样具有动感和速度感。
5回纹式
单位形以波浪骨格进行连接组合排列。 一般为正反方向交互排列形式,纹样生动活 泼,变化丰富。
6折线式
将单位形按照折线骨格进行重复排列组 合,折线的角度可以调整,但特点不变,纹 样动感突出,动静融合。
常见的骨架结构有:对称式,均衡式, 自由式等多种框架构图形式。
边缘纹样
边缘纹样是在形体周边设计装饰的一种 纹样,它经常是用作衬托主体纹样的。有空 间的限制,首尾需要相互连接或形态造型有 呼应关系。
二方连续纹样
是将单位纹样重复排列组合,方向为上 下或左右,它的特点是可以无限量的延续排 列组合。排列方式有纵式,横式,斜式及组 合式;
原始社会夏商周ຫໍສະໝຸດ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
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https://img.taocdn.com/s3/m/28eb7d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c.png)
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
1.1 龙凤纹
龙凤纹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之 一,寓意着吉祥、权威和尊贵。龙和凤的形 象在各种艺术品和建筑中都有体现,如龙袍 、龙柱等
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
1.2 云纹
云纹是中国古代常用 的装饰纹样之一,寓 意着吉祥、繁荣和长 寿。云纹多用于陶瓷 、玉器、丝织品等物 品的装饰
这些应用场景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 发展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 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 纹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 方法:一是加强对中国传统纹样 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挖掘其深刻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二是推 广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范围,将 其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中;三是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中 国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纹样 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 活力
-
鱼纹寓意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鱼是一种吉祥物,常用于年画、陶 瓷等物品的装饰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 涵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
例如,龙凤纹代表着吉祥和权 威,云纹代表着繁荣和长寿, 如意纹代表着吉祥如意,蝙蝠 纹代表着福气和好运,鱼纹代
表着年年有余和富贵有余等
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非常 丰富,不同的纹样代表着不同 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这些传统纹样不仅是美的表现, 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 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景
中国传统纹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艺术品、建筑、服饰、家居用品等
在艺术品方面,传统纹样被用于陶瓷、玉器、漆器、木雕等工艺品的装饰;在建筑方 面,传统纹样被用于屋顶、门窗、柱子等部位的装饰;在服饰方面,传统纹样被用于 服装、首饰、绣品等的设计;在家居用品方面,传统纹样被用于家具、窗帘、地毯等 的设计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526bedd8f78a6529657d5366.png)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1.云雷纹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2.祥云纹“祥云”图案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
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
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3.蟠螭纹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
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战国时期。
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4.环带纹环带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雕刻在铜壶、簋的腹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
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
5.蒲纹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
此样纹流行于汉代,宋明之间也有少量制作。
6.忍冬纹古代寓意纹样。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
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
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
7.象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
《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殷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尚有野象。
8.蟠虺纹蟠虺纹,传统寓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蛇纹”。
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
中国吉祥图案
![中国吉祥图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8b03d4b35eefdc8d33344.png)
是能聚光引火的宝珠,是象征祥光普照大地的吉祥物。 “二龙戏珠”图案寓意太平盛世、光明普照大地。
三多图:三多指佛 手、仙桃和石榴。 石榴喻多子;桃喻 多寿;佛手之“佛” 与“福”谐音,喻 多福。全图寓福瑞 多寿, 吉祥如意。
三元及第:元宝, 旧时硬通货币, 用金银制成的锭 子。三元,指科 举考试中的乡试、 会试、殿试第一
表示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四时如意:四季水果和如意画在一起的图案, 寓意万事如意。
四海升平:大海中升起芦笙和瓶子的吉祥图
案,其中“笙”与“升”谐音,“瓶”与 “平”谐音。表达人民厌恶战争,热爱和平 之善良愿望。
四海升平
五清图:松、竹、梅与清风(水)明月在一起是文人墨客清
高趣雅的象征,它代表中国古代文化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百鸟朝凤”
吉祥(龙、凤、麒麟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
龙头蜈蚣长串风筝
吉祥装饰图案,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反映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他们将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中的吉祥观念转化为可 视化的图案、图样,相信吉祥图案能避灾驱祸,给人带来吉 庆祥瑞。 中华吉祥图案是出于追求吉祥幸福为目的,是以美的饰纹、 简洁的造型来寄托祈福、求吉心愿所设计的实用装饰图案。 采用寄意化、象征性的手法,应用形象上的借代和双关,尤 其是巧妙地用“谐音”的创意方法创造出雅俗共赏的装饰图 案。其功能和寓意涉及纳吉、祝福、祈福、除恶、劝勉、警 戒等诸多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也包括 对自然、社会、宗教、伦理、道德观念的表达。中华传统吉 祥装饰图案以美的造型、巧妙的创意体现出人类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的美好意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
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 谐好合”之意,以图婚姻美满。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28b00c84028915f804dc2b9.png)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
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
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
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
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
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
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
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21edda0116c175f0e48cd.png)
1、吉祥图案起源
吉祥图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吉祥图案大约起始于商周。至宋代 已被广泛使用,明清更盛,有“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之说。
构成手法主要有三种
以被表现的图、形、物的名称谐音而成, 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百事如意等;
给被表现的图形物以特定的、大众认可的 吉利含义,如龙的凝聚、龙马精神、马到 成功等;
万象更新 (吉祥-骑象)
喜从天降
(喜蛛从上垂落而下)
喜蛛即“●子”。 “〔喜子〕荆州河 内人谓之喜母,此 虫来著人衣,当有 亲客至,有喜也”。 人们把喜蛛喻吉光。 喜蛛落下象徵“喜 从天降”。
金玉满堂
室上大吉
一 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乡试、会试、 殿试的第一名 为解元、会元、
连 状元,合称
科 “三元”。
连 中 三 元
第十章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福寿双全
福在眼前
吉祥如意
平安如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意境
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和实用性的美术形式。 而吉祥图案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我 们祖先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 种艺术形式,是指以转喻、谐音等比赋的 手法,构成具有某种吉利意味的装饰纹样。 它完美地将吉祥语和图案结合并统一起来, 代表着传统的民风民俗。
喜在眼前 福增贵子
喜上眉梢
鸳鸯贵子
欢天喜地
白头富贵
春风得意
福从天降
纳福迎祥
功名富贵
富贵耄耋隐寓福寿双全
多子多福多寿
海屋添寿
合家欢喜
多福多寿
天 官 赐 福
三多
万 福 流 云
万福流云
五福和合
五 福 捧 寿
五福自天来
选择=结果
《中国吉祥文化图腾》课件
![《中国吉祥文化图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d99b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6.png)
PART 02
中国吉祥文化图腾的种类 与象征意义
动物图腾
01
02
03
龙图腾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和 尊严的象征,也是吉祥的 标志。龙代表勇猛、力量 和独立。
凤凰图腾
凤凰是美丽和幸福的象征 ,代表着美丽、高贵和优 雅。凤凰的形象也常用于 装饰和工艺品中。
虎图腾
虎象征着勇猛、力量和独 立,也代表着勇往直前、 力量和独立。
风格多样
中国吉祥文化图腾融合了传统与 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 力。其风格多样,既有古典的细
腻,也有现代的简约。
色彩鲜明
图腾的色彩运用大胆且鲜明,常 采用红、黄、绿等鲜艳的色彩,
寓意着吉祥、繁荣和幸福。
图案寓意
图腾中的图案多具有象征意义, 如龙、凤、狮子等,代表着力量 、高贵和吉祥。这些图案通过巧 妙的组合,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
图腾在服饰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也是吉 祥文化图腾的重要载体之一。
吉祥图腾在服饰中通常以刺绣、 印花等形式出现,寓意着吉祥如 意、长寿健康、富贵平安等美好
愿望。
常见的吉祥图腾包括牡丹、莲花 、蝙蝠、葫芦等,这些图腾被广 泛应用于服饰中,如旗袍、汉服
、唐装等。
图腾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
吉祥文化图腾在中国的民俗活动中也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ART 05
中国吉祥文化图腾的创新 与发展
图腾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数字艺术
01
将图腾元素与数字艺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
技术,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的艺术作品。
动态展示
0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投影映射和全息投影,将静态的图腾转
化为动态的视觉效果,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初探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初探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ab732d884254b35eefd34c7.png)
初探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发展摘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民族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何时诞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进程,为何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不但没有消失殆尽,反而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吉祥寓意一、吉祥图案的起源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通用和受人青睐的祝福语。
汉王充《论衡·初禀》中记载:“文王当兴,赤崖适来,鱼跃鸟飞,武王偶见。
非天使雀至白鱼来也,吉物动飞而圣遇也”。
[1]由此可见象征吉祥的东西即为“吉物”也是人们追求美好,实现愿望的象征物。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吉祥文化观念的物化形象,它源于生活,形成于观念,反映了我国民众的风俗习惯、文化面貌、吉祥愿望及审美情趣。
我国的图案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探求历史,寻其根源,可以上溯到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二、吉祥图案的发展历程1、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是有人类文字记载最早的图案发展时期。
人们对纹样追求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
这个时期人们主要将一些动物作为图腾崇拜物,如“鸟、鱼、龟、蛇”等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形象,另有“龙、凤、饕餮”等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是人们臆想创造出来的灵物,反映在服饰、器物上,以求驱鬼镇妖,表达祥瑞之意。
到了周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进步,纺织业和青铜铸造业的兴起。
于是,图案更多的是被应用于服装上的装饰以及青铜器物上的图案。
从战国时期的图案纹样开始,很多图形已不再按照自然景物直接描绘了,而是采用具象题材、抽象运用的方法,以具象事物为母题经过艺术加工,吸取其他图案的形象特点,衍生出一个崭新的图案形象,并具有装饰美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许多器物上的几何图形就是源自于各种动物形象如鱼、蛙、鸟、龙等抽象化处理而成。
这一时期的几何图形包括云雷纹、弦纹、重环纹,等。
其中,以云雷纹最为普遍,形态曲线回旋与圆形相近的称为云纹,与方形相近的成为雷文,又被统称为“回纹”,这一纹饰在历朝历代一直被广泛使用。
中国传统吉祥物介绍说明文
![中国传统吉祥物介绍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41c6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0.png)
中国传统吉祥物介绍说明文【原创版】目录1.中国传统吉祥物的概述2.中国传统吉祥物的起源和发展3.中国传统吉祥物的象征意义4.常见的中国传统吉祥物介绍5.中国传统吉祥物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正文【中国传统吉祥物的概述】中国传统吉祥物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或图案,通常被认为具有吉祥、祥瑞的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物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庆典、婚礼、建筑等领域,以期带来好运、驱邪避凶。
【中国传统吉祥物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传统吉祥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图腾崇拜。
随着历史的发展,吉祥物逐渐演变成为具有特定寓意的物品或图案,如福、禄、寿、喜等。
在封建社会,吉祥物更是成为宫廷和民间喜爱的装饰元素,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传统吉祥物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吉祥物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通常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吉祥、长寿、美满等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福”字寓意着幸福、福气;“禄”代表官运亨通、俸禄;“寿”则象征长寿、安康;“喜”则代表喜庆、欢乐。
此外,还有许多动物和植物也具有吉祥寓意,如龙、凤、蝠、鱼、福禄蝠等。
【常见的中国传统吉祥物介绍】1.龙:作为中国古代的图腾,龙代表着权威、尊贵、祥瑞,是吉祥物中的佼佼者。
2.凤:凤凰是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鸟,与龙一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寓意着美好和谐。
3.蝠:蝠鼠因“蝠”与“福”谐音,被视为吉祥之物,寓意着福气临门。
4.鱼: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5.福禄蝠:福禄蝠是福、禄、蝠三种吉祥元素的结合体,象征着福禄双全、吉祥如意。
【中国传统吉祥物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吉祥物依然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节日庆典、婚礼、建筑装饰,还是日常用品、工艺品,都可以看到吉祥物的身影。
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吉祥物,祈求好运、平安和幸福。
浅谈中国吉祥图形的发展及创新
![浅谈中国吉祥图形的发展及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e9d9ce8941ea76e58fa0471.png)
芦 i琴
( 湖 南 省 怀 化 市 麻 阳 苗 族 自治 县 规 划 局 , 湖 南 怀 化 4 1 9 4 0 0 )
摘要 : 吉 祥 图是 中华 传 统 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具 有 独 特 的 艺术 魅 力 。随 着 时 代 的 发 展 以及 对 现 代 西 方 艺术 简单 的模 仿 和推 崇 , 传 统 艺 术 面 临尴 尬 的 困境 。 只 有 通 过 突破 与创 新 , 在 现 代 设 计 中 凸 显其 价 值 和 文 化 , 才能 使 中 国传 统 艺 术 文化 更好 地 传 承 与 发展 。 关键词 : 中 国 吉祥 图形 ; 图形创新 ; 现 代 设 计 中图分类号 : J O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4 1 1 5 ( 2 o 1 4 ) 0 9 —9 2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它 以朴 实 、 抽象的表现形式 , 丰 富 的 内涵 和 寓 意 反 映 了 不 同 时期 的社 会 文 化 及 宗 教 信 仰 , 尽管有着 不同形式 的变化 , 但 始 终 都 围 绕“ 吉” 、 “ 祥” 的 文 化 内涵 来 演 变 。丰 富 多 变 的 吉 祥 图 形 代 表 了 人们 在不同领域对美好祈望的精神需求 。 ( 二) 吉祥 图形 的 发 展 吉祥 图 形 始 于 新 石 器 时 代 , 通 过 对 比法 、 分 割法 、 多 效 装 饰 法 等装 饰 手 法 在 陶 器 上 绘 制 出 各 种 形 态 的 装 饰 图形 , 并 赋 予 其 特 殊 的 意 义 。如 , “ 人 面鱼 纹” 等 最 具 代 表 性 。商 周 时 期 主 要 以
青铜 器 的 制 作 最 具 代 表 性 , 这 些 应 用 于 青 铜 器 上 的 装 饰 图 形 体 现了奴隶主阶级对其统治和审美情趣 的需要 , 因此 , 这 些 图形 都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f372e6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3.png)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一、如意纹的溯源如意纹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
在当时,如意纹被用于装饰青铜器,具有象征美好愿望、吉祥如意的含义。
在商周时期,如意纹的图案主要是线条和几何形状的结合,简洁而大气,充分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随着历史的发展,如意纹逐渐走进了古代的陶器、玉器、织物等工艺品上。
在这一过程中,如意纹的图案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渐渐演变为了复杂的图案和纹样。
如意纹的含义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不仅代表吉祥如意,也有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如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等。
至唐宋时期,如意纹更是成为了皇家礼器、宫廷装饰的主要纹样之一。
在宫廷装饰中,如意纹不仅出现在建筑物的装饰上,还出现在服饰、家具、玉器等各个方面,成为了皇家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二、如意纹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如意纹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古代初期的青铜器时代,这一时期如意纹主要是线条和几何形状的结合,简单而大气。
其次是古代陶器、玉器时代,这一时期如意纹逐渐丰富并增加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图案和纹样。
最后是近现代的发展,如意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其在室内装饰、服饰、首饰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现代如意纹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如意纹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纹样,更是成为了一种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在室内装饰中,如意纹常常出现在墙壁、地毯、窗帘等装饰品上,赋予了空间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服饰领域,如意纹也成为了设计师们常常采用的图案之一,赋予了服装更多的中国元素和传统韵味。
如意纹也经常出现在首饰设计中,如项链、手链、耳环等首饰上常常可以看到如意纹的装饰。
如意纹的图案给首饰带来了更加美观和寓意丰富的设计,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如意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一种,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在室内装饰、服饰、首饰等方面有所涉及,同时也为建筑装饰和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特性
![浅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9b139a13ff00bed5b9f31dd7.png)
如鸳鸯雌雄成对 , 不离 , 形影 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 , 鸳鸯戏水 ” 即“ 寓意夫 妻恩爱 。 23 对有代表性 事物的寓意 . 用代表性事物来 寓意吉祥喜庆 , 吉祥 图案对素材较为直接的应用 是 方式 , 能给人最为直观的祈福印象 。例 如金钱 、 玉石 、 元宝等都是属于财 物象征 的, 将其直接应用于工艺品上 , 表示对富贵 的追求 ; 灯彩是传统 的 喜庆之物 , 将灯笼绘上五谷 , 寓意五谷 丰登 、 丰衣足食。 笔墨纸砚、 琴棋书 画用来寓意书香雅阁、 文人雅 士 ; 具有宗教渊源 的吉祥图案 , 是典型的用 各家有代表性的物品寓意吉祥的范例。 多见的是道教的“ 明暗八仙” 和佛 教的“ 八宝 ”“ 、八吉祥” 。 2 吉祥文字的直接应 用 . 4 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 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较强 的 表现张力 ,因此直接将吉祥文字装饰在 客体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 。 常用 的吉祥文字有“ 、 禄” “ 、喜” 福” “ 、 寿” “ 四个 字。它们组成的吉祥 图案 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 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可以组 成“ 百福”“ 、百禄”“ 、百寿” “ 喜” , 与室 内艺术品或屏 风雕刻结合 、百 图 常 起来 , 出书法艺术 、 体现 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相应相生 , 颇具意味。 2 古代诗情画意的应用 . 5 古代试词歌赋历史悠久 , 沉淀深厚 , 常借用 比、 兴之法 , 借物以言志 , 思路广阔如野鹤行云 , 这些特 点被吉祥 图案 巧借 , 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 气氛。 例如, 古人有人云“ 与人之善 , 如人芝兰之室, 久不闻则其香化矣” , 在吉祥画里 , 人们习惯芝兰 同用 , 比喻君子之交 ; 菊花秋 季开放 , 霜耐 凌 寒, 多为文人所咏唱 。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 , 并赋予它高 尚坚强的情操 。 吉祥图案 中的菊花又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 其它如 “ 落花流水” 图案也 与唐诗宋词 的意境相仿。 26 综合运用多种象征手法 . 有很多吉祥图案是综合运用了以上 象征手法 的艺术成果 。 综合手法 的最大特点是可 以赋予图案更丰富的含 义。 使作品成熟丰满。 例如“ 三多 图” 由石榴 、 、 桃 佛手 组成 , 寓意多 福 ( ) 寿( ) 佛 多 桃 多子( 石榴 , 石榴子 多 )三多组合在一起 , , 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 的象征 。 3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遵循变化与统 一的总原则 的前提下 , 较为突出 的造型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 31 具象题材 、 . 抽象运用 吉祥图案中的主要题 材均直接或 问接取 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 中常 见的动植物 、 器皿 、 用具等 。这些具象的事物 , 图案在造型中不受具 吉祥 体形象的限制 , 往往服从视觉上的快感 , 而突破平凡 的樊笼 , 体现出抽象 形式的艺术美感 。 3 对称 与均衡是构图的惯用手法 . 2 吉祥 图案常常存在一中心线 ( 或中心点 )在其左右 、 , 上下或四周( 三 面、 四面、 多面 ) 配置同形 、 同色 、 同量或不同形 ( 但量相 同或近似的纹 色) 样, 这种组成形式称之为对称与均衡的构图。 中。 其 对称与不对称是依据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过程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505fd7d5bbfd0a795673ae.png)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的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吉祥图案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先人对神秘莫测的宇宙万物充满了幻想与猜测,还带有敬畏的感情。
这一时期的吉祥图案主要体现在原始人类的图腾和日常生活器皿上的图案中。
如彩陶工艺上的动物纹、人面鱼纹等便带有人敬天神、人仰混沌的意味,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求祝福和平安的心情。
原始图腾对吉祥图案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正是图腾崇拜激发了古代艺术家对图腾物形象创造的灵感和热情。
这一时期的吉祥图案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但在客观上也奠定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基础。
到了新石器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仍然比较有限,在困难、挫折中逐渐认为控制人类的力量是外在的世界,只有顺从它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从而产生一种祈求的思维观念。
于是,趋吉避凶成了原始人类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
人们在创造器皿时就装饰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
彩陶、石刻、玉雕等物品中先后出现了龙、凤、龟等各种形状的瑞兽,云纹、水波纹、回纹等纹饰亦先后出现,这些图案被绘制或雕刻在器皿上,起了装饰美化的作用,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原始追求。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吉祥图案也得以出现。
伴随着工艺水平的突飞猛进,丰富的思想内容得以通过各种客观载体表现出来。
同时,阶级社会也使王权与神权得以进一步结合,这对中国传统龙文化与凤文化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古以来,凤和龙都是吉祥图案中常见纹样,其组合图案也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中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商周时期的凤纹质朴、肃穆;春秋战国时期的凤纹趋于写实;秦汉时期的凤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如青铜器、漆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等各种纹饰,让人不禁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凝重典雅又神秘古朴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c204cb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b.png)
中国传统纹样“如意纹”的溯源与发展应用刍议一、如意纹的溯源与特点如意纹最早出现在中国周代的青铜器上,它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纹样。
如意,在古代是表示心怀祝福与期盼的一种心情,在出土的青铜器上,经常可以看到如意纹的出现,如古代的青铜花纹如西周的青铜方鼎就常常雕刻如意纹以示吉祥,这种纹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如意纹又称祥云纹,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动感的纹样。
它多以曲线为基础,绕着中心点旋转,形成了如意的形态。
如意纹的特点是富有弹性和流畅感,极具审美效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意纹经常与其他吉祥纹样结合,如如意纹和莲花、如意纹和寿字、如意纹和蝙蝠等等,这种组合形成了各种吉祥图案,成为了古代工艺品和装饰品上的主要纹样之一。
二、如意纹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如意纹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古代,如意纹被广泛应用在青铜器、瓷器、玉器等工艺品上。
它既是一种装饰,又是一种象征,给古代的工艺品增添了很多神秘和神圣的氛围。
如意纹也常被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中,如古建筑的梁柱、门窗上经常可以看到如意纹的出现。
这些如意纹的运用,丰富了古代建筑的装饰,也传达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祈祷和希望。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如意纹也在当代进行了一定的更新与运用。
在服饰、家居装饰、珠宝饰品等领域中,如意纹也经常可以看到其身影。
如意纹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如意纹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出现在卡通形象、游戏设计等非传统领域中。
如意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当代的发展与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当代人的责任,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如意纹的历史和象征意义,将其融入到现代文化生活中。
如意纹的发展与应用也需要创新的思维,将其与现代技术、艺术相结合,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推动,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
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彩绘中的吉祥图案
![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彩绘中的吉祥图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f4a891b90d6c85ed3ac683.png)
27神州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彩绘中的吉祥图案王珊珊黑龙江大学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对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中的一些文化样式,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探索兴趣。
因此,我国的一些学者纷纷将目光锁定在了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上,吉祥图案是针对于美术层面来说的,它具有着审美性与直观性的特点,同时,也被称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传统民间建筑;彩绘;吉祥图案;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文化遗产,都要进行细致而精炼的探究,但是,当人们探究吉祥图案的内涵时,通常会探究一些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其真实的价值,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史上灿烂的一笔,所以,在对它进行探究的时候,一定要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
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彩绘中的吉祥图案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因此,要想使这一传统文化不断散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创新。
一、传统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发展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吉祥图案更是如此,这些图案受到破坏的程度较小,所以,古代人多是在建筑上进行刻画,这些图案多以龙、凤、花、鸟等动物与植物为主,与此同时,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这些景物是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思想盛行,所以在当时的建筑过程中,一些建筑者将佛教圣物运用在了建筑的过程之中,在唐代,中国的彩绘艺术已经趋于成熟,表现出来的彩绘艺术令人瞩目,给人一种美的视觉感受,将盛唐时期的人文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中国建筑史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宋代相较于之前的唐代,传统建筑中的吉祥图案样式更加的丰富,种类也变得多样,将色彩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宋代造纸技术发展较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彩绘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元代,中国的战乱频发,这些战乱造成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失传,但是,元代对传统彩绘艺术的创新做出来巨大贡献,更加注重运用绿色来营造清新的感受,在建筑物中将一些泥塑的手法运用了进来,极大的丰富了建筑中的彩绘艺术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过程
作者:张爽爽
来源:《艺海》2009年第09期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的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吉祥图案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先人对神秘莫测的宇宙万物充满了幻想与猜测,还带有敬畏的感情。
这一时期的吉祥图案主要体现在原始人类的图腾和日常生活器皿上的图案中。
如彩陶工艺上的动物纹、人面鱼纹等便带有人敬天神、人仰混沌的意味,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求祝福和平安的心情。
原始图腾对吉祥图案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正是图腾崇拜激发了古代艺术家对图腾物形象创造的灵感和热情。
这一时期的吉祥图案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但在客观上也奠定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基础。
到了新石器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仍然比较有限,在困难、挫折中逐渐认为控制人类的力量是外在的世界,只有顺从它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从而产生一种祈求的思维观念。
于是,趋吉避凶成了原始人类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
人们在创造器皿时就装饰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
彩陶、石刻、玉雕等物品中先后出现了龙、凤、龟等各种形状的瑞兽,云纹、水波纹、回纹等纹饰亦先后出现,这些图案被绘制或雕刻在器皿上,起了装饰美化的作用,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原始追求。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吉祥图案也得以出现。
伴随着工艺水平的突飞猛进,丰富的思想内容得以通过各种客观载体表现出来。
同时,阶级社会也使王权与神权得以进一步结合,这对中国传统龙文化与凤文化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自古以来,凤和龙都是吉祥图案中常见纹样,其组合图案也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中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商周时期的凤纹质朴、肃穆;春秋战国时期的凤纹趋于写实;秦汉时期的凤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如青铜器、漆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象纹等各种纹饰,让人不禁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凝重典雅又神秘古朴的精神内涵。
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的因果报应与本土的长生不老、阴阳五行,以及神话传说有机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吉祥图案的题材,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雕塑和民俗艺术中,丰富的吉祥语言开始出现。
例如,汉代织锦上出现了不少的吉祥图案,有“万世如意”锦、“延年寿大宜子孙”锦等,此时,传统吉祥图案中重要的福、禄、寿、喜图案已经逐渐开始成形。
唐代时,社会开放,与周边国家的交往频繁,吉祥装饰图案得到了空前发展。
初唐较多龙凤和植物花纹,如折枝花、串枝花等。
盛唐纹饰大受中亚、西亚影响,龙凤、飞狮、天鹿、天马、犀、龟、孔雀、鹦鹉等动物相当流行,连生贵子、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等寓意的吉祥装饰纹样占居主流。
中唐后,吉祥装饰花纹日趋细密,更富于图案化,多以双鱼、对凤等组成团花图案。
到
了晚唐,吉祥装饰纹样流行以单纯花叶组成的团花以及由凤纹演变而来的双凤图案。
宋元时,吉祥图案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
它善祷善颂,为大众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吉祥纹样不断受到来自道教、佛教以及民间风俗的影响,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样。
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彩画、陶瓷、刺绣、织物、漆器上,此时的吉祥图案进入了发展的高度普及期。
明清时期,吉祥图案开始走向成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封建上层意识与市民意识相互渗透、融合,传统的祥瑞思想转变为吉祥如意、福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
吉祥图案的名目繁多,形式更为多姿多彩,产生诸多适用图画的表现技法,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
不断融合道教、玄儒、政治伦理和民情风俗,使吉祥图案更趋成熟完美,成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体系。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相对的局限性,但其发展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直至今日,传统吉祥图案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以自身的独特风貌和饱含人类生生不息的活力,为其在世界艺坛中开辟出一个崭新的空间,也将引起当代人们弘扬与开发民族文化的新思考。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传媒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