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含解析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领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领实之间的关系。其次步:通读材料,关注细微环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微环节须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辨别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阔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日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起先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调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精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犹如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我打针的时候,不但主动卷起袖子伸出胳膊,我还敢盯着医生把针扎进胳膊里,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一天,我去给刘大船送成果单,结果他妈妈狠狠地说了他一顿,我担忧他妈妈会因为成果的事情打他。其次天我看到刘大船,我当心翼翼地、又有些期盼地问他,你妈打你了吗?他说,打啥子打?她敢!为什么不敢?我很新奇。他说,我比她强多了,她连加法都不会做,她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我说,那你爸呢?他说,我老汉儿在水上。
(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
材料二: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短暂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殊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安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担忧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惊慌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安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很多意境美丽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憧憬,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验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假如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志向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A)2023.1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确定了意象的含义以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意象之间的组合规律,并从这个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乎中间的媒介。

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

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有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例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这两个意象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就那么直接地拼在一起。

它们是什么关系呢?诗人并没有交代。

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电影镜头的叠印。

这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恰切。

诗人只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允许你把它凝固起来。

一凝固起来就失去了诗味。

意象之间不确定的关系,正是留给读者进行想象的余地。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连,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钩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

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辞断意属。

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不少传播学者认为,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

在这方面,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例如,林雄二郎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

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另一位学者中野收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互相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菏泽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题本试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宋画家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被誉为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绘制中使用了一种主要成分为()()3322Cu OH CO 的颜料。

下列有关()()3322Cu OH C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热分解可得到CuO B.可溶于水C.是混合物D.不能与酸反应2.在2024年的国庆节期间,万架无人机点亮深圳的夜空,上演了一场科技与艺术交织的表演。

在无人机的制备过程中要用到多种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身通常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它们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一般选用锂聚合物电池提供电能,该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C.通信系统需要使用光纤,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硅D.用于制作螺旋桨的塑料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等特点3.下列物质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能导电,但本身是非电解质的是( )A.2Cl B.3HNO C.葡萄糖D.2SO 4.类比推理是研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下列由实际事实推断出的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实际事实类推结果A 2Cl 、2Br 能与Fe 化合生成3FeCl 、3FeBr 2I 也能和Fe 化合生成3FeI B 氢氧化钠能将3NaHCO 转化为23Na CO 氢氧化钠能将3NaHSO 转化为23Na SO C2SO 通入2BaCl 溶液无明显现象2SO 通入()32Ba NO 溶液也无明显现象DNaOH 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 ∆=157.3kJ mol --⋅NaOH 与醋酸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 ∆=157.3kJ mol --⋅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装置实验目的A.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B.转移溶液C.稀释浓硫酸D.制备()3Fe OH 胶体6.高铜酸钠2NaCuO 是一种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酸性或高温条件下不稳定。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

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

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

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

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材料二: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

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

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

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

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2023年11月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2.B3.C4.表现:(1)首先介绍张仲景是应用系统思维示范的第一人,依据系统思维写出《伤寒杂病论》,留下113个经方。

(2)其次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一:中医们根据临床具体实践对张仲景《伤寒论》内容加以补充,组成不同的处方。

(3)最后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二: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以吴又可比较张仲景的方法作出改变为例。

好处:内容更加集中,思路更加清晰,中心突出,更容易阐述中医系统思维。

(评分标准:答案4条,每条1分。

)5.(1)中医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创新,系统思维有明显优势,中医抗疫药物效果优异就是很好的证明。

(2)国家顶层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定会出台政策、文件保障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3)中医药开放包容,中药材产业前景喜人。

(4)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医药振兴发展是系统工程,应利用数字化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医正走向现代化。

(5)年轻人报考中医药大学,立志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人才。

总之,中医既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又接轨现代化创新发展,前景大好。

(评分标准:答出3条可得满分)6.A7.C8.①“鹰”在文中指现实生活中在天空盘旋的鹰。

②“鹰”是口令的内容。

兵以此鼓励自己,军人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不怕任何困难。

③兵战胜鹰的过程,就是成为鹰的过程,象征兵的成长蜕变。

(评分标准:①②点各1分,第③点2分)9.觉得好:①班长出场,使故事情节出现变化,产生波澜。

②班长暗中陪护新兵值班,与上文中日常训练班长对新兵的指导相呼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借班长的话,表达了对新兵克服自身胆怯心理,战胜自己、获得成长的赞许。

同时体现了战友之间关爱、互助的美好品质。

觉得不好:①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表现“兵”战胜个人胆怯心理,获得成长的经历。

班长的出现分散了读者对主要人物的关注度。

②班长的出场太突兀,班长埋伏在灌木从中,兵晚上走过灌木丛却没有发现班长,情节设计不合情理。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悲剧从来就是诗的一种。

剧诗一方面和抒情诗(颂歌)及叙事诗(史诗)并列,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它以抒情因素为核心,揭示剧中人在剧烈冲突中的心理感受,因而仅其语言就较日常语言激动人心更甚。

现代戏剧大家陈瘦竹指出,现代悲剧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冲突的诗化。

就是说,现代悲剧诗人大多对各种自然景物、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他热爱现实中叛逆的或高贵善良的性格,他深切感受到人物非凡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为真理或梦想而牺牲的悲剧精神,因而,他总是用那种激昂的或委婉的声调、愤怒的或温柔的语言,引导观众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披露冲突的起落原委,由此展示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悲剧界。

这就清楚地表明,现代悲剧有着“诗的目的”,它通常“表现某种动作以感动我们,而且运用这种感情媒介使得我们着述”。

陈瘦竹援引席勒的话说:“这是悲剧的权利——不,甚至可以说是义务——它应该使历史真实服从诗的规律,而在处理历史事实时,必须符合悲剧艺术的要求。

”无庸置疑,所谓“诗的目的”,不是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简单发掘,而是一种发展。

剧作家通常借个别的悲剧事件直喻整个历史的轨迹、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根本处境,因而,悲剧中的“诗”无异于强烈吸引人们的浓缩铀或彻底改变人精神的洗洁精。

一般说来,“诗的目的”既体现在现代悲剧创造中剧作家与剧中人的休戚相关、悲喜与共、悲剧人物思想感情的热烈奔放上,也体现在情节的婉转曲折,意境的深远悠长,语言的气势磅礴、情趣盎然上。

“诗的目的”至少在两种情形下给悲剧家以有力帮助,这就是——当剧作家刻画“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反抗精神和献身激情时,诗的风骨总给人物行为披上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和理想色泽,使人物的坚强斗志、自由要求、拓放情怀在诗的薄雾的缭绕之中,巍峨挺立,楚楚动人;当剧作家转而表现一个善良的人被社会黑暗和邪恶蹂躏、扯碎,遭遇不幸时,抒情因素不仅能深刻地传达社会生活不如人意而引起的哀愁、感伤,而且能将幻想写得无比真实,将苦难烘托陪衬得格外深重。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D(A“比西方的思维方式更先进”于文无据;B“主要是由‘救世’的现实诉求这一历史情境决定的”强加因果;C“并不符合推理论证的形式有效性”违背文意)2.(3分)D(“核心载体”推断错误)3.(3分)C(第⑤段主要谈的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一脉相承”。

A说的是中国古代逻辑代表受诸子学说影响,BD说的是诸子学说与中国古代逻辑的关系,C说的是墨家逻辑在国际上的重要性)4.①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看到中西逻辑思想的异同,这是交流互鉴的前提;②需要立足中华经典文献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自身特点,力图实现中西逻辑思想的交流对话与互补共进。

(4分。

每点2分,从“异”“同”两方面分析,意思对即可;从避免问题角度答题,最多得2分)5.①从运用中西比较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②从对中华文献典籍梳理研究工作的困难分析得出;③从对中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梳理分析得出。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B(B“包含着作者对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思考”错)7.(3分)D(“夸张”错)8.①进入连绵起伏的唐古拉山脉后心生激动;②迎着漫天雨雪行进时感觉战战兢兢;③看到雪野生灵冒雪前行时倍感惊奇。

④弃车前行,攀登高坡时的渴望与坚定。

(4分。

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9.①“小”既指文章的篇幅小,也指着眼大江源这一小处选材,风雪、细流等细小景物入文;②“大”指文章有大气象,包含着对基因密码、时间伟力、生命源泉等的思考,底蕴丰富,意境高远;③ “小”中见“大”,深化了主旨,“小散文”的格局里融入了“大文化”的气象,在大江源的山水描绘中浸润了寻根文化、生命哲思。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3分)A C F(得柏耆,口授其词,使耆执笔书之,持以入镇州。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A)2022.1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自“20世纪文学整体观”被提出,文学研究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20世纪文学的整体性,经历了从时间向空间转化的研究范式。

上世纪末叶,学者们开始对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刮目相看,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转移到空间上来。

空间反思的成果最终影响到了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重新解读。

以流域作为审美空间,将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汇聚到这一空间内,增强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互动性。

以流域文化对作家、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既能够明显地看出同一流域内的作家不同的叙事风格,又能够感受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书写同一河流时,心态和情感随时代的转变。

以流域作为空间线索,梳理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会发现,作家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书写同一条河流时,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写作模式。

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年龄,对河流的情感和描写也略显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家的河流叙事更加富有张力,他们的创作,仿佛带领读者泛舟游于河流之上,以文学的方式不断为我们创造新的审美空间。

他们既不忘历史的族群和民俗文化的记忆,又紧跟时代步伐的再现和关乎人类未来的想象;既引领人们回顾过去,又让人们遐想未来。

文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然而,高于生活之处,恰恰是作家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经历融入作品。

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很多作家把流域内的人和事作为一种再现和想象叙写出来。

2023年11月高考调研(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11月高考调研(新课标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11月高考调研卷(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要了解作为“技术”的ChatGPT,有必要先说一说对“技术”的理解。

广义的“技术”,按照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埃卢尔在《技术社会》一书里的阐述,不只是一个可以用来实现我们目标的中性工具,还是塑造我们价值观的一种强大力量。

技术是一个由其自身内部逻辑驱动的系统,其运作往往独立于人类的意志或意图。

例如,互联网开始于“自由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的理念,塑造了我们关于信息和知识自由交流的价值观,虽然后来被扭曲和滥用,但这个价值观并没有消失或死亡,只是没有实现而已。

埃卢尔的一个关键观点是,技术是一个自我延续的系统,它寻求无限制的扩张和增长。

技术社会产生了自主技术,在这种条件下,技术的价值驱动着技术,继而技术将决定社会的其他部分.在自主技术的条件下,“外部需求不再决定技术.技术本身的内部需要是决定性的”。

一旦人类进入技术社会,技术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控制,而且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

因此,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ChatGPT会不会加速改变人类的思考、知识、智慧、学术、艺术创作?当技术不再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开始成为一种目的或目标而趋向于自我延续和难以停止时,它就变得自主了,而且使人类变得更加依赖技术,最终被困在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系统中。

因此,抵制技术力量的唯一方法是发展对其影响的批判意识,并积极努力限制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这需要我们愿意质疑对技术的假设,并对我们如何使用它作出慎重的选择.对埃卢尔来说,技术不仅适用于经济或国家,还适用于体闲活动、精神分析、管理组织、人类技术等等,“今天,没有任何东西能逃脱技术的束缚”。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留存,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在中国甘肃敦煌地区,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由于这一发现,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的国际显学——敦煌学。

如果要为敦煌学下一个定义的话,大致可以概括成这样一句话:敦煌学是____________。

我们先来看“敦煌学”这个概念的外延,即其所指对象的范围。

“敦煌及其相关地区”是一个广义的不特别确定的大范围。

鉴于古代“西域”范围的不确定性,鉴于“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又鉴于古代敦煌与瓜州、沙州、甘州、凉州、肃州乃至西州的密切关联,也鉴于其与吐蕃、西夏等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敦煌的相关地区可以包括丝路古道上现今武威、张掖、酒泉、吐鲁番以至哈拉浩特(黑城)及青海柴达木盆地一带地区。

又从历史文化因缘(包括出土文物的特殊性与同一性)考虑,目前我国学术界又习惯将与敦煌西邻的吐鲁番地区统一起来一并考虑,统称为“敦煌吐鲁番学”、而吐鲁番的相关地区又可以包括围绕塔里木盆地的古龟兹、楼兰、于闻地区。

敦煌学的“国际性”表现为:敦煌出土文物已流散在中、英、法、俄、美等国;世界上不少国家均已建有较稳定的关于敦煌学的研究机构,包括开设相关讲座与系、科,培养新老交替、代代相承的研究人才;关于敦煌学的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相对频繁而且稳固,卓有成效,不少国家建有相应的学术团体;敦煌莫高窟已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关敦煌文化及其学术知识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1.蓝细菌和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基于二者的叙述不能体现生物统一性的是()A.二者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二者都具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二者均有核糖体D.二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均属于生物膜系统2.泛素是一种小分子链状蛋白质,其11、29、48、63位氨基酸为赖氨酸(R基为-(CH3)4–NH2),它可以与目标蛋白中赖氨酸的氨基结合,对目标蛋白形成多聚泛素化标记,然后引导其进入蛋白酶体(含有大量水解酶),其过程如下图。

E1是泛素激活酶,E₂是泛素结合酶,E₃是泛素连接酶(识别靶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分子泛素中至少含有5个氨基B.一种酶催化反应产生的物质可以成为另一种酶催化的底物C.参与目标蛋白泛素化的三种酶中E 1种类最多D.泛素化降解蛋白的途径可以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3.胃蛋白酶原是由胃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前体物质,胃蛋白酶原经胃酸中的H激活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后,分离出一个多肽,转变成胃蛋白酶来发挥催化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胃黏膜细胞中的多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方式就可以形成胃蛋白酶原B.细胞中的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C.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是在溶酶体分泌的蛋白酶的作用下完成的D.用胃蛋白酶、鸡蛋清和pH值为3、7、10的缓冲液就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4.某科研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来验证中药A与药物B具有相似的抗心律异常功能:先将健康小鼠用ACh-CaCI₂处理成心律异常模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注射中药A和药物B进行治疗。

实验的其它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心律情况。

该实验操作不足以验证结论,下列补充操作错误的是()A.实验应增加空白对照组,即健康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模型小鼠应添加一组注射生理盐水C.模型小鼠应添加一组同时注射中药A和药物BD.实验前需检测小鼠的心律情况5.为探究萤火虫发光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切取萤火虫尾部充分研磨,获得尾部提取液,发现其发出短暂荧光,添加新的煮沸过的萤火虫尾部提取液,恢复发光现象。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随着西方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应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进行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出现了单一运用西方传统逻辑知识框架来解读中国古代逻辑的现象。

但就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这一套完整论式来说,中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话语体系是以符号语言和形式逻辑作为基础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注重演绎分析、科学理性;中国话语体系则是基于汉民族语言的象形文字和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并重的思维逻辑基础,中国的思维方式偏重综合归纳、辩证整体。

因此,单一地追求中西逻辑思想之“同”,难以揭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思想的全貌。

②中华经典文献卷帙浩繁、学理深晦,梳理研究工作可谓艰难。

目前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成果涉猎的文献倾向于逻辑思想比较突出的文献案例,大多还是碎片化、未成体系的,较难呈现出一条清晰确切地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学派、人物之间逻辑思想关联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很难从历史广度中看清一种逻辑思想的传承演变及其现实价值。

此外,在立足中华经典文献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自身特点时,又容易出现拒斥中西比较研究或者片面“求异”的现象,这也不利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价值和意义。

在运用中西比较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情境。

百家争鸣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救世”的现实诉求对于诸子言说论辩、思想交锋起到了支配和驱动作用。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菏泽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19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文献记载:“哀牢山,滇之祖脉。

登巅约六十里,上极寒,下极热。

”此山成为2024年国庆爆火的旅游打卡点,以多种不明生物、布满瘴气、指南针失灵等神秘现象吸引众多探险爱好者探秘。

下图为哀牢山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哀牢山幽深秘境环境特点的地质作用是①板块挤压,地壳抬升②板块张裂,地壳下陷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网传布满瘴气的现象与当地多雨雾天气有一定关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地形崎岖陡峭,气温低②纬度低,气候湿热③植被丰富,空气湿度大④山地封闭,水汽不易扩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河流作为水和物质通往海洋的重要“运输管道”和“生物反应器”,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流碳库分为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溶解性无机碳(DIC)以及颗粒态无机碳(PIC)。

下图为河流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现象能影响河流外源碳输入的是①流域内湿地占比②河流内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流域内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④流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与海河相比,珠江的碳循环特点是A.碳输入量大,碳输出量小B.碳输入量小,碳输出量小C.碳输入量大,碳输出量大D.碳输入量小,碳输出量大十一国庆假期小明乘船到丁岛旅游,北京时间10月5日11:56,小明发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且身影长度比身高略短。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试卷类型A 测语文试题2023.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

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

东汉末年,疫情连年,张仲景本人的家族也遭到疫情影响,死亡过半。

关于这一次疫情的性质,历史学者有不同观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等不同说法。

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寒”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

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

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我国总结抗疫经验形成“三药三方”。

“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四个经典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宣肺败毒方也参考了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

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

现存的《伤寒论》曾经散佚重辑,历代中医在临证中发觉其内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针对温病和湿证的方药较少,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说”,就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也为当代治疫所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随着西方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应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进行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出现了单一运用西方传统逻辑知识框架来解读中国古代逻辑的现象。

但就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这一套完整论式来说,中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话语体系是以符号语言和形式逻辑作为基础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注重演绎分析、科学理性;中国话语体系则是基于汉民族语言的象形文字和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并重的思维逻辑基础,中国的思维方式偏重综合归纳、辩证整体。

因此,单一地追求中西逻辑思想之“同”,难以揭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思想的全貌。

②中华经典文献卷帙浩繁、学理深晦,梳理研究工作可谓艰难。

目前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成果涉猎的文献倾向于逻辑思想比较突出的文献案例,大多还是碎片化、未成体系的,较难呈现出一条清晰确切地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学派、人物之间逻辑思想关联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很难从历史广度中看清一种逻辑思想的传承演变及其现实价值。

此外,在立足中华经典文献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自身特点时,又容易出现拒斥中西比较研究或者片面“求异”的现象,这也不利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价值和意义。

在运用中西比较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情境。

百家争鸣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救世”的现实诉求对于诸子言说论辩、思想交锋起到了支配和驱动作用。

将中国古代逻辑规则与西方的形式逻辑进行比较时,忽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应用和发展的具体实际境况,诸子的政治伦理主张,中华民族的思维偏向等问题,难以窥见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样貌。

③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不仅有言说论证需要遵循的逻辑规则,还包括明辨是非的标准以及政治伦理的应用逻辑等,这其中具有与西方逻辑学相通之处,更深层地揭露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广泛存在的政治伦理主张和道德价值标准。

譬如,理解了墨家“利民”的哲学理念才能全面理解墨家“真”的概念,讲通《墨经》中所说的“盗,人也”但“杀盗,非杀人也”这种“侔”式推论“是而不然”(前提真,结论假)的情况,墨家强调兼爱、周爱,以天下人互惠互利为结果,盗危害国家和百姓利益,爱盗的“爱”是体爱、别爱,所以爱盗不是爱人,墨家在此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价值判断标准。

可见,墨家已将有效推理论证的语形与判定是非的语义统一起来加以实际应用,将逻辑论证、是非判断与政治哲学观贯通起来,以伦理道德为衡重标准。

④墨家逻辑正是从推理论证的形式有效性(语形)、是非判断标准(语义)以及政治伦理的应用逻辑(语用)三个层面构成了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支撑。

再如,理解了墨家不仅有明辨是非真假的矛盾律和排中律思想、理性求真的品质,也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主流的辩证思维,才能讲通为什么《墨经》既讲“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辩论双方必有一真一假,“辩”学要“明是非之分”“明同异之处”,也讲“同异交得”,“权者两而勿偏”,考虑利害两边各不偏废。

可见,中华文明话语体系背后有“非此即彼”的逻辑规则也有“亦此亦彼”的辩证思维。

以话语体系建构为视野进行研究,或许更容易看到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真实性、本土性、应用性的元素,同时不失中西比较的方法,为中国古代逻辑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多元动力。

⑤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一脉相承,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并未随着学派的衰微而磨灭。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诸子百家不仅彼此影响,也都继承了中华先民的逻辑思想。

中国古代逻辑借助诸子之间言说论证和思维逻辑的交锋碰撞得以传承与发展,铸成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

⑥中华经典文献是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逻辑是建构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支撑。

立足中华经典文献,聚焦中国古代逻辑的重镇——墨家逻辑,以其形成与发展为研究线索,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的形成、应用、影响与发展。

梳理不同时期中华经典文献中碎片化、未成系统的逻辑思想,并对不同时期、学派、人物之间的逻辑思想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现实境况,总结其中发展演变的联系和规律,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呈现出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

这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逻辑史的一条线索,也是探索中国古代逻辑现实价值的一条思路。

(摘编自杨武金、梁超《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路径再审思》)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话语体系以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并重作为基础,其思维方式比西方的思维方式更先进。

B.中国古代逻辑之所以呈现出特殊的样貌,主要是由“救世”的现实诉求这一历史情境决定的。

C.《墨经》中“杀盗,非杀人也”这一推理前提真,结论假,并不符合推理论证的形式有效性。

D.文本最后一段中两次出现“线索”一词,前者着眼于墨家逻辑,后者着眼于中国古代逻辑史。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想从历史广度中理清中国古代逻辑的发展脉络,需要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关注更多的文献案例。

B.中华文明话语体系中的“非此即彼”与“亦此亦彼”,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代逻辑求真品质与辩证思维。

C.正确对待中华文明话语体系,既要关注语形和语义等层面,也要关注政治伦理的应用逻辑这一层面。

D.对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路径的审思表明,中华经典文献是构建中国逻辑史、探索其现实价值的核心载体。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墨家逻辑的形成不仅受到老子、孔子等思想学说的影响,倘若向前追溯,还有更深远的思想渊源。

B.《诗》《书》《易》《礼》等中华经典文献中的言说论证方式运用的思维逻辑,给墨家学派带来了重要启发。

C.墨子的形式逻辑相当严密,可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媲美,并列为形式逻辑三大源流。

D.百家争鸣的论辩之风深刻影响了诸子的思维方式,对以墨家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4.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要想实现中西逻辑思想的交流对话与互补共进,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文本第一、二段简要分析。

(4分)5.本文作者是如何得出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路径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探寻大江源王剑冰冷冷的风,夹着冷冷的雨。

七月的藏区,①竟然飘起了雪花。

车子从青海的雁石坪出发后,通过一条岔道,便进入连绵起伏的唐古拉山脉。

心中不免一阵激动,已是踏上青藏高原的第六天,翻越了举世闻名的巴颜喀拉山和昆仑山,穿越了美丽荒凉的可可西里,去看了长江南源,很快就会看到大江的正源——各拉丹冬雪山。

很大一片区域都荒无人烟,实际上也看不清什么,视线全被纷飞的雨雪遮挡。

一路只是盯着前面的车子,不敢有片刻分离。

过了一座没有桥栏的桥,桥下有水,水流不大,却让人知道,这水一定属于江源。

走了不短的时间,又是一座桥,桥更低,更简单。

这个时候,已经看不清桥下的水,雨雪更大起来。

车子也不大配合,在荒原上不停地打滑。

更大的雪花粘在玻璃上,像是车子撞进了一座乱絮喧腾的棉花房。

猛然有人喊起来:快看,左前方!左前方的雪野里,竟然闯过来一群起伏的影像,那是什么?牦牛,不错,②一群牦牛在抵着风雪前行。

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见到如此多的牦牛,它们体形硕大,每一头都如一尊活动的雕塑。

简直就是一幅高原风雪图,分不清雪是主角,还是牦牛是主角,都显得清晰又模糊。

一群野驴突然出现,被莽撞的车子冲得两下里跑去。

再往前,又有几匹野马。

还看到三只狼,好像没有目标,跑跑停停。

狂风中的大雪,渐渐变成了冰雹,啪啪哒哒打在挡风玻璃上,再从玻璃上弹起,同引擎盖子上的冰雹会在一起,闹出更大的动静。

各拉丹冬雪山,就是以这种方式迎接我们的到来。

而正是这种方式,才透出各拉丹冬的神秘和奇伟。

车子翻上翻下地跑了一阵子,③风雪竟然停了。

车子到达一个高坡下,开始往上攀,却因为太陡,没有成功。

其他的车子也都试过,无济于事。

只得弃车而行。

上去仍然是一片荒原,雪山还在远处。

又看到一个高坡,大家心里鼓劲,坚持着走去。

到了高坡处才知道,这只是一段距离的地平线,前面还是一片山原。

往下走了,长长的斜坡,斜坡过后是一滩乱石,而后一道流水。

终于看到那块矗立在水边的长江源碑石。

同行者说,上次他来,碑石后面就是冰川。

那是2002年。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④雄伟壮阔的冰川从各拉丹冬雪峰披挂下来,一直延展到这里。

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大画幅、大角度地展现出一派雪地冰天。

现在呢?冰川后退了,退到了各拉丹冬雪山附近。

我们继续往前走去,准备走到冰川跟前,走到现在长江源头的滴水点。

走过一堆又一堆乱石,穿过白雪没过小腿的河滩,不断在座座冰峰、块块巨石间寻路。

阳光从云团里窜出来,射向这毫无遮拦的白茫天地。

各拉丹冬已在前面,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这时候,我看到一股细流,我知道这股细流连接千万里的大江。

细流没有规则,流动得像一首自由体的诗篇。

有的地方延展而去,分出几多岔,然后不知在哪里又并入一起。

冰川滴下的水滴不时地供养着这水流。

当然,一路上还会有更多加入,让水流一点点变深、变宽,直到形成汹涌奔腾的大江。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长江边繁衍生息,孕育出灿烂的文明,诸多城市也都聚集在长江沿岸。

鞋子像有千斤重。

每个人都在硬撑着,不说话,或者无法说话。

我已经明显感到心脏的剧烈搏动。

还有头,紧箍一般疼痛,时时有要上吐下泻的感觉。

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

终于来到了终点,来到了各拉丹冬雪山跟前,来探析构筑万里大江的基因密码。

这座唐古拉山脉的最高峰,是冰雪世界的仙人,它的周围,众星拱月般围绕着四十余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山峰和一百三十余条冰川。

我们面对的,就是各拉丹冬的南支姜根迪如冰川。

造物主给它以美的雕塑,给它以冰洁的气质。

六七十米高的冰塔林,望去是一片气宇轩昂的水晶世界,姿态惊神,气势震天。

在这些凝固的水的面前,你会感到时间的缓慢。

从各拉丹冬滴下的第一滴水终究要在大海中呈现它的力量,没有什么能阻挡自然的伟力。

它有的是时间,以亿万年的姿态来塑造自己的个性,那些水流的迂回,都是性格的表征。

各拉丹冬,你为我打开一个世界,让我知道天地的庞大。

我们不仅看到长江奔流不绝的源泉,也感知到我们自己奔流不绝的源泉。

离开很远了,再次向各拉丹东望去,我只能望到迷蒙一片。

各拉丹东,重新陷入一片神秘、一片梦幻之中……文本二:剑冰散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诗意地穿行于历史人文和自然山水之中,以自己的文学理想、历史意识和文化底蕴,熔铸成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丰富的历史人文情怀构成剑冰创作的底蕴,也拓展了他散文世界的高远意境。

从红色文化源流的探寻,到山水文化、生态文化、寻根文化的多角度发掘,作者在“小散文”的格局里,融入了“大文化”的气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