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友:关于阿片类药物,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儿!
最新!ASCO指南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医生患者都需要知道的7个问题!

最新!ASCO指南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医生患者都需要知道的7个问题!癌性疼痛即与肿瘤相关(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的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也最恐惧的症状之一。
数据显示,接受积极肿瘤治疗的患者中约55%经历癌痛,而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率超过66%。
癌痛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者甚至让部分患者丧失生的意志。
在临床诊治中,应常规对肿瘤患者做癌痛筛查和动态评估,并给予综合治疗。
多数情况下,中度到重度癌痛可通过现有药物进行有效管理,其中就包括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癌痛管理的基础药物,但长期以来,其使用却面临着严峻挑战,包括缺乏指导临床实践的相关研究,当前防治药物滥用及其相关死亡的干预措施的设计也缺乏科学基础。
在药物可及性方面存在的挑战则包括用药费用高、报销比例低以及院外购买困难。
患者自我报告显示,许多肿瘤患者会产生对药物成瘾的恐惧以及对于自身需要服用阿片类药物的耻辱感,这往往导致他们自行减少服药频次或服用低于处方的剂量。
种种原因,使得肿瘤患者面临着遭受无法控制的疼痛的巨大风险。
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开展更多研究,制定科学的治疗指导原则,并且进行患者教育。
2022年12月,JCO发表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ASCO指南。
ASCO专家组通过检索2010年至2022年的循证学证据,包括31个系统综述和16个随机对照试验,主要在中度至重度癌痛患者中评估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之后总结出了使用建议。
该指南不仅面向医护人员,还面向患者及其家属。
我们将该指南的主要建议整理如下,详细建议见原文,文末附原文获取方式。
1什么情况下应该处方阿片类药物?1.1. 阿片类药物应提供给与癌症或积极的癌症治疗相关的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患者,除非有禁忌证(证据类型:循证,利大于弊;证据质量:中等;推荐强度:强)。
1.2. 在开始阿片类药物治疗之前,临床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应讨论目标的功能结局、共同期望和疼痛强度,以及任何对阿片类药物的担忧(证据类型:非正式共识,利大于弊;推荐强度:强)。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很多人服用过,但是问到你什么是阿片类药物很多人都答不上来,那么什么是阿片类药物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什么是阿片类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阿片类药物的定义阿片类物质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的衍生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能缓解疼痛,产生幸福感。
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
阿片类药物通常包括阿片、可待因、吗啡、罂粟碱等。
主要对镇痛、止咳、止泻、麻醉、解痉等有效。
如吗啡在一定情况下用于重症急性心梗、急性肺水肿常常能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作用。
阿片的主要成分为吗啡(约10%)。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先有兴奋,后有抑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以抑制为主。
吗啡的中毒量为0.06g,可待因中毒剂量为0.2g.长期应用吗啡能引起欣快症和成瘾性,一旦流入社会,则会成为吸毒、贩毒等危害健康,危害社会的极其严重的毒品犯罪问题。
所以我国对该类药物,在医院内做为药品有严格的管理和应用制度。
阿片类药物的疗效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中到重度疼痛治疗,例如癌痛。
癌痛治疗的临床经验表明,对一种阿片药发生耐受时,换用另一种药物可能在较低剂量时即达到理想的止痛作用,而副作用较小。
阿片类镇痛药主要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氢吗啡酮、羟考酮、.美沙酮、吗啡、芬太尼和哌替啶(度冷丁)等。
反复使用阿片类物质将引起机体耐受成瘾,阿片类物质的成瘾的症状包括渴求、焦虑、心境恶劣、打哈欠、出汗、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恶心或呕吐、腹泻、痛性痉挛、肌肉疼痛、发热和失眠等。
使用吗啡类物质(如静脉使用)有许多躯体后果,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肺炎和肺脓肿、血栓性静脉炎及横纹肌溶解,同时心理和社会损害也很明显。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恶心和呕吐阿片类止痛药直接兴奋位于延髓的呕吐化学感受器而引起恶心和呕吐,这种作用可因前庭的兴奋而增强。
由于阿片类止痛药可以提高前庭的敏感性,所以临床有效的μ受体激动剂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和呕吐。
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须谨慎

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须谨慎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对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一直存在着争议,但目前有两点得到了广泛认同:首先,慢性疼痛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约25%的成年人现有或曾发生中度至重度慢性疼痛,其中一些人因慢性疼痛致残,患者的工作和家庭活动受到了限制,慢性疼痛患者需要寻求医疗护理和关爱以及进行疼痛处理;其次,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处方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一直伴随着处方阿片类药物的转移应用、误用和滥用,以及致命性的处方阿片类药物过量,且这种现象在以惊人速度增加。
有关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辩论主要是针对慢性疼痛患者的人文关怀与阿片类药物滥用和处方过量之间的矛盾问题。
其实,人文关怀与药物应用并非相互排斥。
临床医生和专业协会可以采取行动,增加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同时经过精心挑选并密切监测患者,保证长期阿片类药物治疗的通道畅通。
长期应用疗效存疑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对慢性非癌症患者产生长期的益处并没有强有力的支持证据。
持续1~6个月的对照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阿片类药物具有适度的疼痛缓解效应,但没有长期的研究确定其是否具有维持止痛功效。
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与替代治疗的研究也很少,而且在这些研究中,阿片类药物的优势有限。
目前,关于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决策所需要的证据严重不足。
而且最近的一项针对需要初级护理的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长期治疗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报告仍旧存在中度至重度的疼痛,疗效并不尽如人意。
然而,有临床医生报告说,一些患慢性疼痛的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似乎具有明显的治疗益处,不过即使这类患者,也对应用阿片类药物长期治疗的反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长期应用有风险最初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是基于安全性的假设,随后的临床经验对此提出了质疑。
1996年,美国疼痛学会和美国疼痛医学会发布一项共识声明,支持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
声明虽然认识到了轻率地开具阿片类药物处方的危险,但也推断其新成瘾的风险较低;由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呼吸抑制是短暂的,主要发生在阿片类药物首次治疗的患者。
阿片类药物中毒有什么常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阿片类药物中毒有什么常识
导语:阿片类药物中毒是常见的药物中毒原因之一。
那么你知道关于阿片类药物中毒有什么常识呢?
什么原因引起阿片类药物中毒:
应用过量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中毒有什么症状:
1、轻度阿片类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
出现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2、重度中毒者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惊厥、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3、慢性中毒主要有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衰老和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阿片类药物中毒需要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
2、胃内容物检测。
尿和胃内容物检测有阿片类药物存在。
如何治疗:
1、口服中毒者应洗胃或催吐。
2、如皮下注射吗啡过量,迅速用止血带扎紧注射部位上方,局部冷敷。
3、尽早用阿片碱类解毒剂,如纳洛酮或纳洛芬。
4、对症治疗: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阿片类药物中毒,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症状,阿片类药物中毒治疗【专业知识】

阿片类药物中毒,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症状,阿片类药物中毒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阿片类药物主要包括阿片、吗啡、可待因、复方樟脑酊和罂粟碱等,以吗啡为代表。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先兴奋,后抑制,以抑制为主,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欣快症和成瘾性。
疾病病因一、病因一、病因:过量或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而引致中毒。
二、发病机制:阿片类药物的主要成分为吗啡(约10%),而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先有兴奋,后有抑制,但以抑制为主,长期应用吗啡能引起欣快症和成瘾性。
吗啡的中毒量为0.06g,可待因中毒剂量为0.2g,一旦成瘾就容易引起中毒。
症状体征一、症状临床特征:1、轻度中毒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兴奋或抑制,容易出现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2、重度中毒者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惊厥、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小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3、慢性中毒者的症状主要有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衰老和性功能减退等。
用药治疗一、西医治疗:1、发现阿片类中毒后首先确定中毒途径,中毒较久者应洗胃,但禁用阿扑吗啡催吐。
如发现皮下注射吗啡过量速用止血带扎紧注射部位上方,局部冷敷以延缓,吸收结扎时间歇放松,以免肢体坏死。
2、对口服中毒者,可先让其大量饮水,然后灌服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或诱导催吐;同时,还应服用利尿剂和泻药,促进毒物的排泄,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3、维护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抑制时用阿托品以刺激呼吸中枢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吸氧。
对因呼吸困难缺氧或严重昏迷者,应取平卧位休息,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4、阿片类解毒剂:纳络酮0.4~0.8毫克肌注或静注,纳络芬(丙烯吗啡) 5~10 毫克/次肌注或静注,必要时间隔10~15分钟重复注射。
5、对慢性中毒患者治疗:在2~3周内逐渐撤除药物同时给予巴比妥类和其他镇静剂对症处理。
6、饮用热咖啡、浓茶,或鱼腥草根煎水加红糖口服。
7、对故意吸食阿片类药物,染上毒瘾者,应树立信心,认真治疗,对毒瘾至深的人,还应采取强制手段,最好是送戒毒所强制戒毒。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阿片类药物,但是不一定都知道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1. 便秘: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和排便次数减少,即使癌症晚期病人的常见症状,也是阿片类药物长期的副作用,口服阿片止疼剂的患者,都需要预防便秘,如体质虚弱的患者改变排便条件,增加膳食纤维和液体摄入量等。
2. 恶心、呕吐:是止痛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在接受放、化疗等肿瘤治疗时更常见,心理和精神因素也会导致呕吐,对有恶心、呕吐倾向的患者提前给予药物治疗,病人一旦出现先兆,尽早按时使用药物。
3. 谵妄:阿片类药物所致谵妄的发生率小于5%,10%的瞻望不能明确病因,疾病和药物是两大主因。
若因药物所致,立即减药或停药。
4. 尿潴留:阿片类药物增加内脏平滑肌张力,使膀胱括约肌张力增加而导致尿潴留,其发生率低于5%,治疗尿潴留首先尝试物理治疗,诱导患者自行排尿,上述治疗无效可考虑短期导尿。
5. 嗜睡和过度镇静:止痛药物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多伴注意力分散、表情淡漠,一般在给药一周后减轻。
6. 瘙痒:发生率低于1%,给予适当皮肤护理即可。
瘙痒严重者可适量用药。
7. 眩晕:发生率为6%,主要发生于用药初期,数日后可自行缓解,如过重酌情减量。
8. 精神错乱及中枢毒性反应:甚为罕见,主要出现于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治疗合用辅助性药物以减低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9. 阿片类药物过量或中毒:疼痛本身是阿片类药物的天然拮抗剂,然而当用药剂量不当,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
立即通常呼吸道;呼吸复苏;使用阿片拮抗剂;10. 滥用或成瘾问题:人们在担心阿片类药物广泛用于疼痛治疗的同时可能阿片滥用也随之增加,事实上,在阿片类药物医疗消耗的同时,并未增加药物滥用的危险,综上所述,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后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多饮水以及缓泻药等方法预防,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进食粗纤维食物,润肠通便瓜果蔬菜,如:香蕉、火龙果等,癌痛并不可怕,合理的治疗与预防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痛,每个人都应该对癌痛患者增强信心,为他们创造美好幸福的明天!阿片类药物的疗效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中到重度疼痛治疗,例如癌痛。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个人小结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早在1982年,WHO就将缓解癌痛列为癌症综合治疗的四项重点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三阶梯止痛方案”。
癌症三阶梯止痛法是一种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同而分别使用不同等级止痛药物为治疗原则的止痛方法。
作为一种最常用且极为有效的止痛方法,WHO大力推荐,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慢性疼痛。
所提出治疗癌痛的三阶梯用药方案是:①第一阶梯:对于初期的轻度癌痛病人,可以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盐等) ,同时根据病情使用或不用辅助类药物;②第二阶梯:对于从轻度疼痛发展到中度疼痛的癌症病人, 药物治疗可以逐渐过渡到弱阿片类止痛药(如氨酚待因、可待因等),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同时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和辅助类药物;③第三阶梯:对于具有中度到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病人,最后可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即释片、控释片或芬太尼贴剂等) , 同时也要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合并使用非甾体类和辅助类药物。
同时还应按照Twycross等提出的“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三阶梯”原则给药。
1.合理选择药物种类首选阿片受体激动剂,例如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和美沙酮。
吗啡是中度、重度癌症疼痛治疗的代表用药。
芬太尼或羟考酮不仅可替代吗啡达到理想镇痛作用,而且还具有活性代谢产物低的优点。
阿片类止痛药的有效用量有较大个体差异。
由于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无剂量封顶效应,因此通过调整滴定剂量达到理想止痛效果。
当用一种强阿片类药止痛效果不理想时,可以通过换用另一种强阿片类药物而获得止痛疗效。
由于阿片受体激动-拮抗混合剂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这两类阿片类止痛药具有剂量极限效应,因此镇痛作用有限,并且使用这两类阿片类药物还可能使正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出现戒断症状或疼痛加重,因此不推荐在治疗癌痛中使用。
2.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安全、无创性给药应是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首选给药途径。
因此口服给药是理想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具有安全、实用、患者易接受等特点,但一些患者可引起恶心、呕吐、胃肠功能紊乱。
阿片类药物分为哪三类

阿片类药物分为哪三类阿片类药物有很多,分类的方法有很多,那你知道阿片类药物可以分为哪三类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阿片类药物分为哪三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阿片类药物分为哪三类1、吗啡适应证:严重创伤、战伤、烧伤等引起的急性锐痛和晚期癌症的持续疼痛。
对于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应在明确诊断后,与解痉药合用。
并可暂时缓解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衰竭病员出现心源性水肿的情况,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可缓解疼痛和焦虑情绪。
不良反应: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瞳孔缩小、呼吸抑制、便秘、排尿困难、胆道压力增高、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等,偶有引起烦燥不安,情绪改变或过敏。
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抑制、瞳孔缩小呈针尖样的三联症候群,伴有血压下降、严重缺氧和尿潴留。
两周内曾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妊娠C类。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衰、颅内压升高、颅脑损伤、孕妇、临产妇、授乳妇、婴儿禁用。
甲状腺机能低下、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消化道及泌尿道阻塞性或感染性疾病、严重肝功能障碍、尿毒症或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休克、肠梗阻、急性酒精中毒及年老体弱患者慎用。
用纳洛酮抢救已产生依赖性患者的急性过量中毒时,可催促戒断综合征发作,应注意鉴别。
两周内曾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禁用本品。
本品逾量的抢救措施:采用人工呼吸,适量给氧,静注阿片类拮抗剂纳洛酮,也可用烯丙吗啡,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慎用于对抗呼吸抑制。
2、盐酸哌替啶适应证:创伤、术后、晚期癌症疼痛及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还可用于麻醉前辅助用药、静脉复合麻醉或心源性哮喘发作。
不良反应: 常见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口干等,重复用药可致成瘾。
短时间反复给予大剂量,可引起震颤、肌肉抽搐、瞳孔散大、反射亢进和惊厥,与吗啡中毒不同。
注意事项:不可把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否则产生局麻或神经阻滞。
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14日以上才能给予本品,否则可引起严重反应,包括多汗、肌肉僵直、高热、惊厥、呼吸抑制,最终昏迷甚至死亡。
癌痛无需忍!合理用阿片类药物有效且安全

40用药之道用药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造成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会有“是不是要一直疼到死”的想法进而产生恐惧心理。
与其他慢性疼痛不同的是,癌症患者伴有的疼痛会随着病程进展而加重。
随着肿瘤的生长、扩散,患者会逐渐产生疼痛等不适感,特别是晚期患者的肿瘤向骨骼、神经及内脏等组织扩散、转移时,患者往往会产生成片甚至全身的疼痛,有时连喘气、大小便及翻身都会带来难忍的剧痛,导致连日常最简单的进食和睡眠都无法进行,却难以说清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程度。
感染时也可引起剧痛。
2.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如长期卧床的癌症患者易发生褥疮,产生疼痛。
3.肿瘤治疗中引起的疼痛如术后疼痛就是癌症手术治疗后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放化疗对身体的副作用也会引起疼痛。
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对于癌痛,合理用药可以止痛。
在肿瘤科的日常工作中,也经常有患者或家属咨询癌痛用药的相关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治疗癌痛不可或缺的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吃多了会不会上瘾?”一旦产生了这样的疑虑,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患者倾向癌痛原因有三癌痛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可能会引起或加重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因此,控制癌痛是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又最容易被患者忽视。
据统计资料显示,由于错误观念影响,我国肿瘤疼痛的患者中只有41%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
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癌痛的片面认识,以及对癌痛用药存在的误区。
癌痛实际上是在肿瘤生长、治疗的漫长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一个主观感受,可能原因包括: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首先是肿瘤造成组织毁坏,如侵及胸膜可致胸痛、骨转移或骨肿瘤可致骨痛;其次是肿瘤压迫组织产生疼痛,如鼻咽癌颈部转移压迫臂神经丛或颈神经从,可引起肩、颈的疼痛;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时可出现疼痛不适;肿瘤溃烂,发生41用药之道之道于“忍一忍就过去了”,而不用药。
事实上,阿片类药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治疗中重度疼痛和慢性疼痛的首选药,且它的使用剂量没有封顶(指封顶效应,意思是达到预期镇痛效果后再增加剂量只能增加副作用而不能增强其镇痛效果;而阿片类药物没有封顶效应,即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口服阿片类药物注意事项

口服阿片类药物注意事项口服阿片类药物是一类强效止痛药物,包括吗啡、可待因、曲马多等。
这些药物对于缓解严重疼痛非常有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注意。
以下是关于口服阿片类药物的一些注意事项:1. 使用时应遵医嘱:口服阿片类药物是处方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剂量和使用频率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频率。
2. 了解不良反应:口服阿片类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
使用者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并咨询医生如何应对。
3. 避免酒精和其他药物:口服阿片类药物与酒精和某些其他药物存在严重的相互作用风险。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期间,应避免酒精和其他镇静药物的使用,以免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
4. 避免长期使用:口服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和长期使用会增加依赖性和耐受性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遵循医生的处方和用药周期。
5. 逐渐减量停药:当不再需要口服阿片类药物时,应逐渐减量停药。
突然停药会导致戒断症状,包括焦虑、失眠、肌肉疼痛等。
减量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避免不适的戒断症状。
6. 非医药目的禁用:阿片类药物具有精神活性,容易引起滥用和成瘾。
在没有医疗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禁止非医药目的的使用。
过度滥用阿片类药物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7. 谨防过量: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抑制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要遵守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剂量,不可随意增加药量。
8. 不宜驾驶和操作机器:口服阿片类药物会产生镇静和嗜睡的作用,会影响驾驶和操作机器的安全性。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期间,应避免驾驶或从事需要高度警觉性的工作。
总之,口服阿片类药物是一类强效止痛药物,在使用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了解和遵守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癌症疼痛(CanCerPain)是指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是特殊治疗带来的疼痛。
约55%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而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超过66%o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疼痛管理的基础用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症相关疼痛。
1、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和作用受体代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哽等。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从作用受体分析,羟考酮对内脏痛、神经病理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吗啡。
吗啡羟考酮+++ ++ + 芬太尼+++ + + 美沙酮+++ - +++ 哌替咤+ - - 2、阿片受体的作用特点(1)通过对阿片受体配体结合的实验研究,目前共发现五种阿片受体,分别是U 受体、8受体、K 受体、。
受体和£受体;受体 作用 特点μ1μ2 脊髓以上镇痛、镇静、催乳素分滂 呼吸抑制、欣快感、瘙痒、缩瞳、抑制肠挑动、恶心呕吐 镇痛强呼吸抑制、易成瘾 K 脊髓镇痛、呼吸抑制(较P 轻)、缩曜(较μ轻)、镇静 外周镇痛作用,不产生欣快感δ 镇痛、血压下降、欣快感、缩瞳、调控μ受体活性参与吗啡的镇痛 σ 镇痛作用不确定、呼吸兴奋、烦燥不安、幻觉及焦虑 幻觉、烦躁(2)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可分为四种:口、6、K、0。
其中口、3及。
型各又可分为1、2两种亚型,K型可分为3种亚型。
(3)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羟考酮对阿片受体的作用特点是:除与吗啡一样对U受体有非常强的作用之外,与其他常用阿片药相比,羟考酮对K受体的亲和力更强,而K受体与内脏痛密切相关。
(4)芬太尼为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2-3亚基蛋白,减少钙离子内流,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3、阿片类药物之间的剂量换算吗啡IOmg30mg非胃肠道:口服=1:3可待因200mg 非胃肠道:口服=1:1.2吗啡(口服):可待因(口服)=1:6.5曲马多150mg吗啡(口服):曲马多(口服)=1:5羟考酮15*20mg吗啡(口服):羟考酮(口服)=1.5~2:1芬太尼透皮贴剂25μg∕h(透皮吸收)60mg芬太尼贴:吗啡(口服)=4.2mgQ72h:30mgQ12h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羟考酮(口服)=200:1(1)需要注意NCCN已经取消曲马多和吗啡之间的换算比例,旨在限制弱阿片药物曲马多在癌痛治疗的使用。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5月16日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5月16日1.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能够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型阿片受体来抑制呼吸中枢。
一旦过量使用,或者患者已经存在呼吸道疾病,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因此,应该严格掌握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尤其是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特别小心。
对策:对于呼吸道抑制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首先是尽量减少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在使用药物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
在必要时,应该使用呼吸兴奋剂如纳洛酮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2.便秘:阿片类药物的另一个常见不良反应是便秘。
阿片类药物对肠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会减慢肠道传输时间,使得排便困难。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慢性便秘,甚至引发便秘相关疾病,如痔疮和肠梗阻。
对策: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和缓解便秘。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此外,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饮食规律,避免久坐,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便秘。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阿片类药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昏睡、头晕、嗜睡、运动协调障碍等。
此外,慢性滥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对策: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要慎重选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如意识状态、协调能力等。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甚至考虑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4.药物滥用和成瘾:阿片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使其具有一定的药物成瘾性。
长期的滥用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成瘾,而戒断反应则可能非常严重,包括焦虑、失眠、烦躁、恶心、呕吐等。
对策: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服用阿片类药的误区

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2013年6月第3版 服用止痛药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使用非阿片类药更安全
1、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随用药时间延长,出现胃肠、肝、肾、血小板毒性反应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2、对于慢性癌痛需要长期用止痛药的病人,使用阿片药更安全
3、长期用药无肝、肾等器官毒性作用
4、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剂量达到限量时,如果疼痛仍不能满意控制,应当选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1、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治性疼痛
2、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1、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2、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
3、止痛治疗更高要求是:让病人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以真正实现改善病人
生活质量的目的
误区四:用阿片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阿片药
1、除便秘副作用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
2、阿片药的呕吐、镇静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3、对阿片药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多可减轻或避免发生
神经肿瘤内科宣。
阿片类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阿片类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关于《阿片类药物有什么副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受疼痛的困惑,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困惑我们全是能够承担的,可是针对一些有独特病症的病人,比如在癌症的末期会出現很严重的痛感,让我们难以承担。
这时候便会给应用一些阿片类药物来协助病人缓解疼痛,得到临时的轻松感和优越感,可是这种药品对我们全是有一定损害的,今日我们就来给大伙儿详解一下。
阿片类止疼药立即激动坐落于延髓的呕吐有机化学效应器而造成恶心想吐和呕吐,这类功效可因前庭功能的激动而提高。
因为阿片类止疼药能够提升前庭功能的敏感度,因此临床医学合理的μ蛋白激酶抑制剂都是造成一定水平的恶心想吐和呕吐。
如在刚开始应用镇静剂时,有2/3的病人会出現恶心想吐和呕吐,
持续時间大概为7天
阿片受体抑制剂对蛋白激酶的亲和性和药用价值呈使用量-效用关联,即伴随着使用量的提升而功效提升,但另外不良反应也提升。
在其中阿片μ蛋白激酶,功效于神经中枢系统关键造成止痛功效,而在消化道激话则关键抑止消化道的肠蠕动,降低胆液、胰腺的代谢。
因为阿片类药物在消化道的遍布占比较高,如芬太尼在神经中枢与消化道系统的药品遍布占比是1∶1.1,镇静剂是1∶3.4,其功效关键为造成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因此长期性内服阿片类止疼药可造成比较严重的便秘。
历经上边的详细介绍,我们应当掌握到的是阿片类药物尽管能够协助我们减轻一定的痛楚,可是对我们人体损害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平常应用时一定要慎重,针对癌症末期的病人,出現比较严重的一痛感时,我们一定要多和病人开展沟通交流,尽可能的去迁移他的专注力,将重心点放到别的层面,能够将疼痛适度减轻。
阿片类止痛药,肺癌患者要慎用!可能导致肿瘤转移

过去的11月,202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的发布可以说是相当吸睛,但其实,同时期发布的还有多个国内的专家共识,同样带来了一些肺癌治疗理念的更新。
包括:《中国肿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监测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止痛慎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肿瘤转移本次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肿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特指肿瘤患者术后的急性疼痛管理,不适用慢性疼痛或癌性疼痛。
01.患者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基础,不能只靠客观测量疼痛本身是很主观的,所以患者的主诉是所有疼痛评估的基础。
为准确判定疼痛的有无和疼痛强度,在任何情况下临床医生不应该仅仅依靠客观的测量方法,以疼痛相关的行为或生命体征来替代患者的主诉。
对于不能充分陈述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使用评估工具,并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来评估疼痛强度。
02.只有活动时疼痛减轻才算是疼痛治疗有效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强度,后者往往比前者更严重,更难控制。
只有活动时疼痛减轻才能保证患者术后机体功能快速恢复。
03.优先使用硬膜外麻醉,或有益于患者免疫功能对于接受胸、腹部手术且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肿瘤患者优先考虑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技术。
与全身使用阿片类药物相比,硬膜外镇痛可以提供更好的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镇痛效果。
对于肿瘤患者,有研究显示,单纯硬膜外阻滞镇痛、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免疫调节具有优化作用。
04.阿片类药物应慎用,可能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曲马多、芬太尼、哌替啶等)在中重度急性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同时,其可通过免疫抑制和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或内皮细胞影响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
体外细胞试验和动物试验均显示,阿片类药物可能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对肿瘤预后有不良影响,但这些结果尚存争议。
阿片类药物耐受是什么

阿片类药物耐受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阿片类药物耐受,所以你想知道什么是阿片类药物耐受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阿片类药物耐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阿片类药物耐受是什么随着药物的重复使用,其药效逐渐降低,只有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的止痛效果。
根本原因是脏器对药物的适应。
在大脑中,阿片类药物对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起到抑制作用,随着药物的长期使用,大脑适应了药物,信号传递从抑制作用占主导转变为兴奋作用占主导,这导致了耐药性的产生,患者需要更大剂量药物来止痛。
在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疼痛时,患者要求更大剂量药物来止痛,可能是产生了药物耐受。
阿片类药物耐受的特点①.年轻患者比老年患者更易发生。
②.在使用短效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时更易观察到,因此,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应选择控/缓释制剂。
③.经常在阿片药物的U受体处于低活性时发生。
④.可在患者无疼痛而服用药物时观察到。
⑤.更可能在重复和永远需要药物缓解疼痛时观察到。
⑥.产生耐受通常伴随原发疾病进展,而不是阿片药物受体位点对配体的反应降低。
因此,肿瘤患者必要时增加止痛药物剂量未必纯粹是产生耐受性,而是肿瘤情况进展造成疼痛程度加剧。
阿片类药物耐受的形成机制OIH指阿片类药物所致的非伤害感受性痛觉敏化状态。
于1870年首次报道。
因阿片耐受与OIH的临床表现极为近似,有时在临床上很难鉴别,但二者的治疗策略截然不同。
因此,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OIH的形成机制及主要临床表现。
历经150余年,尽管对OIH的发生率、形成机制、防治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研究或调查,但目前对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有五种机制可能参与其形成。
(1)中枢兴奋性氨基酸系统的激活主要表现为NMDA受体的活性或功能增强,也有研究报告持续给予阿片类药物可导致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毒性反应,可同时导致OIH及阿片耐受。
目前,NMDA受体拮抗剂是防治OIH的主要有效药物。
(2)脊髓强啡肽系统的激活持续给予阿片类药物可致脊髓水平内源性强啡肽释放增加,继之使脊髓兴奋性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释放增加,诱发痛觉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病友:关于阿片类药物,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儿!
在上期的内容中,我们一起了解了癌痛的分类、癌性爆发痛、疼痛程度的评估以及疼痛的四阶梯治疗。
这期小芯跟大家聊一聊癌痛药物治疗的原则和常用的癌痛治疗药物——阿片类药物。
话不多说,马上开始~
癌痛的药物治疗
早期镇痛可以增加患者的疼痛阈值,从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知,获得更好的疼痛缓解。
癌痛的治疗为综合性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手段。
癌痛药物治疗的原则
除前面讲过的四阶梯用药外,还有这些镇痛原则需牢记:
1
最好口服给药
口服为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口服药物不需要别人帮助,比较方便。
2
按阶梯用药
根据“癌痛四阶梯镇痛治疗”原则,需按疼痛程度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1)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若有非甾体抗炎药禁忌证,也可考虑使用低剂量阿片类药物;
(2)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也可使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用非甾体抗炎药及辅助镇痛药物(镇静剂、抗惊厥类药物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3)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及辅助镇痛药物,推荐使用PCA镇痛。
因此,若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中度疼痛时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如果疼痛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或继续加剧,则应在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注:PCA镇痛——即病人自控镇痛,指的是给患者接一个镇痛泵,当患者出现疼痛,自己按压镇痛泵上的按钮一次,泵会向体内注射一次镇痛药物,从而不用依赖医生或者护士,患者可以自己控制使用镇痛药物的时机,能更好的,更有效及时的控制自己的疼痛不适。
患者可以根据突发疼痛加重的情况,自控单次给药,用来改善爆发痛(突发疼痛)的问题,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3
按时用药
指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目前强调以控缓释阿片药物作为基础用药的止痛方法,在出现爆发痛时,可给予速释阿片类药物对症处理。
4
个体化给药
指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药物,使疼痛得到缓解。
5
仔细观察效果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
注意药物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癌痛治疗药物
常用的癌痛治疗药物有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癌痛辅助药物三类。
今天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下阿片类药物。
1
阿片类药物
1
弱阿片类
如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盐酸布桂嗪/强痛定、曲马多,建议短期使用。
近年研究表明,弱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在治疗癌痛的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
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对中度癌痛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弱阿片类药物,且弱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有天花板效应(即超过某个药物剂量后,如继续使用,不仅无法增加药物的有效性,反而会促使副作用大幅增加),因而推荐中度疼痛者也可使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
2
强阿片类
如吗啡、羟考酮、氢吗啡酮、丁丙诺啡、芬太尼。
强阿片类药物没有天花板效应(药物浓度上升,药效即有显著的增强)。
此类药物须住院医师指导或门诊处方,门诊处方需要办理麻醉用药记录本后开药,建议找疼痛科医生咨询、办毒麻本、开药。
(1)注射针剂
杜冷丁注射液:镇痛作用=1/10吗啡,仅应急使用。
WHO不建议癌痛病人使用,它有中枢神经毒性及肾毒性,并且容易继发药物性疼痛。
心血管影响大,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有毒性累积性影响,易产生抽搐、癫痫等。
芬太尼注射液:镇痛=60~80倍吗啡,一般用于术后止痛,也应急镇痛。
氢吗啡酮注射液:镇痛=7~10倍吗啡,常用于镇痛泵、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
吗啡注射液:爆发痛的理想解救跟处理药物,短期使用。
(2)即释短效药
硫酸/盐酸吗啡片:即释片/速释短效药,可以掰开。
口服后15分钟起效,1小时左右达血药峰值,持续作用3.5~4小时。
治疗癌痛的代表性药物,群友说的即释片,一般指的是这种。
爆发痛的应急解救的较理想药物!
羟考酮胶囊:即释片/速释短效药,不能掰开。
氨酚羟考酮片:复合短效药物,可以掰开。
口服1小时后达到最佳止痛效果,持续4~6小时,可根据疼痛程度、给药后反应来调整剂
量。
不宜长期用于慢性癌痛。
(3)缓释长效药
长期、定量、按时使用缓释长效药物,更利于疼痛控制及血药浓度稳定。
长期慢性的癌痛处理,一般以此作为基础用药,其他药物辅助增减调整。
原则:缓慢地增加/减少剂量,避免初次过量或剂量调整幅度过大引发副反应。
两个长效阿片类药物不宜联合使用。
①口服
如硫酸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镇痛效果可持续12小时,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作用,尤其对于重度疼痛患者。
②长效直肠/肛塞药品
能口服尽量口服。
对顽固性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意识减退、梗阻等不能口服的,可以考虑直肠给药。
用手指将药片推入肛门内4~7厘米,并尽量紧贴肠壁以利于吸收。
建议尽量在排空直肠内粪便后给药。
③长效/缓释的贴剂
如丁丙诺非透皮贴、芬太尼透皮贴。
能口服的尽量口服,建议在疼痛稳定、口服较困难情况下使用贴剂,如梗阻,术后禁食,口服多种、大量药物有负担的,吞咽困难以及口服吸收障碍等。
关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我们会在后面的专题——阿片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中跟大家详细地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