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应用探究性学习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趋势,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施的模式和方法有很多,但核心思想都是将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强调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语文是一门更加开放和创新的课程。语文学习应突出学习的实践性,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条件和学科特点来设计,鼓励和激发学生更多地去接触与语文课程有关的资料并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将其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优势
1.创新学习方式
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过程,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以及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去质疑和思考,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去理解和应用知识,真正地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方式。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开始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但在更多时候,学生仍然跟着教师思路,教师提问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学习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只是将被动的“听”改成了被动的“答”。而探究性学习从真正意义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作为引导者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地讨论和解决问题。
3.有较强的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意味着学生必须亲身实践和体验,借助实践经验来完成知识的构建,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借助实践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语文教学设计
1.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科学设计探究内容
探究性学习中探究的内容必须是精心组织和安排的,必须是有价值的,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置,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相关语文材料来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如教材中矛盾的辩证认识、课文精彩部分的思考、课文情节连点等,教师要找到合理的问题切入点,挖掘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和内容,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情境。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一文教学中,学习之前教师可创建问题情境来导入教学。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云,它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教师再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千姿百态的云,让学生观察这些云的特征。随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地完成了课文阅读。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从课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有没有解决刚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加有目的性了,阅读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分析,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提问,丰富学习内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思考就是在质疑和提问中不断地得到强化。疑问是伴随学习而产生的,学习和思考得越深入,疑问也就越多,而对疑问的发现和解决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不只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更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
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究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以寓言四则之一《塞翁失马》教学为例,在这个寓言故事中“福”“祸”经历了多次转化,如“马无敌亡而入胡”是祸,而“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那么,福祸就真的可以转化吗?以此引导学生质疑,并进行小组讨论。这则寓言故事体现了“福祸观”的思辨教育价值,也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性特点。
3.引导学生抓住矛盾,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入选的文章体裁全面、文辞优美、表达巧妙、思辨性强,能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掌握是基本的教学目标,而抓住矛盾的词句并进行自主探索是重要方式。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的“似乎”和“确凿”看起来是矛盾的,一个表示不肯定,一个表示肯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矛盾地描述”。从不肯定角度看,百草园的确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更多的东西,如桑葚、石井栏、菜蛙等;从肯定角度看,百草园更多的是记忆中的样子,似乎只剩下这些野草了。这样矛盾的描述正好契合了作者对过往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比也让学生理解了百草园的改变,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为什么作者将百草园看成是‘我的乐园”这一思想。
4.关注学生情感,引导自主探究学习
语文和数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有很大不同,其学习过程更多地依赖于主观体验,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充分调动情感经历来感悟语文的魅力。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将作者思想和学生情感充分结合,实现情感互通。关注学生情感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悟联系文章内容,将文字抽象成思维情景,这是强化学生对文章理解的重要方法。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
的讽刺意义外,还应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是否遇到过同样的情况,自己又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联想到这篇文章所描述故事的场景,结合官员、骗子、平民、皇帝和小孩这几个人物来联系生活场景,进而思考:是否遇到过相同的人或事?这些人和事与这篇文章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行为是否可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
三、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方法,而有着更加多样和丰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哪种方法和模式都应突出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即创建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质疑、讨论并解决问题,通过合理地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