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浅谈便秘的概念、分型与治疗
浅谈便秘的概念、分型与治疗宋太平魏淑娥巩跃生河南省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450004指导宋光瑞长期以来有关便秘的名词较多、定义模糊、相互混淆,作者参考有关文献介绍几个概念。
【有关便秘的几个概念】一、便秘:医师和患者对便秘(conspitation)的概念认识上有一定差异。
患者对便秘的描述可以是以下三种排便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或组合: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排便困难或排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
这三种症状在每个患者身上的主要表现的程度不同。
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排出干难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即为便秘;还有人指出便秘是每天进食19g纤维素的标准饮食,每周排便少于三次,不计症状和排便时间也称便秘。
二、严重便秘的定义:5天内排便少于一次,同时伴有粪便干结、坚硬、排便困难费力,并有不尽感,18个月以上者。
三、便秘: 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用难。
排出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候群。
7天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
四、便秘: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有便而排出国难,临床上可以单独出现亦可并发于其他疾病,他的发生主要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而导致便干燥坚硬为便秘。
五、一般认为正常人由摄入食物,经消化吸收到成为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24~48小时,若间隔时间超过48小时即为便秘,但摄入食物成分的不同,各人饮食排便的习惯不同,间隔时间差异是很大的,有人2~3天排一次,有的人4~5天排一次,只要排出通畅,无痛苦,就不能视为便秘,当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不尽感或不适感,腹满坠胀,头昏、乏力、失眠多梦等痛苦症状时,才能称为便秘,排便有上述痛苦症状,即使每日一次或数次也列为便秘。
六、便秘:①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
②排便困难常伴有肛门坠胀或排便不净感等。
③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3次,也称为便秘。
七、中医认为便秘为饮食入胃,经过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吸收其精微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成为粪便,此过程约需要1-2天,乃常度也。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一、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则1 .中医治疗讲究治病求本,审证求因为原则正如:“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体现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对治疗便秘一证也应如此。
总体说来治法有三:一为通下法,二为补虚法,三为通补兼施法。
但都是围绕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之法,同时予以“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合理投药,反对滥用攻泻,以致伤气耗津。
《圣剂总录》日:“阴阳之气不平,寒热相胜,或气实塞而不通,或气虚损而遗泄,或燥而结或热而秘,皆阴阳不和之病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外科李红岩2.中药基本方剂辨析(1) 实热便秘①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厚朴12g,枳实15g ,元明粉9g 冲入。
水煎服。
功效:峻下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不通、腹痛拒按、脘腹痞满、烦热口苦、咽干溲赤、热结旁流、舌红苔黄燥起刺、脉弦滑者。
②小承气汤组成:大黄10g 后下,厚朴12g ,枳实12g 。
水煎服。
功效:轻下热结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难下、潮热口苦、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③ 调胃承气汤组成:大黄10g 后下,元明粉10g 冲入,甘草6g 。
水煎服。
功效:缓下清热通便。
主治:胃热肠燥、便秘腹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2)虚寒便秘方药: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g 后下,附子9g ,细辛3g 。
水煎服。
功效:温阳散寒、泻下通便。
主治:阳虚之体,因寒结于里而便秘,见腹痛脘胀、喜温畏寒、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者。
(3) 肠燥便秘①麻仁丸( 脾约麻仁丸) 组成:麻子仁、大黄各500g ,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各250g 。
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 次,1-2 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行气泻热。
主治:胃热肠燥、津液亏虚、便于难行,口苦咽干、腹胀心烦、舌红苔薄少津、脉细弦者。
②五仁丸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陈皮,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次,1-2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生津滑肠。
便秘的辨证论治
便秘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粪质干结,排出艰难,舌淡苔白滑,多属寒;粪质干燥坚硬,便下困难,肛门灼热,舌苔黄燥或垢腻,则属热;年高体弱,久病新产,粪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或大便于结,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多属虚;年轻气盛,腹胀腹痛,嗳气频作,面赤口臭,舌苔厚,多属实。
二、治疗原则根据便秘实证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虚证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的基本病机,其治疗当分虚实而治,原则是实证以祛邪为主,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标本兼治,邪去便通;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标本兼治,正盛便通。
六腑以通为用,大便干结,解便困难,可用下法,但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型虽可暂用攻下之药,也以缓下为宜,以大便软为度,不得一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属。
三、分证论治实秘1、肠胃积热症状: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此方泻而不峻,润而不腻,有通腑气而行津液之效。
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
本型可用番泻叶3-9g开水泡服,代茶随意饮用。
2、气机郁滞症状:大便于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可加厚朴、香附、柴胡、莱菔子、炙枇杷叶以助理气之功。
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席作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
席作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席作武教授是中国著名的中医专家,擅长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经验丰富。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席作武教授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席作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证经验。
一、辨证施治席作武教授指出,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医理论中,功能性便秘多属于脾胃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病机。
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席作武教授会根据其具体病情特点进行辨证施治,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药调理席作武教授认为,中药调理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中非常重要。
他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方剂。
这些中药方剂能够帮助患者调整脾胃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改善便秘情况。
三、针灸治疗除了中药调理外,席作武教授还会采用针灸治疗来帮助功能性便秘患者。
他认为,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在针灸治疗中,席作武教授常常会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目的。
四、饮食调理五、生活方式调整席作武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活方式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会建议患者适量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他也会指导患者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减轻脾胃负担,促进健康。
六、心理疏导席作武教授指出,部分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病因和发展与心理因素有关。
心理疏导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中也非常重要。
他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他还会介绍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如瑜伽、冥想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压力,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席作武教授的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而著称,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他的临证经验对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广大中医医生在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大便干燥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沟穴
3.单方验方:
双术汤(xx验方)
处方:
白术、苍术各30克,枳壳10克,肉苁蓉20克。水煎服。
血虚秘【证见】大便干结,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方药】
1.主方润肠丸(xx《xx尊生书》)
处方:
当归12克,生地黄20克,火麻仁30克,肉苁蓉18克,何首乌20克,桃仁、枳壳各10克。水煎服。
便秘治疗的辨证论治
热秘【证见】大便干结,腹部胀满,面红身热,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实。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
1.主方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
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30、白芯番薯200克(切细),煎水,加适量片糖服用。
(5)黄芪笋鱼汤:
黄芪10~20xx、党参15~
30、黑芝麻12~24克(布裹)、玉竹15~30克、陈皮
5、笋壳鱼100~150克,煲汤。适用鱼气虚便燥,津液不足之便秘。
(7)将橘皮洗净:
切细丝,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每次1汤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经常喝点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食疗方法
1.桂花糖10克,荸荠500克,枣泥馅150克,加面粉、淀粉、白糖各适量,制成饼状,入花生油中炸成金黄色食用。适用于轻度便秘。
便秘之辨证论治
便秘之辨证论治1 病因病机1.1 气血不足:因年老体虚,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精液枯竭。
大肠失去濡润,而形成便秘。
1.2 秘阳虚寒凝: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凝滞肠胃,致阳气不运,津液不行,肠道传导无力,形成便秘。
1.3 阴液不足:老年体弱或长期有病,或服用泄下药物过多,导致津液大伤,肠道干枯大便燥结难下。
1.4 气机郁滞:老年之人,多忧善思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致便秘。
1.5 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尽,耗伤津液,使肠道失于濡润而致便秘。
2 治疗2.1 药物治疗:便秘临床上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
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1)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麻仁丸。
本方重在泄热润肠,取其通便而不伤正。
方中大黄、麻仁泄热润肠通便为主药;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枳实、厚朴行气除满,用白蜜为丸,意在缓下。
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之类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症见易怒目赤等,可另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
如燥热不甚,除便秘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或治疗后便虽通而不爽者,可服青麟丸以清腑缓下,以免再秘。
(2)气秘: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方药:六磨汤。
本方重在调肝理脾,通便导滞。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三药气味辛通,能如肝脾以解郁调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若气郁日久化火,症见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者,可加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
(3)虚秘:①气虚: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虚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
本方重在益气润下。
方中黄芪为补益脾、肺之要药;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
便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便秘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解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症状。
主要因饮食不当、思虑少动、素体阳盛及病后体虚所致。
病机总属肠腑传导失常。
病在大肠,与脾胃肝肾相关。
本症可见于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神经官能症及药物所致的便秘。
【诊断】1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坚硬,便下困难,或排出无力,出而不畅。
2 .常兼有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臭、肛裂、痔疮、排便带血以及汗出气短、头晕心悸等症。
3 .发病常与外感寒热、饮食、情志、脏腑失调、坐卧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起病缓慢,多表现为慢性病变过程。
4 .应除外其他内科疾病中所出现的便秘症状。
5 .纤维结肠镜等有关检查,常有助于部分便秘的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症有虚实之分。
因肠胃积热、气机郁滞者属实,因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者属虚。
邪实者,治以清热泻火、理气导滞、温里散寒为主;属虚者,治当益气温阳、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1肠胃积热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举例:麻子仁丸加减。
火麻仁、枳实、制大黄、槟榔、郁李仁、瓜萎仁、玄参各IOgo加减: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各10g。
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龙胆草6g、桅子10g,或用当归芦荟丸(包煎)6go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每次6g,每日2次。
2 .气机郁滞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暧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举例:六磨汤加减。
沉香3g,枳实、槟榔各IOg,制大黄6g,川楝子、乌药、香附、厚朴各10g。
加减: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苓、桅子各10g,龙胆草5g。
若气逆呕吐者,加制半夏10g,旋覆花(包煎)6g,代赭石(先煎)30go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10g,柴胡、合欢皮各6g。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一、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则1.中医治疗讲究治病求本,审证求因为原则正如:“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体现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对治疗便秘一证也应如此。
总体说来治法有三:一为通下法,二为补虚法,三为通补兼施法。
但都是围绕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之法,同时予以“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合理投药,反对滥用攻泻,以致伤气耗津。
《圣剂总录》日:“阴阳之气不平,寒热相胜,或气实塞而不通,或气虚损而遗泄,或燥而结或热而秘,皆阴阳不和之病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外科李红岩2.中药基本方剂辨析(1)实热便秘①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厚朴12g,枳实15g,元明粉9g冲入。
水煎服。
功效:峻下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不通、腹痛拒按、脘腹痞满、烦热口苦、咽干溲赤、热结旁流、舌红苔黄燥起刺、脉弦滑者。
②小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厚朴12g,枳实12g。
水煎服。
功效:轻下热结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难下、潮热口苦、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③调胃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元明粉10g冲入,甘草6g。
水煎服。
功效:缓下清热通便。
主治:胃热肠燥、便秘腹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2)虚寒便秘方药: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g后下,附子9g,细辛3g。
水煎服。
功效:温阳散寒、泻下通便。
主治:阳虚之体,因寒结于里而便秘,见腹痛脘胀、喜温畏寒、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者。
(3)肠燥便秘①麻仁丸(脾约麻仁丸) 组成:麻子仁、大黄各500g,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各250g。
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次,1-2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行气泻热。
主治:胃热肠燥、津液亏虚、便于难行,口苦咽干、腹胀心烦、舌红苔薄少津、脉细弦者。
②五仁丸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陈皮,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次,1-2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生津滑肠。
主治:津亏液少,肠燥便结、排便艰难、食少纳呆、口干咽燥、舌淡苔薄津少、脉细者。
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性便秘
【 摘 要】 便秘是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 , 病位在大肠, 但是 与肝、 脾 胃、 肺、 肾关系密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气血虚、 肾虚是引起
便秘 , 临床 中, 在 发现 由于肝郁 气滞 、 湿滞大肠等引起便秘 比较 多见。治疗老年性便 秘 必
p o l ,w y d a u h c n l so s:vtle e g d b o d d f in y, n i ce c e pe e ma r w s c o cu i n i n r y a lo e ce c r a d f in y心 t e ma n c u e o n l o s p t n.T ema a n i e l i h i a s fs i c n t a o e e i i h 。
须针 对不 同的致病原因 , 分别采 用不 同的治疗 方法。在进行 药物治疗的 同时 , 必要的功能锻炼 , 合理的饮 食等也很重要 。
【 关键词 】 老年性便秘
中医治疗
Tr a m e to e ie Co si a in y De e m i to fTr a m e s d e t n fS n l n tp to b t r na i n o e t ntBa e
i a h g n ss Ob a n d Th o g fe e ta in o y p o sa d S g s n P t o e ei t i e r u h Di r n i to fS m t m n i n
Xl oNG ik — Y u M n o
维普资讯
■ 学 新医 导刊
2年 第 第 NMai 0 4 7 4 ee c 0 月 卷 期 —dS e 8 w ic c e —ln —
熊 明友
席作武教授辨治便秘经验介绍
•1238•光明中医2021 年 4 月第36 卷第8 期CJGMCM April 2021. Vol 36. 8“方证相对,应用原方”。
宋代林亿等在《金匮要略方论•序》中说:“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这就是说,只要患者的病情与仲景书所述的某个经方所治证候相符合,原方应用,无不神效。
方证相对,方证对者,即用原方(包括原方之用药、剂量、炮制 法、煎服法等),这是历代名医用好经方的境界之一。
本文案1患者,为主症“虚烦不得眠”,但凡主症为“虚 劳虚烦不得眠”,辨证为心肝血虚,虚热内扰之而失眠,故用酸枣仁汤原方治疗而取效。
其次是“随证加减,活用经方”。
仲景书诸方的学习有一个好的捷径,就是掌握治疗各类病证的主方及其加减变化规律。
例 如,治疗太阳病表虚证的主方桂枝汤,其加减变通规律,可归纳为4大类:一是桂枝汤变量方;二是桂枝汤加味方;三是桂枝汤加减方;四是桂枝汤与其他方合用方。
由上可知,经方加减之法,或药量之加减,或药物之加减,或两者兼而有之。
主证不变则主方主药不变,可随兼证不同,适当加减治之。
随证加减,活用经方,此乃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大经大法,亦是历代名医用好经方的境界之一。
第二个验案即师法经方酸枣仁汤,随证加减治之而取效。
参考文献[1]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473,850.[2]张典,袁秉祥,孙红.酸枣仁总皂甙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1〉:59名0.[3]徐福平,杨洋,王凯,等.(景岳全书 > 不寐学术思想及其方药特色探讨[了].西部中医药,2017,30(5):4143.[4]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侯如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36-137.[5]王守勇,谢鸣,王欣.酸枣仁汤组分与抗焦虑效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3):104-108.[6]吕志杰.海南医论医案选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67.(本文校对:陈琪收稿日期:2020 -08 -06)席作武教授辨治便秘经验介绍#梁伟涛1牛明了2A摘要:目的总结席作武教授临床治疗便秘的经验。
中医便秘ppt课件
避免情绪波动,缓解压力,减轻焦虑。
多交流
与亲朋好友多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减轻便秘症状。
康复训练
按摩腹部
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
练习气功
气功练习有助于调节呼吸、增强内脏器官功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病因病机
饮食不当
饮食不足
长期摄入食物过少,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形成便 秘。
饮食不均衡
摄入膳食纤维、水分等不足,导致肠道干燥,排 便困难。
饮食过多
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引 起便秘。
情志失调
抑郁寡欢
情绪低落,气机郁结,导致肠 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忧思过度
过度思考问题,导致肠道气机 阻滞,形成便秘。
操作方法
采用摩法、揉法、推法等 手法,配合点穴刺激,作 用于腹部和相关穴位。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需由专业人员操 作,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皮 肤损伤。
拔罐治疗
作用机制
拔罐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刺激 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
操作方法
选取大肠俞、气海、关元等穴位 进行拔罐,注意控制负压吸引时 间和力度。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拔罐后需注意局部保暖和护理。
艾灸治疗
作用机制
艾灸通过温热作用刺激相关穴位,温通肠道气血,缓解便秘症状 。
操作方法
选取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位进行艾灸,可采用直接灸、隔姜 灸等方法。
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注意控制艾灸温度和时间,避 免烫伤。
05
预防调护
饮食调护
多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 少2000毫升。
讲义之中医内科学--便秘精编版
中医内科学——便秘细目一:概述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1.便秘的概念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便秘的源流《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
《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
”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
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篇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
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便秘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
外因:感受外邪。
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
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
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
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
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
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
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便秘的诊断要点1.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心悸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
中药便秘通便方
中药便秘通便方中药便秘通便方---辨证论治---赵军医生推荐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心病科赵军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心病科赵军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健康街)1润肠法该法为颜正华教授常用之法,临证常选用决明子、何首乌、瓜蒌仁、黑芝麻、火麻仁、肉苁蓉、当归、蜂蜜、郁李仁等。
颜正华教授认为,临证治便秘不能惟以克伐为用,应以调节脏腑功能、调动机体内在因素为要,故喜用药力平和之品。
对病情不急迫之便秘,选用以上药物为主治疗,每收良效,对其他疾病兼见大便不通者,亦常以本法辅助。
其中,黑芝麻、肉苁蓉、当归、蜂蜜均为补益精血之品,温润多汁,用之通中有补,攻邪不伤正,适用于津血不足者;若兼有热象者,首选决明子、瓜蒌仁、何首乌等寒凉之品;气滞明显者,常配伍枳壳、枳实、槟榔等行气之品,以增强通腑之效。
气滞轻者用枳壳,甚者用枳实,再甚则用槟榔。
润肠药虽药力和缓,但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合理,可收桴鼓之效,且安全性好,剂量易掌握,调理慢性习惯性便秘尤为稳妥。
2健运法中气不足肠道推动无力,或年老体弱,气血虚衰而大便难下者,颜正华教授常重用一味生白术,以补益中州,健脾运肠。
此类患者大便不甚干硬,惟排便困难,虚坐努责,用一般通便药难以奏效,必须以补为通,使脾胃得健,升降复常,肠腑乃通。
白术通便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原文载:“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俞嘉言认为,白术能“滋大便之干”。
汪苓友认为:“白术为脾家主药……燥湿以之,滋液亦以之。
”颜正华教授临证常用魏龙骧白术通便方(白术、生地黄、升麻)加减,每获良效。
伴燥结者合用大黄、芒硝;阳气虚衰者去生地黄,加肉苁蓉、当归、黄芪等;阴液不足者重用生地黄,并伍以瓜蒌仁、麦冬;年老体弱者加肉苁蓉、当归等补益精血。
白术用量一般从15g 开始,也可视病情用30~60g,以大便通畅不溏为度;若大便偏稀者,易生白术为炒白术,以增强健脾化湿之功。
3攻下法阳明腑实肠道燥结之便秘,临床表现为“痞、满、燥、实”,古今医家皆用大黄、芒硝之类峻下热结。
中医关于便秘的辨证论治
中医关于便秘的辨证论治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间隔时间不长,但粪质于结,排出艰难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
损伤较重,常可出现便秘。
脊柱损伤者,便秘尤其多见。
(一)病因病机1.瘀血蓄结胸、腹、脊柱、骨盆等损伤,瘀血蓄积腹中,由于血瘀气滞,肠道传导功能失常,而致便秘。
2.血虚肠燥伤后失血过多或亡血,或伤久阴液耗损,血虚肠燥,而致便秘。
3.热盛津枯伤后反复发热,出汗,津液干枯,而致便秘。
4.气虚失运损伤后期,气血大衰,中气不足,脾胃运化无权,肠道传导功能衰退,致成便秘。
(二)辨证论治1.瘀血蓄结胸、腹、脊柱等损伤,伤后腹满腹胀、腹中坚实、疼痛拒按、按之痛甚,舌质红、苔黄厚而腻。
治宜攻下逐瘀,伤在脊柱、胸部,用鸡鸣散;伤在骨盆、腹部,用桃仁承气汤;伤在四肢,用当归导滞汤。
还可用番泻叶3~6 g泡饮,有良好的泻下作用。
若腹中虚寒停聚瘀血,用大黄等药,其血不下,反加腹膈胀满,喘促短气者,此因寒药凝滞不行,可用肉桂、木香为末,热酒冲服,瘀血自下。
2.血虚肠燥伤后内外出血过多,血虚阴亏,不能滋润大肠,常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色白,唇淡苔薄,脉沉细弱等表现。
治宜养血润燥,用润肠丸或五仁丸。
3.热盛津枯伤后常多发热,热烁津耗,阴液亏损;或因伤后卫气不固,自汗盗汗,汗出过多,亦伤津液。
常有口渴唇燥,舌苔黄燥,脉洪或滑数等症。
治宜清热润肠,用增液承气汤。
4.气虚失运久病气虚,或损伤后期,正气虚衰,中气不足,脾胃运化无权,表现为食欲不佳、胃纳甚少、精神倦怠、多卧少动,大便并不干结、便意甚弱、排便努挣乏力,甚至汗出短气、面色白,苔白质淡,脉细而弱。
治宜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加麻仁、白蜜、郁李仁等。
亦可用推拿疗法,在腹部由上向下按推,反复进行。
能促进肠道运行,增进脾胃运化。
便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21
1.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 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 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 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 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 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 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药,拒绝忍便。 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有规律的运动。
41
二、药物治疗(各证的主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
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
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 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 法,使正盛便通。
41
一、一般治疗 ①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水分的摄入量,
每日1.5-1.8L水,多食蔬菜水果。 ②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作息有规律。 ③加强肠道管理: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滥用泻
目 录
1
便秘的概念与源流
2
1
3
诊断和类证鉴别
4
辨证论治
5
总结
21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由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和水分不足,或以低残渣
的高精饮食为主,减少了对肠道的刺激,从而不能刺 激直肠、结肠的反射性蠕动,因而使食物残渣在肠道 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其中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 而难以排出。在治疗时需禁食数日、慢性消化道疾患 致食欲不振而进食过少、老年人因消化机能下降而食 量下降、为保持体型、减肥而过度节食等。
41
(三)、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痛,手足
中医内科学--便秘
3 病位:大肠。
第 3章
诊断与病证鉴别
诊断与病证鉴别
诊断依据
1.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质多干硬。起病缓慢,多属慢性病变过程。 2.常伴有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肛裂、出血、痔疮,以及汗出,气短乏 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3.发病常与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坐卧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4.纤维结肠镜等有关检查,常有助于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 4章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养正为先
a:实证,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
温散、理气之法,辅以导滞之品,邪去便通;
b:虚证以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
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用甘温润肠之药,标
意
本兼治,正盛便通。
点
c:六腑以通为用,大便干结,解便困难,可用下法
注
治法:温阳润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 点
方药:济川煎。
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
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应注意饮食调节,便干量少者,适当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水 果、避免辛辣燥火之食。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 。应保持心情舒畅,戒忧思恼怒。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但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型
虽可暂用攻下之药,也以缓下为宜,以大便软为度
,不得一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
属。
11
辨证论治
实秘证:热秘证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
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肛肠病是指直肠和肛门附近的疾病,包括痔疮、肛裂、肛门瘙痒、肛门脱垂等多种疾病。
肛肠病手术后常常伴随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肛肠病术后便秘的发生与机体的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在治疗上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下面我们将针对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中医辨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后便秘的中医辨证分析1.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术后便秘表现为大便秘结、干燥、排便不畅,甚至伴有便血症状。
舌质紫暗、舌苔黄腻或薄腻,脉象沉细或沉弦。
2. 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术后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燥、形如羊粪,排便不畅,甚至伴有腹泻交替发作。
患者常感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沉迟。
以上三种类型的术后便秘,中医认为由于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大便干燥、排便不畅,需要中医辨证施治。
二、中医辨治方案1. 气滞血瘀型的治疗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可采用活血化瘀、理气通便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的药物,以及枳壳、木香、厚朴等理气通便的药物,配方如逍遥散加减、大黄陈皮汤等。
2. 脾肾阳虚型的治疗脾肾阳虚型的患者需补益脾肾、温阳通便。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肉桂、补骨脂等补益脾肾、温阳的药物,配方如四君子汤加减、理中丸等。
在治疗时,中医还强调患者的调摄饮食,避免食用易导致便秘的食物,如辣椒、生冷、油腻等,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等,保持大便通畅。
三、治疗要点在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术后便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个体化治疗不同类型的术后便秘需要针对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不宜一概而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 术后康复术后便秘的治疗不是简单的吃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包括缓步行走、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
3. 预防复发在治疗术后便秘的也需要注意预防复发,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调理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便秘是指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困难的症状。
中医认为,便秘的产生与
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肝郁气滞等有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辨
证论治方法。
辨证:
1.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脘腹胀满、口干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调理脾胃功能,增加水分摄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
2.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色黑、形状细长、口苦口干、
胸胁胀痛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使用一些调气活
血的中药,如柴胡、川楝子等。
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
和蔬菜。
3.肾阳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不畅、腰膝酸软、五心烦
热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补肾壮阳,可使用一些温补肾阳的中药,如菟丝子、山茱萸等。
论治:
1.茵陈蒿汤:茵陈、蒿子、枳壳各等分,加入适量水煎煮成汤后饮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2.丹参麻黄丸:丹参、麻黄、桂枝、防风、芍药等草药研磨成粉末,
配制成丸剂。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便秘。
3.菟丝子膏:菟丝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和水煮熬成糊状。
适
用于肾阳虚弱型便秘。
4.艾灸:将艾叶燃烧后,用灰烬熏烤脐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5.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内的气血运行。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天枢等。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便秘。
6.推拿按摩: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肠动力和消化液分泌。
适用于脾
胃虚弱型便秘。
尽管上述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在使
用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中医医生的指导。
此外,饮食上的
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应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高纤维食物、水果和蔬菜,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