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2课时 学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案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标解读考向】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必备知识重点突破】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4.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是什么?6.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整合网络构建】【易错剖析盲点清零】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

2.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本身。

4.文化具有主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5.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7.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8.中华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真题探究规律】1. 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

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共识,也成为各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切实行动。

从“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角度,说明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的理由。

2.民俗是社会群体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历经代代传承而生生不息。

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

根植于乡土的民俗文化已经深深嵌入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出助力现代乡村治理的独特功能。

在传统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聚居的瑶族群众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加之依山而建的木质结构居所,极易发生火灾。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息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提供中国智慧) 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
中华文化的 形成、发展 第 (传统、当代)
中华民族创造的 铸了中华文化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核心思想理念
框 中华优秀传统文 2.中华传统美德
化的主要内容 正
中华优秀传统 2.有凝聚力和连续性
文化的特点
3.是文化软实力
华 传 统 文 化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作用
1.筑牢共同体意识 2.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怎样正确对待 1.取…、去…,批判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2023~2024学年)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2023~2024学年)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及解读】课程标准: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解读:通过学习文化的含义,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明确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与文明作出区分,知道文化载体的含义;结合文化发展进步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等的影响,阐明文化的功能。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的第二框题。

本框题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两目,第一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的特点:第二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的当代价值,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能够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辩证看待传统文化,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教学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果由你们来介绍,你们会向外国朋友介绍哪些中华文化呢?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文明的薪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为中华儿女留下熠熠生辉的文化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

十八大以来,无论在国内考察还是国外出访,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每一次演讲中都饱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

归纳总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内涵
指的是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 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 华与糟粕。
指的是在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 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 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 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 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侧重 点
侧重于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正 确对待传统文化,改造传统文 化,古为今用的过程。
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文化发展和创 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 过程。
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 系 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P98阅读与思考:
有观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 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价值。经济上,见利思义,民生 为本,损有余而补不足;政治上,为政以德,民为邦本,任人唯贤,天下 为公;文化上,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因俗而治;等等。在当代,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主张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 积极意义。
讲仁自爱强、不重息民本、 敬业乐群
守诚扶信危、济崇困正义、 见义勇为
尚和孝合老、爱求亲大同
讲促仁进爱社、会重和民谐本、、 守鼓诚励信人、们崇向正上义、 向善 尚和合、求大同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1、阐释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懂得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明确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政治认同,建设文化强国。

3、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培养科学精神,运用辩证思维看待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主动担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科学精神:通过对传统文化特点和当代价值的分析,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3、公共参与:在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小组合作搜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制作PPT2、课前播放MV:《礼仪之邦》二、导入新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创造了浩若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味其时代价值。

三、课堂探究:总议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议题一:穿越历史,寻找文化之根环节一:播放视频:《中华文明》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学生活动:结合视频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总结: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②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总议题: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分议题:1、中华文化如何形成?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正确面对中华传统文化。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2.科学精神:能够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原则,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公共参与: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教学难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议题式教学教学流程:导入:中医抗役佑我华夏千百年环节二:讲授新课镜头一,通过讲述中医佑我华夏千百年历史,并结合中医在今年抗击新冠状病毒中的突出贡献,引导学生进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在了解中医智慧对我们抗役的启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下列任务:针对秋冬季,呼吸疾病高发阶段,古人给我们哪些应对的智慧启迪。

组内商议,小组代表展示议学成果。

(时间2分钟)师生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汲取古人的智慧,更好的打好今年秋冬抗役战争活动二:在初步学习眼睛保健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穴位按摩,完成下列任务: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他领域的辉煌成就首先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一:阐述核心思想理念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上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22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22张)
丰富和发展 如何弘扬和培育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核心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
1.文化内涵 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 识形态的内容。
三、考点精析 讲练结合
【典例训练2】2021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 祀坑”,现已出土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
C 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 ①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②彰显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成就 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文化的 产生
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与自然有联系,但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的 特点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 项重要内容。 ⑤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 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中 华 中 华 优 秀 功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议题,探讨传统文化、外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来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
传 统 的 主 要 内 中华民族精神等是考查的重点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思想政治年级高二学期秋季课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科书书名:人教2017课标版(统编)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2.本单元紧紧围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展开,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国外文化有益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本课共三框,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基础理论认识、科学进行文化辨析评价,从而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4.本框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资料,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通过交流思考,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认同中华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3.通过合作探究,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原则,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华传统文化作出理性评价,培养科学精神。

4.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本框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模块4“哲学与文化”的内容要求“3.1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点,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环节三:思辨·传统文化【情境】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

它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7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7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业

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思想道德素质 C.科学文化水平D.思想政治素质2.在课堂上,同学们对文明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下面观点正确的是()A.文明、文化都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B.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C.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明是文化的结晶 D.文明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是进步的3.漳州市委文明办在全市开展“筷”见文明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使用公筷公勺公益广告,以直观明了的方式传播文明就餐新风尚,让“公筷意识”深人人心,进一步提升文明餐桌建设水平,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这表明()A.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B.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C.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D.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功能4.为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

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C.古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集中表达 D.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5.闽南锦歌是闽台海峡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是闽南人在台湾播种同根文化的历史见证。

从某种意义来说,闽南锦歌是他们的“土歌”。

多少海外闽南侨胞就是带着“土歌”回乡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唱着浓醇似酒的乡音,使他们久久不忍离去。

闽南锦歌久悬千匈而不坠,远播中国台湾而辉煌的原因是()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③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趋同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是()A.核心思想理念 B.中华传统美德 C.中华人文精神D.中华先进科技7.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它不仅孕育了中华儿女,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数不尽的财富。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基于分层目标导向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第2课时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展开阐述,《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的第二课时,在学习文化本质与功能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探究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为后续文化部分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本课时内容多但较简单,开展教学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家国情怀与理论学习并重,哲学与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选取立足中国、继承传统、着眼特色并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引导学生立足当代中国,发现与探寻文化实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能够通过搜集资料对比、归纳总结、归因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现象作出基本评价和理解。

但是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教师通过情境材料的选取,知识的建构,问题的启发,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度学习。

教学设计主要用新鲜有力度的现实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而激活学生情感与价值共鸣。

本课时以“浙江原创舞蹈节目《碇步桥》登上央视兔年春晚舞台”为背景,以“浙江泰顺碇步桥火了,并非偶然”为主线,探寻“碇步桥火出圈”的文化实质,感受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韵味,体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感悟历史文明的延续,进而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教学目标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主动参与文化创新。

本课时教学确定如下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碇步桥火出圈”的文化实质,认同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定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传统文化,领 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主要
会对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及特点;
传统文化进行 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 2.正确认识中华
创造性转化、 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的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 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 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 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历史悠久,意蕴深远 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 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口你治,还狐勿能臭回列:顾“举。腋出如下在此胡三中臭次。华效鸡传。子统“两文两枚化个,鸡中煮蛋熟还煮去有熟壳哪去热些壳夹糟,,夹粕待在冷文胳,化肢弃?窝之,三跑叉至路一 三为岔什路么口这,些扔糟掉粕,然文后化往仍回延跑续,至记住今,? 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 治我愈们狐应臭该!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可见( )
①岳麓书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岳麓书院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辩证看待传统文化,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教学难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课前预习——知识填充】【易错点】1.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总和。

纠正:。

2.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纠正:。

3.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用的文化。

纠正:。

4.中华传统文化包含许多文化糟粕,我们要发展全新的文化,与之彻底决裂。

纠正:。

5.中华文化就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

纠正:。

自学指导和预习自测【课前先学任务】阅读90-93完成以下知识,填写(勾画)关键词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形成发展:2.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特点:1影响:4.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原因:表现:正确态度:【框架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国家发展:民族团结:提供借鉴:国际关系:自测1. 2021年中秋晚会在“月城”四川西昌举办。

今年的中秋晚会,设置了《月到中秋》《月之故乡》《月圆梦圆》三个篇章,最突出的是部分节目展现了航空航天、奥运会和即将到来的冬运会等时事热点,融思念团圆和家国情怀于一体,传统文化与时事热点并重。

晚会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为观众呈现出一台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时尚冲击力的晚会。

由此可见,中秋晚会的成功()①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体制机制的创新②表明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紧跟时代步伐③在于正确处理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④彰显了科技创新为观众带来巨大的视听震撼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劳动的赞美与讴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在文化传承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科学精神: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公共参与: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研究和应用传统文化。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学习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课前预习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_______。

(2)要以培养担当_______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_______的中国梦。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1)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 )。

(2)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 )。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的人民。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_______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

(3)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_______、伟大团结精神、伟大_______。

6.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_________”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___________。

四自我检测
1.春节期间,杭州大运河畔的桥西历史街区出现了一个外观喜庆的“门锁亭”,路人只要走进“门锁亭”就能录制一段新春祝福发送给家人或朋友。

这不仪能给亲友一个温暖的惊喜,也给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浓浓的新年仪式感。

可见,“门锁亭”()
①能最大限度超越时空局限,创新年俗的表达方式
②既保留了年俗的具体内容,又赋予年俗新的特征
③旨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借助现代科技之力,变革了文化资源的传递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壬寅虎年,两岸民众在春节期间热烈互动,通过线上线下贺新春、话亲情、赏花灯、吃汤圆、盼团圆,在网络视频上频频“刷屏”,将“穿越海峡的新春祝福”推向高潮。

可见()
①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上述课程内容()
A.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
B.有利于实现体育活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C.需全面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实现了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4.近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这5项成果,展现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不同阶段新石器文化起源、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这些考古成果()
A.展示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
B.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C.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这启示我们()
①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②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③传统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立足于传统文化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何以中国”特展上,130余件精美文物精彩亮相。

古滇国青铜器牛虎铜案受中原青铜技术影响,又融入当地艺术风格,其生动性与中原大多数青铜器的规范性形成鲜明反差;辽代鹿衔草纹濫金银马饰在表现游牧民族艺术风格的同时,继承并发扬了中原地区传统图案特色。

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中,既相互借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冬至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节日,民间有“久不大如年”的说法。

在食俗上,北方冬至喜食水饺,而卧南方地区,则是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传统文化保留基本内涵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
①全盘吸收各种外来文化
②抛弃传统文化,另辟新路
③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传统村寨泼水、人象狂欢泼水、电音泼水……今年云南的泼水节在“云”上开泼!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达“云”现场,也可以通过弹幕刷出“水滴”在线“云”过节。

“云上过节”以不同的视角和形式展示了传统节日的魅力。

“云过泼水节”体现了()
①传统节日要符合年轻人需求
②文化创新能赋予文化新的活力
③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文化表现形式要坚持与时俱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

这表明()
A.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B.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C.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传统文化是财富,要全面承袭
11.“嫦娥五号”携月壤归来,这一活动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 ) 12.“民族虚无主义”的实质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 )
13.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被称为“历史虚无主义”。

( )
14.京剧的发展积淀了数千年底蕴、吸收其他艺术门类所长,折射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
15.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内容。

( )
三课前预习
1.核心相辅相成精神支柱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大任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1)民族精神(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精神动力
(2)创造奋斗团结梦想整体风貌精神火炬
5.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支柱奋斗精神梦想精神6.主心骨优良传统思想文化
四自我检测
1.C2.B3.B4.C5.A6.A7.D8.D9.C10.B11.错误12.错误13.错误14.正确15.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