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国时期青铜器水陆攻战纹饰的研究
试论东周图像纹青铜器的特征与背景——以水陆攻战纹铜器为例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图像纹青铜器是指使用铸造或刻画的方法在器表装饰叙事性图案的青铜器。
这类青铜器出现在春秋晚期,常见于战国早中期,战国晚期以后基本消失不见。
“由于学界通常将图像为铸纹、并镶嵌金属或其他材质的铜器称为‘图像纹铜器’;以工具刻鎜图像于器表者,则称为‘刻纹铜器’。
”①文章所称为图像纹铜器者仅指使用铸造技术呈现图案的铜器。
图像纹青铜器以其精湛的做工、丰富的题材在中国青铜艺术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流行时间较为短暂,但这种艺术形式及其构图模式的出现,为秦汉时期各类图像纹装饰图案的繁荣发展开了先河。
其图案主要有水陆攻战纹、采桑纹、竞射纹、燕乐纹、弋射纹、狩猎纹等,每件青铜器多采用不同的纹饰题材进行组合装饰。
其中,水陆攻战纹是这类器物中分布面积最广、所处位置最为核心的中心纹饰。
水陆攻战纹作为东周图像纹青铜器中的一类典型图案,构图精美,人物形象多样,生动地展示了东周时期的战争场面,不仅是美术史、战争史研究的重要题材,而且在考古学研究中也同样极具价值。
水陆攻战纹青铜器目前出土4件,馆藏5件,缴获1件,分别为汲县山彪镇M1出土的一对铜鉴②、成都百花潭M10出土的铜壶③、宣汉罗家坝M33出土的铜豆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件铜壶⑤、侯马公安缴获的1件铜方壶⑥、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铜壶⑦、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铜壶⑧。
关于这类纹饰的解读,学者对其论述较丰,如刘弘、李克能两位先生在郭宝钧先生的基础上根据图像上的发式将其厘定为三晋、荆楚和吴⑨;江玉祥先生则认为罗家坝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豆是战国巴族工匠的本地产品⑩;钮珊珊、袁书洪、龙志强先生进一步对罗家坝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豆的年代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该铜豆同样是反映巴文化地区社会风貌的器物k;朱军献先生从美术学的角度对水陆攻战纹的艺术形式及其反映的社会风貌进行了探讨l。
以上几位学者多认为这类纹饰为反映该青铜器出土地点所发生的战争场景,并将其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作为对应。
浅谈战国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纹样
中国工艺美术史——浅谈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纹样班级:100771学号:10077120姓名:张丽萍指导老师:张新沂浅谈战国时期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内容摘要:由春秋而战国,是根据各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与对峙的政治形势而定的,在经济文化方面却是自然地延续着、战国早中期的青铜器实物表明,发生于春秋战国中晚期的中国青铜器艺术第二个高峰期在这时推广到了极盛,到了战国晚期则表现出盛到衰的总体趋势。
战国时期,青铜器种类在造型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形式,装饰纹样也因区域和风格受到一定的影响。
关键字:青铜器造型纹饰工艺装饰战国青铜编钟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剧烈变革的时代,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化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此时,商周以来的青铜礼器逐渐衰落,日常生活用器却得到了普遍发展,如铜镜。
铜镜在战国时期,至少在统治阶级中已经普遍使用。
古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战国人使用铜镜的记载,如《战国策·齐策》中“朝服、衣冠窥镜”,《楚辞·九辩》中的“今修饰而窥镜兮”等。
战国铜镜能够取得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第一,铁工具在铜器制造业的使用,为作坊内部更细密的分工、创造新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二,经过商周以来的发展,至战国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已趋于科学和稳定,大大提高了实用效果。
战国铜镜以它规范化的形制、精美的装饰纹饰,标志着中国古代铜镜已经从早期的稚朴走向了成熟。
此外,战国时期有青铜乐器,无论数量上、制造工艺及木架的装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代表就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其用料是铜、锡、铝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除了乐钟装饰精美外,它的青铜装饰附件也是十分华美的,如钟架横梁两端的浮雕、透雕的龙、鸟和花瓣的青铜套,支撑栋梁用的六个佩剑的武士等等。
这样精美的青铜乐器及其附属物,表明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精湛,同时在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这个时期各类青铜器的造型各具特点,在装饰艺术及工艺方面涉及很多门类,就其大类来说,包括图案、书法、绘画、雕塑等,也可以说其工艺集各类艺术之大成。
浅谈对初中历史部编教材中文物类插图的使用与思考——以七上第7课《战国铜壶》组图为例
图1:《战国铜壶》组图
查阅《教师教学用书》,其对铜壶图纹介绍如,“这件铜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图像对称。
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
第一层左边是一幅竞射图,右边是采桑图
汉朝扬雄在《解嘲》中写到:“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无论是宏观渲染,还是微观勾勒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的插图,架设了感知与思维之间的桥梁,显示出课本插图润物细无声、抽象于有形的独特效果。
作为教师,应充分展现图片教学的特殊功能,巧妙释放学生历史思维的“翅膀”。
图2:《青铜圆壶器颈部分的采桑图》
通过网络搜索,我发现《如果国宝会说话》目中的一期介绍的正是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镶嵌红铜的采桑、弋射、饮宴、水陆攻战纹青铜圆壶。
目称其为“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详细的文案解答了我的疑惑。
首先是嵌错法,“嵌错”就是“嵌红铜”,即在铸造好的青铜器表面嵌入红铜材料的丝片,再用错石在青铜器表面错光磨平,从而构成了纹饰图案或文字,是一种制作青铜器的复杂工。
第二,在介绍图纹时,首先详细讲述了第三层的水陆攻战图,“静默的壶身上,能听见厮杀与吼叫。
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功能与艺术价值研究
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功能与艺术价值研究作者:隋孟彦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19期摘要:春秋战国青铜器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其造型风格独特、纹饰内涵丰富、工艺水平精湛,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体现了当时工匠丰富的创作力和想象力,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成果的见证。
研究和阐释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对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价值;研究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9.0031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我国的青铜文化源远流长,自夏商时代开始,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工艺逐渐成熟,青铜器也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文物,在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文明发展的繁荣时期,器形和纹饰都在西周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还具有十分丰富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和铸造业的发达,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从纹饰的类型来看,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主要包括几何纹、动物纹、人物纹、铭文等。
几何纹是我国青铜器诞生以后最为常见的类型,几何纹饰一般以线条为主,呈对称状和规则排列,具有较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给人一种雅致和谐之美。
如镶嵌龙纹铜盏(图1),春秋时期文物,现藏于宜城市博物馆,通高19.8厘米,腹径22厘米。
有盖,盖顶呈弧形,直口,鼓腹,腹部有圆耳,圜底。
从纹饰特点来看,包括绹索纹、云纹、卷云纹等几何类纹饰,使青铜器风格更加精美和华丽,提升了青铜器的审美和艺术韵味。
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动物纹饰又可以细分为真实动物形象和被赋予神话色彩的动物形象,说明春秋时期畜牧业和狩猎不断发展,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被神化的动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图腾象征意义。
常见的动物纹饰包括龙纹、凤纹、蛇纹、龟纹、鸟纹、虎纹、鹿纹、鱼纹、兽面纹等。
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
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本文谈论从出土文物看《诗经》中的军事装备。
首先要谈到什么是军事装备?武王问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太公望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
”⑴太公的意思很简单,战争中的一切军事装备和器材都来自于平时的生活。
他所谓的军事装备则是指广义上的,凡在战争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一切器材都是军事装备。
《诗经•豳风》中有两首诗很能反映这一问题:《破斧》中有云:“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很显然,斧斨在本诗中是一种武器(斨是一种方孔斧)。
但在《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的诗句。
在本诗中斧斨则是当作一种生产工具。
这种现象正好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的军事组织和生产组织合而为一的特点——氏族自卫武装。
包括后来的猛安谋克、八旗制度皆是此类社会现象的产物。
狭义的军事装备是指作用单一、仅用于战争或者主要用于战争(例如弓箭、兵车等)的物资器械,例如矛、戟、戈、殳、刀、剑、钺、矢镞、甲胄、兵车等物资,除用于战争外,其它作用并不是主要的。
本文中所指的军事装备便是指狭义上的军事装备,广义的不作为讨论的对象。
由于青铜兵器在商周时代是当时的国家机器——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了在作战中能取胜,各国不惜用珍贵的青铜曾大量铸造。
从历次的出土中发现了很多,根据它们的具体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攻击性兵器,此类兵器中又可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远射程兵器;另一类是防御性兵器。
一、攻击性装备〈一〉戈: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
古称为勾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
由戈头、柄、柄冒和柄末的(金尊)构成。
如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戈绝大部分只剩戈头了,“戈广二寸,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⑵指出了戈头各部分的比例,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是连接援插入柄的部分,胡是援的下端延长部分,其上有穿。
《诗经•商颂》并没有谈到戈,原因在于《诗经•商颂》篇幅很短,基本没谈到什么武器。
青铜器“水陆攻战纹”研究
Apr ., 201 4 V0 1 . 33 No. 4
第3 3卷 第 4期
青铜器 “ 水 陆 攻战 纹 " 研 究
樊 珂
( 河南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 院, 河南 洛阳 4 7 1 0 2 3 )
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诸 国纷 争,激烈 的社会变动呈现 出空前活跃 的局面 ,反映在美术上就是 以现实生
一
、
前 言
二 、纹样 的产 生及 其 来 源
自春秋 晚期 始 ,出现 了与 以往不 同的倾 向于 写
自古 以来 , 春秋 战 国在历 史 上就 是 一个 特殊 而
辉煌 的时期 。列 国争 雄 ,战乱 纷 争 ,形 成 了 以三 晋 为 中心 的中原 ,以秦 国为 中心 的西方 和 以楚 国为 中 心 的南方 三足 鼎立 的局 面 。各 种 思 想 、文 化 互相 交
中图 分 类 号 : K 8 7 6 . 4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0 0 9— 4 9 7 0 ( 2 0 1 4 ) O 4— 0 1 3 6— 0 3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1 5 作者简介 :樊珂( 1 9 8 2一) ,女 ,河南洛 阳人 ,河南科技 大学艺术 与设计 学院讲 师。
并 繁荣 发展 ?它 作为 一种 现实 场景进 入 画面 并使 其
图案化 又在 什么 时候 ?这些 关 于纹样 表
特定 的宗 教 内涵 , 转 而 广 泛追 求 伦 理 的 、人 性 的审 美情趣 ,这恰恰 反 映 了理 性主 义更 富想 象力 的时代 潮流 和革新 的创 造精 神 。“ 水 陆攻 战” 等现 实纹 样 的 出现 不仅代 表 了这一 时期 纹饰 的新 风 尚 ,而且也 为 汉代 的 画像 石 、画像 砖 艺术 开 了先 河 ,创 作 出 了许
收藏殿堂聊聊战汉时期青铜器上的龙舟竞渡纹
收藏殿堂聊聊战汉时期青铜器上的龙舟竞渡纹人的知识由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构成,直接知识是自己实践得到的,人的寿命短暂,所以直接知识在人的知识结构里所占比例很低。
间接知识是别人告诉你的,主要来源是书本和公共媒体,间接知识在人的知识结构里所占比例很高。
换句话说,人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别人告诉你的,不过其中有不少是以讹传讹的,或不准确或不正确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更正。
说起龙舟,恐怕马上就联想到龙舟起源于纪念屈原的典故吧——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可事实上,根据文物考古的物证,其实龙舟起源的历史以及地域都远远超过了这个“常识”。
历史上,远比屈原的历史要久远,地域上,不仅仅是楚地,吴越、百越、古滇,甚至6000公里以外的古埃及都有“龙舟”和“龙舟文化”。
下面,欣赏几件历史文物上的龙舟竞渡纹吧!战汉时期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中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那个时期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的艺术造形都是那么的鲜活,动感极强,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来形容绝不为过。
这件战国青铜器鱼鹰盖钮温酒樽上的龙舟竞技场面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时代的写真,思维琢磨珍贵的历史记录回味无穷。
这件战国青铜器鱼鹰盖钮温酒樽的上盖装饰着鱼鹰衔着一条肥硕生猛的大鱼,围绕着似乎迎着朝阳跃跃欲飞的水鸟,造形精准生动,典型的古滇青铜器处理手法。
下面再看几件古滇青铜器盖子的艺术造形特点:那么,本文的战国青铜器鱼鹰盖钮温酒樽具体说应该是属于楚地?吴越?百越?古滇?恳请有识之士留言赐教!另外,1976年出土于宁波云龙镇甲村的一座土墩墓出土了一件战国羽人划舟竞渡纹青铜钺,现被宁波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钺,象征杀伐大权,此钺背面光素无纹,正面通体施纹饰。
在边框线内,上方有两条相向的卷尾龙,前肢弯曲,尾向内卷,昂首向上。
下部以边框底线表示狭长的轻舟,四人头戴羽冠,双手持桨奋力划舟,整个画面勾画出一幅竞渡的生动场景。
越人素以擅长水上航行闻名,划舟的越人头戴羽冠,被称之为竞渡纹铜钺。
宁波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羽人划舟纹青铜钺宁波博物馆收藏的战国羽人划舟纹青铜钺拓片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成都百花潭出土)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表现的是小战舰如竞渡般相向对决,船上水手与武士各司其职,该场景或许是激烈进行中的战争场面的纪实,也可能是水军的训练。
青铜器纹饰解析
青铜器纹饰解析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水平达到了巅峰。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样,从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看出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
饕餮纹名称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饕餮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
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
饕餮纹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东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导地位和狞厉色彩,而成为华美的装饰。
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
“夔,神也,如龙一足。
”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
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
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夔龙纹通常指那种长身弓起,头上有角的侧面龙形图像,有的腹下有鳍形足,有的没有。
其变化很多,使用灵活。
有时作饕餮纹两旁填充空白的辅助花纹。
也可单独构成连续排列的装饰带,夔龙纹与圆涡纹相间排列的二方连续图案,被称为火龙纹。
龙纹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
”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鸟纹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
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
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
西周早期起鸟纹大量出现,一直到春秋时期。
商代鸟纹多短尾,西周鸟纹多长尾高冠。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铜鉴上水陆攻战纹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铜鉴上水陆攻战纹图三○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上武士及战具(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图三0 作水陆战役进攻防御种种情形,衣着仅具轮廓,得其大略而已。
但涉及这一历史阶段社会生活,还是可以明白许多问题,可和文献互证,或补充文献所不足。
本图战士兵甲约三式,应用兵器有剑、盾、戈、矛、戟、弓、擂石,还有进行战役中的各种辅助工具,如渡河用的船,攻城用的云梯,节制战士进退的金、鼓,指挥战士迎敌方向的旌、摩无不具备。
古代甲有用犀和野牛皮作成,上涂丹漆彩绘花纹,称“犀兕(sì 古代指犀牛)之甲“。
用鲨鱼皮作的名“水犀甲”(商代即有皮甲殘片出土,上加丹漆彩绘,比《左传》、《国语》、《国策》所叙述还早七八个世纪)。
有用丝绳编组而成的,称“组甲”(《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至于衡山,使鄧廖帥组甲三百以伐吴。
杜预注以为系“漆甲成组文”,似可商讨)。
有用縑帛中夹厚绵衲成的,名“練(练)甲”,文献称“被練之甲”。
战国以来,除彩绘皮甲外,还有用铜铁片联缀而成的,曾有些殘片遗留,惟部位不明确。
近半世纪出土文中,有商代到战国的铜盔(或铁盔),商代的上面多铸成兽面,因此得知,后代“虎头盔”来源已久。
长沙战国楚墓都有皮甲和铁甲发现,作成狭长鱼鳞片或枊叶式重叠缀合而成。
《周礼.考工记》叙古代甲制及制作过程:“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
,合甲五属。
”(即若干不同阶段)。
犀甲寿百年,兕寿三百年。
凡为甲必先为容(依照使用要求先作甲范,然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
以其长为之围。
凡甲,锻不挚则不坚,已敝则桡。
”(前者或指铁甲,后者指皮甲)楚墓出土皮革殘甲及彩绘俑甲士虽不甚完备,却可证制度。
本图中战士有一种衣长不及膝的,因束腰较紧,下脚多开张,照形状看来,穿的或是“练甲”,当时是用厚帛衲成的。
又一种紧裹全身,不易明白名目。
盔帽从图像看来有二种:一种如近代儿童球帽有遮掩檐;另一种头部如顶戴二角,后部加披如曳长鹊尾(文开均同)。
战国青铜器曾描绘'水陆攻占图'?已出土多件(图)
战国青铜器曾描绘'水陆攻占图'已出土多件(图)原标题:战国青铜器曾描绘'水陆攻占图' 已出土多件(图)青铜器战船纹饰墨线图,由上至下:一、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大墓出土的一对战国早期的“嵌错水陆攻战纹铜鉴”,画中有两楼船作战场景。
二、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中学出土战国早期的“嵌错宴乐攻占纹铜壶”,壶身纹饰有四层,第三层为“水陆攻战”。
三、北京“故宫十大重宝”之一战国早期“宴乐渔猎攻占纹青铜壶”,壶身的纹饰有3层,第三层为“水陆攻战”广州南越文王赵昧墓中出土的汉代“羽人船纹铜提筒”。
中国人造船的历史,远比造车的历史要早。
大约7000年前,中国先民已开始了水上活动,所以,船一直是交通工具的经典缩影;甚至,在飞机刚刚出现时,清朝人不知怎么称呼,就叫它“风船”,这种说法至今还保留在中亚地区东干人的语言中。
青铜器上的水军图船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交通工具的角色,也扮演着战争工具的角色。
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明确地记载了水上活动,至周朝已有水战的记录,但舟师和战船的制度不详。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无功而还”。
另载,吴王夫差十一年(公元前485年)“徐承率舟师,将自海入齐。
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这或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海战,地点大约在今天的山东琅琊台附近的黄海海域,是一场近海战斗。
虽然,从战争史的角度讲,春秋是古代战争的宝库,所有战争类型都在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战。
不过,秦汉以前的海战都没有留下图像文献,如海战图。
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古代水军图画,仅存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青铜器的纹饰中。
这些纹饰的表现内容,其装饰性,远远大于纪实性。
所以,无法证明它表现的是哪一场具体的水战或海战。
战国时期描绘“水陆攻占图”一类的青铜器,我国已出土多件,比较典型的大约有4件:一是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大墓出土的一对战国早期的“嵌错水陆攻战纹铜鉴”(嵌错是古代一种金属表面装饰工艺,也称错金银,是用金银或其他金属丝、片嵌入青铜器表面,构成各种纹饰),有两楼船作战场景,战船是桨船,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战士,甲板上为手持弓矢的士兵,下层为桨手,甲板下为面对前方站立的划桨手,船并无帆装,图中有人物292名。
教科书里的博物馆: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
教科书里的博物馆: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华师大七年级上第五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中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的局部图案”(图一),看画面那打得可是相当热闹!图一只见二战船迎面而上,二船上各立有旌旗和羽旌,阵线分明,右船尾部一人正击鼓表示进攻另一方,即所谓鼓噪而进。
船上人多使用适于水战的长兵器,二船头上的人正在进行白刃战,船下有鱼鳖游动,表示船行于水中,双方都有人潜入水中活动。
既然名叫“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那么肯定不会只有水战的场面,宴会场景如何?狩猎和陆战又是怎么样的光景?特别是这壶到底长什么样?图二:故宫博物院网站“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1)这尊“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通高31.6厘米、口径10.9厘米,最大腹径21.5厘米,重3.4公斤。
此器是传世品,失盖,铜壶花纹上原有的镶嵌物已失,不知是何物质。
原出土时间、地点不详,抗战胜利后,王世襄先生几番曲折才从德国商人手中追讨回来。
全壶的画面如下:图三(2)我们可以看到自口下至圈足,被五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1壶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左右分为两组,主要表现采桑、习射活动。
采桑组树上、下共有采桑和运桑者五人,表现妇女在桑树上采摘桑叶。
图四习射组四人在一建筑物下依次较射,前设侯,《小广雅·释器》:“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 ”,侯就是箭靶。
一人主射,一人从射,后有一人扶弓持箭,或为司射。
前有一人跪坐檐下,应是获者,相当于现今打靶时的报靶员。
下层四人,似为列队待命习射的弟子。
这里描绘的应是古时举行射礼时的场景。
图五2第二区位于壶的上腹部,分为两组画面。
左面一组为宴享乐舞的场面,七人在亭榭上敬酒如仪,榭栏下有二圆鼎,二奴仆正从事炊事操作。
下面是乐舞部分,簨簴(音损巨)上悬有钟磬,旁立建鼓和丁宁,图中三人敲钟,一人击磬,一人持二桴(鼓槌)敲打鼓和丁宁,尚有一人持号角状的吹奏乐器在演奏,表现了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介绍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介绍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侈口,溜肩,鼓腹、圈足。
有盖,盖面微拱,有三鸭形钮,并饰有卷云纹、圆圈纹及兽纹。
肩部有对称兽面衔环双耳。
通体用金银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像,画面分四层:第一层,习射和采桑。
第二层,宴乐战舞(四川流行的巴渝舞)和弋射、习射。
第三层,水陆攻战,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
第四层,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
圈足饰菱形纹和四瓣纹。
该壶通体遍布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地反映了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多个生活场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工艺极具特色,颈部的装饰区描绘的是采桑劳动和习射情节,在铜壶身上展现的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技法,开创了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新格局。
能在一件距今两千多年的文物身上得到古代水陆战争、航运的真实信息,它真实生动的反映了旧时地主阶级提倡奖励耕战的进步主张。
由战国《宴乐渔猎攻占铜壶》解读当时社会-精选文档
由战国《宴乐渔猎攻占铜壶》解读当时社会宴乐渔猎攻占铜壶, 又称银嵌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于1965年 2 月26 日由四川省博物馆在清理成都百花潭中学时发现。
此壶小口、长颈、斜肩、深腹、平底、圈足。
肩上有兽面环。
有盖,盖面微拱,上有三鸭形钮。
通高40cm, 口径13.4cm,腹径26.5cm, 足高2cm.盖饰卷云纹、圆圈纹及兽纹,三鸭形鼎立。
盖身以三条带纹分为四层图画, 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 两面的图形对称。
作为一只铜壶, 它只不过是墓中出土的48 件器物之一, 不足为奇。
但由于壶体上镶嵌的图像, 体现了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内涵, 故引起世人的注目。
最早发表对此图像见解的是杜恒先生。
我认为,从宴乐渔猎攻占铜壶的工艺、用途和壶的展开图上的图像纹样, 我们可以初步地分析解读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从壶体上下、以三道凸棱为界,分成四层横向展开的画面,画的内容包括了贵族生活的宴飨、习射和田头采桑、塘边戈射、激烈的攻城和舟战,最下端以一圈狩猎纹和对兽垂叶纹作结。
人物、树木、器用、走兽都是剪影式的,但不影响其表现的生动性。
制作时采用了模印的方法,使画面循环排列、展开。
壶的正背两面画像相同、互相衔接,产生接连不断的印象。
第一、第二层都有习射(或竞射)。
射,《周记》中记载的六艺之一(其他为礼、乐、御、书、数)。
也是贵族重要的礼仪活动,但是在此时的射箭与礼联系紧密, 使射箭具有军事的意义外,还带有浓厚的道德、礼仪色彩。
所以“射礼”,就是把射箭当作种礼节。
“礼”是在人们社会中必须恪守的一项准则, 而在当时,射箭射的准就是讲礼节。
孔子创立私学,射箭就是他教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弓箭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工具,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将少数民族的射箭技术引入到内地,同内地的传统的射箭结合起来,把射箭运动推向一个高潮。
由于射箭在狩猎、防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当时士人必修的一门功课。
大水冲出战国青铜器认识这些花纹你也能捡到宝
大水冲出战国青铜器认识这些花纹你也能捡到宝中国价值连城的镇国之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
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那些文物中的璀璨明珠吧。
由于每个文物都是无价之宝,恐怕排名高低会有争议,故不分先后。
1、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通过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
司母戊鼎2、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3、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唐代。
长196.5厘米,重2390克。
1987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
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这条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为唐懿宗时敕令,杖身银质,其上錾饰花纹并鎏金,不仅是盛唐时期鎏金技艺的精品,更是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堪称世界“锡杖之王”。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这条锡杖的材质非常贵重,并非由锡金属制成,而是由金银打造。
整条锡杖用金2两,用银58两,通体金光闪烁,熠熠生辉。
这条锡杖由杖身、杖首、杖顶三部分组成。
杖身中空,呈圆柱形,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杖首为四股双轮十二环,是佛教界最高权威的象征,属佛祖释迦牟尼。
水陆攻战纹鉴青铜器上的人物造型
水陆攻战纹鉴青铜器上的人物造型
水陆攻战纹鉴青铜器上的人物造型通常是战争中的士兵、将领或战船、战马等军事元素。
士兵和将领的形象通常呈现出具体的动态姿态,如持剑、携弓箭、手持戈、举起战盾等,表现出勇猛威武的风姿。
战船和战马的形
象则体现出古代战争中水陆并进、备战快捷的特点,有利于士兵们掌握战
场上的信息,制定更加有效的作战计划。
此类青铜器的人物造型不仅具有
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展现出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威武,深刻地反映了历史
文化的进程和特色。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河南汲县水陆攻战纹铜鉴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河南汲县水陆攻战纹铜鉴
军事题材美术作品也同时被囊括其中,只是军事美术题材由于受不同历史时期阶级意识的左右,与纯粹意义上的绘画艺术有所不同。
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秦汉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化精神得以基本形成,直至明清,在漫长封建社会中的军事题材因受制于封建统治阶级美学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调,较少甚至不允许表现真实、残酷、血腥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
秦始皇陵兵马俑
位于云南勐省的《沧源岩画舞蹈牧放战争图》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军事题材作品,此岩画大约制于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崖壁朱绘,全图包括3个内容,最下部为战争图,20余人交错而列,中心是持弩而射的战士,弩前有倒地死者,持弩战士身后有一符号,或认为是一种路标,或说明战争因越过边界而战,此画构图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战争场面纷乱繁杂,描写得十分得当。
在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水陆攻战纹铜壶,四川成都出土的攻战乐舞采桑纹铜壶上的攻战纹饰,是上古初步具有完整形态的军事题材美术作品,装饰性较强的程式化任务群像造型与富有节奏韵律的图像表现是此类作品的基本艺术语言。
西汉霍去病墓石雕
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坐俑
秦汉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是中国古代与军事密切相关且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早期雕塑作品。
此外,北宋时期的《免胄图》亦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一幅重要的军事题材绘画作品。
该作传为北宋李公麟所绘,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落款“臣李公麟进”,《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卷画面内容为唐代名将郭子仪说服回纥大破吐蕃一事,描绘了郭子仪率数十
骑免胄(徒手不着盔甲)见回纥首领大酋,大酋舍兵下马拜见的情景。
青铜之光——简析宴乐渔猎攻战壶及其纹饰
作者: 李中扬
出版物刊名: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页码: 54-55页
主题词: 青铜器 奴隶主 宴乐 青铜礼器 工艺制作 战国时代 渔猎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彩陶艺术
摘要: 继原始社会彩陶艺术之后,青铜器以它技术精湛的风格展现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史册上。
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发展历经夏、商、周,春秋等几个大的朝代。
整个青铜器可分为四大范畴,即:青铜器、青铜礼器、铜器铭文、铜器花纹。
一九六五年出土于四川成都百花潭的宴乐渔猎攻战壶,它属于青铜礼器,产生于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虽说不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但其青铜器的工艺制作相当精细,它器皿轻薄,造型精巧,工艺制作朝着买用,美观方面发展,其特点与前期有着明显的区别。
出于奴隶主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和生活目的的需要,在青铜器上相继出现了刻划活龙活现的富有奴隶主生活意趣和记叙的人事图案。
宴乐渔猪攻战纹壶的问世,正好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特征。
此外,纹壶的产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所以它是研究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史料,也是最好的见证物。
宴乐攻战纹铜壶给我们的感想
宴乐攻战纹铜壶给我们的感想宴乐渔猎攻战铜壶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壶身上有壶身上有上、中、下三圈精美的图案纹饰,生动地刻画了古人“采桑习射”、“宴乐打猎”、“水陆攻战”劳作和习武的情景,本文就是根据着这三个场景以及宴乐渔猎攻战铜壶的工艺对战国时期的生活,生产,礼仪文化和战国称霸的原因结果进行较浅层次的解读。
战国时代著名青铜器,又名宴乐渔猎攻战铜壶。
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画面反映了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对研究当时生产、生活、战争、礼俗、建筑等都有重要价值。
在中国美术史、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宴乐渔猎攻战铜壶纹的径13.4厘米,小口,长颈溜肩,壶肩两环耳,深腹,平底圈足。
盖饰卷云纹、圆圈纹及兽,三鸭形鼎立。
壶身以3条带纹分为4层画面,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的图像对称并由三条横带按大致相等的距离,将纹样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横带略微凸起,上面饰有钩连雷纹,这种花边式的装饰起到划分装饰区、加强上下纹样间相互呼应的作用,使整个宴乐、渔猎、攻战的场面浑然一体。
另外,区域内的纹样内容,在具体分布上也安排得非常妥贴。
每一区域内都分布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各不相同,但合理的布局和同样的装饰手法又将他们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自上而下,第一区内是习射和采桑。
画面上两个竞射者,一个引弓待发,另一个箭刚离弦。
在靶旁有一个佩剑举旗的裁判。
采桑图,共有七男八女正在采桑。
第二区是射雁、宴饮乐舞。
在一建筑物中,主人凭几而坐,后有执扇的侍者,前有两人持解进酒,还有两人侍立。
阶下有4人执戈作舞,还有钟、磬、鼓、笙、箫伴奏。
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天上飞鸟成群,地上有4人仰射飞鸟。
旁有帐篷,帐内6人,皆佩剑,主人在宴饮。
第三区是水战、攻防。
表现战斗、划船、击鼓、搞赏、送行等场面。
第四区延续了第宴乐、渔猎、攻战纹壶从壶颈到壶脚通体装饰,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该壶高40厘米,口三区的部分内容,并利用几何纹样收尾至壶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战国时期青铜器水陆攻战纹饰的研究
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水陆攻战纹饰,是指在青铜器表面制作的与水陆攻防战相关的花纹图案。
这些图案通常表现了战争、军事防御、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实用性。
以下是对该纹饰的研究:
1、艺术表现手法:水陆攻战纹饰常常运用了立体的表现手法,如雕刻花纹、圆雕等,以突出器物的实物感和实用性。
2、文化内涵:水陆攻战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军事文化,也说明了那个时期国家间的相互纷争以及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3、历史价值:水陆攻战纹饰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折射出战
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材料。
4、研究方法:研究水陆攻战纹饰需要全面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结合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制作工艺、铭文内容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对战国时期青铜器水陆攻战纹饰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提高人们文化水平和历史认识也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