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合集下载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它可以生长在食品和环境中,因此对于食品和饮料行业来说,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非常重要。

国际上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而国内也制定了具体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以供相关行业参考。

1. 国标检测方法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主要采用了生物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生物学检测主要使用平板计数法和过滤膜法,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法)。

2. 样品选择需要检测的样品包括:发酵食品、膳食补充剂、调味品、果蔬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等。

3. 样品制备样品制备前应先进行预处理。

首先采样应在保持样品原有状态的基础上进行。

对于固体样品,应采用加热处理或浸泡法进行分离;对于液体样品,应使用过滤方法或离心沉淀法进行分离。

4. 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是指直接将样品加入含有富含营养物质的寒天平板中,将平板培养在适宜的环境中,形成菌落后进行计数。

整个操作过程需要消毒操作标本及工具,取样后用无菌吸管挤压或邀约样本,点样于寒天平板上,用无菌毛细管在菌液上滴蒸馏水,最后在恰当条件下培养。

5. 过滤膜法过滤膜法将膜片放入模具上,加入样品后进行过滤,将膜片放入含营养物质的寒天平板中,使其形成菌落后,进行计数。

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膜片进行密封操作以避免空气污染。

6. PCR法PCR法是指从样品中提取DNA,并使用特定引物进行扩增,在扩增过程中计量目的DNA 的含量。

PCR方法的核心技术是产生大量DNA分子复制,以此来检测目标DNA。

7. qPCR法qPCR法是指通过PCR法产生信息荧光信号,以定量检测目标DNA的含量。

qPCR法和PCR法类似,都是通过DNA扩增并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样品是否含有目标DNA。

8. 标准限值国标GB 4789.38-2016中规定蜡样芽孢杆菌在各类食品和饮料中的限值分别为100CFU/g和10CFU/mL,不得检出则符合标准。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课件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课件
5、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平板上,菌落 呈粉红色(表示不发酵甘露醇),周围 有粉红色的晕(表示产生卵磷脂酶)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
4
(三)、生化反应
1、能分解GLU,麦芽糖,蔗糖,水杨 苷,产酸不产气。
2、不分解乳糖,甘露醇,阿拉伯糖, 山梨醇,木糖
3、H2S(-),尿素酶试验(-)卵磷脂 酶(+),V—P试验(+),液化明胶, 胨化中乳。
2、蜡样芽胞杆菌的形态与染色特性如何。 3、蜡样芽胞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甘露醇 卵黄多粘菌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特征如何? 4、写出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
21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
17
三、微生物检验
▪ 操作步骤:
2、分离试验
取检样或稀释液划线分离培养于选择性培养基 (MYP)上,置37℃培养12-20h,挑取可疑的蜡 状芽胞杆菌菌落接种于肉汤和营养琼脂作成纯培 养,然后做证实试验。
3 证实试验
(1)镜检观察形态
(2)培养特性
(3)生化性状及Βιβλιοθήκη 型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
菌落计数
镜检
培养特性观察 生化试验
报告结果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
16
三、微生物检验
(二)操作步骤:
1、菌数测定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ml),用灭菌生理盐水 或磷酸盐缓冲液做成10-1—10-5的稀释液。取各 稀释液0.1ml,接种在两个选择性培养基—甘 露醇卵黄多孢菌素(MYP)琼脂培养基上,用L 形涂棒涂布于整个表面,置36±1℃恒温箱培 养 12-20h后选取适当菌落数的平板进行计数, 蜡样芽胞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的菌落为粉红色 (表示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粉红色的晕 (表示产生卵磷脂酶)。计算后从中选取5个 此种菌落做证实试验。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它会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针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蜡样芽孢杆菌简介
蜡样芽孢杆菌又称为蜡样芽孢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

其孢子分布广泛,可以在空气、土壤、水、食品等各种环境中存活,甚至在高温加工食品中也可以存活。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致病微生物,能够引起急性食物中毒,这是因为它产生的毒素能够影响肠胃道,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
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我国对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了规范化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准的培养及鉴定步骤进行。

1.样品采集:首先需要确定样品的种类,其次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例如在市场上购买的食品需要在废弃部位进行采集,以保障采样的准确性。

2.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食品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清洁去除外部污染等步骤。

3.菌液制备:将采样到的食品样品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出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蜡样芽孢杆菌后进行菌液制备。

4.检测方法:采用PCR法、生物分子方法、蛋白质检测法等方式对菌液进行检测,以确认菌液中是否有蜡样芽孢杆菌存在。

5.结果判定:判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蜡样芽孢杆菌,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总结
蜡样芽孢杆菌检测国标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保障了人们的食品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强样品采集及前处理,保证样品的准确性。

同时,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最后,需要将检测结果进行有效记录,以便后续参考。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生化鉴定
挑取纯培养的单个菌落,进行 酪蛋白分解试验(+)、动力试验 (大多+)、V-P试验(+)、硝酸盐 还原试验(+)、糖发酵试验(+)、 溶菌酶耐性试验(+)。
根状生长试验
挑取单个可疑菌落平行划线接种于 营养琼脂平板上,30 ℃±1 ℃培养 24 h±2 h 蕈状芽胞杆菌形成根状生长的特征 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形成粗糙的似毛 玻璃状或融蜡状的菌落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标准操作程序
国巢湖国巢
背景
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可引起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
背景
国际上,早在1906年就有由该菌引起的病例报道,目前全世界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发生
在国内,首次报告是1973年南京某托儿所儿童因进食泡饭引起呕 吐型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至今除西藏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已经都有报,有些地区甚至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
溶血试验
挑取纯培养的单个可疑菌落接种于 TSSB琼脂(胰酪胨大豆羊血琼脂) 平板上,30 ℃±1 ℃培养24 h±2 h。
溶血试验
蜡样芽胞杆菌菌落为浅灰色,不透明,似白色 毛玻璃状,有草绿色溶血环或完全溶血环 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蕈状芽胞杆菌呈现弱的溶血 现象 多数炭疽芽胞杆菌为不溶血 巨大芽胞杆菌为不溶血
使用前,如MYP琼脂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 ~ 50℃的培养 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水珠消失
30 ℃±1 ℃培养24 h±2 h 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所有菌落数合计 在15CFU~150CFU典型或可疑蜡样芽 胞杆菌菌落的平板,进行计数
从典型菌落中至少挑取5个(小于5 个全选),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 板, 30 ℃±1 ℃培养24 h±2 h, 进行确证实验

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实验讲义-2011

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实验讲义-2011

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实验讲义前言蜡样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在植物、许多生熟食品上均能分离到,例如乳制品、禽畜类制品、蔬菜、汤汁、淀粉类制品等。

污染食品后,在20℃~45℃,pH4.9~9.3条件下可以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肠毒素。

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感官性状均无明显变化,除食品有发粘、稍有异味无明显腐败变质现象,容易被人忽视。

当一次摄入食品中细菌数量达到100万/g(ml),即可发生食物中毒。

特性:①生物学性状,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两端较平整,多数呈链状排列。

芽胞呈椭圆形,多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于一端,芽胞囊不突出菌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为周毛菌,有动力,不形成荚膜;②培养特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28 ℃~35℃,最适pH7.0~7.4,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较大,直径3mm~10mm,灰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成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边缘不整齐,呈扩散状。

在血平板上形成浅灰色、不透明呈毛玻璃状的菌落,有草绿色溶血环或完全溶血环。

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培养基菌落为粉红色(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粉红色的晕(产生卵磷脂酶)。

在普通肉汤中呈混浊生长,常形成均膜或壁环;③生化性状,卵磷脂酶、酪蛋白酶、过氧化氢酶、青霉素酶、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阳性。

溶血。

不发酵甘露醇、木糖、阿拉伯糖。

实验安排一、稀释菌悬液的制备:二、细菌接种:不发酵甘露醇,且产生卵磷脂酶的细菌。

(在MYP培养基上呈粉红色,周围有粉红色晕的菌落。

三、菌数测定:四、形态学观察:肉汤培基、营养琼脂培基、革兰氏染色、动力。

五、生化试验:酪蛋白酶、硝酸盐还原酶、明胶酶、过氧化氢酶阳性第一部分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检样作成10-1~10-5的稀释液。

取每个稀释度0.1ml接种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培养基上,用L形棒涂布于整个表面,置于32±1℃温箱培养12~20h。

一、稀释菌悬液的制备:1. 每组取5支高压灭菌的玻璃试管,用10ml吸管吸取9ml生理盐水分别加入5支试管之中。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一、引言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其活菌数含量的测定对于粮食、食品和医药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二、仪器与试剂- 无菌培养基- 自动培养箱- 显微镜- 十倍镜- 干燥烘箱- 无菌分注器- 离心机- 紫外灯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清洗并消毒所有使用过的实验器材。

- 配制无菌培养基,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样品处理- 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无菌水中,并通过搅拌均匀。

- 取适量的处理后的样品,通过无菌分注器加入无菌培养基中。

3. 培养- 将含有待测样品的无菌培养基均匀涂布于一片无菌培养基平板上。

- 将平板放入自动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培养。

4. 菌落计数- 取出培养完毕的平板,使用显微镜和十倍镜对菌落进行观察和计数。

- 记录菌落数,得到待测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菌落形成单位(CFU)。

5. 活菌数计算- 将菌落计数结果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得到待测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含量。

6. 结果确认- 将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四、风险提示- 操作过程需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使用紫外灯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照射眼睛和皮肤。

五、总结蜡样芽孢杆菌活菌数含量的测定操作规程是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工作。

按照本文档的要求进行操作,能够有效地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并为粮食、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低的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

2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a)冰箱:2 ℃~5 ℃;b)恒温培养箱:30 ℃±1 ℃、36 ℃±1 ℃;c)均质器;d)电子天平:感量0.1 g ;e)无菌锥形瓶:100 mL、500 mL;f)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g)无菌平皿:直径90 mm;h)无菌试管:18 mm×180 mm;i)显微镜:10倍~100倍(油镜);j)L涂布棒。

3 培养基和试剂3.1磷酸盐缓冲液(PBS):见附录A中A.1。

3.2 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MYP)琼脂:见附录A中A.2。

3.3 胰酪胨大豆多黏菌素肉汤:见附录A中A.3。

3.4营养琼脂:见附录A中A.4。

3.5 过氧化氢溶液:见附录A中A.5。

3.6 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6。

3.7 硝酸盐肉汤:见附录A中A.7。

3.8 酪蛋白琼脂:见附录A中A.8。

3.9 硫酸锰营养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中A.9。

3.100.5%碱性复红:见附录A中A.10。

3.11 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11。

3.12 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12。

3.13 V-P培养基:见附录A中A.13。

3.14 胰酪胨大豆羊血(TSSB)琼脂:见附录A中A.14。

3.15 溶菌酶营养肉汤:见附录A中A.15。

3.16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见附录A中A.16。

3.17明胶培养基:见附录A中A.17。

4 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第一法)4.1检验程序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4.2 操作步骤4.2.1 样品处理冷冻样品应在45 ℃以下不超过15 min或在2 ℃~5 ℃不超过18 h解冻,若不能及时检验,应放于-10 ℃ ~ -20 ℃保存;非冷冻而易腐的样品应尽可能及时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应置于2 ℃~5 ℃冰箱保存,24 h内检验。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芽孢EMA-qPCR 检测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芽孢EMA-qPCR 检测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超声波振荡法;实时荧光 PCR;叠氮溴化乙锭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 1.2 仪器设备
一种常见的兼性需氧革兰氏阳性致病
ABI 7500FAST 实时荧光 PCR 仪、
菌,极易污染乳制品、米饭、水果制 生物安全柜、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显 品等食品 [1]。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是传 微镜。
图 3 不同光照时间处理对 EMA-qPCR 结果影响
管黑暗中室温放置 5 min。然后将离心 列, 设 计 引 物 和 探 针( 南 京 金 斯
管放置冰上,分别强光下ຫໍສະໝຸດ 光 0、1、5、 瑞 生 物 公 司 合 成 )。 上 游 引 物:
运用到蜡样芽孢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中, 30 s,12 000 r/min 离心 2 min,取上
提高qPCR检测的准确度,降低假阳性率。 清用细菌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 DNA。
1 材料和方法
1.4.2 溶菌酶法
1.1 菌种
向收集菌体的离心管加入 500 μL
蜡样芽孢杆菌 CMCC(B)63301。 无菌水,涡旋 30 s,再加入 1 μL 溶菌
统培养法,耗时费力,难以适应现代 1.3 蜡样芽孢杆菌芽孢的制备
食品生产的检验需要。
蜡样芽孢杆菌芽孢形成可以通过
蜡样芽孢杆菌实时荧光 PCR 技术 营养限量进行诱导,在培养基中添加 因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 Mn2+ 能提高芽孢的得率及稳定性。孔
得到广泛运用。蜡样芽孢杆菌在食品 雀石绿染色镜检芽孢生成情况。蜡样
酶(100 mg/mL),37 ℃ 水 浴 2 h, 12 000 r/min 离心 2 min,取上清提取 DNA。
1.4.3 煮沸法 在菌体中加入 500 μL 无菌水,涡 旋 30 s,置 95 ℃水浴 5 min,12 000 r/min 离心 2 min,取上清提取 DNA。 1.4.4 超声波破碎法 向 离 心 管 中 加 入 500 μL 的 无 菌 水,涡旋 30 s,放入超声波细胞破碎 仪超声波振荡 20 min(40%,5 s,5 s), 12 000 r/min 离心 2 min,取上清提取 DNA。 1.5 EMA 使用浓度优化 用 ddH2O 配 制 0.1 mg/mL 的 EMA 溶液,-20 ℃避光保存。取 Mn2+ 营 养 肉 汤 中 30 ℃ 培 养 48 h 的 蜡 样 芽孢杆菌菌液于 80 ℃水浴中处理 20 min,灭活营养体细胞。将 EMA(0.1 mg/mL)分别加入装有 1 mL 上述灭 活 菌 液 的 离 心 管 中, 使 EMA 终 质 量 浓 度 分 别 达 到 0.1、1.0、2.0、5.0、 10.0、20.0 μg/mL,不加 EMA 的菌液 作为对照。充分混匀后,将离心管黑 暗中室温放置约 5 min,让 EMA 与细 菌 DNA 充分结合。然后将离心管放置 冰上,强光下曝光 20 min,以此为模 板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 DNA。 1.6 EMA 光照时间优化 添加 EMA 到 1.5 中所述灭活菌液 1 mL 离心管中,使每管 EMA 终浓度 达到 2.0μg/mL。充分混匀后,将离心

蜡样芽孢杆菌在营养肉汤和维也纳香肠中的生长模型及控制

蜡样芽孢杆菌在营养肉汤和维也纳香肠中的生长模型及控制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 y 72 2007年第09期蜡样芽孢杆菌在营养肉汤和维也纳香肠中的生长模型及控制仪淑敏1,李远钊2,张培正1,3,梁 浩3,朱英莲4(11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云南昆明650012;21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烟台264003;31山东龙大集团,山东烟台264003;41莱阳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摘 要:主要研究了在不同氯化钠浓度、pH 、温度条件下营养肉汤中蜡样芽孢杆菌生长状况,建立了25、37℃下蜡样芽孢杆菌在营养肉汤中和维也纳香肠中的生长模型。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在维也纳香肠生产过程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营养肉汤,维也纳香肠,生长模型,控制 Abs trac t:The g row th s ta tus of B a c ill us c e re us a t d iffe re n t N aC lc onc e n tra tion,p H a nd tem pe ra tu re i n the nu triti ona l b ro th w e re s tud ie d a nd the op ti m a l g row th c ond itions w e re d e te r m ine d 1Th is s tud y a l s o d e ve l op e d m a th -em a tic m od e l s fo r B a c illus c e re us g row th i n nu triti ona l b ro th a nd in W i e ne r w u rs t a t 25,37℃1A c c o rd ing to the s e re s u lts w e p re s e n t s om e m e a s u re s to c on tro l the B a c illusc e re usi nthep rod uc ti onp roc e s sofW ie ne r w u rs t 1 Ke y wo rd s:B a c illus c e re us;nu triti ona l b ro th;W ie ne r w u rs t ;m a th -em a tic m od e l ;c on tro l 中图分类号:TS2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07)09-0072-04收稿日期:2007-01-12 3通讯联系人作者简介:仪淑敏(1980-),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

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发许多疾病,比如肺炎、食物中毒等。

因此,对于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规定的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共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样品前处理。

在此步骤中,需要将待检样品样品进行预处理,确保样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含量达到检测标准。

一般而言,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食品及饲料中检测,可以添加适当数量的生长因子,利于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在水及废水中检测,需要进行过滤、浓缩等步骤,以提高样品中菌落的数量。

其次,培养。

在此步骤中,待检样品需要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采用适宜的培养条件和温度,使蜡样芽孢杆菌营养生长,并清晰地表现出其形态特征。

比如在肉汤杨氏平板上进行培养,在37℃下进行孵育,并对培养基的pH值和氧气浓度进行控制,以确保蜡样芽孢杆菌可以正常生长。

第三,菌落特征的观察。

在此步骤中,需要对培养出的蜡样芽孢杆菌菌落的特征进行观察。

一般而言,蜡样芽孢杆菌的菌落呈灰白色,中心较高,表面光滑细腻,菌体呈杆状,染色后呈青紫色,有时并可呈蓝绿色。

最后,进行鉴定和计数。

在此步骤中,需要对菌落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计数。

一般而言,可以采用荧光抗体技术、PCR扩增等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针对蜡样芽孢杆菌国标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品、水源等,如果能够采用这些方法进行检测,那么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生活中注意卫生,遵守食品安全规定,以免受到蜡样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侵害。

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47455.2(22)申请日 2017.01.22(71)申请人 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550009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路1号勤邦产业园(72)发明人 何方洋 冯才伟 湛剑龙 扶胜 侯璐伟 周绘 贾玲玲 付浩 席芸芸 易重任 谢体波 李平 赵正苗 朱亮 张鹤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代理人 赵赞赞(51)Int.Cl.C12M 1/34(2006.01)C12Q 1/04(2006.01)C12R 1/085(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包括下层底板,珍珠纸,上层薄膜组件和蜡样芽孢杆菌特征显色液体培养基,所述珍珠纸中间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匀分布有蜡样芽孢杆菌特征显色液体培养基。

本发明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具有目标菌落易于分辨,显色清晰,结果判定简单、检测结果可靠、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可在微生物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6811403 A 2017.06.09C N 106811403A1.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底板(4),珍珠纸(2),上层薄膜组件(1)和蜡样芽孢杆菌特征显色液体培养基,所述珍珠纸(2)中间具有圆形凹槽(3),所述圆形凹槽(3)内均匀分布有蜡样芽孢杆菌特征显色液体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测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特征显色液体培养基每100mL含有胰蛋白胨0.8~2.0g、牛肉浸出粉0.05~0.5g、氯化钠0.1~1.0g、磷酸二氢钾0.2~0.4g、磷酸氢二钾0.2~0.4g、冷水可溶性胶0.5~2.0g、抑菌剂混合物100~500IU/mL、显色酶解底物混合剂0.015~0.04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生长曲线来进行测定。

本文将介绍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和结果。

一、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特点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它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营养物质。

在适宜的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细胞。

同时,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通常采用光密度法。

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培养基:将适量的蜡样芽孢杆菌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

2.测定光密度: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

光密度的值反映了细胞数量的变化,因此可以用来绘制生长曲线。

3.绘制生长曲线:将测定到的光密度值绘制成时间的函数图像,即可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

三、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结果分析
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指数期、平稳期和衰退期。

1.潜伏期:在培养开始的早期,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较慢,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平缓的上升趋势。

2.指数期:当蜡样芽孢杆菌适应了培养条件后,它的生长速度会迅速加快,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急剧上升的趋势。

3.平稳期:当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趋于稳定,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平缓的上升趋势。

4.衰退期:当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环境变得不适宜时,它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减缓,此时的生长曲线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