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爱》两个中译本看女性主义翻译

合集下载

女性主义视角下《简·爱》汉日译本的比较

女性主义视角下《简·爱》汉日译本的比较

女性主义视角下《简·爱》汉日译本的比较作者:刘凤斌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5期1.《简·爱》與女性主义在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史中,有两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分别是英国著名思想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于 1792年出版的《女性的辩护》(A Vindication of Rights of Woman)与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于1869年出版的《女性的屈从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

这两部作品的出版时间相隔八十年左右,正值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

女性主义文学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整个英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

大量女性被迫走出家庭,进入工厂劳动。

在这个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女性解放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各领域中女性主义者辈出。

尤其是在文学领域涌现出,诸如简·奥斯汀(Jane Austen)、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等具有先进思想的女性主义作家。

她们以自己的文学作品呼应时代变革,通过笔下的女性人物对传统价值观念及贤惠、恭顺、完全依附于男性的传统女性形象发起了挑战。

在这类文学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Jane Eyre,1847)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更是被现代女性主义学者视作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人物塑造最为成功的小说作品之一(伊莱恩 2012)。

《简·爱》自问世起,便在英国引起极大反响,报纸杂志纷纷刊载关于《简·爱》的书评。

之后从英国传播到中国和日本,但当时只有极少数文化人有能力阅读原文。

因此,《简·爱》在中国与日本的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翻译便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四个中译本

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四个中译本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翻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而译者的性别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则 是一个鲜少被探讨的话题。在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这种影响显得尤为明显。本 次演示以《简爱》的三个中译本为例,探讨了译者性别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的女性声音和性别立场。女 性主义译者强调原文中的性别意识形态,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结构与权力关 系。这种理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分析《简爱》三个中译本的性别问题提 供了理论基础。
三、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
用了女性主义色彩的元素,强调了女性的地位和作用。
三、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
而其他三个版本虽然在女性主义的表达上不及宋海萍版,但也都有所体现。 例如,祝庆英、宋兆霖版在词汇选择上虽然没有大量使用女性主义色彩的词汇, 但在一些关键句子的翻译上,却充分展现了女性主义的立场。例如在翻译简·爱 对罗切斯特的经典
3、李霁野的《简爱自传》
3、李霁野的《简爱自传》
李霁野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翻译家和作家,他的《简爱自传》于19351936年。在性别问题的处理上,李霁野的翻译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他对简的描 述更加细致和准确,也更多地呈现了原文中的女性主义主题。然而,在描绘罗切 斯特的角色时,李霁野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男性形象的束缚。
四、结论
四、结论
总的来说,《简爱》三个中译本的性别问题体现出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尽管 如此,这些译本仍然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这部世界文学经典的机会。通过 对比和分析这三个译本,我们可以看到译者性别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 如何被翻译者所
四、结论
理解和处理。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原文中的性 别问题,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原文中的女性声音和性别立场。

女性主义翻译(gai)

女性主义翻译(gai)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语言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委、安、婉、奴 从中世纪开始,翻译一直是女性进人文学世界的途 径。在19世纪和20世纪法国、 德国和俄国的现代 主义伟大作品中,有一半是女性翻译的。 性别歧视的隐喻: 译者是作者的侍女,女人是男人的财产 翻译是仆人的工作
女性
女性主义与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识别和批判那些将女人和翻译都放逐于社会 和文学底层的纷乱的概念。 女性主义者从后结构主义、 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派 理论等中借鉴了一些有用的成分,解构以结构主义 为基础的传统译论。 女性主义翻译代表人物: L. Flowtow, S. Simon, G. Spivak, L. Chamberlain, B. Godard, S. Lotbiniere-Hawood
女性语言与翻译
“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 语言着手。”(Simon,1996) 歧视性语言: Mister(先生)---mistress(情人) call boy(仆佣)---call girl(应招女郎) dog ---bitch(母狗) History---his story All men are made equal.
---《简爱》
Contents
1.女性主义思潮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3.影响与局限性
1.女性主义思潮
第一次浪潮
时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 目标: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以及受 教育权等,强调同等机会与权利。 重要著作:《妇女圣经》 代表人物:Virginia Woolf
女性语言与翻译
性别中性(gender neutrality)

女性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女性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摘要]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对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的两个汉译本(祝庆英版和黄源深版)进行对比分析。

除了通过弗洛托提出的三个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和劫持,本文还有从中国化的女性主义这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由此发现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对翻译《简爱》这样女性主义小说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女性译者往往更能准确形象的在译文中再现女性形象。

由此得到两点启示,一是类似《简爱》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应该提倡采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二是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爱》;译者性别Translation Implications from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Jane EyreAbstract: The thesis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Zhu Qingying’s version and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Charlotte Bronte who was a writer in 19century from United Kingdom. Based on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strategies concluded by flotow: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 supplementing, hijack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to be more specific. And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s helpful to translate the feminist works like Jane Eyre and female translator are able to describe female image more vividly than male translator. And thu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thesis, one is that it is more advisable to adop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feminist literature works’translation, another suggestion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gender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Key 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Jane Eyre,the gender of translator1 引言自从20世纪5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的萌芽,传统的“对等”翻译观念和思想逐渐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对翻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开始质疑“对等”是否真是翻译的前提和翻译的目标(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1990:6)。

女性主义翻译观在作品《简·爱》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翻译观在作品《简·爱》中的体现
爱》 为例 , 具体探 讨性别 问题在翻译 中的体现 , 由此证 明男女译者在翻译 中对待性别 问
题 的 态 度 是 不 同的 , 翻译结果也相去甚远 , 女 性 译 者 从 女 性 主 义 出发 , 其译作更好地反映女性意识 , 翻 译 效 果 也 更
好。
作者简 介: 杨帆 , 在读硕士 , 中国海洋大学外 国语学院 。

57 ・
第1 0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2 0 1 3. 年
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女权运动, 它注重的是文学作品中 等。另外, “ f e t c h h e r ” 的翻译上, 男译者翻译成“ 拉他” , 女 女性地位的展现而不再屈服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鄙夷。 译者翻译成“ 叫她” 。显然, 女译者的版本更加尊重女性人
三 女性主义翻译手法对 于忠实原则的重写及其在 权 , 翻译结果更加温和。因此 , 女译者的译本体现出了女性 《 简・ 爱》 中的体现 的独立意识 , 认为女性有权利决定 自己做什么、 不做什么。
译者的地位也可以从其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中间位置进行分析长久以来译者被称作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舞者因为译者既要忠实于一端原创者的绝对权威又要服从另一端广大读者群的要求和赞助商的期许译者在这个压力圈子里带着自己有限的翻译自由踏入了无限的翻译限度中去
第1 3卷
第l O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XI UNI V ERS I T Y
分男性作家和学者愈加关注女性地位的上升和权力 的平
在《 圣经》 中, 不仅上帝是男性, 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 等, 但作为父权社会的统治者 , 男性容易在潜意识中忽略对 亚当, 也是男性 , 而女性夏娃是用男人亚当的肋骨做成的。 女性的怜悯之情, 习惯性地采用贬义词来贬低女性 的身份 另外, 《 圣经》 里说 , 夏娃受到蛇的蛊惑而诱使亚 当吃下罪 地位。 恶之果, 从而使他违抗上帝, 也更加贬低了女性的地位。

从文化背景角度看《简·爱》的两个译本翻译

从文化背景角度看《简·爱》的两个译本翻译

・11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 &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一、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一位伟大的作家。

《简・爱》是她的第二部小说,在1847年出版后便引起了巨大反响。

《简・爱》既是一部有强烈文学色彩的著作,又是一部具有社会纪实作用的自传体小说。

夏洛蒂的真实的亲身经历和遭遇都在这部小说中有所体现。

这部小说意义深远,情节复杂,感情真挚。

它同时渗透着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成为了众多学者共同探讨的主题,并不断探索着其深远的意义、精妙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在《简・爱》中,夏洛蒂刻画了一个有强烈女性主义意识的感情真挚炽热的女性的形象。

简・爱在思想上独立,不遵从于男人的统治,敢于反抗,努力大胆地追求真爱。

这部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从而体现作者细腻的性格和真实的心理过程。

可以说,作者的情绪和所处的环境和经历对一部小说的写作有极其巨大的影响。

况且作者从小就遭遇极其艰辛的童年生活,生活经历坎坷,这种忧郁的情绪体现在活灵活现的人物刻画上,体现在一草一木的描写中,更体现在人物的境遇和情节的发展中。

二、文化背景与《简・爱》的两个译本的翻译以下是对黄源深和祝庆英两个《简・爱》译本的部分段落的比较与分析。

黄源深译简称黄译,祝庆英译简称祝译。

The chamber looked such a bright little place to me ,showing papered walls and a carpeted floor,so un-like the bare planks and stained plaster of Lowood ,that [收稿日期]201210-15[作者简介]1.路可如(1989-),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在读研究生;2.张鹏蓉(1970-),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辨析——由feminism的中译引发的思考-论文

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辨析——由feminism的中译引发的思考-论文

探 讨 与 争 鸣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辨析由feminism 的中译引发的思考朱晓敏(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摘 要:针对目前feminism 一词存在 女权主义”和 女性主义”两种中文译名的分歧,在回顾西方feminism 的发展进程之后,试图从翻译意义论的角度来考察两个译名的形成原因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为feminism 找到一个贴切的中文翻译㊂关键词: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女权主义,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N04;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1-0049-04Thoughts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eminism”ZHU XiaominAbstract :In view of current dispute concerning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eminism ”,the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and discusses the reasons behind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and therefore puts forward a better Chinese translation.Keywords :referential meaning ,pragmatic meaning ,feminism收稿日期:2013-09-06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政治文本翻译研究”(11YJC740163)作者简介:朱晓敏(1979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生,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㊂通信方式:jacknj@㊂引 言笔者近日在1995年‘文艺评论“第4期上看到一篇文章为: 要谈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㊁女性写作㊁女性本文,我们不得不先谈 feminism’㊂ feminism’,现在学术界尤其是文学批判界倾向于译为 女性主义’,以代替以前不太准确的而且容易造成误解的译法 女权主义’㊂”[1]而笔者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却读到, 本文采用 女权主义’一词而不是 女性主义’ ”[2]㊂对于同样一个英语词语,却出现两种不同的翻译,而且还在学术界引起了纷争,这极大地激发了笔者的兴趣㊂笔者查阅了国内对于西方feminism 的翻译,发现 女权主义”和 女性主义”二者兼而有之,并且有明显的时间间隙㊂20世纪80年代,以 女权主义”的翻译为主,而进入90年代以后,则出现了 女性主义”的翻译方法㊂那么feminism 到底应该译作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中文94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1期翻译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试图从翻译学的角度对feminism及其中文翻译进行考证㊂具体来说,就是从翻译意义论的角度来衡量在意义层面上, feminism应译为 女权主义”还是 女性主义”,哪个中译名更加贴近原意㊂奈达的 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翻译,即译意)”说,从根本上明确了翻译的任务或使命所在㊂落实到具体的文本翻译,对于词㊁句子㊁篇章的意义的理解㊁阐释与再生产,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对所译对象的意义有充分的㊁准确的理解,那么译本必定是含混晦涩的,也就失去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了㊂在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上,我们不妨借用柯平先生在‘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一书中的观点: 在表意的层面上,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认识,即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和语用意义(pragmatic meaning)㊂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它主要同交际主题相关㊂语用意义则是发讯人与收讯人在语言使用中与语言符号所发生的关系,包括表征意义㊁表达意义㊁社交意义㊁祈使意义和联想意义㊂”[3]下面笔者将从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两个层面来考察feminism㊂一 指称意义角度的考察作为翻译者,我们在碰到一个自己不太确定的新词的指称意义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比较权威的词典或百科全书㊂那么现有的权威词典或百科全书对于feminism是如何定义的呢?在2000年版的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里,对于feminism的定义如下(粗体部分为笔者所加,以下同):Feminism:the theory of the political,economical,and social equality of the sexes;organized activity on behalf 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specifically,the19th and20th century movement seeking to remove restrictions that discriminate against women.从粗体部分来看,词典编撰者在定义feminism一词时,十分注重该词在权利(right)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feminism是西方女性为了追求与男性同等权利而发起的维权运动,是针对占统治地位男权中心主义发起的挑战,是父权制中女人为争得权利的一种平均主义的呼吁和追求㊂因此,feminism翻译为 女权主义”是符合原词指称意义的正确的翻译㊂二 语用意义角度的考察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曾指出: 译者在翻译一个文本时,必须确定指称性符号在其上下文中的确切所指对象㊂换言之,他或她应该后退一步,大致弄清楚真实世界里所发生的事情,而不应该只是使自己相信:刚刚译完的一个句子在语言学上是有意义的㊂”[4]纽马克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译者要译的应是原文语言符号的语用意义,而不是它的指称意义,要注重语言符号与它外部世界事物紧密联系的特性㊂鉴于此,我们在译介feminism时,就要追溯西方社会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把握该词出现和使用的背景,即语用背景㊂发轫于西方妇女运动的feminism,历经百余年,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19世纪中叶,这一阶段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及至20世纪20年代,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㊁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胜利告终㊂第二阶段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与美国黑人解放运动㊁学生运动及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激进思潮紧密相联,这一阶段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为特点㊂第二阶段feminism的理论标志是1970年出版的凯特㊃米利特(Kate Millett)‘性政治“一书㊂在该书中,米利特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两性关系,认为历史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一直是一种权力支配的关系,它是人类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压迫关系㊂第三阶段则产生于20世纪70 8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㊁后殖民主义以及环保生态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而出现了feminism的各流派,其中包括后现代feminism㊁生态feminism㊁第三世界feminism等㊂05探 讨 与 争 鸣通过对feminism的简单历史回顾,我们不难发现,西方feminism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以争取平等的社会权利为旗帜,如财产权㊁选举权等,以非暴力抵抗为途径,从而实现作为妇女所应有的权利,这一时期的斗争基本上都取得了胜利㊂ 权利”是feminism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核心,因此,翻译为 女权主义”是符合它当时的语用意义的㊂而60年代以后的斗争则是以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为显著特征㊂因此,60年代以后的feminism翻译为 女性主义”,是符合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件的,是对该词语用意义的准确把握㊂三 feminism”究竟该译作什么大连大学性别研究中心主持人李小江女士的一席话,部分道出了feminism的翻译出现分歧的原因: 译成中文,早先说是 女权主义’,然后是 女性主义’ 我注意到,但凡说到西方,总说它是女权主义;但只要涉及这片土地, feminism’便成了女性主义,温和了许多,文化了许多 ”[5]很显然,李小江女士所说的 这片土地”是导致出现两种翻译的原因㊂ 这片土地”意指中国,那为什么一到 这片土地”上,激进的 女权主义”就变成温和的 女性主义”了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虽然在中国大地上,人们对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样的说法耳熟能详,这片 男女都一样’的国土上却从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权运动[6]㊂”在从没有出现过女权运动的中国,是否就没有妇女解放运动呢?答案是:中国不但有妇女解放运动,而且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有许多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所鲜见的中国特色之处㊂从20世纪初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又延伸到今天的改革,妇女解放乃至妇女问题始终在政府视野范围之内,也在政府决策和实践范围以内㊂基于以上所做的调查和考证,可以归纳出feminism一词产生两种翻译的原因㊂原因之一,feminism属于西方意识形态范畴,在引进介绍之时,中国正处于一个被不精确地称之为 文化热”的启蒙主义批评的复苏和高潮之中,对于西方理论的译介,注重其 新” 奇”和 他性”㊂在这片从没有过女权运动的土地上,feminism理论所具有的巨大诱惑性和启蒙性,是许多译者热衷于翻译介绍的原因所在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国内理论界开始全面梳理80年代 文化热”,总结得失,结果发现女权主义是 以资产阶级自由㊁平等思想为基础,要求结束妇女从属地位,主张男女两性平等,是资产阶级妇女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7]㊂既然是 资产阶级妇女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那么 女权主义”的译法就有误导国人之嫌,作为理论而言,太过于激进了,于是温和的㊁阶级性淡化的 女性主义”翻译出现了㊂这就是文化适应性问题,文化适应性是价值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 文化信息的表现应该适应目的语的文化现实和发展之所需 ,从意识形态和观念的价值标准来看,任何目的语文化都倾向于接受和吸收与自己 恰恰调和’(梁启超,1904)的表现形式的 ”[8]原因之二,从两种翻译出现的时间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出现 女权主义”的翻译是因为在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后,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的思想迷惘混沌时期,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抓住了feminism的指称意义,却忽视了西方feminism在客观世界里所呈现出的新特点㊂到了90年代,随着大批妇女解放运动理论成果的译介,尤其是凯特㊃米利特‘性政治“一书的翻译介绍,国内学术界把握到feminism 新的发展动向,因而出现了 女性主义”的翻译㊂四 结 语不论是 女权主义”还是 女性主义”都不能准确概括feminism的全部历史含义和新的发展动向㊂鉴于此,笔者建议使用 女权/女性主义”的译法㊂使用这样的翻译,既可以避免 女权主义”和 女性主义”翻译信息不足的缺点,也可以展现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从追求男女平等权利到解构和颠覆菲勒斯㊃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两性二元对立的历史发展进程㊂(下转第57页) 15溯 源(C)OOH,不但使脂肪酸与脂环酸㊁芳香酸命名中 酸”字含义保持一致,也与无机酸命名中 酸”的含义是统一的㊂在‘化学命名原则“(1932)中,将C6H5COOH的名称确立为 苯甲酸”而不是 苯酸”,反映了术语命名的准确性㊂注 释①关于羧基命名法的论述,可参见:Patterson A.Definitiv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s[J].J. Am.Chem.Soc.,1933,55(10):3916.②笔者注:此处当为C n H2n-4O4的误写㊂③20世纪初,不同的中文无机物命名方案在命名酸时,采用的定性词头有所不同㊂可参见:何涓.清末民初(1901 1932)无机物中文命名演变[J].科技术语研究,2006,8(2):53-57.参考文献[1]虞和钦.有机化学命名草[M].东京:同文印刷舍, 1908:50-51.[2]马君武.实用有机化学教科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3]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戊申年报告[R].1908.[4]梁国常.有机化学命名刍议[J].科学,1920(10):1000.[5]梁国常.有机化学命名刍议(续)[J].科学,1920(11):1106.[6]Bernthsen A.A Textbook of Organic Chemistry[M]. Edited and revised by Sudborough J.New York:D.Van Nostrand Company,1912:40.[7]杜亚泉.有机化学命名之讨论[J].学艺,1920(8):9.[8]科学名词审查会.有机化合物命名草案[M].1920:8 -9.[9]科学名词审查会.科学名词审查会所审定之有机化学名词草案[J].科学,1922(5):469-503.[10]吴承洛.有机化学译名法[J].北大化学会年刊,1926(1):26-138.[11]屠阝恂立.有机化学名词之商榷(续)[J].科学,1931(5):817-827.[12]屠阝恂立.有机化学名词之商榷(续)[J].科学,1931(6):997-1008.[13]中国化学研究会.有机化学译名草案[J].学艺,1922(9):1.[14]杜亚泉,郑贞文.有机化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15]曾昭抡.日内瓦命名法原案[J].科学,1934(8):1132.[16]国立编译馆.化学命名原则[M].南京:国立编译馆,1933:iv.(上接第51页) 由此可见,在翻译介绍西方理论时,理论术语的翻译不可望词生义,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变动,如从 女权主义”的 权”到 女性主义”的 性”,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㊂在翻译时,除了要能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指称意思,更重要的是,还要理解词语在客观世界里的语用背景㊂词语更新的速度总是慢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而翻译介绍别国的理论和作品时,又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致力于缩短这个时间差㊂参考文献[1]陈虹.中国当代文学:女性主义㊃女性写作㊃女性本文[J].文艺评论,1995(4):42-47.[2]杨俊蕾.从权利㊁性别到整体的人 20世纪欧美女权主义文论述要[J].外国文学,2002(5):44-51.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1.[4]纽马克.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3.[5]李小江,等.女性㊃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前言.[6]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90.[7]中国妇女大百科全书[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5:80.[8]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59.75。

妥性主义翻译观照下的《简·爱》两中译本对比研究

妥性主义翻译观照下的《简·爱》两中译本对比研究
性 意识对译本的影响, 以此丰富当前的翻译研 究多元化趋势 。
关 键 词 . 性 主 义翻 译 观 女 翻译 策略 简. 爱 以及 特 定 历 史 环 境 中 翻译 的 可 能 性 于 选 择 性 。女 性 主义 翻 译 强 调 对 语 言 的操 纵 . 调 对 译 文 的 干 预 . 翻 译 过 程 中会 歪 曲 了 翻 强 在 译 的 本质 因此 女 性 主 义 的 偏 执 会 阻 碍 女 性 主 义 翻译 理 论 本 身 的进 一 步 发 展 二 、 性 主 义翻 译 研 究 在 国 内 的发 展 与 现 状 女 与西 方 女 性 主 义 翻 译 研 究 相 比 . 国起 步 较 晚 . 个 世 纪 8 中 上 O 年代 . 虹 最 早 将 西 方 的女 性 主 义介 绍 到 我 国 . 朱 之后 深 深 地 影 响 了我 国 的女 性 文 学 和 文学 批 评 。作 为女 性 主义 的先 驱 者 . 致 力 她 于将 女性 主 义 思想 介 绍 给 我 国 . 同时 也 将 当代 中 国 女 性 文 学 介 绍 给 西方 . 促 进 中西 方 人 民 的相 互 了解 而 努 力 . 如 朱 虹 在 与 为 正 穆雷 的访谈 中所说 : 我想让 外 国读 者昕 到 中国妇女 的各 种声 “ 音 , 他 们 了解 中 国妇 女 的生 活 状 态 和 她 们 的 困 惑 。 ” ] 让 『 由于 中 4

直 是 女 性 进 入 文 学 世 界 的有 效 途 径 .翻 译 和女 性 在 各 自等 级 结
三 、 译 策 略 翻
构 中都 处 于 从 属 地 位 . 着 “ 有 同构 ” 系 可 见 女 性 主义 与 翻译 研 关
究 相 结 合 是 在 跨 文 化 研 究 的 背 景 下 二 者 各 自向 前 发 展 的 必 然 加 拿 大 在 女 性 主义 研 究 中一 直走 在 世 界 前 列 .代 表 人 物 有 阿 伍 德 、 莉 . 蒙 和路 易丝 ・ ・ 洛 图 等 。 1 9 年 阿伍 德 在 《 语 谢 西 冯 弗 91 双 人 : 译— — 女性 主 义 的 再 改 写 》 翻 中把 人 类 语 言 划 为 男性 语 言 和 女 性 语 言 。 总结 出人 类 社 会 的 统 治语 言 是 男 性 语 言 她 提 出 了 并 自己 的翻 译 观 . 翻 译 是 一 项 有 意 识 的政 治 行 为 . 女性 主 义 的 即 是 种 再 改 写 .在 翻译 的过 程 中 特 别 是 在 翻 译 女 性 主 义 者 的 作 品 时 . 者 应 该 时 刻 注 意 并 运 用 一 定 的 翻译 技 巧 . 译 文 中 让 女 性 译 在 的身 影 尽 量 被 看 到 , 性 的声 音 尽 量 被 听 到 。 19 年 谢 丽 . 蒙 女 96 西 在《 翻译 中 的 性 别 : 化 特 征 和 转 换 的 政 治 性 》 文 中将 女 性 主 义 和 文 化 研 究 与 翻译 研 究 相 结 合 .她 认 为 翻 译 不 是 简单 的 转 换 而 是 各 种 文 本 和社 会 性 论 文 构 成 的 临 时 性 网络 中意 义 创 造 和 传 播 过 程 的延 续 , 译 可 以被 看 作 是 某 一 具 体 历 史 、 会 和 文化 背 景 条 翻 社 件 的 一 种 改 写 . 种 改 写 意 味着 译 者 主体 性 的 体 现 而 翻 译 家 弗 这 洛 图 在 《 译 和 性 别 : 性 时 代 的 翻译 》 总 结 了女 性 主 义 的 翻 翻 女 中 译 策 略 , : 补 、 写 前 言 与 注 脚 和 劫 持 , 是 将 女 性 主 义 翻 译 即 增 加 更 理 论 研 究 推 向了 高 潮 . 书 是 其 女 性 主 义 翻译 研 究 的结 晶 戈 达 本 尔 德 直 接 宣 称 :在 女 性 主义 的话 语 中 ,翻 译 是 “ 产 ”Do u。 生 (rd c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简·爱》祝庆英与黄源深中译本为例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简·爱》祝庆英与黄源深中译本为例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简爱》祝庆
英与黄源深中译本为例
詹婕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13
【摘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了性别视角的影响,在翻译实践中充分发挥具有女性意识的译者主体性,将性别固见、性别歧视以翻译重写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女性在生活、文学创作、翻译文本中的地位。

为探究在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性别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两位不同性别译者的《简·爱》中译本后发现,女性译者相较于男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容易关注到女性角色,并且在描写女性形象时更倾向于使用中性或褒义的词语去消除对女性的负面描写,刻画出积极的女性形象。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詹婕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2.剩余信息在翻译中的应用--兼评祝庆英和黄源深的《简·爱》译本
3.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兼评祝庆英的《简·爱》中译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英汉译艺——《简·爱》两种中译本评析

浅论英汉译艺——《简·爱》两种中译本评析

浅论英汉译艺——《简·爱》两种中译本评析今天,语言的文字范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研究一个作品在不同文字范式之间的译艺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本文以著名英国现代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创作的小说《简爱》(Jane Eyre)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比分析两种中译本,进行浅论英汉译艺之探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简爱》的故事背景。

该小说原名Rose Eyre,首次出版于1847年,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以18世纪英国的上流阶层、中产阶级和穷苦阶层的生活为背景,以女主人公简爱的命运为主线,记叙了一个从孤儿走向自立的故事。

《简爱》改写了欧洲古典爱情小说中的典型模式;叙事手法多样,叙述多层次;多彩的文字色彩和丰富的情感锤炼出简爱的坚强意志,表达了勃朗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使它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不衰,被誉为“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小说之一”(Victoria Period one of the greatest novels)。

《简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出版成多个版本。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简爱》的两种中译版本。

其中,一种为夏家新编译永乐版,另一种为浙江教育出版社版本。

从译者的让译角度来看,夏家新的译本以简约汉风、文辞宏伟表现出夏家新对语言文字范式的熟悉,用词准确、叙述明确;而浙江教育出版社版本则采用更加平实的翻译风格,层次分明的叙述,体现了其对中文语言的把握。

在具体的文字译艺上,从句法结构来看,夏家新译本注重文字的宏伟感,句子长、结构复杂,颇多的比喻、典故,对读者有不小的挑战,而浙江教育出版社版本则更加注重阅读的轻松感,句子结构简单,添加了情节梳理和人物分析,以便读者更快地理解该作品的宗旨和意义。

此外,在词语的翻译上,夏家新版本有更浓郁的古典色彩,用词传神,也有过多的仿拟,使得故事的内容可能容易被中国读者所忽视;而浙江教育出版社版本为了使小说新而浓,充分挖掘英汉差异,不断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从《简爱》两译本看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从《简爱》两译本看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自然性 别 来 判 定 的 , 且 女 性 主 义意 识 的 强弱 也 会 对 翻 译 结 果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 能 体现 作 者 的 用 意 , 而 并 以期 丰 富
女 性 主 义 翻 译在 中国 的 运 用及 发 展 。
关键 词 : 简爱 ; 性 主 义 意 识 ; 译 女 翻 中 图 分 类 号 : 1 . H3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1 4 9 2 1 ) 1 0 0 —0 1 7 —6 6 ( 0 o 0 - 0 9 4
女性 争夺 话语 权 , 为女性 说话 , 也 是女性 主义 翻 这
译 的最 大 特 点 : 在 意 义 中 尽量 突 出女 性 的 主 体 “
收 稿 日期 : 0 9 2 5 2 0 —1 —1 作 者 简 介 : 文 潇 (9 0 ) 女 , 徽 黄 山 市 人 , 昊 18一 , 安 安徽 师 范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2 0 级 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译 理 论 与 实践 。 08 研 翻
过程 中产 生 的女 性 主义意识 并不 是 由 自然 性 别决
定 的 , 性 译 者 和 女 性 译 者 在 翻 译 具 有 明 显 女 性 男
神, 否定 了传 统父 权制 观念 , 其作 品体现 了强 烈 的
女性 主 义 意 识 。 二 、 性 主 义 翻 译 观 及 中 国 的 研 究 状 况 女
A d l , t O;a v n f r sm pl m e Fa r ee O nd e e o i e Da i-
f x?’[] a ’ 。
种 常用 方式 : 补 (u pe nig 、 注 前 言 与 增 sp lme t ) 加 n
1 9世纪 英 国女 作 家 夏 洛 蒂 ・勃 朗特 的小 说 《 简爱 》 女权 主义者 奉为 反映被 压 迫妇 女反 抗男 被 权 制社 会 、 追求 自由和 平 等地 位 的经 典 之 作 。作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显现——以《简·爱》两个中译本为例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显现——以《简·爱》两个中译本为例
评 价 , 侧 重 于 分 析 译 者 性 别 身 份 对 其 翻 而 译 的 影 响 , 图从 女 性 主 义 的 角 度 来 发 现 试 女 性 主 3 . 者 和 非 4- 主 义 译 者 在 选 择 翻 z 译 z性
引 言
传 统 译 论 只 强 i 原 文 s 原 作 者 , 忽 N e l 却
夏 洛 蒂 成 功 地 塑 造 了 自尊 自爱 、 于 敢

言 与 脚 注 、 持 等 翻 译 策 略 对 原 文 进 行 女 劫 义 色 彩 的 原 文 加 以 发 扬 光 大 , 贬 低 女 性 对 的 原 文 给 予 纠 i , 没 有 4- 主 义 元 素 的 E 给 z性 原 文 赋 予 女 性 主 义 色 彩 , 女 性 主 义 在 她 使 们 的 译 作 中得 以彰 显 。虽 然 西 方 激 进 的女 性 翻译 策 略 中把 原 文 的 风 格 或 主题 完 全 篡
[ 收稿 日期 ]0 0—1 2 1 0—1 6 [ 作者简介] 曾素芳 ( 96一) 女 , 17 , 江西泰 和人 , 江西农业大学外 国语学院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外 国文学与教学 法研究 付 香 平(9 4一), , 17 女 江西萍 乡人 , 江西农业大学外 国语学院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外 国文 学与教学法研 究。李丽 华 (9 8 , , 17 一)女 江西进 贤人 , 江西农业大学外 国语学院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
鸣 , 在 中 国 , 些 具 有 反 男 权 文 化 意 识 倾 但 有 向 的 女 性 翻 译 家 在 翻 译 中 用 一 种 较 为 “温
和 ”的 方 式 对 原 文 进 行 女 性 主 义 的 干 预 。 1土 . 曾卒卜

《简·爱》两种译本比较评析

《简·爱》两种译本比较评析

《简爱》两种译本比较评析
王坤
【期刊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5)002
【摘要】<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多年来深受读者的喜爱.<简·爱>在中国有多种译本,其中以李霁野的译本为最早与祝庆英的译本最广为流传而深入人心.由于两个译本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各自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进行比较评析,并探讨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王坤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吉林,长春,13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读《简·爱》——评析简·爱抗争的性格 [J], 周琪
2.简·奥斯丁女性主义意识的遮蔽与重现——《爱玛》两个中译本比较研究 [J], 吕晓菲
3.《简·爱》的两个译本比较 [J], 唐玲
4.语篇功能在翻译中的作用--以《简·爱》的两种中译本比较为例 [J], 张丽君
5.《简·爱》的两个译本比较 [J], 钟璐瑶;王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简·爱》汉译案例分析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简·爱》汉译案例分析

理论在 中国的 引入和实际运 用。
二 、女 性 主 义 观 照 下 的 译 者 主 体

翻译过程 中最积极 、最主动的因素就
是 译 者 的 主体 性 。 其 主 体性 也就 是译 者 在 翻译 过 程 中体 现 出 来 的 自觉 的人 格 意 识 和 创造 意 识 。正 如查 明 建 、 田 雨 为 译者 主体 性 所 作 的 界 定 : “ 者 主 体 性 是 指 作 为 翻 译
有 :消除翻译研 究和翻译 实践 中对女性的 歧视 ;重新界 定译 作和原作的关 系,译文 和 原 文应 享有 同等 的地 位 ;翻译 不 单 是 具
体 的 语 言技 巧 问题 ,还 应 包 括 文 化 、意 识 形态 等诸 多 问题 。 女性 主义 为翻 译 研 究 提 供 了 一个 新 视 角 , 它对 传 统 翻 译 理 论 中的
女 性 主 义 翻 译 理 论 ;译 者 主 体 性 ; 简 -爱
些重要概念进行 了重新诠释 ,提出 了自 己独到的见解 。其 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它 对 译 者 主 体 性 的 高 度 关 注 。 “ 者 主 体 译
性 ” 是 女 性 主 义 翻 译 理 论 的 基 础 , 质 疑 它 传统 译论 中将 译 本 的 地 位 等 同于 女 性 的 从 属地 位 的理 解 , 调 译者 作 为翻 译 主体 的 身 强
确保原作即使在几百年 后仍能存 活的可能
性 。但 是 ,纵 观译 者地 位 的 历 史 变化 '发 口 丁 现 ,人 们 对译 者 在 翻译 中 的 重要 性 的 认 识
经历 了很长 时 问。 来 , 内外 学 者 开 始 关 近 国 注 译 者 的 主 体 性 ,并 采 取 不 同 的 方 法 对 其

论女性主义视角观照下的《简爱》

论女性主义视角观照下的《简爱》
界限,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简爱》和《傲慢与偏见》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的问 题。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 位的妇女形象,而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则通过日常生活揭示了当时存 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基本内容
引言
《简爱》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中译本。这些中译本的不同不仅 仅体现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更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策略上。其中,两个 影响较大的中译本分别由李霁野和祝庆英翻译。这两个译本各有特点,李霁野的 译本更注重原文
引言
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而祝庆英的译本更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简爱》 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基本内容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 女性形象。
基本内容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简·爱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 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她的正直、高尚、纯洁,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 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爱上了她。
基本内容
与《简爱》不同,《傲慢与偏见》则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 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作品以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存 在的性别不平等问
基本内容
题。例如,当伊丽莎白与达西第一次见面时,达西对她的外貌、出身和社会 地位都提出了批评,这无疑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和贬低。但伊丽莎白并不被这些 所影响,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立性格赢得了达西的爱情。这一点也暗示了女 性可以通过自身
基本内容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 须要离开。尽管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坚信每个人 都应该拥有平等和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译者性别差异视角下对《简·爱》两个中文译本的研究

译者性别差异视角下对《简·爱》两个中文译本的研究

译者性别差异视角下对《简·爱》两个中文译本的研究□ 于文娇 刘 艳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摘 要] 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翻译研究视角的不断扩大,译者的性别在翻译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性别译者视角下《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从语言对话、外貌描写以及内心独白三个方面来探究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以及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翻译中体现出来的翻译特征。

[关键词] 性别差异;翻译;《简·爱》[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02-0032-03收稿日期:2020-8-25作者简介:于文娇,硕士研究生。

刘艳,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

1 研究背景传统的翻译忠实观把翻译的视角停留在语言层面,往往忽略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翻译领域的文化转向使得翻译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沈晨 等,2018),译者在翻译中所担当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性别视角也被引入翻译研究中来,这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让学者认识到并开始重视译者性别在翻译中的作用。

不同性别的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差异,加之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人文观念对不同性别的要求不同,这必然导致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因性别因素而导致的差异。

鉴于此,本文从语言对白、外貌描写以及内心独白三个方面,对《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中所体现出来的译者性别差异以及译者性别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 语料选择本文选择《简·爱》的祝庆英中译本(后简称“祝译”)和黄源深中译本(后简称“黄译”)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

《简·爱》是一部彰显女性主义的作品,塑造了一位在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的女主人公形象。

祝庆英是一位女性译者,黄源深是一位男性译者,他们在性别上的差异给他们的译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姜梦梦;余薇薇;胡玉辰;王雨桐;徐馨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2()13
【摘要】通过《简·爱》中译本的研究,探讨女性意识对于翻译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女性意识,使得女性在翻译时,更加注重对于女性角色形象和品质的塑造,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加入译者对于女性角色的理解和同情;在翻译策略上,比男性译者的创造性发挥程度更大;在翻译风格上,女性译者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因此,性别对于翻译存在一定影响,并且女性译者比男性拥有更为强烈和隐性的女性意识。

【总页数】3页(P186-187)
【作者】姜梦梦;余薇薇;胡玉辰;王雨桐;徐馨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觉醒》两个中译本对比
2.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觉醒》两个中译本对比
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简·爱》三个中译本修辞手法翻译的比较
4.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简·爱》两个中译本中的对比研究
5.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简·爱》两个中译本中的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简爱》两个中译本看女性主义翻译作者:李彬张轶前袁亮亮来源:《卷宗》2016年第06期摘要:《简爱》是女性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具有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为基础,对《简爱》的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译者分别为祝庆英(女),宋兆霖(男)。

通过对比研究,本文旨在揭示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理论策略和实践手段的不同特色,尤其强调女性译者译作的女性主义特色,从而倡导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引入与实际运用。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女性翻译;《简·爱》《简爱》是女性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具有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传入中国。

一时间,挖掘优秀女性作家、翻译女性作家的文字形成了一股风潮。

女性译者开始在翻译界崭露头角。

祝庆英,著名女性翻译家。

通过对比宋兆霖的翻译版本,突出女性译者的女性主义特色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特点。

1 女性主义翻译(1)女性主义翻译西方女性主义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分化成两派:英美女性主义Anglo-American Feminism和法国新女性主义French New Feminism。

前者更注重文学批评,特别是对经典文本的颠覆;后者将视线投射在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分析等理论方面。

法国新女性主义批评借鉴解构主义理论,将妇女问题的症结归结于语言。

(刘军平,2006)并将女性主义翻译有以下特点:消除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翻译不单是具体的语言“技巧”问题,还应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

从女性主义翻译者具体的翻译策略来看,弗罗托总结出如下三种做法:Supplementing (补充):HuMan中用大写的M指示原文隐含的男性中心主义;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加注与前言);Highjacking (劫持):hystory(Mary Daly从希腊语词根hyst“子宫”+story创造出来,意为“女性的历史”)。

(Simon, 1996)(2)女性主义翻译引入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朱虹介绍进入中国。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开始传入中国。

然而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氛围、以及文化环境、社会价值观、女性自身主体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差异,所以女性主义相关研究仍不丰富,更多的内容还是对国外女性主义翻译现状的介绍、梳理。

在封建社会思想的束缚以及儒教思想的引领下,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相比,中国的女性主义翻译有以下特点: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忠实;不以翻译作为政治武器;温和的对译作进行女性主义修改。

2 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特点—通过对比《简爱》两中译本随着女性主义翻译介绍入中国,女性译者开始有独特的翻译风格。

祝庆英,作为著名女性翻译家。

其翻译的《简爱》版本也是深受大家喜欢。

通过其版本与宋兆霖的翻译版本对比,突出女性译者的女性主义特色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

通过对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以下简称为祝译本,宋译本),本文作者共总结出女性主义翻译的四个特点及女性译者的女性主义特色。

(1)忠实例1:I mounted into the window-seat: gathering up my feet, I sat cross-legged, like a Turk; and, having drawn the red moreen-curtain nearly close, I was shrined in double retirement.祝译本:我爬上窗口,缩起脚,向土耳其人那样盘腿坐着,把波纹红呢窗帘几乎完全拉拢,我就加倍隐藏起来,仿佛是神龛似的。

宋译本:我爬上窗座,缩起双脚,像土耳其人那样盘脚坐着,把波纹厚呢的红窗帘拉得差不多合拢,于是选择了双倍隐藏的地方。

通过两译本可以看出,宋的版本直接省略了“shrined”一词,而祝的版本直接翻译成了佛龛。

然而原因在于在男性译者的观念里可能将女主人公的形象比喻成佛龛,过于神话主人公,更何况其为女性。

所以宋直接将“shrined ”一词省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点上女性译者的翻译更加忠实可靠。

(2)(2)增词例2:“But his brain? That is probably rather soft? He means well, but you shrug your shoulders to hear him talk?”祝译本:可是他的脑子呢?也许比较笨吧?他有一片好意。

但是听他说话,他会蔑视地耸耸肩吧?宋译本:但你的头脑呢?大概比较软弱吧?他本意很好,但听他谈话你会耸肩吧?宋译本与祝译本的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宋将“shrug your shoulders” 翻译成“耸肩”,然而,祝增加了修饰词“蔑视的”和“轻视的”.祝的版本表现出了轻视的情感,以女性的视角出发,祝增加了修饰词表现自己的情感。

另一方面,宋将“soft” 直接翻译成“软弱”,然而,祝翻译成了“笨”,同样也表现出了理查德的嫉妒之意。

在这句话的翻译中,可以明显看出祝庆英翻译过程中,增词特点有所体现。

例3: While he is so occupied, I will tell you, reader,what they are.”祝译本:趁他现在这样忙着的时候,读者啊,我要告诉你这是些什么画。

宋译本:趁他正是这样忙着的时候,读者,我要给你讲讲这是些什么画。

在例三中,女性译者使用的词汇更加贴近女性的用词特点。

通过这些用词我们也可以判断译者的性别。

她们增加语气词等来表达情感等。

他们使用语气词如“啦” ,“啊”,“啦”,“啊”在祝译本中反映简的语气。

这也反映出女性译者在翻译女性作品时,能很好的突出情感等。

(3)省略例4: It is your place to be humble,and to try to make yourself agreeable to them… You should try to be useful and pleasant, then, perhaps, you would have a home here.祝译本:你现在就得低声下气,依顺着他们,你应该变的有价值并且令人喜欢,如此一来,你也许还能把这儿当成家住下来。

宋译本:你得谦卑些,依顺着他们,这些才是你的本分,你要学会巴结些,学的乖一点,也许这样可以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住下去。

作为女性译者,祝庆英对于不利于女性独立特点的词语直接省略。

如:“It is your place” 相反的,宋兆霖并没有省略直接翻译成,“这才是你的本分”. 这样的翻译也反映出了女译者祝庆英对于简的同情之感。

例5:“my story is nearly finished. I have now been married for ten years. I know what happiness is at last. My husband’s life and mine are the same life. We are very close.”祝译本:我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

到现在我结婚已有十年了。

我和我的丈夫是如此亲近,几乎都成了同一个人。

宋译本:我的故事已接近尾声。

到现在我结婚已经十年了。

我认为自己无比幸福,幸福到难以言表,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像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一样。

首先,祝庆英省略了“ happiness”,但是宋并没有。

显示在翻译过程中祝会采用省略的方法。

另一方面,宋兆霖翻译为“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向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一样”,然而,祝直接翻译为“同一个人”。

通过例六可以看出祝在翻译过程中有省略的特点,也是女性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逐步成长的过程。

(4)适当修改例6: I shuddered involuntarily, and clung instinctively closer to my blind but beloved master.祝译本:我不由自主的哆嗦起来,本能的更紧地搂住我那失明的、但却是我亲爱的主人。

宋译本:我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本能的把我亲爱的瞎眼主人搂抱的更紧了。

在祝庆英的译本中,按照女性的特征做适当修改。

她并没有使用像“瞎眼”这样的词语,而是“失明”,体现了其同情之感。

另一方面,宋将“clung to” 翻译成“依偎着”,然而,祝将其翻译成“搂着”。

这也体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独立品质。

例7:“He ran headlong at me: I felt him grasp my hair and my shoulder: he had closed with a desperate thing.祝译本:他朝我直扑过来。

我感到他揪住了我的头发,抓住了我的肩膀,我已经在跟一个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肉搏了。

宋译本:他向我直扑过来,抓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我发觉他真的是一个暴君并且是个杀人犯。

在祝译本中,祝将“desperate”翻译成“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然而宋兆霖,直接省略了这一词。

通过对比看出,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当调节。

祝庆英在翻译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于简的同情,约翰对于简的态度描写显示出简所受的压迫和折磨,并且在字里行间中表现其情感。

亡命之徒一词就显示出祝在翻译过程中的情感流露。

然而,在宋的译本中并没有体现。

可以看出女性译者在翻译中的适当调节修改译文。

与西方女性主义译者提出的三种策略相对,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女性主义题材文章时所采取的四种翻译特点。

3 总结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中,是翻译理论同女性主义相结合后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论指导下的忠实;不以翻译作为政治武器;温和的对译作进行女性主义修改。

《简爱》是女性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具有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品。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对《简爱》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译者分别为祝庆英(女),宋兆霖(男)。

通过对比研究,本文揭示不同性别的译者在理论策略和实践手段的不同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第一,女性主义译者会依然遵循忠实原则。

其次,女性译者也有增词的特点,增加修饰词,语气词,更好的表达女性的情感。

并且,省略的特点在女性译者中也有体现。

最后,在翻译过程中,适当根据女性情感和表达做出修改,这些特点尤其强调女性译者的女性主义特色。

参考文献[1]Flow, L. 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on in the “Era of the Feminism”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Godard,B. “Translator’s Preface” of lovhers[M]. Montreal: Guernica Editions, 1986.[3]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M]. London:Routledge, 1996.[4]刘军平.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J]. 中国翻译, 2006.[5宋兆霖. 《简爱》[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6]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7]许钧,张伯然. 《翻译论集》[C].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 46-54.[8]祝庆英. 《简爱》[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