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会议管理制度(三篇)
公司部门会议管理制度
![公司部门会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8be719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1.png)
公司部门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篇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和工作推进,促进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的会议管理工作。
公司各部门在召开、组织、记录、汇总会议等相关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本制度。
第三条公司部门会议应体现科学务实、高效便捷、民主平等、文明规范的原则,做到建议熟悉、议事清晰、会议纪律,确保会议效果的最大化。
第四条本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公司全体员工应尽的职责,违反本制度的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篇会议召开第五条公司各部门应根据需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召开时间应提前至少三个工作日确定,具体时间由部门负责人确定。
第六条会议召开的领导人员应按时参加,缺席者必须提前请假并说明原因,会议开始后不得擅自离开。
第七条会议召开的地点应选定在公司内具备会议条件的会议室,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
第八条会议召开前,部门应准备好相关资料和会议内容,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会议组织第九条会议组织应由部门负责人或指定的负责人负责,组织者应提前整理好会议议程,并发送给参会人员。
第十条会议期间,应由会议组织者主持会议,统筹和引导全场,确保会议的效果。
第十一条会议组织者应在会议过程中及时汇总和记录重要意见和建议,做好会议记录。
第十二条会议组织者应根据会议内容和讨论情况,及时确定会议纪要的撰写人员,并要求撰写人员在会议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会议纪要。
第四篇会议记录第十三条会议记录应真实记录会议的整个过程,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题、讨论内容和结论等。
第十四条会议记录应由记录人员在会议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报送给会议参与人员和会议组织者。
第十五条会议记录应加盖部门公章,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五篇会议总结第十六条会议结束后,部门负责人或指定的负责人应对会议进行总结,包括会议的主要议题、讨论结果、问题解决情况和工作计划等。
第十七条会议总结应及时向参会人员和有关部门通报,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5ad1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9.png)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和加强会议管理工作,提高会议效率,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会议召开的程序。
1. 会议召开的程序应当经过提前通知,并确定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和参会人员名单。
2. 会议召开前,应当制定会议议程,明确会议主题和议题内容。
3. 会议召开前,应当对会议相关材料进行准备,确保会议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章会议的组织和管理。
1. 会议应当由主持人主持,负责控制会议的进程和维护会议秩序。
2.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应当遵守会议纪律,不得擅自打断他人发言,不得进行无关讨论。
3. 会议应当按照议程进行,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
第四章会议记录和决议。
1. 会议应当有专人负责会议记录,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议。
2. 会议决议应当经过投票表决,确保决议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3. 会议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和归档,供参会人员查阅和核对。
第五章会议后的跟进工作。
1. 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将会议决议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2. 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应当进行跟进,确保决议得到有效执行。
3. 会议后应当进行会议效果评估,总结会议的优缺点,为下次会议的改进提供参考。
第六章会议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1. 会议管理工作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估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2. 对于会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 优秀的会议管理人员应当受到表彰和奖励,鼓励其在会议管理工作中的优秀表现。
第七章附则。
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负责人所有。
以上即为会议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建立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
![如何建立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944a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5.png)
如何建立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会议是组织协调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对于组织内部的协调、决策和推进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组织运转效率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会议前的准备、会议过程的管理和会议后的跟进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建立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
一、会议前的准备1.明确会议目的:每一次会议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议题,在会议召开之前,主持人需要明确会议目的,并将目的通知到参会人员。
2.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为了让参会人员预留时间和做好准备,应提前确定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并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
3.发放会议议程:在会议开始之前,主持人应将会议议程事先发放给与会人员,让参会人员提前了解会议的议题和日程安排。
4.准备会议所需材料:主持人需要提前准备好会议所需的材料和文件,以便会议顺利进行。
二、会议过程的管理1.确立会议主持人:每一次会议都需要有一位明确的主持人,主持人负责引导讨论、控制会议进度和维持会议的秩序,确保会议高效有序进行。
2.控制会议时间:会议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合理控制会议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如果某个议题讨论时间过长,主持人应及时调整议程,确保其他议题的充分讨论。
3.促进信息交流:主持人在会议中应促进与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鼓励参会人员发表意见和建议,使会议真正成为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
4.记录会议内容:会议的讨论和决策结果应当做好记录,主持人或专门的会议记录人员应及时记录会议内容,并在会议结束后将会议纪要分发给与会人员。
三、会议后的跟进1.及时分发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是会议的结果和决策的书面记录,主持人应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并将会议纪要分发给与会人员,确保大家对会议结果有深入的了解。
2.跟进会议决策:会议决策的有效实施是会议价值的体现,主持人应对会议决策进行跟进,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决策的有效执行。
3.评估会议效果:每一次会议结束后,还需要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了解会议的效率和效果,找出问题并改进,不断提高会议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公司会议、每周例会管理制度模版(3篇)
![公司会议、每周例会管理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ecea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2.png)
公司会议、每周例会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公司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及时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部门间协调配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会议和每周例会的管理。
第三条基本原则:1. 会议和每周例会应明确目标和议程,确保高效和专注。
2. 会议和每周例会应准时开始和结束,不得拖延时间。
3. 会议和每周例会应有记录并及时传达决议和行动计划。
4. 会议和每周例会应遵守机密和保密制度。
5. 会议和每周例会应充分尊重与会人员的意见,并制定决议。
第四条会议主办部门:根据会议性质和内容,会议主办部门由公司领导指定。
第五条会议组织人:会议组织人由主办部门指定,负责会议筹备、记录和后续跟进工作。
第六条与会人员:与会人员根据会议性质和内容确定,必要时可邀请相关部门代表参加。
第七条会议通知:会议组织人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通知内容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程、材料等。
第八条会议记录:会议组织人应制定会议记录,记录会议的议程、讨论内容、决议和行动计划等,并及时传达给与会人员。
第九条会议决议:会议决议应由与会人员共同制定。
若与会人员对决议存在异议,应进行投票表决,决定结果按多数票通过。
第十条会议行动计划:会议行动计划由与会人员共同制定,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完成内容。
第十一条会议效果跟进:会议主办部门应跟进会议决议和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反馈和调整。
第二章公司会议管理第十二条会议分类:公司会议根据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战略规划会议、项目推进会议、绩效评估会议等。
第十三条会议召开原则:会议主办部门应提前确定会议目标和议程,精心安排与会人员,确保会议的高效和专注。
第十四条会议组织:会议组织人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会议材料和设备,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会议记录:会议组织人应制定会议记录,记录会议的议程、讨论内容、决议和行动计划等,并及时传达给与会人员。
第十六条会议后续工作:会议主办部门应跟进会议决议和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反馈和调整。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88f4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0.png)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会议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会议,以确保会议的高效性和成果,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任何形式的会议,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工作会议、项目进展会议、决策性会议等。
三、会议召集1. 会议召集人应提前确定会议目的、时间、地点,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参会人员。
2. 会议召集人应提前准备会议议程,并向参会人员发放。
四、会议准备1. 参会人员应按照会议议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会议的高效性。
2. 会议召集人应提前做好会场布置和设备准备。
五、会议进行1. 会议召集人应按照议程主持会议,确保会议的秩序和纪律。
2. 参会人员应按时到场,积极参与会议讨论。
六、会议记录1. 会议记录人应全程记录会议讨论内容和决策结果。
2. 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存档,以备后续查阅。
七、会议总结1. 会议召集人应在会议结束后及时总结会议内容和决策结果,并向参会人员发放会议纪要。
2. 参会人员应按照会议纪要确认并执行决策结果。
八、会议评估1. 会议召集人应定期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会议管理制度。
2. 参会人员应提供反馈意见,以帮助改进会议管理制度。
九、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会议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等。
十、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如有修订,以公司维护部门发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以上为《会议管理制度范文》,并报经公司管理层批准,自XXXX年XX月XX日起正式执行。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58a9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8.png)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议目标明确:确保每个会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议程,确保会议的目的清晰明确,并与参会人员事先沟通好。
2. 会议前准备:提前发送会议通知和相关材料,使与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并确保所有必要的信息和文件已经提供。
3. 会议时间管理:会议的时间应合理安排,不超过预定时间,并严格按照议程进行,避免无关的讨论和偏题。
4. 会议主持人角色明确:会议主持人应负责引导会议进程,确保会议按照议程进行,并有效控制会议的时间和讨论的方向。
5. 参会人员的参与:确保每个参会人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提出意见,避免某些人主导讨论,或其他人被忽视。
6. 会议记录和跟进:会议记录应准确、完整地记录重要决策、行动项和责任人,并及时进行跟进和进展报告,确保会议的决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7. 会议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会议的效果和效率,并持续改进会议管理制度,以提高会议的效率和参与度。
通过建立这样的高效会议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节省时间和资源,并促进更好的决策和合作。
第 1 页共 1 页。
会议的管理规定(3篇)
![会议的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df04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08.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会议,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会议、学习培训会议、研讨会议、表彰奖励会议、民主生活会等。
第三条会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高效务实;(二)民主集中,民主决策;(三)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二章会议组织与审批第四条会议组织:(一)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年度会议计划,报上级机关审批;(二)会议组织单位应提前制定会议方案,明确会议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三)会议组织单位应做好会议通知、签到、资料准备等工作。
第五条会议审批:(一)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议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二)会议组织单位应提前向主管领导汇报会议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召开;(三)会议审批权限根据会议性质和参会人员级别确定。
第三章会议内容与形式第六条会议内容:(一)传达贯彻上级机关的决策部署;(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部署工作任务;(四)交流工作经验;(五)开展学习培训;(六)表彰奖励先进;(七)其他需要讨论的事项。
第七条会议形式:(一)全体会议:适用于单位全体人员参加的会议;(二)部门会议:适用于单位内部各部门参加的会议;(三)专题会议:适用于研究解决特定问题的会议;(四)座谈会:适用于座谈讨论、征求意见的会议;(五)现场会:适用于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的会议。
第四章会议纪律与要求第八条会议纪律:(一)按时参加会议,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二)保持会场秩序,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三)遵守会议纪律,不得随意离开会场;(四)认真听取会议内容,做好笔记;(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会议内容。
第九条会议要求:(一)会议组织单位应提前做好会议准备工作,确保会议顺利进行;(二)参会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讨论;(三)会议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四)会议决定的事项应按时限要求落实;(五)会议结束后,组织单位应做好总结报告。
部门会议管理制度(5篇)
![部门会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fcac5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2.png)
部门会议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部门各类会议内容和程序,加强会议纪律,提高部门办公质量和工作效率,控制时间成本,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确保生产系统有序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强调会前通知,会时签到,会中记录、会后落实的四项要求。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部门内部各类会议。
4会议分类4.1部门早会:每周____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本周生产任务安排、质量及安全意识宣贯、劳动纪律要求和其他临时事项。
原则上固定于每周二早上8:00召开,由部门经理主持,要求本部门全员参加。
4.2生产计划协调会:每周____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上周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总结、本周和下周生产计划安排、大泵项目相关要求等。
原则上固定于每周一下午13:30召开,由生产副总主持,参会人员为生产部经理、副经理、各车间主任及生产计划员,项目部、采购部、工艺部、质检部各派代表参加。
4.3部门管理例会:每两周____次(公司中高层管理例会的第二天上午)4.4重点项目会议。
根据需要召开。
(包括重点项目实施会、工艺技术质量问题分析会等)4.5精益生产推进会议。
根据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要求。
____节后生产开工早会:法定节假日后第一天为尽快帮助员工调整工作状态,清点到岗人员,安排节后工作,规定每逢法定节假日(假期两天以上)后上班第一天早上8:00召开节后生产开工早会,由部门经理主持,要求本部门全员参加,会上将清点人员到岗情况。
5会议要求5.1会议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召开,着眼于有效沟通、协调部室内部各方面关系、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
5.2会议应注重质量,提高效率。
会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充分沟通,心中有数;对议而不决的事项提出解决的原则与方法;会议力求精干、高效,工作进展和安排应明确、具体、量化,杜绝空谈和____。
5.3讲求实效。
会议议定的事项、布置的工作任务、提出的办法措施,与会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传达,贯彻、落实,力求取得成果。
5.4严格会议纪律。
与会人员应认真准备、准时参会,不得无故缺席,会议期间应将手机调至振动模式,原则上不允许接听电话,如须接听,请离开会场。
部门会议管理制度模版(3篇)
![部门会议管理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e5858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9.png)
部门会议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部门会议的召开、组织和管理工作,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提高决策效果。
适用于本部门内各类会议的管理。
二、会议的召开与组织1. 会议的召开时间由主持人提前通知参会人员,通知方式可采用邮件、短信或口头告知等形式,确保足够的提前时间。
2. 会议的地点应该选择环境安静、设施完备的场所,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3. 每个会议应明确确定主题和议程,并将议程提前发送给参会人员,以便大家做好准备。
4. 在确定会议主题和议程的基础上,主持人应设计会议的形式和流程,确保会议的紧凑和高效。
5. 会议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准备会议室、会议材料、设备等,确保会议的顺利开展。
三、会议参与人员的管理1.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并在会议开始前做好个人准备工作,如阅读相关材料、研究会议议程等。
2. 参会人员应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不得打断他人发言,遵守会议纪律。
3. 主持人应确保会议的参与者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避免一人独大的情况发生,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和表达的机会。
四、会议记录与决策1. 会议记录应由专门的记录员进行,确保会议内容的完整和准确。
会议记录要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名单、会议主题和议程、会议讨论内容等。
2. 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
3. 会议中做出的决策应当明确具体,并由主持人进行总结,确保会议的决策能够及时执行。
五、会议评估与改进1. 会议结束后,应进行会议的评估,包括会议的组织安排、流程设计、讨论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2. 根据会议评估的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的会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违纪和纠纷处理1. 违规参会、旷会、迟到早退等行为应予以警告并进行记录,连续三次违规将予以纪律处分。
2. 出现会议纪律问题或纠纷时,主持人应及时予以调节和解决,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
3. 若无法解决纠纷,可请相关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协助处理。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0589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5.png)
会议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会议的召开和管理,提高会务工作效率,促进单位内部沟通和信息共享,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各类会议的召开和管理。
第三条会议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民主、高效、规范。
第四条会议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工作会议等。
第五条会议的召开应当注重实效,合理安排会议时间和议程,确保会议取得预期效果。
第六条会议材料应当提前准备完整、清晰,确保与会人员了解会议议题和目的。
第七条会议管理应当注重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确保重要会议信息不外泄。
第八条会议管理应当尊重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互动交流,共同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会议组织及召开第九条会议的召开应当由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提出议题,经过讨论确定后,由会议秘书处通知与会人员。
第十条会议召开前应当确定会议的主持人和会议记录人,明确各自职责。
第十一条会议主持人应当根据议程有序主持会议,控制会议进程,确保会议有效召开。
第十二条会议记录人应当做好会议记录工作,确保会议过程和决议能够准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第十三条会议应当准时开始,提前预留充足的时间以应对可能的延误。
第十四条会议应当遵守会议纪律,避免无关人员干扰或打断会议。
第十五条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整理会议记录,起草会议纪要并向与会人员发放。
第三章会议议程和决议第十六条会议议程应当由会议主持人根据议题确定,明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讨论顺序。
第十七条会议决议应当由与会人员共同讨论,形成共识,并经过表决确认。
第十八条会议决议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决定事项、落实方式、责任人等内容。
第十九条会议决议应当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明确时限和目标,保障决议的贯彻落实。
第四章会议效果评估第二十条会议召开后,应当对会议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会议的优点和不足,为日后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第二十一条会议效果评估应当由会议组织者或相关人员负责,结合与会人员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第二十二条会议效果评估结果应当形成报告,并向单位领导汇报,确定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范本(3篇)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41cb8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9.png)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办公会议的召开和管理,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办公会议是公司内部开展沟通、协调、决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推动公司工作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级会议的召开和管理,包括公司领导层会议、部门会议、小组会议等。
第四条会议的召开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确保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员工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议的召开和参与。
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六条会议的召集人是会议的组织者和主持人,负责会议的准备、组织和主持工作。
第七条会议的召集人应提前确定会议的目的、议题和参会人员,并向参会人员发出会议通知。
第八条会议通知应包括以下内容: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主题、议程和相关材料。
第九条会议通知应提前至少三个工作日发出,涉及重要决策的会议应提前至少七个工作日发出。
第十条会议的目的和议题应明确具体,与公司的业务相关,能够推动公司工作的开展。
第十一条会议议程应合理安排,时间安排紧凑,内容有序进行,确保会议高效进行。
第十二条会议材料应提前发送给参会人员,确保参会人员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和调研工作。
第十三条会议室的准备工作应提前完成,包括会议设备的调试、会场布置和会议用品的准备等。
第十四条会议的主持人应按照会议议程和时间安排,主持会议的进行,确保会议的秩序和效果。
第十五条会议的参与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提前请假并说明原因。
第十六条会议的参与人员应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包括研读会议材料、调研相关信息等。
第三章会议的管理第十七条会议应按时开始,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召开,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第十八条会议的主持人应按照议程和时间安排主持会议的进行,确保会议的秩序和效果。
第十九条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并在会议结束后及时整理并发送给参会人员。
第二十条会议的决策应经过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或者经过表决确定。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范文(3篇)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c1a44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d.png)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会议是一个机构或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交流与决策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高效会议,可以促进信息共享、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
因此,建立一套高效的会议管理制度是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高效会议管理制度,以便组织能够优化会议流程,提高会议效率,从而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会议筹备1. 定期召开会议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会议的定期召开频率。
一般来说,工作日程紧张的组织可以选择每周召开一次会议,而工作较为宽松的组织可以每两周或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会议应提前安排,确保与会人员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参加会议。
2. 制定会议议程每次会议之前,会议组织者需要制定会议议程,明确会议的目标、议题和时间安排。
会议议程应事先发送给与会人员,以便他们可以提前准备,并确保会议按计划进行。
3. 会议材料准备根据会议议程,会议组织者需要提前准备好与会人员需要的会议材料,如报告、数据、图表等。
会议材料应事先发送给与会人员,以便他们可以提前阅读并做好准备。
三、会议进行1. 会议准时开始会议组织者需要确保会议准时开始,以免浪费与会人员的时间。
会议组织者可以提前15分钟到会议室进行准备工作,确保会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是否齐备,以及会议室的环境是否整洁。
2. 会议主持会议组织者或指定的主持人负责主持会议,确保会议按照议程顺利进行。
主持人应控制会议的进程,避免无关议题或个人意见的干扰,保持会议的高效性。
3. 会议纪要记录指定一名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纪要,确保会议内容的准确记录。
会议纪要应包括会议时间、与会人员、会议议程、讨论内容等重要信息,并及时发送给与会人员,以便他们复查和补充。
4. 会议参与与会人员应积极参与会议,遵循会议纪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在发言前,应先向主持人请示,确保会议的秩序和效率。
5. 会议决策会议组织者或指定的决策机构负责会议决策。
通过充分讨论和协商,做出明确的决策,并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责任人。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集锦8篇)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集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8f1d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d.png)
公司会议管理制度(集锦8篇)公司会议管理制度第1篇第一条、根据公司管理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区域会议内容和程序,提高公司的办公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提升公司运营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会议要求:一、会议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召开,着眼于有效沟通、协调区域内部各方面关系、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
二、会议应注重质量,提高效率。
会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充分沟通,心中有数;对议而不决的事项提出解决的原则与方法;各类会议力求精干、高效,工作进展和安排应明确、具体、量化,杜绝空谈和形式主义。
三、讲求实效。
会议议定的事项、布置的工作任务、提出的办法措施,与会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传达、贯彻,落实,力求取得具体成果。
四、严格会议纪律。
会议主办区域应加强会议管理,做好会议安排;与会人员应认真准备、准时参会,不得缺席或指定他人代表,确因个人紧急事务需要请假的,须向区域经理请假,同时指定专人代为参会。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区域内各部门的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
第四条、区域各类会议及其安排如下:一、区域领导工作例会(一)区域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于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召开。
(二)区域工作例会出席人员为区域内各项目主管,区域各部门负责人;会议由区域经理主持,经理因故不能出席时,可授权区域其他领导成员主持。
(三)区域工作例会的主要内容是:区域经理通报重要事项;各项目队长报告本项目上月工作情况,对照上月会议安排,逐条逐项检查落实完成情况,提出需要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工作建议,提出本月工作安排方案; 与会人员讨论有关事项;区域经理安排和部署下周公司整体工作并宣布议定事项。
(四)区域工作例会必须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将重要事项和公司指示及时传达给项目每个队员。
二、项目例会(一)项目例会,由区域内所著项目队长自行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开会时间、参会人员等。
(二)项目例会由项目队长主持,该项目全体队员参加。
(三)项目例会的主要内容是:项目队长传达区域会议指示,通报项目近期总体工作安排和面临的问题;各班组领班汇报上月工作情况,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建议和本月工作安排;与会人员讨论有关事项;项目队长提出部门下周工作要点、具体安排和有关要求。
会议管理制度(精选10篇)
![会议管理制度(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d298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会议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的管理和运作,保证会议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内部会议,包括但不限于领导会议、部门会议、项目会议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实施主体为公司管理层。
第四条会议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尊重会议参与人员的权利。
第五条会议应当注重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涉及公司机密的内容,应当注意保密。
第六条会议应当注重时效性,会议的召开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和节点,并保证会议的效率和效果。
第七条会议应当注重讨论和决策的民主性,对于会议内涉及的事项,各方应当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进行充分讨论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决策。
第八条本制度的发布、修改和解释由公司管理层负责。
第二章会议的组织与召开第九条会议的组织者应当提前进行会议议程的制定,明确会议目的、主题和议程,以便于各方参与者进行准备和安排。
第十条会议的召开应当提前通知所有参会者,并向其提供有效的会议信息和材料,并保证会议地点、设备、饮食等条件的满足。
第十一条会议应当有主持人和记录人,主持人应当提前了解会议相关内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保证会议的有序进行和效果实现;记录人应当记录会议的讨论和决策过程,并汇总形成会议纪要,纪要内容应当准确、全面、客观。
第十二条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应当根据公司层级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讨论和决策,并进行适当的备案和审批。
第三章会议的执行与落实第十三条会议决策应当得到严格的执行,相关责任人应当按时按质完成关于会议的任务。
第十四条会议决策后需进行落实和跟进,确保决策真正实现,并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
第十五条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相关责任人应当进行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估,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
第四章会议的监督与反馈第十六条对于会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参会人员可进行意见反馈,监督和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处理。
第十七条会议纪要应当及时发布,并向会议参与人员提供反馈机会,促进问题解决和意见吸收。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范本(3篇)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76d0b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2.png)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范本会议是组织内部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合理规范的会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会议的效率,保证会议的质量,提升组织的运转效率。
下面是对高效会议管理制度的一份范文,供参考。
一、会议召开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会议是为了促进内部沟通,协调工作,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进展,加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
2. 原则(1)确保会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2)尊重会议成员的意见和权益;(3)明确会议的议程和目标,确保会议有针对性;(4)会议要注重沟通和协作,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5)确保会议决议的可执行性和及时性。
二、会议的类型和规模1. 会议的类型根据会议的目的、内容和参与人员,可以分为工作会议、决策会议、协调会议、培训会议、评估会议等。
2. 会议的规模根据参与人员的数量和职位级别,可以分为公司总体会议、部门会议和小组会议。
三、会议的流程和程序1. 会议的召开和准备(1)确定会议的召集人和主持人;(2)制定会议的议程,明确会议的目标和议题;(3)确定会议的参与人员和参会方式;(4)提前发送会议通知,明确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参会要求;(5)准备会议所需的材料和文件。
2. 会议的进行(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确认出席人员;(2)主持人按照议程依次引导讨论每个议题;(3)会议成员按照提前确定的发言顺序进行发言;(4)对于较为复杂的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组工作;(5)确保会议进程的顺利进行,控制发言时间,防止议题偏离;(6)及时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提醒参会人员注意待办事项;(7)结束会议前,确认下一次会议的时间和议题。
3. 会议的总结和跟进(1)主持人对会议进行总结,对达成的决议进行确认;(2)将会议的纪要和决议发送给参会人员,以便参与人员了解和跟进;(3)负责会议决议的跟进,追踪执行情况并在下次会议上进行回顾。
四、会议的管理工具和技巧1. 会议的管理工具(1)会议议程模板:制定会议议程的模板,按照模板填写会议内容,确保每次会议的议程清晰明确;(2)会议记录模板:制定会议记录的模板,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方便参会人员回顾和跟进;(3)会议纪要模板:制定会议纪要的模板,对会议的目标、议题和决议进行概括和总结;(4)会议评估表:制定会议评估表,收集参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和建议,提供改进会议质量的依据。
物业公司会议管理制度(3篇)
![物业公司会议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585ea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9.png)
物业公司会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使例会达到高效、规范的效果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物业部各部门三、制度内容例会(包括周例会和日常例会)是由部门经理主持召开的重要会议。
(一)与会人员:本部门领班以上管理干部。
(二)会议时间:每周六上午8:30。
(三)会议地点:十六层集团会议室。
(四)会议主持:部门经理。
(五)会议程序:1、传达公司及商务港、政府部门文件;2、各岗位领班责任人按工程、保洁、保安(A、B、C班)的程序,简要汇报本周(日)工作情况和下周工作计划,回复或协调与其它岗位提出的工作问题,汇报本岗位存在的不足以及改正方法,实际工作中需其它岗位配合的工作和需向领导请示的问题;3、部门经理通报本部门整体工作质量检查情况,着重通报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部门经理负责安排下周工作重点;5、总经理讲评经营情况,对前期工作状况进行综合评析,布置下步工作重点;(六)会议要求:1、会前各岗位负责人要认真准备,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提出下步工作计划;2、各岗位参会责任人都要积极发言,建言献策,要求内容详实、简洁、明了;3、与会人员要认真记录,积极思维、勇于提出问题,对本岗位存在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勇于承担责任,对会议的决定和精神要坚决贯彻落实;4、对文件中需完成的各项工作要责任到人,需传达的内容要及时传达到位;5、不准迟到、早退,无故中途离开、不接听电话,会议期间要关闭通信工具,凡违犯上述其中一项的,每次罚款____元;6、无故不参加或请假后未及时安排替代参加者,每次罚款____元,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特殊情况请假需经部门经理批准,并安排替代人员参会;7、参会人员要精神饱满,注意自身形象,不允许交头接耳、抠手指等小动作,坐姿端正,不许趴在桌面或仰在椅背上,打嗑睡等不文明的现象,否则,违犯以上规定每次罚款____元;8、各参会人员都要做好会议纪要,纪要中对会议上总经理布置的任务要落实到人,并有完成时间。
部门负责人应追踪监督任务的落实情况,并在下一次会议上反馈结果。
公司级会议管理制度(5篇)
![公司级会议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97b0c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7.png)
公司级会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的召开和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级别会议的召开和管理。
第三条会议是公司内部沟通交流、决策合作的重要方式,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四条会议的召开应当依法合规,科学、公正、高效。
第五条各级会议应当以公司总经理为主持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召集人或主要参与人。
第六条会议应当有明确的议题,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地点应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第七条会议召集人应负责会议召开和相关事务的组织。
第八条参会人员应按时出席会议,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出席,应提前请假并说明原因。
第九条会议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会议的决策内容和参会人员的发言。
第十条会议纪要应及时起草,经主持人或召集人审核后,由会议记录人传达给参会人员。
第十一条会议纪要应归档并保存,便于查阅和追溯。
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十二条会议的召开应事先确定会议目的和议题,并通知参会人员。
第十三条会议的召开时间应提前确定,并尽量避免与其他重要工作冲突。
第十四条会议的地点应选择适宜的会议室,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会议的组织应根据会议的性质和重要性确定参会人员,确保参会人员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第十六条会议的召集人应提前准备会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会议现场的秩序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会议的召集人应在会议召开前适当时间向参会人员提供相关资料,使参会人员事先做好准备。
第十八条会议的召集人应按时召开会议,并在启动会议前对会议的议题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
第十九条会议的召集人应控制会议的时间,并安排议题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第二十条会议的召集人应推动会议的高效进行,引导与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并主持会议的决策和表决过程。
第二十一条会议的召集人应当负责会议的总结和总结,并及时向参会人员传达会议决议和任务。
第二十二条会议的召集人应当妥善处理会议中出现的冲突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第三章会议的管理第二十三条会议应当有明确的议程,由召集人或主持人提供,并在会议开始前分发给参会人员。
会议管理制度确保会议高效进行的关键
![会议管理制度确保会议高效进行的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8a9e84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f.png)
会议管理制度确保会议高效进行的关键会议是组织内部沟通和决策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没有有效的会议管理制度,会议可能变得低效、无效甚至浪费时间。
为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建立和执行科学合理的会议管理制度是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键要素和实施步骤,以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
一、明确会议目的和议题任何一次会议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议题。
在召开会议之前,组织者应该确定会议的目标,并确定需要讨论的议题。
这些信息应该提前通知与会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做好准备并为会议做出贡献。
确保会议目的和议题的明确性有助于提高会议的效率。
二、合理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会议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对会议的效率和参会者的参与度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与会人员能够方便参加并专注于会议内容。
尽量避免与其他重要事务冲突的时间,并选择容易到达和舒适的会议地点。
这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打扰,提高会议的效率。
三、明确会议议程和时间安排会议议程是会议成功进行的关键。
在会议开始之前,制定详细的议程并确保议程得到与会人员的提前公布。
议程应包括每个议题的时间分配,以及每个议题所需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通过明确的议程和时间安排,可以避免议题讨论过度拖延、会议时间超时等问题,提高会议的效率。
四、确保会议参与者的准时参会准时参会是会议高效进行的前提。
组织者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会议的准确时间和地点,并强调准时参会的重要性。
同时,组织者自己也要做到守时,以树立榜样。
对于频繁迟到或旷会的人员,适当采取纪律处罚措施,以保证会议的高效进行。
五、鼓励积极参与和有效沟通会议的成功与否与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沟通密切相关。
组织者应鼓励与会人员积极提出意见、分享观点,并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平等对待和发言机会。
同时,组织者还应培养良好的会议文化,鼓励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促进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六、做好会议记录和后续跟进会议记录和后续跟进对于确保会议的高效进行至关重要。
每次会议应指派专人负责记录会议要点、决策结果和行动计划等内容,并及时向与会人员发送会议纪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了对公司所有会议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会议程序,提高会议效率,增强会议执行效果,特定本制度。
2.0范围
本制度适用公司及所有部门各种会议。
3.0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公司一二级会议____通知、会议前准备事项、会议的记录、会议的签到、会议决定事项的跟进以及跟进结果的记录。
3.
2三、四级会议由会议召集部门负责本部门召集会议____通知、会议前准备事项、会议的签到、记录、会议决定事项的跟进以及跟进结果的记录。
3与会人员及部门负责相关会议决议事项的执行。
3.4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负责
一、二级会决议事项的确定执行。
4.0会议定义
4.1总经理办公会议。
指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召集召开研究、部署行政工作,讨论决定全公司行政工作重大问题的会议。
4.2员工大会。
指由总经理决定召开总结上季(半年、全年)工作情况、部署本季(半年、全年)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先进____、个人的会议。
4.3董事会议。
指由公司所有董事一起召开研究投资发展、资金运作、发展方向的会议。
4.3司务会议。
总结评价当月经营、管理、行政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下月工作任务。
4经营活动分析会。
汇报、分析公司计划执行情况和经营活动成果,评价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揭露矛盾,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公司效益。
4.5质量分析会。
汇报、总结上月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分析质量事故(问题)、研究决定质量改进工作措施。
4.6安全工作会。
汇报总结前季安全生产、治安、消防工作情况,分析处理事故,检查分析事故隐患,研究确定安全防范措施。
4.7技术工作会。
汇报、总结当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科研、技术和日常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布置下月技术工作任务、研究确定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措施方案。
4.8生产协调会。
协调、平衡生产进度、研究各部门、科室室不能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
4.10科室班前会。
对昨天进行讲评,布置当日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5.0作业内容
5.1作业流程图相关责任人、配合人及工作内容。
办公室将会议主题、会议地点、召开时间、主持人等通知给与会人员。
5.2会议通知:
紧急会议须提前三十分钟以上通知与会人员,非紧急会议须提前一天通知。
会上要求发言的人须在开会之前准备好发言内容。
52.3会场纪律:
与会人员不得迟到、早退。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二)
1.0目的
为了对公司所有会议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会议程序,提高会议效率,增强会议执行效果,特定本制度。
2.0范围
本制度适用公司及所有部门各种会议。
3.0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公司一二级会议____、会议前准备事项、会议的记录、会议的签到、会议决定事项的跟进以及跟进结果的记录。
3.
2三、四级会议由会议召集部门负责本部门召集会议____、会议前准备事项、会议的签到、记录、会议决定事项的跟进以及跟进结果的记录。
.3与会人员及部门负责相关会议决议事项的执行。
3.4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负责
一、二级会决议事项的确定执行。
4.0会议定义
4.1总经理办公会议。
指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召集召开研究、部署行政工作,讨论决定全公司行政工作重大问题的会议。
4.2员工大会。
指由总经理决定召开总结上季(半年、全年)工作情况、部署本季(半年、全年)工作任务,表彰奖励先进集体、个人的会议。
4.3董事会议。
指由公司所有董事一起召开研究投资发展、资金运作、发展方向的会议。
4.3司务会议。
总结评价当月经营、管理、行政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下月工作任务。
.4经营活动分析会。
汇报、分析公司计划执行情况和经营活动成果,评价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揭露矛盾,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公司效益。
4.5质量分析会。
汇报、总结上月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分析质量事故(问题)、研究决定质量改进工作措施。
4.6安全工作会。
汇报总结前季安全生产、治安、消防工作情况,分析处理事故,检查分析事故隐患,研究确定安全防范措施。
4.7技术工作会。
汇报、总结当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科研、技术和日常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布置下月技术工作任务、研究确定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措施方案。
4.8生产协调会。
协调、平衡生产进度、研究各部门、科室室不能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
4.10科室班前会。
对昨天进行讲评,布置当日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
5.0作业内容
5.1作业流程图相关责任人、配合人及工作内容。
5.2相关会议重点注意事项52.1紧急会议:紧急会议召开:召集人提出会议程,通知行政办公室。
办公室将会议主题、会议地点、召开时间、主持人等通知给与会人员。
5.2会议通知:
紧急会议须提前三十分钟以上通知与会人员,非紧急会议须提前一天通知。
会上要求发言的人须在开会之前准备好发言内容。
52.3会场纪律:
与会人员不得迟到、早退。
高效会议管理制度(三)
无效率的会议不仅浪费公司成本,也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为此,必须____实施高效会议制度,提高会议效率。
一、凡是开会,必有准备
“永远不开没有准备的会议,会议的最大成本是时间成本,会议没有结果就是对公司的犯罪,没有准备的会议就等于是一场谋杀。
”重大的会议应有事前检查制度,“没有准备好的会议必须取消”;与会人员要提前看材料并做好准备,不能进了会议室才开始思考。
二、凡是会议,必有主题
“开会必须有明确的会议目的,在会议准备期间就必须明确会议主题。
”没有主题和流程的会议,就好比让大家来喝茶聊天,浪费大家的生命。
会议的主题,要事先通知与会人员。
三、凡是会议,必有纪律
对会议纪律应进行宣传,对于会前准备不足导致会议中断;对于会中迟到、接打手机、玩电脑、开小会私下讨论的等行为要认捐,通过这些纪律规定与处分,严格保证每一次会议都有良好的纪律。
四,凡是会议,必有议程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
“给我五分钟时间来发言,我要提前一个星期准备;给我十分钟发言,我要提前两天准备。
”因为,在会议之前,一定要明确会议议程,会议____人员要在会前把会议议程书面发给参加会议人员,使他们能了解会议的目的、时间、内容,使他们
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关的资料和安排好相关工作,每一项讨论必须控制时间,不能海阔天空,泛泛而谈。
五、凡是会议,必有结果
开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会议如果没有达成结果,将是对大家时间的浪费。
所以,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要参与到议程中来,会议主持人有权打断那些偏离会议主题的冗长发言,会议时间最好控制在____小时以内,太长的会议会超过人的疲劳限度。
起不到良好的开会效果。
对于没有确认结论的会议,未解决问题的会议,会议主持人应在会议结束前做出检讨,分析会前准备、会中讨论的不足。
会议确认的结论,马上进入执行程序。
六、凡是开会,必须守时
设定时间,准时开会,准时结束。
这样其实也是尊重大家的时间。
开会一定要准时,并要求对每一个议程设定大致的时间限制,一个议题不能讨论过久,如不能得出结论,可暂时放一下避免影响其他议题。
避免开长会,开无效率的会,造成疲劳。
七、凡是开会,必有纪要
要将会议决议形成____,各项决议要有具体的执行人员及完成时限。
如果此项决议需要多方资源,一定要在会议纪录中明确说明,避免会后互相推诿,影响决议完成。
有些管理人员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会议没有形成决议,导致会议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这会让一些管理人员误认为开会没有意义,直接影响其不想主持会议或者参加会议。
八、凡是会后,必有追踪
“散会不追踪,开会一场空”。
所以,对会议的每一项决议都要列入跟踪督办事项,有专人跟踪、督办、检查。
如果发现特殊情况,可及时调整,确保每项会议决议都能够完成。
九、会议公式开会+不落实____0布置工作+不检查____0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____落实
十、高效会议原则
凡是会议必有主题;凡是主题必有议程;凡是议程必有决议;凡是决议必有跟踪;凡是跟踪必有结果;凡是结果必有责任;凡是责任必有奖惩;凡是奖惩必须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