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面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地图图纸、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中国地图)同学们,认识它么?
我们在哪个省?(湖南省)找一找湖南省大么?
你觉得最大的是哪个地区?(新疆)
在数学中,我们说,新疆地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面积大。
(揭示课题:面积)
你还能说说吗?
比较四川省和北京市的地图四川省(北京市)的面积是图上哪部分?(涂色部分)
二、新授
1、学校的操场的表面比篮球场的表面要?(大)
教室的地面比讲台的表面?(大)
小结:面积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
2、说一说:你能来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吗?
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手掌(估一估:数学书的封面有几个手掌面那么大)、黑板、国旗、操场、篮球场……
曲面图形:拿一个橘子,找它的表面的面积。
立体图形的面积(文具盒)
3、(观察)摸一摸、比一比:说说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图片)
4、(图片)位置变化,物体的表面面积不变。
移动数学书封面,它的面积不变。
(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侧面有面积,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大小不变。面积守恒观念)
5、出示图形:封闭、不完整图形
(1)你能找到它们的面积吗?(去除不完整图形——没有面积)(2)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怎样比较?估一估:大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几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验证)
小结:小正方形可以作为基本图形来进行测量。
(3)活动(一)小组讨论:不能重叠比较时怎么办?
观察比较
相同形状的重叠比较
不同形状的剪一剪
(4)这样两个图形看不出大小怎么办呢?(测量——度量)尺子合适吗?(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5)小组合作:老师这里有一些工具,你能用它们来度量么?
引导学生选用一种基本图形作单位来测量(三角形、圆、正方形面积
大小相等的基本图形;强调每次只能选择一个相同类型的基本图形进
行测量)
哪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测量图形最合适?为什么?
三、练习巩固
1、描周长,涂面积()
2、(小方格图形)面积比较,哪个图形最大、最小。
3、做一做(变式图形)求面积。
四、拓展训练
活动:在白纸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使它的面积最大。
在方格纸设计8个小正方形的有趣图形。
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南湖附校钱丽娟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亦、妆”等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体验诗句情感,感受祖国河山的
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有感情朗读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体验诗句情感。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体验诗句情感。
教具学具: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说“西湖”,导入诗题
1.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相信大家的小脑袋里已经装了很多很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首,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2.今天,钱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诗,请你自己好好读读,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自由读)谁已经猜到了?请你再读读,诗人分别把西湖说成了什么?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艾青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周起渭
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
在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苏轼的诗人,他对西湖更是醉心。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出示: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
3.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看看他眼中的西湖又像是什么?(指名读——齐读)
4.板书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扣诗眼。
(1)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通顺。
(2)检查:指名读。
潋滟(liàn yàn)——正音
亦——这个字平时较少看见,在古诗文中比较多见。理解意思。
妆——翘舌音、字形,看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3)读出节奏,读出诗的味道。
(4)借助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西湖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随学生自由说)
↓
交流中出示句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介绍西子:
西施,西子就是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分别是西施、貂婵、王眧君、杨贵妃,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关于西施的美,还有个小故事呢?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人,
是个浣纱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她,使她更加美丽动人。鱼儿看见她的容貌,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
交流中出示:淡妆浓抹总相宜。
↓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意思。
(5)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着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细读诗句
(一)感受西湖在晴天下的秀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幻灯片)
(1)再读读,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美的?拿起笔,圈圈有关的字词。
(2)反馈交流:
(3)水光潋滟晴方好,
A.潋滟:看看这二个字,知道什么意思吗?——借助图片,再用自己的话再说说意思。
B.你知道湖面为什么闪闪发光?交流中引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C.情境创设: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水光潋滟,我们也去西湖边走走看看吧?(课件出示)你还看到了什么美景?
↓
交流评价,感情诵读。
D.“晴方好”:“方好”是什么意思?选择意思
(4)升华感情再读
(二)感受雨中西湖的神奇。
(1)师:苏轼就这样赏着美景,饮着美洒,陶醉其中。忽然,天空中飘起了小雨,眼前的西湖又变成了另一番景象?(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
(2)师:雨中的西湖又奇妙在哪儿呢?谁来告诉我们?
(3)师:用心看看,透过“山色空蒙”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的画面?(评价跟进读。
师:来,看看吧!(放课件,随着音乐,教师轻声描绘)瞧!树变了——桥也不一样了——这一切,给人感觉都不一样了。你置身在这一片朦胧隐约之中,仿佛来到了哪里?(生说,随机指读)
(4)那山,那树,那塔……一切都沉浸在雨雾迷蒙中了,荡漾在诗人心中、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字:(奇)。
(7)自然过渡:刚才还是水光潋滟,现在却是——山色空蒙。看看谁能把这晴雨的变化之美读出来。(自由练读——指名1分读——男女分读——叠读)(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引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现在你明白了吗?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西子呢?不急!联系前二句,想想,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评价跟进)出示整首诗。
预设: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西湖景美,西子人美;
西湖是江南的美景,西子是江南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