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实验活动)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合集下载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完整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完整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完整一、铁的概述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元素,化学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

它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二、铁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它的熔点为1535°C,沸点为2750°C。

在常温下,铁是固体状态。

2. 化学性质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形成铁锈。

铁也可以与硫、氮等元素形成化合物。

此外,铁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相应的盐。

三、铁的化合物1. 氧化反应铁可以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两种不同的化合物:FeO和Fe2O3。

其中,FeO为黑色的物质,Fe2O3为红色的物质。

2. 硫化反应铁也可以与硫反应,形成FeS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在水中会产生硫化氢气味,有较强的臭味。

3. 氯化反应铁和氯气反应会生成FeCl2和FeCl3两种不同的氯化物。

FeCl2为绿色晶体,FeCl3为黄褐色晶体。

四、铁的用途1. 工业领域铁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钢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

其中,钢铁是铁与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的混合物,在建筑、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生活用途铁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常常用铁制的锅、勺子等炊具;铁制的家具、器皿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3. 营养需求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合成,对于人体的造血功能至关重要。

缺乏铁元素会引发贫血等健康问题。

五、铁的环境影响由于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大量的铁在自然界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铁的氧化反应会形成铁锈,导致金属锈蚀。

此外,不适当的铁的排放会对水质等环境因素产生负面影响。

六、结语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应该在合理使用铁的同时,注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合理补充铁元素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铁的氧化物的知识。

2、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和实验改进思路,及其化学性质。

3、铁盐、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OH)2的制备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进行设计、反思与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与体验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与和谐。

二,重点、难点:Fe(OH)2的制备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铁的氧化物二、铁的氢氧化物1,种类:、2,与酸反应:、3,加热:【实验探究1】怎样制备Fe(OH)2、Fe(OH)3?完成制备Fe(OH)2、Fe(OH)3的实验,并完成下列表格【提出问题1】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几乎看不到白色Fe(OH)2沉淀而只看到灰绿色?学生小组分析原因:【小结】Fe(OH)2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色)而灰绿色只是转化的中间过渡阶段。

【提出问题2】能不能通过实验改进,使生成的Fe(OH) 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讨论分析:Fe(OH)2易被氧化的原因:1.反应的溶液与接触 2.反应试剂溶有实验改进的目的:隔绝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接触。

【实验探究2】Fe3+ 和Fe2+ 的鉴别完成Fe3+和Fe2+的鉴别实验,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探究3】Fe 3+ 和Fe 2+ 的转化完成Fe 3+和Fe 2+的转化实验,完成下列表格[课堂小结][跟踪训练]1.有NaCl 、FeCl 3、FeCl 2、 MgCl 2、AlCl 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盐酸 B 、烧碱溶液 C 、氨水 D 、KSCN 溶液2.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 3+而可能含有Fe 2+。

进行实验操作的顺序有: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高锰酸钾溶液,③加入少量硫氰化钾溶液,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③②C .③①D .①②③ 3.为什么实验室在配制FeCl 2或FeSO 4溶液时,通常要往溶液中加入铁粉?4.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可加入 ;除去FeCl 3溶液中的少量FeCl 2,可加入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CuCl 2,可加入 。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第1课时铁的单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了解铁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变化观念:知道铁作为还原剂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时,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反应,铁原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反应时,铁原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2.科学探究:通过对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原理的探究,分析可能的生成物。

【课前预习】1.金属的物理通性状态颜色延展性导电、导热性绝大多数为固态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大多是银白色大多数较好良好(1)金、铜等少数金属有特殊颜色。

(2)除汞外,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3)密度相差较大。

其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0.535 g·cm-3),常见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铂(21.45 g·cm-3)。

(4)硬度相差很大。

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Cr),钠、钾等金属硬度较小。

(5)熔、沸点相差也很大。

钠、钾的熔点都低于水的沸点(100 ℃),而钨的熔点高达3 422 ℃。

2.铁的存在和冶炼(1)铁的存在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2)铁的冶炼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铜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

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3.铁的化学性质(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Fe与足量的Cl2、KMnO4(H+)、硝酸溶液等强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3价;Fe与足量的S、I2、Cu2+等弱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2价。

4.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1)铁与冷水或热水不反应,但在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作用下,易腐蚀。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教师:人类最早使用的铁,是来自太空的陨铁。

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展示图片)教师: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教师:丹霞地貌的岩层因Fe 2O 3而呈红色。

(展示图片)教师: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短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中提炼出来。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应位置勾画。

认真倾听,配合书本记忆。

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铁的单质教师:①有延展性和导热性。

②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③能被磁铁吸引。

④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7.86g/cm 3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讨论】观察下列反应式,查看铁的化合价变化有何异同。

做好笔记,和老师一起学习概念。

老师和同学通过列点,帮助学生归纳记忆。

通过讨论,帮助答案:第一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3;第二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 第三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 【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反应式中铁的化合价变成+2,有的变成+3?教师:在一定条件下,铁作为还原剂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

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反应,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

Fe –2e -→Fe 2+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等)反应,铁原子则失去3个电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Fe –3e -→Fe 3+【思考讨论】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

这是为什么呢?(提示:铁与水会反应吗?)【思考讨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常温下,铁与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铁的重要化合物 导学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 导学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

2、掌握常见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理解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梳理1、铁的氧化物:1、定义: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3O4)。

3、性质:不溶于水,呈现不同颜色。

2、铁的氢氧化物:1、定义:铁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铁(Fe(OH)3)。

3、性质:难溶于水,呈现不同颜色。

3、硫酸亚铁:1、定义:由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2、性质:溶于水,呈现绿色。

4、氯化铁:1、定义:由氯气与铁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2、性质:溶于水,呈现黄色。

5、铁盐的反应:1、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4Fe(OH)2 + O2 + 2H2O →4Fe(OH)3。

2、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Fe(OH)3 + H2SO4 → Fe2(SO4)3 + H2O。

3、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Fe2(SO4)3 + 6NaOH →2Fe(OH)3 + 3Na2SO4。

三、问题探究1、为什么氧化亚铁会呈现黑色,而氧化铁会呈现红色?2、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3、你能列举出硫酸亚铁和氯化铁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吗?4、请设计一个实验,制备硫酸亚铁并观察其溶解性。

四、课堂互动1、请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对于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的理解。

2、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以下问题:如果你是钢铁厂的工程师,你会如何利用铁的化合物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一起评价和改进方案。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性质和应用,包括氧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硫酸亚铁可以用于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染色剂,氯化铁可以用于制作腐蚀剂等。

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高一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自主学习内容◇长治县一中导学案年级:高一科目:化学编制教师:高一化学组课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课型:自主编制时间:2014.12.13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和,具第位,主要以和价化合物形式存在。

2. 根据Fe3+和Fe2+的化合价判断,Fe3+应只具有_______性,Fe2+应具有_____性和______性,Fe应只具有______性。

二、自主学习内容1.2、铁的氢氧化物性质:【实验探究】【实验3—9】【思考交流】为什么在FeSO4想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的白色在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思考交流】如何检验Fe3+2+3+与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自我检测】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A、NaOH溶液B、铁片C、KSCN溶液D、石蕊溶液三、预学中的疑难问题◇自我测评◇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1.为了检验某FeCl 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 A . NaOH 溶液 B .铁片 C .KSCN 溶液 D .石蕊溶液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铁与盐酸反应:2 Fe+6H +==2 Fe 3++3H 2↑B .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 FeCl 2+Cl 2=2 FeCl 3C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32Fe Fe FeD . 氯化铁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 Fe 3++3OH -== Fe(OH)3↓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 4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A 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②③①④B .③②①④C .③①②④D .①②③④4.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 . 稀硫酸 B .CuSO 4溶液 C .Fe 2(SO 4)3溶液 D .AgNO 3溶液5.把少量废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中,过滤,除去杂质,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 )A . Fe(OH)3;Fe 2O 3B .Fe(OH)2 ; FeOC .Fe(OH)2 、Fe(OH)3; Fe 3O 4D .Fe 2O 3; Fe(OH)36.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 2+ 和Fe 3+的浓度恰好相等。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导学案)高一化学(原卷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铁盐和亚铁盐,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形成证据意识。

3.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学习重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Fe2+、Fe3+的检验【学习难点】Fe、Fe2+、Fe3+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种好过盐,离子方程式为:;与稀硝酸只能生成盐。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发化学方程式为:。

新知预习:1.从化合价改变角度预测Fe2+和Fe3+的性质:Fe2+具有性和性,如硫酸亚铁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具有性,如硫酸铁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

如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氧化硫酸铁制备Na2FeO4。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课中探究】情景导入: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约4~5克),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么铁元素在人体中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方法。

(见PPT图片)一、Fe2+、Fe3+的检验活动一、探究Fe3+、Fe2+的性质任务一、观察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样品,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认识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任务二、阅读教材P6869页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元素价态的角度思考铁盐和亚铁盐检验哪些化学性质?填写下表内容。

任务二、应用探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上述信息,设计简单方法来证明补铁剂中的铁元素是二价铁还是三价铁呢?【对应训练】1.将过氧化钠投入FeCl 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 .无气体产生 B .没有沉淀生成 C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 .有白色沉淀生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Cl 2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B .Fe(OH)3只能由可溶性铁盐和碱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C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D .除去FeCl 2溶液中少量的CuCl 2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活动二、探究Fe 3+、Fe 2+的检验方法任务一、实验探究:完成教材P68页【实验32】,根据表格内容思考如何检验溶液中的Fe 3+、Fe 2+?并填写表格其它内容。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一节第2课时铁盐、亚铁盐课堂探究案【学习目标】1、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能够从不同角度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铁盐、亚铁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Fe3+和Fe2+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3、感受铁盐、亚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理论知识在探究物质性质上的具体作用。

探究活动一 Fe3+和Fe2+的检验1、阅读资料卡片一Fe3+和Fe2+的检验方法1、Fe3+的检验:2、Fe2+的检验:【注意】离子检验的方法:[答题模板]实验操作:( )↓现象描述:( )↓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二铁盐(Fe3+)的性质1、阅读资料卡片二2、【实验器材及试剂】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小烧杯、镊子试剂:FeCl3溶液、FeSO4溶液、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铁氰化钾K3[Fe(CN) 6] 溶液、淀粉—KI试纸、铁粉、氯水(Cl2)、铜片、维生素C。

3、组内分小组实验,讨论填写下表:【结论2】:铁盐(Fe 3+)的性质1、铁盐(Fe 3+)可以与碱反应生成2、铁盐(Fe 3+)具有 性,可以与等还原剂反应生成探究活动三 亚铁盐(Fe 2+)的性质1、【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试管、胶头滴管、试剂:FeCl 3溶液、FeSO 4溶液、KMnO 4酸性溶液、KSCN 溶液、铁氰化钾K 3[Fe(CN)6]溶液、淀粉—KI 试纸、铁粉、氯水(Cl 2)、铜片。

亚铁盐(Fe 2+)的性质1、亚铁盐(Fe 2+)可以与碱反应生成2、亚铁盐(Fe2+)具有性,可以与等还原剂反应生成3、亚铁盐(Fe2+)具有性,可以与等氧化剂反应生成探究活动四用图示的方法归纳Fe、Fe2+、Fe3+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铁三角”【思考与讨论】1、结合亚铁盐的性质,思考FeSO4溶液如何的保存?2、利用离子间的转化分析,怎样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Cl2杂质?3、利用离子间的转化分析,怎样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FeCl3杂质?4、为什么补铁剂和维生素C共同服用有利于增进铁的吸收利用。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能说出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形成知识网络通过Fe2+、Fe3+的相互转化,清楚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学会将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实验等结合运用【学习重点】: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网络的构建【学习难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实验等的结合运用【知识链接】:氧化还原、电化学原理、平衡原理、离子反应等【学法指导】:学习通过分类、对比等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学习内容】:活动一: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网络构建【思考】:某硫酸厂的一工人将一盛放过浓硫酸的铁桶稍做冲洗,一段时间后,用氧炔焰来切割铁桶,突然铁桶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体验高考】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10江苏)B.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11江苏)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08江苏)D.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能共存(09江苏)【体验高考】2:下列说法正确吗?A.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1 1.522FeCl33n(Cl2)n(Fe)(08江苏)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11江苏)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09江苏)D.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11江苏)【体验高考】3:(08江苏)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金属(1)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铁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3、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二、知识梳理(一)铁的存在铁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

铁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矿石中,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₂O₃)、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₃O₄)等。

(二)铁的物理性质铁是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纯铁的硬度较小,熔点较高。

(三)铁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2)铁与氯气反应:2Fe + 3Cl₂点燃 2FeCl₃(3)铁与硫反应:Fe + S 加热 FeS2、与水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₂O(g) 高温 Fe₃O₄+4H₂3、与酸的反应(1)铁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反应:Fe + 2H⁺=Fe²⁺+ H₂↑(2)铁与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

4、与盐溶液的反应铁能将比它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 +CuSO₄= FeSO₄+ Cu(四)铁的氧化物1、氧化亚铁(FeO)(1)物理性质:黑色粉末(2)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时能迅速被氧化为Fe₃O₄2、氧化铁(Fe₂O₃)(1)物理性质: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2)化学性质: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3、四氧化三铁(Fe₃O₄)(1)物理性质: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2)化学性质:在高温下能与一氧化碳等还原剂反应(五)铁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亚铁(Fe(OH)₂)(1)制备:FeSO₄+ 2NaOH = Fe(OH)₂↓ + Na₂SO₄(2)物理性质:白色絮状沉淀(3)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₂+ O₂+ 2H₂O = 4Fe(OH)₃2、氢氧化铁(Fe(OH)₃)(1)制备:FeCl₃+ 3NaOH = Fe(OH)₃↓ + 3NaCl(2)物理性质:红褐色沉淀(3)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2Fe(OH)₃加热 Fe₂O₃+ 3H₂O (六)铁盐和亚铁盐1、亚铁盐(1)溶液呈浅绿色(2)具有还原性,能被常见的氧化剂(如氯气、过氧化氢等)氧化为铁盐2、铁盐(1)溶液呈棕黄色(2)具有氧化性,能与铁、铜等金属发生反应3、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2Fe³⁺+ Fe = 3Fe²⁺2Fe²⁺+ Cl₂= 2Fe³⁺+ 2Cl⁻三、实验探究(一)Fe(OH)₂的制备实验目的:制备 Fe(OH)₂并观察其颜色和状态实验用品:FeSO₄溶液、NaOH 溶液、煤油、胶头滴管、试管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FeSO₄溶液。

3.2.3《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2.3《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原理分析,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态等认识物质性质,设计物质转化的基本思维模型。

2.通过Fe(OH)2、Fe(OH)3的制取实验,探究铁的两种氢氧化物性质和制备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及其原理,构建铁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3.通过问题探究、讨论交流,能基于证据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及变化提出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学习重点】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及Fe2+、Fe3+ 的转化【学习难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和Fe2+、Fe3+ 的转化。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金属化合物的主要类型及转化是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碱)→盐;金属化合物类别不同、价态不同,性质不同。

2.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位居第四位。

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新知预习:1.铁在化合物中主要有 +2、+3两种价态,铁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亚铁、氧化铁(又名铁红)、四氧化三铁(又名磁性氧化铁)三种。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2.Fe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FeSO4+2NaOH=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 【同步学习】情景导入:在自然界中铁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它的化合物非常的多,你们知道铁有哪些化合物吗?能不能对它的化合物进行分类。

活动一、铁的氧化物1.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59页内容,思考铁的氧化物类型及物理性质是什么?并完成下表内容:【温馨提示】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铁的化合价+2 +3 +2,+3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溶解性都不溶于水2.讨论交流:阅读教材P59页内容,根据氧化物的分类及定义,思考铁的氧化物类型及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温馨提示】FeO Fe2O3Fe3O4铁的化合价+2 +3 +2、+3水溶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氧化物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 + =Fe2+ +H2O Fe2O3+6H + =2Fe3+ +3H2O Fe3O4+8H + =2Fe3+ +Fe2++4H2O与还原剂反应(H2、CO、Al等) FeO+CO Fe+CO2Fe2O3+3CO2Fe+3CO23Fe3O4+8Al9Fe+4Al2O3用途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是炼铁原料注意:(1)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为Fe3O4。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3、掌握Fe3+、Fe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学习重点】1、铁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和特性。

2.Fe3+、Fe2+检验及转化。

【回顾教材解决问题】阅读教材59-61页关于“铁重要化合物”的内容,分组完成以下内容。

小组任务一:1.阅读教材 2.判断正误 3.交流结果(组内) 4.统一认识(组内)5.提出质疑(组间)6.答疑解惑小组任务二:用→表示出你知道的下列物质之间所有的...转化关系。

【重难突破 方法导引】【知识运用 实验探究】小组任务四:进行待测液检验。

(待测液可能:只有Fe 2+;只有Fe 3+;含有Fe 3+和Fe 2+) (1)利用工具栏二内容,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2)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分类第二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B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C. 四氧化三铁可以看成是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D.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能形成Fe(OH)3胶体2.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3.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①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H)2+□ClO-+□_______=□______ +□_______第一组1.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定性:Fe(OH)3<Fe(OH)2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C.相同条件下,溶液中Cu2+、Fe3+、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D.F eO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2. 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A.浓硝酸 B.氯化亚铁溶液 C.溴苯 D.溴化银3.铁酸钾(K2FeO4)能与水反应:4FeO42-+10H2O ⇌ 4Fe(OH)3+8OH-+3O2,制备高铁酸钾( K2FeO4) 的基本原理为:在强碱性条件中,利用Fe(NO3)3与NaClO溶液反应可生成高铁酸盐溶液,相关流程如图所示:①写出反应Ⅱ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K2FeO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小结整合提升】【分组训练夯实基础】【知识拓展】1、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A、生了锈的铁块放入稀H2SO4中B、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C、FeO放入稀HNO3中D、Fe放入HNO3溶液中2、将过量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只有气泡产生 B.生成灰绿色沉淀C.生成白色沉淀 D.生成红褐色沉淀并有气泡产生3、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明矾属于硫酸盐,含结晶水,是混合物4.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一定显红色的是()A、生了锈的铁块放入稀H2SO4中B、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C、FeO放入稀HNO3中D、Fe放入HNO3溶液中5、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①淡绿色溶液D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试剂1是______。

第09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第09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第09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部分:高考真题感悟1.(2021·河北·高考真题)“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

“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2O 32.(2021·广东·高考真题)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a 可与e 反应生成bB .b 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 .可将e 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 的胶体D .可存在b c d e b →→→→的循环转化关系3.(2021·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铁粉能与O 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 .纳米Fe 3O 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 .FeCl 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 .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4.(2022·浙江·高考真题)关于化合物()3FeO OCH 的性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3FeCl 、3CH OH 、2H O B .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FeO 、2CO 、2H OC .溶于氢碘酸(HI),再加4CCl 萃取,有机层呈紫红色D .在空气中,与2SiO 高温反应能生成()233Fe SiO5.(2022·广东·高考真题)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3% NaCl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A .加入3AgNO 溶液产生沉淀 B .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 C .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 D .加入()36K Fe CN ⎡⎤⎣⎦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6.(2022·河北·高考真题)以焙烧黄铁矿2FeS (杂质为石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46Fe NH Fe(CN)颜料。

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生版)

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生版)

3.1铁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认识铁的化学性质,基于实验事实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

4、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预习新知】(一)铁的单质一、铁的单质1.铁的存在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主要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铁单质在自然界中以陨铁的形态存在。

2.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具有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能被磁体吸引。

3.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2FeCl33Fe+2O2Fe3O4(2)与水反应3Fe+4H2O(g)Fe3O4+4H2(3)与酸反应Fe+2HCl===FeCl2+H2↑(4)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结论:铁在化学反应中做为还原剂:Fe-2e-Fe2+Fe-3e-Fe3+(一)铁的重要化合物二、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试管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3.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为不溶性碱,它们具有的性质是(1)能与酸反应,它们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Fe(OH)2+2H+===Fe2++2H2O。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Fe(OH)3: 2Fe(OH)3Fe2O3+3H2O,②Fe(OH)2: Fe(OH)2FeO+H2O(隔绝空气)。

4.铁盐和亚铁盐(1)Fe2+和Fe3+的检验:(2)Fe 2+与Fe 3+的转化: ①实验及现象:溶液由棕黄色→浅绿色→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成红色。

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 3++Fe===3Fe 2+,2Fe 2++Cl 2===2Fe 3++2Cl -。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一 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一 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高一化学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小组: 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编制人:翁美玲审核人:备课组领导
签字:
学习目标:
1.了解Fe2O3的性质;
2.了解Fe(OH)3、Fe(OH)2的性质;
3.了解Fe2+、Fe3+重要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的方法.学习重点:
1.掌握Fe2+、Fe3+的转化及检验。

【自主预习】
1、铁的氧化物:阅读课本P59相关内容,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铁的氢氧化物:阅读课本P60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3、铁盐和亚铁盐
(1)Fe3+的检验方法: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 溶液时变成,可用于Fe3+的检验。

(2)Fe3+和Fe2+的转化:根据课本P61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①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
②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
4、铁盐的净水作用:铁盐在天然水中可生成,能使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状不溶物而沉淀下来。

5、铜盐
(1)物理性质: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铜盐于水;铜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难溶于水。

(2)铜绿溶于稀盐酸,化学方程
式,离子方程式
.
(3)铜绿受热分解化学方程
式。

【合作探究】
探究一、铁的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Fe3O4中铁的化合价如何?你能据此尝试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
探究二、铁的氢氧化物
完成课本P60实验3-9
(1)FeCl3溶液呈色,FeSO4溶液呈色.
(2)向Fe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专题1(实验活动)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Fe3+的检验方法,能由氢氧化亚铁性质实验分析并设计出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构建“铁三角”转化关系模型。

2.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建立含变价元素物质的转化关系,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阅读硫酸亚铁药片说明书,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

并从实际条件出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对人类所作的贡献。

【学习重点】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及检验【学习难点】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的建构、实验方案的设计【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

Fe与Cl2反应特点是,而Fe与盐酸反应生成。

性,铁盐具有性,亚铁盐具有。

新知预习:1.Fe与Br2反应生成,与I2反应时生成,通过这一事实可以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

2.FeO和Fe3O4与HNO3反应时,除考虑与的反应外,还考虑。

Fe2O3、Fe3O4、Fe(OH)3与HI反应时,除考虑与的反应外,还考虑。

【课中探究】情景导入:已知铁直接与35%硝酸反应是很快的,但将一小块纯铁放入盛70%浓硝酸的小烧杯中(室温),铁在浓硝酸不溶解。

再用滴管缓慢地向烧杯中加蒸馏水,直加到溶液体积是原酸液的2倍,浓度约为35%,铁在这稀释后的硝酸还是不溶解。

那么为什么浓度从70%慢慢降为35%就不反应了呢?困惑的法拉第拿起玻璃棒,想去翻动一下铁块,看看它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当它刚用玻璃棒的尖端触到铁块时,烧杯里发生了异常现象—铁块迅速地反应起来,就这样这种奇异的钝化现象被法拉第发现了,人们称这个实验为法拉第钝化实验。

一、铁单质的还原性和Fe3+的氧化性活动一、探究铁单质的还原性任务一、实验探究:铁与硝酸溶液、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并分析其原理是什么?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结论步骤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时什么?【对应训练】1.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 .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 2 C .向FeCl 2溶液中滴加NH 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D .镀锌铁不如镀锡铁耐腐蚀2.将0.02mol 铁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 .2mol/L 稀硫酸C .5mol/L 硝酸D .灼热的水蒸气 活动二、探究Fe 3+的氧化性任务一、实验探究:根据表格内容,完成相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原理。

【对应训练】1.取某含铁元素的固体A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剂1是KSCN溶液B.试剂2可以是新制氯水C.溶液B中只有Fe3+无Fe2+D.溶液C到溶液F红色加深的原因是溶液中的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使Fe3+浓度增大2.将金属铁、铜投入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对反应情况设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活动一、探究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任务一、实验探究:根据表格内容,完成相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

任务二、问题探究:某溶液中加KSCN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什么?发生的反应是什么?若溶液变红,然后加足量Fe粉,红色又褪去,说明什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对应训练】1.把表面有少量氧化物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为()A.Fe3+和Cu2+B.Fe2+和Cu2+C.Fe2+和Fe3+D.Fe2+2.已知氯气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Br、I等。

又已知还原性I>Fe2+>Br。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对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分析正确的是()A.I、Fe3+、Cl B.Fe2+、Cl、BrC.Fe2+、Fe3+、Cl D.Fe2+、I、Cl活动二、Fe(OH)2的制备任务一、问题探究:为了提高皮革的耐曲折强度以及耐化学药剂和微生物的作用,常常使用绿矾作为鞣革剂。

绿矾晶体(FeSO4·7H2O)由于保存不妥或长久放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为探究绿矾样品的变质情况,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可供选择的试剂:硫氰化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铁粉,请参与完成方案设计。

实验准备:取少量绿矾样品,用蒸馏水在烧杯中配成溶液。

①如何证明绿矾已被氧化?①如何证明绿矾已完全被氧化①为了防止绿矾溶液被氧化,如何操作?任务二、结合Fe(OH)2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的性质,思考制备Fe(OH)2有哪些方法?【对应训练】1.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A.①①① B.①①①C.①①①① D.①①①2.实验室用FeCl2和烧碱制备Fe(OH)2,为了使生成的产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FeCl2溶液和烧碱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通常要煮沸B.可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层苯,以隔绝空气C.向FeCl2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不能伸入溶液内D.产生Fe(OH)2沉淀后,不能振荡试管【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浓度变小B.铁片投入冷的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C.钢片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D.石蕊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变蓝2.向FeCl3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不会出现的结果是( )A.铁、铜均有B.铁、铜均无C.有铜无铁D.有铁无铜3.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2+D.残余固体全部是铜4.将过氧化钠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B.有无色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C.无气体产生,有沉淀生成D.有气体产生,无沉淀生成5.甲同学用FeCl2和烧碱制备Fe(OH)2;乙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Fe(OH)2,为了生成的产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层植物油,以隔绝空气FeCl2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可以伸入到液面下D.乙同学应该先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以后再打开止水夹6.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

共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溶液A时,应加入少量铁粉B. FeSO4①7H2O和FeCl3①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应为2①1C.取滤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7.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X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但不能是稀硝酸B.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C.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D.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则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8.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已知:Fe2+可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1)分别取一定量硫酸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溶液。

配制FeCl2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用煮沸冷却后的水配制溶液,向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足量0.1 mol·L-1 Fe2(SO4)3溶液混合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该现象说明氧化性:Fe3+_______I2(填“>”或“<”);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小块锌片,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Fe2+具有_______。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丁组同学为探究维生素C是否可将Fe3+转化为Fe2+,设计了如下实验。

其他组同学认为:根据该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维生素C可将Fe3+转化为Fe2+”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可另外设计实验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取a溶液少许,滴加__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结论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