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二克己复礼教案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那么,孔子又是怎样具体阐述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的呢?

一、字音

周监.(jiàn) 八佾.(yì) 觚.

(ɡū) 阙.如(quē) 孝弟.(tì) 先生馔.

(zhuàn) 钻燧.改火(suì) 三年之丧.

(sānɡ) 二、通假字

1.周监.

于二代 监,通“鉴”,借鉴 2.盖十世希.

不失矣 希,通“稀”,少 3.于女.

安乎 女,通“汝”,你 4.则民无所错.

手足 错,通“措”,放置 三、一词多义

1.道⎩⎪⎨⎪⎧①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合宜的政治主张、 政治措施等

②道.不同,不相为谋 学说,主张③本立而道.生 正确原则④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理 2.其⎩⎪⎨⎪⎧①君子于其.所不知 代词,自己②其.为仁之本与 语气词,大概③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

父母乎 代词,他 3.而⎩⎪⎨⎪⎧①人而.不仁,如礼何 连词,表假设,如果②而.好犯上者 连词,表转折,却③本立而.

道生 连词,表承接,就

4.乐⎩⎪⎨⎪⎧①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动词,作乐②闻乐.不乐 名词,音乐③闻乐不乐. 形容词,快乐 四、词类活用 1.则礼乐.

征伐自天子出 名词作动词,作乐 2.食夫稻,衣.

夫锦,于女安乎 名词作动词,穿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都为名词作动词,行君道,行臣道,行父道,行子道 五、古今异义

1.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古义:一旦。

今义:不确定的时间词,表示有一天;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

2.非礼..

勿视 古义:不合乎礼仪。

今义:①不合礼节,不礼貌。②指调戏,猥亵(妇女)。

3.有酒食,先生..

馔。 古义:年长者。

今义:老师或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4.弟子..

服其劳 古义:即子弟,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

今义:学生;徒弟。

六、特殊句式

1.甚矣吾衰也 主谓倒装句

2.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主谓倒装句

3.子将奚先 宾语前置句

4.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5.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判断句

6.有是哉,子之迂也 主谓倒装句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的含意?

[点拨]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

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2.孔子为何认为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点拨]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3.怎样理解孔子对“觚”发出的感叹?

[点拨] 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

4.孔子阐释的“礼”到底是什么?

[点拨] “礼”的内涵简单地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上至国君,下至普通家庭成员,都应信守彼此的行为准则。谁若违反,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短短八个字却可以穷尽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这里也对国君处事准则加以界定,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朴素的民主与民本思想。

5.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请你联系社会实际,谈谈看法。

[点拨] 没有矛盾。孔子的儒家理论是建立在礼教的基础上的,孔子教学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符合礼教规定的,一定不要做。这与现代教育主张的张扬和尊重个性其实是没有差别的。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礼教”的基础上,即法律所规定的最低限度。比如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侵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孔子的这句话是建立在对整体礼教的遵从下,而现代教育主张的张扬和尊重个性是针对个体发展,二者并无矛盾。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谈谈你的理解。

[各抒己见]

♣“克己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己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

♣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

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孔子谈救人得赏

孔子的一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过功利和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他做得好,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在向社会宣告:只要冒险救了别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奉献精神”“激励机制”“社会公德与价值取向”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周监于二代

B.盖十世希不失矣

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D.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解析:选D。A.“监”通“鉴”,借鉴。B.“希”通“稀”,少。C.“错”通“措”,放置。

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克.(克服)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回归)仁焉

B.郁郁乎文.(完美)哉

盖阙如

..(空缺,不作处理)也

C.而好犯上者,鲜.(稀奇)矣

有酒食,先生馔.(吃喝)

D.食旨.(美食)不甘

钻燧改火,期.(期限)可已矣

解析:选B。A.克:约束;归:赞许。C.鲜:少。D.期:一年。

3.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郁郁乎.文哉

B.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