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_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
一、语文教学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陆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很好的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一开始的复习中,陆老师通过对课文的内容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文眼“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中心词概括出海底世界的特点,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板书并记住这两个词,由此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课堂教学
语文学习重在语言文字;而信息技术则是侧重于听、看,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如何将语文和信息技术融合,是当前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人认为对于学科教学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辅助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陆老师在媒体的运用上应该说充分利用其优势,又不过多过滥。
如:抓住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的特点,创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视频欣赏,使孩子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孩子心跳与文本的述说产生了共鸣。他们置身于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边听边想象,一会儿,你要和大家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创设情景。请同学们戴上潜水镜,穿上潜水服,向海底出发。让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
第三自然段的一段录像解说帮助学生更为形象地去了解动物的活动特点。并且没有选择在进入第三自然段的一开始就播放,所以,而是我首先是带领学生去阅读文本,去想象、去感受,然后再放录像,为了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培养其理解感悟能力,录象则是加深其理解。
第四自然段的图片展示同样在学习文本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色彩
多种多样和形态各不相同,同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课文范例,开展语文训练。
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训练要讲求三个维度:
第一个纬度是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应有两个路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说”。有专家指出(王尚文、吴忠豪)“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也就是说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
第二个维度就是积累语言。
第三个维度就是表达训练。
其实,“理解”是前提,“积累”基础,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表达”。因此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训练的重点。
在小学三年级这个年段,是从学习字词向学习课文的转型阶段,应该说理解文本内容是其基本的训练形式。陆老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学习规律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语言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双赢或多赢。
例: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不仅陆老师在带领阅读课文的了解不同动物的活动特点,同时揭示了作者介绍时所采用的说明的方法。下面几节的教学也始终不望研习文本是“怎么说”的。她还让学生拿着图片有选择介绍海底动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借助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文本,使外在的语言文字进行内化。
第二自然段中,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陆老师首先让学生去听书上所描写的四种声音,使其从听觉上去感知和辨别,而后学习“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抓住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去感受别的
不同声音,并模仿课文的句式设计了说话训练。这样,在感受海底声音丰富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书上的句式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第三、第四时自然段中,找出段落的中心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先总后分的组段表达方式;在找出中心句的基础上,采用了表格这种简洁的形式让学生来交流解动物的活动特点。在交流过程后,并让学生也尝试用文中的说明方法去介绍和说明课文之外海底动物(水母和海龟),进行说话训练。
另外在课堂的答问练习中,陆老师不仅注意问题答案的正确,也注意了问题语言表达的正确,要求学生对答问的言语正确组织和完整连贯表达,并适当给予指导。这样的表达练习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