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_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评课记录评课概述这节语文课是针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海底世界》进行的评课。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并描述海底世界的生物和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评课内容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前启发、课堂讲解、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课前启发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海底世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利用一些问题和图片,启发学生的思考,预测即将研究的内容。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课文,逐段讲解海底世界的生物和景象。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注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生词和难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情景模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海底世界,在课堂上进行了情景模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扮演海洋生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海底世界的不同角色和互动。
这样的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内容。
小组合作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组织了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
学生被分成小组,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海底世界的海报。
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评课,我发现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展示了较强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理解部分生词和句子时存在困难。
之后,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总的来说,这节语文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和提供针对性辅导,我相信学生的语文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8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美文,课文以生动有趣、准确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
课文从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海底植物的形态、海底矿藏和海底地貌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几位执教老师均能根据课文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制作课件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欣赏到海底奇异的动植物,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老师们用各自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让每个学生都能一种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教者情和学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加上学习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显得其乐融融。
这种师生之间的融合是一节优质课的首要条件。
老师们均能围绕课文的中心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她们在处理第二段的“窃窃私语”这个词语和“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部分时,采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一定的情境中练习造句。
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声音,展开想象、模仿文中句式说说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更生动地感受到海底动物奇妙的声音。
再如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为了将课文中动物的活动方式更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采用了联系生活作比较、课件演示、学生表演等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轻轻松松就了解了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
另外,老师们还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渗透。
比如,在教学二、三两段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海底动物的特点,作者采用了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以后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使用这些说明方法。
我想,这样的渗透对孩子们的写作应该时有所帮助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亚云老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她彻彻底底地融入课堂,和孩子们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在她的引导和感染下,孩子们思维活跃,表达大胆,学得兴趣盎然,表现很是出色。
海底世界评课稿五篇
海底世界评课稿五篇海底世界》是一篇介绍海洋常识的课文。
它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这篇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
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___这节课的内容。
___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她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
在多媒体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
___对词的教学有独到的处理。
例如,在讲到海底很宁静,但并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时候,___能针对声音,注意培养学生语感。
她对词的教学很能体现作者的智慧。
当学生体会到“窃窃私语”这个词时,教师作了机智的处理,通过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这样一下就解决了词义,经历了如此的过程,这比强加给孩子好上许多。
总之,《海底世界》这篇课文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___在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底世界,拓展语言积累,是一节优秀的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___设计了一堂课。
首先,让学生听四种不同的声音,然后通过省略号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他不同的声音,并进行说话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___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研究语文的快乐和幸福,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___采用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学生自主开展研究,读书感悟、小组研究,研究语言文字。
海底世界评课稿(优秀8篇)
海底世界评课稿(优秀8篇)《海底世界》评课稿篇一《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2.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繁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
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
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
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2.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1)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2)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3)渗透课堂作业中的人文性。
海底世界评课记录及评析
海底世界评课记录及评析海底世界评课记录及评析本次评课记录是对课程《海底世界》进行的评析。
该课程旨在通过展示和介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评课记录及评析。
课程名称:海底世界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上课地点:XX小学三年级二班评课记录:1. 课程内容:李老师通过PPT展示了各种海洋生物的图片和介绍,包括鱼类、海藻、珊瑚、海星等。
他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课程结束时,李老师组织了一次小型海洋生物展览,让学生们观察、摸索和描述展示的实物。
2. 教学方法:李老师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同时,通过实物展示和触摸,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3. 教学效果: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准确地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在实物展览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踊跃触摸和探索展示的实物。
评课分析:1. 优点:该课程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使学生对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实物展示和触摸,增强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2. 不足:虽然该课程注重了对海洋生物的介绍和展示,但在环保和保护意识方面的讲解较少。
学生对海洋生物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仍有待提高。
另外,课程中的互动讨论环节可以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改进措施:在课程中加入关于环保和保护海洋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建议,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在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海底世界》评课稿
小学语文《海底世界》评课稿《海底世界》是一篇相关大海的知识性课文。
课文经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怪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神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觉美、赏识美的过程中遇到美的熏陶。
课文从海底的光芒、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移、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地介绍了“风景奇怪、物产丰富的世界”。
顾岁琴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发掘语言文字,办理教材适当,授课诗情画意,语言规范流畅,设计独出心裁。
她能抓住课文的要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兴趣为起点、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经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研究、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累积。
一、解读教材,目注明确教师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饱满的情绪是上好一堂课的要点。
教师诚挚的感情源于教师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师生只有与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教课才能入情入境。
所以“语文教师最好的备课方法就是念书。
”顾老师执教本节课,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充足的,对教材目标掌握正确。
讲堂上,教师的感情是诚挚的。
《海底世界》很多地方都能够作为提升学生语文修养的训练点。
顾老师在本课教课中目注明确,能抓住认识海底风景奇怪和物产丰富的特色,经过清楚的板书引领学生理清楚文章脉络:课文分两大多数,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
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要点部分。
领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风趣写详细的方法是学习难点。
在教课中,教师对文章中部分段落采纳引读的方式作略办理,实现了长文短教,对我们教课篇幅长的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二、教课方法灵巧运用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课方法却能使教课成效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睦完满的一致。
这节课中,顾老师奇妙运用了多种教课方法来指引学生走进文本。
1.情境教课法:顾老师抓住小孩好奇心强的特色,讲堂中运用“情境教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伊始,“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以一段海底录象把学生带进海底漂亮的风景情境中。
人教部编版《海底世界》优秀教案1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海底世界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部编本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23 海底世界【教材分析】〈〈海底世界》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全文共7个白然段,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白然段),以问句开头,既吸引作者,也点明这篇课文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白然段),紧扣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
其中第二、三白然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第二白然段主要讲海底是宁静的,第三白然段则补充说明海底虽然宁静,但借助水中听音器可以听得到海底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第四至六白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产3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第三部分(第七白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回应了课文第一白然段的问题,前后呼应。
本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不仅课文整体结构非常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
课文虽然是介绍海底相关知识的,但语言生动、形象。
【课标表述】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书写能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
2.会写“宁、官”等11个字,注意“迅、速、退” 3个字都有笔顺都是先内后外。
3.正确认读并书写“宁静、光线”等18个词语。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5.说出第四、五白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一、语文教学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陆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很好的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一开始的复习中,陆老师通过对课文的内容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文眼“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中心词概括出海底世界的特点,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板书并记住这两个词,由此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课堂教学语文学习重在语言文字;而信息技术则是侧重于听、看,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
如何将语文和信息技术融合,是当前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人认为对于学科教学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辅助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
陆老师在媒体的运用上应该说充分利用其优势,又不过多过滥。
如:抓住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的特点,创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视频欣赏,使孩子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孩子心跳与文本的述说产生了共鸣。
他们置身于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边听边想象,一会儿,你要和大家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创设情景。
请同学们戴上潜水镜,穿上潜水服,向海底出发。
让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
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
第三自然段的一段录像解说帮助学生更为形象地去了解动物的活动特点。
并且没有选择在进入第三自然段的一开始就播放,所以,而是我首先是带领学生去阅读文本,去想象、去感受,然后再放录像,为了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培养其理解感悟能力,录象则是加深其理解。
第四自然段的图片展示同样在学习文本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和形态各不相同,同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评课记录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进行评课记录的总结和分析。
一、课程简介《海底世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主要讲述了海底生物的奇妙世界和生态环境。
通过本课,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力的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评课记录1. 课程设计本节课的设计合理,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和生物。
同时,教师采用了互动提问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内容教材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引人入胜。
具体涵盖了海洋植物、海洋动物及其特征、海底地貌等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发展。
3. 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演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思考和交流。
这种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表现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积极。
他们对海底世界的图文信息和教师的问题回答非常积极,并能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思考。
部分学生还能够主动站起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展示出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海底世界》这一教学内容单元在整个三年级下册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单元的研究,学生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主体的形式去参与和研究,这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的评课记录,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教材具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和内容安排。
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增强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也希望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跟踪和评估,为他们提供更准确的学习反馈和指导。
部编版《23.海底世界》说课稿两篇(附教案)
《23.海底世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海底世界》。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海底世界》是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文结构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课文开头先讲海底深处的情况,然后具体讲述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具体说明时,详略分明,动物、植物说得较详细,矿藏说得简略。
文中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见识少,再加上海底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根本没去过,了解就更少了,要想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就更不容易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声音,图片,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动态的海底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探究课文第2~6自然段,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认识一些海底生物,了解一些海洋知识,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海底生物的特点,了解海洋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的难点是: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四、说教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空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23.《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2.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繁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
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
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
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2.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1)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2)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3)渗透课堂作业中的人文性。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2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2_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上星期三,聆听了陈淼老师上的《海底世界》。
从她的课堂中,我听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首先,语文味体现在教师那充满艺术性的语言。
细品陈淼老师的课堂,整堂课陈老师的语言精辟,规范,充满激情,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让学生在充满兴奋的氛围中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妙。
教师语言亲切温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流进学生的心里。
尤其在指导孩子诵读时,不着痕迹,却让学生充满趣味的品味着海底世界中动植物的神奇。
陈老师纯朴的语言中透着精致,一句句精美的提示语,让学生在轻松自在中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了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
其次,语文味体现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陈老师都有意识的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
《海底世界》是一篇说明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教学生如何读,更教学生如何去写。
说写训练结合,不仅让学生品味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还了解了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也掌握了总—分和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可谓收获颇丰。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中,陈老师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画面,激发了学生对大海探究的愿望,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再次,语文味体现在多媒体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
孩子们普遍都没见过大海,更何况是海底深处,于是如何激起学生对海底的兴趣就全靠多媒体课件了。
陈老师播放的海底声音视频,让孩子们聆听了海底各种各样的声音,与课文的描写相辅相成,让学生感受得更真切。
精美的课件中,一组组神奇的海底图片,让学生赞叹不已,就连听课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有了课件的加入,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与文本的距离更近了,教学效果更好了。
另外,学习方法灵活多样。
教无定法,这节课中,陈老师巧妙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教学法:他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以一段海底录象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读,问问,这样过渡自然得体。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3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就《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粗浅认识:杨晓川老师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来调控组织教学,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以兴趣为起点,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在品读中升华。
同时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渗透。
特别是丰富多彩的课件丰富了学生想像的空间,使教材变成了鲜活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海,树立了探索大海奥秘的志向。
总的说来,这堂课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上出了语文的韵味,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态效果。
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较好:第一、创设情境,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鼓励探究。
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就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
海底世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相当陌生和遥远,杨老师运用生动的动画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直观、和谐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这样既使学生产生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使认知和情感更加协调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杨老师导入课文,以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奥秘的兴趣。
之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将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逐段分析讲解的枯燥学习方式,让学生以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亲历学习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充分领略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第二,自主探究式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主动融入阅读情境,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5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5下面使我对本课的一些见解:1.以学定教,因学施教。
生态讲堂要讲究学案的“留白”和“弹性”艺术。
“留白”便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纵,西席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
传授方案设计得太严谨太规整,讲堂的生命活力就会因此而黯淡。
为了不让稳定的设计限制生成的自由,所以只能预设粗线条,举行弹性处理。
本课打乱了常规的按部就班式的传授,而是根据学生的喜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同时发起明确要求部署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要领,为“生成”而谋划“预设”,并在“生成”中不断调解“预设”,把师生、生生的互动引向纵深,促进讲堂传授的不断生成和成长。
2.杨老师们还连合课文内容对学生举行了写作要领的渗透。
比如,在传授二、三两段时,为了让读者更明白地明白海底动物的特点,作者采取了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要领还有总分布局的构段要领。
我想,这样的渗透对孩子们的写作应该时有所帮助的。
发起两点思考:1.独立学习能力,需讲堂训练,讲堂上应存眷大多数学生,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成长。
讲堂上我们看到,部分孩子的学习热情极高,发言有本性,而且有见解,为讲堂传授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个别学生发言不敷踊跃,对他们的存眷不敷,启发、引导还不敷深入。
讲堂中要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面向全体,存眷差异,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进步。
2.朗读指导,要行之有效。
虽然运用了多种要领举行朗读训练,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齐读等方法,但仍做不到行之有效。
虽然在在演读中让学生有本性化的体验,扣住不同的动物特点,学生表演读的效果仍未抵达预想的目标。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讲堂传授是门遗憾的艺术。
”本节课要是再注重一下西席与学生的之间的情绪交流、真情互动,传授的末尾再简洁、生动、有力一些,效果会更佳。
要是说白玉微瑕的话,那便是由于花了较多的时间在二、三两段的传授中,所以在学习四、五两个自然段时就显得有些草草了事,整个讲堂传授的完成也让人感觉是急忙收场。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6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6徐瑱老师执教的《23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
作者议决生动有趣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为孩子们显露了海底世界之谜。
第二册生本实验课本仍以识字为主。
徐老师本次果然课所要呈现的研讨主题还是有效识字。
在课前,西席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跟读光碟,争取读通课文,认读生字。
不能认读的生字做好标记,讲堂重点学习。
学生举行了深入有效的预习。
讲读课文中,西席讲到第二自然段对我的感受比较深,“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它们吃工具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西席问:除了课文中这些动物的声音,你还会想象到哪些动物的声音?学生立马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想象到的声音。
议决西席的启发、提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我以为西席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学习的空间、展现的机会。
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评课时,老师们一致以为徐瑱老师的教研主题表现到位。
整节课,教和学的活动都牢牢围绕识字举行;老师能够从儿童好玩、好学、好比的天性出发,连合课文内容设置了相应的故事情境和游戏环节,极地面变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了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这节课传授步骤也特殊明白,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一个个环节中,老师引领学生一心一意奔识字,利用偶然注意印象生字;注重利用优生资源,互帮互补;搭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抵达学生多次和生字晤面的效果,进步识字效率。
从学生层面来讲,这堂课,每位学生的预习都特殊充分,做到了学习时有备而来。
无论是读文、读词,还是读字,学生信心百倍,物质饱满,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在交流识字要领时,学生们能启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展示自己。
在游戏的历程中,学生活动有序,有效有趣。
整体查看这一节课,优点为很多,值得老师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固然,讲堂总是遗憾的艺术,议决对整个传授历程的查看,老师们对这节课也发起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比如,老师说话声音太小,时间的部署等。
《海底世界》评课稿
《海底世界》评课稿《海底世界》评课稿(精华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世界》评课稿128号在xx小学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活动,共听了七节课,现重点对第七节李xx老师的《海底世界》这一课做评述。
一、李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让人叹服。
李老师的字不仅漂亮,而且苍劲有力。
板书构思巧妙,工工整整、一笔一划,这样的字会给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潜移默化的想写好字的影响。
而且李老师声音甜美,普通话标准,每一句话都贴近孩子,语速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匠心独具的复习字词的设计,提纲掣领的统领了全篇。
对于字词的复习,李老师没有局限于形式主义似的认读词语。
她所出示的每一个词语,每一组词语,甚至于先出示哪一个,哪一组都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用意的。
一遍读完,再看整个词语的谋篇布局和排列,你会不由自主的赞叹,李老师真可谓匠心独具哦。
看着李老师的词语排列,孩子们能较容易的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如有的写植物,有的'写动物,有的写矿产,有的写声音,有的写行动,还有的是拟声词等等。
孩子概括完了,也就在不知不觉间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三、围绕文本中的重点、典型的语句,引导孩子学习说明方法。
对于说明文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孩子首次接触,如何让孩子理解,学会呢?李老师紧紧抓住文本,有意识,有目的的提出一个个问题。
并把孩子回答的重点的句子列举出来,引导孩子读,观察、思考、讨论,于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这些说明方法孩子也就掌握了。
四、学以致用,当堂练笔。
在学习第三段时,李老师以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了哪几种小动物?从而引导孩子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明确了本段总分的构段方式。
在孩子充分读书,练说的基础上抛出了练笔的话题:仿照第三段的写法,描绘一下你心中的海底世界。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7_人教版-教学文档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上周的星期二,我有机会听了几节课。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萍老师的《海底世界》。
一成功之举1、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这一堂课通过设计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共同朗读,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表演“窃窃私语”、海底动物的动作来达到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
通过自读、齐读、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本课时教学重点明确。
能抓住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与学。
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一掌握三、四段的内容,理解重点的词语,句子。
并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想象,与说话练习。
3、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课前教师做了大量的课前谁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
朗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资料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据课文的内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时地、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精读课文应重视理解重点词句,重点段落。
做到“纲举目张”,抓住重要问题,引领教学全过程。
二心得体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在教学设计中,打乱了常规的按部就班式的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自然段进行教学,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同时提出明确要求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海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海底里的生物、矿物,学生更是闻所未闻。
课文中所描写的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
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通过课件中动物声音的播放,生动再现,体会到了海底声音的多而奇妙。
学生对第三自然段中举例描写的几种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样子、特点和活动方式都不是很熟悉,于是,周萍老师通过动作演示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使它们栩栩如生,趣味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3海底世界人教版
一、语文教学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陆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很好的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一开始的复习中,陆老师通过对课文的内容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文眼“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中心词概括出海底世界的特点,并让学生跟着一起板书并记住这两个词,由此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课堂教学
语文学习重在语言文字;而信息技术则是侧重于听、看,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
如何将语文和信息技术融合,是当前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人认为对于学科教学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辅助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
陆老师在媒体的运用上应该说充分利用其优势,又不过多过滥。
如:抓住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的特点,创设“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视频欣赏,使孩子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孩子心跳与文本的述说产生了共鸣。
他们置身于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边听边想象,一会儿,你要和大家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创设情景。
请同学们戴上潜水镜,穿上潜水服,向海底出发。
让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
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
第三自然段的一段录像解说帮助学生更为形象地去了解动物的活动特点。
并且没有选择在进入第三自然段的一开始就播放,所以,而是我首先是带领学生去阅读文本,去想象、去感受,然后再放录像,为了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培养其理解感悟能力,录象则是加深其理解。
第四自然段的图片展示同样在学习文本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的色彩
多种多样和形态各不相同,同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
三、充分利用课文范例,开展语文训练。
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训练要讲求三个维度:
第一个纬度是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感悟。
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应有两个路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说”。
有专家指出(王尚文、吴忠豪)“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
也就是说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
第二个维度就是积累语言。
第三个维度就是表达训练。
其实,“理解”是前提,“积累”基础,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表达”。
因此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训练的重点。
在小学三年级这个年段,是从学习字词向学习课文的转型阶段,应该说理解文本内容是其基本的训练形式。
陆老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学习规律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语言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双赢或多赢。
例: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不仅陆老师在带领阅读课文的了解不同动物的活动特点,同时揭示了作者介绍时所采用的说明的方法。
下面几节的教学也始终不望研习文本是“怎么说”的。
她还让学生拿着图片有选择介绍海底动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借助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文本,使外在的语言文字进行内化。
第二自然段中,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陆老师首先让学生去听书上所描写的四种声音,使其从听觉上去感知和辨别,而后学习“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抓住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去感受别的
不同声音,并模仿课文的句式设计了说话训练。
这样,在感受海底声音丰富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书上的句式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第三、第四时自然段中,找出段落的中心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先总后分的组段表达方式;在找出中心句的基础上,采用了表格这种简洁的形式让学生来交流解动物的活动特点。
在交流过程后,并让学生也尝试用文中的说明方法去介绍和说明课文之外海底动物(水母和海龟),进行说话训练。
另外在课堂的答问练习中,陆老师不仅注意问题答案的正确,也注意了问题语言表达的正确,要求学生对答问的言语正确组织和完整连贯表达,并适当给予指导。
这样的表达练习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