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道雅《中国先秦史の研究》简介
中国历史学文献参考书籍
中国历史学文献参考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日本高中课文中的中国内容
日本高中课文中的中国内容作者:孟宪实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2年第03期《古典綜合》是角川书店出版的一本日本高中教材,指明“高等学校国语科用”,是经过文部省审核过的教科书。
文部省审核通过的时间是“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三月三十一日”,出版时间是“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一月”。
主编是3位教授,吉田精一是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泰雄是国学院大学校长,都留春雄是京都大学教授。
参加编写的还有10位老师,其中7位是大学老师,3位是高中老师。
日本的高等学校,即中国的高中。
所谓古典,这里似乎可以理解为古代经典,但不是只有日本经典,也有中国经典。
有关中国的有“中国的诗”“中国思想”“中国散文”“中国历史”4个部分。
“中国的诗”在这本教科书中出现的有曹植一首、陶渊明一首、王翰一首、崔颢一首、王维两首、王之涣一首、王昌龄一首、李白四首、杜甫四首、柳宗元一首、白居易两首、杜牧一首、李商隐一首、王安石一首、苏轼两首、陆游一首。
毫无疑问,这是最受日本认可的中国诗歌代表队。
每首诗都以汉文书写,日语注音,并且对词句有注解,诗的最后注明选本,如《唐诗三百首》等。
有的诗很长,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是全诗收入。
还有很好的插图,如杜甫的《蜀相》,就用了一张成都武侯祠的照片。
在“中国的诗”这一章的最后,有诗人和诗集的简单介绍,并且列出几道参考题,如请学生归纳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风特点。
“中国思想”部分,分别是《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
说是《论语》,其实是《论语》选,精选了一些经典的《论语》章节,一共有35节被选入,每一节都注明来自《论语》的哪一篇,最后对《论语》和孔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孟子》自然是《孟子》选,一共选了4节。
《老子》也是选了4节,《庄子》选了3节。
在这本教科书的每一章中都设置了“参考”一项,比如在“中国思想”这一章中,将《孔子传》设为参考,把《史记》中的《孔子世家》的内容用原文的方式选进来,显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海外汉学领域有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著述
海外汉学领域对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著述环境1. 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意义我国古代文论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学观念和审美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我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特征。
对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对于理解古代我国文学、文化乃至整个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外汉学领域一直致力于对我国古代文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达到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解读。
2. 海外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自19世纪以来,海外汉学领域对我国古代文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从文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到文论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古代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文学创作的规范与方法、文学批评的理论框架等内容。
3. 海外汉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和论著在海外汉学领域,有众多学者对我国古代文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著述,其中一些被誉为经典之作。
这些学者的著述在海外汉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4. 学者刘宾雁的研究成果刘宾雁(1915-2003)是海外汉学领域中我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杰出学者之一。
他对我国古代文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我国古代文论史》、《我国文学评传》等。
这些著述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脉络,对各个时期的文论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对后世的文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学者贾平凹的文学批评著述贾平凹(1952- )是当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海外汉学领域中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
他的文学批评著述《我国散文学史》、《我国小说技巧史》等对我国古代文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我国散文和小说的发展历程、风格特色以及文学技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为我国古代文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6. 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国维(1877-1927)是近现代我国文论研究的杰出代表,其《人间词话》堪称我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经典之作。
先秦文学·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先秦文学》参考书目一、诗歌类《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诗经直解》(二册)陈子展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毛诗正义》(唐)孔颖达撰《诗集传》(南宋)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诗毛诗传疏》(清)陈奂撰三十卷现有1984年中国书店影印本《诗经原始》(清)方玉润著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版《诗经译注》袁梅著齐鲁书社1982年版《诗经与周代社会》孙作云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诗经的文化阐释》叶舒宪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楚辞章句》(汉)王逸撰商务印书馆印本《楚辞集注》(南宋)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屈原赋今译》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楚辞新注》聂石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楚辞研究集成》马茂元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屈原研究》郭沫若著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年版《屈赋新探》汤正柄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二、散文类《先秦散文纲要》谭家健郑君华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左传读本》王伯祥选注中华书局本《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三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国语选》傅庚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战国策选讲》刘忆萱撰中国青年出版社《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本《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本《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荀子简释》梁启雄著商务印书馆本《韩非子浅释》梁启雄著商务印书馆本三、神话类《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神话论文集》袁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神话与民族精神》谢选骏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神话哲学》叶舒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四、教辅类《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卷本)于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本)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本)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卷本)郁贤皓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卷本)于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指导》孙鸿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六卷本)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当代神话研究资料:1、神话学学科基础的建设:《东方神话传说》薛克翘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世界神话集》刘城淮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中国神话大词典》袁珂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8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中国神话人物辞典》李剑平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2、神话学的世界意识:《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陈连山外文出版社1999年3、神话学与比较神话学:《印度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张玉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5期《迈锡尼时代——希腊英雄神话和史诗的摇篮》王以欣《世界历史》1999年第3期《东方神话概观》魏善浩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8年《从神话到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俄李福清 (台湾)晨星出版社 1998年《嫦娥与提托诺斯:两个变形神话故事的比较》张沛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通古斯满语族族源神话比较》黄任远载《北方民族》1998年第1期《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4、神话原型的探讨:《苏美尔神话的原型意义》叶舒宪《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亥日人君》叶舒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叶舒宪载《社会科学研究》 1999年第1期《从上古文化看“夸父追日”神话的原始内涵》沈怀灵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年第3期《(庄子)神话的破译与解析》朱任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神话——原型批评之我见》王钟陵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鲧禹治水与息壤的原始文化基型》周延良载《文史研究》1998年第6期 5、民间神话的探讨《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张振犁等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杨利慧北师大学出版社 1999年6、神话与政治《中国神话的流变与文化精神》金荣权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山海经)与古代社会》张岩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王权交替与神话转换》王孝廉载《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3期 7、神话的考古研究及其争论《帝俊及其神系考略》金荣权载《中州学刊》l998年第l期《追寻远古的信息——神话传说与现代科学》王红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年8、从自然科学看神话《“女娲神话”与生殖崇拜》刘毓庆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6期9、神话史写作《中华民间文学史》祈连休等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神话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叶舒宪载《海南师院学报》1998年第1期《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顾》陈建宪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l998年第3期庄子研究资料:历代《庄子》注释本:晋郭象《庄子注》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曹础基《庄子浅注》杨柳桥《庄子译诂》姚汉荣等《庄子直解》陆永品《庄子通释》严灵峰《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无求备斋庄子集成续编》百年来庄学研究:(一)20世纪初至建国:成就表现在校勘注释上《庄子天下篇释义》梁启超中华书局1989年版《庄子天下篇释》方光 1927年版《庄子天下篇校释》谭戒甫 1935年版《庄子解故》章太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严复集·庄子评点》严复中华书局1986年版(二)建国至改革开放:受时代意识形态干扰,庄学研究成就不大《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刘武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三)改革开放以来,庄学研究进入繁盛期。
思隔山河,义出尖新——评谷中信一《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
思隔山河,义出尖新——评谷中信一《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 林训涛 郑舒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一大批对人类思想史影响深远的典籍。
长期以来,先秦秦汉时期的典籍进行了不懈地研075书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第一,由“庄周梦蝶”展开毛虫蝴蝶之辩。
在《庄子何故梦中化蝶·寓言中的“物化”思想》一节中,本书突破常规,逻辑紧密地爬梳了历来关于“蝴蝶之梦”的既有解释,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探讨为何庄子所梦是蝴蝶而非他物。
谷中信一明确指出“蝴蝶之梦”是虚构创作,并非作者实际经验,而应是解说“物化”之理而构想的寓言,这是作为寓言独有的妙趣与含蓄。
结合《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动物形象,他引入一个全新的物质存在形态——丑陋的毛虫,认为正是这样的毛虫完成了本质的蜕变:由破茧而化为美丽的蝴蝶。
毛虫化蝴蝶时进入了一种休眠状态,那就是梦的境界,而蝴蝶的诞生如同从梦中苏醒。
谷中信一强调,毛虫和蝴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它们没有意识到互为对方的前世今生,这正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绝佳诠释,这两种生物并未融合为一体,而是彼我分明的物态。
庄子就是从这一生灭变化的“物化”现象中发现了万物齐同之理。
作者的结论是,庄子以观察自然现象的方式来推导“齐物论”这一认识论,而这只是我们所见的表象,归根结底:作者的终极目的还是在阐释作为这种认识论哲学依据的“物化”之理。
这种细腻入微的学术思辨能力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文献收集、归纳功力和独具慧眼的思辨意识。
第二,由墨家空泛的“人性论”及其思想所追求的普遍性出发来探讨其衰落原因。
历来对墨家衰落的原因探讨很多,然多从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墨家思想内容固有矛盾等进行总结。
谷中信一则创新性地指出,墨家没有成熟的人性论是使其思想缺乏现实性而不能长久维持其学说的重要原因,而墨家所追求的普遍性理想由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则加速了墨家的迅速消亡。
通过对墨家的天人论、欲望论、性情观三方面逐一探赜索隐,谷中信一巧妙借用儒家有差别的爱来揶揄讽刺墨子理想的局限性和空谈性,以及旁引《荀子》《庄子》《淮南子》《史记》等史书的佐证之言加以批判其不分场合的普遍性执着,同时援用津田左右吉氏和渡边卓氏的论断证明墨子的兼爱说缺乏实践的可能,批驳其整一套学说充斥着盲目的乐观和高调,指责其利用的实证依据也非常粗糙和草率。
国内名牌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指定阅读书目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史》阅读书目武汉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哲学史”参考书目(李维武)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
严正著:《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
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郭齐勇、吴根友撰:《中华文化通志•诸子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萧萐父总主编、李德永本卷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第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卷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三,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国外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论著
国外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论著中国是一个拥有6000年历史的国家,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很多国外学者也对中国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试对中国文明的历史起源进行研究。
在国外的专家学者中,有一批经典的论著,对研究中国文明物证材料的考古、文献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启示。
下面就来介绍几本国外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论著。
首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书。
这是无疑是目前为止全球学界介绍中国王朝起始年代和各王朝历史的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此书由中国学者徐中舒、田国强与美国学者罗纳德·厄普曼、吴昊耀联合编写而成。
在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断代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出现相当于为整个体系历史打下了一块巨大的基础。
同时,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学习。
其次是《中国文化研究的新方向》一书。
这本书是由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普森主编,是一本涉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广泛领域的学术著作集。
作者通过对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独特的观点。
比如,作者认为周代的王室是在地方上施行最高统治的代表性阶级,这个角度完全颠覆了以往一些学者的看法。
又比如说,作者举例子来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听背景音乐”。
在这本书中,作者们不仅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更阐述了中国内部文化的多个层面。
最后是《帝国之前:中国史的背景和可能性》一书。
这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戴维·科佩尔联合多位中国学者共同编写而成。
这本书的研究重点为中国的早期历史,其中特别强调了战国时期的转型。
作者指出,周、秦朝之后,中国处于一种“部落社会”状态,而到战国时期,部落社会已经逐渐向中央集权政治转化而来。
这一个思想方向让学者们对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几本书都是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但都非常值得阅读。
它们深化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国际交流和研究。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国外学者对中国文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这个独特的文明现象的背后。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第一章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翻译肇端一史前期特点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
二史前期概述A 早期翻译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
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
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前期:东晋和二秦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后期:南北朝至隋代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
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
先秦文学参考书目
先秦文学参看书目一、关于文学史教材《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文学史》,钱基博撰,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撰,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郭预衡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撰,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汉文学史纲要》,鲁迅撰,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二、关于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版《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中国神话传说》,袁珂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版《山海经校注》,袁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著,中华书局1989版《中国上古神话》,刘城淮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版《中国上古神话通论》,刘城淮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版《神话与中国社会》,田兆元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神话与民族精神》,谢选骏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版《中国神话哲学》,叶舒宪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版《中国创世神话》,陶阳、钟秀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先秦神话思想史论》,赵沛霖著,学苑出版社2002版《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王小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中国神话学》,潜明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三、关于《诗经》《毛诗正义》,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版《诗经集传》,朱熹传,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版《诗经通论》,姚际恒著,中华书局1958版《诗经原始》,方玉润著,中华书局1986版《诗经韵读》,王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诗经词典》,向熹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版《诗经语文论集》,向熹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版《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著,中华书局1979版《诗经民俗文化论》,周蒙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版《诗经的文化阐释》,叶舒宪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版《诗经与周文化考论》,张建军著,齐鲁书社2004版《兴的源起》,赵沛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版《诗经研究新编》李湘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版《诗经新论》,张震泽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版《诗经新论》,宫玉海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版《诗经名物新证》扬之水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版《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姚小鸥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版《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张启成著,学苑出版社2003《诗经论略》,许志刚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版《诗经的文化精神》,李山著,东方出版社1997版《诗经学史》,洪湛侯著,中华书局2002版《诗经研究史论稿》,张启成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版《诗经研究史概要》,夏传才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版《二十世纪诗经学》,夏传才著,学苑出版社2005版《诗经学概论》,鲁洪生著,辽海出版社1998版《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袁长江著,学苑出版社1999版《诗经研究反思》,赵沛霖著,学苑出版社1989版四、关于史传文学《先秦散文纲要》,谭家健、郑君华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版《先秦散文艺术新探》,谭家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版《先秦散文概论》,何明新著,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版《先秦文章史稿》,贺汪群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版《中国散文之源》,尹砥廷著,民族出版社1995版《史传文学》,郭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先秦叙事研究》,傅修延著,东方出版社1999版《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王靖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版《20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常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程水金著,武大出版社2003版《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过常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卜辞通纂》,郭沫若著,科学出版社1983版《周易古经今注》,高亨著,中华书局1984版《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著,陈抗、盛冬铃点校,中华书局1986版《尚书学史》,刘起釪著,中华书局1989版《尚书综述》,蒋善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尚书通论》,陈梦家著,中华书局2005版《中国历史文学》,杨树增著,远方出版社2004版《春秋左传集解》,杜预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版《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1990版《左传人物论稿》,何新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左传国策研究》,郭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左传之文学价值》,张高评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2《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张高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版《国语集解》,徐元诰著,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版《战国策》,高诱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版《战国策文新论》,郑杰文著,齐鲁书社1997版《纵横家书——战国策与中国文化》,张彦修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版《战国策研究》,胡如虹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战国策研究》,裴登峰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版《战国策研究》,熊宪光著,重庆出版社2004版五、关于诸子散文《先秦寓言概论》,公木著,齐鲁书社1984版《先秦寓言史》,白本松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版《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1962版《论语集解》,程树德著,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版《论语——散文艺术的萌芽》,黄绳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论语学史》,唐明贵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版《孟子译注》(上、下),杨伯峻著,中华书局1962版《孟子正义》,焦循著,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版《从文学角度看<孟子>》,黄绳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版《孟子研究》,董洪利著,凤凰出版社1997版《荀子集解》,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版《荀子译注》,张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荀况思想研究》,胡玉衡、李育安著,中州书画社1983版《荀子研究》,杨筠如著,上海书店1992版《墨子校注》,吴毓江著,中华书局1993版《墨子研究》,谭家健著,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版《墨子新论》,秦彦士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版《庄子译注》,王世舜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版《庄子子集解》,王先谦、刘武撰,沈啸寰点校,中华书局1987版《庄子今译今注》(上、下),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3版《庄子创作论》,阮忠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版《庄子与中国文学》,宋效永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版《庄子与中国文化》,白本松、王利锁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从超俗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陶东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庄子散论》,孙以昭、常森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版《庄子的文化阐释——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觉融合》,叶舒宪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版《庄子集评》,方勇、陆永品著,巴蜀书社1998版《庄子与中国美学》,刘绍瑾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版《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王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庄子文学研究》,刘生良著,人民出版社2004版《韩非子札记》,周勋初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版《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韩非研究丛稿》,阎笑非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杨树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先秦诸子散文艺术论》,章沧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版六、关于楚辞与屈原《楚辞集注》,朱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楚辞补注》,洪兴祖,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1983版《屈原集校注》,金开诚著,中华书局1996版《游国恩楚辞论著集》,游国恩著,中华书局2008版《楚辞通故》,姜亮夫著,齐鲁书社1985版《楚辞类稿》,汤炳正著,巴蜀书社1988版《屈赋新探》,汤炳正著,齐鲁书社1984版《楚辞与神话》,萧兵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版《楚辞的文化破译:一个微宏观互渗的研究》,萧兵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版《屈原辞研究》,金开诚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版《楚辞文化探微》,张崇琛著,新华出版社1993版《屈原和他的时代》,赵逵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版《屈原的文化人格研究》,彭红卫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楚辞文化研究》,熊良智著,巴蜀书社2002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周建忠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版。
先秦史史料
第一章先秦史史料中国先秦史,从200万年前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为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时间跨度之长居中国断代史之冠.大约以公元前2071年夏禹组建夏王朝为界,可以大分为远古史,夏商周三代史.文献资料有: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文献。
出土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石刻、古玺文、古币文等。
考古文献,主要指考古发掘报告及其综合汇编资料。
一基本史料一览表(一)远古资料中国远古史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考古资料;二是,文献传说资料。
文献传说资料,又包括传世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献资料。
除此之外,还要借助于民族学和民俗学,方能从事复原远古先民社会和生活的研究工作。
【唐】司马贞:《三皇本纪》,【汉】司马迁撰、[日]泷川资言考证、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尧典》)、《皋陶谟》、《禹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裴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
贾兰坡:《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文物出版社,1984年。
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8年。
佟柱臣:《中国东北地区和新时期时代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所:《元君庙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与中国文化述论(一).
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与中国文化述论(一)[ 08-07-29 14:31:00 ] 作者:陈寒鸣编辑:凌月仙仙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公元1883-----1969年)曾提出过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
他认为,以公元前五百年为中心------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二百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他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思(Talcott Parsons)则提出“哲学的突破”观念。
他认为,在公元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方式各异地经历了一个“哲学的突破”的阶段。
所谓“哲学的突破”,就是时人对构成人类之宇亩的本质发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所达到后了层次之高乃是从未有过的,人类精神的文化基础由此而得以奠定。
对于中国来说,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这时期日益普遍出现的“礼崩乐坏”现象标志着传统的“封建”社会秩序解体了,章学诚所谓古代王师政教合一的古代“王官之学”不再能统一、整合、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与“政出多门”的社会现实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涌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士”人,出现了《庄子·天下篇》所述的古之“无乎不在”的“道术”分散为诸子百家的现象。
诸子百家以其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帕森思所谓“哲学的突破”,他们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
时至今日,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仍具价值,能给我们以多方面的重要启迪。
诸子兴起与百家争鸣“士”本处于西周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的最底层,春秋、战国之世“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大改组,将之从沉重的宗法制枷锁中解脱出来,在社会身份上获得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专门文化知识并以脑力劳动为特点的社会阶层。
士阶层中,群英荟萃。
其间,有思想家孔丘、老聃、庄周、墨翟、孟轲、邹衍、荀况……他们深邃的哲理思考表明这时的中国人对构成人类之宇亩的本质已经有了理性的认识,他们的智慧之光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程;又有政治家管仲、晏婴、子产、商鞅,军事家吴起、白起、孙武、孙膑,外交家苏秦、张仪、蔺相如,教育家少正卯、孔丘、邓析,史学家左丘明,文学家庄周、屈原、宋玉,论辩家惠施、公孙龙,还有医学家扁鹊,农学家许行,水利学家李冰、郑国,天文学家甘德、石申,……他们多方面的成就辉耀千古。
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资助两部专著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资助两部 专著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7年1闫,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资助出版《近代中国东北曰本人早期活动研究》和《勿吉一 秣鞮民族史论》两部学术著作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近代中国东北曰本人早期活动研究》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王希亮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全书分八章,内容涉及曰本觊觎中国东北思想的起源及其早期活
动、曰本染指东北的侵略行径、曰俄战争及其对中国东北与内外
蒙古的瓜分活动、曰本在中国东北各地殖民活动的梳理和分析。
该书深入研究九一八事变前曰本在东北构筑强势社会过程的各个
环节,进而探讨曰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独占东北以及对中国东北
14年殖民统治的深层次原因,从宏观角度深刻揭露曰本早期殖
民经营的深层目的,系统揭露曰本对华侵略野心的历史脉络,这
些对于认识中曰关系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此外,该书注重新史料的运用,诸如曰本亚 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幵的档案资料、曰本大藏省编辑的曰本人海外活动历史调查资料,以及曰本学者的《纫吉一秣鞮民族史论》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梁玉多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顶目成果。
全书分勿吉的
来源、勿吉的强大与对外关系、晴初的秣鞮及勿吉秣鞮七部、高
句丽灭亡后的秣鞮诸部、渤海秣鞮、勿吉秣鞮的经济、勿吉秣鞮
人的风俗习惯等七章,探讨了勿吉一秣鞮这一民族或族系从出现
到消失的全部历史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重
点研究了其在肃慎族系的发展以及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
进程中的作用。
(刘全顺供稿)最新研究成果等。
中古国家共同体理论
隋唐的继续发展这种新型共同体关系不仅存在于六朝,也
延续到了隋唐。北朝实行的均田制的理念与贵族道德的土地观 念是有共通精神。汉人贵族与其乡兵的关系是贵族与乡党日常 关系的军事机能化,乡兵集团为基础形成的西魏府兵制后成为 周、隋、唐各国的军事骨干。科举制也是被作者称为“贤才主 义”的新型贵族制的体制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共同体世界 作为国家体制而制度化”(第105页)。 简言之,作者的结论就是:隋唐帝国是一个由胡汉两族的共同 体社会经相互渗透、合成,共同建设的新贵族主义国家(第 105-106页)。
佐竹靖彦《中国古代的共同体与共同体论——以谷川道雄的研究为线 索》,《佐竹靖彦史学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 。 都筑晶子《六朝贵族制研究的现状——豪族、贵族、国家》,《名古屋 大学东洋史研究报告》,1981年。 李文澜《共同体理论:解释中国“人”的历史——试论谷川道雄先生的 历史观》,《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1辑,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 纪研究所编,2004年。 李济沧《论谷川道雄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作为地域性国家构造的共同体
谷川认为“中国的村落共同体是私有土地所有者的结合体,土 地的私有巩固了这种结合关系” 这种“村落共同体”后来被他定 形为豪族共同体(豪族与宗族、乡党构成的地方乡村社会称为“豪 族共同体”),并认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构造的典型特征。
豪族共同体形成的两个条件 :一是东汉以来“里”共同体的
不足之处:
最根本的是作者所提供的事实不足以支持其“共同体”理论。 其次,夸大了贵族的作用。作者大量的论证证据来自贵族对乡党的赈 济,但当时的朝廷与地方州郡县也承担赈济的责任,因此也难以过高 估计贵族的作用。
参考文献:
谷川道雄著、赵永东译:《六朝贵族的家庭生活及在社会政治上的作用》,收 入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年版。 谷川道雄著、胡宝华译《试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构造》,载张国刚主编《中 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谷川道雄:《日本中国史研究中的共同体问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第19辑,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2002年。 谷川道雄:《世界帝国的形成》(讲谈社现代新书1977年版,耿立群译中文版, 台北稻乡出版社1998年版。
先秦典籍语言伦理探究的开题报告
先秦典籍语言伦理探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先秦典籍语言伦理探究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
然而,在古代,文化
的传承及价值观念的表达主要通过文字来完成。
因此,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典籍对于
了解当时的思想观念及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而先秦时期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
时期,其伦理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不可忽略。
因此,本论文选择先秦时期的典籍作为
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语言风格中所透露出的伦理思想,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时期的道
德观念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其对今天社会的价值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论文选择先秦时期的七部典籍(《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周礼》、《春秋》、《左传》)作为研究对象,以甄别出典籍中所包含的伦理思想内容,并探究其语言风格对于伦理观念表达的作用。
结合先秦时期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本论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语篇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全面理
解先秦时期典籍中伦理思想的表达方式及其内涵。
研究意义: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典籍所包含的伦理思想对于后代的道德观念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选取先秦时期典籍为研究对象,在于探究其中所透露出来
的语言伦理观念,进而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本文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丰富我国文化的内涵,提升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价值观的现代化程度,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古代家族史的书籍
古代家族史的书籍
摘要:
1.古代家族史研究的重要性
2.古代家族史的书籍概述
3.中国古代家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4.古代家族史书籍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正文:
古代家族史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家族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有许多关于古代家族史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其中,《中国古代家族史研究》是一本由日本人铃木直美撰写的有关中国古代家族历史的书籍。
该书探讨了战国秦前汉前期(前3 世纪后半~前2 世纪后半)法制上家族形态、家族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古代家族史的书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还帮助我们深入挖掘家族文化的内涵。
这些书籍中蕴含的智慧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例如,在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方面,我们可以从古代家族史书籍中汲取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总之,古代家族史的书籍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对现代社会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文艺思想发展的初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推动了文艺思想的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的文艺思想流派。
“有神论”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它贯穿了先秦时期的文艺思想。
这个时期,人们对于神秘和超自然的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通过诗歌、歌谣、祭祀等形式表达神的存在和力量,并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认识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因此,研究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先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根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探讨文艺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对今天文艺思想的启示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特点,并分析其对于先秦文化和中国文艺思想的贡献和影响。
具体目的如下:1. 探究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析其特点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文艺思想的演变。
2. 分析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揭示其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文艺思想的重要性和贡献。
3. 探讨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对今天文艺思想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今后中国文化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文以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为主线,探讨其起源、发展和特点,并具体分析其在先秦文化和中国文艺思想中的作用和贡献。
研究方法:1. 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先秦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2.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周易》、《诗经》、《尚书》等文献的研究,了解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脉络和表现形式。
3.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文化史上其他时期的文艺思想的研究,比较其与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异同之处,揭示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有神论”文艺思想的分析和研究,探究其起源、发展和特点,并分析其在先秦文化和中国文艺思想中的作用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本道雅《中国先秦史の研究》简介胡宝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2005年日本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出版了“东洋史研究丛刊”的第67册”,即吉本道雅著《中国先秦史の研究》。
作者现年48岁,任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典型的少壮派学者。
记得1988年笔者去京都大学留学的时候,吉本道雅还是一位刚刚读完博士后期课程,留校担任东洋史研究室的年轻助手,时光飞逝,二十年后的今天,俨然已成为京都大学的中坚学者。
在这期间,吉本道雅以执着的精神在先秦史领域辛勤笔耕,先后在《东洋史研究》、《史林》、《东方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40余篇研究论文,这部近五十万字的论著既是吉本道雅前半生的学术总结,也是为他摘取京都大学博士桂冠的学位论文。
全书共588页,分为三部。
第一部“西周期”、第二部“春秋期”、第三部“战国期”。
以下对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做一简单介绍。
首先作者在该书的序论“中国先秦史研究的课题”部分,概观了日本战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历程,指出长期以来对日本先秦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的是恩格斯提出的“氏族制”观点。
现在的研究应该跳出这个基础概念的框架,否则是不可能把握住先秦时代的发展特征的。
其次,迄今为止先秦史只是在探求产生秦汉专制主义原因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作者主张先秦史研究应该从西周、春秋、战国的长时段历史中,搞清在此期间各时代所呈现出的连续与断层的发展脉络与历史原因。
本书的第一部《西周期》只有《西周后期的周王朝:册命金文的分析》一个章节,作者以冊命金文为素材考察了西周后期国家制度的发展。
作者根据冊命金文,阐述了周天子对管内诸侯册命的统治机构的存在方式,即身份制的制订过程。
周天子以官职为媒介,将管内诸侯统制在官僚制下,对管内诸侯通过册命给予相应的身份,授予具体的职务以及在王畿享有的权益等。
作者依据已故京都大学先秦考古学教授林巳奈夫的青铜器考古学断代研究观点,对西周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问题,如邑田不足、权益再分配、军事负担加重等诸矛盾进行了详细论证,指出正是上述问题导致了西周管内诸侯的离叛,并使西周王朝走向了崩溃。
第二部的上篇《中原政治史的推移》叙述了从周王室东迁到春秋中期的政治史发展,考察说明了覆盖中原的政治社会秩序的动态发展。
在第一章《东迁期:周朝的东迁》,首先论证了周朝的东迁是诸侯争霸的重要契机。
西周后期随着王位继承出现的混乱,王朝及诸侯国的统治体制相继解体。
西周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具有实力的诸侯国纷纷将周边的小国纳入各自的势力范围。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各诸侯国间的国人因军事的原因,增大了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并因此动摇了诸侯对其国人的统治。
为解决诸侯之间的纷争,诸侯国之间的结盟应运而生,而盟主也成为当然的霸主。
在第二章《春秋前期:齐之霸权》和第三章《春秋中期:晋国的霸主体制》中,作者对以往学界很少有人深究过的霸主时代的春秋社会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春秋时期霸主体制的实际状况做了大量细致的考证。
作者在第二章分析了齐桓公的霸业以及此前的“小伯”结构状态。
在第三章考察了春秋中期占据中原的晋国霸主体制。
文中指出齐国一方面维持着与周王朝等“西方”势力互不干涉的政策基调,一方面积极致力于实现统合中原与淮河流域势力的目的。
所谓齐桓公“勤王”是一种借助周王朝来获得援助的一个机会,春秋中期的周、齐,处于一种异常的态势之中。
另一方面,晋国从西周开始即与周王朝关系密切。
依靠周天子的提携得以进出淮河流域。
晋文公以偶然的机会获得了洛阳以东的霸主地位。
晋国在统合中原的过程中,周天子的权威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晋国在处理与周天子的关系,确保霸主地位方面确实下了一番煞费苦心的功夫。
晋国称霸自召陵会盟之后走向解体。
但是尊奉周王朝、统合了中原的晋国,则被视为中原地区政治秩序的唯一模式,并一直影响到战国中期政治史的发展。
在第二部中篇《春秋时期的社会》,作者在此前政治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春秋时期的国家制度及国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在第一章《春秋“国”之成立》,作者考证了以诸侯都城为“国”的建立过程。
“国”在先秦史文献中被写作“或”,西周时期主要是指“南或”、“東或”等范围很大的军事势力圈。
在西周后期的《诗》中出现了将诸侯国的领域称为“邦国”的用例。
在记载春秋历史的《左传》中,“国”字则成为诸侯都城的专门称谓。
从西周后期到春秋前期国制的再编过程,诸侯国为了强化都市的应对能力,让承担兵役的军人驻扎在城里。
于是诸侯国的都城被称作为“国”,随之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国”与“国人”。
在第二章《春秋时期的“国人”》,作者批判了增渊龙夫的观点,论证了《左传》等历史文献中所记载“国人”的真实含义。
文中通过分析“国人”和世族的关系,指出以恩惠授受为媒介形成的私人关系,在春秋时代的“国人”身上屡见不鲜。
而增渊认为:这种以恩惠授受为媒介形成的私人关系是在战国时代出现的,它的出现是对此前“氏族制的”“共同体的”关系的克服,是一种划时期的变化。
吉本在否定这一观点的同时,指出《论语》提到的君臣关系不是基于个人利害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而是以“道”为客观标准建立的一种新的君臣关系。
第三章《春秋时期的世族》,对春秋时期中原诸国的国家制度上表现出的“世族支配体制”特征进行了论证。
所谓“世族支配体制”就是由几家世族世代占有“卿”的地位,并掌握诸侯国政治机构的一种体制。
这种体制与“霸权体制”相互补充构成了春秋中期的政治社会秩序。
随着霸权体制的衰微,例如卫国的君主打到了世族,建立了“国君专权”的政治格局。
中原诸国在战国中期前,君主和世族宗主拥有同样的专权权力。
战国后期,为了维持安定的君主专权局面,政治体制全面向官僚制转变,秦汉专制国家就是这一转变的完成形态。
第二部的下篇《边境的王权》,作者在考察完中原诸国之后,笔锋一转,将其视线投向位于中原以外的各诸侯国。
第一章《吴国:宗谱的分析》,作者通过《史记》吴世家的宗谱分析,阐述了边境王权在建国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
春秋中期吴氏家族在吴王寿梦与中原开始交流之际,利用了晋国带来的有关虞的传说。
而此前的吴氏宗谱也是利用了传说中与楚国熊严四子有关的记载,即当初吴国自称是长江流域势力最强的楚国的分支,自寿梦以后因为与楚国对抗的中原进行交流,遂又改称吴是周的分支太伯的后裔,以示其与中原国家同源,而与楚国并非同类。
其实这些作为不过是为了显示吴国的王权出自于历史悠久的贵族而已,它反映出那些政治体制尚未成熟的周边诸国,非常需要借用外来的力量来壮大自己。
第二章《西周春秋时期的楚国》,作者指出《史记》楚世家中所记载西周时期楚氏的宗谱是根据楚灵王推行国君专权和进出中原的考虑而改变的。
此后,与楚国相关的史料表明,周昭王时期楚在熊丽建立,熊咢确立了父子相承体制的王朝,并采用中原“公”的称谓,若敖熊仪时期又改称为“王”。
春秋时期的楚国历史,可以分为若敖氏政权、公子政权和国君政权三个时期。
世族若敖氏虽然建立了一家支配的独立政权,但是在公元前605年很早就灭亡了。
之所以如此,与若敖政权所实施的独家世袭垄断政权所带来的政体结构脆弱性密不可分,这一点与中原世族支配体制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
而若敖周边缺乏足够的防御力量也是一个导致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战国中期以前的秦国》,作者在序言中明确指出,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界对战国中期以前的秦史研究是很不充分的。
例如《史记》秦本纪中关于春秋时期秦国的记载,几乎全部取材于《左传》,而《左传》相关记述的内容又极为有限,史料上的缺乏极大防碍了对这个时期的秦国历史的研究。
作者还指出《史记》秦本纪关于襄公以前的记载,是公元前325年惠文王称王之际改变后的记载。
秦国在穆公以后也建立了世族支配体制。
与秦国不同,中原的世族在与霸主体制的联动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使其与世族国君对抗成为可能,几乎所有中原的诸侯国,世族宗主都成功篡权,确立了专权体制。
与此相反,秦国因受到晋国称霸的排斥,世族缺乏建立独自权力的机会,最终君主建立了专权体制。
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秦国形成了与中原各国所不同的发展特征。
第三部的第一章《战国前期中原霸主体制的再建》,作者指出历来战国史研究有偏重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史研究的倾向。
而且因为《史记》战国纪年的混乱,加大了从时间上把握战国时期政治史发展脉络的困难。
对此,作者曾在1998年撰写了《史记战国纪年考》,对相关史料进行了详细梳理,复原了战国纪年。
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春秋后期以来三家分晋的发展轨迹,指出战国中期以前的晋国称霸,实际成为了中原地区及政治秩序的唯一样板,此后持续不断试图再建霸主体制的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晋国为样板所进行的尝试。
第二章《专制国家的孕育》,在总括此前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评价了商鞅变法及战国前期的各国变法在春秋战国史中的位置及意义,论证了变法对专制国家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吉本的这部专著给读者最大的感受是他在史料方面所下的功夫。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春秋之前的西周时代,金文是最重要的史料来源。
春秋以后的金文史料则几乎没有。
至于可以补充秦汉历史资料的木简和竹简,在春秋战国时期发达的中原地区尚未发现。
战国的楚简和秦简的内容,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也都仅仅属于周边国家的史料范畴。
这样,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主要依靠的是《春秋左氏传》、《史记》等有限的文献资料。
翻阅吉本的这本专著,随处可以看到他对先秦时期史料的熟练掌握以及所进行的精密考证与解读,可以说是这一部名副其实的以实证为特征的学术著作。
另外,吉本对前人先秦史的研究成果也了如指掌。
记得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刚到京都大学的时候,就常常听到吉本谈论杨宽先生的论著。
此次出版的这部专著引文注释中更可领略到作者对中国学界的熟悉程度。
文中举凡考证、结论之处,绝不掠丝毫他人之美,无论观点之大小皆详细注明引文出处。
另外,从本书的研究角度上看,因为春秋时代是殷周史与秦汉史的交汇点,在日本学者中,从殷周期延长线的角度研究春秋时代的是贝塚茂树。
此后再无类似的学者。
从秦汉史方面追溯春秋史研究的是增渊龙夫。
吉本的研究则采用了由战国至秦的视角,这在日本学者中也是极为少见的。
本书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此前研究春秋时代的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霸主体制”与“世族支配体制”两个方面,认为二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在一般的概说性的书籍中,均称春秋时代是“霸主的时代”,是“五霸的时代”。
迄今为止的春秋史研究主要偏重于齐桓公和晋文公以及他们各自所属的国别史研究,对五霸时代的霸主实际状态却鲜有论及。
吉本的研究则不同,首先从时间上看,涉及了春秋时期的全部过程,即研究是在以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历史空间为背景的前提下展开的;从地域上看,东至山东齐鲁,西至周、晋,研究目光始终投向当时地处政治舞台中心的广阔地域,正是在这样一个规模的时空范围,作者对历史发展的主线进行了不懈地探求,立体地展现出“霸主体制”和“世族支配体制”的历史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