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保健(精)
中医养生保健的职业病防治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的职业病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39b6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b.png)
常见职业病案例分享与解析
案例三:腰椎间盘突
• 因长时间坐姿不正或重体力劳动引起的职业病 ,表现为腰部及下肢疼痛。
• 通过中医推拿、拔罐等方法,可以舒缓腰部肌 肉紧张,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在职业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个性化养生方案
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和职业病种类,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提 高职业病防治效果。
03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中医养生保健与其他医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共同推进职业病防治
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与期望
持续学习
中医养生保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领域,建议学员们持续学习,关 注领域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中医用五行描述人体和自然界 的相互关系。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以有针对性地调 理身体。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功能
中医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养生保健需关注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调和。
经络通畅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保持经络通畅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养生 方法如针灸、按摩等,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综合调理。
尘肺病
针对尘肺病,中医提出润肺养阴 的养生方法,如食用梨、百合、 银耳等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同 时配合呼吸锻炼,增强肺部功能
。
中医养生保健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实践
调理身体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了解个体体质特点,制 定相应的养生计划,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 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职业病发生。
心理健康
职业病防治课件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c0415170ccbff121dc368339.png)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逐步深入,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群众欢迎,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一批成果。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构建尚不完善,技术方法的科学筛选与集成不够,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尚未系统建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缺乏有效机制,科技支撑的作用有待更好发挥等。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制定本《纲要》。
指导思想以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中医理论的内涵和特点,突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以理论提升为基础,技术集成为核心,效果评价为抓手,服务应用为重点,案例示范为引导,机制创新为保障,为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一)坚持以民众健康需求为导向。
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项目组织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统筹作用,面向民众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研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技术、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
(二)坚持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并重。
在重视理论知识、技术、产品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创新,把科技支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步推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发展。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
坚持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最新成果,丰富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理论和实践。
(四)坚持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协同创新。
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向服务机构集聚,向现实服务转化。
中医防治原则
![中医防治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074a635be23482fb5da4c1e.png)
【学时】6 【目的要求】 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据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以及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 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防(略讲)
一、预防与养生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预防的概念(重点) 预防(古代医家称之为“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与发展。 (二)养生的概念(重点)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之意,是为 了实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三)养生与预防的关系(难点) 养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与预防两者在理论上常相互交融, 在使用上常互为补充,相互为用。 *注意点:预防与养生应加以区别。 二、预防的内容(重点) (一)未病先防 1.概念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 发生。 2.措施 (1)养生以增强正气 ①顺应自然 ②养性调神 ③护肾保精 ④体魄锻炼 ⑤调摄饮食 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2)防止病邪侵害 ①避其邪气 ②药物预防 (二)既病防变 1.概念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2.措施 (1)早期诊治
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 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治病求本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治疗观中的体现。 2.治病求本的“本”的涵义 治病求本的“本”,是指疾病的病因病机。因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 认识,是疾病本质的概括,故“求本”实际上就是辨清病因病机、确立证候。 “求本”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对外感性疾病,应着重于病因的辨析;对内伤 性疾病,则注重于病机的辨析(举例)。 *注意点:“治病求本” 之“本”与“标本”之“本”应加以区别。 (五)治则的基本内容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手册(宣传版)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手册(宣传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20d4c9b307e87101f6968b.png)
垫江县中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手册(治未病中心整理编制)什么叫治未病“治未病”是早在两千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与其一脉相承,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的因素,并顺应四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养饮食与情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
概括而言,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没有发生疾病的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措施。
其目的在于固护正气,增强体质,避开各种病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发生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
强身健体、固守正气、调节阴阳平衡是防止传变的主要途径,以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三、病后防复:是指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九类体质特征与调节方法段,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与现在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便更突出了天人相应、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辩证优势。
●平和质特征:正常的体质。
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气虚质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
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
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阳虚质特征:肌肉不健壮,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
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阴虚质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ca890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8.png)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_中医小儿保健方法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增加中医保健知识是必需的,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儿童中医保健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一)饮食调养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
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一)饮食调养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
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饮食调养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7db8e3581b6bd97e19ea87.png)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在社区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中心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略成员:略二、工作计划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2、主要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讲座、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处方,配合晨(晚)练组织开展有益的保健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和集体舞等,以多种形式向各个层次的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传、传授养生保健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3、针对目前存在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处方偏少,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率不高,居民的受益面不够等情况,我们要把它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开展,使中医药综合服务效果在社区发挥更大的效果。
加强“治未病”理论体系的系统继承与研究;积极运用系统科学原理结合中医整体观及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认知健康状态及其测量与评估;开展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模式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度评估;发展“医产学研用”联盟,积极培育科技转化机构。
女性中医养生知识课件_图文(精)
![女性中医养生知识课件_图文(精)](https://img.taocdn.com/s3/m/71cbb900fc4ffe473368abba.png)
保健中医养生的理念•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二、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在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三、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四、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和调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而生命又是那么短促.生命的分之在我们还懂得它以前就过去生命的四分之一是在我们还不懂得它以前就过去了,最后的四分之一,往往有许多人又是在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时光中度过的生态环境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纷向我们袭来,亚健康、纷向我们袭来,健康、工作压力的加大色斑、颈肩疼痛、妇科病……,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一、中医养生的理念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就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就是保命的意思。
《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始,神明之府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阴阳变化,四时交替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死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大自然像神灵一样造就万物;人类应顺应自然而养生。
《》又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又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观点,中医养生可以说主要涵盖这几方面内容:1天人合的观1、天人合一的观。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强调天人一体,人应顺应自然所以中医强调天人体,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季节的变化)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
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男女寒热等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
男女、寒热等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喝开水),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课程表(点击下载)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课程表(点击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2c46ae8f647d27284a735176.png)
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课程表(点击下载)附件一: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课程表第一周时间段上午8:00—11:30 下午1:30—5:30 晚上19:00—21:00 备注日期周一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中医预防保健的指导思想网络课程巩固第一节:中医预防保健学的概第一节:中医生命观念与学科基础第二节:中医健康观第二节:中医预防保健学的特第三节:中医疾病观色与优势第四关:中医整体观第三节:中医预防保健学研究第五节:中医平衡观的内涵与目标周二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预防保健第二节藏象学说与中医预防保健第一节阴阳五行与中医预防保健周三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预防保健第三节经络学说与中医预防保健第二节藏象学说与中医预防保健周四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预防保健第四节气血津液学说与中医预防保第三节经络学说与中医预防保健健周五第三章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第四章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与中医预防网络课程巩固预防保健保健第四节气血津液学说与中医第一节:三因致病重在七情专家老师可根据时间预防保健第二节:平衡失调是病机关键安排授课,如果课程讲第五节中医体质学与中医预第三节、虚郁相合是致衰成病的结果: 授不完,可安排在周六防保健第五章中医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授课。
第一节平衡阴阳,阴阳并重第二节调和脏腑,肝气为先第三节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第四节保养元气,脾肾为重第五节辨体调护,因人制宜第六节综合调理,养调结合周六1第二周时间段上午8:00—11:30 下午1:300—5:30 晚上19:00—21:00 备注日期周一第六章经络预防保健第六章经络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概述:介绍运用经络预防保健、第二节预防保健灸法调理健康的应用原则,常用手段第三节预防保健罐疗法总介绍,简而精的概括一下各种手段之间的差异及应用目的。
第一节预防保健针刺法周二第六章经络预防保健第六章经络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第四节预防保健刮痧法第五节预防保健推拿法第六节预防保健足疗法周三第七章中药预防保健第七章中药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第一节:中药内服养生保健(中第一节:中药内服养生保药方剂、药茶) 健(膏方、药膳)周四第七章中药预防保健第七章中药预防保健网络课程巩固第二节:预防保健中药外治法第二节:预防保健中药外1、中药浸浴法治法2、中药熏蒸法3、中医敷贴法4、外用膏摩(含中药油)5、药枕,香袋法周五第八章茶酒养生第九章中医传统养生网络课程巩固第一节茶文化与茶养生(介绍各保健操种茶品) 第一节五禽戏第二节酒文化与酒养生(介第二节八段锦绍各种酒品)周六第九章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操第十章精神养生保健法网络课程巩固第三节太极拳第一节调情怡心第四节养生六字诀第二节音乐疗法第五节中医养生现代操2第三周时间段上午8:00—11:30 下午1:300—5:30 晚上19:00—21:00 备注日期周一第十章精神养生保健法第十一章预防保健领网络课程巩固第三节娱乐养生保健域常用诊断方法一、体质测评二、罐诊周二第十一章预防保健领域常用诊第十一章预防保健领网络课程巩固断方法域常用诊断方法三、足诊五、经络测评仪六、微循环检查四、HRV七、热成像检查周三第十二章健康养生第十二章健康养生网络课程学习第一节四季养生三、秋季养生一、春季养生四、冬季养生二、夏季养生周四第十二章健康养生第十二章健康养生网络课程巩固第二节十二时辰养生第三节生命不同阶段的养生一、幼年养肺健脾二、青壮年养肝三、更年期调养肝肾四、老年期陪补元气周五第十二章健康养生第十三章亚健康调治网络课程巩固第四节体质养生第一节:亚健康的界定第二节:慢性疲劳与慢专家老师可根据时性疲劳综合症间安排授课,如果课第十二章亚健康调治程讲授不完,可安排第三节:原发性纤维在周六授课。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手册(宣传版)
![中医养生预防保健手册(宣传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b7641960590c69fc376f6.png)
垫江县中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手册(治未病中心整理编制)什么叫治未病“治未病"是早在两千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与其一脉相承,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的因素,并顺应四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养饮食与情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概括而言,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没有发生疾病的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措施。
其目的在于固护正气,增强体质,避开各种病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发生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强身健体、固守正气、调节阴阳平衡是防止传变的主要途径,以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三、病后防复:是指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23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九类体质特征与调节方法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整个阶段,与现在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便更突出了天人相应、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辩证优势。
●平和质特征:正常的体质。
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气虚质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54感冒。
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
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阳虚质特征:肌肉不健壮,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
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阴虚质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30ff867b6f1aff00bfd51e88.png)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中医养生之道:1、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品。
这些食品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但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
1般目视1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1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绞尽脑汁,就会耗伤血汗。
因此老年人,特别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
1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理1下,或欣赏鸟语或观赏风景,令人心情愉快起来,就可以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经常精神不振、失眠、忘记、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药物医治:积极参加体育,:老年人常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1点就是血不够用,血虚老人更是如此。
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
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8段锦等,还可进行远足、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女性中医养生的饮食原则:1、公道安排3餐。
早饭只吃高纤麦片、低脂鲜乳,特别是如果每天餐前搭配天然植物的草本曲纤等,不但有助于消除脂肪的过量摄取,而且可以消脂,同时也不会阻碍营养健康的摄取,也是天然的瘦腰食品,可以短时间内瘦腰,至于肉类、海鲜则留待中餐,晚饭可以吃点平淡的,蔬菜要占大部份。
2、饭后站立半个小时。
其实女人腰部发胖的最大缘由是忽视,由于工作学习忙,根本没有时间来公道调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
饭后最少站立半小时,可以避免去脂肪淤积在小肚子上的烦恼,还省去事后弥补。
3、睡前5小时禁食。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精选)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b582e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f.png)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中医养生保健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保健的方法。
一、中医基础理论1. 阴阳平衡: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是追求阴阳的平衡,即通过调节阴阳的相对平衡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阴阳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重调节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平衡。
2. 气血调理:中医讲究气血的调理,认为气血充盈和流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通过调节饮食、运动、按摩等方式来促进气血的循环,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3. 脏腑调养:中医养生注重调理脏腑,认为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石,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适当的饮食搭配和运动可以帮助脏腑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
4. 经络通畅:中医强调经络的通畅,认为经络是气血循行的通道,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来促进经络的通畅,可以调节身体的功能和有助于保健。
二、中医养生方法1. 合理饮食:中医养生饮食强调饮食的平衡和养护。
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油腻和辛辣食物。
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以滋养身体。
2. 适度运动: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调节气血,增强体质。
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气功、散步等,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瑜伽等。
3. 良好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点前起床。
午休也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必要条件。
4. 心理调节:中医养生注重调节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和愉悦。
可以通过音乐、读书、旅行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心态。
5. 中医养生养生器具:中医养生器具如拔罐、刮痧、艾灸等都可以在家中自行使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调理身体。
三、常见养生保健方法1. 拔罐:拔罐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促使局部皮肤和肌肉组织充血、出血,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的方法。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8777197b7fd5360cba1adbe4.png)
老年性 皮 肤瘙 痒症 常 由老年 人 内分 泌 功能 失 调及 肝 肾疾 病 等所 引起 , 组 病例 均排 除 以上 疾病 的 可能 性 。中 本
医 学 认 为 : 风 盛 则 痒 ” 又 日 “ 痒 为 虚 ” 即 为 血 虚 生 “ , 诸 ,
21 治疗 原则 补 肾养血 、 风润 燥 、 痒 。 . 祛 止 22 方 药 生 熟 地 各 1 、 山 药 1 、 泻 1 、 茯 . 5g 淮 5g 泽 5g 云
医 出 版 社 , 9 9: 7 19 5 9.
f 收稿 日期 : 0 0 0 — 3 2 1— 3 2 )
・
疗 养 预 防及 保 健 ・
文 章 编 号 : 0 5 6 9 2 1 0 — 7 9 0 10 — 1X(0 0)9 0 9 — 3
中 医 “ 未 病 " 预 防保 健 治 与
的 医籍 《 帝 内经 》 以下 简 称 《内经 》 中就 提 出 了 “ 未 黄 ( ) 治
病” 的预 防保 健 思 想 , 调养 生 保 健 以 预 防 为 主 , 患 于 强 防 未 然 。 通 过 提 高 正 气 抗 邪 能 力 , 止 病 邪 侵 袭 , 确 保 身 防 来
赵 彦
老年 性 皮肤 瘙痒 症 是老 年 人常 见 的皮 肤 病 之一 。我 院疗 养二 科 自2 0 年0 一 l 月 采 用 中药 治疗 老 年 疗 养 员 09 1 2
皮肤 瘙痒 症5 例 , 果较 好 , 报 告 如下 。 8 效 现
1 一 般 资 料
激 , 量 避 免热 水 烫 洗 和 搔抓 , 变 一 痒 就抓 、 尽 改 越抓 越 痒 的 习惯 。 生活 规律 , 免 紧张 , ③ 避 保持 心情 愉 快 , 散对 痒 分 的注意 力 , 持 充 足睡 眠 和大便 通 畅 。 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养生理念: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
武之望,生卒年代不祥,字叔卿,明代陕西临潼人。
武氏于1626年编著《济阳纲目》,全书108卷,内容宏瀚,书中以治疗内科杂症为主,纲目清晰,分析透彻。
涉及老年医学除虚损、延年、养老等诸卷外,其他卷也有部分论述。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
养生之道亦是长寿之道,武氏认为养生以不伤为本,并列数种养生伤身之由,告诫世人,要求人们处事要坦然随和、怡淡欢愉、情绪稳定、心境舒畅、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劳逸得当、养成良好习惯,不能思虑无穷、患得患失。
同时还指出:言伤者,初亦不觉,久则损寿,亦既当防患于未然。
总之,意欲养生长寿,必先防病;意欲防病,先防伤身的养生思想,给世人很多有益启示。
2.衰老源于营卫俱损,防老应重视调补脏腑。
营卫二者,同出一源,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营行脉中,营养周身;若营卫虚损,周身失养、卫外失司,则内失濡养,外受邪干,必早衰。
脏腑亏虚,尤其是脾肾虚衰与衰老有密切关系乃为医家公认。
故武氏认为,防老必当调补脏腑,而调补之法并非一味温补,而应以“平和药调之”。
他还认为,防老除以药剂调理脏腑以外,尚应忍喜怒以养阴阳之气,节嗜好以固真元之精。
3.立方以平和为主,治病以食疗为佐。
老年人容易气血虚损,脏腑功能日渐衰弱,尤其是脾胃运化受纳失司居多,故用药当以平和清淡之品为佳。
所以武氏立方治疗主张平和为主,并在注重平和为主的同时,重视食疗的作用,认为老年人无大病者,只宜食治,反映了武氏对食疗的重视。
⒋广采医方,益寿延年。
武氏治学严谨,以济世之心广采医方,其中涉及老年病症之医方达数百首。
内中既有养生延年之方,又有防病祛疾之剂,治疗分补气补血、益阴益阳等,有单方、复方、食疗方,可谓蔚为大观,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