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圣君: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施政得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治乱得失
一、三大“圣君”: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施政得失
在讲接下来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对孝宗朱佑樘的执政理念做一个比较和总结。
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经这样评价孝宗:“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这跟《明史》的评价很一致,都把朱佑樘的地位捧的很高,但比《明史》更夸张。《明史》把朱佑樘和明仁宗、明宣宗并列。朱国桢则把他和汉文帝、宋仁宗并列。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在正统儒家学者眼中,跟孝宗并列的几个皇帝,到底把国家治理得怎么样?
汉文帝的治国政策主要是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勤俭节约,还有就是废除了残酷的肉刑,建立了比较文明的刑罚体系;对外政策则是韬光养晦,跟匈奴和平相处。
这个政策的最终效果是不错的。“文景之治”以后,汉朝国力强盛、财政收入大增,汉武帝在此基础上发动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但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它也同时导致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问题严重。武帝在后期从战争转向内部治理,就任用酷吏,用铁腕手段整治贪官和豪强。并因此和太子刘据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些故事我们在前面都讲过了。
孝宗的政策与文帝十分相似,但效果却比“文景之治”要差得多。关键的原因在于:文帝处在汉王朝的开国初期,国家刚刚经历战乱,人少地多,虽然豪强地主占据了大量土地,但新开垦一块土地还是比较容易的,贫富差距尚不足以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官僚体系刚刚建立,腐化堕落的程度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搞无为而治、修生养息,社会经济就会快速恢复,从而掩盖或者缓解官僚豪强阶级与底层人民的矛盾,总体来说对国家利大于弊。
但孝宗朝处在帝国的中期,开国已经上百年。这个时候,国家人口众多、土地不再稀缺,贫富差距已经很大了。豪强地主多占一点,老百姓就必然损失一点;官僚体系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腐化堕落,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利益集团。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铁腕肃贪、整顿吏治、打击豪强,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搞修生养息、无为而治,必然造成民不聊生、贪官横行的局面,大量的失地农民变成流民,政府和军队都变得腐朽不堪,社会矛盾尖锐、国力进一步衰落。
从宏观上来看,孝宗朝的人口是继续增长的、财政收入基本保持不变甚至略有增加,社会比较稳定,没有爆发较大的农民起义。所以才有人将这段时期称之为“弘治中兴”。但对外军事斗争的一系列失利已经暴露出来了国家内政方面的积弊,孝宗去世三年之后,他治理过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就爆发了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就像前面说的,经过朱见深的“治乱、治民、治吏”三阶段治理,朱佑樘继承的是一个强大和繁荣的江山。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十八年,保证了国家没有出现大的动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要说是中兴,那是远远算不上的。只能算是一个守成的君主。
与明孝宗最具可比性的是宋仁宗。
提起宋朝,对外军事战争可谓一塌糊涂,“积贫积弱”是北宋和南宋的基本特征。但要翻开正史看北宋的历代皇帝,除了最后亡国的徽钦二宗以外,还都挺不错的,没有什么昏君暴君。
这种现象看起来很矛盾,但我们把明孝宗的治理脉络搞清楚之后再来看,就会发现其实一点也不矛盾:这些皇帝都跟明孝宗似的,被文官集团忽悠得很不错,像朱元璋、朱棣、朱见深这种用铁腕手段来对付贪官豪强的一个都没有。文官集团拿着很高的俸禄,每天高谈阔论,日子过得相当舒服,当然要把他们描写成明君圣主。
宋仁宗,就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于北宋开国之后六十五年登基,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他的治国方式跟明孝宗朱佑樘基本是一样的,不用多说。翻开各种介绍他的文章,基本都把他夸得像花一样,就是如何的仁慈宽厚、任用贤能、从谏如流、勤俭节约、与民休息等等。
他的治国成果也跟朱佑樘差不多。
首先是对外战争接连失利,跟西夏的战争打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他们从唐朝中期开始占据夏州——今天的陕北地区。不管中原政权如何变化,都始终表示臣服,接受册封,割据一方但是不宣布独立。一直到宋仁宗时期,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才宣布脱离宋朝独立建国。宋仁宗遂决定派兵镇压。
有七千万人口的北宋和西夏的第一仗发生在1040年,宋仁宗当了二十年皇帝之后。地点在今天陕西延安附近的三川口。宋军全军覆没,阵亡一万多人,多员大将被俘;一年后,
又在附近的好水川打了一仗,宋军再次全军覆没,又阵亡一万多人;第三年,定川寨之战,宋军继续惨败,主将以下十五员将领战死,士兵阵亡九千多人。
取胜之后,西夏军队在周边地区大肆烧杀抢掠,范仲淹在《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里面向朝廷汇报说,三次战争北宋方面军民死伤、被俘总数超过二十万。
连续的惨败,迫使宋仁宗同意议和。1044年,北宋终于向几十万人口的小国低下屈辱的头颅,达成和议:
1、北宋每年“赐给”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
2、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从中间划界,西夏分走一半;
3、另外,宋朝每年还在春节等三个主要节日,每个节日赐给西夏白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有人认为,这点钱对于当时北宋的财政收入来说只是很小的比例,用这点钱来换取和平是很明智的。这个道理当然讲得通,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委屈求和肯定比不要命的死磕到底更加明智。就好像清朝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每一次都以割地赔款来换取和平,也是很明智的——因为实在打不过嘛,割地赔款总比亡国要强。
但问题是:你一个七千万人口的大国跟一个四十万人口的小国在家门口打仗,难道不是应该轻松取胜吗?一打就全军覆没,那肯定军费开销大啊。战争物资全被对方拿走了。你要是一战而胜,岂不是可以节约下来更多军费?
更何况,军费并没有节约下来。宋仁宗时代,冗兵现象严重。国家养着一支120万人的大军,比开国初期增长了六倍。而汉朝、唐朝和明朝的军队在王朝中期,都维持都在五十万左右。也就是说,宋朝以不足唐朝一半的国土面积,养着两倍于唐朝的军队。
养着这么多兵但就是不会打仗,天天吃财政饭。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都用来养兵了。派到前线去一打就全军覆没。签订了和平协议之后,军队数量也没见减少,该花的军费还是继续花。
清朝后来被英国、法国、日本轮流虐,战争赔款还有个总数。宋朝倒好,无限期赔款,年年都有,一年赔四次,还是季付。
而且,这笔赔款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