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北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 甫 《 北 征 》
千古诗圣
—杜甫
南宋刻本《杜工部草堂诗笺》
一、诗人生平与创作
杜甫(711-770)字子美,京
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 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要生活 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 的时代。正是时代的苦难,玉 成了杜甫的伟大,使他走向人 民,走向社会,并逐渐攀登上 现实主义的高峰。
诗人内心矛盾冲突之二:恋家与忧国(喜忧
参半,身在家而心在国)
(四)记叙了唐肃宗向回纥借兵的事件,并表 达了诗人对此事的看法。——议论当前形势。 充分肯定了回纥骁勇善战、破敌迅猛的 特点,含蓄点出此辈少用为贵的道理。表达 了破贼应以官军为主的主张。 此段议论重在说明当前谨慎处理军国大 事是争取中兴的关键。 诗人内心矛盾冲突之三:对战争及回纥的态度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 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公元763年)
三、艺术赏析 1、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
杜诗的特点及成就 1、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 2、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3、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4、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 5、苍凉悲壮的语言风格; 6、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
《 北征》
一、背景简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 长安陷落,756年,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只身 从鄜州投奔肃宗,半路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期间亲眼目 睹叛军罪行。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生命危险逃出长安, 赴肃宗行在凤翔。后因疏救好友房琯,得罪肃宗,险遭杀身 之祸,经宰相张镐相救,幸免一死。是年闰八月,肃宗特许 杜甫会鄜州探亲,实则有意疏远,对杜甫是一次沉重打击。 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杜甫走上了探亲之路,写下了千古名 篇《北征》。 鄜州在凤翔的东北方,故诗题为《北征》
,敏感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洞察力的杜甫,一面对回纥兵的帮
助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又歌颂着他们的骁勇善 战,因为他们可能是能使国家安定的有生力量, 也有可能是新的动乱根源。
(五)表达对唐朝中兴的希望 以今比古,将马嵬之变与商、周之亡相 比较。赞美陈玄礼扭转国运的功绩,肯定了 朝廷除去奸臣祸根的意义,分析唐运未衰的 原因,表示了寄中兴于肃宗的希望。
四、五部分阐明了第一部分所说的“恐君 有遗失”的主题思想,同时兼顾了对两代皇 帝的批评和希望。 诗人思绪几起几落之后,在篇终达到高 潮,以振兴太宗宏业的远大展望收束全诗。
这篇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 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 职的陈情,是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 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 局的爱国志士述怀的长歌。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746——
755),创作趋向成熟,也是走向现实主义 的开始。 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卖药都市,寄 食友朋”(《献三大礼赋表》)。“朝扣富 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辛”(《奉赠书左丞》)。这对于他的诗歌 创作来说,是意义巨大的。(《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丽人行》和《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
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被奉为「诗圣」。
杜甫把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杜甫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一部 分。它的许多诗歌是当时社会的正式写照,反映 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
4、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人生的
最后时期,漂泊,这时期,直接反映人民疾 苦的诗歌比前期相对减少,而在抒情诗里渗 透进爱国热情,并带上浓重悲凉的时代色彩。
二、杜甫的思想可以作如下概括: “穷年忧黎元”——关心人民。经常推己及人。 这种思想和他所受教育及儒家“仁政”有关 关心政治。突破了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局 限,始终关心国家, “葵藿倾太阳”——忠君。既有愚忠色彩,又 与爱国、爱民联系。
《北征》可以说是作者在被放逐的背景下所
作的《陈情表》
(二)返家途中所见所闻
按白天到入夜的时间顺序描写一路上山 川地貌的变化、好恶不齐的景色,交织着随 时触发的感想,刻画出一个背负沉重精神负 担,在寒山荒谷、战场旷野中踽踽独行的诗 人形象。
(三)备述到家景况——悲喜交加、百感 交集
1、先从大乱之后衣衫褴褛的艰难景况着笔,琐细 而又切合人之常情。 2、妻女梳妆一节,以幽默风趣笔致描摹女儿模仿 母亲描眉涂唇情状,憨态可掬,极为传神。 3、天伦之乐,谐趣热闹 4、因种种喜悦欣慰皆发自乱中生还的独特感受, 所以“翻思在贼愁”四句自然将家庭琐事转到国家 大事上来,引出了最后两大段忧国忧民的议论。
3、战乱流离与为官时期(45——48岁,
756——759),现实主义完全成熟。 安史乱起之后,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 到陷落的长安。 此后还写了《羌村三首》、《北征》、 “三 吏”、“三别”。乾元二年(759年)秋, 他终于弃官,携家入蜀,于岁末抵达成都, 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一生分四个时期: 1、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前,712——
746,“开元盛世”),创作准备时期。 “读万卷书”,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艺 术修养基础。 “行万里路”,二十岁后,漫游吴越,随后 北游齐赵,扩大了眼界和胸襟。和许多盛唐 诗人一样,他有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 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天宝五载(746) 到长安之后,便彻底破灭了。
二、内容述评
(一)返家之前辞别皇帝的经过,交代回家 的时间和原因。
郑重、严肃,表明主要写国家大事——交代 此行目的为归省家人——回念国事 ——开篇将“家”“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思家、恋主,是全诗的纲领。” 最后指向忧国忧民的宗旨:“乾坤含疮痍, 忧虞何时毕?”
诗人内心矛盾冲突之一:恋阙与归家 (犹豫而恋恋不舍)
千古诗圣
—杜甫
南宋刻本《杜工部草堂诗笺》
一、诗人生平与创作
杜甫(711-770)字子美,京
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 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 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要生活 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 的时代。正是时代的苦难,玉 成了杜甫的伟大,使他走向人 民,走向社会,并逐渐攀登上 现实主义的高峰。
诗人内心矛盾冲突之二:恋家与忧国(喜忧
参半,身在家而心在国)
(四)记叙了唐肃宗向回纥借兵的事件,并表 达了诗人对此事的看法。——议论当前形势。 充分肯定了回纥骁勇善战、破敌迅猛的 特点,含蓄点出此辈少用为贵的道理。表达 了破贼应以官军为主的主张。 此段议论重在说明当前谨慎处理军国大 事是争取中兴的关键。 诗人内心矛盾冲突之三:对战争及回纥的态度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 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公元763年)
三、艺术赏析 1、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
杜诗的特点及成就 1、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 2、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3、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4、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 5、苍凉悲壮的语言风格; 6、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
《 北征》
一、背景简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 长安陷落,756年,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只身 从鄜州投奔肃宗,半路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期间亲眼目 睹叛军罪行。 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生命危险逃出长安, 赴肃宗行在凤翔。后因疏救好友房琯,得罪肃宗,险遭杀身 之祸,经宰相张镐相救,幸免一死。是年闰八月,肃宗特许 杜甫会鄜州探亲,实则有意疏远,对杜甫是一次沉重打击。 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杜甫走上了探亲之路,写下了千古名 篇《北征》。 鄜州在凤翔的东北方,故诗题为《北征》
,敏感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洞察力的杜甫,一面对回纥兵的帮
助表示担忧,另一方面又歌颂着他们的骁勇善 战,因为他们可能是能使国家安定的有生力量, 也有可能是新的动乱根源。
(五)表达对唐朝中兴的希望 以今比古,将马嵬之变与商、周之亡相 比较。赞美陈玄礼扭转国运的功绩,肯定了 朝廷除去奸臣祸根的意义,分析唐运未衰的 原因,表示了寄中兴于肃宗的希望。
四、五部分阐明了第一部分所说的“恐君 有遗失”的主题思想,同时兼顾了对两代皇 帝的批评和希望。 诗人思绪几起几落之后,在篇终达到高 潮,以振兴太宗宏业的远大展望收束全诗。
这篇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 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 职的陈情,是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 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 局的爱国志士述怀的长歌。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746——
755),创作趋向成熟,也是走向现实主义 的开始。 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卖药都市,寄 食友朋”(《献三大礼赋表》)。“朝扣富 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辛”(《奉赠书左丞》)。这对于他的诗歌 创作来说,是意义巨大的。(《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丽人行》和《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
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被奉为「诗圣」。
杜甫把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杜甫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一部 分。它的许多诗歌是当时社会的正式写照,反映 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
4、漂泊西南时期(49——59岁),人生的
最后时期,漂泊,这时期,直接反映人民疾 苦的诗歌比前期相对减少,而在抒情诗里渗 透进爱国热情,并带上浓重悲凉的时代色彩。
二、杜甫的思想可以作如下概括: “穷年忧黎元”——关心人民。经常推己及人。 这种思想和他所受教育及儒家“仁政”有关 关心政治。突破了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局 限,始终关心国家, “葵藿倾太阳”——忠君。既有愚忠色彩,又 与爱国、爱民联系。
《北征》可以说是作者在被放逐的背景下所
作的《陈情表》
(二)返家途中所见所闻
按白天到入夜的时间顺序描写一路上山 川地貌的变化、好恶不齐的景色,交织着随 时触发的感想,刻画出一个背负沉重精神负 担,在寒山荒谷、战场旷野中踽踽独行的诗 人形象。
(三)备述到家景况——悲喜交加、百感 交集
1、先从大乱之后衣衫褴褛的艰难景况着笔,琐细 而又切合人之常情。 2、妻女梳妆一节,以幽默风趣笔致描摹女儿模仿 母亲描眉涂唇情状,憨态可掬,极为传神。 3、天伦之乐,谐趣热闹 4、因种种喜悦欣慰皆发自乱中生还的独特感受, 所以“翻思在贼愁”四句自然将家庭琐事转到国家 大事上来,引出了最后两大段忧国忧民的议论。
3、战乱流离与为官时期(45——48岁,
756——759),现实主义完全成熟。 安史乱起之后,杜甫落入叛军手中,被押解 到陷落的长安。 此后还写了《羌村三首》、《北征》、 “三 吏”、“三别”。乾元二年(759年)秋, 他终于弃官,携家入蜀,于岁末抵达成都, 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一生分四个时期: 1、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前,712——
746,“开元盛世”),创作准备时期。 “读万卷书”,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艺 术修养基础。 “行万里路”,二十岁后,漫游吴越,随后 北游齐赵,扩大了眼界和胸襟。和许多盛唐 诗人一样,他有巨大抱负,自谓能立登要路, 致君尧舜。但这幻想在天宝五载(746) 到长安之后,便彻底破灭了。
二、内容述评
(一)返家之前辞别皇帝的经过,交代回家 的时间和原因。
郑重、严肃,表明主要写国家大事——交代 此行目的为归省家人——回念国事 ——开篇将“家”“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思家、恋主,是全诗的纲领。” 最后指向忧国忧民的宗旨:“乾坤含疮痍, 忧虞何时毕?”
诗人内心矛盾冲突之一:恋阙与归家 (犹豫而恋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