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二字词语、成语、俗语混合辨析

合集下载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命题规律】
河南省2005~2008年试题类型、分值比重分析表
年份 试题类型 所占分值 分值比重 卷面总分
2005年 课标卷 结合语境解释 2分 1.67% 120分
大纲卷 结合语境解释 2分 2% 100分
2006年 课标卷 结合字形析字义 3分 2.5% 120分
大纲卷 结合语境解释 2分 2% 100分
【知识梳理】
一、 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词语解释辨析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词语解释辨析

1.【2019·湖北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

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

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A.卑贱神采前倨后恭浑然天成B.卑微个性阿谀奉承浑然一体C.卑微神采阿谀奉承浑然天成D.卑贱个性前倨后恭浑然一体答案:B【解析】“卑贱”意为“卑鄙下贱”,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卑微”意为“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一般用来形容人的社会地位;这里用来陈述唐代诗人的出身,宜使用“卑微”一词。

“神采”意为“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个性”意为“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这里用来形容唐代诗人“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的应该是他们的“个性”。

“前倨后恭”意为“以前傲慢,后来恭顺”;“阿谀奉承”意为“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浑然天成”意为“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文段是对唐代诗人“德”的善变作的评论,用“浑然天成”不合适;“浑然一体”意为“融和成一个整体”,也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2.【2019·湖南郴州】下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春天的雨,()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细腻凉爽迅疾慈祥B.凉爽迅疾慈祥细腻C.细腻迅疾凉爽慈祥D.凉爽细腻慈祥迅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主要涉及到近义词。

要根据语境和词语的意思进行选择。

细腻,指细致滑润,精细,细密深入。

凉爽,指清凉爽快。

迅疾,指形容速度非常快。

慈祥,指仁慈温和。

再看“春天的雨”“披”具有“温柔”等特点,可知第一个空选细腻。

第二空“夏天的雷”所具有的“猛烈”等如同“战鼓般的特点,可选迅疾。

2020中考语文备考-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20中考语文备考-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导析:A项,“众目睽睽”形容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与句中“大家”语义重 复;B项,“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听,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D项,“可歌可泣” 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在这里是大 词小用。
褒贬不分、不合逻辑
[典例3](2019安顺改编)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迫.不.及.待.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促使我们超越民族国家的疆域,从“全球史”的大视野看待 和解决中国发展带来的问题。
B.对于全球气候剧变的问题,人类当然不会熟.视.无.睹.,而是会把目光投向越来越让人关注 的自然环境。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优秀的小说应该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 化.中感悟人生。
如何辨析近义词 1.词义轻重:“诬蔑”词义轻,“诬陷”词义重。 2.词义范围:“鉴赏”专指欣赏艺术品、文物等,范围小,“欣赏”范围大。 3.词义侧重点:“景点”侧重于地点,“景色”侧重于景致。 4.词语的搭配:“驱除”常和不良习惯搭配,“祛除”常和疾病搭配。 5.适用的对象:“爱戴”的对象是长辈或上级,“爱护”的对象是晚辈或 下级。 6.感情、语体色彩:“怂恿”是贬义,“鼓励”是褒义;“出租车”是书面 语,“的士”是口语。 7.具体与概括:“衣服”是概括性的,“衬衫”是具体的。
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 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导析:A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B项,“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用错对象。D 项,成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用于此 处不合语境。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梳理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关联词辨析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梳理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关联词辨析

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 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 的唱。(鲁迅《社戏》)于是他搬了一 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 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丁 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续表
复句 类型
常用关联词
例句
既……也(又)……不是……而是……
并列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
2.初中常用关联词梳理
复句 类型
常用关联词
例句
不但(不仅)……而且(并且、还、 递进
也)……尚且……何况……“而且”“并 复句 且”“甚至于”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 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鲁迅《社戏》)
复句类型
常用关联词
例句
续表
承接复句 一……就……首先……然后……“ 接着” “于是”“就”“便”“才”“又”
一边(一面)……一边(一面)……一
复句 方面……另一方面……“又”“还”“也” 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续表
复句 类型
常用关联词
例句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
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茨威格《
与其……毋宁(不如)……宁可……也 伟大的悲剧》)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
选择 不……也许……也许……或者……或
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
复句 者……是……还是……要么……要
么……不是……就是……
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 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鲁迅《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
续表
复句 类型
常用关联词
例句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 会是强盗。(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 转折 虽然(尽管、固然)……但是(但、可 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他并没有 复句 是)……“但”“而”“然而”“却”“不过” 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 成绩。(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 多先生言行片段》)

中考语文复习答案及解析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中考语文复习答案及解析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成语运用及辨析1. (2分)A【解析】B项“有目共睹”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

句中用来形容市容市貌的变化,不恰当。

C项“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句中用来形容滞销的空调,用错对象。

D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与句中的“正”字语义重复。

2. (2分)C【解析】C项“浮光掠影”指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这和句中的“历历在目”语义矛盾。

3. (3分)C【解析】C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句中用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用错对象。

4. (2分)A【解析】A项“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句中用来形容天气寒冷,属于望文生义。

5. (3分)A【解析】B项“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句中用来形容禁毒任务,不合语境。

C项“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

句意想表达的是这项规定让旅客不用再花钱,用“一文不名”不恰当。

D项“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句中形容工作人员的努力,不合语境。

6. (2分)A【解析】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形容唐突进入,指鲁莽不礼貌的行为。

句中形容小偷的行为,用错对象。

C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句意想表达对别人的嘲笑不放在心上,用“充耳不闻”不恰当。

D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句中形容春天的美景,不合语境。

7. (2分)C【解析】C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句中用来形容游客观赏灯光秀的样子,不恰当。

8. (2分)A【解析】A项“见异思迁”指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与语境不符。

9. (2分)A【解析】B项“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

这和句中的“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语义矛盾。

C项“拍手称快”的意思是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二字词语、成语、俗语混合辨析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二字词语、成语、俗语混合辨析

1.【2017·湖南长沙】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A项,“斑斓”意思是“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用在这里符合语境;B项,“鲜为人知”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符合语境;C项,“趋之若鹜”这是个成语,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常含贬义。

用在这里不正确。

D项,“远亲不如近邻”是“指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符合语境。

2.【2017·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3.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运用词语的能力。

A项,相宜:适合;适宜。

B项,滞留:停滞;停留。

C项,“前仆后继”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

形容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莫高窟的建造大师并不存在“前仆后继”这种情况,因此与语境不符。

D项,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3.【2017·湖北孝感】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近义词语辨析1 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___________(骇人听闻危言耸听)。

(2)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那些___________(人迹罕至鲜为人知)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2 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自己的言论或思想被人误解,是很痛苦的。

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要以一颗无私的心、包容的心、坦诚的心让误会___________ (消散消释)于无形。

(2)每天清晨,国旗班的战士们从天安门城楼拱形洞中准时走出。

他们___________ (仪表堂堂器宇轩昂),步伐雄健,伴随着每天初升的朝阳,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送到高高的旗杆顶端,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的骄傲。

3 [2020·天津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德润人心,相沿成俗。

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

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___。

A.彰显滋养引领B.彰显养育引发C.显露滋养引发D.显露养育引领4 [2020·湖北武汉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_____,有些则___________下来,_____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沉淀丰富贴合B.冲刷沉淀丰富适合C.冲散沉没丰厚贴合D.冲刷沉没丰厚适合二、成语运用5 [2021·济南历下区校级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金融系统分崩离析的风险,出席达沃斯年会的代表们已经达成一致,将呼吁共同采取全球性解决方案,应对危机。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二字词语、成语、俗语混合辨析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二字词语、成语、俗语混合辨析

2020年最新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2018·湖北孝感】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2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焦躁”意思为“是欲望受到压抑形成的神经衰弱症的症状”,多用作形容词,“焦虑”意为“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多用作名词,第一空后有“的”,故应填入形容词“焦躁”,也可排除B、D两项;“豁然开朗”意为“突然明白某件事”,与句中“百思”一词搭配恰当,“茅塞顿开”意为“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句中不含“启发”之意,故第二空应填入“豁然开朗”。

故选A。

2.【2018·重庆B】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项,“紊乱”是杂乱,纷乱的意思,此处用来形容生物钟紊乱,恰当;B项,“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此处用来形容沙漠中的泉水,恰当;C项,“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此处用来形容海水,适用对象不当;D项,“不寒而栗”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此处用来形容鸟的哀啼令人害怕,恰当。

故选C项。

3.【2018·山东德州】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一系列藩篱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

中考语文专题二词语(含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二词语(含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
分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 成熟的意见。用作谦辞,只能对自己。这里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
6.轻重失度 例:油豆腐的制作,工序较多,如果疏忽一个环节,就有可能造成 不堪设想的后果。
∙∙∙∙
分析:“不堪设想”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 很危险的地步。这里说油豆腐的制作疏忽一个环节,有可能会造成不堪设 想的后果,说得太过于严重,属于轻重失度。
∙∙∙∙
分析:“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这与句中的“大笑起来”重复,造
成成分赘余。
9.搭配不当(2019年考查)
例:当强海啸来袭时,来势凶猛的海水沧海桑田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
分析:“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不能修饰“摧毁”。用在这
里属于搭配不当。
1.[2019青海,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解析】B项中,“洗耳恭听”的意思是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指专心地听。这里指家长听孩子倾吐心声,属于谦敬错位,使用错误。
4.[2019西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C )
A.外地游客都认为西宁是名副其实的“夏都”。
∙∙∙∙
B.他俯下身去,身上似乎有了千钧之力,一下子抱起那块木头,举过头
A.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
B.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
刻的体会。
∙∙∙∙
C.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讲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讲解)

专题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内知识点总结】1、社戏(鲁迅)1.钳qián :夹住。

2.撮cuō: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

3.偏僻piān pì:荒僻,交通不便。

4.行辈hán g bèi:排行和辈分。

5.照例zhào lì:按照以前的惯例。

6.欺侮qī wǔ:欺负。

7.宽慰kuān wèi:表示宽解安慰。

8.嘱咐zhǔ fu: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9.怠慢dài màn:表示招待不周到。

10.礼数lǐ shù:礼节;礼貌的等级。

11.撺掇cuān duo: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

12.凫水fú shuǐ:游水;游泳。

13.潺潺chán chán: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14.踊跃yǒn g yuè:跳跃。

15.屹立yì lì:高耸挺立。

16.家眷jiā juàn:指妻子儿女等。

17.皎洁jiǎo jié:(月光)明亮洁白。

18.好歹hǎo dǎi:不知道轻重,不论好坏。

2、回延安1.盏zhǎn:量词,用于灯。

2.登时dēng shí:民间用语,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立刻。

3.糜子méi zi:一种形状像小米。

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4.油馍yóu mó:主要是由面团和油做成的饼状食物。

5.脑畔nǎo pàn:窑洞外部的顶上。

6.眼眶yǎn kuàng :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

3、安塞腰鼓1.瞳仁tón g rén:眼珠。

2.恬静tián jìn g :安静;宁静。

3.亢奋kàn g fèn:极度兴奋。

4.晦暗huì àn: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5.束缚shù fù:①捆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2 词语(成语)辨析及运用(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对于初中生来说,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已经不再是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提供的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

因此辨析成语使用,除了对成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还需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

1.审视成语的意义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

有些成语,由于不了解成语的准确意思,容易因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而误用,使之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一致。

如: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的意思是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该句在使用中,只断取了“相逢”的意思,却抛弃了“不相识的人”之义,这与句意是不一致。

2.审视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句中“美轮美奂”的“轮”指高大。

“奂”指众多。

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3.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4.审视成语的语义是否包含句子中某些词语的含义。

有些句子中已包含某些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再用该成语就会造成重复啰嗦的毛病。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期末专项训练】02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期末专项训练】02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听.闻.。 C. 视角是个奇妙无穷的东西,视角不同,所见就会大.相.径.庭.,心态也
会迥然不同。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串于
工作的始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
4.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这两地虽不.远.万.里.,但乘坐高铁能在一天时间里往返一次。 B. 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不能妄.下.断.语.。 C. 每每提及那幅画,她总是能神.采.奕.奕.地讲述自己创作的点滴,充满
精神。 B. 人生就是因为无法随.心.所.欲.,所以才有意义。 C. 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快捷与
方便。 D. 导游给我们讲了许多怪.诞.不.经.的人和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
二、词语辨析
6.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
一、词语理解 1. (2023·石家庄栾城区校级期末)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A )
A. 在反腐的高压下,一些贪官纷纷畏.罪.潜.逃.,但最终还是被抓捕归 案。
B. 这对姐妹一个热情活泼,一个斯文恬静,可谓是各.得.其.所.。 C. 文学界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见.异.思.迁.,掀起了一场变革。 D. 这档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声势咄.咄.逼.7 8 9 10 11
专题二 词语(成语)运用
(1)请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①处填入一个关于诚信的四字成语。

专题二 词语运用(含成语、俗语)

专题二  词语运用(含成语、俗语)

B.原始 界定 粗野 D.原始 限制 粗放
【考题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的角度来辨 析。“古老”指“经历了久远年代的”,“原始”指 “最古老的”,“原始”用在这里比较贴切,排除 AC;“界定”指“划定界限”,“限制”指“规定范围, 不许超过”,这里应该用“界定”。 【考场答案】B。
★【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 【方法归纳】
词语 果断 武断 驱除 祛除
辨析 决断,不犹豫,褒义词 主观轻率地判断,贬义词 常和不良习惯搭配 常和疾病搭配
方法 具体与 概括
方言与 普通话
词语 衣服
衬衣
讨饭 乞讨 工资 薪水
辨析 概括性的,指全部衣服 具体性的,专指长袖或短袖,男式或女式 的穿在里面的单衣 口语 书面语 本民族语 外来语
三、常用关联词语分类 1.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又……又…… 一面……一面……;有……有……
词语 组成新词
用法比较
延续 延长继续 延续生命、延续服务、延续爱心
沿用 沿袭使用 沿用方法、沿用制度、沿用法令
3.想象组词法 有些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限度,可以运用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组成包含这个词的短语。如:
词语 改进 改善
运用想象,组成短语 改进方法、改进技术、改进工作作风 改善状况、改善环境、改善教学条件
·· ··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
·· ··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
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 ··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
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鹜。

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成语运用及辨析

2021年江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成语运用及辨析

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含关联词语)类型1 近义词选词填空1.[2019·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轻快点缀感慨B.轻盈连缀感慨C.轻盈点缀感染D.轻快连缀感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理解及运用。

轻快:(动作)不费力。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与带有一定拟人色彩的词语“柔曼”搭配,“轻盈”更合适。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连缀:联接。

与“生活”搭配应选用“点缀”。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感慨”的主语应为人,不能为“讲话”。

2.[2019·郴州]下文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春天的雨,()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细腻凉爽迅疾慈祥B.凉爽迅疾慈祥细腻C.细腻迅疾凉爽慈祥D.凉爽细腻慈祥迅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理解及运用。

细腻,指细致滑润,精细,细密深入。

凉爽,指清凉爽快。

迅疾,指形容速度非常快。

慈祥,指仁慈温和。

再看“春天的雨”“披”具有“温柔”等特点,可知第一个空选细腻。

第二空“夏天的雷”所具有的“猛烈”等如同“战鼓般的特点,可选迅疾。

第三空“秋天的风”,秋天到来天气变凉爽起来,可选“凉爽”。

第四空“冬天的雪”“多情的呵护”而又与“温厚”相一致,因此可选“慈祥”。

3.[2019·株洲]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①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②那一年他以同等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总结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总结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总结第一篇: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总结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含成语)考情总结1.从考查范围、内容上看:湖南人教版地市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查成语,近义词,关联词+近义词,词语、俗语、成语混合辨析。

涉及成语48个,近义词语7组,关联词语3组,其中36%的成语出自课下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24%的成语、5组近义词语、2组关联词语出自2009~2013年全国重点省市330套中考真题。

2.从题型、分值来看题型十分稳定,主要是选择辨析题,分值都为2分。

有选择“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和“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两种类型。

其中又以第一种类型居多。

这些选项中的句子很多会涉及时事话题。

(1)长沙卷2012年~2014年都考查词语、成语选择辨析,涉及的时事有:2014年马航失联、世界杯、《舌尖上的中国》、南方暴雨、2013年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我是歌手》、莫言获诺贝尔奖、习近平谈治国、2012年中博会开幕;湘潭卷2012年~2014年都考查成语辨析,涉及时事有: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评选、2013年暑期交通和游泳安全问题、雅安地震、莫言获诺贝尔奖、感动中国人物、2012年购买商品房;聚焦湖南中考(一)近义词辨析(2014株洲3题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

②在现实中盲目模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________能力太低。

③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_________的关爱? A.采用无微不至 B.采用鉴赏无所不至 C.沿用鉴定无所不至 D.沿用鉴定无微不至【解析】①句“采用”,采纳选用;“沿用”,继续使用(原来的事物、过去遗留下来的法则等)。

语句说的显然是不再使用“原来”的,故选“采用”。

②句“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鉴定”,对人或物优劣好坏的鉴别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018·山东威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在他们的感觉里,时间似乎已经过去了数千亿光年
..。

B.他在北京大学上了10年学,从本科利到博士,期间
..,获得过9次奖学金。

C.这件小事把他的虚伪暴露得淋漓尽致
....。

D.他这次一下子拿出100多万元帮助乡亲们修路,真是大方之家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运用不仅考虑其语义,还要结合实际分析语境。

A项,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

B项,期间:指某个时期里面,“从本科利到博士”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时期。

使用范围不当。

D项,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适用对象错误。

10.【2018·山东滨州】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历史车轮,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坚定者奋进者
B.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奋进者坚定者
C.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坚定者奋进者
D.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奋进者坚定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运用。

解答本题,一要区分近义词之间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二要根据这些词后所搭配的宾语加以判断。

明确“车轮”要“滚滚向前”,“潮流”应该“浩浩荡荡”,把答案锁定在A和B。

第三、四个空,要注意与“犹豫者、懈怠者”相对应,先是“坚定者”,后是“奋进者”。

综上,可得出答案A。

11.【2018·江苏无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
....,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
..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
....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
....,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敬辞、谦辞的运用能力。

A项,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该成语意思符合该句语境。

B项,犬子:谦辞。

指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该句语境适合用敬辞。

对别人的儿子的敬称用“令郎”“令公子”,可把“犬子”换为“令郎”或“令公子”。

C项,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该成语意思符合该句语境。

D项,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

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

该成语意思符合该句语境。

12.【2018·湖南邵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

B.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
..了我的发言。

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
....,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
....,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A项,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望文生义,与语境不符。

B项,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适用对象错误。

C项,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项,鳞次栉比: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适用对象错误。

据此,答案为C。

13.【2018·陕西】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________(制裁扼制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________(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柳暗花明)。

【答案】扼制柳暗花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义词的理解辨析及其运用能力。

解答本题可运用辨析近义词的常用方法结合具体语境辨析选择。

制裁,一般指对违法者依法给予惩罚。

或机关、单位和军队等,对违反其纪律的人员予以处分。

扼制,意思是控制、约束。

惩戒指通过惩罚使人警戒。

结合具体语境题(1)应选“扼制”。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这两个词语都形容一种状态,而不能表达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情景,故排除。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14.【2018·辽宁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光荣永远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
B.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
C.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
D.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尽管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老是、总是;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

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根据后面“都是”和句子意思,第一个空应该选无论;激励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促进前进的意念,多指来自外界的精神力量;勉励多指自己对自己的精神力量,这里选激励。

蔚为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

这里选蔚然成风。

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传递: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

这里选传承。

15.【2018·湖北十堰】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1)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零落成泥碾作尘”,
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

(2)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禾苗上的月光,溪流上的月光……月亮无时不在乡村美景上留下时间的烙印。

A.虽然但跳动飘摇
B.宁可也飘摇跳动
C.即使也跳动飘摇
D.不但而且飘摇跳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第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与“绝不”形成一种选择关系,带有取舍的意味,所以要选择“宁可……也不”的搭配,只有这个关联词语才能充分体现陆游的气节;第二句,“飘摇”指在空中随风摇动,“月光”与“禾苗”的随风摆动相一致,“跳动”是指一起一伏地动或一明一暗地闪动,与“溪流上”正好相称。

故选B。

16.【2018·新疆乌鲁木齐】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

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

静,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内心修为的展示。

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而是幽雅探寻
B.不单是更是幽雅探究
C.不单是更是优雅探究
D.不是而是优雅探寻
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成语)的能力。

语段谈“静”,前两空从自然层面说到精神层面,是典型的递进关系,用“不单是……更是”,不能用表选择关系的“不是……而是”,排除AD两项。

同音近义词“幽雅”与“优雅”的区别,前者形容环境,后者形容人,第三空形容人的内心,用“优雅”,排除AB两项。

近义词“探寻”与“探究”的区别在不同的语素“寻”与“究”,前者有“找”的意思,后者有“钻研”的意思。

从句意来看,“本质”需要“钻研”,用“探究”,排除AD两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