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四章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选择记录方式
时间取样法中大部分的行为记录方式:检核和 计数 检核:表示所观察的特定行为是否出现,只 要行为出现,就要做一个记录的标记。 计数: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的行为出 现了几次。 计时: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行为持续 的时间。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表
时间 段
日期
开始记录时 间
(二)缺点
从研究范围来讲,时间取样法仅限于研究出现频率较 高的外显行为和事件。(每15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
行为)
无法获取行为的详细资料,因此主要用来测量行为发 生的频率,不研究或很少研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观察者无法按照行为发生的原貌处理资料,观察记录 的部分行为可能不能正确代表所有的行为。(例)
三、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1.主要观察内容
①争执者的姓名、年龄、性别; ②争执持续的时间; ③争执发生的背景、起因; ④争执什么(玩具、领导权等); ⑤争执者把扮演的角色(侵犯者、报复者、反抗 者、被动接受者等); ⑥争执时的特殊言语或动作; ⑦结局如何(被迫让步、自愿让步、和解、由其 他儿童干预解决、由教师干预解决等); ⑧后果与影响(高兴、忿恨、不满等)。 经过三个多月58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争执事件 200例。
(二)缺点 由于观察者集中观察特定事件本身,注重了行为的当时状 况,不能充分了解导致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条件和情境全 部信息。
(四)表格的设计
设计观察记录表首要的原则是保持简单化,使 观察者能够比较方便且快速地进行记录。
记录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平均次数 幼儿 姓名
幼儿五种行为记录表
年龄
害怕 分享
行为
哭 笑 观望 闲谈
第二节 事件取样法
一、事件取样法的涵义 事件取样法是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 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 最著名的例子:道对幼儿争执事件的研究
3.达维的研究报告(部分):
“在40名幼儿中间,每小时要发生3-4次争执。这些争 执都很短暂,平均不超过24秒钟。在200次争执中, 只有13次超过了1分钟。室内的争执比室外的要短, 而且都被教师及时的制止了。与男孩子相比,女孩 子很少卷入争执,攻击性水平也较低。争执常常发 生在不同年龄、相同性别的幼儿之间。然而,一旦 男女幼儿之间发生争执,却只有三分之一能够象相 同性别幼儿间争执那样得到和平解决。随着年龄的 增长,争执行为的出现有所降低,而攻击性行为的 程度和报复倾向都有所增长。
幼儿阅读注意力观察记录表
时间 8:308:45
儿童代 号 A B A B A B
活动类型
有目的阅读 无目的阅读
教师指定阅读
8:559:10
9:159:30
(二)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明确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时距的数目。 时距: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 关。根据行为的持续程度、记录的简单和复杂的需 要以及观察者的疲劳程度而定。 时距的间隔: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取决于 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 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 时距数目: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取决 于观察多久的时间才能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频率的观察
汪老师准备从上午9:30到11:00之间,观察自己 班级15名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一共
观察的时间是90分钟。她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
在15名幼儿身上,即每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 另外,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汪老师准备 在一星期内,反复这个过程3次。观察结束后, 每一名幼儿一共有3次、每次6分钟的行为记录 。
第四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 --取样的方法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观察对象所有行为都收集到是不 可能的。 真正可以用来解释主题行为的,可能只是观察到的所 有行为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取样观察应运而 生。 取样观察的基本原理与选择被试的抽样原理相似,即 按事先选定的标准抽取部分对象为样本,然后以样 本的结果推论总体状况。 具体说,取样的方法是选择一个使用预设行为类别的 方法,以便观察者用记次或记时的方式来记录行为 或事件。
2月23日 上午10:00 2月23日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15 下午3:15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表
时间 段
日期
2月20日
2月20日 2月21日 2月21日 2月22日
开始记录时 间
结束记录时 间
行为有 否发生
备注
王成
李俊、张艳 陈冬张艳王成 李俊
1 2 3 4 5 6 7 8
上午10:00
在大多数的争执中都有为了占有某种物品而发生的争 执,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 尽管有时在争执中也会出现哭泣和阻止等有声的情 况,但无声的争执占主要地位。大部分争执是由参 与者自行解决的,往往是年幼的幼儿被迫服从年长 的幼儿,或是年长的幼儿自愿退出争执。在四分之 三以上的情况下,幼儿在争执发生后,能够迅速复 原,很快就显得很兴奋,而不是不满。” 这段报告,对幼儿争执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特别 是年龄差异,争执的行为类型,争执的解决及其后 果进行了分析。
必须在观察一开始就作推断
二、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第一,能全面了解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过程。不仅可以获得有关行为或事件“是什么” 的资料,还可以了解其背景、起因,得到有关“为什么”的线索,有助于分析可能 存在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省收集资料的时间。每一次目标行为或事件的出现都可以及时记录,而不是 持续的记录。 第三,可用于研究比较广泛的行为或事件。没有特别限制的条件,适用性广。
表1-2 6种游戏类型操作定义
游戏类型 操作定义
儿童没有做游戏活动,只是随意观望能引起兴趣的 无所事事 情景。如,没有观望的,便玩弄自己的身体,走来 走去,跟从老师,或站在一边四处张望。 儿童基本上是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有时凑上来与 旁观 正在做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主意,但自己 没有直接参加游戏。 儿童独自游戏,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别 单独 人在干什么。 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但各自玩游戏,既不影响他 平行 人,也不受他人的影响,互不干扰。 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游戏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 联合 随,但没有组织与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儿童在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有领导、 合作 有组织、有分工,每个儿童承担一定的角色任务, 并且相互帮助。
时间取样法的开放性、选择性、推断程度
是封闭性的而非开放性的
选择性程度很高 要求在观察的一开始就作推断或解释
二、来自百度文库间取样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从观察过程中所需时间和精力来说,符合经济效益。观察者在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大量资料。 减少了观察者在判断和推论上的变异性,提高了观察者之间的内在信度。 能结合不同的记录技巧,如和描述性记录的方法相结合。
下午3:00 上午10:00 下午3:00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15 上午10:15 下午3:15 上午10:15
√ √ √ √ √ √
2月22日
2月23日 2月23日
下午3:00
上午10:00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15 下午3:15
蔡昌李俊张艳
李俊
紧张习惯的研究(检核的方式)
达维(HELEN C.DAWE)关于“儿童争持 事件的研究”
达维(Helen C.Dawe)对学前儿童的200例争执 事件的研究分析,是在自然情景中运用事件取 样技术的经典研究。这项研究是在幼儿园的自 由时间里,对儿童的自发发生的争执事件做了 观察描述。观察者对25个月至60个月的40名观 察对象(女19人,男21人)进行了58小时的观 察,记录争执事件200例,平均每小时3-4次。
结束记录时 间
行为有否 发生
备注
1 2 3 4 5 6 7 8
2月20日 上午10:00
2月20日 下午3:00 2月21日 上午10:00 2月21日 下午3:00 2月22日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15 上午10:15 下午3:15 上午10:15
√ √ √ √ √ √
2月22日 下午3:00
典型研究:
帕顿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研究
6中游戏类型操作定义 在规定的游戏时间内,依次观察每个儿童一分钟, 并根据儿童社会参与程度和6种游戏类型的操作 定义,判断每个儿童在这一分钟中所表现的行为
属于哪种类型,记入观察记录表。
帕顿(Parten)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
帕顿是时间取样法最著名的早期研究者之一。1926 年10月—1927年6月,观察了2岁至5岁儿童在游 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设计了6种反映儿童参 与社会性集体活动水平的预定类型指导观察,并 赋予操作定义,设计了观察记录表。
(一)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定义 首先应决定要记录哪些行为 之后,给行为以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例:对幼儿阅读行为的观察研究
操作性定义 有目的阅读:幼儿在阅读时能够有计划、有目标 地按自己的意识进行的阅读,即根据自己需求的 阅读。 无目的阅读:幼儿在阅读时无需求、无计划、无 目标的随意性的阅读,即胡乱翻书等自由的阅读。 教师指定阅读:教师在某一时间内指定幼儿读物 的阅读,幼儿的阅读范围受到限制,而并非幼儿 自由的阅读。
2.观察结果
①68例发生于室外,132例发生于室内; ②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3.4次; ③争执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 ④平均争持持续时间不到24秒; ⑤室内争持持续时间比室外争持持续时间短;男孩争执 多于女孩,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孩; 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 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 ⑦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争执 中,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 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 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往往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 儿童或年长儿童自愿退出争执;争执平息后,恢复常 态很快,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
儿童社会参与性活动观察记录表
游戏类型 儿童代号
无所事事
旁观
单独
平行
联合
合作
1 2 3 4 ……
观察时,在规定时间内对每个儿童每次观察 1分钟, 同时根据操作定义判断每个儿童当时所从事的活 动类型,填入表。 帕顿通过对观察资料的分析发现:儿童的社会性行 为发展随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顺序性,即较小的 儿童表现出单独游戏多,以后逐步发展到平行游 戏,最后才是集体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和时间取样法的区别
时间取样法获取的资料重在事件行为的存在,而事件取样法则 着重行为事件的特点、性质,以此作为观察者注意的中心, 而时间在这里仅仅是说明事件持续性等特点的一个因素。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的限制,因而可以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事件取样法的开放性、选择性、推断程 度
封闭性/开放性 选择性程度比较高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第二节
事件取样法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一、时间取样法的涵义
时间取样法就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 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 种观察方法。
与描述性观察方法的不同:不必详尽地描述、记录被试的 行为表现,只需在预先规定的时间里,观察记录确定的 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时间取样法包含两个重点:一是找寻学前儿童行为中某些 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二是这种代表性的行为只 限于在某特定的时间间隔内。
婴儿哭泣行为的研究(1)
第一种记录方式:选择一分钟为一个时距,观察者想知道这个 婴儿是否有哭(哭泣行为是否发生) 记录方式:记录三个1分钟。 记录结果:甲婴儿哭泣3次;乙婴儿哭泣3次。
婴儿哭泣行为的研究(2)
第二种记录方式:选择一分钟为一个时距,观察者想知道这个 婴儿是否有哭(哭泣行为是否发生),如果有哭,那么哭了 多久(行为的持续时间) 记录方式:记录三个1分钟。 记录结果:甲婴儿哭泣3次,每次4秒钟;乙婴儿哭泣3次,每 次1分钟。
记录方式:每五分钟的时距内出现行为就记录一次 记录结果:在一个时距中,甲幼儿的紧张习惯行为共 出现1次,记录1次;甲幼儿的紧张习惯行为共出现 7次,记录1次。
紧张习惯的研究(计数的方式)
记录方式:每五分钟的时距内每出现行为一次就记录 一次 记录结果:甲幼儿的紧张习惯行为共出现1次,记录1 次;甲幼儿的紧张习惯行为共出现7次,记录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