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修订稿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点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点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1、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什么是风险?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什么是风险点?答: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什么是危险源?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7、企业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什么方法?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8、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9、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几个类别?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0、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1、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应包括哪些?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1)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3)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45页)
析法(JHA)两种,安全检查表法(SCL)主要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作业危害
分析法(JHA)是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
为进行识别。
2024/4/6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1 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缩写SCL)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系统中已知的 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 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事先把检查对象分 割成若干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这种表就称为 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 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 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安全卫生要求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step3 风险评价方法之 LEC法
风险等级划分(D)
风险值D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 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 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其 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 合持续改进的思想。右表内容可作为确定 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 参考。
2024/4/6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2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2.2.1 主要步骤 (1)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3)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4) 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024/4/6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2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2.2.2 分析过程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点总结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点总结一、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采用两道及以上的保护层,以确保系统或数据在受到攻击时仍能够得到安全保护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它通过双层甚至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提高系统对于外部攻击和威胁的抵御能力,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双重预防机制是现代信息安全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安全机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系统受到外部攻击的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双重预防机制通常采用多种不同的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二、双重预防机制的作用1. 提高系统的防御能力。
双重预防机制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提高系统对于外部攻击和威胁的抵御能力,降低系统受到攻击的风险。
2. 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多重防护层,可以有效保护系统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双重预防机制采用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系统在遭受攻击时仍能够正常运行,不受影响。
4. 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降低了系统受到外部攻击的风险,减少了系统面临的潜在威胁,保障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三、双重预防机制的实现方法1. 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安全设施之一,通过设置访问控制规则、过滤网络数据包等手段,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从而实现了对网络数据流的双重预防。
2.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视网络和系统的活动,检测并及时响应可能对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从而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实时的双重防护。
3. 应用加密技术。
通过加密技术对系统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增加安全性的保护层,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安全效果。
4. 使用多因素认证技术。
多因素认证是指在用户登录系统时,需要同时提供多个不同的身份验证要素,例如密码、指纹、身份证等,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双重认证的效果。
“双控机制”建设要点,掌握这些知识双控很容易搞定
“双控机制”建设要点,掌握这些知识双控很容易搞定双重预防机制(两个体系)建设应知应会班组长以上及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掌握:一、基本概念1、现提出的'双重预防机制',即为原来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2.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进行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是比危险源大的、更宽泛的概念,一个风险点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3.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导致事故的根源,即能量或能量载体为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缺失或失效构成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4.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5.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方法:我公司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6. 风险分级:根据危险性D的数值(评价结果)大小划分等级。
评价结果20-70为四级风险,70-160为三级风险,160-320为二级风险,大于320为一级风险。
7.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公司分级管控:一级、二级风险点由公司管控;二级、三级风险点由厂级管控;三级、四级风险点由车间管控;四级风险点由班组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第一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一、概念(一)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二)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四)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五)风险因素:是指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
二、风险辨识评估“1+4”风险辨识评估:“1”是指年度辨识评估;“4”是指四项专项辨识评估。
(一)年度辨识评估:每年10月份,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参加。
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结果运用: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专项辨识评估:1、新采区、新水平、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双重预防机制应知应会
维修中心双重预防机制应知应会1.双重预防机制含义: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
2.风险、危险源与隐患的定义:风险:安全风险是对伤害的一种综合衡量,指伤害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的组合,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风险识别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生产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
(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包括:维修中心所有的设备、建筑、设施、作业和人员,包括承包商人员及其作业:4.风险评估的方法:按照检修规程的设备系统划分,将设备系统划分为三级到四级,细化到设备系统的零部件,从零部件维度,考虑零部件设计、材质、施工、维保等因素,进行设备风险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故障情况、行业间故障案例,利用风险矩阵图,进行设备风险评价,并制定控制措施,风险控制做到基础且全面。
事故树法:根据事故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为止,作为对全面系统风险分析的补充。
5.危险源登记册学习方法(结合危险源登记册学习):(1)危险源按专业划分,各专业只需掌握中心公共危险源和本专业危险源。
(2)重点掌握危险源说明、可能成因、原始风险等级、控制措施。
(3)危险源级别从高到低可分为高、较高、一般、可接受风险四级,对应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重点掌握岗位风险和生产禁令(岗位风险台卡内容)6.危险源识别时机:理解要点:管段范围、业务内容发生变化,新设备、新工程使用或开展前,法律法规发生变化、自身或行业间发现较大隐患或事故,每年至少识别一次。
(1)管辖区域或业务活动发生变化;(包括工班管段变化等)(2)新线开通运营前;(3)每年重新组织对危险源进行一次辨识和评价;(4)新的作业活动出现之前;(5)新购入与安全相关的设备投入使用前;(6)改建、扩建工程实施前与投入使用前;(7)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8)总部或同行业发生安全事故事件后或总部认为有必要时;(9)安全检查中发现较大安全隐患之后;(10)出现相关方的重大安全投诉时;(11)危险源发生变动时;(12)其他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情况。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十四个知识点!速度收藏!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十四个知识点!速度收藏!知识点一: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以防止和减少风险的发生,保障安全和可靠性。
它是一种安全管理原则,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网络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知识点二: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供双层次的保护,即在一层预防措施失效时,另一层预防措施能够起到补充和增强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知识点三:双重预防机制的应用范围双重预防机制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结合使用,食品安全中的预防性控制和检测性控制的结合使用,交通安全中的交通信号和交通警察的联动运作等等。
知识点四: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手段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预防性控制、检测性控制、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备份和冗余、安全培训等等。
知识点五:双重预防机制的案例分析以网络安全为例,双重预防机制可以包括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结合使用。
防火墙主要起到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而入侵检测系统则用于及时发现并响应潜在的入侵行为。
知识点六:双重预防机制的优势和劣势双重预防机制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双重保护,增加安全性;劣势在于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成本,并且系统的复杂度也会增加。
知识点七:双重预防机制的关键要素双重预防机制的关键要素包括:完备性、一致性、有效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双重预防机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知识点八: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步骤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风险、设计预防措施、建立监控和预警系统、培训人员、定期评估和改进。
知识点九:双重预防机制的案例应用以食品安全为例,双重预防机制的案例应用可以包括: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预防性控制措施,如严格控制原料的采购和入库;另一方面建立检测性控制措施,如建立检测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知识点十: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需要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和威胁。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一、概念(一)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二)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四)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五)风险因素:是指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
二、风险辨识评估“1+4”风险辨识评估:“1”是指年度辨识评估;“4”是指四项专项辨识评估。
(一)年度辨识评估:每年10月份,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参加。
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结果运用: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专项辨识评估:1、新采区、新水平、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要点
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要点1. 双重预防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员培训、划分和确定风险点、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编制风险隐患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3.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主要有4项,包括:(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
4. 项目部对外来人员进行风险宣讲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项目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应急知识等。
5. 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又称设备设施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又称作业活动风险点)两种。
6. 风险点划分的原则是“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7. 建筑施工项目设备设施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至少知道其中5项)(1)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等);(2)脚手架;(3)模板支撑体系;(4)高处作业防护设施;(5)临时用电设施;(6)建筑起重设备;(7)专用施工设备;(8)施工机具等。
8. 房屋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活动有:(至少知道其中5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等工程以及物料进场与堆放、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其他活动。
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操作(安拆)活动主要有:(至少知道其中3项)(1)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等;(2)所涉及的安拆活动主要有:基坑支护、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搭拆、塔式起重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安拆、临时设施搭拆等。
10. 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辨识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思路与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思路与要点摘要:本文基于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创建的众多案例,总结创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炼形成了创建思路与要点。
针对当前企业创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双重预防机制能够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到落实,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思路要点建议前言:为遏制重特大事故,提高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重要性、紧迫性和事故规律性的认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国务院安委办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机制措施。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推进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实现从源头防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1.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只有科学领会和把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才能构建完整、适宜的工作方法措施,提高创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提升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创建水平。
1.1控制安全风险的基本理念安全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生产及管理过程进行系统、科学分析,找到可能的风险,通过风险分析,发现薄弱环节,研究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管理“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1.2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
双重预防机制创建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
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基础知识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基础知识一、双预控基础知识1、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2、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
3、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第二道是治隐患。
4、双重预防机制基本工作思路: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5、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
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
6、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极高安全风险、高度安全风险、较高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并对应红、橙、黄、蓝4色标示,绘制风险辨识4色图。
7、事故隐患划分:依据重大事故隐患辨识标准,将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8、车间是怎样的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①:隐患排查清单化管理工作:A:车间完成《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的编制工作,并做到一车间一清单、一岗一清单。
发放到各个岗位,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机制。
B:排查周期:车间按照车间隐患排查清单每月至少进行两次排查;岗位员工根据隐患排查清单结合安全生产职责每天进行排查并做记录。
C:排查的问题逐级上报,每月31日车间将各班组隐患排查清单期间发生的隐患汇总、登记上报。
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A:车间选用JHA风险评价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活动,通过开展风险评价活动,提高各岗位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研判和控制力度,增强员工辨识及评价岗位风险的能力,实现风险可控受控。
B:采用JHA法进行风险评估,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和后果的严重性(S),确定风险度(R),将风险划分为重大、较大、中等和可接受4个等级,建立了风险点登记台账。
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要点
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要点企业的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企业在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方面采取了双重机制,既要通过系统化的措施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又要通过事故风险管理手段有效控制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后果。
以下是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本知识要点。
1.确定企业安全风险隐患的特点和影响: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是指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潜在威胁。
企业应该全面了解和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包括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应急预案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
这些制度是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基础,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流程,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企业应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行评估和管理,以了解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这一过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步骤。
4.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6.实施事故风险管理和控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事故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包括事故调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等。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控制。
8.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该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安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和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以确保企业的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以上是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基本知识要点。
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对于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隐患具有积极的作用。
安全月学习资料重点-双重预防机制
2022安全月学习资料重点-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月主题: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线: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第一章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知识1.1 编制目的推动指导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管控风险、及时消除隐患,防范遏制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
1.4 术语和定义(1)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事故(事件)可能性与事故(事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2)风险分析对象风险伴随的生产、储存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等。
(3)风险分析单元按照功能相对独立、便于日常管理等原则,进一步将风险分析对象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便于识别的单元。
(4)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5)风险事件可单独或共同引发事故(事件)的内在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即: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6)最严重事故事件指生产装置、储存设施风险管控措施发生失效,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风险事件。
(7)风险管控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所采取的工程技术、维护保养、操作行为和应急设施等管控方法和措施。
(8)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9)隐患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形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1.5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既“4制度、3告知、2清单、1系统”。
(1)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建立并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制度;(3)建立并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绩效考核制度;(5)绘制企业风险四色空间分布图;(6)设置企业重大风险公告栏;(7)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8)建立风险辨识管控清单;(9)建立隐患排查任务清单;(10)搭建并运行双重预防信息化系统;1.6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原则(一)组织有力,制度保障。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安全生产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基础。
为此,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框架,明确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分工。
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遵守率。
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使责任层层落实、细化到岗位和个人。
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监督和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纠正。
三、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安全生产技术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例如,在企事业单位中广泛推广使用安全生产管理软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安全生产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1.多层次:双重预防机制应该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包括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社会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等。
在国家层面,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区域层面,要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和应急救援系统;在社会组织层面,要加强社会组织和企业的自我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在个体层面,要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多角度:双重预防机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预防安全风险,包括技术角度、管理角度和人员角度等。
在技术角度上,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能力;在管理角度上,要加强制度建设,改进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人员角度上,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
3.科学性:双重预防机制应该科学合理,基于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研究。
在风险评估方面,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在防范措施研究方面,要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预警机制。
4.整体性:双重预防机制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即各种预防措施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范体系。
在系统性方面,各种预防措施要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整体性方面,要强调综合施策,以全局思维来制定防范策略和实施方案。
5.持续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和改进。
在持续投入方面,要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预防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持续改进方面,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创新预防措施和机制。
6.教育与宣传: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宣传安全知识和案例,增加公众对各种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组织应急演练和示范活动,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总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才能有效降低各种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 在当前社会,企业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层面: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与内涵1.1 双重预防机制的定义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企业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预防措施,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预防体系。
这种体系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1.2 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双重预防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预防为主,强调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始终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二是综合治理,强调在预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企业、政府、社会各方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稳定;三是持续改进,强调在预防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预防措施,确保预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践层面: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要点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企业还要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需要。
2.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
企业还要关注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新员工能够快速熟悉企业的安全环境和安全要求。
2.3 落实安全责任企业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安全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不履行安全责任、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企业还要设立安全管理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点知识内容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点知识内容一i、根本概念:1、风险是指生产平安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风险的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的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2、危险〔有害〕因素〔有时也称为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4、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5、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举措、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6、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平安风险分级管控清单.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8、生产平安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治理制度的规定, 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9、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10、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水平、管控举措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11、通常所说的隐患就是生产平安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治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治理上的缺陷.12、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平安生产治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根据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13、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限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根据责任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14、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举措、责任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治理.二、根本常识:1、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治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2、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治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治理因素是指治理和治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根底.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治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限制举措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4、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因素危险〔有害〕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属性.任何危险〔有害〕因素都会伴随着风险.5、在平安问题上,风险源的识别也叫危险源识别或叫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决策的根底.7、风险通常可以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8、风险分级管控的根本原那么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举措9、风险分级管控的一般要求蓝色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限制治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限制举措及保存记录;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限制治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限制举措,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本钱的改进举措,需要监视来保证限制举措得以维持现状,保存记录.黄色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限制治理, 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治理制度、规定进行限制,努力降低风险, 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本钱,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举措.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良的限制举措.橙色风险:公司应重点限制治理,由平安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 应采取应急举措,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治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红色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举措.10、风险限制举措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限制方法和手段.企业在选择风险限制举措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平安性;⑶可靠性;〔4〕经济合理性.举措应包括:⑴工程技术举措;⑵ 治理举措;⑶培训教育举措;⑷个体防护举措;〔5〕应急处置举措等.11、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 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限制、效果验证与更新.七个实施步骤分别为:确定危险源〔风险点〕识别方法、划定危险源识别范围、实施危险源识别、进行风险评价、进行风险分级、筹划风险限制举措、全面实施及跟踪验证.12、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13、风险、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事故是由隐患开展积累导致的, 隐患的根源在于风险,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 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14、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关系:重大风险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重大危险源不一定伴随重大风险,即风险可控性.事故隐患一定伴随现实风险,往往事故一触即发,重大事故隐患一定伴随重大风险,距离事故一步之遥.15、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16、平安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根底, 是提升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隐患排查治理是平安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17、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我公司选择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它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析法〔LEQO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乘积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大.三、根本制度要求:1、根据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规定,公司成立了平安风险分级管控组织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责任. 其中:各单位〔部室〕负责人负责审核本单位〔部室〕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治理范围内的平安风险管控工作.各单位〔专业部门〕的平安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平安风险辨识、评估分级、限制治理、公告警示等工作.2、根据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规定,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平安生产标准化、平安评价及平安专项研究等工作的成果, 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认真梳理,在此根底上,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充分挖掘可能存在的风险,拓展风险辨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平安风险辨识准确性和效率,对单元中的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岗位人员、平安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平安风险辨识.3、根据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规定,公司成立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小组,围绕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治理缺陷等要素,结合公司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 对各单位〔部门〕辨识出的各类平安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清单.4、根据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规定,公司根据平安风险评估,针对平安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单位〔部室〕、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治理、作业员工身上,保证每一项风险都有人治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5、根据公司?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规定,公司应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平安风险公告栏, 告知本区域内的重大平安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管控举措、应急举措及报告等.6、平安检查是上级对下级或职能部门、岗位人员,各级治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治理制度的落实、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状况、从业人员行为的实地查看、监测、分析、评估等例行平安活动,应贯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查和互查相结合、检查和整改相结合的原那么.7、隐患排查是平安检查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由专业部门或专业人员采用特定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方案开展的隐患排查和治理活动, 是根据相关平安治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全覆盖、全过程治理,同时应贯彻定期排查与日常治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原那么.8、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是落实有关平安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标准以及公司、车间、部室平安生产治理举措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检查和排查,发现并消除人的不平安行为、物的不平安状态和环境、治理上的缺陷, 完善平安生产治理制度,促进平安生产.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9、隐患治理“五定、三不交〞的原那么是指:五定一一定临时防护举措、定整改举措、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定资金.三不交一一班组能整改的不交到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到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交上级.10、“三不伤害〞是指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11、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那么:①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②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的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③未制定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举措不放过;④事故责任者未受处理不放过.12、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查思想,二是查管理和制度,三是查现场和隐患,四是查事故〔含未遂事故、平安隐患〕的处理.查思想主要是:①查员工的平安意识,各级领导是否重视平安工作、是否真正关心员工的平安和健康,作业人员是否具有“三不伤害〞意识等;② 查在组织施工〔生产〕活动中,是否认真执行“三同时〞;③查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平安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查治理和制度主要是:①查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②查是否有领导分管平安工作、平安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真正发挥作用;③平安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平安治理标准、标准、贯彻执行情况,各项检查是否有记录、记载或登记建档;④查内部承包中有无平安生产考核指标, 承包合同中有无平安规定.查现场和隐患主要是:①检查采场、巷道等作业现场的平安状况和日常平安治理执行情况,检查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设施、防护装置是否符合平安要求;②检查施工作业人员平安行为,员工个人平安防护用品是否正确使用,是否存在违反平安操作规程和违反规章制度现象;③检查要害部门、部位、要害岗位和危险物品如通风设施、提升系统、供配电系统、民用爆炸物品、放射源、危险化学品等;④检查冬季施工作业的防寒防冻、夏季的防暑降温举措和消防平安等.⑤检查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及管控举措.查事故〔含未遂事故、平安隐患〕处理主要是:①检查各类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那么进行处理;各类险肇事故原因的分析处理情况;各类安全隐患整改方案、举措的落实情况.②检查事故的相关记录和材料是否齐全、存档.13、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分管平安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对本单位、部门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负主要责任.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负责, 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平安生产主管部门和公司领导报告.14、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平安部门或平安专、兼职平安员在平安检查、隐患排查和治理中负监督、治理责任,主要包括:①监督本单位平安检查、事故隐患责任制落实情况及隐患治理工作执行情况;②协助或组织本单位平安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和分析;③建立本单位平安检查、事故隐患台帐,并实施动态治理;④定期向上级部门提供平安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总结分析报告.15、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的类型主要有:综合检查、巡回检查、例行检查、专业检查以及复工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季节性特点的检查以及班组和作业岗位检查.综合检查由公司安委会组织,每季度一次.综合检查的主要内容为:①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及管控举措;②平安责任制的落实情况;③平安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④主管部门布置的专项工作开展情况;⑤具有季节性特点的事故及灾害的防控情况;⑥平安培训和持证情况;⑦平安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⑧其它应检查的内容.巡回检查、例行检查由各单位〔部门〕负责实施,每月至少一次,且有检查记录.巡回检查、例行检查的主要内容为:⑴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⑵平安着装及防护用品使用、职业危害监控情况;⑶协同作业的统一指挥和信息联络;⑷危险作业的保护举措;⑸现场危险物品的存放和处置;⑹ 关键设备设施场所及设备、设施检测与维护保养情况;⑺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⑻作业人员的操作程序、作业平安规程执行情况;⑼平安培训和持证情况;〔10〕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11〕应急治理情况;⑫各单位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风险点及管控举措;〔13〕其它应检查的内容;〔14〕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依从情况.专业检查由各相关专业主管部门严格按专业治理要求组织实施,每月至少一次.其检查的内容主要有:⑴采场巷道的顶、帮板检查;⑵提升系统检查;⑶供配电系统检查;⑷应急救援系统检查;⑸紧急通讯、联络系统检查;⑹通风及压风自救系统检查;⑺监测监控系统及设施检查;⑻紧急避险系统检查;⑼排水及供水施救系统检查;〔10〕人员定位系统检查;〔11〕危险化学品领用、贮存、销毁检查;〔12〕消防、火工品治理检查;〔13〕职业卫生检查;〔14〕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涉及到的各专业风险点及管控举措等.复工复产前平安检查属于综合性检查.由平安治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职能部室、各生产〔辅助〕单位可结合岗位责任制及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及管控举措,根据不同的检查内容有方案地进行检查.节假日期间的平安检查属巡回检查、例行检查范畴.每逢节假日开展, 公司、车间都要进行节前、节中、节后检查,主要检查节假日期间的员工违章违纪行为〔含劳动纪律、作业中的精神状态〕、平安生产情况、节日值班、防火防盗等.针对季节性特点的平安检查属于专业性检查范畴.由各专业治理部门按季节组织安排实施,其检查的内容为:①春季平安检查是以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②夏季平安检查是以防暑降温、防洪防汛、防中毒为重点;③秋季平安检查是以防火、平安防护设备设施的防冻保温为重点;④冬季平安检查是以防火、防寒防冻为重点.各班组和岗位也要根据分级检查的原那么开展自身班组和岗位的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其中班组检查至少每周一次,作业岗位检查每天进行,主要排查本岗位的风险点及管控举措. 具体检查的内容根据公司 ?班组平安标准化建设治理制度?执行.16、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凡公司检查出的事故隐患,统一交由平安治理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责任单位组织整改;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按“三定四不推〞原那么组织整改.17、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应当采取相应的平安防范举措, 预防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 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增强维护和保养,预防事故发生.18、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对于重大事故隐患, 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治理的目标和任务;②采取的方法和举措;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⑥平安措施和应急预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上述规定报送外,还应当及时向平安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①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②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③隐患的治理方案.19、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各单位要将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治理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之中,一级考核一级.公司级隐患整改、治理评价考核以“通知单〞为依据,由平安治理部实施月度考核,报企业治理部兑现.20、公司?平安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制度?规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本单位的平安检查信息随时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反应,各作业人员有义务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收集、传递平安检查信息,并要求及时处理和反四、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宁锌安字〔2021〕127号〕1、根本思路: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以平安风险辨识为根底,突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构建持续有效的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通过系统的识别风险、限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把风险限制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切实提升防范和遏制平安生产事故的水平和水平.2、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全面辨识平安风险并建立平安风险清单,制定并严格落实平安风险分级管控举措, 建立平安风险公告制度,绘制平安风险四色分布图,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治理,实现标准化的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3、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到达的目标:针对我公司实际,科学制定工作程序和方法,根据风险管控的内在要求,从源头上全面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采取技术、治理等举措对平安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 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形成平安风险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4、工作原那么:①根据平安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原那么;②坚持动态治理,持续改良的原那么.③坚持体系融合,协调统一的原那么.5、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要工作步骤:①全面培训人员;②收集内、外部相关信息;③平安风险辨识与评估〔包括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平安风险辨识、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进行平安风险分析与评价、绘制平安风险空间分布图〕:④平安风险管控〔包括制定平安风险管控举措、实施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平安风险公告警示、建立档案实行动态治理、建立公司平安风险管控信息平台〕.6、公司风险辨识范围和对象7、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检查落实与考核的要求:①增强组织领导;②强化检查催促落实;③及时排查治理隐患;④强化实施绩效考核;⑤ 做好改良提升.8、公司成立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及各项举措的落实, 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 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指导手册 2021修订
医疗卫生机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指导手册2021修订《医疗卫生机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指导手册》2021修订版第一章:引言1.1 本手册的目的1.2 本手册的适用范围1.3 本手册的修订历史第二章:双重预防的概念与原则2.1 双重预防的定义2.2 双重预防的原则2.3 双重预防的重要性第三章:双重预防的组织与管理3.1 双重预防工作的组织架构3.2 双重预防工作的责任与职责3.3 双重预防工作的管理流程3.4 双重预防工作的监督与评估第四章:双重预防的基础工作4.1 疫情监测与预警4.2 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4.3 卫生教育与培训4.4 个人防护用品的供应与管理4.5 感染控制与消毒工作第五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双重预防工作5.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5.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5.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与沟通5.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资源调配与协调第六章:双重预防工作的数据管理与信息化建设6.1 双重预防工作的数据采集与管理6.2 双重预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6.3 双重预防工作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第七章:双重预防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7.1 国际双重预防工作的合作机制7.2 双重预防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学习7.3 双重预防工作的国际合作案例分享第八章:附则8.1 术语与定义8.2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8.3 参考文献8.4 修订历史记录以上是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指导手册》2021修订版的详细内容,旨在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和完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传染病防控水平。
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修订。
双预控知识问答修订稿
双预控知识问答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1、“双预控”机制是什么?
“双预控”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2、“双预控”机制的创建要求是什么?
“双预控”机制的创建要求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形成稳定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运行机制。
实现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全员有效参与,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有效的提升,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什么是风险辨识?
发现、确认和描述生产、工作过程中风险的存在、空间分布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常用的风险辨识的方法都有哪些?
设备设施风险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作业活动风险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
5、常用的风险评估的方法都有哪些?
设备设施风险评价宜选择风险矩阵评价法(LS);作业活动宜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6、风险分级一般分为哪几级,在平面图上用什么颜色标注,管控级别是什么?
风险分级一般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重大风险/公司级/红色标注,二级/较大风险/部室级/橙色,三级/一般风险/分厂级/黄色,四级/低风险/班组级/蓝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
要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要点
一、概念
(一)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二)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四)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五)风险因素:是指可能造成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
二、风险辨识评估
“1+4”风险辨识评估:“1”是指年度辨识评估;“4”是指四项专项辨识评估。
(一)年度辨识评估:每年10月份,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参加。
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结果运用: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专项辨识评估:
1、新采区、新水平、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执行相应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参加,重点辨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4、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参加,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结果运用: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三、评估方法
目前,我矿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估。
风险矩阵评估法
R=L×S
R: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1-6)
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1-6)
依据风险值的大小,安全风险共分四个级别,即重大风险(30-36)、较大风险(18-25)、一般风险(9-16)和低风险(1-8)。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
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评估安全风险→摆查风险因素→制定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