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议论文阅读专项(二) 分析补充论据,阐发自己观点
议论文阅读专题补写论据
第4页/共19页
事实论据的四个必备的组成部分: 1.“谁”——具体准确地解决所举事件是谁做的,其中的 “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2.“做了什么”——概括地阐述整体事件; 3.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重点解决的是“为什么做”或 “怎么做的”,体现事件结果产生的根本动因或者是根源; 4.行为原因或行为方式带来的具体结果。
第10பைடு நூலகம்/共19页
明确观点,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 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 。 补写格式:直接添加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诗词等。
第11页/共19页
创新不言败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当年,发明家爱迪生 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 的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 辩证法,懂得“________”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 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 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问题】根据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常用语(成语、俗语等均可)。
细节
结果:升空70余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失败
第6页/共19页
中学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相关题型解析
中学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相关题型解析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证明什么):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什么地方寻找文章的论点?方法: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2、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①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②道理论据: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3、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阐明了……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a、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信服;b、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阐明……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名言警句影响力大,格言谚语公理为大家公认,道理不言自明。
3)、比喻论证。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三、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四、议论文的语言:严密性。
中考议论文阅读附答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附答案中考议论文阅读附答案林希:石缝间的生命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他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做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
「中考」议论文阅读——辨析论证(方法),揣摩语言,阐发观点
「中考」议论文阅读——辨析论证(方法),揣摩语言,阐发观点考点一:辨析论证方法题型:指出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特点。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定律、公式、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2)明了常见论证方法的作用。
如举例论证,使论证更为具体,增强说服力;道理(引用)论证.使说理更深刻、透彻,增加论据的权威性;比喻论证,则使论证生动形象,易被人接受;对比论证,形成了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说理的透彻性。
答题模式: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
常用的模式为:这一段(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使得说理……(好处)。
考点二:揣摩议论文的语言题型1: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指出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
(3)答题模式:加点词表示……(含义、作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或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题型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答题技巧:(1)表明态度:能或不能。
(2)指出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3)指出删除后句子的意思。
(4)总结:删除后,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题型3:加点词指代了什么?答题技巧: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
二是从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题型4:使用指定的关联词并联系选文内容造句,或仿照文中的句式续写或仿写句子。
答题技巧:(1)把握住题目要求。
(2)联系选文内容造句。
(3)语言要顺畅。
考点三:阐发自己的观点题型1:你对作者的见解有什么看法?答题技巧:(1)要紧扣文章的论点,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找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 五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自我概括论点)。
特别提醒: 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
“总之”、“因此”、“总而言之”、“所以”、“由此可见” 等。
考点聚焦整合
考点二 论据
常考题型: 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 2.链接材料可以作为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3.请为XX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4.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5.论据能否调换?
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全文的灵魂。
2.论题: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3.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
观点。
考点聚焦整合
中心论点的四个特点
1.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表示明确的判断。 3.不运用修辞、疑问句。 4.不能只用否定句来表示。
考点聚焦整合
考点聚焦整合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 要点: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 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思路: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观点。
考点聚焦整合
道理论证
作者引用名人名言、被人们承认的理论以及作者针对论点所做 的分析等莱论证观点的方法(又称讲道理)。
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答题思路: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 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考点聚焦整合
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思路: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 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题型二__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题型特点]1.题干表述明确论述类文本的第2题,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实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者关系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
2.选项设置灵活选项命题角度(2018·全国卷ⅠT2-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侧重考查立论的前提(2017·全国卷ⅠT2-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侧重考查论证的角度(2017·全国卷ⅠT2-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侧重考查论证的思路(结构)(2018·全国卷ⅠT2-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侧重考查论证方法(2018·全国卷ⅡT2-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侧重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特别提示:(1)“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2)“立论的前提”就是指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后面有关论点的相关论证不能成立,没有意义。
[技法回顾](一)“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解题3步骤(二)论证常识论述类文本类型立论文、驳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归谬法结构(1)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分式、综合式[典例剖析][例2](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本见本专题“例1”),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1、分清论点和论题。
①论点:观点、主张。
如反对自由主义。
②论题:论述的问题。
如论自由主义。
2、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①标题,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②开头,例《谈骨气》、《怀疑与学问》(指示型) :③文中,例《想和做》、《发问的精神》④结尾,例《哨子》、《论求知》(蕴含型) :归纳段意、层意,概括。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
(2)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例: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目的)分论点二: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态度)分论点三: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意志)考试中常见题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②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4、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
文章的论点一般是非常精练的语言,明确地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一般不用比喻句,很少用反问句式,不会用设问、疑问等句式。
5、通过论据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
6、辨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基本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 道理论证--用名言/谚语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来证明论点。
常用方法:(3)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考试题型:①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②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7、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 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专题06 议论文阅读(二)重难点题型(原卷版)
专题06议论文阅读(二)重难点题型(一)议论文知识点相关题型解题思路1.论据及其作用题型: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充论据。
补充论据:(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名言。
)2.论证的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分四种:总分式、层进式(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
题型:判断文章层次结构,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通读整篇文章,常常会出现了“首先”、“其次”、“再次”这之类的关键词语,清晰的表现出这三段是层进关系。
3.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二)其他题型及解题思路1.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一是弄清这些词语本身有哪些含义,二是结合他们所处的上下文语境确定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三是理解词语对表达中心和阐明观点的作用(深层、比喻或引申)。
词语的指代这类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有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能从原文中找出指代内容的,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2.理解画线句的含义解答这类题可以先看画线句句式有何特点,在分析该句的句意,最后从词序、句序排列及成语、修辞的运用等角度综合评价概述。
议论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_2020中考议论文阅读理解技巧
议论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_2020中考议论文阅读理解技巧议论文阅读理解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方法?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议论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技巧【1】一、找准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需要读者从诸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归纳概括。
二、分析论据论据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①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②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三、明确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多数议论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
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例如《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
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一、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1 )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3、论证方法及作用①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深入浅出。
④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格式:用……与……进行对比,鲜明突出……的观点。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方法见上面)2 .辨别论据的类型,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两种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找出本文或本段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四种论证方法,格式见上面)4.议论全文(文段)的论证思路(过程)是什么?(见下文)5.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或作用。
6.为文章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7.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年语文中考专项《议论文阅读(2)》(附答案)
一、阅读《珍惜弱点》,答复文后问题。
〔14分〕珍惜弱点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缺点。
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缺乏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
假设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也不会裂开。
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
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的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面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
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大谨小慎。
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认,致使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
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没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
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
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
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
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
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
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累赘。
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
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响缓慢。
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需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
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者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
阅读理解之议论文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1.论点与论题论点是作者的观点,即表明作者的态度、看法和主张。
论题是作者议论的问题,即作者所要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1)从标题看: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判断句;而论题的出现通常是一个词语或词组(名词、动词)。
(2)从位置看:论点位置比较灵活,可在标题,在首段,在中间,在结尾;论题位置固定在标题或首段。
2.找中心论点的方法(1)从位置上找:标题、开篇、中间、结尾(2)通过摘录法总结:概况、分论点(3)通过分析文章的论据来检验是否是中心论点3.如何论证中心论点(1)一般每一个分论点就是一个方面(2)如果没有分论点就分析论证过程:1)论点是怎样提出的2)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3)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4.论据事实论据: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
道理论据:名言警句,史书理论。
要求:(1)这类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有典型性,有代表性,有权威性,说服力强。
(2)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论据,如果是事实论据,必须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
5.论证方法的概念和作用(1)论证方法的概念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例证法)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引证法)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2)论证方法的作用【解题思路】解答这类试题主要是弄清论证方法的特点,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解答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A.举例论证的作用: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_____例子(概括事例)具体地论证了______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B.道理论证的作用: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_______,更权威地论证_______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文学性,艺术性)。
议论文阅读概述补写论据
议论文阅读概述补写依据一、概述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基本模式:谁+何时、何地+…何事+结果怎么样二、补写论据(一)明确论述对象(二)紧扣中心论点(三)语言简明得体(四)注意结构顺序(五)分清论据类别1.事实论据(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图表等)(1)真实典型。
(2)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3)新颖充分。
(4)安排有序。
(5)照应论点(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2.道理论据(马列主义理论,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理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
(1)有权威性。
(2)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完整、准确,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3)把握论证层次、角度、方法。
三、真题演练(一)请分析下面一段话...能否证明论点,若不能,该如何修改?中心论点:人无完人。
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
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都犯过很大的错误。
这就说明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
参考答案:不能。
例子整体上可以支撑观点,但选用例子时,对例子的扩展不到位。
具体来说,选段中对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所犯的错误,没有做必要的交代,叙例过于简单,简而不明,影响了说服力。
修改示例:即使是一个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
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伟人的牛顿,晚年埋头编写神学题材著作,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一事无成;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晚年思想保守,坚持输直流电,反对输交流电,结果一败涂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致力于“统一场”的工作,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无完人。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练习。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的确如此,我国古代的射箭手纪昌,为了打好射箭的基础,就先练基本功。
议论文阅读训练
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专题27
分析补充论据,阐 发自己观点
考点自主梳理
考向1 分析补充论据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一、请将×段的事实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解题方法
1.注意把握选段的中心句,特别是首括句
或总结句。 2.把握人物、事件等记叙的要素,然后按 照“人+事件”的格式提炼。
三、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解题方法
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 3.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等
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 答题模式: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 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 分析(论证方法),从而证明了……观点。
2.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论证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解析] 答题时,应该指出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再指出作者用哪些论据进行论证,论证的角度 是什么。在组织语言时,使用诸如“首 先”“然后”“接着”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 词语,以示条理。
四、前后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解题方法
1.先看这两段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关
系。 2.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 时间上、逻辑上等。 答题模式:①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 ××句是一一对应关系;②不能,因为这几段 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五、指出议论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解析]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论、本论、
结论”三部分组成。一般地说,引论就是开头, 本论就是主体,结论就是结尾。即开头必须提 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应选用材料并分层次论 证观点,结尾归纳总结。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专题27 分析补充论据,阐发自己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论点、论证方法、论据、论证作用的 综合理解能力,应注重平时的基累和训练。
专题27┃ 分析补充论据,阐发自己观点
2.第③段中,“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 效率”能否对调?为什么?(3分) 不能。因为先获得,然后才能提高,两者有先后递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把加点的词“太多”删去,行不行?把画线的反问 句“这样的人能静下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分) 不好。“太多”是说欲望过多、起限制的作用,如果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会成了一个人心里有欲望,这个人就不能静下来,不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无法体现语言的严密性。反问句不能改成陈述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改为陈述句就少了一种强调和提醒注意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自主训练及能力提升┃
一、[2011·福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 鲁先圣 ①我们常常说,“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 里的“铁”,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资本和能耐,也可以说是你 创业的本领。 ②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曾经这样说: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 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 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对自己人生价 值的开发利用。 ③美国人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
议论文阅读复习
三、文章中没有提出的,自己归纳
①提取归纳每段的主要内容。 ②合并归纳意思相同的段落。 ③综合概括得出论点。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
• 归纳中心论点,理请论证思路 • 辨析论证方法,揣摩议论语言 • 分析补充论据,阐发自己观点
归纳中心论点
• (一)识别论点:
识别论点练习:
下列各项中,①可以作为论点的有: ②不可以作为论点的有: 1.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2.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3.要给他们安全感 4.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5.匠人与大师 6.何谓幸福
议论文阅读复习
赣榆县外国语初级中学 殷成钢
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中考指南》对议论文阅读要求:
• 通读议论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议 论文的论点。 • 明确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 文章是怎样论证论点的。 • 分析文章结构,弄清各段间的内在联系。 • 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体味鉴赏 语言风格。 • 考查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一)识别论点:
• ①从情感上看,它是个明确的判断,具有 鲜明的倾向性; • ②从结构形式上看,它是个完整的句子。 • ③从内容上看,它是全文的核心,起着 统摄全文的作用; • ④短语、疑问句、比喻句不能充当论点, 句中不能有代词 。
(二)寻找论点:
(二)寻找论点:
一、看文章的标题 二、看位置
归纳中心论点应注意事项:
1.提炼论点应注意防止片面性,论点表述要全面。 • 如果把某一段的论点(即分论点),当作中心论点就片面 了。 2.提炼论点应注意防止含糊性,论点表述要明确。 • 其一、不要把论题当作论点。 • 其二、论点中不能有代词。 • 其三、比喻句不能作论点。 • 其四、疑问句不能作论点。
议论文阅读训练------论据考查的题型答题思路梳理
议论文阅读训练-----论据一、考查题型:①辨析判断论据类型。
在原文中找出可以支撑论点的论据类型。
②分析体会论据的作用;③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
④概括论据的内容。
规定字数等。
⑤补充论据。
针对论点,在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去找寻记忆中的论据,或针对考题的需要现场发挥。
⑥论据特点。
时间上、代表性上、说服力上。
⑦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删除,论据的前后文肯定有相互照应的词语和句子等)⑧判断论据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二、方法指导:(一)辨析判断论据:论据: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史实、确凿的统计数字、作者的经历和感受;A、具体叙述(一人一事)B、概括叙述(一类人一种现象)在分析和判断事实论据的时候,对概括性的事实论据却常常容易忽视。
我们要加以注意。
2、道理论据的分析和判断:主要有名人名言、诗文名句。
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警句、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定义、规律法则、俗语、谚语。
A、直接引用:B、间接引用或概括引述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能充当道理论据,只有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
如果名人的话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又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不能算作道理论据。
(二)体会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还有一种事例,它不做论据,往往放在开头,起引出论点作用.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或分论点的。
一般在论据的前面或后面有提示性的语句,这种语句就是论据所要证明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论据的作用。
因此要特别注意论据所在的位置。
A、第一段名言或事例的作用1)用名人名言或事例引出本文的论点;2)用名人名言或事例作论据论证本文的论点;3)用这一名人名言或事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专项(二)分析补充论据,阐发自己观点教学目标:1.辨析论据的类别,并分析论据的作用2.结合文本观点概括事实论据或补充论据3.紧扣文本的论点或相关材料,能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教学过程:一、论据的作用:(不管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作用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常见的考题形式:①概括论据的内容。
②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
(A、要掌握比较全面全面的论据,B、思考这个论据是否符合这个论点。
)③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④论据的作用。
二、补写论据。
①补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观点,即论点与论据一致。
答题时先要把握段落论述的中心,再看段中例举的事例,把握好观点和论据后,要迅速地选择与段落论据相同或相似的事例,从而确保论点与论据一致。
②补写论据的内容要典型、真实、准确。
补写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还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例。
③补写论据的语言要简明、概括、连贯。
选准论据后最重要的是用简明、概括、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简便的方法是:看文中例证的句式进行仿写。
三、就文本中的某一语句或链接材料,谈自己的看法。
①反复阅读,吃透所给语句或材料的内涵,并与文本结合,找到关联点。
②亮出自己的观点。
③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用上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四、当堂检测①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
它们穿过山涧,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
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怎么办。
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
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待到了良机,流向了大海。
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放弃则走向了成功。
②在人生的追求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厄运,我们时常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终会获得成功。
其实,很多时候,放弃孔子会成功。
③我们赞赏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当你确定目标,这种执著就会成为一种通往成功的阶梯。
但有时放弃和执著并不矛盾。
陶渊明放弃污浊官场,归隐田园,写出了《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等传世之作,成为东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家。
鲁迅放弃了学医,成为了文学巨匠。
梵·高放弃了做传教士,而成了有名的画家。
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
不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④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放弃梦想。
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是蠢人。
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往往会成为生活中逞一时之快、显意气之勇的匹夫,常常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好地得到,不计一时得失,勇敢地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⑤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勃勃生机。
放弃有苦痛,宛如壮士断臂,需要时间的良有药抚平创伤。
面对暂时的伤痛,放弃需要一种毁誉不惊的精神,需要直面淋漓鲜血的气概,需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胸怀,需要摒弃生活里用尽心思装饰出的虚假繁荣的胆识。
放弃是一种明智,是一种宽容。
或许它事业给你的是短暂的消沉,俣只要你打开视野,另辟蹊径,迎来的将是一个更加美丽的开端。
你的眼前将满是和平的阳光,你的世界将满是鸟语花香。
所以敢于放弃的人也是坚强的的人。
拒绝放弃,只会作茧自缚,在生活的网中束缚致死。
⑥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头碰南墙才回头。
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整个人生从些黯淡无光。
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果断放弃,才能将该拿得起的东西更好的把握着。
记住,拿起再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着。
⑦我们鼓励执著,我们也鼓励放弃。
⑧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敢放弃希望,但并不意味着不改变。
这时要运用你的智慧,敢于放弃,重新选择。
也许你会看到一个更加开阔的天地。
⑨放弃其实也会成功。
(选自《智慧背囊》有删改)1.下面两个链接材料哪个更合适作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甲】2008北京奥运会,刘翔在走上赛场的瞬间忍痛退出万众瞩目的比赛,无疑要面对极大的压力与挑战,如果当时孤注一掷,便会使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就可能不会有重返赛场的机会,更不会2011年钻石联赛上海站13秒零7的夺冠佳绩。
【乙】丁俊晖,十八岁便获斯诺顿克英国锦标赛冠军,改写了二十七年来斯诺顿克英国锦樯赛冠军被英国和受尔兰选手垄断的历史。
为了台球,丁俊晖书不念了,家里生意不做了,甚至房子也卖了。
父亲专门为他请了家教,每天学习两个小时的英语,为了父子俩共同的憧憬——有一天能去英国打球。
2002年,15岁的丁俊晖获得了8个大赛冠军,其中亚洲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和亚运会的冠军头衔,为他赢得3个职业排名参赛资格。
2003年,丁俊晖满16岁,世界台联立即给他发出工作签证。
8月份,丁俊晖踏上了去英国的征程。
一个月后,他正式转入职业球手。
答: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
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
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7)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8)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9)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
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10)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2.结合第六段划线句子,仿照句式,在补充一个事例。
3.文中说“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
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
(参见【相关链接】)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相关链接】(1)背水一战: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
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2)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你的观点和理由:不该遗忘的“自省”①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在改正错误以前,你得发现和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惟有如此,及时反省,我们才能将自己从过失和失败中拯救出来。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
看来,这些先哲们早已将自省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
②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
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却缺乏对自身灵魂的拷问,缺乏深沉的自省。
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
③缺乏自省可怕,不正确的自省同样可怕。
有些人一旦陷于失败或遭受打击,惟有自怨自艾,强吞下失利的苦果,从此一蹶不振。
还有些人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自省意识等同于严苛的自责,他们对自己求全责备,这只能助长自卑的心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深内心的苦痛。
④自省既不等同于自怨自艾,也不是求全责备,它是精神层面上的反省,是对灵魂的追问。
自省的前提是承认过失,即知其“失”,同时要知其所以“失”,进而在行动中纠其“失”。
自省不是外在的强加,而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⑤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4.“具备了自省精神的人和民族注定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请你从“人”或“民族”的角度,具体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材料甲更适合作本文的事实论据,因为刘翔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比赛的成功,能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2.成功者能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失败者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3、略(句式一致、事例紧扣观点)4.示例一:一个人如果能经常自省,他就会不断地改正错误,不断地完善自己。
这样的人是一个勇敢的人,无所畏惧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也必然会成为令后世永远铭记的人。
示例二:一个民族如果经常反省.就能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盛。
像德国即使犯了二战这样严重的历史错误,只要能够反省,也能被全世界谅解、接纳,最后走向新生,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