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④小学而大遗。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文言虚词若所的意义和用法
【为……所】“为”和“所”呼 应,组成"为……所……"的格 式,表示被动。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 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 方法” “是用来……的”“等。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 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
【所在】 1.到处。 2.所在之处,处所。
1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 2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3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 齐王纳谏》) 4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 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长胫,意似良(《促 织》) 12 其若是,孰有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所”字结构,表示 “所……的人”、“所…… 的事物”、“所……的情况” 等。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 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
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8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 君窃符救赵》) 9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 说》) 10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陈情表》) 11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12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志》)
1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 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 宴》)
1 车后若干递送夫。 2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3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4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 阳楼记》) 5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 遥游》)
6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 高帝纪》) 7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 8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 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9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 舞(《鸿门宴》) 10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 门宴》)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4. “且”“若”的用法(含解析)
“且”“若”的用法【题文】文言虚词是区分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同一篇文言文中会消灭很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
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
“且”“若”是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的虚词,那么“且”“若”的用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我们留意和提高警惕的地方呢?一、“且”字的用法(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有时也表转折关系,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三)复音虚词(1)“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谈论,“况且”,“再说”。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过秦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赤壁赋》)(2)“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二、“若”字的用法(一)动词。
1. 像,好像。
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
(《杜少府之任蜀州》)2.比得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你)(《鸿门宴》)②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③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刿。
)(《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楼这件事)(《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刿轮战》)燕、、、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 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 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 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 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 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 等字和它相应。
例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 范围、对象、原因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在(《鸿门宴》)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公
输》)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
(《出师表》)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赤壁之战》)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到(《赤壁之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劝学》) 燕王欲结于君。跟、同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师说》)
战》)
小结: 于字可译到、在、从
也可翻作对、与、同
语文基础知识
常见文言虚词的 意义及用法
我们想到的问题
常见虚词有哪些 虚词的古今变化 容易犯的错误 应对方略
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 其、且、然、若、所、为、焉、也、矣、 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其焉以于
与之
而 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 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可不译 。 5、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2、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 来”
3、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是以”,相当 “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 果。
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虚词用法讲练 “因”“所”“若”“何”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虚词讲义(四)“因”“所”“若”“何”【因】“因”作为虚词,有介词、副词和连词三种用法,作为实词有动词和名词的用法,经常把动词与介词和副词一起考,很少考连词和名词。
一、介词“因”作为介词,后面加名词或者代词,构成介宾结构,在句子中往往作状语等。
1.介词,译为“依照,根据”;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罔不因势象形(依照)变法者因时而化(根据)善战者因势利导之(依照)2.介词,译为“凭借”“依靠”;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依靠、凭借)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依靠、凭借)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依靠、凭借)3.介词,译为“由,通过”通过,经由;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4.介词,译为“因为”,“由于”;如: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因坐法华西亭(因为、由于)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因为、由于)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因为、由于)二、副词“因”作为副词,往往放在动词前,修饰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上的连续承接。
1.表示动作的连续性,修饰动词,有种承接意味,可译为“于是,就”“因而”;如: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因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因拔刀斫前奏案。
(于是,就)因求假暂归(于是,就)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因而)2.表示动作机会间的穿插,可译为“趁机”“趁此”“趁着”;如:不如因而厚遇之(趁着,趁此)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趁着,趁此)三、动词“因”作动词,很难和介词分开,可以根据构词方法,瞻前顾后,慢慢推敲。
1.根据,依照,依靠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因其固然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材施教善战者因势利导之2.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沿袭,继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沿袭,继续)陈陈相因(顺着,沿袭)四、名词可译为“原因”,缘由,机缘,机会于今无会因(原因、缘由、机缘、机会))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原因)因果竟在何处(原因)【一文串记】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因”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
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2)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
(5)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6)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考点透析】(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文言虚词,是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
它们一般不具备独立的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写作特点。
一、表示推测和疑问的文言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有一类常见的文言虚词用于表示推测和疑问的意思。
比如,“豫”、“或”、“何”等词,在句子中起到了推测或者疑问的作用,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猜测。
这些虚词使得文言文显得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
二、表示程度和语气的文言虚词古代文言文中还有一类文言虚词用于表示程度和语气的变化。
比如,“甚”、“可”、“而已”等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夸张或者克制,增强语气的表达效果。
这些虚词使句子更富有韵律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享受。
三、表示假设和条件的文言虚词文言虚词还常常用于表示假设和条件。
比如,“若”、“如”、“倘若”等词,在句子中起到了引导假设和条件的作用,使得句子更具逻辑性和权威性。
这些虚词使得作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推断,增强了句子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四、表示程度变化的文言虚词古代文言文中还有一类文言虚词在表示程度变化时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稍微”、“适可而止”、“不敢”等词,用于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使得句子表达更加细腻和含蓄。
这些虚词在表达中体现了作者的自谦和谦虚之心,给人一种温和而有礼的感觉。
总结起来,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样的,它们不仅能够帮助作者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古典而优雅的阅读体验。
熟悉并理解这些虚词的用法,对于学习古代文言文以及欣赏文言文的魅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言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的重要地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5: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识记)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
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2)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
(5)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6)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考点透析】(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若、所、为、焉、也、以)七、若ruò(一)连词(1)表另提一事。
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
(2)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今天如果休了她我就以后终身不再娶了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灭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译文: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3)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4)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希望斩取吴王和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
(二)代词1. 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译文:你进去上前去祝寿,祝贺完毕之后,请求舞剑②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译文: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④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你的)译文: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译文: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②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或 "而且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可是 ""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若是 ""若是 "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有时也作主语,译为"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 “如 ”:忧如,忧如。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①不多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此后】才,刚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此后已。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暴风波不能够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边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完美版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若的用法总结一、文言虚词若的基本含义和用法文言虚词若在古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使用丰富多样,常出现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或强调的作用。
准确理解并运用好文言虚词若,对于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基本含义和常见用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 基本含义文言虚词若是一种表示比拟关系的语气助词,在句子中常与“如”、“似”等连用,表示某种程度或类似的关系。
若字原指水草之间浮游漂浮的模样,“如”则是比喻为像。
因此,“若如”常表达事物相似、类似的意思。
2. 对质疑态度或不确定情况的应答在古代文献中,文言虚词若可以用来回答质疑态度或不确定情况,表明说话者自己没有确切知识或肯定答案。
比如,在《论语·述而》第十二章中就提到了孔子对于学术问题的认知:“《尚书》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里的“战战兢兢”表示其态度谦虚、充满敬畏之心;而接下来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则用来表达对于处理问题时要小心谨慎的态度。
3. 常与“或许”、“似乎”等连用文言虚词若在句中常与“或许”、“似乎”等词语连用,表达某种可能性、推测或模糊的程度。
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对斩草除根的做法提出质疑:“斩草当归根呜呼!”这里使用了文言虚词若,“当归根”的意思是指斩草应该从根部处理。
通过使用文言虚词若,“呜呼”则强调了刘邦对此观点的担忧和质疑。
4. 表示比较关系若字可用来表示相似、类似或比较的关系。
它可以连接两个相同事物或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曾经用过一个例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里的“戒之在色”、“戒之在斗”和“戒之在得”,分别描述了年轻、壮年和老年时期对待不同问题的态度。
若字起到了连接、比较的作用。
二、文言虚词若的其他常用搭配1. 若果:意为“如果”,表示条件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WTT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若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虚词若作为代词的用法
(1)
如此,这样 [such]
出若入若。
《荀子·王霸》。
注:“如此也。
”
织自若。
《战国策·秦策》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
(2)你 [们] ;你 [们] 的 [you;your]
若,汝也。
《小尔雅》
惟若宁候。
《考工记·梓人》
若则有常。
《仪礼·士昏礼记》
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若不恭命。
《墨子·明鬼下》
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国语·晋语四》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文言虚词若作为助词的用法
(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
相当于“貌”、“样子”
用史巫纷若,吉。
《易·巽卦》
有孚颗若。
《易·观卦》
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诗·小雅·裳裳者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卫风·氓》
文言虚词若作为名词的用法
(1) 禾秆皮[stem’s skin]
稣,杷取禾若也。
《说文》。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秆皮散乱,杷而梳取之。
”
(2) 香草名
杜若,香草。
《说文》
华采衣兮若英。
《楚辞·云中君》
顺微风,挥若芳。
傅毅《舞赋》。
注:“杜也。
”
衡兰芷若。
《汉书·司马相如传》
文言虚词若作为连词的用法
(1) 假如;如果 [if]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若反国,将为乱。
《史记·赵世家》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
《左传·隐公十一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至于 [so]。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 或;或者 [or]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
若有会同。
《周礼·稍人》
(4) 而 [but]
抑若扬兮。
《诗·齐风·猗嗟》
宠辱若惊。
《老子》。
顾注:“而已”
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三国志·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