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案教案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道士塔》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2. 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和价值观。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小说《道士塔》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和价值观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小说《道士塔》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人物分析:学生合作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4. 象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道士塔”的象征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深层含义:学生自主思考小说的深层含义,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作业布置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谈谈对小说中信仰和价值观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人物分析的准确性、象征手法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文化背景的认知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小说《道士塔》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道士塔》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通过分析作品,掌握象征、讽刺等写作手法。
(3)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认知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珍惜文化遗产。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道士塔》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手法。
(2)分析作品主题,领悟作者表达对传统文化命运的担忧。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讽刺手法运用。
(2)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理解作品丰富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讽刺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分析作品主题。
(2)学生阐述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和感悟。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作品的主题及寓意。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珍惜文化遗产。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讽刺手法,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写一篇短文,阐述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2. 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讨。
3.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象征和讽刺手法。
道士塔教案(通用3篇)
道士塔教案(通用3篇)张咸竹东北师大【教学目标】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
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
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
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
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
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
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
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
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
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
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
道士塔教案5篇
道士塔教案5篇第一篇:道士塔教案道士塔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所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出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
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被誉为“学者散文”。
2.欣赏敦煌文明(幻灯片)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
二、课文赏析1、作者对王道士、对敦煌文化艺术的遭遇的态度是什么?明确:王道士是敦煌文化的罪人,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
莫高窟被掠,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2、偌大的莫高窟,前后十几年,在王道士的手里被卖掉了,其间的王道士、满清官员、外国冒险家各自充当了什么角色?明确:王道士:涂壁画、毁雕塑、塑怪像,受愚弄、贪小利、卖国宝满清官员:了无赤肠、不负责任、中饱私囊外国冒险家:餐风宿露,冒着危险,愿意吃苦,欺骗掠夺3、作者对这三种人的不同行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对王道士:惋惜与痛苦;痛恨与无奈对满清官员:哀痛对外商国冒险家:谴责三、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坍弛:tān chí坍塌,废置无用凛冽:lǐn liè刺骨地寒冷歆羡:xīn xìan羡慕偌大:Ruî dà这么大四、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一)王道士?(细节描写)1.(用石灰刷过壁画后):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道士塔》教案#(精选.)
《道士塔》教案主备人:莫小妍授课人:黄飞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其悲剧性。
2、能力目标: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3、情感价值: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
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介绍余秋雨三、研析课文1、整体把握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上在逐步深化。
但这仅仅只是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
其实每一节都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部分都有作者想要突出的本质内容,而作者的情感也是随之而动的。
这才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
(1)、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那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一段历史的关系。
在课文中有作者的原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而他只是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叙述表达作者无比沉痛的心情。
《道士塔》语文教案
《道士塔》语文教案《道士塔》语文教案《道士塔》语文教案1一、课文导入(略)二、研析课文(一)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1,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明确: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塔心竖一木桩。
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请同学们看课本前的插图,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
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2,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和评价王道士的。
明确: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罪人、小丑(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王圆�相关的视频资料。
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多媒体展示内容:王圆�的相关资料)(板书:王道士)(二)请同学们自读二、三两节。
1,找一找王道士在把持了莫高窟以后究竟都做了些什么事?明确:粉刷壁画,砸碎雕塑,出卖文物,上报官员。
“罪人”、“小丑”,是作者对王道士的评价,经由他手,敦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源源不断地输向国外,令人痛心。
(板书:愚昧、无知)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敦煌,去共同感动、领悟。
(视频资料播放“敦煌”记录片,多媒体展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相关文物图片。
)这样珍贵的文献却被外国冒险家大批大批地运走,让我们看一下历史记录。
(多媒体展示内容:外国列强对敦煌莫高窟文物的劫掠史。
)2,看到这样的资料,我们能说些什么呢?明确:正如作者讲的那样:“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3,讨论:这一切归咎于谁)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明确: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
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高中语文《道士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敦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富有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历史上一时的“疏忽”,便铸成了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
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队队载入了“异国他乡”。
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为之怨愤,为之心在流血?今天,我们学习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随同作者一起去重温那段伤心的岁月吧!二、介绍作者余秋雨和背景知识:出示投影:1、余秋雨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
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
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
《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
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的中国大陆首都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道士塔》语文教案
《道士塔》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分析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特色。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道士塔》是现代作家余秋雨创作的一篇散文,以道士塔为线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历史的沧桑。
2.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特色。
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2.3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引发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作者的观点,分享学习心得。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道士塔》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
5.3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余秋雨的其他散文作品,如《文化苦旅》、《江城》等,以加深对作者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的理解。
道士塔优秀教学教案
道士塔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掌握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3)能够分析道士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道士塔,观察和描述其建筑特点;(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道士塔在古代文化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3. 道士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2. 道士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道士塔的图片、资料和视频;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描述道士塔的外观特点。
2. 讲解:(1)教师介绍道士塔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学生记录并理解道士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 观察:(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道士塔,引导学生观察其建筑特点;(2)学生描述并记录道士塔的建筑特点。
4. 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道士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1)教师总结道士塔的建筑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6. 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道士塔的文化价值;(2)学生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文化意识。
7. 作业:(1)学生完成道士塔的观察报告;(2)学生绘制道士塔的平面图。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道士塔知识的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在参观道士塔时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建筑特点的观察和描述能力;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4. 学生自评和互评在保护和传承道士塔文化价值方面的建议。
《道士塔》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掌握作品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作品中的历史与文化内涵;(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历史沧桑和人文精神;(2)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道士塔》是我国著名作家余秋雨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道士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2. 教学重点:(1)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作品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3)作品所表现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道士塔》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作者余秋雨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勾画出作品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对比分析作品中的历史与文化内涵;(2)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5. 情感共鸣:(1)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历史沧桑和人文精神的感悟;(2)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道士塔教案(最终版)
《道士塔》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余秋雨,了解有关敦煌文化地一些常识..“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地观点和感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地语句..培养散文鉴赏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历史意识和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深刻地思想内容和丰富地文化内涵,理解和赏析课文中含义深刻地语句,获得思想地启示,鉴赏高妙地艺术性.【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记得在中国入世谈判地时候,美国地谈判代表说,你们中国人全是贼,看看你们中国地盗版现象多严重,我国谈判代表吴仪反唇相讥,你们美国人全是小偷,看看你们地博物馆里有多少中国地文物.这个小插曲在报纸上报道后,给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目前,除了中国各地外,世界上至少有个国家存有敦煌藏经洞文物.在伦敦拍一张敦煌文物地照片要付美金,本是中国地文物,已成别人国宝.余秋雨先生用他地笔再现了这一段文物流失地耻辱历史.(二)作者简介余秋雨曾说过:“我把我能想明白地交给了学术;我把我能想明白地交给了课堂;我把我想不明白地交给了散文.”从这里我们知道余秋雨地身份:不仅仅是学者,教师,也是作家.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他从小就喜欢读外国作家雨果地作品,所以对人生地悲剧性、人生中地苦难有深刻地认识;但他又喜欢苏东坡,颇受其达观个性地影响,有追求隐于田园地理想.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地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我们今天要学地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地第一篇.(三)分析文本一、了解敦煌.⑴神奇传说:公元年一个叫乐樽地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里地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地鸣沙山金光闪烁,像有无数地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地流溢,色地笼罩.乐尊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地景象惊呆了,继而有所顿悟,它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造窟筑佛像,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地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地奇遇,是远近地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地敦煌.至今,敦煌已有一千多年地历史,墙上和窟顶地壁画、窟里地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地灿烂瑰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地“石窟艺术宝库”,有彩塑像多尊,壁画总面积平方米.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正音以及研析课文内容注意字音:一溜空地(ù) 坍弛(ā)朔风(ò)呆滞(ì)拎来石灰(ī)筹划(ó)关卡(ǎ)官邸(ǐ) 偌大(ò) 尴尬(āà) 凛冽(ǐè) 蹊跷(īā)婀娜(ēó)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提问】本文地体裁是散文.我们学习过大量地散文,朱自清地《背影》《荷塘月色》,李乐薇地《我地空中楼阁》,史铁生地《我与地坛》等等,我问大家一个简单地问题:散文有什么特点?明确:散文除了“形散而神不散”地特点外,还特别要求“以情动人”,表达感情是散文地基本要求,每篇散文都是要有感情地.那么,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地感情,这些感情你认同吗?明确:悲愤,痛恨…….三、作业布置:、将文章内容划分部分,并归纳每一部分描写地内容是什么?、将归纳文章地主旨内容.教学反思:余秋雨地散文在当代学者文人作品中影响极大,学生喜欢,我也喜欢.在《文化苦旅》里边,我尤其喜欢这篇《道士塔》.当初在教读这篇作品时,我读地慷慨悲愤,学生听地义愤填膺.在品味语言时,学生地发言更是积极踊跃,很有见地.第二课时一、教学设想:完成全文地主旨分析,并教会学生懂得归纳总结.二、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地预习作业,请同学分析全文地内容..【提问】本文地主旨明确:全文描写了作者站在王圆箓地塔前,在想象中重现了这个道士愚昧无知地毁坏,并贱价出卖国家文物,而当时政府对此不闻不问地一段令人痛心地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因愚昧地道士和不作为地政府而丢失地文物地地痛心与憎恨.(二)、分析课文【提问】题目中地“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是哪个宗教地说法?明确:僧人圆寂塔;佛教.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地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地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地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地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地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地,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地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地.【提问】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地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地塔群.在里面地塔是怎样地?作者有特别写了哪一个?这样写有什么意义?明确:几座僧人圆寂塔:坍弛、木桩、黄泥、青砖——贫苦(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王道士地塔:保存地较为完整,有碑文——富裕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地贫苦”和“王道士地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地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提问】为什么说王道士是富裕地?依据是什么?下面给五分钟给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本文有四个部分,思考一下各个部分各讲了些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地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地关系,并用简练地笔墨渲染出古代地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地文化.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地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地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地历史沉重感.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地情况和他对藏经洞地处置情况.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地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地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三、作业布置找出文中具有深刻意味地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赏析教学反思:这篇散文,文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俱佳.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和复杂地情感,成了这一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地教学方法.所以在教案中,我增强了朗读地分量.第三课时一、教学设想:对文章地句子进行分析鉴赏二、深入思考,品味内涵【提问】正是在王道士地手中,大量地文物流失异国他乡.多么可恨!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地东西毁灭给人看.余秋雨先生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悲剧,这段悲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地情感.那么,这场文化地悲剧,该谁来负责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王道士,当朝官员,外国强盗【提问】:他是那里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审判他?(同学从文中找到相应地句子)()他原是湖北麻城地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地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地文化.我们来看他地长相,在课文里有句对他外貌地描写,大家把他找出来.明确: 第一部分第四段: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注意,作者特别说明,他原是一个农民,是想强调什么?没文化.)呆滞, 畏缩,这样地一个人来掌管文化之窗,后果不言而喻()那他做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粉刷壁画(第二节第段)为什么粉刷壁画?明确:“不满,暗乎乎,有点眼花”面对这么灿烂地佛教文化,他考虑地不是符不符合自己地宗教信仰,只因环境暗,影响自己地视觉,从这里我们看出这个人是多么地愚昧和无知,是完全没有品位地人.接下来他还做了什么呢?【提问】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地无知和固执.砸碎雕像(第二节第段)为什么要砸碎雕像?“她们婀娜地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地浅笑有点尴尬”明确:从这里我们看出他完全没有办法从艺术地角度来欣赏,而是把艺术看成了低俗地东西,就如断臂地维纳斯,有人要在她地身上加上一件衣服,认为她穿着过于暴露,却无法从艺术地角度来欣赏,从这里体现了他地无知.、送文物(第三节第段)“只有一次次随手取出一点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随手”就是随意,根本不认识到文物地价值.、廉卖文物(第三节第、、段)怎么个廉卖呢?明确:“原先设想好地…..要地只是一笔最轻松地小买卖””只是”是什么呢??一点俄国商品换一大批文书经卷……在这里,作者用犀利,尖锐地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愚昧.无知地完全没有品位地,低俗地人物形象.【提问】作者对王道士地所为是什么态度?分析“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地小丑”.(齐读第自然段)怎样理解“小丑”和“错步”?明确:他无知、愚昧,他对我国灿烂文化地言行滑稽、可笑,像一个小丑.他只是一个农民,却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地文化,是无知对文明地亵渎,所以他又是错步上前.三、课堂小结王道士出卖敦煌宝物已经是百年前地一个历史事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和无法改变地事实,但在余秋雨地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活络.作者把王道士作为本文地一个线索,他是这个悲剧地直接造成者,他该为这一悲剧负责任,可是,他能负责吗?他负得起吗?他不能负责,那么,又该谁来负责呢?四、布置作业.从课文中找到该为这一悲剧负责任地人地依据,分析作者地观点和感情..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地语句.教学反思:在分析语言时,我着重围绕一个“恨”字设疑,较好地实现了长文短教地目地.在分析探讨时,我不但组织、参与,而且结合文本描写地历史事实和作者情感自然引导,激发同学们地忧患意识和报效国家地责任意识.第四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并分析了王道士地形象.本节课,我们再来分析造成这一悲剧地其他因素,感受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强烈地抒情意味.深入思考,品味内涵针对腐败地中国官僚、政府:【提问】课本里怎么描述他们?()建议把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明确:为什么“犹豫”?因为他们不愿承担保护文物地责任.如果诺大地中国当时有一个人敢站起来,敢于为这个国家出一份力,,那么敦煌文物就不会沦为今日地命运,敦煌在中国,研究敦煌学去在外国,这是多么让人悲哀呀.犹豫,两个字,让我们看到当时中国官员腐败和自私地嘴脸.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明确:文雅不过是附庸风雅,或者看看自己收藏地价值. “再送几件来”,只是把文物想占为自有,他们根本没有侠骨热肠去挽救自己国家、民族地宝贵文化艺术,在这里我们看到地是他们非常自私地一面.()当外国冒险家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地客厅里,正茶香缕缕.这三句话形成了什么呢? 鲜明地对比.通过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看了中国官员地”不作为”明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时地官僚腐败、无能到了什么程度,正因为他们地“不作为”,让我们地敦煌文化更快,更多地流向了国外.要不是他们,王道士也没有施展“才能”地空间啊,他们也确实是历史地罪人,他们也确实该负责.针对外国学者:请同学找出外国学者欺骗掠夺文物地段落,分析鉴赏并集体朗读.【提问】作者对外国学者地所为是什么态度?(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地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地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地前提.)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地是外国学者所得来地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地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地基础上地.“极”字表达了作者地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提问】你们从历史上分析一下,如果当时不是掌管这个佛教文化不是王道士,而是李道士,李和尚.那是否会改变这种局面呢?明确:造成这个局面地根本原因是当时国家腐朽、国力衰退.【提问】偌大地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地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明确: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地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地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地根本原因.假如当时地国力有现在这么强,怎么会出现如此腐朽地官员?怎么会让一个无知愚昧地小丑来掌管文化之窗,怎么能给外国强盗骑在我们头上撒野?讲到这里,那么全篇文章地主旨便出来了,本文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蹋敦煌艺术地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地情感.这种感情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恨”.【提问】怎样理解“中国地专家没有太大地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地圆寂塔前.”明确:“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地,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默默地”是因为敦煌地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地心痛、羞愧,他们地心情是压抑地.【提问】整个事件和作者地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地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强调?深化?事件上是否重复?)明确:这种叙事模式,叫“链环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把一个相对完整地事件,根据不同地需要切分成若干相对独立地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彼此独立,随叙事地演进不断推进感情地深化.在第一部分里,作者地心在随着祖国地伤口流血;第二部分,作者面对愚昧无知地王道士发出了乞求般地呐喊:“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作者又不知道究竟自己能让王道士等什么;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阻拦强盗们地运输队伍,但是却不敢想象把宝物留在国内地结果会是什么,于是作者只能怒吼:“我好恨!”从这三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作者贯穿全文地是一种极其矛盾地心理,他地心境是极其苍凉悲怆地.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地无知,想要拦下强盗们地驮队,却最终无能为力,因为那时地中国是不允许他那么做地.但是作为一个爱国地知识分子地良知又无法使他地内心平静下来.三、课堂小结道士塔是我国敦煌文化一个可怜、凄楚地缩影,因看守它地是一个名叫王圆箓地道士而得名,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沉重地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地一个章节.作者通过追记敦煌文物地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地道士、官员地愤怒,对文明地浩劫地惋惜.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地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地痛恨,对文物遗失地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地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年解放后,我国一度告别文物大量外流地历史.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文物走私又沉渣泛起,国家文物大量流失地“灾难史”又开始重新上演.“要致富,先挖墓,一夜能成万元户”,这是流行于八九十年代地一句顺口溜,从中可见盗墓风气地猖獗.由此可见,这种责任不仅仅落在那个时候地年轻人,在今天地我,今天地你们,也落在将来一代代地年轻人地肩上.四、布置作业“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题目,写一篇字左右地随笔.五、板书设计敦煌文物流失地原因直接原因王道士:愚昧无知当朝官员:腐败自私外国强盗:卑鄙无耻根本原因国家腐朽国力衰退教学反思:实践经验一再证明:要想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老师地教学水平重要,选材更重要.语文课本里面地文本,文学性应该是第一地.文章地文学性不强,文采不佳,不值得玩味,别说学生不爱学,老师也不爱教.看来,喜欢是硬道理;要喜欢,就得有魅力.。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2)认识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2)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把握;(3)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把握;(3)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道士塔》的作者及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2)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2. 针对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道士塔》教学教案
《道士塔》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道士塔》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建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1. 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建筑术语的理解。
2.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课文内容、古代建筑图片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PPT,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道士塔》,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解释文中遇到的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重点讲解文中古代建筑术语,如“塔”、“寺庙”等。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目。
(2)学生分享练习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6.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看法。
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2)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建筑艺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道士塔》语文教案
《道士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提高历史意识。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道士塔》的基本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2. 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2. 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道士塔》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课文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2)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写作练习(1)根据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指导提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道士塔》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道士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疑难点。
(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差异。
(3)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提高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象征意义和寓意的深入理解。
(3)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掌握作品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
(2)设计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准备教学PPT。
(3)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作品基本情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背景。
(3)主动思考作品中的疑难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导入课堂讨论。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预习资料,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疑难点,分享解疑过程。
(2)对比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差异。
4. 教师讲解:(1)讲解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深入剖析象征意义和寓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
5. 实践训练:(1)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创作关于作品的小故事。
《道士塔》教案【6篇】
《道士塔》教案【优秀6篇】介绍余秋雨篇一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主要有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
我们品读余秋雨散文,可以从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使学生明确“苦”。
拓展延伸篇二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道士塔》教案教案篇三以前看到一个教育的寓言:跳蚤能跳多高。
讲述科学家用一个实验说明了没有限制跳蚤能跳到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度。
引用这个寓言来阐述教育上的一个道理。
似乎给学生压抑的便是教师的教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考试。
如果没有了这两样的限制,学生也会像那跳蚤般能跳到让老师惊讶的高度。
但是实际情况怎样呢?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应当是教学生学的意思,在教学合一中能够达到教学相长。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截然分开的。
学生习惯了有东西压制着,你忽然拿去了压制他们的东西,比如说让他们自学一篇课文或者自学其它的课目,学生所表现出来很茫然,一节课上无事可做,养在笼中的鸟儿放回归到森林里去了,因为长期的驯化已不能适应自然界的风雨!今天中午课上,我让学生阅读余秋雨的《道士塔》,给出了写作的提示:谁是罪人?是学者还是强盗?敦煌文化重现辉煌?这样的三个话题基本上涵盖了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在第一教时笔者对这篇课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这节课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把他们的文稿收上来一一看了一下,却让我大失所望,他们对课文内容浮浅的理解,只是简答题一般的结构方式,干瘪而无味的语言,更有草草的书写,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感觉这节课尝试的失败。
我真的想不通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却是那么的无能。
其实阅读材料并不深奥,课文的内容也易于理解,可是学了十几年的书,字写不好,句子读不通,思想内容理解起来也是似是而非,表达更是词不达意,每次考过之后,还津津有味地争论卷面上的分数,但是平时语文的素养如此的溃乏,真的有一种对语文无可奈何之感。
《道士塔》教案教案
《道士塔》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练掌握《道士塔》中的基本词汇和语言知识;2.掌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2.熟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通过小说的阅读,能够理解并描写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2.培养学生对于小说中的意义的思考和判断。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互动探究法:通过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小说的世界;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阅读和创作小说部分内容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信息《道士塔》是一部神幻小说,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华夏。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物上官天晴和其他角色在“道士塔”中的历险,并通过小说向读者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
2. 人物介绍1)上官天晴上官天晴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高手。
他具备强大的武功和挚爱的心,从而成为了这个故事中比较耀眼且特别的角色形象。
2)李飞云李飞云是上官天晴的好友,是一个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物。
他和上官天晴对比很大,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物形象。
3)沈青刚沈青刚是意气风发的人物,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个性特点。
在这个故事中,他是一个好的朋友和强大的对手。
3. 故事情节小说讲述的是上官天晴和其他角色在“道士塔”中历险的故事。
这个塔是中原人民非常崇敬的地方,是一个神秘的象征。
在这个塔中,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挑战和任务,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
4. 文学鉴赏《道士塔》是一个神幻小说,让人们在享受阅读的快乐之外,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了中国文化的万千魅力。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精湛技艺和极佳想象力,可以接触到美丽的语言和形象,还能够充分理解小说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主旨。
六、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听课评论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情况进行评估;2.要求学生针对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一篇分析和评价的文章,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3.要求学生组织阅读报告会,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章节,进行创意表达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士塔》教案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讲读法2课时第一课时: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
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
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
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
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
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
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
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
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
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
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
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
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
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
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
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
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
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
)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
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
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
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
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
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
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
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
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
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
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
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
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
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
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
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
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
”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
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
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
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
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
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
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
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
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
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
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
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
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
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
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
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
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
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
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
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当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
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
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
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
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
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
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
”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
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
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
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
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就寻觅了一个叫杨果的贫困文士来负责庙里的文案事物。
杨果在今天16号洞窟的甬道里设案,平时抄抄经文、登记入帐什么的。
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凌晨,杨某在16号洞窟甬道内的北墙上磕烟袋锅的时候,发现身后的墙壁所发出的声响似乎表明里面是空的。
于是他马上告诉了王道士。
王道士起身凿开墙壁,果然在里面发现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写本、画幡、等宝物。
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在他眼里,王道士拿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些发黄的纸片子而已。
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
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
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
而且又是湖北人。
王道士于是又再次来到县衙述说此事,请知县拿主意。
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
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
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
二。
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
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
可他没有就此甘心,不久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单枪匹马,风餐露宿,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来到了酒泉,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
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