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角的比较与运算

合集下载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6.3 角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主要师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与梳理线段的知识点,然后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角可以类比线段学习,比如上节课学习的定义,到表示方法,这节课也会学习大小比较和运算,同学们可以思考能否也通过叠合法和度量法比较大小,运算是否也是计算角的和差倍分的关系.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角的比较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你认为该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师生活动:学生先自主思考并小组交流,再由小组代表发言,预测会有两种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教师引导和规范学生操作步骤,得出结果如下:度量法:因为55°>40°,所以∠1>∠2.叠合法:想一想:你能用图形和几何语言说明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吗(两个角分别记作∠AOB,∠A'O'B' )?师生活动:学生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指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有且仅有三种情况.知识点二:角的运算探究1: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预测学生能确定角的个数,明确角之间的和差关系如下:3个:∠AOB、∠AOC、∠BOC∠AOC =∠AOB +∠BOC∠AOB =∠AOC-∠BOC∠BOC =∠AOC -∠AOB教师关注学生是否能发现角的和差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类比线段的和与差,发现角的和差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顶点的几个角,可进行加减.探究2 :如图,借助三角尺画出15°,75°的角.用一副三角尺,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试一试.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归纳,如下:用三角尺画特殊角,关键在于把它写成30°,45°,60°,90°角的和或差.凡是15的整数倍的角,都能用三角尺画出,而能用三角尺画出的,也只限于这样的角.例题精析:例1 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AOC = 53°17′,求∠BOC的度数.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适当的评价并整理板书.解:由题意可知,∠AOB是平角,∠AOB =∠AOC +∠BOC所以∠BOC =∠AOB-∠AOC= 180° - 53°17′= 126°43′总结:∠同单位加减(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分别相加、减);∠度分秒是60进制(相加时逢60要进位,相减时要借1作60).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总结解题思路与过程.知识点3:角平分线探究3:你能在∠AOC内找一条射线OB,使∠AOB =∠BOC吗?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巡堂指导,预测会有不同方法,教师可让这些学生代表分别展示,预测两种方法(如下):对折法:生巩固角的和与差概念外,也使学生对这些特殊角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对角的大小的估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题目锻炼学生运算能力,初步学习几何语言在解题中的运用,体会几何与代数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加深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设计意图:从角的和差问题中,将射线OB的位置特殊化,并类比线段的中点,引出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不仅知识的产生、发展自然连续,也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能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度量法:教师追问:同学们知道图中三个角的数量关系吗?学生思考,学生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总结与填空.教师再以此引出角平分线的定义.定义总结:师生活动:教师讲解,再让学生朗读定义,加深印象.类比:仿照角平分线的结论,你能写出角的三等分线的结论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适当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规范完成几何书写.例2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板书:解:360°÷7 = 51°+ 3°÷7= 51°+ 180′÷7≈51°26′答:每份是51°26′的角.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注意度、分、秒是60进制的,要把剩余的度数化成分.设计意图:进一步明晰角平分线的概念,为后续学习轴对称和研究有关图形的翻折问题打下基础.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体会几何知识的关联性,巩固几何语言的书写.设计意图:通过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角平分线的知识与角的运算,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算能力.又通过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其他可能性,建立分类讨论思想,养成严谨思考的习惯.三、当堂练习例3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B是∠COD的三等平分线,∠BOD = 15°.则∠AOB等于( )A. 75B. 70C. 65D. 60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适时评价与引导.思考:除此题所给图片的情况,你还能想出其他情况与答案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教师予以评价与指导,得出另一种结果,∠AOB = 15°.三、当堂练习1. 比较大小:60°25′60.25°(填“>”,“<”或“=”).2. 计算:(1) 180° - 98°24′30″(2) 62°24′17″×43. 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若∠AOB = 50°,∠DOE = 30°,那么∠BOD是多少度?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角的大小比较.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角度的运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强化试图能力和运算能力.板书设计角的比较与运算一、角的概念二、角的表示三、角的度量和单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数形结合,培养识图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角的比较方法和角的运算规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会运用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角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角的比较和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方法,能够运用角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角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能够运用角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比较方法,角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2.教学难点:角的运算规则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2.课件准备:角的比较和运算的课件。

3.作业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如门的形状、钟表的指针等,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角的比较和运算的定义和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具,进行角的比较和运算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的理解。

角的比较与运算及余角和补角

角的比较与运算及余角和补角

AB E 角的比较与运算及余角和补角一、定义(1) 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 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二、性质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一、填空:1.已知∠1=200,∠2=300,∠3=600,∠4=1500,则∠2是____的余角,_____是∠4的补角.2.如果∠α=39°31°,∠α的余角∠β =_____,∠α的补角∠γ=_____,∠α-∠β=___.3.若∠1+∠2=90°,∠3+∠2=90°,∠1=40°,则∠3=______°, 依据是_______。

4、(2)若一个角的余角等于它本身,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3)直角的补角是 ,钝角的补角是(4)若一个角的补角度数是101°,则它的余角的度数是 (5)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它的余角大 度 5.你记住了吗?⑴∵1∠和2∠互余, ⑵∵1∠和2∠互补,∴=∠+∠21_____(或2_____1∠-=∠) ∴=∠+∠21_____(或2_____1∠-=∠) 6.一个角是︒36,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

7.一个角的补角的余角等于这个角的52, 求这个角的度数.8.如图所示:(1)∠COD= - 或= - 。

(2)如果∠AOB=∠COD ,则∠AOC 与∠BOD 的大小关系如何?9.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90=∠BOE °,=∠445°,则=∠1 ,=∠2 ,=∠3 ,21∠∠与互为 角,互为与43∠∠ 角。

东D FA EB 10.如图所示,已知90=∠=∠BOD AOC ° (1)∠∠与AOD BOC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若DOC ∠=35°,则∠AOB 等于多少度? (3)若150AOB =∠°,则DOC ∠等于多少度?DBA二、选择:11.如果∠α=n °,而∠α既有余角,也有补角,那么n 的取值范围是( ) A.90°<n<180° B.0°<n<90° C.n=90° D.n=180° 12.如图,甲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70°方向走50m 至点B,乙从A 出发 向南偏西15°方向走80m 至点C,则∠BAC 的度数是( ) A.85° B.160° C.125° D.105°13.如图,长方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 如果∠BAF=60°,则∠DAE 等于( )A.15°B.30°C.45°D.60° 14.如图,点O 在直线PQ 上,OA 是QOB ∠的平分线,OC 是POB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OB ∠与POC ∠互余 B 、POC ∠与QOA ∠互余C 、POC ∠与QOB ∠互补D 、AOP ∠与AOB ∠互补15.若互余的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 )A 、等于︒45B 、小于︒45C 、小于或等于︒45 D 、大于或等于︒4516、如图,已知:∠BOC=2∠AOB ,OD 平分∠AOC ,∠BOD=140求:∠AOB 的度数。

角的度量及比较和运算

角的度量及比较和运算

初一数学—角的度量及比较和运算一、知识要点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2、角的度量: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1份的角记作1°,1°=60分,1分=60秒.3、1周角=360°,1平角=180°, 1直角=90°.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则有以下写法:∵OC是∠AOB的平分线∴(1)∠AOC=∠BOC(2)或(3)∠AOB=2∠AOC或∠BOA=2∠BOC5、角的特殊关系(1)余角、补角的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2)余角、补角的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典例剖析例1、57.32°是几度几分几秒?例2、计算:(1)39°48′+41°37′(2)48°2′÷5例3、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如图)(1)东南方向射线OA;(2)北偏东60°的射线OB;(3)南偏西30°的射线OC;(4)北偏西30°的射线OD.例4、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射线OD、OE分别平分∠AOC、∠BOC.求∠DOE的度数.例5、已知一个角的补角与一个直角的和比这个角的余角的5倍少44°,求这个角.一、选择题1、用一副三角板画角,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A.15°B.75° C.145°D.165°2、如果一个角是36°,那么()A.它的余角是64° B.它的补角是64° C.它的余角是144°D.它的补角是144°3、如图所示是一块手表,早上8时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A.60°B.80° C.120°D.150°4、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②和④①33.33°=33°3′3″②33.33°=33°19′48″③50°40′33″=50.43°④50°40′33″=50.675°5、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偏南30°D.南偏西30°6、∠1,∠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A.B. C.D.7、如图,已知∠ACB=90°,∠1=∠B,∠2=∠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B不互为余角;B.∠1与∠2互为余角;C.∠2与∠B互为余角;D.∠1与∠A互为余角8、如图,射线OQ平分∠POR,OR平分∠QOS,以下结论:①∠POQ=∠QOR=∠ROS;②∠POR=∠QOS;③∠POR=2∠ROS;④∠POS=2∠POQ,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和③B.①、②和④C.①、③和④D.①、②、③、④9、如图,AOB是直线,OD平分∠BOC,OE平分∠AO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DOE为直角 B.∠DOC和∠AOE互余C.∠AOE和∠BOC互补D.∠AOD和∠DOC互补10、∠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则∠3等于()A.117°B.27° C.153°D.37°11、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为()A.30° B.60° C.90° D.120°12、两个角的比是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互为余角B.互为补角C.相等D.和为144°二、填空题1、如图,已知A、O、B在一条直线上,OE平分∠BOC,则∠BOE=_____度.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为___________.3、若∠AOB=40°,∠BOC=60°,则∠AOC=________4、1点1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______度。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评课稿一、课程背景《角的比较与运算》是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解了角的定义、角的比较和角的运算等内容。

学习本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比较和计算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知识目标:理解角的概念,学会比较和计算角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态度,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部分,其中一个射线叫做角的边,另一个射线叫做角的始边,始边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2. 角的比较通过对角的一些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角的大小关系,包括: - 锐角:角的度数小于90°。

- 直角:角的度数等于90°。

- 钝角:角的度数大于90°。

3. 角的运算角的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角的加法:将两个角的始边放在一起,使它们的顶点重合,然后通过比较角的度数得出结果。

- 角的减法:找到第二个角的终边,使其与第一个角的始边重合,然后通过比较角的度数得出结果。

四、教学过程1. 角的定义与比较•通过展示角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并提醒他们注意角的边、始边和顶点的特征。

•通过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迅速提高学生对角的判断能力。

2. 角的加法与减法•通过具体示例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加法与减法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并比较角的度数,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角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角的加法与减法解决问题。

3. 拓展练习•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拓展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练习的方式进行,既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角的定义与比较。

《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2012七年级上册

《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2012七年级上册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作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角的比较与运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2. 培养学生对角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运算能力。

3. 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画一些角度在15度、30度、45度、60度的角,让学生们通过尺子等工具自己动手比较和运算这些角的大小。

(2)判断题:(a)一个角总比直角大。

(错)(b)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

(错)2. 提高练习:(1)小李和小张玩“翻牌游戏”,共有四张牌,分别标记为A、B、C、D,每张牌上都有一个不同的角度,如标记为A的牌上有30度的标记,小李翻到A,小张需要判断自己手中牌的角度是否比A大。

请设计一种方法,让小张能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

(2)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角的比较与运算?能否举例说明?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所有作业均需学生独立完成后才能提交,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2. 正确率:学生需确保作业的正确率,对错误的答案进行多次尝试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3.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后,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四、作业评价:1. 基础练习:批改学生的答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错误较多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

2. 提高练习: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讲解和说明。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举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地方,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作业反馈:1. 收集学生对于作业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作业的评价和要求,以便对今后的作业设计进行改进和提高。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3.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4.小组合作研究题:分组研究以下问题,要求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选题一:角的运用——研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制作表格记录。
-选题二:角度测量——利用角度量具,测量学校周围建筑物或地形图上的角度,探讨角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5.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与角度相关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2.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量校园内不同地点之间的方向角,或计算时钟上不同时间形成的角度差,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互动软件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过程。
4.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如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角的运算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相互促进。
-问题一: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60度的角,然后画出这个角的两倍和一半,不使用量角器,你能准确画出这些角吗?
-问题二:学校操场的看台形成一个30度角的扇形区域,如果看台长度为20米,请计算这个扇形区域的面积。
3.生活实践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角,如家中物品的摆放角度、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标志角度等,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角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发现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操作演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通过讲解、示范、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度分秒的换算及运算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章:角的比较与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章: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计算一:角的基本认识1、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2第一种:∠AOB(其中0点是角的顶点,也就是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第二种:∠1(用阿拉伯数学表示)第三种:希腊字母∠α3、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10=60';1'=60"(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其中周角为3600,平角1800,直角9004、角的比较方法一:度量法方法二:叠合法(将两个角的一条边叠合在一起,通过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5、角的平分线:一般地,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如图所示:OB平分∠AOC,则∠AOB=∠BOC=∠AOC类似的,还有角的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6、余角和补角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0,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0,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7、余角,补角的性质等(同)角的补角相等,等(同)角的余角相等8、物体的位置关系用一个物体作为定点,另一个物体与这个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距离可以表示出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二:角的相关题目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②角的边越长,角越大③在角一边延长线上取一点D 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角是一条线段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D.角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3、若∠1=75°24',∠2=75.3°,∠3=75.12°,则()A.∠1=∠2B.∠2=∠3C.∠1=∠3D.以上都不对4、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42°,则∠BOC的度数为()A.28°B.112°C.28°或112°D.68°5、如果从甲船看乙船,乙船在甲船的北偏东30°方向,那么从乙船看甲船,甲船在乙船的()A.南偏西30°方向 B.南偏西60°方向C.南偏东30°方向D.南偏东60°方向6、钟表在5点半时,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A.15°B.70°C.75°D.90°7、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是这个角补角的,则这个角的余角度数是().A.90°B.60°C.30°D.10°8、轮船从A地出发向北偏东70°方向行驶了4海里到达B地,又从B地出发向南偏西20°方向行驶了5海里到达C地,则∠ABC等于().A.90°B.50°C.110°D.70°(2)解答题1、如图,已知∠AOB=90°,∠EOF=6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COB和∠AOC的度数.(直接求角的度数)2、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AOC=∠BOD,射线OE平分∠BOC,∠EOD=42°,求∠EOC的大小.(方程思想)3、图,∠AOC与∠BOC的度数比为5:2,OD平分∠AOB,若∠COD=15°,求∠AOB的度数.(方程思想)4、如图,已知OD平分∠AOB,射线OC在∠AOD内,∠BOC=2∠AOC,∠AOB=114°.求∠COD的度数.(方程思想)5、如图,∠AOB=90°,∠AOC=30°,且OM平分∠BOC,ON平分∠AOC,(整体思想)(1)求∠MON的度数;(2)若∠AOB=α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若∠AOC=β(β为锐角)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4)从上面结果中看出有什么规律?6、∠AOB=600,∠BOC=400,求∠AOC的度数(分类讨论思想)7、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OB内部任意画1条射线OC,则图①中有个不同的角;(2)在∠AOB内部任意画2条射线OC,OD,则图②中有个不同的角;(3)在∠AOB内部任意画3条射线OC,OD,OE,则图③中有个不同的角;(4)在∠AOB内部任意画10条射线OC,OD,…,则共形成个不同的角(5)在∠AOB内部任意画n条射线OC,OD,…,则共形成个不同的角。

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的比较与运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的比较与运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的比较与运算一、角的比较在七年级上册数学中,角的比较是基础知识点之一。

比较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度量法和叠合法两种方法进行。

1. 度量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首先应该确定它们的度数,然后根据度数大小来判断角的大小。

2. 叠合法:将两个角的一边和顶点重合,通过观察另一边的位置来判断角的大小。

如果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一侧,则这个角比另一个角小;如果另一边在重合边的不同侧,则这个角比另一个角大。

二、角的运算角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

这些运算可以通过角的和、差、积、商的定义进行计算。

1. 角的和与差:如果两个角的大小之和等于另一个角的大小,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大小之差等于另一个角的大小,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利用角的和、差性质,可以计算角的和与差。

例如,如果一个角是30°,另一个角是它的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和为90°,差为60°。

2. 角的乘法与除法:在特殊情况下,角的倍数和分数可以通过旋转或对称得到。

例如,一个角的两倍等于将这个角的两边分别延长至原来的两倍;一个角的一半等于将这个角的两边分别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同样地,一个角的四分之一等于将这个角的两边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计算出角的倍数和分数。

三、应用实例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利用角的比较与运算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例如,计算角度、比较线段长度等。

下面举一个应用实例: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30°,∠B=60°,要找出∠C的度数。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理来计算∠C的度数。

具体来说,∠C=180°-∠A-∠B=180°-30°-60°=90°。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利用角的比较与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基础的几何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章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章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角的比较与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另外,我发现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量角器,他们对于角的度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加深理解非常有帮助。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这说明我还需要在操作指导上做得更细致一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提出了开放性问题,希望激发学生的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也有小组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角的比较与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角的大小或进行角度运算的情况?”比如,在制作风筝或拼图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章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章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1.角的度量与比较;
2.角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3.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的转换;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角的比较与运算-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角的比较与运算-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剪刀、透明纸、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D 的长短.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教师活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AB 、BC 、CD 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AB>AC>BC 。

2.提出问题:怎样比较图中∠A 、∠B 、∠C 的大小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CB A小。

教师活动:(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 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C>∠B>∠A.(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二、新授1.提出问题: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动过程,打开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角的比较与运算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角的比较与运算

变式:如图,射线OC、OD分别在∠AOB的内部、外部,下列大 小关系中错误的是( D ) A.∠AOB<∠AOD B.∠BOC<∠AOB C.∠COD<∠AOD D.∠AOB<∠AOC
【题型二】角或角度的运算
例2:如图,把一副三角尺叠合在一起,则∠AOB的度数为( A ) A.15° B.20° C.30° D.75°
例3:计算: (1)79°45′-61°48′49″; (2)35°25′+24°45′; (3)15°25′-10°45′. 解:(1)原式=79°44′60″-61°48′49″= 78°104′60″-61°48′49″=17°56′11″.
(2)原式=59°70′=60°10′.
(3)原式=14°85′-10°45′=4°40′.
6.3 角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第1课时 角的比较与运算
1. 通过类比线段的比较和运算,学习角的比较和运算,体 会类比的思想.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理解角的大小,角的和、 差,并会简单说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会用三角尺拼 特殊角,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图片导入 有一天聪聪和明明各带了一把折扇(如下),
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聪聪:我的折扇张开大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 明明:我的折扇长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 同学们,你们认为角的大小与折扇张开程度的大小、折扇的长 短是否有关?
视频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克服种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 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同学们请看,左侧是 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右侧是北坡,为什么从北坡登顶的难度大呢? 你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与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角的计算”的第3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分类以及度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方法,以及学会运用角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引导学生探究角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角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角的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量角器的使用不熟练,对角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方法,学会运用角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比较方法,角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量角器的使用,角的运算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角的比较和运算。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在几何画图中,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如何计算两个角的和?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比较与运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单位。

同时,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角的运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角的比较与运算(共17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角的比较与运算(共17张)
所以∠BOC= ∠AOB- ∠AOC =180°-53°17′ =126°43′
例2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 (精确到分)?
解:360° ÷ 7=51°+3° ÷ 7 =51°+180 ′ ÷7 ≈51°26′
练一练: 1.如右图中∠AOC=34°34′, ∠BOC= 21°51′, 则∠AOB=__5_6_°_2_5′
O
A
从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
D
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
C
这个角的平分线.
αα
B
类似地,还有角的
O
α
A
三等分线等……
OB、OC是∠AOD的三等分线.
例1,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 ∠AOC=53°17′, 求∠BOC的度数
解:由题可知, ∠ AOB是平角, ∠AOB= ∠ AOC+ ∠ BOC
o
A
视察上图可知,∠AOB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B, ∠AOC可以看作是由∠AOB和∠BOC拼合组成的, 也就是说:∠AOC是∠AOB与∠BOC的和, 记作: ∠AOC= ∠ AOB+ ∠ BOC .
由图也可知,∠AOB是∠AOC与∠BOC的差,记作 : ∠AOB= ∠ AOC+ ∠ B.OC 类似地,∠AOC-∠AOB= ∠ BOC .
3、如图,借助三角尺画出15°,75°
的角.
利用三角板
还可以画出哪
些度数的角?
30°、45°、60°、90°、15°、75°、105° 、120°、135°、150°、 180°
4.角平分线
C
如图,如果∠AOB=∠BOC, B
那么∠AOC=2∠AOB=2_∠__B_O_C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b.新课导入:介绍角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
c.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角的度量,进行度、分、秒之间的换算练习。
d.课堂练习:角的和差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e.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作业布置:
a.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b.观察生活中角的实例,进行角的度量与运算练习。
二、核心素养目标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量角器的使用不够熟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量角器使用的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1.强化基础知识,特别是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设计更多具有实际情境的例题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2《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1.知识点:角的分类、角的度量、角的和差运算。
2.教材内容:
a.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b.角的度量:度、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c.角的和差运算:角的加法、减法,以及其性质和规律。
a.利用直观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b.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判断角度大小的方法和规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角的比较与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角的大小或进行角的运算的情况?”(举例:比如在制作风筝时,如何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关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B和∠ CFB关系如何, F G 并说明理由。
D
如图∠AOB = 180 °
∠AOD = ∠COB
2
B 则∠1与∠2是什么关系?
练 习 :
(1)、若一个角的补角 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 这个角的度数。
[初一数学]角的比较与运算
度量法 1、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 叠合法 2、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利用量角器度量,再比较大小. 度 量 法
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
(角的比较方法1:度数大的角也大)
1、对“中”——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 2、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线重合 3、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度数
1 AOD 3
BOC1AOC 2
角的和、差、倍、分
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呀?
作业:
1、探究用一副三角板,你还能画出哪 些度数的角; 2、课本第143页习题4.3中,第1、3、4、 5、6题; 3、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余角和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 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
21
21
1
bu
找朋友:图中给出的各角中,哪些互为余角?
哪些互为补角?
1°0
30°
60°
80 °
° 100
° 120
° 150
° 170
1、70°39′的余角是 19 °21 ,′ 补角 是 109 °21 ′ 。
C
AOB1AOC
2
B AO2 C AO
O
BOC1AOC
A
2
AOC 2BO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 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 分线.
C
B
O
A
射线OB是AOC的平分线.
D C
B
O
A
AO B BO C CO
射线OB、OC是∠AOD的三等分线.
通过折纸作角平分线.
P
O
2、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则这个叫 是 45。 。
3、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 ° ;那么这 个角的余角是 60 ° 。
4、x °(x<90 ° )的余角是(90-x ),° 它的补角是(180-x) °。
总结:锐角∠的余角是 (90 °—∠ )
∠的补角是(180 °—∠ )
5 、 如 图 , O 是 直 线 AB 上 一 点 , OC 是 ∠AOB的平分线
C
B
O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OC是∠AOC与∠AOB的差,
记作: ∠BOC=∠AOC—∠AOB
练习
D C
按图填空:
∠AOB+∠BOC= ∠AOC O
B
∠AOC+∠COD= ∠AOD
∠BOD ∠COD= ∠BOC
A
∠AOD ∠BOD=∠AOB
∠AOB+∠BOC+∠COD= ∠AOD ∠AOD ∠AOB ∠COD= ∠BOC
①∠AOD的补角是__∠__B_O_D______
②∠AOD的余角是__∠__C_O_D______
③∠DOB的补角是__∠__A_O_D______
▪ 若∠1 + ∠2 =180 。,则 ∠1和∠2互补. ▪ 若∠1和∠2互补, 则 ∠1 + ∠2 =18.0 ° ▪ 若∠3 + ∠4 =90 °,则 ∠3和∠4互余.
1
2
12
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
有什么关系?
共有三个角
C
B
O
A
∠AOC是∠AOB与∠BOC的和, 记作: ∠AOC=∠AOB+∠BOC
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 什么关系?
C
B
O
A
∠AOB是∠AOC与∠BOC的差, 记作: ∠AOB=∠AOC—∠BOC
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 什么关系?
∠1与∠2等互补角,的∠3补与∠角4互相补,等
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答: ∠2与∠4相等. 这是因为∠1=∠3,所以180 -∠1= 180 -∠3, 就得到 ∠2= ∠4.
A
DE C
1 AO
B C 如图,E、F是直线DG上两点
∠BEF = ∠BFE
∠AED = ∠CFG = 90 °
海如塘果大两坝个的角底的部和是等石于块18堆0°积(而平成角,量),角就器说无这法 伸两入个大角坝互底为部补测角量(s,u如p何pl测em量e大nt坝ary的a倾ng斜le角) ? 你是如何理解互为这两个字?
21
yu
tiao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 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注意:互为补角和 互为余角的角是反 映角的数量关系, 与角的位置无关.
▪ 若∠3和∠4互余, 则 ∠3 + ∠4 =90.°
2
4
1
2 13 3 3 3
试一试
4
∠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 ∠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答: ∠2与∠4相等. 这是因为∠1=∠3,所以90 -∠1= 90 -∠3, 就得到 ∠2= ∠4.
13
3
33
试试吧
2
4
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 知道它们的角都是多少度吗?
借助三角尺画出 15 、75 的角.用一副
三角板,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试一 试!
15
借助三角尺画出15 、75 的角.用一副
三角板,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试一 试!
75
观察:
如果 AOBBOC,AOB与AOC有 什么关系?BOC与AOC有什么关系?
R
O PR
P
O
R
折纸时折痕通过角的顶点,使角的 两边重合,折痕就是角的平分线.
如图所示, OB是∠AOC的平分线,
OD是∠COE的平分线。
①若∠AOC=80度,那么∠BOC
是多少度?
40度
②若∠AOC=80度,∠COE=50度,
那么∠BOD是多少度?
E DC
65度
B
A O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度量法和叠合法;
(2)角的运算;
(3)角平分线的定义
C B
C B
D C
B
O
AO
AO
A
AOBBOC AO B BO C CO
AO A CO B BO A CO2 C AOB AOD 3 AOB
AO A BO B CO AC OC 2 BOC BO A CO A CO AB OB12AOC AOB
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A
A
O
B
O
B
AO A B O B
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A A
O
B
O
B
AO A B O B
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叠 合 法
A
A
O
B
O
B
AO A B O B
估计图中∠1与∠2的大小关系,并用适 当的方法检验.
2 1
12
估计图中∠1与∠2的大小关系,并用适 当的方法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