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的时候,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5cm时,则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缩小的D.虚像2.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当纸上的光斑并非最小的时候,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10cmB.一定小于10cmC.一定等于10cmD.可能大于10cm,也可能小于10cm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①平面镜成像①放大镜成像①电影屏幕上的像①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B.属于虚像的是①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①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①①4.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B.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5.新冠疫情严重时期,每个同学都有过“停课不停学”的网课经历,网课中张涛同学上传的作业照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B.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像,小的一头是缩小的像C.拍照时,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镜头远D.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各处就一定一样亮6.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同侧的离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A.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与蜡烛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7.如图所示为激光投影虚拟键盘,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顶部的激光投影出键盘图,当手指触碰到桌面时,底部的红外线传感器就会感应到信号的阻断,并由中间的传感器捕捉到具体的坐标从而推算出用户是在按哪一个按键,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投影出的键盘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激光投影器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桌面上的虚拟键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8.小明在暗室中将印有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观察墙上清晰正立放大的世博会会徽图案像,如图所示.小明应该把A.胶片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B.胶片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C.胶片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胶片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9.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拿走近视眼镜,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10.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3.对这五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有关它们成像的性质或成像的原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①③⑤B.可成正立缩小虚像的是①②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0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6.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9.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0.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三、填空题11.富川县很多学校都安装了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4、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远视镜凸透镜B.近视镜凹透镜C.远视镜凹透镜D.近视镜凸透镜5、如图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和物体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A. 站在远的高的人B. 远的一棵高的小树C. 远的高的栏杆D. 远的高的竹竿6、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7、用照相机拍照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8、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
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9、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10、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望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B.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C.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D.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11、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12、有关生活中的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花镜是凹透镜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放大镜是凹透镜D.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二、填空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是老花眼成像的光路图C.丙图中水下木桩上的螺钉位置看上去升高了D.丁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下列不属于透镜应用的是()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潜望镜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A.红橙黄 B.红绿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5.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B.用手捂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会变得不完整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D.给此凸透镜“戴上”近视镜后,需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1 / 7A.B.C.D.8.小夏用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中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B.C.D.9.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A.凸透镜就是很厚的透镜 B.凹透镜就是很薄的透镜C.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D.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12.王亮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线进入眼睛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1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5.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增大摩擦B.配有安全锤﹣﹣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在后门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 7D.禁止公共汽车超速行驶﹣﹣利用减小速度来减小惯性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B.在平静的东昌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1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19.下列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越用力敲响音叉,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B.让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三角形的光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让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把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冷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中有水出现,证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0.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雨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放大镜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试题(含答案)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三、作图题2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四、实验题2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cm.(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__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23.在图《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1)蜡焰在透镜的左侧移动,某同学将实验的记录填在表中,其中有三处错误,请在错误之处标上A、B、C的记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透镜”。
当平行光射到这个“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是( )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无法确定2.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A.幻灯机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3.阳阳用凸透镜自制了一台照相机,给小红(如图甲所示)拍照时,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像,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阳阳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A.将照相机往右下方平移B.将照相机往右上方平移C.将照相机往左下方平移D.将照相机往左上方平移4.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类似远视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分别如图中的( )A.甲、乙B.丙、丁C.甲、丁D.丙、乙5.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 )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吗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 6.如图,有一圆柱体PQ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图像的形状是( )……○………………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A. B. C. D.7.小刚利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 B.C. D.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3.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4.某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5.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6.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是()A.简易潜望镜B.穿衣镜C.放大镜D.汽车后视镜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医生用小镜子检査牙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B.近视眼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D.手机拍照时成的是物体缩小的实像8.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9.对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看到了光屏上的实像,是光实际会聚到了光屏,经光屏漫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B.人们看到了的虚像,一定有光进入了人眼,但虚像是不存在的,是人眼的错觉C.虚像是不存在的,因此人们看到了虚像,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D.光反射或折射后发生弯折,人眼误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光传播方向画线可得虚像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26小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白纸上有放大的光斑(暗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D.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亮点。
当物体位于这个透镜前的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法确定4.如图,L是凸透镜,OO’是它的主轴,AB是垂直主轴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
当光源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如将AB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不越过L),再移动P,则在P上()A.总能得到缩小的像B.总能得到放大的像C.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D.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6.“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距等于6cm时成正立的像,物距等于9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距等于8Cm时,成放大实像B.物距等于12Cm时,成放大实像C.物距等于10Cm时,成缩小实像D.物距等于18Cm时,成等大实像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一定能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8.像的成因有三个:光沿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太阳光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2.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现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C.甲、乙都为凸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3.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4.如图所示,爱动脑筋的小丽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移动蜡烛远离透镜B.移动光屏靠近透镜C.移动光屏远离透镜D.移动透镜远离光屏5.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书写投影仪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A.A点B.B点C.C点D.E点6.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7.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A.B.C.D.8.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9.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成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10.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底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A.圆形亮斑B.圆形暗斑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2.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手电筒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___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____(全部选填“大”或“小”).14.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学号姓名总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共39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1、2、3B。
4、5、6C。
1、3、5D。
2、4、62.XXX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3.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无法显示图像)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放大、正立的实像B.缩小、正立的实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无法显示图像)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无法显示图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无法显示图像)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8.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对于如图1所示的两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2.要使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发生如图2所示的偏折,可供选用的元件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
能达成该目标的所有光学元件有()图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在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同学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4.下列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5.像的成因有三个: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
有以下成像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通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正立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6.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
“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
在系统拍照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是光源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7.如图3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和远视眼矫正的图分别是()图3A.丙和丁B.乙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8.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如图4所示。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图4A.都是正立的B.都是虚像C.透镜在B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D.透镜在A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9.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5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
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
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 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2.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下图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4.(2020·贵州黔南州中考)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未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5.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 cmB.25 cmC.17 cmD.12 cm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85cm 刻度线处,可以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C .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蜡烛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2 .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C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3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当物体由距凸透镜 25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13cm 的过程中,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将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4 .如图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A .仍为平行光束B .变为发散光束C .变为会聚光束D .无法确定5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大于焦距B .小于焦距C .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D .大于 2 倍焦距6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显微镜的目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7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同一个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 .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伸出来一些D .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需要缩进去一些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烛焰随燃烧降低时,向上移动凸透镜仍可接收到烛焰的像B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中成像特点相同C .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些,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一些仍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D .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9 .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0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l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 l0×;物镜40×11 .小明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 .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C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D .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12 .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B .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C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D .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13 .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 《透镜及其应用》 测试题及答案学号 姓名 总分、单项选择题 ( 13×3分共 39分) 1. 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 )A. 1、 2、3B. 4 、5、6C. 1、3、 5D. 2、 4、6 1 2 3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则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8.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 蜡烛移动到 30cm 刻度线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 进了水, 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 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3.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正确的是4.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在距凸透镜 20cm 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 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 5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 放大、正立的实像B. 缩小、正立的实像 很亮的光斑。
当() C. 放大、倒立的实像5.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D. 缩小 、倒立的实像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 ((光屏未画出 ),当蜡烛和透镜放()C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9.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
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14.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填“会聚”或“发散”)15. 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
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 应放在凸透镜的处,凸透镜上应贴有 色的滤光片。
16.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移动光屏 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 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
17.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 的实验中, 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
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 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 移动。
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它的焦距。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中,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 A 、 B 、C 三个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像,则在 A 点位置放的是 ,在 B 点位置放的是 ,在 C 点位置放的是 。
19.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的。
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10.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 A. 属于近视眼, B. 属于近视眼, C. 属于远视眼, D. 属于远视眼, 11. 使用显微镜时, A. 小于焦距C. 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12. 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A. B.C. D. 13. 我们有这样的体验: 这是因为 A. 像真的变大了 C. 像实际变小了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3分)应配戴凸透镜 应配戴凹透镜 应配戴凸透镜应配戴凹透镜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B. D.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人站在平面镜前, 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B. 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 D. 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等于 2 倍焦距 大于 2 倍焦距处物体;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看见近处物体。
20. 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 这时他看到的是 、 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 纹,其夹角是 5o 。
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三、作图题 (共 14 分)6 分 )画出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
23.( 4 分 )在图中,完成入射光线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再由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4.(4 分)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如图所示,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 焰的像,该像应该是 、 的 像。
若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15 cm 处向 30 cm 处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选填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 ”或“位置不变 ”)25.(4 分)小刚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 )。
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 3m 以外”。
相机拍摄时底片上成的是 、 的 像。
下表是这架相机像距和物距的变化情况 ( f =26.( 6 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实验小组 第1组第 2 组凸透镜焦距 f/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到透镜距离 u/cm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透镜距离 v/cm4726221880342722些。
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10 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
21.22. 4 分 )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像的倒正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2)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情况,你认为上述表格中还可增加描述像的特征的两项内容,如像的和像的,便能更全面地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7.(4 分)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
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
实验结果表明:(1)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填“前”或“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2)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透镜。
(3)近视眼镜的作用是将光线(填“会聚”或“发散”)。
(4)请举出一项保护视力的具体做法:。
28(. 6 分)小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能成放大虚像,他突然想到平面镜成的也是虚像。
你能帮他比较一下,这两种虚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相同之处:① ;②③。
不同之处:① ;②③。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4.会聚,发散。
15.焦点,绿。
16.下;15;左,缩小,倒立。
17.远离,小于。
18.光屏,凸透镜,烛焰。
19.形状;放松,薄;收缩,厚。
20.放大,正立;远;5。
三、作图题21.略。
22.提示: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3.提示:凹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四、探究与创新题24.缩小,倒立,实;向右移动。
25.缩小,倒立,实。
u>3m 时,像距变化不大(很小)。
26.(1)① 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则像距越小。
② 物距一定且成实像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
(2)大小,虚实。
27.(1)后。
(2)凹。
(3)发散。
(4)坚持做眼保健操等。
28.(1)① 虚像都是正立的。
② 虚像都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③ 虚像都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2)① 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平面镜成的虚像是等大的。
② 凸透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平面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③ 凸透镜成的虚像与物在镜的同侧,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在镜的两侧。
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