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类型理论课时教学场地要求任课教师要求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代码YLCSXY B类课程总课时7250 实践课时22多媒体教室,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具备扎实的临床输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临床输供血检验的工作经历。

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系统的讲述了安全献血、血型检测技术、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技术、血液及成分制品的管理与运输、临床输血流程、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输血管理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供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前导专业核心课程为《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与本学期的《血液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密切联系,为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献血者的招募、教育和动员,并能采集血液。

(2)能正确进行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3)能正确制备血液制品的。

(4)能够正确进行输血前血容性相关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自体输血。

(5)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2. 知识目标(1)具有采血、输血技术规范的基本知识;(2)知道采供血机构及其职责,输血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3)知道临床输血基本条件的控制、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要求与操作。

3. 态度目标(1)具有高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精神;(1)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1. 设计思想本课程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献血员的教育、动员、招募T献血员体检T血液采集T血型及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T血液成分制备T临床输血整个流程进行编排,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卫生单位输血科(库)和中心血站工作环节与流程、工作任务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在强化现代输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同时,也介绍了血液辐照等输血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学大纲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学大纲

《输血技术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宋体四号字)课程名称:(宋体四号字)英文名称:(宋体四号字)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宋体四号字)总学时:27学时(理论学时:21学时)学分:×学分(宋体四号字)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医学预修课程(编号):(宋体四号字)建议教材: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简介:输血医学是研究输血治疗安全有效的一门临床医学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许多学科。

基本内容包括血液安全战略、安全献血、血液制备、可经输血传播感染血液筛查、输血前血液相容性检测、临床输血等。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习,使学生掌握输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输血医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在输血医学实践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血液安全(一)目的要求:掌握输血医学概念,了解输血发展史,掌握输血主要风险,掌握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掌握我国血液安全管理的基本框架。

重点:输血主要风险血液安全管理的基本框架(二)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输血医学2、主要教学内容:(1)输血医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2)输血发展简史(3)全球血液安全战略(4)我国血液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献血(一)目的要求:掌握自愿无偿献血的定义,了解血液需求量的估计方法,熟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熟悉献血者招募、献血服务过程,掌握献血者保留的重要性。

本章节的难点在于低危献血者的定义、献血后回告和保密性弃血的目的。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见习课:1.5学时。

(三)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自愿无偿献血者、固定献血者、低危献血者、献血后回告、保密性弃血2、主要教学内容:(1)血液需求量的估计方法(2)献血的伦理规范与自愿无偿献血(3)献血者招募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方法、评估(4)献血现场管理固定和流动献血点(5)选择合格献血者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主要内容;献血者选择过程(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合格献血者的判定,不适宜献血者的献血屏蔽与延期),献血者选择工作的评估。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熟悉】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原理。
思考题:
1、简述血液成分手工制备应注意的事项?
2、简述悬浮红细胞制备方法及其保存和运输要求?
3、简述我国使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血小板的制备方法?
第六章临床输血
【掌握】合理用血及成分输血的适应症、剂量和方法、疗效判断及注意事项。
【熟悉】 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粒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冷沉淀输注。
【了解】输血反应的定义、输血反应的分类。
思考题:
1、预防免疫性溶血反应的发生,应在输血前作哪些免疫血液学检查?
2、免疫性溶血反应的机制是什么?
3、为了预防细曲性反应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和措施?
第八章 输血相关传染病
【熟悉】经输血传播的疾病类型,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思考题:对输血相关乙肝和丙肝应如何预防?
《临床输血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里要专业课之一。它主要讲述输血安全、安全献 血和输血管理、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 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基础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 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血液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输血治疗的理论,同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 病例提供输血相关诊断与治疗建议。卧 临床输血学是免疫学与输血治疗学相交叉的学科之 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 临床输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般临床输血检验与治疗工作, 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根据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教学培养方案,教材使用全国高等 医药院校教材“临床输血与检验”(高峰主编)。理论课讲授方式应抓住最基本内容,突出 重点,讲清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时数可适当地介绍反应本学科的有关进展, 或已被公认并在本学科有广泛影响的里点学派观点,并给以公正的评价。实验课可根据教学 经费和实验条件,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临床输血检验教学内容分为重点 内容(重点掌握),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重点掌握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同时会 联系实际加以灵活运用。熟悉内容要求学生对其内容清楚明确。了解内容要求学生有一般性 认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参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前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第十条对于()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设计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设计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及意义血液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组织之一,它携带着氧气和养分,帮助身体各个部位正常运作。

然而,我们的身体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先天性遗传疾病、感染、外伤或手术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人们需要输血。

因此,在临床医学中,输血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在输血过程中,临床输血和检验则是维持输血安全的关键环节。

课程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对临床输血和检验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临床工作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1.临床输血在临床输血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输血的常见途径和方法:讲解静脉输注、骨髓穿刺、口服等输血方法和途径,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途径。

•血液分类和筛选:对血液进行分类和筛选,以确保供血和受血者的安全。

•输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从预防和处理两方面,讲解如何处理输血的不良反应。

•输血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讲解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检验在检验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血型检验和鉴定:作为一项常规的检验项目,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检验流程和方法。

•病毒筛查:讲解病毒筛查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如何检测病毒。

•贮血箱管理和标记:学生需要了解贮血箱的管理和标记,以及如何在输血前进行贮血箱的确认。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主要通过讲解来对临床输血和检验进行介绍。

•案例讨论:将针对不同的输血和检验案例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实践操作:学生需要进行一些模拟的实践操作,以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操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熟悉临床输血和检验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正确地执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能够简单地分析和处理输血的不良反应。

•能够对病毒进行检测和筛查。

•能够正确地对贮血箱进行管理和确认。

五、参考资料•临床输血与检验教材•《临床输血与检验》(第三版)•临床输血操作规范•输血术语英文对照表六、总结在现代医学中,临床输血和检验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件——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件——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

(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
不规则抗体可引起急性、迟发 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可以使患者 体内或输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 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方法包括 盐水介质法、经典抗人球蛋白 试验、微柱凝胶技术等
想一想
一.不规则抗体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进行抗体筛查试验?
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
学习目标
了解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 掌握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
(一)输血前相容性检测
• 目的是使输入的供血者红细胞成分在受血者体内不被破坏,输入的 血浆成分不破坏受血者的红细胞,达到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相容。
· • 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 · • 不规则抗体筛查 · • 交叉配血试验
(二)交叉配血试验
• 目的是检测受血者、供血者血液之间是否存在不配合的抗原、抗
体成分
红细胞
红细胞

(主侧)


(次侧)



血清
血清
应尽可能多地检测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包括不配合的IgM抗体和 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和低离子凝聚胺介质法
(一)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
在各类血型中,A、B抗原性最强,D抗原性次 之,受血者和供血者的ABO和RhD血型必须在 输血前给予确认。
交叉配血时要进行受血者和供血者的ABO血型 和RhD血型复查,除非紧急特殊用血,患者必 须选择ABO、Rh血型同型血液输注,任何定型 试验结果发生疑问,都应当在输血前给予解决

《临床输血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临床输血学检验总学时数:36理论课学时数:24课间实验课学时数:1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一、实验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临床输血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其实验课主要介绍血型血清学检验的方法、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诊断方法以及临床常用血液制品的采集、检验及制备。

通过《临床输血学检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主要实验的基本原理、结果判断及分析的理解和掌握,并训练规范的操作,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及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开设《临床输血学检验》实验课的主要目的:1、加深学生对临床输血学检验的理解,使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的结合;2、通过不同实验加强学生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能指导学生能毕业后的实际工作;3、通过实验操作及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输血与检验》实验课的基本要求:1、掌握并提高临床输血检验的基本实验技能;2、课前需作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内容;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尊重事实,正确合理分析实验结果,并善于发现新现象;4、通过实验过程的分工与合作,促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建立和培养;5、学生按规程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准备教师需认真作好试剂、仪器的准备,课前完成预实验,保障90%以上学生能成功完成实验。

对于不能在普通学生实验室操作的内容,采取实地见习参观的学习方式。

三、实验内容及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 ABO及Rh血型鉴定【教学目标】1. 掌握ABO、Rh血型鉴定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

2. 熟悉ABO、Rh血型鉴定意义。

3. 熟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4. 熟悉结果不一致的常见原因分析。

【教学内容】1.ABO血型鉴定2.Rh血型鉴定【教学方式】授课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组织课堂讨论及总结【学时数】3学时实验二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查【教学目标】1. 掌握:低离子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试验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原理、方法、结果判读。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课件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课件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脓 毒血症等
03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心 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05
严重贫血:如血红蛋白低于 60g/L,血小板低于 50×10^9/L等
04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如肝功 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06
严重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输血操作流程
输血前准备
02
03
04
准备输血环境:清洁、 安静、无菌环境,避免 交叉感染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输血基础知识 02. 输血操作流程 03. 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04. 输血安全与质量管理
输血基础知识
输血原理
01
血液成分:红 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等
02
输血目的:补 充血液,维持
生命
03
输血方式:静 脉输血、动脉
输血等
04
输血反应:发 热、过敏、溶
血等
度、有无过敏反应
D 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热、寒战、皮疹等
输血不良反应及 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发热反应:如体温升高、寒战等
溶血反应:如血红蛋白尿、黄疸等 细菌污染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等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如心悸、胸闷等
处理措施
及时报告医生, 进行进一步处 5 理
严重者应立即进 行抢救,如心肺 4
复苏、输氧等
1 立即停止输血, 更换输血器
2 观察患者反应, 记录症状
给予抗过敏药物, 3 如抗组胺药、糖
皮质激素等
预防方法
严格筛选供血者,确保供 血者健康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临床输血学检验(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of Transfusion)课程代码:26410124学分:2学时:36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教材: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之一,主要讲述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及研究输血在临床救治中的重要作用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临床输血学检验培养专门人才,达到临床最大限度的安全、有效、方便与经济输血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输血学检验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能够适应血库或血站工作的需要。

课程目标2:接触、了解临床输血学检验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一)课程内容1.输血学的定义2.输血的发展史3.现代输血的应用领域4.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二)教学要求掌握:输血学的概念;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措施8.预防措施第二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疾病分类与发病原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措施第三节药物性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定义2.发病机制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二)教学要求掌握: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与实验室检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分类与实验室检查; 药物性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定义。

熟悉: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了解: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措施(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与实验室检查2.难点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

临床输血学 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  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40501Z10课程名称:临床输血学/ Clinical Transfusion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1.5先修课程:免疫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2.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临床输血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结合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不仅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关系密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且在外科手术和手术麻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其必不可少的基石;在内科疾患中也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因此培养新型的从事临床输血及输血技术工作的人才,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本课程主要讲授血液免疫学及人类血型的基础理论,适当介绍重要的输血学新进展;要求掌握临床输血及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不良反应及临床输血指征等基础知识,能够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输血专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输血专业(或临床相关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事科研、开展新技术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血液免疫学及人类血型的基础理论、临床输血及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不良反应及临床输血指征等基础知识,能够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输血专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

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临床输血学实验室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通过临床输血学课程的开展,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的价值判断等;培养“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科学态度;培养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等。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示教、实验操作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等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过程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前言《临床输血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它主要介绍临床输血检验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如红细胞血型系统、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与治疗等,并介绍血液成分的制备与保存以及临床输血治疗及输血不良反应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临床输血检验技术,掌握临床输血治疗的理论,而且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提供输血相关检验与治疗的建议。

由于临床输血检验是血液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以及输血治疗学相交叉的学科之一,新知识、新理论与新技术层出不穷。

因此在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临床输血检验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绪论目的要求一、熟悉输血医学及其发展史、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成分输血及临床输血新技术。

教学内容一、介绍输血的发展史。

二、介绍免疫血液学及其临床意义。

三、介绍保证输血安全的三大战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输血反应。

四、介绍成分输血和临床输血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红细胞血型系统目的要求一、重点掌握红细胞血型系统概要、ABO及Rh血型系统基因、抗原、抗体的存在及特点。

二、熟悉ABO亚型分类及血型血清学特点,分泌型与非分泌型,弱D亚型表现及临床意义。

三、了解其他血型系统抗原与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一、红细胞血型系统的抗原与抗体,抗原抗体反应的实验基础,抗原抗体的鉴定的基本原理。

二、ABO血型系统:基因的遗传与抗原的生化结构,ABO血型抗体的产生与血清学特征,ABO亚型的分类及血型血清学特性,分泌型与非分泌型的机理。

三、Rh血型系统:基因的遗传与抗原的生化结构、命名,Rh血型抗体的产生、血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弱D亚型的血型血清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四、其他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简介。

第二章红细胞血型检测目的要求重点掌握常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各项实验技术教学内容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直接与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其应用、酶实验技术应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应用、交叉配血试验、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不规则抗体定义及筛选鉴定试验、吸收与放散实验、抗体效价滴定,凝集抑制试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英文名称: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查总学时:30 学分:1.5 理论课学时:24 实验课学时:6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输血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它主要讲述输血安全、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基础理论。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血液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输血治疗的理论,同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提供输血相关诊断与治疗建议。

由于临床输血学是免疫学与输血治疗学相交叉的学科之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

因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临床输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一般临床输血检验与治疗工作,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教学培养方案,教材使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临床输血与检验”(高峰主编)。

理论课讲授方式应抓住最基本内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时数可适当地介绍反应本学科的有关进展,或已被公认并在本学科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学派观点,并给以公正的评价。

实验课可根据教学经费和实验条件,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临床输血检验教学内容分为重点内容(重点掌握),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

重点掌握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同时会联系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熟悉内容要求学生对其内容清楚明确。

了解内容要求学生有一般性认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参考。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教学环节在临床学院的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

教学活动分为讲课、实验、考试三个环节。

(二)教学方法1、讲课要以启发诱导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代码YLCSXY
课程类型B类课程总课时72
理论课时50 实践课时22
教学场地要求多媒体教室,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
任课教师要求具备扎实的临床输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临床输供血检验的工作经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系统的讲述了安全献血、血型检测技术、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技术、血液及成分制品的管理与运输、临床输血流程、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输血管理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供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前导专业核心课程为《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与本学期的《血液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密切联系,为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进行献血者的招募、教育和动员,并能采集血液。

(2)能正确进行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
(3)能正确制备血液制品的。

(4)能够正确进行输血前血容性相关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自体输血。

(5)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2.知识目标
(1)具有采血、输血技术规范的基本知识;
(2)知道采供血机构及其职责,输血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3)知道临床输血基本条件的控制、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要求与操作。

3.态度目标
(1)具有高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1)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献血员的教育、动员、招募→献血员体检→血液采集→血型及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整个流程进行编排,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卫生单位输血科(库)和中心血站工作环节与流程、工作任务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在强化现代输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同时,也介绍了血液辐照等输血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注重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医教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本门课程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之一,本门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适时以实例进行分析。

学期中以学生见习为实践,使学生能真正将理论实践融会贯通。

3.课程单元描述
课程单元1
课程单元2
课程单元3
课程单元4
课程单元5
课程单元6
课程单元10
四、课程考核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期末考试采取理论考试和平时笔记成绩相结合。

改变以往布置作业的传统方式,由学生根据上课内容自己归纳重点,以笔记形式书写,也可加强记忆。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同专业课程。

2.实训考核说明
将相关实训项目融合考核,使学生熟知全过程,能独立完成操作,当场对其操作、检验结果及结果报告进行评价。

3.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课程成绩=理论成绩(60%)+实训项目考核成绩(20%)+平时成绩(20%)
五、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
1.参考教材:
(1)《输血技术学》,王培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 版。

(2)《临床输血与检验》,高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3)《临床输血检验》(第一版),胡丽华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参考资源: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3.其它教学资源:
中国检验医学网:/
六、编制说明
编制人:张家忠、孙莉
编制单位:医学院
编制日期:2011年2月22日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批:
教学单位负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