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全球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
全球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水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是生命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挑战,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水资源供需紧张全球范围内,水资源供需出现明显的紧张态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40%的人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未来,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紧张的情况。
二、水污染与生态破坏水污染是全球水资源利用面临的另一个重要挑战。
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水污染不仅影响着人们的饮用水安全,也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和过度开采水资源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全球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长期挑战之一。
由于气候变暖,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模式发生了改变,极端天气现象也越来越频繁。
这将对水资源的储存和分配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水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更加不稳定。
同时,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对于依赖冰川供水的地区来说,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严峻。
四、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未来趋势为了解决全球水资源利用面临的现状挑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首先,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严控污染源,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减少用水浪费。
另外,在国际合作中,推动建立水资源共享机制,通过跨境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缓解地区间的水资源矛盾。
综上所述,全球水资源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与创新,实施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福祉。
基于大数据的水资源分配优化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水资源分配优化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用户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水资源分配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水资源分配面临的挑战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性。
在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普遍缺水。
这种不均衡性导致了水资源在地区之间的调配困难。
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
农业是用水大户,但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工业用水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较高;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则需要稳定的供应和良好的水质保障。
气候变化也给水资源分配带来了不确定性。
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使得水资源的可预测性降低,给水资源的规划和分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此外,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水资源产权不明晰等问题,也制约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大数据在水资源分配中的应用优势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和价值密度低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水资源分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通过收集和整合大量的水资源相关数据,包括气象数据、水文数据、用水数据等,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分配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水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再者,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可以对未来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预测,为水资源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用水数据,可以预测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提前做好水资源的调配准备。
三、基于大数据的水资源分配优化模型基于大数据的水资源分配优化模型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方案评估等环节。
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广泛收集与水资源相关的各类数据,如水资源量、用水需求、水质状况、地理信息等。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29卷第3期2008年6月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Nort h China Institut e of W ate r Conservancy and Hydroe l ec tric Powe rVol 129No 13Jun .2008收稿日期36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B D B 5);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作者简介陈南祥(5—),男,江苏张家港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和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文章编号:1002-5634(2008)03-0001-05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陈南祥,苗得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水资源配置的作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基于水循环的广义水资源配置、优化和模拟相结合的配置模型等是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关键词: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T V213 文献标识码:A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关系全球发展战略.目前,全球约有40多个国家、40%的人口面临缺水问题,淡水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继全球变暖之后的第二大问题,将严重制约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1].我国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开发率高、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等特点.有关研究表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域发展与水资源不匹配的北京等9个行政区占29.1%;内蒙古自治区占3.2%;吉林等5个行政区占16.1%;上海等16个省区占全国所有行政区划的51.6%.由此可见,在我国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因此,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水资源管理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进行区域内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水资源短缺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1.1 以水量配置为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国外,以水资源系统分析为手段、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各类研究,源于20世纪40年代Masse提出的水库优化调度问题.5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分析理论和优化技术的引入以及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技术得以研究和应用,并不断得到提高.比较正式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期,1960年科罗拉多的几所大学对计划需水量的估算及满足未来需水量的途径进行了研讨,体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水资源系统工程学内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水资源开发和计算机技术在水资源工程中的应用[3].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的发展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密不可分.目前,水资源系统优化调度和分配、水资源宏观区域规划、水环境战略保护以及采取全面节水措施、营造节水型社会等方面已有很大进步.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手段的进一步完善,真正意义上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已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数学规划和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文献[4]针对潮汐电站的特点,考虑多部门利益的相互矛盾,利用模拟模型对潮汐海湾的新鲜水量分配进行了模拟计算,展现了模拟技术的优越性.文献[5]考虑了水的多功能性和多种利益的关系,强调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间的合作,建立了Gelderlandt Doenthe 的水资源量分配:2008-0-1:200A 11007240040020.:198.问题的多层次模型,体现了水资源配置问题的多目标和层次结构的特点.文献[6]对系统分析方法在水库调度和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把系统分析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分为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和模拟技术等.文献[7]应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了1个地表水库与4个地下水含水单元构成的地表水、地下水运行管理问题,地下水运动用基本方程的有限差分式表达,目标为供水费用最小或当供水不足情况下缺水损失最小,同时,用S U MT法求解了1个水库与地下水含水层的联合管理问题.文献[8]介绍了水资源管理的综合决策辅助模拟模型,把数字、语言、图片等自然语言用于水资源管理决策,增加了决策的可视化程度.1.2 考虑水质因素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污染和水危机的加剧,传统的以供水量和经济效益最大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国外开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注重水质约束、水资源环境效益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尤其是决策支持技术、模拟优化的模型技术和资源价值的定量方法等的应用,使得水资源量与质管理方法的研究产生了更大的活力[9-10].文献[11]针对Pakistan的某个地区的灌溉系统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对不同水质的水量使用问题进行优化.在劣质地下水和有限运河水可供使用的条件下,模型能得到一定时期内最优的作物耕种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等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的思想.文献[12]介绍了一种伴随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可持续水资源规划模型框架,建立了有代表性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文献[13]建立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系统的多目标管理模型,模型中将地表水、地下水的处理费用纳入管理目标.文献[14]提出支持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多目标多阶段优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需水预测中考虑了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等多种水源的联合运用,并考虑了地下水恶化的防治措施,体现了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在国内,水资源配置是以水库(群)调度和地下水管理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管理为先导,其理论研究经历了“以需定供”、“以供定需”、“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配置”及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的个阶段进入世纪年代以后,我国系统地开展了水资源科学分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特别是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优化目标、基本平衡关系、需求管理、供水管理、水质管理、经济机制、决策机制及各主要模型的数学描述等方面,均有新的研究成果.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关于水量的区域分配、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利工程建设次序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的研究,成为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雏形.“水资源优化配置”一词,在我国正式提出是1991年[14-15].2.1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黄河水利委员会1998年进行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及优化调度研究”,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第1个对全流域进行的水资源配置研究,对构建模型软件、实施大流域水资源配置起到了典范作用.文献[16]在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中首次提出水资源“三次平衡”的配置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在国民经济用水过程和流域水资源循环转化过程2个层面上分析水量亏缺问题,并在统一的用水竞争模式基础上研究了水资源配置问题.文献[17]系统地阐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总体规划体系应建立以流域系统为对象、以流域水循环为科学基础、以合理配置为中心的系统观,以多层次、多目标、群决策方法为流域水资源规划的方法论.2.2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九五”期间,针对西北内陆干旱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演化的“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模型,从单纯配置国民经济用水,向同时配置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过渡.文献[18]以跨流域水资源系统的供水量最大为目标,将模拟技术和数学规划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具有自优化功能的流域水资源系统模拟规划模型,并以大通河和湟水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模.文献[19]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研制出可适用于巨型水资源系统的智能型水供需平衡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生态需水问题和水系统结构复杂、要素众多等特点,采用了智能化技术,确保了计算精度并加快了计算速度.文献[20]对多库多目标最优控制运用模型与方法、灌区渠系优化配水、大型灌区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多水源引水灌区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献[21]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目标参量入手,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核心模型.文献[22]以柴达木盆地为例,采用以投入产出模型、法等定性为主和以系统动力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定量为主的决策方法水资源优化配置基准方案文献[6]结2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2008年6月4.2080AHP.1合河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试点项目,首次建立了基于河道内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模型.文献[23]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水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模型.文献[24]系统分析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与原则,建立了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实用可行的求解方法.文献[25]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联合调水仿真模型,提出了调度模型的计算过程以及调算的水文系列和计算时段.2.3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文献[26]结合邯郸市水资源管理项目,率先在地市级行政区域研究和应用了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模型,开发出界面友好的水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文献[27]针对珠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和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采用现代规划技术手段,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和模拟技术、优化技术等,根据国家新的治水方针,建立了珠海市水资源配置模型———基于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多目标递阶控制模型,并通过3种配置模式和750多种配置方案的模拟计算和综合对比分析,给出了2种优先推荐的配置模式和70多个推荐配置方案. 2.4 宏观经济多目标水资源系统分析方面文献[28]提出了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包括水资源配置的定义、内涵、决策机制和水资源配置多目标分析模型、宏观经济分析模型、模拟模型,以及多层次多目标群决策的计算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等.文献[29]针对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在空间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区际调水的需求,提出了水资源在时间、部门和空间上三维优化分配理论模型体系,该系统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水资源供给、总量时空优化等模块,用户可以使用此决策系统找到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的方案.文献[30]在分析了水资源配置系统复杂性及其复杂适应机理的基础上,构架出全新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模型.2.5 基于水循环的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流域水循环是流域水资源调配的科学基础,是流域水循环的模拟式水资源调配的前提条件.文献[31-32]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中仅以径流性水资源为评价对象、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雨水资源的直接利用,不能反映水循环过程中的全部有效水量及其利用效率等问题,阐述了广义水资源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流域水循环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具体计算公式,并应用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其成果对黄河流域水安全战略和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具有创新性的启示和极积意义.文献[33]提出了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内涵、配置系统、配置目标及协调与冲突、研究框架、调控机制、全口径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和后效性评价体系.文献[34-35]根据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目标、研究框架、调控体系等,开发了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WAC M),该模型由水资源合理配置、水循环模拟和水环境模拟模块组成,通过层层嵌套、逐步细化的模拟机制,及不同尺度模型间分解和聚合的信息交互方式,实现区域水量—水环境—水循环过程的动态配置与模拟,并应用于我国宁夏自治区,提出了能够实现该区域农业用水向工业、生活转移的目标和支撑区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方案.2.6 水资源配置模型和求解方法方面针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多目标的不可公度、水资源复杂系统的优化的“维数灾”及模型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作了大量工作.文献[36]将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应用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模型分解为二级递阶结构,同时探讨了多目标遗传算法在区域水资源二级递优化模型中的应用.文献[37]将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建立了复杂系统水资源中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配置模型,探讨了求解方法.文献[38]针对区域性水资源系统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的特性,给出了适用于多水源、多工程、多用户的大型水资源系统的概化规则和模型计算原则,建立了水资源模拟模型,并在河北省水资源合理配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文献[39]研究了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水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的有机耦合技术,通过优化与模拟模型的不断反馈和调整,可获得不同水平年、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2.7 考虑水质因素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我国对考虑水质因素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刚开始,过去只注重水质的变化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40].文献[41]以河北省洋河水库为例,建立了涵盖引水、供水、灌溉、防洪的综合利用的水库水量水质统一调度大系统多目标分解聚合模型.文献[42]在考虑需水量的基础上,兼顾不同用水部门对水质的不同需求,在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定义、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分质供水思想,建立了水资源配置分质供水数学模型.3 水资源配置研究展望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中,可持续发展的水资3第29卷第3期陈南祥等: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源配置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水质和水量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全局性、水务一体化管理、跨流域调水、污水资源化、水权交易等是水资源合理配置中必须认真对待和深入分析的问题.在模型研究中,模型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用模型系统取代整体模型,水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W RDSS)是其发展方向.1.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研究.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带际间发展和用户之间分配的公平性,以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如何从理论和技术上体现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环境、人口的协调,是水资源配置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污水与用水之间的关系,污水排放和水体纳污量间的关系,以及水质水量联合配置的理论、模型和方法,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研究课题[43].2.优化方法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由于水资源配置的复杂性,仅使用数学优化方法难以贴近于实际,完全采用模拟的方法则又难于有效控制众多的参数、条件,以经验处理大量的组合因素必然忽略许多可能的优解.所以,可以采用优化—模拟—评价的总体思路得到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决策方案结果,通过在简化目标和约束下寻求优解,再利用模拟模型得到进一步的结果,发挥了优化方法的搜索能力在庞大的可行空间中寻找到优或次优的配置方案集,同时发挥模拟模型仿真性、可靠性强的优势.3.基于水循环的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把狭义的径流性水资源拓展成包括土壤水和降水的广义水资源,以自然人工复合系统为配置对象,宏观经济分析为总控,水循环模拟为基础,通过水量水质统一配置,实现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的高效配置,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友好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4].4.提高决策方案的比选性和配置效果的评价性.配置方案的选择始终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不能仅在水资源问题本身层次上完成方案的比较和评价,应当以完善可行的指标体系对得到的方案集进行比较选择,在综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各个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可行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效益取舍,引入合适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得出合理可行的推荐配置方案后,还应当对其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作尽量全面的评估,并考虑到所有能涉及的方面,组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广泛吸收各方面专家的提议和社会公众需求,并能依据新形势新问题进行调整,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方案评价,以获得更合理的配置方案.参 考 文 献[1]王浩.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现状和未来[J].水利水电技术,2006,37(2):7-14.[2]陈家琦,王浩,杨小柳.水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伯拉斯.水资源科学分配[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3.[4]P W He rbe rts on.M ultipli e-c riteria decision-m aking:aretros pectiv e analysis[J].IEEE Trans.,ON SYS.,Mn.andCyber.,1985,S MC-15(3):116-123.[5]E Ro m jin,M Tam inga.Mu ltiobjectiv e Dec isi on M akingTheory and M ethodology[M].North Holland:Elsevier Sc i2 ence Publishing Co.,1983.[6]G Yeh.W ater resource system s models:the ir roles in p lan2ning[J].Journal of W ate r R esource P lanning and M anage2 ment,1992,118(3):215-223.[7]W illis.Mu ltipli e-c riteria dec isi on-m aking:a re tros pec2tive analysis[J].IEEE Tran s.,ON SYS.,Mn.and Cybe r.,1987,S MC-15(3):213-220.[8]Cama ra A S,Ferre ia F C,Loucks D P,e t a l,M ultidi m en2si ona l si mula ti on app lied t o water re s ources management[J].W ate r Re s ources R esearch,1990,26(9):1877-1886.[9]Antle J M,S M Capall o.Physical and econo m ic mode l inte2grati on for m easurement of envir on m enta l i mpacts of agri2 culture chem i ca l us e[J].J.A gric.Re s our.Econ.,1991,20(3):62-68.[10]B ayer M B.A modelingm ethod f or ev a lua ting wa ter quali2ty policie sin n on2serial river s ystem[J].W ate r Re s ourcesB ulle tin,1997,33(6):1141-1151.[11]Afza l Javaid,Noble Davi d H.Opti m izati on mode l for a lter2nativ e use of different qua lit y irrigation wa ters[J].Jour2nal of Irriga ti 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1992,118(2):218-228.[12]Wa tkins Davi d W,Jr M c Kinney,Daene C Robust.Opti2m ization for incorporating risk and uncertainty insusta i n2able water res ources planning[J].Internati onal Ass ocia2tion of Hydrol ogica l Sc i ences,1995,231(13):225-232.[13]F l oy G.Econo m ic sustainabilit y and preservation of envi2ronmental ass e ts[J].Environ m ent a l Managenent,1990,14(6):771-778.[14]尤祥瑜,谢新民.我国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3[5]潘家铮,张泽祯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4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2008年6月J.200422:11-140.1.南水北调问题[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6]王浩,秦大庸,王建华,等.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王浩,秦大庸,王建华.流域水资源规划的系统观与方法论[J ].水利学报,2002(8):1-6.[18]吴泽宁,丁大发,蒋水心.跨流域水资源系统自优化模拟规划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2):78-83.[19]甘泓,尹明万.基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模型[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2):5-8.[20]马斌,解建仓.多水源引水灌区水资源调配模型及应用[J ].水利学报,2001(9):59-63.[21]薛小杰,于长生,黄强,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3(7):301-305.[22]方创琳.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1,4(7):341-347.[23]赵建立,王忠净,翁文斌.水资源复杂适应配置系统的理论与模型[J ].地理学报,2002(11):639-647.[24]冯耀龙,韩文秀,王宏江,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133-138.[25]刘建林,马斌,解建仓,等.跨流域多水源多目标多工程联合调水仿真模型[J ].水土保持学报,2003(3):25-79.[26]甘泓,尹明万,阮本清,等.新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承载能力研究[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27]谢新民,岳春芳,阮本清,等.基于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多目标递解调控模型[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25(3):11-14.[28]许新宜,王浩,甘泓,等.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29]王劲峰,刘昌明,于静洁,等.区际调水时空优化配置理论模型探讨[J ].水利学报,2001(4):7-14.[30]赵建世,王忠静,翁文斌.水资源复杂适应配置系统的理论与模型[J ].地理学报,2002,57(6):639-647.[31]贾仰文,王浩,仇亚琴,等.基于流域水循环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Ⅰ)—评价方法[J ].水利学报,2006,37(9):1051-1055.[32]贾仰文,王浩,仇亚琴,等.基于流域水循环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Ⅱ)—黄河流域应用[J ].水利学报,2006,37(10):1181-1187.[33]裴源生,赵勇,张金萍.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Ⅰ)———理论[J ].水利学报,2006,38(1):1-7.[34]赵勇,陆垂裕,肖伟华.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Ⅱ)———模型[J ].水利学报,2006,38(2):163-170.[35]赵勇,陆垂裕,秦长海,等.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Ⅲ)———应用实例[J ].水利学报,2006,38(3):274-281.[36]贺北方,周丽,马细霞,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J ].水电能源科学,2002,20(3):10-12.[37]陈南祥,李跃鹏,徐晨光,等.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J ].水利学报,2006,37(3):308-313.[38]陈南祥,贾明敏,崔进涛,等.基于规则的水资源模拟配置模型[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4):22-25.[39]陈南祥.复杂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为例[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40]许木启.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5(4):5-13.[41]邵东国.综合利用水库水量水质统一调度模型[J ].水利学报,2000(8):10-15.[42]赵斌,董增川,徐德龙,等.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质供水及模型[J ].人民黄河,2004,26(6):14-15.[43]游进军,甘泓,王浩.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16(3):1-5.Advance Study on W a ter Resour ces Ra t i ona l A lloca t ion a t Pre sen t and P rospectCHEN N an 2xiang,M IA O De 2qiang(North China I nstitute of W ater Conserv ancy and Hydr oelectric Po wer,Zhengzhou 450011,China)Ab stra ct:A i m ing at the p roblem s faced in the water res ources dev e l opment and utiliza ti on,t he functi on of wate r resource s alloca ti on is and ex pounded,the results of re sea rch on wa ter res ources a llocati on both at h ome and abroad a re su mm arized .In connecti on with there s ea rch in the fie ld of wate r re s ource s status and deve l opment trend,it is n o t ed tha t,t he wate r quality and quantity j oint opti mal a ll o 2cati on,the gene ra l wa t e r re s ources a ll ocati on ba s ed on wate r cycle and the mode l combined op ti m iza ti on and si m ulati on a re the st udy focus of wa t e r re s ou rces a ll ocati on .K y y ;f ;;5第29卷第3期陈南祥等: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e w or d s:wa ter re s o u rces s stem ra ti o na l all oca ti o n o wa t e r re s ou rces p resen t situ ati on p ro s p ec t。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源 的开 发利用水平与 区域 经济发展阶段 和发展模 式密切 相关 ,
比如 , 经济的发展有利 于水 资源开发投 资的增加 和先进技 术 的
应用推 广 , 必然影 响水 资源 开发 利用 水平 。因此 , 资源 可供 水 水量是 随经 济发展相依托 的一个 动态变化量 , 以供定需 ” “ 在可 供水量 分析时与地 区经济发展 相分离 , 有实 现资源 开发与经 没 济发展 的动态协调 , 可供 水量 的确 定显 得依 据不 足 , 可能 由 并 于过低 估计区域发展 的规 模 , 区域经 济不 能得 到充 分 发展 。 使
论 应 运 而生 。
2 水 资源优 化 配置 理论 研究
21 “ . 以需 定 供 ” 水 资 源 配 置 的
基 于宏观 经济 的水资 源优 化配置 , 过投入 产 出分析 , 通 从
区 域 经 济结 构 和 发 展 规 模 分 析 人 手 , 水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纳 入 宏 将
这种配置理论 也不适应经济发展 的需要。 2 3 基 于 宏 观 经 济 的水 资 源 配 置 .
来看 ,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提高 , 农业 用水 将大 量被 工业 和生
活 用水 所 取 代 。 另 一 方 面 则 是 提 高 水 的利 用 资源 优化 配置
水 资源优化 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流域 或区域 内 , 工程 与非
工 程措 施 并 举 , 有 限 的不 同形 式 的水 资 源 进 行 科 学 合 理 的 分 对
突 出、 。
22 “ . 以供 定 需 ” 水 资 源配 置 的
“ 以供定需 ” 的水资源配置 , 以水资源 的供 给可 能性进行 是 生产力 布局 , 强调 资源 的合理 开发 利用 , 以资 源背景 布置 产业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严峻
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活用水需求增长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困难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水生态平衡
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导致水资源浪费和短缺问题难以解决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短缺问题加剧
跨国水资源合作与争端
跨国水资源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ONE
全球水资源现状
PART TWO
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但可用于人类的水仅占2.5%
发达国家水资源丰富,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可用水资源量逐年减少,而污染和过度开采则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水资源分布不均,约60%的水资源集中在仅占全球面积40%的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普及水资源知识,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
倡导节约用水:鼓励家庭、企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广水资源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降低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建立水资源保护法规: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严惩违法排污行为,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减少可用水资源量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水资源供应稳定性
冰川融化加速,影响依赖冰川的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需求增加
经济发展加速工业用水需求增长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水资源的意义和现状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无法替代。
水不仅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还是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能源生产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原材料。
此外,水还承载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1.2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尽管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据统计,全球约70%以上的淡水被冰川和雪覆盖,只有不到1%的淡水适用于人类直接使用。
同时,由于不合理开采和过度使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此外,由于工业和农业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原因,许多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2.1 节约用水是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从个人行为层面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洗浴时间、修复漏水管道、使用节水设备等方式来减少用水量。
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来说,应该加强用水管理,并推动使用先进高效的节水技术。
2.2 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应提倡优化灌溉方式,合理浇灌并降低灌溉水量。
在工业制造中,应推广循环利用技术,并优化生产流程以减少废水排放。
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建设。
2.3 加大治理力度保护水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还需要投入资金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并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此外,公众也应增强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三、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3.1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可以找到更有效率、更环保的利用方式。
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情况分析
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情况分析一、灌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1. 灌区水资源总量与供需状况:灌区水资源总量是指该地区可供农业灌溉的水资源数量。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灌区水资源总量的准确数字,并根据农业需水量对比,评估灌区供需状况的平衡程度。
2. 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指在灌溉农业过程中,灌区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等。
通过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灌区的灌溉技术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灌区水资源管理情况。
3. 灌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灌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指对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采访相关人员,可以了解灌区对水资源的管理政策、法规以及执行情况,并评估灌区对水资源的保护情况。
二、灌区水资源配置情况分析1. 灌区内不同农业用水对象的需水量和用水比例: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要的水量不同,通过调查灌区内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可以对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并计算出每种农作物用水的比例。
2. 灌区内不同农业用水对象的水资源分配情况:灌区内的水资源分配是指将有限的水资源分配给不同农作物的过程。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农作物获得的水资源量,从而评估灌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水资源分配情况。
3. 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益评估: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益评估是指对灌区内不同农业用水对象的水资源分配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统计农作物的产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农民的收入等数据,可以对灌区的水资源配置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三、灌区水资源利用与配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1.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灌区的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浪费、不合理分配、效率低下等问题。
根据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灌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2. 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在灌区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可能存在资源分配不公平、效益低下等问题。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灌区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展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展望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水资源和环境工程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展望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1.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成为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等问题,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环境治理与修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手段,探讨如何净化水体、改善水质,以实现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如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广水资源节约型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应对日益加剧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4. 水灾害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灾害成为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水灾害防治与应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水灾害、减轻水灾害损失,提出应对水灾害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二、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未来展望1. 多学科交叉融合未来,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借鉴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探讨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问题,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未来,绿色技术将成为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者们将致力于开发绿色环保技术,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分析了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发展现状,包括水资源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水资源评价模型等方面。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水资源评价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指出水资源评价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方法和指标体系, 模型, 发展趋势, 结论,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重要性1. 引言1.1 概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评价研究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在不断深入和拓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
通过对水资源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评价的研究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为解决当前和未来水资源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将就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进行探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分析水资源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水资源评价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背景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估,可以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评价研究也愈发受到重视。
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受到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评价水资源的状况,不仅能够有效规划和管理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3、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2019年《中 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污 染。水污染不仅影响供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水资源改善措施
1、开源措施
(1)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 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 能力。
2、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 方向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策略和措施。首 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 需求。其次,要加大节水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最后,要 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再生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再生水利用
加快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2、节流措施
(1)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 水。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新型 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地下水的开采更加方便、高效。例如,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应 用已经成功地开采了地下深层水资源。其次,水质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污废 水的处理更加环保、节能。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的水质净化技 术,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等。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研究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研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人们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综合治理是解决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管理、技术和政策等方面介绍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现状1. 管理层面管理是综合治理的基础,合理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
我国通过制定、实施了《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此外,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推动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变革,逐步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模式。
2. 技术层面技术是实现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技术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环境的有效保护。
当前,国内外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污染程度。
此外,新型技术如海水淡化技术、反渗透技术、水资源回用技术等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 政策层面政策是综合治理的重要支撑,有效的政策可以引导社会各方面主体共同参与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指导,如“十三五”规划和“水十条”等,推动了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全面推进。
二、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未来展望1.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未来,需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监管体系,包括完善的监测网络、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等,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
2. 推进新型技术发展技术进步是提高效率、保障水质、实现清洁水利的重要保障。
未来需要推进新型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技术进步与水资源保护的深度融合。
3. 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和评价变得愈发重要。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国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评价成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内水资源评价研究中存在着定量评价方法不够系统、技术应用不够普及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国外,发达国家在水资源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各种先进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国际间水资源评价标准的差异、数据共享的不足等问题也给水资源评价带来了挑战。
深入研究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水资源评价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水资源评价作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评价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水质状况以及水资源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水资源评价研究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可以发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制定相关的优化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评价研究对于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水资源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环境的质量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生态系统,维护水生态平衡。
水资源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2. 正文2.1 国内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对于水资源的评价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内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数量评价:国内水资源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水资源的总量、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等方面,采用水文统计、模型模拟等方法对水资源量进行评价。
《2024年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范文
《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与评价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大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其水资源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大连市水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
因此,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配置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保障大连市水资源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大连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大连市水资源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1. 水资源总量不足: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大连市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
2. 水资源分布不均: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3. 水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4. 水生态恶化: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
三、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方法针对大连市水资源的特点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配置方法:1. 优化水资源分配:根据各行业、各区域的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确保水资源在各行业、各区域之间的合理分配。
2. 强化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3.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通过保护水源地、防治水污染、恢复水生态等措施,改善和提高水资源质量。
4.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包括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水资源监测与评估、水资源信息的公开与共享等。
四、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方法为全面评价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效果,本文提出以下评价方法:1. 指标体系构建:建立包括水资源量、水质、水生态、水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现状数据和未来预测数据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评价模型构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特点,构建适合的评价模型,如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等。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展望一.中国水资源及水保护的现状(一)中国水资源的现状我国水资源特点如下:①降水量小。
中国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012 m3,平均降水深648毫米,小于世界平均降水深度798毫米和亚洲平均降水深度741毫米。
②人均水资源量小。
全国现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③区域分布不均衡,城市分布的水资源量呈现由东向西逐渐缩小,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南部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4%以上,而北部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约80%。
④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年内径流量和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夏多冬少的现象非常普遍。
1河流污染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在中国水资源量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有1 / 3的工业废水和9 / 10的污水未处理之前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
46.5%的河流被污染。
目前全国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每年可达445×108m3 不包括在县和乡镇企业污水,约80%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高水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
在国家七个流域,太湖,黄河,淮河流域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河流污染。
海河流域的污染,松辽流域也相当严重,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河流。
水的使用价值在不断损失。
根据七条主要河流和内河的110条重点河流的统计资料,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级标准的河流占到了32%,第Ⅲ类的比重为29%,IV、V类占比为39%。
超过1/4的人口在中国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2地下水开采过度由于水资源短缺,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业和农业的正常运转,导致地下水的严重开采。
据统计,中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64,漏斗面积*****平方公里,其中矿区严重面积达*****平方公里。
过度抽水造成海水对地下水的入侵,水污染等现象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而对岩溶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也给人类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障碍。
3水土流失严重此外,中国是一个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Ⅰ.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世界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当前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Ⅱ. 全球水资源总览全球水资源众多,包括海洋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水以及冰川融水等。
据统计,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水总量的0.3%,即使如此,淡水稀缺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近25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的水危机,约20%的全球人口饱受水资源不足之苦。
Ⅲ.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1. 地理分布差异:全球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严重缺水。
例如,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而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缺水。
2. 经济发展差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通常有能力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和供水不足的问题。
Ⅳ. 世界水资源利用现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水资源利用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1. 农业用水量占比高:全球约70%的淡水资源用于农业,主要用于灌溉农田。
这也导致一些地区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2. 工业与生活用水快速增长:全球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3. 水资源污染问题: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水体遭受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如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和城市污水等。
Ⅴ. 世界水资源面临的挑战1. 人口增长压力:人口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非常显著,包括降水分布的不均、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
3. 能源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水电站、煤矿和石油开采等能源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加剧。
4. 水资源污染与生态破坏: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前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水资源开发的现状1.水资源状况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97.5%为海水,2.5%为淡水。
但是,淡水又分布不均,40%集中在世界上10个国家,而171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中国拥有世界第三大水资源总量,但人均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2.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不少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而采取节水措施,例如新加坡从市民用水中回收污水等。
水资源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政府和民间组织需要紧密合作,制定出更严谨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保证供水的可持续性。
三、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节约用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妥善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例如卫生间的节水装置、水龙头的自动感应器、航空器内的节水设备等,都是节约用水的实用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使用闭合式的水系统、加强水的循环利用等方式,来减少水的浪费。
2.开发水资源尽管全球的淡水资源有限,但人类可以通过开发水资源,获得更多的水。
例如,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沿海国家和地区。
此外,抽取地下水也是一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但需要注意合理开采,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3.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与水资源开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空气、土地等方面的保护相互联系。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同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治理水土流失等工作,也是水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四、未来水资源开发的展望未来的水资源开发,需要更加注重科技与环保的结合。
通过利用现有的技术,结合环境保护,最大程度地搭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水资源优化配置
技术创新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如海水淡化、雨洪利
用等。
政策引导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水 资源政策,引导社会各 界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
和利用。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水资源挑战,推 动水资源领域的国际交
流与合作。
05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科技支撑
科技手段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决策。
系统分析法
将水资源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分 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
最优配置方案。
模拟模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水资源 在不同配置方案下的运行情况,
为决策提供依据。
0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案例
农业用水优化配置
总结词
提高灌溉效率
01
总结词
节水农业发展
03
总结词水资源Leabharlann 理制度建设0502
详细描述
部门的管理职责。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推 广等手段,提高全民节
水意识。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 耗水产业比重,发展节
水型产业。
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
线性规划模型
通过线性方程组求解,寻找最优 解,适用于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
优化配置。
多目标决策分析法
综合考虑多种目标,如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等,进行水资源配置
0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与策略
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确保各地区、各行业都有公平的用水权,满足 基本生活和生产需求。
高效性原则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浪费。
可持续性原则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 需求的能力。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可持续性,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水资源评价的研究。
水资源评价的背景是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困境。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开展水资源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在水资源评价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涉及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等方面。
通过评价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情况,可以全面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评价不仅仅是对水资源状况的客观描述,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深入研究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水资源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探讨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挑战,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各种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比较其优缺点,为水资源评价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2. 探讨国内水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总结国内水资源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比较国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借鉴其先进经验和技术,为我国水资源评价的发展提供参考。
4. 分析当前水资源评价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持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资源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对水资源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评价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
2024年全球范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可以保障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对于实现全球可 持续发展目标至关 重要。
生态平衡的需要
维持生物多样 性:水资源是 生态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利用水 资源有助于维 持生物多样性。
保障人类生存: 水资源是人类 生存的必需品, 实现可持续利 用可以确保长 期稳定的水资
THANKS
汇报人:XX
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水是生命之源,是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水资源短缺会对人 类生产生活造成严 重影响
水污染和浪费会导 致水资源更加紧缺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是保障人类未 来的必要条件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 生活的重要基础,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必要条件。
水资源的短缺和污 染将制约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稳定。
推广节水技术和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 节水行动,减少浪费和污染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修复:保护水源地, 修复受损水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生态 服务功能
Part Five
2024年全球范围实 现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展望
技术创新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技术创新:研发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海水淡化: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 污水处理: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回收利用率 智能水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管理智能化
04 实 现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的 措施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全球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分布不均
地区分布不均:全 球大部分水资源集 中在少数地区,导 致其他地区严重缺 水
季节性分布不均: 雨季时部分地区易 发生洪涝灾害,而 旱季时则可能出现 水资源短缺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1. 引言1.1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资源评价则是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评价的研究备受关注。
国内外学者们纷纷展开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内,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量、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评价。
国内学者们通过实地调查和模型模拟等手段,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进行评价,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些政府机构也积极介入水资源评价的工作,推动水资源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而在国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更加注重对全球水资源的整体评估和跨境共享。
一些国际组织和联盟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评价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和指南。
国外学者们也在水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为全球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内外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态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水资源评价的研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水资源评价的定义与意义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系统性综合评估和分析,评价其数量、质量、配置、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对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水资源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水资源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对水资源进行评价有利于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人类的生计和生活需求。
水资源评价可以帮助政府和管理部门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水资源评价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水资源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在国内, 水资源配置是以水库 ( 群 ) 调度和地下 水管理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管理为先导, 其理论研究经历了 / 以需定供 0、/ 以供定需 0、/ 基于 宏观经济的水资源配置 0及目前的 / 可持续发展的 水资源配置 0的 4 个阶段. 进入 20 世纪 80年代以 后, 我国系统地开展了水资源科学分配方面的研究 和应用工作, 特别是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
2008年 6月
问题的多层次模型, 体现了水资源配置问题的多目 标和层次结构的特点. 文献 [ 6] 对系统分析方法在 水库调度和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了全面综述, 把 系统分析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分为线性规划、动态 规划、非线性规划和模拟技术等. 文献 [ 7] 应用线性 规划方法求解了 1个地表水库与 4个地下水含水单 元构成的地表水、地下水运行管理问题, 地下水运动 用基本方程的有限差分式表达, 目标为供水费用最 小或当供水不足情况下缺水损失最小, 同时, 用 SUMT 法求解了 1个水库与地下水含水层的联合管 理问题. 文献 [ 8] 介绍了水资源管理的综合决策辅 助模拟模型, 把数字、语言、图片等自然语言用于水 资源管理决策, 增加了决策的可视化程度. 1. 2 考虑水质因素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的发展与水资源的持续利 用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密不可分. 目前, 水资源系统 优化调度和分配、水资源宏观区域规划、水环境战略 保护以及采取全面节水措施、营造节水型社会等方 面已有很大进步.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实施, 水资源 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手段的进一步完善, 真正意义上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已成为可能.
源配置、优化和模拟相结合的配 置模型等是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合理配置; 现 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TV 2战略. 目 前, 全球约有 40多个国家、40% 的人口面临缺水问 题, 淡水短缺已经成为 21世纪人类继全球变暖之后 的第二大问题, 将严重制约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 1] .
文献 [ 28] 提出了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合理 配置理论与方法, 包括水资源配置的定义、内涵、决 策机制和水资源配置多目标分析模型、宏观经济分 析模型、模拟模型, 以及多层次多目标群决策的计算 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等. 文献 [ 29] 针对我国水资源 供需平衡在空间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区际调水的需 求, 提出了水资源在时间、部门和空间上三维优化分 配理论模型体系, 该系统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 标、水资源供给、总量时空优化等模块, 用户可以使 用此决策系统找到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协 调的方案. 文献 [ 30]在分析了水资源配置系统复杂 性及其复杂适应机理的基础上, 构架出全新的水资 源配置系统分析模型. 2. 5 基于水循环的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
收稿日期: 2008- 03- 16 基金项目: / 十一五 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06BAD11B05);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072400450020). 作者简介: 陈南祥 ( 1958) ), 男, 江苏张家港人,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水资源和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
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 报
/ 九五 0期 间, 针对西 北内陆 干旱区 的实 际情 况, 提出了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演化的 / 天然 - 人工 0 二元水循环模型, 从单纯配置国民经济用水, 向同时 配置国民经济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过渡. 文献 [ 18] 以跨流域水资源系统的供水量最大为目标, 将模拟 技术和数学规划方法相结合, 建立了具有自优化功 能的流域水资源系统模拟规划模型, 并以大通河和 湟水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 提出了跨流域调水 工程的规模. 文献 [ 19] 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研制 出可适用于巨型水资源系统的智能型水供需平衡模 型, 该模型考虑了生态需水问题和水系统结构复杂、 要素众多等特点, 采用了智能化技术, 确保了计算精 度并加快了计算速度. 文献 [ 20]对多库多目标最优 控制运用模型与方法、灌区渠系优化配水、大型灌区 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多水源引水灌区水资源调配 模型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文献 [ 21] 从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系统的目标参量入手, 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核心模型. 文献 [ 22] 以柴达木 盆地为例, 采用以投入产出模型、AH P 法等定性为 主和以系统动力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定量为主 的决策方法水资源优化配置基准方案. 文献 [ 16] 结
流域水循环是流域水资源调配的科学基础, 是 流域水循环的模拟式水资源调配的前提条件. 文献 [ 31- 32] 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中仅以径流性水资 源为评价对象、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雨水资源的直 接利用, 不能反映水循环过程中的全部有效水量及 其利用效率等问题, 阐述了广义水资源的概念, 提出 了基于流域水循环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具 体计算公式, 并应用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其成 果对黄河流域水安全战略和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
文献 [ 26] 结合邯郸市水资源管理项目, 率先在 地市级行政区域研究和应用了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 模型, 开发出界面友好的水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文献 [ 27] 针对珠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和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 采用现代规划技术 手段, 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和模拟技术、优 化技术等, 根据国家新的治水方针, 建立了珠海市水 资源配置模型 ) ) ) 基于原水 - 净化水耦合配置的多 目标递阶控制模型, 并通过 3 种配置模式和 750多 种配置方案的模拟计算和综合对比分析, 给出了 2 种优先推荐的配置模式和 70多个推荐配置方案. 2. 4 宏观经济多目标水资源系统分析方面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现状及展望
陈南祥, 苗得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V o l1 29 N o1 3 Jun. 2008
摘 要: 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所 面临的问题, 阐述 了水资 源配置 的作用, 归纳 总结了 国内外 水资源 配置的 研
究成果, 结合当前水资源领域的 研究现状和 发展趋 势, 指 出水质 水量联 合优化 配置、基于水 循环的 广义水 资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由于水污染和水危机的 加剧, 传统的以供水量和经济效益最大为水资源优 化配置目标的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 国外开始在水 资源优化配置中注重水质约束、水资源环境效益以 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尤其是决策支持技术、模 拟优化的模型技术和资源价值的定 量方法等的应 用, 使得水资源量与质管理方法的研究产生了更大 的活力 [ 9- 10] . 文献 [ 11]针对 P ak istan的某个地区的 灌溉系统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 对不同水质的水量 使用问题进行优化. 在劣质地下水和有限运河水可 供使用的条件下, 模型能得到一定时期内最优的作 物耕种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等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的思想. 文献 [ 12] 介 绍了一种伴随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可持续水资源规划 模型框架, 建立了有代表性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 文献 [ 13] 建立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系统的多 目标管理模型, 模型中将地表水、地下水的处理费用 纳入管理目标. 文献 [ 14] 提 出支持地表水、地下水 联合运用的多目标多阶段优化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在需水预测中考虑了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等 多种水源的联合运用, 并考虑了地下水恶化的防治 措施, 体现了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
我国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合理、供需矛盾突 出、开发率高、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等特点. 有关研 究表明: 我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 ( 不包括台 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 , 区域发 展与水资源不匹配的北京等 9个行政区占 29. 1% ; 内蒙 古 自 治 区 占 3. 2% ; 吉 林 等 5 个 行 政 区 占 16. 1% ; 上海等 16个 省区占全 国所有行 政区划的 51. 6% . 由此可见, 在我国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尤为 重要, 特别是在水资源短 缺的华北和西北 地区. 因 此, 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成为水资源管理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进行区域内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对水资 源短缺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 的意义 [ 2] .
优化目标、基本平衡关系、需求管理、供水管理、水质 管理、经济机制、决策机制及各主要模型的数学描述 等方面, 均有新的研究成果. 在 / 七五 0国家重点科 技攻关项目中, 关于水量的区域分配、水资源利用效 率、水利工程建设次序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国民 经济发展的作用的研究, 成为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 的雏形. / 水资源优化配置 0一词, 在我国正式提出 是 1991年 [ 14 - 15] . 2. 1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伴随数学规划和模拟技 术的发展及其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 水资源优化配 置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 文献 [ 4] 针对潮汐电站的 特点, 考虑多部门利益的相互矛盾, 利用模拟模型对 潮汐海湾的新鲜水量分配进行了模拟计算, 展现了 模拟技术的优越性. 文献 [ 5 ] 考虑了水的多功能性 和多种利益的关系, 强调决策者和决策分析者间的 合作, 建立了 G elderlandt Doenthe 的水资源量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