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汇总

合集下载

冲击波碎石的急性和长期的生物学效应(下篇)

冲击波碎石的急性和长期的生物学效应(下篇)

冲击波碎石的急性和长期的生物学效应(下篇)06 影响SWL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动物研究表明,SWL造成的的肾损伤取决于冲击波的冲击数量、碎石机的功率设置和SW应用频率。

其中冲击波的冲击数量是重要因素,每当治疗时都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冲击波的冲击数量。

建议将一些SWL损伤后的长期效应与多次碎石后的重复性损伤联系起来。

SW 频率的影响并不很明确。

早期的SWL的操作中就是以极快的频率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

此后组织效应的评估认为90次SW/min或更高的频率碎石比传统的60-120次SW/min具有更高的组织伤害。

提高SW 频率,空化效应和累积剪切力均会增强,从而加重组织的损伤。

目前关于SWL不良反应的文献,主要是来源于频率为60-120次SW/min 治疗的患者。

最近的研究表明,将SW速率减慢到30次SW/min,具有显着的组织保护作用,并且低频SW治疗可能是是未来SWL的重要策略。

已经确定了一些可能使患者组织损伤风险增加的SWL因素。

由于SW损伤主要是血管创伤,因此凝血障碍患者,可能经历更大的出血风险。

出血素质的患者可以显着降低严重损伤的门槛,并且有报道称一例患者只接受了250次SW后,出现了不可控制的肾脏出血。

应考虑将出血性疾病作为SWL的禁忌症,包括目前应用抗凝剂治疗或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年龄已被证明是SWL后血肿发生和新发高血压的一个因素。

肾脏的大小也会影响损伤程度。

同样剂量下的SWL,幼猪的肾脏表现出比成年猪具有更广泛的损伤病变。

虽然碎石术被认为是儿童结石很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有证据表明,SWL治疗可能延缓儿童肾脏的生长。

虽然已经证明在肾盂肾炎的猪模型中,SW对组织损伤是显着加重的,但是SWL治疗一些肾脏疾病,是否可以加重损害,对此依然知之甚少。

07 减少SWL损伤的治疗方案与新策略冲击波发射方式是影响SWL损伤的重要因素。

设备的应用类型以及冲击波应用参数影响着结石粉碎的效率以及组织损伤的严重性。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以冲击波能量破碎结石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等疾病。

其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震波传导:体外冲击波通过应用器将机械能转化为冲击波能量,然后将能量传导到体内。

器械上的负压冲击波产生器产生高压气体冲击波并将其传输到特定的处理点。

2. 穿透力:冲击波碎石治疗器械产生的冲击波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

冲击波能够穿透皮肤、腹壁、肠道等组织,将其转化为结石内部的机械能。

3. 能量传递:冲击波能量传递到结石上时,会产生高度的动能和压力,从而产生局部瞬时性压力梯度。

这种压力梯度会导致结石发生内部裂纹和断裂。

4. 破碎效果:冲击波能够将结石内的较大颗粒直接破碎,或者引起结石内部的微小裂缝,并通过连续多次冲击使其完全破碎。

5. 清除排出:经过碎石处理后,结石碎片会变得较小,容易通过尿路系统自然排出。

总的来说,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是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冲击波能量,利用冲击波的穿透力和能量传递,将结石破碎为较小的碎片,最终达到排石的效果。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孙西钊冲击波碎石是物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新技术,理解和掌握有关冲击波的物理知识,对于指导SWL的临床应用以及冲击波碎石机的研制均有重要意义。

冲击波的物理特性冲击波是一种高能机械波,属于量子物理的研究范畴。

由于冲击波的许多物理规律与声波近似,为了便于理解,通常参照声学的物理知识来讲解和对比冲击波的形成、传播和波形等特性。

冲击波的这些物理特性也是决定SWL和ESWT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一、冲击波的发生(一)冲击波的产生原理从理论上讲,任何将能量转化为声波的物理原理都能用来产生冲击波。

根据这一论点,目前,已设计出了多种原理的冲击波碎石机。

下面以经典的液电式冲击波为例,介绍液中放电时聚焦冲击波的发生过程。

液中放电是将贮存在储能电容器中的高压电能在电极对之间瞬间释放后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使放电通道周围的液体形成一个等离子体(plasma),主要是由H+、OH-、H2O、H2O2、臭氧分子、光子和电子等粒子组成。

等离子体气化后形成一个膨胀的、密度极高的气泡,这个气泡具有高膨胀效应和对高温高能的存储能力。

在气泡内部可形成巨大的压力梯度,这一压力作用于水介质后,通过水分子的机械惯性,使其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就形成了正向的冲击波压力波。

(二)冲击波的脉冲形式在用HM3型碎石机的SWL实验中,可见三个明显的压力脉冲(图3-1-1 )。

前两个脉冲亦称作初级冲击波,其中,第一个脉冲是直达波脉冲,代表初级冲击波中未经椭球体反射的部分。

因其能量较小,而且在F1到F2点的传播过程中,其幅度进一步衰减,所以这一直达脉冲的压力较小。

第二个脉冲代表初级冲击波的聚焦部分,占冲击波总能量的绝大部分(90%),其峰值的平均压力为72.5Mpa,压力脉冲时间为2.5μs。

从F1到F2之间的距离,初级冲击波在放电之后,直达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出现的时差为29μs。

据此可以推算,冲击波通过这段距离的速度为1700m/s。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1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1

体外冲击波碎⽯术(ESWL)1体外冲击波碎⽯术(简称ESWL)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尿路结⽯外科治疗技术,它和输尿管镜、经⽪肾镜合称泌尿结⽯外科微创治疗的“三驾马车”,三者中创伤最⼩。

ESWL包含什么?病⼈平卧在碎⽯床上,⼀个覆有胶膜的装置(碎⽯探头)会放置到病⼈的腰背部。

当碎⽯机开始⼯作时,病⼈会听到响亮的声⾳并感受到从碎⽯探头发出的震动(冲击波)。

依据不同的⽅式和机型,病⼈的感受略有不同。

碎⽯的调整是⽤X线来定位结⽯以便冲击波准确导向结⽯。

冲击波的发⽣就是病⼈听到的⼀次⼀次的声⾳,同时会有⼀闪⼀闪的发光,治疗⼀次要冲击2000-3000次。

如果清楚的话,在X线下结⽯成功的粉碎表现为从开始治疗时的锐利影像会变得⽑糙模糊,然⽽这不是每个病⼈都会这样。

⼤多数情况下,只要治疗剂量⾜够,病⼈回家后7-10天复查才能看到结果。

碎⽯探头治疗结束后,病⼈就到了碎⽯后的困难阶段,就是排⽯。

所有碎块需要病⼈⾃⾏排出,尽管冲击波根据机型和发⽣原理不同,对于碎块⼤⼩的控制⽐较困难。

因此排⽯过程中,⼀些病⼈会出现各种不适或症状。

临床经验和研究显⽰这种治疗最好针对⼩体积结⽯(<>,这样ESWL可以将结⽯碎到很⼩,排⽯就容易了。

在那些⼤体积结⽯或多枚结⽯的治疗,如果仍然选择ESWL,医⽣会选择在输尿管内放置⽀架,以防⽌碎块排出时对肾脏造成的梗阻。

放置⽀架需要医⽣⽤膀胱镜操作。

ESWL结束后,病⼈⼤多可以回家。

现在的ESWL基本都是在不需要⿇醉的情况下实施,除⾮特殊健康问题,⼀般不住院。

排⽯阶段病⼈可能会经历疼痛,所以会带些⽌痛药。

ESWL治疗时长?⼀般在1⼩时之内,有时会更长,主要是因为结⽯较⼤、病⼈疼痛需要镇静、定位等因素。

和⼿术室中⼀样,⼿术本⾝不⼀定太长,但是安置病⼈体位、准备和恢复等都需要⼀定时间。

⿇醉多不需要⿇醉。

当然全⿇可以使医⽣更好控制呼吸和碎⽯定位,但较少采取。

治疗优点§并发症最⼩的外科治疗§当天回家§没有切⼝§⼩结⽯很有效§多数病⼈疼痛轻微§没有侵⼊,不会出现像其他⼿术的器械损伤急性并发症§“⽯街”形成(多个碎⽯块散落在输尿管内造成梗阻)<>§严重尿路感染需要住院治疗<>§碎⽯不完全§碎⽯⽆法完全排出§⾎尿5-30%(多数轻度,24⼩时内缓解;少数⼤⾎管损伤出⾎严重)§肾实质损伤(包膜下⾎肿、肾破裂)<>§疼痛(碎⽯区域或肾绞痛)§邻近器官损伤<>(如胰腺、肠管等)慢性并发症§导致⾼⾎压(尤其是⼉童要注重冲击波的远期问题)§结⽯再发§如病⼈肾功能在正常值边缘,碎⽯有可能使肾功能恶化§结⽯残留§反复碎⽯引起肾脏纤维化或输尿管狭窄。

冲击波基本理论

冲击波基本理论
2.1一维等熵流动 2.1.1波的基本概念(复习)
*
*
⑥ 压缩波:波阵面到达之处,介质的状态(P、ρ、T)参数增加的波称压缩波,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运动方向相同。(图5.1) ⑦ 膨胀波(稀疏波):波阵面到达之处,介质的状态(P、ρ、T)参数减小的波称膨胀波,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运动方向相反。 (下图5.2)
*
*
完全气体,量热完全气体与等熵关系 (补物理化学知识) 理想气体(完全气体perfect gas):不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的体积情况下,一种理想化后的气体。它满足: PV=nRT, e=e(T)和Cv=Cv(T) 世上无理想气体,热完全气体是真实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力范围内的近似,即近似看成理想气体来处理。 对于热完全气体,有: de=CvdT=Cv(T)dT ,dh=CpdT=Cp(T)dT,e=e(T) ,h=h(T) 可近似认为一定温度范围内,Cv,Cp , ( Cp- Cv =R)保持不变。 但一般说来, Cv=Cv(T) , Cp=Cp(T)
hePV
feTS
ghTS
=+
=-
=-
*
*
将(2)的第一式、(4)、(5)、(6)与(7)的4个式子比较有: —(8) 又因为: ( ) 所以:
*
*
而 类似有: 代入(11)的第1式: (12) (10),(12)就是熵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微分形式),也可以写成积分形式: (13)
*
*
等熵关系的建立: 一般地: (1) 对可逆过程: (2) 比较(1)和(2)有: (3)
(2)
(1)
(22)
*
*
又由Maxwell关系: (23) 故有: (24) 对理想气体: 故: , 代入(24)式: (25) 由定义(比热比): 故:

冲击波原理

冲击波原理

冲击波原理
冲击波,又称激波,是一种突然而强烈的压力波,它的产生和传播对于许多领
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医学、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

冲击波原理是指冲击波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和特性。

本文将对冲击波原理进行详细阐述,以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冲击波的产生是由于某种突然的能量释放所引起的,比如爆炸、气体快速压缩、超声波等。

这种能量释放会导致介质中的压力迅速升高,从而形成冲击波。

冲击波的传播则是由于介质中的粒子在受到压力作用下发生振动,从而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粒子,使得冲击波向外扩散。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通常非常快,可以达到音速以上甚至是超音速。

冲击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它可以对物体产生巨大的压力和破坏力。

在医学上,
冲击波被用于肾结石碎石术、心脏瓣膜手术等治疗方法中。

在航空航天领域,冲击波的特性对于超音速飞行器的设计和飞行具有重要影响。

在地质勘探中,冲击波可以通过地震勘探技术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冲击波的产生和传播受到介质的性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粘度等都会影响冲击波的产生和传播速度。

而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湿度等也会对冲击波的传播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冲击波的原理不仅需要深入了解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知识,还需要考虑介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总的来说,冲击波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物理现象,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可以为医学、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冲击波原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激发大家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冲击波工作机制和物理基础讲义

冲击波工作机制和物理基础讲义

什么是治疗性冲击波? – Ogden 、雷电、爆炸、超音速航空器
• 瞬间高压 • 高速传导
– 特点:
• 极短时间内高峰压值 • 周期短 (<10 µs) • 频谱广(16Hz-20MHz) • ↑声阻抗差->↑折射&反射
– 水中/机体组织传播 无明显能量损失
组织中的P物质减少导致 疼痛减轻。不仅如此,P 物质的减少还可以减轻 神经原性炎症反应。
神经原性炎症反应的减 轻结果可能促进愈合— —同时伴随被治疗组织 中生长因子的释放和干 细胞的活化。
17

19
19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冲击波的产生方式
聚焦状体外冲击波
液电式:高压电,大电容,水中电极放电 压电式:大量压电晶体振动 电磁波式:强大电磁场产生电磁能量推动水分子运动
冲击波的产生方式
放散状/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 (Swiss Dolorclast)
示意图是瑞士Dolorclast手柄的工作原理。压缩气体 被点火发射到导向管,通过冲 击头作用到皮肤上。 发射器在冲击头产生压力波,然后冲击头把压力波传播到组织中去。
冲击波工作机制和物理基 础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RSWT®
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
2
冲击波的定义
Wikipedia:
A shock wave (also called shock front or simply "shock") is a type of propagating disturbance. Like an ordinary wave, it carries energy and can propagate through a medium (solid, liquid or gas) [...]. Shock wav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abrupt, nearly discontinuous change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um. Across a shock there is always an extremely rapid rise in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of the flow. [...] A shock wave travels through most media at a higher speed than an ordinary wave.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汇总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汇总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孙西钊冲击波碎石是物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新技术,理解和掌握有关冲击波的物理知识,对于指导SWL的临床应用以及冲击波碎石机的研制均有重要意义。

冲击波的物理特性冲击波是一种高能机械波,属于量子物理的研究范畴。

由于冲击波的许多物理规律与声波近似,为了便于理解,通常参照声学的物理知识来讲解和对比冲击波的形成、传播和波形等特性。

冲击波的这些物理特性也是决定SWL和ESWT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一、冲击波的发生(一)冲击波的产生原理从理论上讲,任何将能量转化为声波的物理原理都能用来产生冲击波。

根据这一论点,目前,已设计出了多种原理的冲击波碎石机。

下面以经典的液电式冲击波为例,介绍液中放电时聚焦冲击波的发生过程。

液中放电是将贮存在储能电容器中的高压电能在电极对之间瞬间释放后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使放电通道周围的液体形成一个等离子体(plasma),主要是由H+、OH-、H2O、H2O2、臭氧分子、光子和电子等粒子组成。

等离子体气化后形成一个膨胀的、密度极高的气泡,这个气泡具有高膨胀效应和对高温高能的存储能力。

在气泡内部可形成巨大的压力梯度,这一压力作用于水介质后,通过水分子的机械惯性,使其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就形成了正向的冲击波压力波。

(二)冲击波的脉冲形式在用HM3型碎石机的SWL实验中,可见三个明显的压力脉冲(图3-1-1 )。

前两个脉冲亦称作初级冲击波,其中,第一个脉冲是直达波脉冲,代表初级冲击波中未经椭球体反射的部分。

因其能量较小,而且在F1到F2点的传播过程中,其幅度进一步衰减,所以这一直达脉冲的压力较小。

第二个脉冲代表初级冲击波的聚焦部分,占冲击波总能量的绝大部分(90%),其峰值的平均压力为72.5Mpa,压力脉冲时间为2.5μs。

从F1到F2之间的距离,初级冲击波在放电之后,直达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出现的时差为29μs。

据此可以推算,冲击波通过这段距离的速度为1700m/s。

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冲击波碎石的原理冲击波碎石,也称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简称ESW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非侵入性方法。

该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为了许多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一、冲击波的产生与聚焦冲击波碎石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对体内的结石进行粉碎。

这些冲击波通常是由高电压、大电容的设备在水中电极间瞬间放电产生的。

当电流通过水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高压和高温,从而形成冲击波。

这些冲击波经过反射和聚焦后,能够集中在结石上,产生巨大的能量。

二、冲击波与结石的相互作用当冲击波聚焦于结石时,结石会受到强烈的压力和张力作用。

这种力量足以使结石内部产生裂纹,并逐渐将其粉碎成细小的颗粒。

结石的粉碎程度取决于冲击波的强度、结石的大小和成分,以及结石在体内的位置。

三、冲击波碎石的优势冲击波碎石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切开患者的身体,因此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其次,冲击波碎石可以精确地定位结石,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此外,该方法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冲击波碎石主要用于治疗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冲击波碎石治疗。

例如,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和术后康复者,可能不适合接受这种治疗。

五、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在进行冲击波碎石治疗时,患者通常需要躺在治疗床上,医生会根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调整冲击波的聚焦点和能量。

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腰部疼痛或恶心,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很快消失。

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复查,以确保结石已经完全排出。

六、并发症与风险管理虽然冲击波碎石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皮肤灼伤、血尿、肾周积液等。

冲击波碎石原理

冲击波碎石原理

冲击波碎石原理
冲击波碎石原理是一种利用高能冲击波将坚硬物体破碎成碎石的
技术。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采矿工业,尤其是在爆破难度大或
力度受限的情况下,其作用更加明显。

下面,我将简单介绍冲击波碎石原理,分享它的分步骤原理。

步骤一:高压出气管
高压出气管是冲击波碎石设备的核心部分。

它通过介质的压缩和
膨胀来产生极高的压力。

当压力足够高时,介质就从管道的一端喷出,形成一股压缩波,大量的能量随之释放,形成动能。

步骤二:爆炸性能炸药
在冲击波碎石操作中,爆炸性能炸药被用来产生极强的爆炸力。

炸药在管道的一端或中间放置,然后通过电线或无线电遥控引爆炸药,形成强大的爆炸力。

步骤三:压缩波反射
当产生的压缩波到达岩石表面时,它会产生一个反射波,这个反
射波将把压缩波再次反射回来,形成一个反弹波。

这个反弹波将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变弱,但能量仍足以破碎坚硬的岩石表面。

步骤四:岩石碎裂
当反弹波到达岩石表面时,它会产生一个超声波震动,使岩石表
面受到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震动将逐渐崩解岩石表面,从而
将坚硬的物体破碎成碎石。

总结起来,冲击波碎石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产生极高压力的介质,通过爆炸性能炸药引发强大爆炸力的形成,然后将波反射到岩石表面,形成反弹波,并利用反弹波震动将坚硬物体破碎成碎石。

冲击波碎石原理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如
建筑和采矿工业。

而且冲击波碎石原理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un)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un)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体内的结石使之粉碎,继而将其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

由于ESWL属多尼尔公司的专有用词,目前国际上已通用Shockwave Lithotripsy (SWL)。

一、冲击波碎石设备与原理(一)冲击波碎石机设备的主要部件:冲击波碎石机的核心部件是冲击波源和定位系统。

1.冲击波源:冲击波波源产生聚焦冲击波。

商品化冲击波源共有三种:液电式、电磁式和压电式。

液电式波源是利用水中放电原理产生冲击波,由电能直接转变成机械能;液电式冲击波源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爆发力强,冲击波形成充分,较易导致结石的破碎。

缺点是:①焦点易发生漂移;②冲击波的各波之间的均一性差;③在SWL过程中,随着电极间隙逐渐扩大,明显影响焦区的几何形状。

电磁式波源是电能先转变成磁能,再从磁能转化成冲击波;其优点是①冲击波的焦点不会发生漂移,对器官和组织损伤较轻;②冲击波源的工作寿命大为提高,无更换电极之烦。

电磁式冲击波的能量介于液电式和压电式之间。

该波源的损耗成本相对降低,操作及维护更为方便。

压电式波源是将压电元件置于一特定曲面,聚焦冲击波,达到碎石的目的。

此波源能量及焦点控制是最为理想的、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皮肤入射点的能量密度极低,很少引起痛感或不适。

缺点是能量较低,因而碎石效率较低,临床复震率较高。

2.定位系统:通过影像技术将结石定位于冲击波的焦区。

定位系统包括X光定位、B超定位和X光/B超双定位。

X光定位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能够透视整个泌尿系统的含钙结石,其定位和跟踪方法易于掌握。

缺点是潜在的X光辐射性损伤,不能定位X 光透光性结石。

B超定位的最大优点是可检测出“阴性”尿结石,可以全程实时监控,而且无X光辐射性损伤。

但由于超声诊断技术较难掌握,泌尿外科医师熟悉和掌握B超二维图像的切割方法通常需要一个过程。

体外碎石机 第一节

体外碎石机 第一节
第六章 体外碎石机
体外冲击波碎石
第一节 概论
体外碎石机打的用途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产生巨大能量的冲击波 聚焦患者体内的结石,包括对泌尿系统结 石、肝胆系统的结石,使其粉碎排出体外 。
一、体外冲击波碎石发展简史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开展了体内
液电冲击波膀胱碎石技术。 60年代出于军事目的对体外冲击波进行 研究。 1963年德国Dornier公司的物理学家发现, 当雨点落在超音速飞行的飞机上时,可 产生一种冲击波,并能传播到离原撞击 点很远的地方使之产生裂缝。
剥蚀性破坏
结石前界面直接面临入射冲击波,是由
于空化作用所致的。大量空化气泡急
速崩解,产生高速微喷射,撞击结石
表面而致损害。
(三)碎石机冲击波源类型
压电式冲击波:是由压电晶体产生的 一种超短脉冲波。其特点是焦点紧凑 精细,具有极高的峰值压力,但其能 量级别较液电式机差几个数量级。故 在治疗小结石时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三)碎石机冲击波源类型
电磁式冲击波: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再转换成机械能,通过声透镜或抛物 面反射体将机械波聚焦后形成。其主 要特点是冲击波源可连续使用近百万 次,无须更换电极,损耗成本低。其 冲击波能量介于液电式和压电式机型 之间,比较合乎临床使用要求,似有 取代压电式冲击波源的趋势。
三、冲击波碎石原理
3.空化效应: 一定压力的冲击波在水中振动,使溶解 在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形成空化气泡, 空化气泡在冲击波运动极短的时间内 膨胀、崩溃,这种现象叫空化效应。 当空化气泡快速膨胀或崩溃后产生的 高速微喷射超过结石破碎强度时,就 会导致结石粉碎。
空化效应的作用
体外实验把结石放在没有气体的液体
1.压力效应: 由于人体组织密度和结石密度不同,因而声 阻抗存在差异。当聚焦的冲击波进入人体后 遇到结石时,由于声阻抗的变化,在入射界 面产生反射培压现象,如果这种冲击波的压 力强度超过结石的抗压强度,就会在结石入 射表面出现裂解而破碎。

冲击波碎石原理

冲击波碎石原理

冲击波碎石原理冲击波碎石是一种常见的破碎岩石的方法,它利用了冲击波的能量来破坏岩石的结构,从而实现破碎的目的。

冲击波碎石原理是基于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原理,通过对岩石的冲击来产生裂纹和破碎,从而达到破碎岩石的效果。

本文将从冲击波的产生、传播和作用机理等方面来介绍冲击波碎石的原理。

冲击波的产生是冲击波碎石的基础,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比如爆炸、压缩空气、电火花等。

其中,爆炸是最常见的产生冲击波的方式,通过炸药或者其他爆炸物的爆炸来产生高压气体,从而形成冲击波。

冲击波产生后,会以高速传播到岩石表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和能量,从而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

冲击波的传播是冲击波碎石的关键环节,它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

一般情况下,冲击波是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来传播的,而在冲击波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压力波、剪切波等不同类型的波动。

这些波动会在岩石内部产生应力和变形,从而导致岩石的破坏和破碎。

冲击波的作用机理是冲击波碎石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

在冲击波作用下,岩石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应力,从而产生裂纹和破碎。

而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会影响冲击波的传播和作用效果,比如岩石的硬度、密度、裂纹分布等因素都会对冲击波的作用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冲击波碎石原理是基于冲击波的产生、传播和作用机理来实现对岩石的破碎。

通过对冲击波的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岩石的精确破碎,从而满足工程和科研的需要。

冲击波碎石技术在矿山开采、隧道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冲击波碎石原理,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体外冲击波波碎石 原理

体外冲击波波碎石 原理

体外冲击波波碎石原理
体外冲击波波碎石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等疾病。

其原理是利用高能量冲击波通过体外设备传导到患者体内,产生机械性作用将结石破碎,使其变成小颗粒,从而便于排出体外。

体外冲击波波碎石的主要设备是体外冲击波波碎机。

该设备通过电脑控制和调
节冲击波的强度、频率和位置,使冲击波准确地传导到患者特定部位。

冲击波产生了高强度的机械冲击力,将其集中在结石上,使结石发生裂解和破碎。

冲击波波碎石的原理基于压电效应和空气冲击波效应。

设备中的压电晶体接收
电能并通过水传递给患者体内的结石,转化为机械能。

当机械能集中在结石上时,其会受到强烈的压力和拉力作用,导致结石内部的应力超过其抗压强度,从而发生破碎。

冲击波波碎石的作用也与空气冲击波相关。

在冲击波作用下,液体中的气泡会
瞬间形成和扩张,随后迅速坍塌,造成局部的冲击力,加大了结石破碎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体外冲击波波碎石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冲击波的强度和
频率,以避免对正常组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因此,在治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定适用的治疗参数。

总体而言,体外冲击波波碎石是一种有效、无创、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于
小型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良好。

然而,对于大型和复杂的结石,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方法或手术干预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决策。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冲击波在组织和结石两种声阻抗不同的传播介质的界面产生压应力(结石前界面)和拉应力(结石后界面),使结石从表面逐渐剥脱破碎,将不能自行排出的大结石破碎成能够自行排出的碎块,然后随尿液通过泌尿系的管腔系统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

冲击波的发生是通过高压电、大电流、瞬间直流放电来实现的。

瞬间放电时放电通道急剧膨胀在水介质中形成的压力脉搏冲称为冲击波,利用特殊的反射体将冲击波聚焦,可使焦点处的能量增大200~300倍,将结石置于该处便可达到击碎结石的目的。

目前所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都附有X线或超声定位装置,通过移动病人可达到定位的目的。

冲击波的传播特性接近于声波,各种不同介质由于其密度不同,声阻抗有很大差异。

水的声阻抗比空气大的多,所以水中的冲击波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几乎完全反射。

人体组织含水量较多,声阻抗接近于水,所以水中冲击波传入人体时几乎没有反射,能量损耗少,这就是为什么体外冲击波碎石时人体需完全浸泡于水中或利用水囊作为传播介质的道理,这样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也避免了冲击波在通过人体与空气界面时对人体的损伤。

由于结石的声阻抗为水的5~10倍,所以冲击波在组织与结石界面也会有反射,同时由于声阻抗不同产生应力使结石裂碎。

体外震波碎石机的主要类型,按体外冲击波发生器不同分为三种类型:①液电冲击波;②电磁冲击波,应用电磁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碎石;③压电冲击波,是利用反压电效应的原理碎石。

ESWL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可免去麻醉,定位方便,损伤小,见效快,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和疼痛。

一、原理:单脉冲击波碎石原理:冲击波是一种在空气中或水中的一小空间内能量突然释放而产生的高能量压力波。

碎石机内部是在一个半椭球反射体内水下快速高压火花放电产生冲击波,经反射体聚焦并通过水进行传播。

这一高能量冲击波以超音速速度通过机体组织(其密度与水相近,因而声阻抗也相近)而很少衰减。

在焦点部位瞬间释放出高能量冲击波的机械应力,对结石进行冲击,这一应力超过了结石的抗拉强度而将结石粉碎,再经冲击波多次冲击的积累,将结石逐步粉碎成砂粒。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关知识与及冲击波碎石前后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相关知识与及冲击波碎石前后护理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计算机控制操作系统
• 计算机可以控制结石定位, X 光曝光时间和 剂量, 控制X 线图像的数据采集、存储,控制 水处理系统(完成对水囊充水、排水、排气 、散热等多种重要功能) 以及打印病例报告, 监测整机运转情况和安全性等。
ppt课件
16
冲击波的触发系统
冲击波的触发方式有五种:心电R 波触发 、呼吸触发、呼吸与心电R波同步触发、自 动连续触发和手动触发。
最常用的是手动触发
ppt课件
17
冲击波和人体间的耦合
• 为了避免冲击波在进入人体的界面处,产生 反射导致应力而伤害人体,必须选择某种 声阻抗和人体组织声阻抗相近的介质,耦合 无障碍地进入人体。理想的耦合介质为水 。冲击波和人体间的耦合方式有下列三种, 水槽式、水盆式和水囊式。目前采用得最 多的是水囊式。
ppt课件
2
飞机失事后,机体撞击地面爆炸产生冲击波,对周围数十米的物体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火山爆发冲击波 火山爆发冲击波是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到的日本东北部的千岛
群岛中的松轮岛火山爆发照片中所反映的情形,由火山灰和水蒸汽形成的巨大柱
体,直冲云霄,蔚为壮观。
ppt课件
5
雷电 ppt课件
• 液电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电压、大电流 、瞬间放电,产生冲击波。
• 电磁式的基本原理是由电磁圈发生脉冲磁 场产生冲击波 。
ppt课件
14
液电冲击波源的聚能部分
水与人体组织具有相似的声 学性质,选用水作为冲击波 与人体之间的耦合介质,冲 击波经由水进人人体,不会 对人体组织引起损伤

冲击波体外碎石原理

冲击波体外碎石原理

冲击波体外碎石原理引言:冲击波体外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简称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冲击波体外碎石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冲击波体外碎石的原理冲击波体外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作用于体外的结石,将结石击碎为小颗粒,以便于排出体外。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冲击波产生冲击波产生的关键是压电晶体的作用。

通过施加电压,压电晶体在短时间内发生形变,释放出高能量的冲击波。

这些冲击波经过聚焦后,可以精确地瞄准结石。

2. 冲击波传导冲击波在传导过程中,需要通过体外组织的传导介质,如水或凝胶。

这些传导介质能够将冲击波准确地传递到结石所在的位置,使其受到冲击波的作用。

3. 冲击波作用冲击波作用于结石时,产生的高能量会使结石内部产生应力波,从而破坏结石的结构。

结石在冲击波的作用下,会发生碎裂、破碎的现象。

这些碎片会变得更小,以致于可以通过尿路排出。

二、冲击波体外碎石的应用冲击波体外碎石技术是目前治疗尿路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且位置较浅的结石。

下面将介绍冲击波体外碎石在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1. 结石定位冲击波体外碎石治疗前需要准确地定位结石的位置。

通常通过X射线、超声波或CT等影像学技术进行定位。

医生可以根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来确定冲击波的照射位置和能量。

2. 疼痛控制冲击波体外碎石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

为了减轻疼痛,医生会在治疗前给患者麻醉。

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3. 碎石效果评估冲击波体外碎石治疗后,医生会进行碎石效果评估。

通常通过X射线或超声波等影像学技术来观察结石的情况。

如果结石完全破碎,患者可以通过尿液排出碎片。

4. 并发症预防冲击波体外碎石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肾盂炎、出血等。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

总结:冲击波体外碎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

第6章 冲击波碎石装置

第6章  冲击波碎石装置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第六章 冲击波碎石装置 7
6.2.2 描述超声波的重要物理参数
7.声阻抗率 声阻抗率Z:介质中某一点的声压与该处质点振动速度之比: Z=p/v (6-8) 在线性简谐波范围: Z =ρc (6-9) 式中,ρ——介质的密度,c——声速。流体中平面波有: (6-10) Z ρB 单位:瑞利,1瑞利 = 1g / cm2· s。 Z只与介质本身的声学特性有关,也称:特性阻抗。 介质越硬,B值越高,声特性阻抗越大。 人体组织中三类组织的特性阻抗: 骨骼及钙化物≈5.57×106瑞利, 软组织和体液≈1.52×106瑞利, 气体及充气的肺≈0.0004×106瑞利。
2013年7月12日星期五 第六章 冲击波碎石装置 2
6.1 概述
⑾ 1985年,我国第一台ESWL样机由中科院电工所与北医大附属 人民医院研制成功。同年8月应用于临床。同年,上海交通大 学也研制成功ESWL机,并于年底投入临床应用。 冲击波碎石机分类法: ①按振子处的身体部位分类:体内型、体外型; ②按发生器不同原理分类: 超声式、电致水压式、压缩空气式、激光式等——体内型 液电式、微爆炸式、压电式、电磁式、光声式等——体外型 ③按波源到人体间的耦合方式分类:干式,湿式; ④按冲击波的聚焦方法分类: 椭球面聚焦、球面聚焦、抛物面聚焦、透镜聚焦等。 ⑤按机型的发展次序分类:如:第一代,第二代等; ⑥按治疗目的分类:如:肾石碎石机、胆石碎石机等; ⑦按系统的规模分类: 如:体外碎石中心,大型、小型移动式外碎石机等等。
6.2.3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由式(6-15)、(6-16)可见: ①RI+TI=1,即:Ir+It=Ii 说明:入射超声能量=反射超声能量+透射超声能量 ——能量守恒。 ②反射超声能量∝ (Z2 -Z1 )2 差值越大,反射越强,透射越弱。 所以:固体-气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界面反射强烈。 2.超声波的叠加原理 两列或多列超声波相遇时, ①相遇前后,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即每一列波保持原有的特性 (频率、振幅、方向、初相)继续传播。 ②在相遇处,质点的振动是各列波振动的矢量和——叠加。 同频同相位波叠加,振动加强; 异频异相位波叠加,振动减弱,甚至抵消。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1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1

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冲击波在组织和结石两种声阻抗不同的传播介质的界面产生压应力(结石前界面)和拉应力(结石后界面),使结石从表面逐渐剥脱破碎,将不能自行排出的大结石破碎成能够自行排出的碎块,然后随尿液通过泌尿系的管腔系统排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

冲击波的发生是通过高压电、大电流、瞬间直流放电来实现的。

瞬间放电时放电通道急剧膨胀在水介质中形成的压力脉搏冲称为冲击波,利用特殊的反射体将冲击波聚焦,可使焦点处的能量增大200~300倍,将结石置于该处便可达到击碎结石的目的。

目前所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都附有X线或超声定位装置,通过移动病人可达到定位的目的。

冲击波的传播特性接近于声波,各种不同介质由于其密度不同,声阻抗有很大差异。

水的声阻抗比空气大的多,所以水中的冲击波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几乎完全反射。

人体组织含水量较多,声阻抗接近于水,所以水中冲击波传入人体时几乎没有反射,能量损耗少,这就是为什么体外冲击波碎石时人体需完全浸泡于水中或利用水囊作为传播介质的道理,这样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也避免了冲击波在通过人体与空气界面时对人体的损伤。

由于结石的声阻抗为水的5~10倍,所以冲击波在组织与结石界面也会有反射,同时由于声阻抗不同产生应力使结石裂碎。

体外震波碎石机的主要类型,按体外冲击波发生器不同分为三种类型:①液电冲击波;②电磁冲击波,应用电磁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碎石;③压电冲击波,是利用反压电效应的原理碎石。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病人选择综合欧美各国的报告,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病人需要具备下列条件:①自愿申请的胆石病人;②有胆道病症状或胆绞痛发作历史;③胆囊内有l~3枚胆结石,最大径在20~30毫米;④口服胆囊造影胆囊功能正常;⑤结石无钙化;⑥在冲击波径路中无囊肿、动脉瘤、肠或肺组织;⑦无胆道梗阻、胆囊炎、胰腺炎和明显肝病;⑧无出血性疾病,无胃或十二指肠溃疡;⑨未妊娠;⑩无起搏器及重度心率不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波碎石的物理学基础孙西钊冲击波碎石是物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新技术,理解和掌握有关冲击波的物理知识,对于指导SWL的临床应用以及冲击波碎石机的研制均有重要意义。

冲击波的物理特性冲击波是一种高能机械波,属于量子物理的研究范畴。

由于冲击波的许多物理规律与声波近似,为了便于理解,通常参照声学的物理知识来讲解和对比冲击波的形成、传播和波形等特性。

冲击波的这些物理特性也是决定SWL和ESWT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

一、冲击波的发生(一)冲击波的产生原理从理论上讲,任何将能量转化为声波的物理原理都能用来产生冲击波。

根据这一论点,目前,已设计出了多种原理的冲击波碎石机。

下面以经典的液电式冲击波为例,介绍液中放电时聚焦冲击波的发生过程。

液中放电是将贮存在储能电容器中的高压电能在电极对之间瞬间释放后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使放电通道周围的液体形成一个等离子体(plasma),主要是由H+、OH-、H2O、H2O2、臭氧分子、光子和电子等粒子组成。

等离子体气化后形成一个膨胀的、密度极高的气泡,这个气泡具有高膨胀效应和对高温高能的存储能力。

在气泡内部可形成巨大的压力梯度,这一压力作用于水介质后,通过水分子的机械惯性,使其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就形成了正向的冲击波压力波。

(二)冲击波的脉冲形式在用HM3型碎石机的SWL实验中,可见三个明显的压力脉冲(图3-1-1 )。

前两个脉冲亦称作初级冲击波,其中,第一个脉冲是直达波脉冲,代表初级冲击波中未经椭球体反射的部分。

因其能量较小,而且在F 1到F 2点的传播过程中,其幅度进一步衰减,所以这一直达脉冲的压力较小。

第二个脉冲代表初级冲击波的聚焦部分,占冲击波总能量的绝大部分(90%),其峰值的平均压力为72.5Mpa ,压力脉冲时间为 2.5μs 。

从F 1到F 2之间的距离,初级冲击波在放电之后,直达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出现的时差为29μs 。

据此可以推算,冲击波通过这段距离的速度为1700m/s 。

第三个脉冲约在放电之后的500μs 后发生,是一个较强的冲击波,但其压力幅度低于聚焦的初级冲击波。

在发生原理上,与前两种液中放电后直接产生的冲击波有所不同,第三个冲击波是间接发生的。

其发生过程是:当F 1周围的气泡膨胀到极限时,便停止膨胀,同时开始以加速度回缩。

由于这种气泡的迅速塌陷和回缩,产生一个反抽性负压脉冲。

这个负压性脉冲可引起F 2处的空化效应,即在焦区范围内产生大量的气泡。

当其破裂之后便引发了第三个冲击波,亦称作次级冲击波。

时间(μs聚焦脉冲气泡破裂脉冲压力(kP a )直达脉冲-6-4-224681012-100100200300400500600700图3-1-1 冲击波焦点压力/时间示意图二、冲击波的传播(一)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冲击波同超声波一样,也是一种压缩波。

冲击波的基本物理性质是它能在介质中膨胀和聚集,从而改变介质的密度。

波的传播方式是介质沿着传播方向交替地压缩和舒张,既有类似超声波的单频声波,亦有包含宽频谱的声爆(冲击波)。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的压力和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因而波的各个部分都是以同一速度传播,并一直保持着正弦波的形式(图3-1-2)。

而冲击波则不然,它只是在低能量水平时,才遵循线性声学定律。

如果冲击波脉冲能量足够高时,就会产生非线性声学特征。

高能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介质的可压缩性减小,其传播速度将随之加快,结果在通过介质的时候,波形会发生扭曲变形(图3-1-3)。

详言之,在冲击波的起始点上,水处在低压幅度范围,因而该点附近的冲击波速度与声波速度相同。

但在波的中部,每个连续点的压力幅度逐步增大,使传播介质的密度增加,波速也就随之加快。

随着波的继续传播,波峰部分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足以赶上冲击波前沿的初始点。

当压力突然中断,紧接着又出现一个压力逐渐衰减的波形。

从冲击波“由盛到衰”的过程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冲击波每一点上速度的变化,才使冲击波半正弦波的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成为具有陡峭前沿、尔后又逐渐衰减的典型冲击波波形曲线。

图3-1-2 超声波和冲击波的压力波形图3-1-3 冲击波的传播冲击波前沿形成(变陡):冲击波高压部分(2)比低压部分(1)始出晚,但走得快,向前推进后增加了冲击波前沿压力上升的速率(二)冲击波在体内的传播冲击波的频谱与超声波不同。

冲击波是由各种频率波长和波速的许多个波叠加而成的波群。

它包含着一个宽而连续的频谱,从200kHz到20MHz。

而超声波只有一个频率。

通常,冲击波前沿的尖峰部分主要由高频波组成,其余部分则由低频波组成。

冲击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衰减系数基本随频率的平方而增加,因此,高频波比低频波衰减大。

这种频率分布的差异也决定了冲击波对碎石的破坏能力和对组织的穿透能力。

一般而言,高频波对结石的粉碎能力较强,但对组织的穿透能力较差;而低频波对组织的穿透能力较强,但聚焦性能较差,焦点的能流密度较低。

使用高强度冲击波来粉碎体内的结石时,要尽量不伤及组织。

因为高强度冲击波是在体外产生的,所以它必须通过水→耦合剂→人体组织等不同介质,最后才能到达治疗的靶位上。

当冲击波传播至不同的物质时,声阻抗决定了穿过物质界面的总声能(图3-1-4)。

声阻抗的定义是:物质的密度与波速的乘积,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如果两种物质的界面处声阻抗相近,那么,冲击波通过界面处的能量将无明显损失;但若两种相邻物质的声阻抗差异较大,在交界面处,入射冲击波的一部分继续向前传播进入第二种物质,而另一部分被反射回来,结果就会造成部分声能损失。

基于这一原理,在冲击波碎石技术中采用了与人体组织声阻抗近似的水和耦合剂作为其传导介质,以减少冲击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而冲击波遇到结石时,由于水石界面的声阻抗差异较大,冲击波就会与结石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结石粉碎;同理,因为空气的声阻抗比人体组织的声阻抗小的多,所以在两者的界面处也会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肺是一种实质性含气器官,当暴露于冲击波时,将会罹受严重损伤。

全部穿过声 阻 抗 1=声 阻 抗 2≠声 阻 抗 3部分穿过部分反射介质1介质2介质3图3-1-4 冲击波传播至不同介质界面时的示意图当界面处(介质1与2之间)的声阻抗相匹配时,入射波全部穿过;当界面处(介质2与3之间)的声阻抗不匹配时,入射波部分传播过去,另一部分被反射回来。

当冲击波穿过不同物质时,对于正入射或垂直入射的冲击波,它分成反射波与透射波,两者的关系如下:P r =P i [(Z 2-Z 1)/(Z 2+Z 1)]2P t =P i 4Z 2Z 1/(Z 2+Z 1)2Z =ρc其中,P i —入射波压力,P r —反射波压力,P t —透射波压力,右下标1,2分别表示第一、二种物质,Z —声阻抗,ρ—物质的密度,c —物质里的声速。

举例说明,一个在水中传播的平面冲击波,垂直入射到一个理想化的一水草酸钙结石平面。

假设入射波压力P i =60MPa ,结石的声阻抗Z 2=9.2,而水的声阻抗Z 1=1.49。

这样,在结石表面反射波的压力P r =31.20MPa ,而透射进入结石的波压P t =28.80MPa 。

当冲击波在结石内传播到对面界面时,同样存在反射与透射现象,这时反射波为一负压的张力波,P r '=14.98MPa ,而透射波压力P t '=13.82MPa 。

但实际上,冲击波在结石中传播时会发生衰减,加上结石表面形态的差异和质地的不均匀等,都会影响上述结果。

三、冲击波的压力波形(一)压力波形的特性与参数冲击波的压力波形包括一个在冲击波前沿迅速升压并随后逐渐衰减的压力相(正相),与一个时间持续较长的张力相(负相),因此,冲击波的振幅和持续时间是不对称的(图3-1-5)。

压力相是由于冲击波直接的正压作用所致;而张力相则是反抽性负压所致,例如点式波源的F1处等离子体气泡塌陷后所产生的反抽作用。

表明这种压力波特性的重要参数为:t +(-6dB ):290ns 1μsP+:100MPaP-:-10MPa1.00.90.50.1-t r t 时间相对压力5-10ns 图3-1-5 冲击波碎石机焦点处典型压力波形示意图①正、负峰压(P +,P -)—在焦区内测得的冲击波压强的最大值,单位是MPa 。

②上升时间(t r )—压力P 值的10%增至90%所需时间,亦称作冲击波前沿,单位是μs 。

③正、负半周期(t +,t -)—在焦区测得的冲击波峰值一半处的脉冲宽度,即半高宽,单位是μs 。

④输出声能(E s )—根据在焦区所测的压力波形算出的能量,单位是mJ 。

这一参数取决于碎石机的类型和输出档位,差异很大。

在此应当指出,早期测定冲击波波形和压力等参数所用的PCB 压力传感器,对记录真正的峰压来说频响太低,不能及时反映出冲击波的发生和消失,因此,实际压力可能比所测压力更高。

(二)压力波形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随着碎石机输出档位的提高,冲击波的P +、P -、t +和E s 相应增加,而t r和t-则降低。

压电式碎石机的峰值压力最高,但焦区体积较小;液电和电磁式碎石机的峰值压力较低,但焦区体积较大。

有实验表明,不同类型冲击波源间的能量差异很大,是数量级的差异,而且同型波源不同型号的机器间的能量差异也非常大。

压电式和电磁式冲击波的t r随能量输出增加而缩短,而液电式冲击波的t r几乎不会改变。

这些结果表明,在液电式冲击波碎石机中,冲击波形成于任何输出档位,而压电式碎石机和电磁式碎石机只形成在较高输出档位。

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压电式碎石机和电磁式碎石机是在不同声波传播至焦点时通过叠加和非线性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而液电式冲击波是在火花释放后就立即充分形成的。

因此,液电机冲击波较少依赖输出档位。

有人利用PVDF针式传感器测定猪模型焦区的体内压力波形,结果证明,体内的P+比水低15%~20%,但其空间分布几乎不变;植入结石后,P+降低30%~60%,说明大量的入射冲击能量被结石材料吸收。

此外,P-因较少依赖于发生器的电压档位,故在焦区无明显改变。

由于声波在软组织中的衰减随波频增加而增加,与陡峭的冲击前沿有关的高频成分将比负压相的低频成分衰减更甚,导致体内P+显著降低(图3-1-6)。

最初曾有人提出冲击波P+和t r是造成结石有效粉碎的重要参数,但新近实验表明,结石粉碎与P+或t r关系不大,而是与有效的声能密切相关。

此外,理论研究也说明,冲击波的P-和t-是决定SWL诱发空化效应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对于结石粉碎起着主导作用。

组织上升时间>100ns上升时间<100ns图3-1-6 软组织对冲击波物理参数的影响四、冲击波的压力分布冲击波焦区的压力分布与结石的粉碎效率、生物学效应和组织的损伤程度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